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ultiferroic phase transitions in manganites RMnO_3:A two-orbital double exchange simulation 被引量:1
1
作者 陶永梅 林林 +1 位作者 董帅 刘俊明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2年第10期456-461,共6页
The semi-quantum two-orbital exchange model i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small rare-earth ion substitution on orthorhombic RMnO 3 with A-type antiferromagnetic order,using the Monte Carlo algorithm,exact diago... The semi-quantum two-orbital exchange model i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small rare-earth ion substitution on orthorhombic RMnO 3 with A-type antiferromagnetic order,using the Monte Carlo algorithm,exact diagonalization,and zero-temperature optimization approaches.It is revealed that the substitution results in a rich multiferroic phase diagram where the coexisting A-type antiferromagnetic phase and spiral spin phase,pure spiral spin phase,coexisting spiral spin phase,the E-type antiferromagnetic phase,and the pure E-type antiferromagnetic phase emerge in sequence.The multiferroic phase transitions modulate substantially the electric polarization,which is consistent qualitatively with recent experi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ferroic phase R-site doping two-orbital exchange model
下载PDF
90Sr在微风化二长花岗岩中迁移实验及模拟研究
2
作者 王瑞青 陈超 +2 位作者 谢添 陈文杰 朱君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8-263,I0003,共7页
采用加压的方式,利用动态柱实验方法,通过3H、90Sr在微风化二长花岗岩中的穿透曲线,研究了90Sr在微风化二长花岗岩中的迁移规律,获得90Sr在微风化二长花岗岩中的迁移参数。实验中控制流速为1 mL/h,3H总活度为10^(4)Bq,迁移实验进行了120... 采用加压的方式,利用动态柱实验方法,通过3H、90Sr在微风化二长花岗岩中的穿透曲线,研究了90Sr在微风化二长花岗岩中的迁移规律,获得90Sr在微风化二长花岗岩中的迁移参数。实验中控制流速为1 mL/h,3H总活度为10^(4)Bq,迁移实验进行了120 h,3H浓度峰值出现在8.0 h,活度浓度峰值为213.4 kBq/L,穿透曲线无明显拖尾现象;90Sr总活度为5×10^(4)Bq,迁移实验进行了132 d,90Sr浓度峰值出现在27.4 d,活度浓度峰值为46.26 kBq/L,浓度下降阶段呈现明显的拖尾现象。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基于3H的穿透曲线计算得到微风化二长花岗岩的垂向弥散度为3.03 cm;对比了平衡模型、双点吸附模型、两区模型、双点吸附两区模型四种模型下90Sr在微风化二长花岗岩中的迁移拟合结果,发现四种模型拟合结果相差较大,其中双点吸附两区模型通过引入非流动区含水量、溶质交换一级速率系数、非平衡吸附一级速率系数等参数能够更好地描述核素在微风化二长花岗岩介质迁移过程中的拖尾现象。结果表明:90Sr在微风化二长花岗岩中的吸附分配系数为1.23 mL/g,溶质交换一级速率系数为0.227/d,非平衡吸附一级速率系数为0.118/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素迁移 花岗岩 非平衡吸附 双点吸附两区模型 一级速率系数 90Sr
下载PDF
阿特拉津在饱和砂质壤土中非平衡运移的模拟 被引量:26
3
作者 任理 毛萌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29-837,共9页
