期刊文献+
共找到378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umerical Optimization on Aerodynamic/Stealth Characteristics of Airfoil Based on CFD/CEM Coupling Method 被引量:3
1
作者 Jiang Xiangwen Zhao Qijun +1 位作者 Zhao Guoqing Meng Chen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EI CSCD 2016年第3期274-284,共11页
Based on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computational eleetromagnetics method (CEM) coupling method and surrogate model optimization techniques, an integration design method about aerodynamic/stealth character... Based on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computational eleetromagnetics method (CEM) coupling method and surrogate model optimization techniques, an integration design method about aerodynamic/stealth characteristics of airfoil is established. The O-type body-fitted and orthogonal grid around airfoil is first generated by using the Poisson equations, in which the points per wave and the normal range satisfy the aerodynamic and electromagnetic calculation accuracy requirement. Then the aerodynamic performance of airfoil is calculated by sol- ving the Navier-Stokes (N-S) equations with Baldwin-Lomax (B-L) turbulence model. The stealth characteristics of airfoil are simulated by using finite volume time domain (FVTD) method based on the Maxwell's equations, Steger-Warming flux splitting and the third-order MUSCL scheme. In addition, based upon the surrogate model optimization technique with full factorial design (FFD) and radial basis function (RBF), an integration design about aerodynamic/stealth characteristics of rotor airfoil is conducted by employing the CFD/CEM coupling meth- od. The aerodynamic/stealth characteristics of NACA series airfoils with different maximum thickness and camber combinations are discussed. Finally, by choosing suitable lift-to-drag ratio and radar cross section (RCS) ampli- tudes of rotor airfoil in four important scattering regions as the objective function and constraint, the compromised airfoil with high lift-to-drag ratio and low scattering characteristics is designed via systemic and comprehensive ana- ly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tor airfoil ae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stealth characteristics CFD/CEM coupling surrogate modle
下载PDF
Comparative study of aeroacoustic performance of 1/8 and 1/1 pantographs coupled with cavity
2
作者 Xiaoming Tan Huifang Liu +3 位作者 Zhigang Yang Hong Chen Baojun Fu Linli Gong 《Railway Engineering Science》 EI 2024年第4期551-572,共22页
