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oretical study of spin-orbit coupling and zero-field splitting in the spin-forbidden two-state reaction between cobaltacyclopentadiene and isocyanate
1
作者 Lingling L Xiaofang Wang +3 位作者 Yuancheng Zhu Xinwen Liu Kun Yuan Yongcheng Wang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14年第3期286-296,共11页
The two-state reaction mechanism of CpCo(C_4H_4)with isocyanate on the triplet and singlet potential energy surfaces has been investigated at the B3LYP level.A study is described for the computation of spin-orbit coup... The two-state reaction mechanism of CpCo(C_4H_4)with isocyanate on the triplet and singlet potential energy surfaces has been investigated at the B3LYP level.A study is described for the computation of spin-orbit coupling of triplet state of the minimal energy crossing point(CP)with their singlet states and of the zerofield splitting(ZFS)parameters of the triplet states,including the full one-and two-electron terms of the BreitPauli Hamiltonian.There are two key crossing points along this two-state reaction pathway.The first crossing point—CP2 exists near^1B.The reacting system will change its spin multiplicity from the triplet state to the singlet state near this crossing region.Although the spin-orbit coupling interaction and ZFS D-tensor of the CP2 region are very strong,the reaction system will occur the reverse intersystem crossing from T_1 to S_0.Therefore,its spin-flip efficiency may be lower.The second crossing point,CP3will again change its spin multiplicity from the singlet state to the triplet state in the Co-Cr bond activation pathway,leading to a decrease in the barrier height of^1TS(CF)from19.5 to 9.5 kcal/mol(1cal=4.182 J),and the efficiency of intersystem crossing from S_0 to T_1 is high because the larger spin-orbit coupling(SOC)matrix elements will result in the overpopulations of the three sublevels of T_1(3.30×10^(-1),3.32×10^(-1),and 3.38×10^(-1),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耦合 异氰酸酯 零场分裂 反应机理 自旋 B3LYP 三重态 交叉点
原文传递
高密度锂离子电池正极复合材料LiFePO_4/C 被引量:18
2
作者 肖政伟 胡国荣 +2 位作者 杜柯 彭忠东 邓新荣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040-2045,共6页
以FeC2O4·2H2O、NH4H2PO4、Li2CO3和乙炔黑为原料,采用两步固相反应法制备了高密度LiFePO4/C正极复合材料。利用差热(DSC),热重(TGA)和X射线衍射(XRD)等分析手段具体探讨了第一步固相反应中可能存在的反应过程和中间产物。利用扫... 以FeC2O4·2H2O、NH4H2PO4、Li2CO3和乙炔黑为原料,采用两步固相反应法制备了高密度LiFePO4/C正极复合材料。利用差热(DSC),热重(TGA)和X射线衍射(XRD)等分析手段具体探讨了第一步固相反应中可能存在的反应过程和中间产物。利用扫描电镜表征了复合材料LiFePO4/C中LiFePO4微粒形貌和接触状态。结果表明,乙炔黑的含量是影响LiFePO4微粒尺寸和微粒间接触界面的重要因素。在一次热处理的基础上,二次球磨和烧结有利于第二次固相反应过程中反应物质的接触和传质,较一步固相法提高了生成的LiFePO4的振实密度。当乙炔黑的含量(质量分数)为0.1%-1.5%时,两步固相法所制正极材料LiFePO4/C的振实密度可达到1.7 g/cm3,初次放电容量达到105 mA·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LIFEPO4/C复合材料 正极材料 高密度 两步固相反应
