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cupuncture with twirling reducing method for tinnitus of excessive liver-fire type: a clinical observation
1
作者 李静 《China Medical Abstracts(Internal Medicine)》 2017年第1期1-2,共2页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with twirling reducing method for tinnitus of excessive liver-fire type.Methods One hundred and one patients with tinnitus of excessive liver-fire type were ra...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with twirling reducing method for tinnitus of excessive liver-fire type.Methods One hundred and one patients with tinnitus of excessive liver-fire typ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twirling reducing method group(35 cases),a needle retaining group(33 cases)a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upuncture with twirling reducing method for tinnitus of excessive liver-fire type a clinical observation
原文传递
Twirling reinforcing-reducing manipulation--central mechanism underlying antihypertensive effect on spontaneous hypertension in rats 被引量:6
2
作者 Guo Qiulei Liu Qingguo +1 位作者 Sun Dongmei Nie Binbi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3期391-398,共8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antihypertensive effect in rats in order to confirm that twirling reinforcing-reducing manipulation(TRRM) might be the central mechanism underlying the action.METHODS: In the study,^(18) F-2-...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antihypertensive effect in rats in order to confirm that twirling reinforcing-reducing manipulation(TRRM) might be the central mechanism underlying the action.METHODS: In the study,^(18) F-2-fluoro-deoxy-D-glucose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18 F-FDG-PET)was employed. Fifity-six spontaneous hypertensive rats(SHR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model group, a single-needle acupuncture(SNA) group, a twirling reinforcing group(SNA + TRF) and a twirling reducing(SNA + TRD) group. Fourteen Wistar rats were assigned to the control group. The acupuncture intervention at Taichong(LR 3) acupoint was administered once daily in the SNA, SNA + TRF and SNA + TRD groups for 14 days, with 1 d interval between the two weeks. The blood pressure(BP) of all rats was measured repeatedly and18 F-FDG-PET scans were conducted on the 14 th day. PET images were processed with Statistical Parametric Mapping 8.0.RESULTS: After the intervention, systolic BP showed a significant decrease in the SNA, SNA+TRF and SNA + TRD versus the model groups(all P <0.01) and in the SNA + TRF and SNA + TRD versus the SNA groups(both P < 0.01), with the SNA+TRD group exhibited the best antihypertensive effect(P < 0.01). The key brain regions activated by TRRM were mainly concentrated in the cerebellum, hippocampus, hypothalamus, medulla oblongata, insular cortex, midbrain, thalamus and visual cortex.CONCLUTION: TRRM could significantly lower the BP of SHRs by improving the cerebral glucose metabolism of the activated key brain regions and the underlying central mechanism may be related to the central rennin-angiotensin system and neurotransmis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wirling reinforcing reducing method HYPERTENSION Blood pressure Positron-Emission to-mography CENTRAL MECHANISM