The technology of pantograph sinking in the cavity is generally adopted in the new generation of high-speed trains in China for aerodynamic noise reduction in this region. This study takes a high-speed train with a 4-... The technology of pantograph sinking in the cavity is generally adopted in the new generation of high-speed trains in China for aerodynamic noise reduction in this region. This study takes a high-speed train with a 4-car formation and a pantograph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compares the aerodynamic acoustic performance of two scale models, 1/8 and 1/1, using large eddy simulation and Ffowcs Williams–Hawkings integral equation. It is found that there is no direct scale similarity between their aeroacoustic performance. The 1/1 model airflow is separated at the leading edge of the panhead and reattached to the panhead, and its vortex shedding Strouhal number(St) is 0.17. However, the 1/8 model airflow is separated directly at the leading edge of the panhead, and its St is 0.13. The cavity's vortex shedding frequency is in agreement with that calculated by the Rooster empirical formula. The two scale models exhibit some similar characteristics in distribution of sound source energy, but the energy distribution of the 1/8 model is more concentrated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gions. The contribution rates of their middle and lower regions to the radiated noise in the two models are 27.3% and 87.2%, respectively. The peak frequencies of the radiated noise from the 1/1 model are 307 and 571 Hz. The 307 Hz is consistent with the frequency of panhead vortex shedding, and the 571 Hz is more likely to be the result of the superposition of various components. In contrast, the peak frequencies of the radiated noise from the 1/8 scale model are 280 and 1970 Hz. The 280 Hz comes from the shear layer oscillation between the cavity and the bottom frame, and the 1970 Hz is close to the frequency at which the panhead vortex sheds. This shows that the scaled model results need to be corrected before applying to the full-scale mod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ntograph cavity coupling aerodynamic noise Scale effect Large eddy simulation
下载PDF
Two-Way-Coupling Method for Rapid Aerothermoelastic Analyses of Hypersonic Wings 被引量:1
3
作者 Wan Zhiqiang Yi Nan +1 位作者 Li Guoshu Yang Chao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EI CSCD 2018年第1期135-145,共11页
Several types of coupling methods for resolving aerothermoelastic 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hypersonic wings are summarized,and the appropriate coupling methods for engineering calculations are selected.Then,the calcul... Several types of coupling methods for resolving aerothermoelastic 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hypersonic wings are summarized,and the appropriate coupling methods for engineering calculations are selected.Then,the calculation and analysis methods for the subdisciplines in this field are introduced,and the time step issue is discussed.A two-way-coupling rapid static aerothermoelastic