针对农药阿特拉津在稳定流场饱和砂质壤土中的运移 ,根据平衡与非平衡假设条件下对流—弥散方程数学模型的解析解 ,基于易混合置换实验获得的阿特拉津和示踪溶质Br- 的穿透曲线及批量平衡法求得的阻滞因子 ,应用CXTFIT 2 0软件 ,通过... 针对农药阿特拉津在稳定流场饱和砂质壤土中的运移 ,根据平衡与非平衡假设条件下对流—弥散方程数学模型的解析解 ,基于易混合置换实验获得的阿特拉津和示踪溶质Br- 的穿透曲线及批量平衡法求得的阻滞因子 ,应用CXTFIT 2 0软件 ,通过拟合土柱实验中溶质的出流浓度变化 ,估算了模型的有关参数 ,在此基础上模拟分析了实验土柱不同埋深处阿特拉津的出流浓度和累积淋溶量动态 ,结果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特拉津 饱和砂质壤土 非平衡运移 模拟模型 流-弥散方程数学模型
下载PDF
高岭石表面的酸碱性质 被引量:9
4
作者 魏俊峰 吴大清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07-210,共4页
采用双位模式 (即假定高岭石表面存在AlOH和SiOH基团 )拟合高岭石表面的酸碱滴定数据并描述表面上发生的质子化反应 ,Al位和Si位的表观酸度常数拟合值分别为pKa1,Al=1 .78、pKa2 ,Al=8.47和pKa2 ,Si=5 .1 2 ,它们的酸性比对应的 (... 采用双位模式 (即假定高岭石表面存在AlOH和SiOH基团 )拟合高岭石表面的酸碱滴定数据并描述表面上发生的质子化反应 ,Al位和Si位的表观酸度常数拟合值分别为pKa1,Al=1 .78、pKa2 ,Al=8.47和pKa2 ,Si=5 .1 2 ,它们的酸性比对应的 (氢 )氧化物表面位的更强。高岭石的总表面位密度远大于氧化铝和二氧化硅 ,其原因很可能是溶液中的质子或羟离子能够渗入高岭石的层间 ,与层间的羟基发生反应。此外 ,Al位密度也比Si位大近一个数量级 ,这种与理论化学式偏离的现象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高岭石表面总体在pH低于 4.0时带正电荷 ,在pH高于 4.0时带负电荷。正电荷仅由AlOH基团通过质子化作用形成AlOH2 + 表面化合态来提供 ,而负电荷则由AlOH和SiOH基团的去质子化作用产生 ,分别形成AlO-和SiO-表面化合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岭石 表面酸碱性质 双位模式 表面电荷 表面位
下载PDF
土壤中重金属迁移数值仿真与参数灵敏度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宏艳 王金生 +1 位作者 滕彦国 王振宇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20-724,728,共6页
对北京西郊不同地点,土壤中汞吸附和迁移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批次实验得到了汞的静态等温吸附系数。经过连续注入,得到了示踪离子(Br)和汞的穿透曲线。分别采用对流弥散模型(CDE)和两点非平衡吸附模型(TSN)对实验室土柱中的重金属... 对北京西郊不同地点,土壤中汞吸附和迁移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批次实验得到了汞的静态等温吸附系数。经过连续注入,得到了示踪离子(Br)和汞的穿透曲线。分别采用对流弥散模型(CDE)和两点非平衡吸附模型(TSN)对实验室土柱中的重金属迁移的动态行为进行了数值仿真模拟,并探讨了孔隙流速与阻滞因子的关系。通过模型的灵敏度分析,参数V、R、β控制着穿透时间,而ω则控制着穿透曲线的峰值。数值仿真研究表明:采用TSN模型对北京西郊重金属Hg的迁移行为进行研究更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孔隙流速 阻滞因子 两点非平衡吸附模型 灵敏度分析
下载PDF
古河道对工程场地地震动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楼梦麟 林清 《震灾防御技术》 2008年第4期421-428,共8页
以上海浦东机场二期航站楼软土场地为例,应用二维土体模型和一维土体模型分别计算了深覆盖土层的地震反应,讨论了古河道对场地地震动参数的影响。此外,在二维土层地震反应分析中,进一步对比了基岩面地震波行波输入和一致输入下,场地地... 以上海浦东机场二期航站楼软土场地为例,应用二维土体模型和一维土体模型分别计算了深覆盖土层的地震反应,讨论了古河道对场地地震动参数的影响。此外,在二维土层地震反应分析中,进一步对比了基岩面地震波行波输入和一致输入下,场地地震动参数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河道 一维土体模型 二维土体模型 基岩一致输入 基岩行波输入
下载PDF
土壤水环境中污染物运移双点吸附解吸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7
7
作者 赵颖 梁冰 +2 位作者 薛强 刘磊 王永波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574-2578,共5页
在考虑对流弥散、平衡/非平衡双点吸附解吸、微生物降解等情况下,建立了土壤环境中有机污染物迁移转化的动力学模型,并给出了有限差分解。在此模型的基础上,详细讨论了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分布规律,并对一阶吸附解吸速率常数k和平衡吸... 在考虑对流弥散、平衡/非平衡双点吸附解吸、微生物降解等情况下,建立了土壤环境中有机污染物迁移转化的动力学模型,并给出了有限差分解。在此模型的基础上,详细讨论了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分布规律,并对一阶吸附解吸速率常数k和平衡吸附点位所占总点位的比例f进行了灵敏度分析。分析研究表明:参数k对于土壤中有机污染物浓度分布有着重要的影响,其影响程度又与非平衡吸附点位所占总点位的比例(1-f)有关;污染后期土壤吸附相的存在,也会起到增加土壤水溶质浓度的作用,且k越大,这种作用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污染物 土壤水环境 动力学模型 平衡/非平衡双点吸附解吸 参数分析