原文传递
针刺捻转补泻手法对SHR主动脉中TGF-β1和P38 MAPK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张毅 刘清国 +4 位作者 王朝阳 李涛 陈中 张月 段嵩峰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3-75,共3页
目的:探讨针刺手法在分子水平对高血压调控的作用机制及补泻手法效应的差异。方法:SHR 6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5只,15只WKY大鼠作为空白对照。每天上午分别对各组大鼠双侧"太冲"穴施以相应刺激,14天后,检测各组大鼠胸主动脉中... 目的:探讨针刺手法在分子水平对高血压调控的作用机制及补泻手法效应的差异。方法:SHR 6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5只,15只WKY大鼠作为空白对照。每天上午分别对各组大鼠双侧"太冲"穴施以相应刺激,14天后,检测各组大鼠胸主动脉中TGF-β1、P38 MAPK的基因表达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TGF-β1结果:针刺泻法组TGF-β1的mRNA表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与针刺补法组大体一致(P>0.05),低于针刺对照组(P<0.05)和模型对照组(P<0.01)。P38 MAPK结果:针刺泻法组P38 MAPK的mRNA表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与针刺补法组大体一致(P>0.05),低于其它SHR组(P<0.05)。结论:捻转泻法可降低主动脉组织中TGF-β1、P38 MAPK的mRNA表达,且泻法作用优于补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捻转补泻/手法 P38 MAPK TGF-Β1 主动脉
下载PDF
针刺捻转补泻手法对SHR大鼠肾脏TGF-β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孙静文 王朝阳 +3 位作者 田艳鹏 金娜美 郭妍 刘清国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123-2126,共4页
目的:研究针刺捻转补泻手法对SHR(spontaneous hypertensive rats,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肾脏中TGF-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的影响及其与肾损害的关系,探讨其保护作用机制。方法:60只12周龄的雄性SHR大... 目的:研究针刺捻转补泻手法对SHR(spontaneous hypertensive rats,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肾脏中TGF-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的影响及其与肾损害的关系,探讨其保护作用机制。方法:60只12周龄的雄性SHR大鼠被随机分成5组,分别为捻转补法组(A)、捻转泻法组(B)、平补平泻组(C)、针刺留针组(D)、模型组(E),均为高血压组,每组12只;12只12周龄雄性WKY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组。针刺处理28天后,分别取各组大鼠肾脏,观察肾脏病理学改变;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TGF-β1在各组肾脏中的表达。结果:TGF-β1在空白组肾小管的表达无或极微量;在模型组的肾小球有少量表达,但在肾小管的表达显著,且随高血压病程的进展,TGF-β1的表达显著性增加(P<0.01):B组与E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A、C、D组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均P>0.05)。结论:捻转泻法是积极有效的降压治疗方法,会减少高压血流对血管内皮和平滑肌细胞的机械性损伤,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减少TGF-β1的分泌,从而降低高血压肾损害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捻转补泻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TGF-Β1 肾脏损害
下载PDF
针刺捻转补泻法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小脑NE、5-HT及NO的影响 被引量:14
5
作者 王赫 杨芳媛 +8 位作者 战河 郭秋蕾 洪性勋 崔志源 张跃 纪智 袁静云 王紫娟 刘清国 《环球中医药》 CAS 2018年第3期353-357,共5页