method for analyzing hypersonic wings is proposed.This method considers thermal effects and is used to conduct an aerothermoelastic response analysis for a hypersonic wing.In addition,the aerodynamic force,heat flux,structural deformation and temperature field are obtained.The following three conclusions are drawn.First,the heating effect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static aeroelastic response of hypersonic wings;therefore,thermal protection shields are essential.Second,the application of thermal protection shields reduces the differences in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between the one-and two-way-coupling methods.Third,hypersonic wings exhibit large thermal deformation under high-temperature environments,and in certain cases,the thermal deformation is even larger than the deformation caused by aerodynamic for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PERSONIC aerothermoelastic two-way-coupling aerodynamic HEATING thermal DEFORMATION
下载PDF
Impact Analysis of Fluid-structure Coupling Embedded Weapon Bay
4
作者 FENG Ruoqi CHEN Xuemei +1 位作者 PU Keqiang XIONG Qinli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lant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2021年第2期89-105,共17页
The coupling behavior of the imbedded weapon store occurring between the local unsteady flow field round the store and the structure response on the processing of opening its bay-door is simulated by using numerical m... The coupling behavior of the imbedded weapon store occurring between the local unsteady flow field round the store and the structure response on the processing of opening its bay-door is simulated by using numerical method based on computational fluid mechanics(CFD).The transient aerodynamic behaviors when opening door under various flight altitudes and the corresponding structure deformation evolution in the unsteady flow fields are analyzed respectively and presented.The rules of aircraft attitude parameters′impacting to the responses of structure and the bay-door′s opening process are obtained by comparing with the analysis results.These rules can be applied to the structure design of bay-door and route specification of missile when disengaged and launched from within sto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mbedded weapon store CFD numerical simulation unsteady air flow and structure coupling ae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analysis structure behavior analysis
下载PDF
海上浮式风机多体系统耦合动力模型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李书进 郑达成 孔凡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30,共11页