下载PDF
气相中Co^+催化N_2O与C_2H_6循环反应催化剂活性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吴晶晶 王永成 +3 位作者 蔡君 金燕子 王环江 甘延珍 《催化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79-589,共11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UB3LYP方法对Co+在三重态及五重态势能面上催化N2O与C2H6进行循环反应的两态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运用Harvery方法优化了两自旋态势能面5个最低能量交叉点(MECP),计算了MECP处自旋-轨道耦合作用. 采用Landau-Zener公式...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UB3LYP方法对Co+在三重态及五重态势能面上催化N2O与C2H6进行循环反应的两态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运用Harvery方法优化了两自旋态势能面5个最低能量交叉点(MECP),计算了MECP处自旋-轨道耦合作用. 采用Landau-Zener公式计算了自旋翻转处的系间窜越几率,各MECP处均可发生有效系间窜越.通过应用Kozuch提出的能量跨度模型,Co+催化N2O与C2H6在298K下反应生成CH3CHO时有最大的TOF值3.35×10–21 s–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二氮 乙烷 循环反应 密度泛函 两态反应 系间窜越 能量跨度 转化频率
下载PDF
两步固相反应合成活性炭改性的钛酸锂 被引量:6
4
作者 肖志平 王英 +1 位作者 唐仁衡 邓运来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43-246,共4页
采用两步固相反应法合成活性炭改性的尖晶石钛酸锂(Li4Ti5O12),对样品进行了SEM、XRD、TEM、X射线能谱仪及充放电测试。添加的活性炭抑制了颗粒的成长,改性后颗粒的平均粒径为0.5um,改性前后样品均保持了较好的晶型。经活性炭改... 采用两步固相反应法合成活性炭改性的尖晶石钛酸锂(Li4Ti5O12),对样品进行了SEM、XRD、TEM、X射线能谱仪及充放电测试。添加的活性炭抑制了颗粒的成长,改性后颗粒的平均粒径为0.5um,改性前后样品均保持了较好的晶型。经活性炭改性的样品倍率性能得到改善,在1.0—3.0V充放电,0.2C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60.0mAh/g;5.0C首次放电比容量为未改性Li4Ti5O12的1.7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酸锂(Li4Ti5O12) 两步固相反应 改性 倍率性能
下载PDF
双层钙钛矿锰氧化物La_(1.34)Sr_(1.66)Mn_(2-x)Cr_xO_7的磁性和输运性质 被引量:1
5
作者 宗云 赵旭 陈伟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98-201,共4页
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双层钙钛矿结构锰氧化物La1.34Sr1.66Mn2-xCrxO7(x=0,0.1,0.2,0.3,0.4)多晶系列样品,XRD分析表明,所有样品均为Sr3Ti2O7型四方结构,空间群为I4/mmm.随着Cr^3+离子掺杂浓度的增加,该系列样品的晶胞体积单调减小.... 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双层钙钛矿结构锰氧化物La1.34Sr1.66Mn2-xCrxO7(x=0,0.1,0.2,0.3,0.4)多晶系列样品,XRD分析表明,所有样品均为Sr3Ti2O7型四方结构,空间群为I4/mmm.随着Cr^3+离子掺杂浓度的增加,该系列样品的晶胞体积单调减小.对于少量Cr^3+离子掺杂的样品(x=0.1),三维长程铁磁有序转变温度T3cD升高,二维短程铁磁有序转变温度T2cD降低;结构分析表明,x=0.1样品的晶格常数c最小,a最大,c/a达到极小值;样品中严重的晶格畸变导致双交换作用强度的改变是其磁有序转变温度变化的主要原因.对于大量Cr^3+离子掺杂的样品(x=0.3,0.4),T3cD降低,Tc2D基本保持不变.样品在150~300 K范围内电阻率随着温度的降低单调增加,显示出绝缘体或半导体行为,并且随着Cr离子的掺杂电阻率单调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反应法 双层钙钛矿锰氧化物 磁特性
下载PDF
咔唑衍生物的固相合成及其双光子吸收和光存储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郝扶影 尹建慧 +5 位作者 甘小平 耿文倩 徐国义 吴杰颖 田玉鹏 周虹屏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277-1281,共5页