目的观察针刺捻转补泻法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SHR)小脑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w,5-HT)、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含量的影响,探讨小脑在针刺降压的效应机制。... 目的观察针刺捻转补泻法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SHR)小脑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w,5-HT)、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含量的影响,探讨小脑在针刺降压的效应机制。方法 40只9周龄雄性SHR随机分为模型组、针刺组、针刺补法组、针刺泻法组,每组10只;空白组WKY 10只。针前1天及针刺干预的第3、8、13、18、23、27天测量血压。28天后摘取小脑,应用Elisa法检测小脑组织NE、5-HT和NO的含量。结果 (1)血压: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针刺组、针刺补法组、针刺泻法组的收缩压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在针前,模型组、针刺组、针刺补法组、针刺泻法各组之间收缩压无统计学差异(P>0.05);自针后第3天开始至27天,针刺组、针刺补法组、针刺泻法组血压比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自针刺后第8天开始至27天,针刺补法组、针刺泻法组与针刺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而补法组与泻法组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自针后第13天开始至27天,针刺泻法组均比针刺补法组血压降低(P<0.05)。(2)NE、5-HT、NO:与空白组比较,其余各组小脑NE、5-HT含量显著升高(P<0.05),NO含量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针刺组NE、5-HT含量降低(P<0.05)NO含量升高(P<0.05);与针刺组比较,针刺泻法组NO含量升高(P<0.05);与针刺组和针刺补法组比较,泻法组小脑组织NE降低(P<0.05),而针刺组与补法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刺捻转补法和捻转泻法均可有效降低SHR大鼠收缩压;自针后第7天开始,不同针刺手法降压效果出现显著差异,且捻转泻法组比捻转补法组降压效果显著,其降压作用可能与调节小脑,NE、5-HT、NO含量有关,且捻转补法组和泻法组的调节作用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捻转补泻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小脑
下载PDF
针刺捻转补泻手法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顶叶皮质IL-6、TNF-α及NGF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曾天笑 梁靖蓉 +5 位作者 孙娇 郝晓敏 吴娇娟 张旭东 袁静云 刘清国 《中国中医急症》 2020年第8期1335-1338,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针刺捻转补泻手法对自发性高血压(SHR)大鼠顶叶皮质中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神经生长因子(NGF)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高血压脑损伤过程中的炎症反应机制及针刺的作用机理。方法选用64只9周龄雄性SHR... 目的通过观察针刺捻转补泻手法对自发性高血压(SHR)大鼠顶叶皮质中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神经生长因子(NGF)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高血压脑损伤过程中的炎症反应机制及针刺的作用机理。方法选用64只9周龄雄性SH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捻转补法组、捻转泻法组、电针组,每组16只,以及16只Wistar-Kyoto(WKY)大鼠为空白组。模型组和空白组只抓取固定,每日抓取固定1次,共干预14 d。其余3组针刺组分别采用针刺捻转补法、针刺捻转泻法及电针刺激,每日1次,共干预14 d。各组大鼠于针刺前1 d、针刺第2、6、10、14天,用恒温式无创血压仪观察各组大鼠尾压。采用ELISA技术检测大鼠顶叶皮质中IL-6、TNF-α和NGF的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收缩压相比空白组明显升高(P<0.01);捻转泻法组、捻转补法组、电针组大鼠收缩压相比模型组均明显下降(P<0.01),且捻转泻法组降压效果最快,降压幅度最大;针刺后,捻转泻法组、捻转补法组、电针组大鼠顶叶皮质中的IL-6、TNF-α水平相比模型组明显下降(P<0.05),NGF的含量相比模型组明显上升(P<0.01)。结论针刺能够降低SHR大鼠收缩压,降低顶叶皮质中的IL-6、TNF-α含量,抑制神经炎症反应,同时增加顶叶皮质中NGF的含量,促进神经元的修复,缓解高血压脑损伤。针刺降压的中枢机制可能与抑制神经炎症反应,同时促进神经元的修复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高血压 针刺捻转补泻 白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神经生长因子 大鼠
下载PDF
针刺泻法治疗痰热壅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临床观察
7
作者 黄犇 彭红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第20期117-119,共3页