海上浮式风机是近年来随着海上风电的快速发展,为了捕获深海更丰富、更持久的风能而提出的一种风力发电装置,已成为当今风能开发的主要方向。作为一种多体系统,由于海上浮式风机结构特殊,加上环境复杂,对其进行准确的计算和分析尤为重... 海上浮式风机是近年来随着海上风电的快速发展,为了捕获深海更丰富、更持久的风能而提出的一种风力发电装置,已成为当今风能开发的主要方向。作为一种多体系统,由于海上浮式风机结构特殊,加上环境复杂,对其进行准确的计算和分析尤为重要。本文对海上浮式风机的耦合动力模型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复杂工况下Spar型海上浮式风机改进的14-DOF耦合动力模型,包括气动力模块、水动力模块和结构分析模块等,用于扩展其适用范围和准确计算风机的动力响应,并通过数值仿真对所建模型进行了分析和验证。主要的改进有:不对平台和塔架的转动角度作小量近似,扩展其适用范围;考虑角速度和欧拉角速度的换算关系,不作等化处理。此外,所建模型考虑风机叶片扭转角对叶片变形的影响,得到了较为准确的叶片面内外响应。同时采用线性势流理论对水动力进行计算,较之Morison方程适用性更广。仿真分析表明,本文所建模型可以更准确地计算海上浮式风机系统的动力响应,且具有更广的适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浮式风机 多体系统 气动力分析 水动力分析 耦合模型
下载PDF
参数耦合下风力发电机叶片机械颤振检测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纯 孙山 韩煜航 《自动化与仪表》 2024年第1期102-106,共5页
受气候、风速等因素影响,会使风力发电机叶片的运行条件发生较大变化,增加了颤振检测的难度。为此,该文提出参数耦合下风力发电机叶片机械颤振检测方法。建立风力发电机叶片结构模型,推导结构动力学方程,并利用优化后的参数耦合算法对... 受气候、风速等因素影响,会使风力发电机叶片的运行条件发生较大变化,增加了颤振检测的难度。为此,该文提出参数耦合下风力发电机叶片机械颤振检测方法。建立风力发电机叶片结构模型,推导结构动力学方程,并利用优化后的参数耦合算法对其求解,获取非稳态气动载荷,通过动力学模型反馈得到叶片的结构响应和振动情况;构建非稳态气动降阶模型,采用能量法分析叶片的结构响应与气动载荷的时域或频域,计算能量交换角度,确定叶片的颤振程度,实现颤振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气动阻尼系数计算结果准确、检测正确率高、计算时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耦合 风力发电机 叶片机械颤振 非稳态气动载荷 能量法
下载PDF
高速飞行器气动控制耦合优化设计方法研究
7
作者 董超 潘鑫 +1 位作者 姜璐璐 陈刚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96-204,共9页
针对传统串行设计过程由于空气动力学和控制系统数学模型复杂、无法综合考虑气动和控制的多目标优化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高速飞行器气动控制耦合优化设计方法。基于气动单学科代理优化(SBO)算法,将飞行器主动控制技术(ACT)的思想与多... 针对传统串行设计过程由于空气动力学和控制系统数学模型复杂、无法综合考虑气动和控制的多目标优化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高速飞行器气动控制耦合优化设计方法。基于气动单学科代理优化(SBO)算法,将飞行器主动控制技术(ACT)的思想与多学科优化方法(MDO)相结合,构建了高速飞行器气动控制耦合多目标优化流程架构。在2马赫来流条件下,对带有控制舵的双锥体外形开展了气动耦合优化设计研究,以提升飞行器的气动性能和控制能力为优化目标。结果表明:经过气动控制耦合优化后的最优模型在超声速环境下,升力系数和升阻比分别提升了0.401%、2.999%,同时超调量与控制增益分别降低了2.769%、0.655%,气动性能和控制能力得到提升,验证了耦合策略的可行性;气动控制耦合优化的最优模型不仅使飞行器在超声速工作环境下性能更卓越,还有助于降低后续控制系统的设计难度,提高飞行器设计效率。所提气动控制耦合优化设计方法为高速飞行器的先进设计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飞行器 气动控制耦合 多学科优化 外形设计
下载PDF
浮式风力机若干特征动力学问题综述 被引量:1
8
作者 程友良 曹淑刚 万声权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5-186,共22页
总结浮式风力机类型及其对应的特征动力学问题,针对浮式风力机气动荷载、水动荷载的计算方法以及结构动力学、控制动力学典型问题进行论述。讨论了气动—水动—结构—伺服耦合分析的难点,重点分析了二阶波浪力、畸形波等非线性波浪荷载... 总结浮式风力机类型及其对应的特征动力学问题,针对浮式风力机气动荷载、水动荷载的计算方法以及结构动力学、控制动力学典型问题进行论述。讨论了气动—水动—结构—伺服耦合分析的难点,重点分析了二阶波浪力、畸形波等非线性波浪荷载、流荷载及涡激运动对浮式风力机特征动力响应的影响。阐述了浮式风力机动力学研究的试验方法、数值仿真方法、样机测试方法,并对模型试验技术的相似理论、气动模型的实现和难点以及数值仿真的频域方法、时域方法和分析工具进行了归纳对比。研究表明:浮式风力机多场、多体耦合动力分析机理及相关技术仍不成熟,气动荷载、高阶非线性波浪荷载耦合模型的建立是动力学问题研究的重点,数值仿真及模型试验是浮式风力机动力响应研究的主要方法,样机测试技术的积累将促进设计标准的完善及浮式风电的产业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式风力机 耦合模型 非线性荷载 气动荷载 水动荷载 二阶波浪力 畸形波
下载PDF
湍流风况顺桨风力机叶片气动阻尼特性研究
9
作者 唐新姿 李可翔 +2 位作者 何文双 胡聪芳 彭锐涛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66-1376,共11页