以N-乙基咔唑为原料,通过室温固相化学反应改进合成了2种双光子吸收材料(咔唑类衍生物2,8-二[2-′(吡啶-4″-基)乙烯基]-5-乙基咔唑(L1),2,8-二[2-′(吡啶-2″-基)乙烯基]-5-乙基咔唑(L2)),其结构经1H NMR、IR和MS确证,利用Z-扫描技术,... 以N-乙基咔唑为原料,通过室温固相化学反应改进合成了2种双光子吸收材料(咔唑类衍生物2,8-二[2-′(吡啶-4″-基)乙烯基]-5-乙基咔唑(L1),2,8-二[2-′(吡啶-2″-基)乙烯基]-5-乙基咔唑(L2)),其结构经1H NMR、IR和MS确证,利用Z-扫描技术,测试了其纳秒下的双光子吸收截面为6 210和5 590 GM(1 GM=1×10-50cm4.s.photon-1),用820 nm的飞秒单脉冲激光作为写入激光对存储介质进行双光子光漂白,对其作为三维光存储材料作了初步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乙基咔唑 吡啶乙烯基衍生物 固相反应 双光子吸收 光漂白存储
下载PDF
La1-x-yCaxKyMnO3的可控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4
7
作者 初学峰 黄科科 +4 位作者 侯长民 葛磊 吴小峰 杜燕燕 冯守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0-44,共5页
采用水热合成方法,通过调控反应物中Ca2+与La3+的摩尔比可控合成了钙钛矿结构La1-x-yCaxKyMnO3(0.05≤x≤0.49;0.05≤y≤0.21)系列样品,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离子光谱仪及磁性测量系统对样品的结构、形貌、成分组成和磁... 采用水热合成方法,通过调控反应物中Ca2+与La3+的摩尔比可控合成了钙钛矿结构La1-x-yCaxKyMnO3(0.05≤x≤0.49;0.05≤y≤0.21)系列样品,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离子光谱仪及磁性测量系统对样品的结构、形貌、成分组成和磁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水热反应过程为歧化反应,K+离子的引入导致了样品中双铁磁相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合成 歧化反应 三重价态 双铁磁相
下载PDF
不同方法合成的LiVPO_4F/C的电化学性能(英文)
8
作者 刘洁群 钟胜奎 +2 位作者 伍凌 万康 吕凡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会刊:英文版》 CSCD 2012年第S1期157-161,共5页
通过一步固相反应和两步固相反应分别合成LiVPO4F/C,采用XRD、SEM和电化学性能测试对LiVPO4F/C进行性能表征。XRD研究表明一步固相反应合成的LiVPO4F/C与两步固相反应合成的样品一样,均属于三斜晶系结构。SEM研究表明:一步固相反应合成... 通过一步固相反应和两步固相反应分别合成LiVPO4F/C,采用XRD、SEM和电化学性能测试对LiVPO4F/C进行性能表征。XRD研究表明一步固相反应合成的LiVPO4F/C与两步固相反应合成的样品一样,均属于三斜晶系结构。SEM研究表明:一步固相反应合成的LiVPO4F/C颗粒比两步固相反应合成的样品颗粒小,一步固相反应合成的 LiVPO4F/C 样品电化学性能得到提高是由于草酸作为还原剂和碳源合成的样品颗粒变小。交流阻抗研究表明步固相反应合成的LiVPO4F/C样品电化学阻抗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LIVPO4F 一步固相法 两步固相法
下载PDF
Ru催化N_(2)与H_(2)反应合成氨的两态反应机理
9
作者 吴晶晶 王永成 康娟霞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536-1546,共11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UB3LYP方法对Ru在单重态、三重态及五重态势能面上催化N_(2)与H_(2)反应合成氨的两态反应机理进行理论研究,发现该反应为典型的两态反应。计算得到最低能量交叉点(MECP)处自旋-轨道耦合常数(H_(soc))及双程系间窜...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UB3LYP方法对Ru在单重态、三重态及五重态势能面上催化N_(2)与H_(2)反应合成氨的两态反应机理进行理论研究,发现该反应为典型的两态反应。计算得到最低能量交叉点(MECP)处自旋-轨道耦合常数(H_(soc))及双程系间窜越几率(PISC),MECP1:H_(soc)=508.34 cm^(-1),P_(2)^(ISC)=0.85,MECP9:H_(soc)=269.21 cm^(-1),P_(2)^(ISC)=0.27。运用能量跨度模型(energetic span model)确定Ru催化合成氨反应的转化频率(TOF)决速过渡态(TDTS)为^(3)TS2-3,TOF决速中间体(TDI)为^(3)IM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氨 两态反应 自旋-轨道耦合 系间窜越几率 最低能量交叉点
下载PDF
简便的两步直接固相反应法制备N、Se共掺杂碳限域的NiSe纳米晶及其储钠性能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壮壮 刘桑鑫 +6 位作者 后启瑞 张立翠 张安萍 吴平 朱晓舒 魏少华 周益明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524-1534,共11页