目的观察针刺泻法治疗痰热壅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0月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科收治的痰热壅肺型AECOPD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试验组(30例)。2组均给予慢性阻... 目的观察针刺泻法治疗痰热壅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0月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科收治的痰热壅肺型AECOPD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试验组(30例)。2组均给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综合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针刺泻法治疗,连续2周,隔日1次。比较2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6 min步行距离(6MWD)、炎症指标[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的肺功能及6MWD有所提升,炎症指标有所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肺功能、6MWD改善明显,炎症因子(IL-1β、IL-6、hs-CRP、SAA)下降明显(P<0.05)。结论对于痰热壅肺型AECOPD患者,针刺泻法可改善患者的气道炎症和肺功能、可有效预防气道重塑,对于AECOPD的临床治疗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泻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痰热壅肺证
下载PDF
重刺激眼周腧穴治疗青少年近视临床观察 被引量:15
8
作者 陶晓雁 孙彩霞 +7 位作者 杨金亮 毛湄 廖辰聪 孟金光 樊文博 张一菲 任绪茹 俞洪凤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91-193,共3页
目的:观察捻转泻法重度刺激眼周腧穴治疗青少年近视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比较轻度、重度2种不同刺激强度及白昼戴镜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根据知情、同意原则,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120例(240只患眼)青少年近视患者随机分为重度刺激组... 目的:观察捻转泻法重度刺激眼周腧穴治疗青少年近视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比较轻度、重度2种不同刺激强度及白昼戴镜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根据知情、同意原则,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120例(240只患眼)青少年近视患者随机分为重度刺激组(60例,120只患眼)、轻度刺激组(60例,120只患眼),另设戴镜组(60例,120只惠眼)对比。重度刺激组、轻度刺激组均选攒竹、鱼腰、丝竹空、四白、太阳穴,采用捻转泻法,重度刺激组各穴捻转幅度360°、90次/分,轻度刺激组各穴捻转90°、60次/分;戴镜组不进行针刺治疗,只需白昼戴镜。比较各组视力改善情况。结果:捻转泻法治疗后视力有所提高(P<0.01),且重度刺激组较轻度刺激组视力提高明显(P<0.01),戴镜组视力无变化。患者年龄、治疗前近视程度均与治疗后视力变化差值有密切关系(P<0.01)。结论:捻转泻法治疗青少年近视临床疗效肯定;重度刺激优于轻度刺激;年龄、近视程度对临床疗效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针灸疗法 捻转补泻 针刺泻法 眼针 青少年
下载PDF
针刺捻转补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9
作者 覃蔚岚 秦谊 +2 位作者 符永鋆 曾贵刚 刘清国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703-706,共4页
回顾近15年有关针刺捻转补泻手法的理论、临床与实验研究,就捻转补泻的操作方法、机制及其效应做简要概述,并指出目前研究有待进一步完善的几个方面:规范并制定针刺操作的国家标准势在必行,针刺操作的量化参数、捻转补泻的作用机制等仍... 回顾近15年有关针刺捻转补泻手法的理论、临床与实验研究,就捻转补泻的操作方法、机制及其效应做简要概述,并指出目前研究有待进一步完善的几个方面:规范并制定针刺操作的国家标准势在必行,针刺操作的量化参数、捻转补泻的作用机制等仍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捻转补泻 刺法 综述
下载PDF
试论“飞经走气”针法技术操作 被引量:7
10
作者 周丹 高颖 王富春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02-204,共3页
本文以徐凤《金针赋》中"飞经走气"针法的论述为基础,并对高武《针灸聚英》、汪机《针灸问对》、杨继洲《针灸大成》、李梃《医学入门》等多部著作中"飞经走气"针法的论述进行阐述分析,总结出"飞经走气"... 本文以徐凤《金针赋》中"飞经走气"针法的论述为基础,并对高武《针灸聚英》、汪机《针灸问对》、杨继洲《针灸大成》、李梃《医学入门》等多部著作中"飞经走气"针法的论述进行阐述分析,总结出"飞经走气"各针法的技术特点。青龙摆尾法特点在于"一左一右,慢慢拨动";白虎摇头法重在"退方进圆"和"摇振";苍龟探穴法要点在"钻剔四方";赤凤迎源法重在"四围飞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行气 针刺感应 捻转补泻 刺法
下载PDF
针刺捻转泻法治疗肝火上扰型耳鸣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静 张晓哲 +1 位作者 卢桂花 杨继军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9-151,共3页
目的:观察针刺捻转泻法治疗肝火上扰型耳鸣的临床疗效。方法:105例符合入选标准的肝火上扰型耳鸣患者随机分为捻转泻法组、留针对照组和理疗对照组各35例,分别采用针刺捻转泻法、针刺留针及理疗三种方法治疗。各组治疗前后比较耳鸣严重... 目的:观察针刺捻转泻法治疗肝火上扰型耳鸣的临床疗效。方法:105例符合入选标准的肝火上扰型耳鸣患者随机分为捻转泻法组、留针对照组和理疗对照组各35例,分别采用针刺捻转泻法、针刺留针及理疗三种方法治疗。各组治疗前后比较耳鸣严重程度评分、耳鸣临床疗效、耳鸣致残量表评分,3个疗程后对比评分结果。结果:治疗后各组耳鸣严重程度、耳鸣致残量表评分均下降(P<0.05),且治疗后捻转泻法组评分均低于理疗对照组(P<0.05),治疗前与治疗后的评分差值捻转泻法组均高于留针对照组及理疗对照组(P<0.05),3组耳鸣显效率分别为60%、40%、31.4%,捻转泻法组和留针对照组显效率均高于理疗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捻转泻法治疗肝火上扰型耳鸣疗效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鸣 针刺 捻转泻法 肝火上扰