当前风电技术大型化发展,叶片气弹失稳问题特别是特殊工况下的稳定性问题成为国内外各界关注的热点和难点.湍流风况下顺桨风电叶片气弹稳定性直接影响风电机组的安全可靠性.气动阻尼是叶片稳定性判断的重要指标.为探究湍流风况顺桨风电... 当前风电技术大型化发展,叶片气弹失稳问题特别是特殊工况下的稳定性问题成为国内外各界关注的热点和难点.湍流风况下顺桨风电叶片气弹稳定性直接影响风电机组的安全可靠性.气动阻尼是叶片稳定性判断的重要指标.为探究湍流风况顺桨风电叶片气弹失稳特性规律,以NERL 5 MW风力机叶片为研究对象,基于修正叶素动量理论、欧拉-伯努利梁模型和气动阻尼计算方法,建立顺桨叶片气动阻尼计算模型,采用Kaimal湍流风模型进行瞬态分析,获得风况参数对风力机叶片气动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及叶片的气动失稳概率,为大型风力机叶片气弹稳定性设计与控制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顺桨叶片气动阻尼在全周风向上呈180°周期特性,且25°风向为相对危险工况;风速越大气动阻尼负值越显著,气动不稳定风向范围越大,失稳概率越大;湍流强度增加,一阶挥舞气动阻尼下限降低幅度明显,气动不稳概率增加;湍流风况下顺桨叶片平面外方向的失稳概率较平面内方向更大,且两个方向失稳概率曲线呈相似周期性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机叶片 停机顺桨 气弹耦合 湍流强度 气动阻尼
下载PDF
邮轮开敞区域典型杆件风致噪声特性数值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姚志强 吴卫国 林永水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5-52,共8页
[目的]旨在研究邮轮开敞区域典型杆件产生的风致噪声。[方法]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FD)联合声类比法、声振耦合法开展气动噪声与风致振动噪声的数值模拟,探究上述两种噪声产生机理及特性。[结果]结果显示,在不同风速下,圆杆、方杆、椭圆... [目的]旨在研究邮轮开敞区域典型杆件产生的风致噪声。[方法]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FD)联合声类比法、声振耦合法开展气动噪声与风致振动噪声的数值模拟,探究上述两种噪声产生机理及特性。[结果]结果显示,在不同风速下,圆杆、方杆、椭圆杆的气动噪声最大值频率由脱涡频率主导,风致振动噪声最大值频率由结构固有频率主导。3种不同截面形状杆件产生的气动噪声总体上大于风致振动噪声,且方杆的气动噪声最大。当杆件脉动压力频率接近固有频率时,在大柔度下风致振动噪声会接近甚至超过气动噪声。[结论]设计邮轮开敞区域典型杆件时应选择圆形杆件而避免使用方形杆件,且合理选择杆件尺寸,尽量避免杆件脱涡频率与固有频率接近,以此降低风致噪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杆件 气动噪声 风致振动噪声 声类比法 声振耦合
下载PDF
真空管道磁悬浮列车流固耦合特性研究
11
作者 寇杰 高兴龙 +1 位作者 李松 符澄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92-600,共9页
真空管道磁悬浮列车运动与管道内流场相互作用,导致列车流场环境具有高度的非稳定性,同时列车悬浮运行的特性将使列车与管道内流场间存在严重的流固耦合效应。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真空管道磁悬浮列车流固耦合动力学理论,并建立了可以实... 真空管道磁悬浮列车运动与管道内流场相互作用,导致列车流场环境具有高度的非稳定性,同时列车悬浮运行的特性将使列车与管道内流场间存在严重的流固耦合效应。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真空管道磁悬浮列车流固耦合动力学理论,并建立了可以实现列车在线实时交互数据的流固耦合数值计算模型,分析真空管道磁悬浮列车的车辆流固耦合特性。研究发现,列车悬浮运行列车尾部流场较为复杂,存在多道斜激波和反射波,随着列车的运行相对较为稳定,而列车顶部和头部的波系相对更加简单,但会随着列车运行发生明显的变化。列车受到的气动载荷呈低频周期性变化,悬浮刚度的减小会导致列车受到的气动载荷幅值增加,频率下降。在30 kN悬浮刚度下,列车的位移和转动幅值可以达到270 mm和14 mrad,并且随着时间推移,列车受到的气动载荷呈现振荡幅值还有增大的态势,影响列车运行安全。上述研究可以为真空管道磁悬浮列车的研究提供理论指导和分析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管道 磁悬浮列车 流固耦合 气动载荷 气动特性
下载PDF
飞行器旋转翼折展过程动稳定性研究进展
12
作者 甘文彪 左振杰 +3 位作者 向锦武 赵忠良 蔡军 马上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53-1064,共12页
旋转翼是一种可绕固定轴旋转变体的机翼,广泛应用于新型无人机、巡飞弹、航空炸弹等飞行器,其折展过程中的动稳定特性是决定旋转翼飞行器设计成败的关键基础问题。基于此,梳理了近年来飞行器旋转翼折展过程动稳定机理的研究进展。介绍... 旋转翼是一种可绕固定轴旋转变体的机翼,广泛应用于新型无人机、巡飞弹、航空炸弹等飞行器,其折展过程中的动稳定特性是决定旋转翼飞行器设计成败的关键基础问题。基于此,梳理了近年来飞行器旋转翼折展过程动稳定机理的研究进展。介绍了旋转翼发展历程及其面临的折展动稳定关键问题;从非定常气动数值模拟、非定常动态特性数值模拟、CFD/RBD一体化耦合数值模拟3个层次阐述了折展过程动稳定数值模拟进展;介绍了旋转翼折展扰动下的非线性动力学建模及动稳定性分析的现状;分析了旋转翼折展动稳定性机理的风洞试验验证情况;总结了旋转翼折展过程动稳定研究面临的科学问题,并提出了可行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定常流 旋转翼 气动运动耦合 动力学机理 动态分析
下载PDF
充气圆环外径尺寸对充气式减速器结构受力特性的影响
13
作者 邹宇尘 薛齐文 王刚 《航天器环境工程》 CSCD 2024年第5期545-552,共8页