通过简便的两步直接固相反应,即在室温下的固相自组装反应制备Ni席夫碱配合物前驱体,然后通过高温固相热解碳化和硒化反应,原位制备了N,Se共掺杂碳限域的NiSe纳米晶复合物。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X射线光... 通过简便的两步直接固相反应,即在室温下的固相自组装反应制备Ni席夫碱配合物前驱体,然后通过高温固相热解碳化和硒化反应,原位制备了N,Se共掺杂碳限域的NiSe纳米晶复合物。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热重分析(TGA)等表征技术分别对其物相、形貌结构、组分和含量等进行分析,并通过循环伏安、恒电流充放电和电化学阻抗谱等方法测试其电化学储钠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复合物中NiSe粒子的平均尺寸为100 nm,被均匀限域在N,Se共掺杂的碳基体中;得益于该结构的优势,复合物作为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时,在0.1 A·g-1的电流密度下充放电循环100次后仍保持291 mAh·g-1的可逆充电比容量,保持了首圈充电比容量的88%。同时,在5 A·g-1的电流密度下,可逆充电比容量为197 mAh·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Se纳米晶 N、Se共掺杂 复合物 两步直接固相反应 负极材料 钠离子电池
下载PDF
聚碳酸酯连续熔融终缩聚过程两相稳态模型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毕丰雷 李伟 +1 位作者 奚桢浩 赵玲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299-1306,共8页
针对卧式圆盘反应器中聚碳酸酯熔融终缩聚反应过程,建立了聚碳酸酯连续熔融终缩聚的圆盘反应器两相稳态模型,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真空度、停留时间、传质系数、催化剂含量等对聚碳酸酯平均聚合度、不同端基摩尔浓度及小分子苯酚含量的... 针对卧式圆盘反应器中聚碳酸酯熔融终缩聚反应过程,建立了聚碳酸酯连续熔融终缩聚的圆盘反应器两相稳态模型,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真空度、停留时间、传质系数、催化剂含量等对聚碳酸酯平均聚合度、不同端基摩尔浓度及小分子苯酚含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250~290℃、压力10~200 Pa、停留时间80~160 min、传质系数0.011~0.54 s-1、催化剂含量(以双酚A为基准)为0.02%~0.1%(w)的条件下,随温度、真空度、停留时间、传质系数和催化剂含量的增加,聚碳酸酯产物的聚合度逐渐增大,活性反应端基的浓度逐渐降低;熔体相中苯酚的浓度随反应温度和催化剂含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随反应真空度、停留时间和传质系数的增加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酯 熔融缩聚 两相模型 稳态分析 反应条件
下载PDF
Yb^(3+)/Er^(3+)共掺ZnF_2粉末上转换发光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任宣玮 吕勇 +1 位作者 牛春晖 陈青山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93-797,共5页
为了研究ZnF_2作为基质材料、稀土离子Yb^(3+)和Er^(3+)共掺摩尔分数不同时的发光性能,采用高温固相法,在820℃时制备稀土掺杂ZnF_2样品,并对各个样品进行上转换发射光谱测试。将激发功率与上转换发射功率进行曲线拟合,确定Yb^(3+)和Er^... 为了研究ZnF_2作为基质材料、稀土离子Yb^(3+)和Er^(3+)共掺摩尔分数不同时的发光性能,采用高温固相法,在820℃时制备稀土掺杂ZnF_2样品,并对各个样品进行上转换发射光谱测试。将激发功率与上转换发射功率进行曲线拟合,确定Yb^(3+)和Er^(3+)光子吸收过程。结果表明,在980nm半导体激光器激发下,样品在可见光区域内存在533nm,555nm和655nm 3个上转换发射峰,发射的红光强度大于绿光强度,吸收光子数目依次为1.73,1.75,1.88,确定3个发射峰均对应于双光子吸收。此研究说明稀土离子掺杂ZnF_2材料将在上转换红色荧光粉领域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 双光子吸收 高温固相法 ZnF2基质 稀土上转换
下载PDF
固相法低氯含量氯化聚乙烯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良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17-22,共6页
本工作采用搅拌式固相法两段氯化研究了氯含量为8~25%的氯化聚乙烯的性能。结果表明:氯含量相同时,两段氯化程度比值减小,结晶度降低,断裂伸长率上升,撕裂强度下降,熔体指数增大;拉伸强度随两段氯化程度比的改变,都出现高峰值和最低值... 本工作采用搅拌式固相法两段氯化研究了氯含量为8~25%的氯化聚乙烯的性能。结果表明:氯含量相同时,两段氯化程度比值减小,结晶度降低,断裂伸长率上升,撕裂强度下降,熔体指数增大;拉伸强度随两段氯化程度比的改变,都出现高峰值和最低值,出现峰值时的两段氯化比值取决于产物氯含量;第二段氯化程度高,溶解剩余值变小,热分解温度增高,透光性能变优。两段氯化程度比不变。总氯含量增高,产物的结晶度、断裂伸长率、撕裂强度、熔体指数、溶解剩余值和热分解温度降低,透光率提高;拉伸强度则随氯含量增加出现最低值,然后上升出现高峰值,此值不同,出现最低值时的氟含量不同,两段氯化比值为9的氯含量为20%的LCPE,其拉伸强度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聚乙烯 固相法 低氯含量 性能
全文增补中