下载PDF
Ziegler-Natta催化剂催化的丙烯/1-丁烯共聚:催化特性和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4
8
作者 郑征 杨以琳 +3 位作者 黄凯 张军伟 介素云 李伯耿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55-363,共9页
为了研究Ziegler-Natta催化剂的多活性中心催化特性和动力学特性,进行了在其作用下的丙烯/1-丁烯共聚实验,估算了单体表观竞聚率以反映共单体插入能力,聚合物分子量分布去卷积成Flory组分,提出用双活性中心模型描述聚合过程中的丙烯消... 为了研究Ziegler-Natta催化剂的多活性中心催化特性和动力学特性,进行了在其作用下的丙烯/1-丁烯共聚实验,估算了单体表观竞聚率以反映共单体插入能力,聚合物分子量分布去卷积成Flory组分,提出用双活性中心模型描述聚合过程中的丙烯消耗速率。结果表明,随1-丁烯初始进料浓度的提高,聚合活性先降低后增高;聚合物分子量随1-丁烯初始进料浓度的提高而降低、随聚合时间的延长而略微升高。五活性中心的Flory分布函数足够描述聚合物分子量分布,根据动力学特性将催化体系内活性中心分成两类,该双活性中心模型可以很好地描述聚合过程中丙烯消耗速率,也吻合分子量分布去卷积计算出的组分质量分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1-丁烯共聚 ZIEGLER-NATTA催化剂 多活性中心 分子量分布去卷积 双活性中心模型
下载PDF
台州典型电子废物拆解区土壤中铜的迁移规律模拟 被引量:3
9
作者 刘金河 周长瑞 +4 位作者 郑宇娜 刘鹏 王琪 黄凯 林匡飞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415-1421,共7页
为研究典型电子废物拆解区土壤中铜(Cu)的迁移规律,以浙江台州某典型电子废物拆解区为例,通过等温吸附实验、土柱实验和HYDRUS-1D软件探究堆积渣体在降雨淋溶情景下溶出的Cu在包气带土壤中的迁移风险。结果表明:Cu在包气带土壤中的等温... 为研究典型电子废物拆解区土壤中铜(Cu)的迁移规律,以浙江台州某典型电子废物拆解区为例,通过等温吸附实验、土柱实验和HYDRUS-1D软件探究堆积渣体在降雨淋溶情景下溶出的Cu在包气带土壤中的迁移风险。结果表明:Cu在包气带土壤中的等温吸附符合Langmuir方程,Langmuir吸附常数(K_(L))和最大吸附量(q_(m))分别为0.065 L/kg和6024 mg/kg。两点模型(TSM)能很好地模拟Cu在土柱中的穿透过程(R^(2)=0.995),在TSM的应用中需重点关注入渗量、平衡吸附参数、土壤容重的代表性与准确性。利用TSM得出,研究区土壤中Cu浓度的模拟值与实测值具有一致性。进一步的迁移模拟表明,当堆积渣体所溶出的Cu质量浓度为20 mg/L时,历经100年降雨淋溶,包气带底端淋出液中Cu质量浓度为0.54 mg/L,未超过《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Ⅲ类水质标准(1 mg/L),表明该降雨淋溶情景下地下水不存在Cu的污染风险,Cu污染主要存在于包气带土壤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废物 两点模型 敏感性分析 数值模拟
下载PDF
非平衡吸附条件下双分子反应性溶质运移规律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浩越 陈宏信 +1 位作者 冯世进 王文韬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547-2555,共9页
针对溶质非平衡吸附特征,建立了非平衡吸附条件下双分子反应性溶质一维运移模型,考虑了在对流、弥散、吸附(平衡和非平衡)、反应(氧化反应和自然需氧量反应)耦合作用下的溶质运移过程,选用COMSOL对模型进行数值求解。研究结果表明:①非... 针对溶质非平衡吸附特征,建立了非平衡吸附条件下双分子反应性溶质一维运移模型,考虑了在对流、弥散、吸附(平衡和非平衡)、反应(氧化反应和自然需氧量反应)耦合作用下的溶质运移过程,选用COMSOL对模型进行数值求解。研究结果表明:①非平衡吸附条件下污染物去除的第一阶段为氧化反应主导的快速修复,第二阶段为非平衡吸附主导的慢速修复;②考虑非平衡吸附可以更加精准刻画污染物拖尾效应;③化学反应速率影响数k、平衡吸附比例影响数f以及非平衡吸附速率影响数a均对污染物的去除效率产生显著影响,且a的影响程度与平衡吸附占总吸附比例f相关,佩克莱数Pe影响较小;④在k,a,f较小且Pe较大的情况下,拖尾效应较为严重,必须考虑非平衡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平衡吸附 两点模型 双分子反应 溶质运移 拖尾效应
下载PDF
砂岩含水介质中铀的吸附和迁移行为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崔迪 杨冰 +2 位作者 郭华明 连国玺 孙娟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17-226,共10页