下载PDF
针四关穴为主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观察 被引量:37
12
作者 李成宏 王玉中 郭新侠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87-190,共4页
目的:观察青龙摆尾法针刺四关穴为主治疗原发性痛经(PD)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80例PD患者随机分为针四关穴组( A组)60例、常规取穴组(B组)60例、月月舒组(C组)60例。A组以青龙摆尾法针刺四关穴(合谷、太冲);B组常规取穴... 目的:观察青龙摆尾法针刺四关穴为主治疗原发性痛经(PD)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80例PD患者随机分为针四关穴组( A组)60例、常规取穴组(B组)60例、月月舒组(C组)60例。A组以青龙摆尾法针刺四关穴(合谷、太冲);B组常规取穴,穴取三阴交、次醪为主;C组口服月月舒冲剂。治疗3个月后统计疗效,并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液流变学及前列腺素等指标的改变。结果:A组治愈率为75.0%,总有效率为100.0%;B组分别为60.0%、95.O%;C组分别为25.0%、90.0%。A、B组疗效优于C组(P<0.01);而治疗30分钟内止痛疗效比较,A、B两组优于C组(P<0.01),A组优于B组(P<0.01)。结论:青龙摆尾法针刺四关穴为主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状态、抑制前列腺素而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经/针灸疗法 刺法 合谷 太冲 捻转补泻
下载PDF
针刺捻转补泻手法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顶叶皮质NO、5HT的影响 被引量:12
13
作者 战河 王赫 +5 位作者 杨芳媛 郭秋蕾 洪性勋 袁静云 王紫娟 刘清国 《中国中医急症》 2018年第3期377-379,383,共4页
目的观察针刺捻转补泻手法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顶叶皮质一氧化氮(NO),5-羟色胺(5-HT)的影响,探讨捻转补泻手法对SHR血压调控的中枢作用机制,为捻转补泻效应差异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将40只SHR随机等分为模型组、针刺组、捻转补法组、... 目的观察针刺捻转补泻手法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顶叶皮质一氧化氮(NO),5-羟色胺(5-HT)的影响,探讨捻转补泻手法对SHR血压调控的中枢作用机制,为捻转补泻效应差异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将40只SHR随机等分为模型组、针刺组、捻转补法组、捻转泻法组,每组各10只。WKY大鼠10只作为空白组对照。除空白组、模型组外,其余各组分别用不同的手法针刺"太冲穴";用无创血压仪测各组大鼠尾压,于针刺前1 d测量1次,针刺第3、8、13、18、23、27日测量。针刺28 d后取顶叶皮质,采用微板法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其中NO,5-HT的含量,比较各组间指标有无差异。结果捻转泻法组血压明显降低,与模型组及其余各治疗组差异显著(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顶叶皮质NO,5-HT含量明显降低,有显著差异(P<0.05);捻转泻法组顶叶皮质NO,5-HT含量较模型组、针刺组、捻转补法组明显升高,有显著差异(P<0.05),和空白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SHR顶叶皮质中5-HT含量与NO含量的降低可能是其高血压形成的中枢机制之一,对"太冲穴"施以针刺捻转泻法可以使顶叶皮质中降低的5-HT、NO含量得到升高,有效降低血压水平,中枢5-HT、NO参与了针刺捻转手法对SHR的血压调节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捻转补泻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中枢机制 五羟色胺 一氧化氮
下载PDF
针刺捻转补泻法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海马丙二醛、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8
14
作者 薛艳君 吴娇娟 +3 位作者 张旭东 蔚鹏程 吴小丽 刘清国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17期4-7,17,共5页
目的探讨针刺捻转补泻法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海马组织形态及海马中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的影响。方法18只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泻法组、补法组与模型组,每组6只。6只WKY大鼠为空白组。所有... 目的探讨针刺捻转补泻法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海马组织形态及海马中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的影响。方法18只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泻法组、补法组与模型组,每组6只。6只WKY大鼠为空白组。所有大鼠均为SPF级9周龄雄性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泻法组和补法组采用相应手法针刺双侧太冲穴14 d,1次/d。