LookForMECP:计算极小势能面交叉点的程序
14
作者 赵仪琳 刘鲲 《现代盐化工》 2018年第2期38-40,共3页
在有机化学等领域,采用计算化学方法可以计算出相关有机反应的机理途径等问题。文章介绍了使用LookForMECP,一种可以锁定极小势能面交叉点的量子化学计算程序,并着重对LookForMECP这种量子化学计算程序在操作、应用等方面做了详细的介绍... 在有机化学等领域,采用计算化学方法可以计算出相关有机反应的机理途径等问题。文章介绍了使用LookForMECP,一种可以锁定极小势能面交叉点的量子化学计算程序,并着重对LookForMECP这种量子化学计算程序在操作、应用等方面做了详细的介绍,LookForMECP程序将在计算化学领域中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小势能面交叉点MECP 两态反应 计算
下载PDF
红外高发射率ZnO:Al粉末的制备
15
作者 姚银华 曹全喜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92-196,共5页
基于红外高发射率材料的应用,用固相法制备了Zn1-xAlxO(x=0.01,0.02,0.05,0.07)粉末,并研究预煅烧和二次煅烧后样品的红外发射率。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分析结果表明,当Al掺杂浓度达到2%(原子比)时,出现了尖晶石相ZnAl2O4。预煅烧和二次... 基于红外高发射率材料的应用,用固相法制备了Zn1-xAlxO(x=0.01,0.02,0.05,0.07)粉末,并研究预煅烧和二次煅烧后样品的红外发射率。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分析结果表明,当Al掺杂浓度达到2%(原子比)时,出现了尖晶石相ZnAl2O4。预煅烧和二次煅烧后的样品结晶质量差,有尖晶石相ZnAl2O4形成。红外发射率分析表明,1200℃时,随着掺杂浓度的增大,样品在3~5μm,8~14μm,1~22μm三个波段内的发射率都降低了。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在8~14μm波段内,Zn0.99Al0.01O发射率先升高后降低,在0.984~0.987之间。Zn0.99Al0.01O经过预煅烧和二次煅烧后,在这三个波段内的发射率都升高了。二次煅烧温度为1200℃时,得到的8~14μm内的发射率最高,为0.989。二次煅烧温度为1300℃的样品在三个波段内的整体发射率大于0.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法 ZAO粉末 红外发射率 二次煅烧
下载PDF
FeO催化N2与H2反应生成NH3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吴晶晶 王永成 康娟霞 《中国科学: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481-1490,共10页
本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UB3LYP方法对Fe O在基态五重态及第一激发态三重态势能面上催化N2与H2反应生成NH3的两态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运用非共价作用预测反应位点,并运用分子中的原子(AIM)、电子定域化函数(ELF)及前线分子轨道理论对... 本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UB3LYP方法对Fe O在基态五重态及第一激发态三重态势能面上催化N2与H2反应生成NH3的两态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运用非共价作用预测反应位点,并运用分子中的原子(AIM)、电子定域化函数(ELF)及前线分子轨道理论对部分最低能量路径及最低能量交叉点(MECP)的机理进行了分析.计算了MECP处的自旋轨道耦合值(Hsoc)及系间窜越几率(PISC),通过应用能量跨度模型(energetic span model)确定了反应决速态,并从理论层面计算得到了反应中Fe O的催化转化频率(TO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态反应 密度泛函理论 自旋-轨道耦合 能量跨度 系间窜越
原文传递
Unfolding of C2A Domain of Synaptotagmin I in the Presence of Guanidine Hydrochloride
17
作者 孟凡国 惠恩夫 周海梦 《Tsinghu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2003年第4期455-459,共5页
The C2 domain originally referred to the second of four constant structural motifs in protein kinase C (PKC). Now this domain represents a large structural family sharing a homologous dimensional structure in many ... The C2 domain originally referred to the second of four constant structural motifs in protein kinase C (PKC). Now this domain represents a large structural family sharing a homologous dimensional structure in many proteins