地浸铀矿山退役后,含水层中残留的含铀浸出液随着地下水的运动向下游迁移扩散,存在对周边地下水污染的风险。本文设计了若干组批实验和柱实验,研究铀在北方某地浸铀矿山砂岩含水介质中的吸附和迁移行为。实验结果表明,砂岩对铀的吸附在1... 地浸铀矿山退役后,含水层中残留的含铀浸出液随着地下水的运动向下游迁移扩散,存在对周边地下水污染的风险。本文设计了若干组批实验和柱实验,研究铀在北方某地浸铀矿山砂岩含水介质中的吸附和迁移行为。实验结果表明,砂岩对铀的吸附在12 h以内达到平衡,铀初始浓度越高,砂岩的铀吸附容量越大;砂岩对铀的吸附为吸热反应,温度升高有利于吸附反应的进行。溶液pH值和共存HCO_(3)^(-)浓度会对铀的吸附作用产生强烈的影响:pH值在7左右时,铀的吸附量最高;HCO_(3)^(-)浓度越高,铀的吸附量越低。这些影响是通过改变溶液中铀的络合形态和砂岩矿物表面的电荷性质实现的。柱实验表明,pH值、铀浓度、流速和HCO_(3)^(-)浓度是影响铀在饱和砂岩含水介质中迁移的重要因素。pH值≤7时,pH值越高,砂岩柱越不易被铀穿透;而铀浓度、流速、HCO_(3)^(-)浓度越高,砂岩柱越易被铀穿透。两点非平衡模型可以很好地拟合不同条件下铀在砂岩柱中的迁移过程。批实验获得的分配系数是柱实验的1.1~6.6倍。通过对比实验条件、含水层特性和地下水化学特征,确定分配系数为48.1 mL/g时,较适合描述研究区内砂岩含水层中的铀迁移。上述认识为地浸铀矿山地下水铀的反应运移过程和天然自净化机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吸附 柱实验 两点模型 分配系数
下载PDF
基于双二体模型的载人登月着陆点选取分析与仿真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刘强 罗建军 谢剑锋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3818-3823,共6页
载人登月的着陆点选取研究,对于今后实施载人登月以及全月面到达的研究很有意义。而载人登月着陆点的选取又涉及到多种约束,只是选取燃料和驻留时间两个约束对相关着陆点进行建模分析和仿真。本文首先对月球相关几何关系进行研究,基于... 载人登月的着陆点选取研究,对于今后实施载人登月以及全月面到达的研究很有意义。而载人登月着陆点的选取又涉及到多种约束,只是选取燃料和驻留时间两个约束对相关着陆点进行建模分析和仿真。本文首先对月球相关几何关系进行研究,基于双二体模型对月面着陆点选取与停留时间关系进行研究;其次根据能量消耗和地月转移轨道倾角约束考虑了三种不同的着月和上升策略,对三种不同策略的着月点和停留时间进行数学建模;最后,通过仿真,总结得出载人登月月面着陆点选取与燃料和驻留时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人登月 双二体模型 着陆点 最大轨道面改变能力
下载PDF
成品油中转油库选址问题研究
13
作者 李珍萍 杨光 《物流技术》 2019年第1期68-71,119,共5页
研究了成品油中转油库选址问题,以中转油库位置坐标为决策变量、总成本极小化为目标函数,建立了混合整数规划模型,并设计了求解模型的两阶段算法。第一阶段根据各个加油站的需求量及油库的平均服务能力确定拟建中转油库数量,并设计聚类... 研究了成品油中转油库选址问题,以中转油库位置坐标为决策变量、总成本极小化为目标函数,建立了混合整数规划模型,并设计了求解模型的两阶段算法。第一阶段根据各个加油站的需求量及油库的平均服务能力确定拟建中转油库数量,并设计聚类算法对加油站进行分组,使得每组加油站恰好由一个中转油库提供服务;第二阶段确定每组加油站对应的中转油库最佳位置,将该问题转化为一个无约束优化问题并利用Matlab优化工具箱进行求解。最后利用炼油厂和北京地区100个加油站的基础数据构造具体算例,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该模型和算法可以为解决成品油中转油库选址问题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品油 中转油库 选址 混合整数规划模型 两阶段算法
下载PDF
铁磁超晶格的热力学性质
14
作者 曹海霞 蒋青 《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7年第1期30-35,共6页
本文应用双粒子集团近似和离散路径积分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用横向伊辛模型描述的无限铁磁超晶格的热力学性质,讨论了超晶格的临界温度与其几何结构、交换作用强度的关系,得出了自发磁化强度随温度的变化关系。
关键词 热力学性质 横向伊辛模型 超晶格 铁磁材料
下载PDF
纯电动货车充电站的两阶段选址定容模型 被引量:3
15
作者 闵德权 江可鉴 +1 位作者 刘蕊 周则康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6-195,共10页
针对纯电动货车充电站的选址定容问题,提出纯电动货车充电站的两阶段选址定容模型。以纯电动货车的日食品配送成本最小为目标,建立第1阶段的纯电动货车充电站选址模型,并在第1阶段模型中定义可传输至第2阶段模型的关联参数;引入基于排... 针对纯电动货车充电站的选址定容问题,提出纯电动货车充电站的两阶段选址定容模型。以纯电动货车的日食品配送成本最小为目标,建立第1阶段的纯电动货车充电站选址模型,并在第1阶段模型中定义可传输至第2阶段模型的关联参数;引入基于排队论的纯电动货车逗留时间成本,以纯电动货车充电站的年综合成本最小为目标,建立第2阶段的纯电动货车充电站定容模型。选取湖北省武汉市的部分城市区域作为算例,分析所选区域的食品需求。使用LINGO软件对所提出模型进行求解,求解结果证明了所提出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电动货车 充电站 选址定容 两阶段模型 排队论