模型组与空白组进行与泻、补法组同等位置的抓取固定刺激。第15天,采用HE染色法观察海马组织,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MDA含量,比色法检测GSH-Px含量。结果HE染色结果显示,空白组细胞结构完整,形态规则,细胞间隙正常,多数细胞核深染,核仁清晰,未见变性坏死。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染色明显变浅,出现核固缩、细胞溶解碎裂、空泡样变性和凋亡细胞。与模型组比较,泻法组和补法组均可见细胞轮廓较清晰,细胞染色加深,核仁清晰,细胞结构基本正常。模型组的MDA含量高于空白组,GSH-Px含量低于空白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泻法组、补法组MDA含量均低于模型组,GSH-Px含量均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针刺捻转补泻法能通过调节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海马中MDA和GSH-Px的表达水平,抑制氧化反应,减轻氧自由基对其组织损伤,这可能是针刺捻转补泻法对高血压海马损伤的保护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捻转补泻法 高血压 海马 丙二醛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下载PDF
针刺捻转补泻手法对SHR海马Ach、M1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15
作者 杨芳媛 刘清国 《中国中医急症》 2018年第7期1129-1132,共4页
目的探讨捻转补泻手法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海马区乙酰胆碱(Ach)、毒蕈碱型受体1(M1)含量的影响,及其与血压变化的关系,探讨其血压调控机制。方法 10只9周龄WKY大鼠作为空白组对照;40只9周龄SHR随机分为模型组、针刺组、捻转补法组... 目的探讨捻转补泻手法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海马区乙酰胆碱(Ach)、毒蕈碱型受体1(M1)含量的影响,及其与血压变化的关系,探讨其血压调控机制。方法 10只9周龄WKY大鼠作为空白组对照;40只9周龄SHR随机分为模型组、针刺组、捻转补法组、捻转泻法组。针刺处理27 d后,取大鼠海马组织,应用ELISA和RT-PCR法检测海马区Ach和M1的含量。结果捻转泻法组血压下降最明显(P<0.05),Ach含量空白组与模型组、针刺组、补法组、泻法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与针刺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与空白组、泻法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泻法组与补法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1含量空白组与模型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与补法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泻法组与补法组、针刺组、模型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泻法组与空白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捻转泻法可促进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海马组织内降压神经递质的生成,通过升高自发性高血压大鼠Ach、M1、的含量,可激活鸟苷酸环化酶,使钙离子水平降低,导致血管紧张性降低,达到降压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捻转补泻手法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海马 ACH M1
下载PDF
《灵枢》《素问》补泻方员解读 被引量:1
16
作者 杜瑞冬 韩浩天 +1 位作者 关燕婷 王欣君 《中医药导报》 2022年第4期23-26,38,共5页
方员学说是《灵枢》与《素问》中提出的对于中医补虚泻实原则的阐释。以《官能》和《八正神明论篇》两篇为基点,从主旨立意、针刺补泻方法、施行主体及针刺操作具体手法等角度,解释说明《官能》“泻必用员,补必用方”与《八正神明论篇... 方员学说是《灵枢》与《素问》中提出的对于中医补虚泻实原则的阐释。以《官能》和《八正神明论篇》两篇为基点,从主旨立意、针刺补泻方法、施行主体及针刺操作具体手法等角度,解释说明《官能》“泻必用员,补必用方”与《八正神明论篇》“泻必用方,补必用员”之间的差异,认为《灵枢》为“编”、《素问》为“撰”是导致《官能》与《八正神明论篇》之中方员含义区别的原因。通过学习研究,可总结为:“方”“员”在《官能》中的含义是方柄针和圆柄针,目的是防止捻转误操作,在《八正神明论篇》中则表示为呼吸补泻法的操作时机,体现了针刺治疗的时空观念和天人合一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泻 方员学说 《灵枢》 《素问》 捻转 针刺操作参数
下载PDF
捻转补泻手法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肾组织NO、NOS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17
作者 孙静文 田艳鹏 +3 位作者 金娜美 郭妍 王朝阳 刘清国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3684-3686,共3页