that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many organisms. The C2A domain is one of the two C2 domains of synaptotagmin I involved in the Ca 2+ regulation of exocytosis. This domain is mostly composed of β sheet except for a small fraction of α helix, and therefore provides an ideal model for a protein folding study. In this report, the unfolding equilibrium of the C2A domain in guanidine hydrochloride (GdnHCl) containing solutions has been studied using ultraviolet (UV) difference spectrum, fluorescence spectrum, size exclusion chromatography (SEC), and circular dichroism (CD) spectrum.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unfolding of the C2A domain occurs as a two state process during GdnHCl titration. By examining the changes of both tertiary structure and secondary structure, no intermediates could be detected during this unfolding study. However, it has been found that the native state of the C2A domain has a large hydrophobic surface. This result suggests that as a fragment of a protein, the C2A domain itself may exist in a state with large hydrophobic surface. This hydrophobic surface may be the molecular basi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domains in the whole protein. Furthermore, the hydrophobic behavior may play a role during the oligomerization of synaptotag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2A domain UNFOLDING guanidine hydrochloride (GdnHCl) titration two state reaction
原文传递
Nonadiabatic collision model calculations of ion-pair formation cross sections of Cs+O2→Cs++O2-
18
作者 CAI, Zheng-Ting MU, Yu-Guang DENG, Cong-HaoInstitute of Theoretical Chemistry,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Shandong 250100, China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1995年第3期193-198,共6页
This paper has improved Hickman's nonadiabatic collision model by substituting Hickman's constant velocity classical straight line trajectory approximation with the solution of motion equation mR=-dV(R)/dR, an... This paper has improved Hickman's nonadiabatic collision model by substituting Hickman's constant velocity classical straight line trajectory approximation with the solution of motion equation mR=-dV(R)/dR, and has calculated the cross sections of ion-pair formation Cs+O2 -Cs++O2- with the improved nonadiabatic collision model (INCM). A comparison of our results with other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has been ma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on-pair formation reaction nonadiabatic collision model two-state potential energy surface quantum scattering theory.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