充气式减速器在高超声速减速过程中承受巨大的气动力和气动热载荷。为优化充气式减速器在复杂载荷下的受力特性,以NASA的IRVE-3项目为原型,建立4种充气圆环外径尺寸的充气式减速器模型,开展Ma=5飞行条件下的单向流−固−热耦合分析,对比... 充气式减速器在高超声速减速过程中承受巨大的气动力和气动热载荷。为优化充气式减速器在复杂载荷下的受力特性,以NASA的IRVE-3项目为原型,建立4种充气圆环外径尺寸的充气式减速器模型,开展Ma=5飞行条件下的单向流−固−热耦合分析,对比气动力载荷、气动热载荷和两载荷叠加等情况下,充气圆环外径尺寸对充气式减速器受力特性和温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充气圆环的外径越小,充气式减速器的整体变形越小,温度越高,防热层应力越高;外径越大,充气圆环的应力集中越明显。可见,过大或过小的充气圆环外径尺寸对充气式减速器的受力特性均有负面影响,减速器设计中须针对具体对象综合考量确定。以上研究结果可为未来的充气式减速器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气式减速器 充气圆环 数值模拟 气动力 气动热 流−固−热耦合
下载PDF
气动激励下的涡轮增压器整机振动分析与试验
14
作者 秦励伟 刘贵升 +3 位作者 盆义红 刘海 景国玺 张昊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1-168,共8页
针对气动激励引起的增压器整机高振动响应问题,以某型柴油发动机涡轮增压器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向瞬态流固耦合方法,建立涡轮增压器整机流固耦合模型,开展气动激励下关键零部件振动响应研究.讨论并对比了涡轮及压气机叶轮气动激励的时域... 针对气动激励引起的增压器整机高振动响应问题,以某型柴油发动机涡轮增压器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向瞬态流固耦合方法,建立涡轮增压器整机流固耦合模型,开展气动激励下关键零部件振动响应研究.讨论并对比了涡轮及压气机叶轮气动激励的时域和频域特性,并定量分析了该激励下的结构振动响应特性,同时通过增压器振动试验验证了模型及方法的精度,各工况下壳体振动加速度量级的绝对误差不超过6 dB,相对误差不超过4%.结果表明:在转子系统中,压气机叶轮压力波动幅值为涡轮机涡轮的4倍,由此导致压气机叶轮的振动幅值平均为涡轮和转轴的3~4倍,最大振动幅值发生在压气机叶轮轮盘外边缘叶顶间隙处,为209.5μm;壳体振动烈度最大的部位发生在压气机出口内壁靠近轴承体一侧,为322.2 m/s^(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增压器 气动激励 流固耦合 数值模拟
下载PDF
蝴蝶飞行机理及仿蝴蝶扑翼飞行器研究进展综述
15
作者 张益鑫 李少石 +3 位作者 王兴坚 王少萍 朱生华 杨梦琦 《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82-1593,共12页
仿生扑翼飞行器具有高机动性、高隐蔽性以及高效率等突出优势,在军事侦查、探险搜救等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而其应用的基础是对生物飞行机理的深入探究.随着先进运动观测和实验技术的引入,对昆虫飞行行为的记录和分析更为便捷和准确... 仿生扑翼飞行器具有高机动性、高隐蔽性以及高效率等突出优势,在军事侦查、探险搜救等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而其应用的基础是对生物飞行机理的深入探究.随着先进运动观测和实验技术的引入,对昆虫飞行行为的记录和分析更为便捷和准确.研究表明常见的昆虫拍打频率较高,在25~400 Hz之间,而蝴蝶较为特殊,其扑打频率较低,大约为10 Hz,对于蝴蝶的许多独特的飞行技能尚缺少足够的认识.蝴蝶前翼和后翼的翼面积都较大,身体同侧的前后翼几乎为同步拍打,且扑打幅度较大,甚至接近180°.蝴蝶飞行中身体有较大幅度的上下和俯仰震荡,翼和身体运动高度耦合.即便如此,蝴蝶仍具有敏捷的飞行能力,可以达到点对点的飞行目标,甚至上千公里的长途迁徙,是优秀的仿生学研究对象.因此,蝴蝶启发的仿生扑翼飞行器也得到了全世界研究人员的关注.蝴蝶的飞行机制相对于其他昆虫更加特殊,飞行行为和气动特性更为复杂,这使得仿蝴蝶扑翼飞行器的研制更加困难.目前对于仿蝴蝶飞行器的研制大多数对蝴蝶翼–身耦合的机理进行了简化,很少能实现受控的稳定飞行.最后,本文梳理了真实蝴蝶的飞行行为特点和飞行机理,指出了仿蝴蝶扑翼飞行器研制的关键技术,总结了该类飞行器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蝴蝶飞行机理 仿生机器人 扑翼飞行器 气动特性 翼–身耦合 飞行控制
下载PDF
叶片变形对涡轮增压器用离心压气机气动性能的影响及机理
16
作者 宋嘉涛 琚亚平 张楚华 《风机技术》 2024年第1期12-18,共7页
为了研究叶片变形对涡轮增压器用离心压气机气动性能的影响,采用流固耦合方法计算设计转速下近喘振点、最高效率点和近阻塞点三个工况处的压气机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叶片变形主要受离心载荷的影响,其影响占比为92.11%~97.22%,叶片最大... 为了研究叶片变形对涡轮增压器用离心压气机气动性能的影响,采用流固耦合方法计算设计转速下近喘振点、最高效率点和近阻塞点三个工况处的压气机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叶片变形主要受离心载荷的影响,其影响占比为92.11%~97.22%,叶片最大变形发生在主叶片前缘叶顶处,叶轮最大应力发生在叶轮轴孔底部;从近阻塞点到近喘振点,气动载荷引起的叶片变形不断增大,约占叶片总变形的2.78%~7.89%;变形后压气机效率和压比分别提高0.3%和0.06%,阻塞流量有所减小;发现气动载荷导致的变形方向与离心载荷导致的变形方向相反,叶片变形主要通过改变叶顶间隙来影响离心压气机的气动性能。研究成果为离心压缩机气动及预变形设计优化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片变形 流固耦合 离心压气机 气动性能 流动机理
下载PDF
仿生折叠翼扑动过程气动特性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才东 张昊田 +1 位作者 胡坤 王新杰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86-290,295,共6页