下载PDF
采用二维场地模型确定设计地震动参数的实例及有关问题的建议
16
作者 刘仁凤 陈方颖 吴明大 《东北地震研究》 2009年第3期50-54,共5页
本文介绍了采用二维场地模型进行场地地震反映分析的实例,并就相关规范条文作出讨论,对如何修订规范条文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二维场地模型 地震动参数 建议
下载PDF
基于空间语义和个体活动的电动汽车充电站选址方法 被引量:3
17
作者 郭茂祖 张雅喆 赵玲玲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819-2827,共9页
针对电动汽车充电站(EVCS)的选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空间语义和个体活动模式的城市充电站选址方法。首先,根据城市规划,采用无监督学习对非服务半径内兴趣点(POI)进行聚类,以确定新建充电站个数;然后,采用受约束的双存档进化算法(CTAEA)... 针对电动汽车充电站(EVCS)的选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空间语义和个体活动模式的城市充电站选址方法。首先,根据城市规划,采用无监督学习对非服务半径内兴趣点(POI)进行聚类,以确定新建充电站个数;然后,采用受约束的双存档进化算法(CTAEA)求解目标函数,在站间距最大化以及新充电站覆盖POI最多的约束条件下优化电动汽车选址方案。以成都市二环路内出租车的轨迹数据和POI为实验样本,并规划了15个充电站的选址方案。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NSGA2(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 2)和SPEA2(Strength Pareto Evolutionary Algorithm 2),CTAEA的POI覆盖率指标提高了22.9和20.6个百分点,司机平均选择距离缩短了18.9%和25.5%,验证了所提方法在电动汽车选址方面的便利性与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电站选址 电动汽车 需求预测模型 聚类分析 双存档进化算法
下载PDF
Study on the mechanism of transport of heavy metals in soil in western suburb of Beijing
18
作者 李宏艳 王金生 +1 位作者 滕彦国 王震宇 《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 EI CAS 2006年第2期173-177,共5页
Researchers are pay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adsorption and transport of heavy metals in soil. In this study, laboratory 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 to investig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dsorption and transpo... Researchers are pay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adsorption and transport of heavy metals in soil. In this study, laboratory 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 to investig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dsorption and transport of mercury in soils of different locations in the western suburb of Beijing. To characterize the adsorption mechanism of mercury in soil, adsorption isotherms were determined through a batch experiment. Soil column 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 in saturated soil under steady-state flow at a specific water head. The breakthrough curves (BTC) for the tracer (bromine) and mercury were obtained after continuous input. Moreover, two solute transport models [convection-dispersion equation model (CDE) and two-site non-equilibrium model (TSN)] were used to simulate heavy metal movement in soil on a laboratory column scale. According to the simulating results, we explored which model is more adapted to simulate the movement of heavy metals in saturated soil in the western suburb of Beij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北京 吸附作用 环境污染 土壤污染