目的:观察针刺捻转补泻手法对自发性高血压(SHR)大鼠肾组织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成酶(NOS)含量的影响,探讨其对SHR大鼠肾损害的保护机制。方法:60只12周龄的雄性SHR大鼠随机分5组,即捻转补法(A)组、捻转泻法(B)组、平补平泻(C)组、... 目的:观察针刺捻转补泻手法对自发性高血压(SHR)大鼠肾组织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成酶(NOS)含量的影响,探讨其对SHR大鼠肾损害的保护机制。方法:60只12周龄的雄性SHR大鼠随机分5组,即捻转补法(A)组、捻转泻法(B)组、平补平泻(C)组、针刺留针(D)组和模型对照(E)组,12只12周龄雄性WKY大鼠作为空白对照(F)组。28d后取肾上腺及肾脏,应用硝酸还原酶法测NO,化学比色法测NOS。结果:针刺处理后,A、C、D、E组肾组织中NOS含量与F组有显著差异(P<0.05),B组的含量明显高于A、C、D、E组(P<0.05)。结论:捻转泻法有效升高SHR大鼠NO、NOS含量,最终降低血压,捻转补法和泻法有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捻转补泻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成酶
原文传递
针刺捻转泻法治疗肝火上扰型耳鸣临床观察 被引量:8
18
作者 李静 郭会敏 +1 位作者 张晓哲 杨继军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263-1265,共3页
目的:观察针刺捻转泻法治疗肝火上扰型耳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1例肝火上扰型耳鸣患者随机分为捻转泻法组(35例)、留针组(33例)、理疗组(33例)。捻转泻法组采用针刺治疗,穴取听宫、听会、翳风、中渚、外关、侠溪、太冲、丘墟,其中侠... 目的:观察针刺捻转泻法治疗肝火上扰型耳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1例肝火上扰型耳鸣患者随机分为捻转泻法组(35例)、留针组(33例)、理疗组(33例)。捻转泻法组采用针刺治疗,穴取听宫、听会、翳风、中渚、外关、侠溪、太冲、丘墟,其中侠溪、太冲穴行大幅度、低频率捻转泻法,留针30min;留针组选穴及进针操作同捻转泻法组,进针后不应用补泻手法,仅留针30min;理疗组采用激光和超短波治疗。均每日1次,7d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2d,共治疗3个疗程。观察各组患者治疗前后耳鸣严重程度评分、耳鸣残疾评估量表(THI)评分,并比较3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各组耳鸣严重程度评分、THI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均P<0.05),且治疗后捻转泻法组评分均低于理疗组(均P<0.05),与留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捻转泻法组愈显率为71.4%(25/35),高于理疗组的42.4%(14/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捻转泻法治疗肝火上扰型耳鸣较理疗疗效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鸣 针刺 捻转泻法
原文传递
不同刺激量捻转补泻手法对应激性高血压大鼠颈交感神经放电的影响 被引量:27
19
作者 支建梅 王朝阳 +1 位作者 王丽 刘清国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811-813,共3页
目的探讨捻转手法中不同参数与应激性高血压大鼠颈交感神经兴奋性的关系。方法11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A、B、C、D、E、F、G、H、I、J、K等11组,每组10只。A组不造模,其他各组均采用电击足底结合噪声刺激法制成应激性高血压模型,除A... 目的探讨捻转手法中不同参数与应激性高血压大鼠颈交感神经兴奋性的关系。方法11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A、B、C、D、E、F、G、H、I、J、K等11组,每组10只。A组不造模,其他各组均采用电击足底结合噪声刺激法制成应激性高血压模型,除A、B组外其余各组分别采用不同捻转参数(捻转角度、频率和时间)的捻转补泻手法针刺应激性高血压大鼠的"曲池"穴,通过BL-420E生物机能实验系统观察应激性高血压大鼠颈交感神经放电情况,记录治疗前后颈交感神经放电积分幅度与放电频率直方图。结果针刺处理后,F组、J组神经放电积分、直方图均较治疗前增加(P<0.01或P<0.05);K组神经放电积分、直方图较治疗前减少(P<0.01)。结论右转3圈/min和右转2圈/min对颈交感神经有抑制作用,而左转2圈/min对颈交感神经有兴奋作用,证实针刺左转为补、右转为泻的补泻手法客观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性高血压大鼠 针刺刺激量 捻转补泻手法 交感神经放电
原文传递
捻转补泻手法的发展源流及现代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郭秋蕾 刘清国 +5 位作者 王赫 杨芳媛 战河 纪智 袁静云 王紫娟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379-1384,共6页
补泻手法是实现针刺疗效的关键因素,而针刺捻转补泻手法是临床最常用的针刺手法之一。由于其理论体系尚不规范、临床疗效备受争议、作用机制研究浅显等问题,影响着其现代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文章对近40年来国内外关于针刺捻转补泻手法的... 补泻手法是实现针刺疗效的关键因素,而针刺捻转补泻手法是临床最常用的针刺手法之一。由于其理论体系尚不规范、临床疗效备受争议、作用机制研究浅显等问题,影响着其现代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文章对近40年来国内外关于针刺捻转补泻手法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和归纳,从针刺捻转补泻手法的发展源流、现代研究和降压机制研究三大方面进行归纳总结,肯定并阐明其理论体系和疗效机制,以期为针刺捻转补泻手法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提供客观的科学依据,并促进其研究成果尽快向临床应用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捻转补泻手法 针刺 发展源流 现代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