以甲虫后翅为仿生对象,基于四板机构理论设计了一种仿甲虫四板折叠翼,并对其气动特性进行研究。建立了仿甲虫四板折叠翼动力学仿真模型,采用双向流固耦合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扑动幅值、拍动频率与前飞速度对柔性折叠翼的升阻力系数和空... 以甲虫后翅为仿生对象,基于四板机构理论设计了一种仿甲虫四板折叠翼,并对其气动特性进行研究。建立了仿甲虫四板折叠翼动力学仿真模型,采用双向流固耦合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扑动幅值、拍动频率与前飞速度对柔性折叠翼的升阻力系数和空气流场的影响,并对柔性折叠翼扑动过程进行了流场研究。研究表明,柔性折叠翼能提高飞行器的升力特性和推力特性,其扑动幅值为80°,频率为50Hz时,折叠翼的气动特性最为显著。本研究工作为优化折叠翼的设计及控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折叠翼 柔性扑翼 流固耦合 气动特性
下载PDF
吸气式高超声速机动飞行样式及其关键技术分析
18
作者 段鹏飞 高书亮 +1 位作者 王恩亮 王瀚 《航空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9-105,共7页
机动飞行性能是确保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实现多种应用的关键能力之一,本文重点对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机动能力特点进行研究。首先分析了国外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发展趋势,就其典型机动能力水平和机动样式进行了初步分析,以美国当... 机动飞行性能是确保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实现多种应用的关键能力之一,本文重点对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机动能力特点进行研究。首先分析了国外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发展趋势,就其典型机动能力水平和机动样式进行了初步分析,以美国当前典型高超声速导弹项目为例,梳理了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典型机动应用样式。在此基础上,从总体设计、气动外形、飞发一体、制导控制、多场耦合等方面,梳理分析了确保和提升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机动能力的关键支撑性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飞行器 吸气式 机动能力 气动外形 飞发一体 制导控制 多场耦合
下载PDF
400 km/h高速列车车下带格栅裙板区域气动噪声机理及影响因素分析
19
作者 张宗发 肖新标 +1 位作者 韩健 杨益 《实验流体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9-90,共12页
位于高速列车车体下部区域的通风口格栅与设备舱壁面构成格栅–空腔结构,列车高速运行时,该结构的流声耦合问题较为突出,有必要深入分析其流声耦合机理。将位于车体下部区域的带格栅裙板简化为带格栅的二维空腔模型(格栅–空腔结构),采... 位于高速列车车体下部区域的通风口格栅与设备舱壁面构成格栅–空腔结构,列车高速运行时,该结构的流声耦合问题较为突出,有必要深入分析其流声耦合机理。将位于车体下部区域的带格栅裙板简化为带格栅的二维空腔模型(格栅–空腔结构),采用延迟分离涡数值模型(Delayed Detached Eddy Simulation,DDES)研究其气动噪声产生机理、流场和声场特性等。研究结果表明:当列车以400 km/h速度运行时,格栅–空腔结构开口处的剪切振荡较为剧烈,特别是空腔冲击边缘附近区域;基于总声压级的空间、频域分布和湍流压力波数–频率谱,发现形格栅–空腔结构的流场始终处于自激振荡的过渡状态,且各位置的总声压级和波数域上的振荡幅值始终低于V形格栅–空腔结构和半圆环形格栅–空腔结构;对目前常用的半圆环形带格栅裙板考虑通风口的出风作用后,观察到空腔内部的涡团演化明显减缓,直接导致格栅附近的总声压级大幅下降约15 d B,表明出风作用能够显著降低带裙板格栅的近场噪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流声耦合 格栅 裙板 剪切振荡 格栅–空腔 总声压级 气动噪声
下载PDF
材料属性对柔性仿生扑翼气动特性的影响
20
作者 赵香宁 曾鹏飞 郝永平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 2024年第5期29-31,共3页
为探究不同材料属性柔性扑翼飞行器气动特性的变化,通过ANSYS中Fluent与Transient Structural的双向流固耦合方法,采用k-ω湍流模型,分别对三维柔性扑翼飞行器在不同材料属性下的气动特性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其瞬时升力、推力随翼面弹... 为探究不同材料属性柔性扑翼飞行器气动特性的变化,通过ANSYS中Fluent与Transient Structural的双向流固耦合方法,采用k-ω湍流模型,分别对三维柔性扑翼飞行器在不同材料属性下的气动特性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其瞬时升力、推力随翼面弹性模量的变化情况,并研究了一周期内扑翼展向流场压力分布与涡结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增加翼面弹性模量,对瞬时升力的提升效果并不明显,瞬时推力会随弹性模量的增加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扑翼飞行器 材料属性 气动特性 流固耦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