下载PDF
“一体两翼”办学模式下研究生学生工作现状及管理模式探索——以某高校珠海校区为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胡良一 何广材 郭仁杰 《科教文汇》 2023年第15期22-25,共4页
学生管理是高校重要的日常工作和任务,它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对学生成长成才有重要影响。随着“一体两翼”多校区办学模式的发展,异地培养的学生管理面临瓶颈,如现有经验不适应异地校区实际情况、管理体系难以直接延伸、学生... 学生管理是高校重要的日常工作和任务,它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对学生成长成才有重要影响。随着“一体两翼”多校区办学模式的发展,异地培养的学生管理面临瓶颈,如现有经验不适应异地校区实际情况、管理体系难以直接延伸、学生需求日趋多元、个性化及异地校区学生归属感低等问题。为此,基于某高校珠海校区的实际情况,通过文献梳理、走访调研,结合研究生的现实需求,梳理现存学生工作的特点,初步探索异地校区学生管理模式的优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两翼”办学模式 研究生 异地培养 学生管理
下载PDF
Effect of pH on transport of Pb^(2+),Mn^(2+),Zn^(2+) and Ni^(2+) through lateritic soil: Column experiments and transport modeling 被引量:3
20
作者 Srilert Chotpantarat Say Kee Ong +1 位作者 Chakkaphan Sutthirat Khemarath Osathapha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1年第4期640-648,共9页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pH on the transport of Pb 2+ , Mn 2+ , Zn 2+ and Ni 2+ through lateritic soil columns. Model results by fitting the symmetric breakthrough curves (BTCs) of bromide (Br ) ...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pH on the transport of Pb 2+ , Mn 2+ , Zn 2+ and Ni 2+ through lateritic soil columns. Model results by fitting the symmetric breakthrough curves (BTCs) of bromide (Br ) with CXTFIT model suggested that physical non-equilibrium processes were absent in the columns. The heavy metal BTCs were, however, asymmetrical and exhibited a tailing phenomenon, indicating the presence of chemical non-equilibrium processes in the columns. The retardation factors of Pb 2+ were the largest of the four metal ions at both pH 4.0 (33.3) and pH 5.0 (35.4). The use of Langmuir isotherm parameters from batch studies with HYDRUS-1D did not predict the BTCs well. Rather the two-site model (TSM) described the heavy metal BTCs better than the equilibrium linear/nonlinear Langmuir model. The fraction of instantaneous sorption sites ( f ) of all four metal ions on the lateritic soil was consistently about 30%–44% of the total sorption si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 effect heavy metals HYDRUS-1D two-site model lateritic soil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