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two-step transient liquid phase diffusion bonding process of T91 steels 被引量:4
1
作者 Chen Sijie Tang Hengjuan Zhao Pifeng 《China Welding》 EI CAS 2017年第2期52-57,共6页
In this study, a two-step heating process is introduced for transient liquid phase ( TLP) diffusion bonding fo r sound joints with T91 heat resistant steels. At first, a short-time higher temperature heatin... In this study, a two-step heating process is introduced for transient liquid phase ( TLP) diffusion bonding fo r sound joints with T91 heat resistant steels. At first, a short-time higher temperature heating step is addressed to melt the interlayer, followed by the second step to complete isothermal solidification at a low temperature. The most critical feature of our new method is producing a non-planar interface at the T9/ heat resistant steels joint. We propose a transitional liquid phase bonding of T91 heat resistant steels by this approach. Since joint microstructures have been studied, we tested the tensile strength to assess joint mechanical property. 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the solidified bond may contain a primary solid-solution, similar composition to the parent metal and free from precipitates. Joint tensile strength of the joint is not lower than parent materials. Joint bend's strengths are enhanced due to the higher metal-to-metal junction producing a non-planar bond lines. Nevertheless, the traditional transient liquid phase diffusion bonding produces planar ones. Bonding parameters of new process are 1 260 °C for 0. 5 min and 1 230 °C fo r 4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91 transient liquid phase diffusion bonding two-step heating process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下载PDF
微气泡发生器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翟霖晓 崔怡洲 +3 位作者 李成祥 石孝刚 高金森 蓝兴英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123,共13页
微气泡具有体积小、稳定性高、停留时间长、比表面积大和具有较强自增压效应等优点,可以显著增加气液两相的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强化气液两相的传质速率。目前,多种基于不同原理的微气泡发生器均可以有效产生微气泡,而不同领域利用微气... 微气泡具有体积小、稳定性高、停留时间长、比表面积大和具有较强自增压效应等优点,可以显著增加气液两相的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强化气液两相的传质速率。目前,多种基于不同原理的微气泡发生器均可以有效产生微气泡,而不同领域利用微气泡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因此其应用的微气泡发生技术也有所区别。本文综述了微气泡发生器在水处理过程、生物和医学领域、矿物浮选过程以及化工过程中的应用,重点阐述了各工业过程中常用的微气泡发生器类型和微气泡发生器的发泡原理,简述了各类微气泡发生器的气泡生成效果,指出了微气泡发生器的结构和操作条件对微气泡发生性能的影响,总结了各类微气泡发生器的使用条件。当下,依靠单一原理的微气泡发生技术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耦合式微气泡发生器结合多种微气泡生成原理的优势,可以产生尺寸更小、分布更均匀的微气泡,因此耦合式微气泡发生器的研发对未来微气泡技术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最后对微气泡发生器的应用前景、研发方向等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气泡 气液两相 过程强化 微气泡发生器 微气泡应用 耦合式微气泡发生器
下载PDF
亚毫米气泡和常规尺寸气泡气液两相流流动与传质特性对比
3
作者 崔怡洲 李成祥 +4 位作者 翟霖晓 刘束玉 石孝刚 高金森 蓝兴英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7-210,F0004,共15页
通过实验和数值模拟系统研究了亚毫米气泡鼓泡塔与常规鼓泡塔在流动和传质特性上的区别,并建立了适用于亚毫米气泡气液两相流流动和传质过程的数值模拟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相比常规鼓泡塔,相同操作条件下亚毫米气泡鼓泡塔的气泡尺寸分... 通过实验和数值模拟系统研究了亚毫米气泡鼓泡塔与常规鼓泡塔在流动和传质特性上的区别,并建立了适用于亚毫米气泡气液两相流流动和传质过程的数值模拟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相比常规鼓泡塔,相同操作条件下亚毫米气泡鼓泡塔的气泡尺寸分布更窄,平均尺寸降至前者3%左右,气含率提高2倍以上,比表面积提高2个数量级。另外亚毫米气泡气液两相流中气液径向分布更均匀,轴向返混程度更小。亚毫米气泡鼓泡塔的相界面积是强化传质的关键控制因素,其液相传质系数虽低于常规鼓泡塔,但依靠巨大的相界面积,其体积传质系数是常规鼓泡塔的10倍左右。针对大规模鼓泡塔反应器的模拟结果也表明,亚毫米气泡可使反应器达到更均匀的气含率分布,受初始气液分布的影响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毫米气泡 鼓泡塔 气液两相流 传质 数值模拟 过程强化
下载PDF
基于CFD仿真的高黏发酵反应物降黏研究
4
作者 张超 陈涛 +3 位作者 周中林 杨健 张华 肖宗亮 《轻工机械》 CAS 2024年第5期44-50,共7页
为了实现农林剩余物玉米秸秆、玉米芯和小麦秸秆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的预处理浆料的快速降黏液化,笔者进行了降黏研究。笔者对混合物中物料搅拌降黏机理提出假设,并利用CFD仿真技术对搅拌器结构、物料预处理类型及液化工艺组合的搅拌降... 为了实现农林剩余物玉米秸秆、玉米芯和小麦秸秆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的预处理浆料的快速降黏液化,笔者进行了降黏研究。笔者对混合物中物料搅拌降黏机理提出假设,并利用CFD仿真技术对搅拌器结构、物料预处理类型及液化工艺组合的搅拌降黏体系进行液固两相流非稳态数值仿真,探究了速度场、湍流场的分布情况,确定了生物反应釜结构、尺寸及降黏液化工艺,最后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当反应釜上搅拌器直径为70mm、下搅拌器直径为75 mm,物料为酸处理下平均粒径为830~1450μm的颗粒,搅拌转速为200~300r/min时,搅拌液化的效果最优;由此确定了搅拌降黏体系,试验验证效果较好。CFD仿真结果可为浓稠物料反应釜搅拌器的设计及液化糖化工艺优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应釜 降黏 液化工艺 非稳态数值仿真 液固两相流
下载PDF
机械搅拌下高铁赤泥熔融还原物料卷吸与分散行为
5
作者 谭帅 李小龙 +1 位作者 刘燕 张廷安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高铁赤泥经高温熔融还原后获得熔融铁水和还原渣,二者可分别作炼钢和水泥原料,实现赤泥资源化利用.针对如何突破高铁赤泥熔融还原过程中物料高效卷吸和分散的问题,利用高速摄像机和粒子图像测速仪等分析技术,研究了机械搅拌下搅拌桨类... 高铁赤泥经高温熔融还原后获得熔融铁水和还原渣,二者可分别作炼钢和水泥原料,实现赤泥资源化利用.针对如何突破高铁赤泥熔融还原过程中物料高效卷吸和分散的问题,利用高速摄像机和粒子图像测速仪等分析技术,研究了机械搅拌下搅拌桨类型、离底距离、偏心距、搅拌桨直径、搅拌转速对高铁赤泥熔融还原过程中流体流动状态和物料的卷吸及分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VB十字桨卷吸效果较好,其卷料效果与搅拌转速呈正相关;适当增大搅拌桨直径和桨叶离底距离能增强物料卷吸效果;适当增加偏心距能改善物料的分散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料卷吸 分散行为 机械搅拌 固-液两相流 过程模拟
下载PDF
一类复杂工业过程的数据驱动与PID协调控制
6
作者 颜克甲 于海生 孟祥祥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8-243,共6页
针对一类具有强非线性且难以建立精确数学模型的复杂工业过程,提出了一种基于PID与数据驱动的协调控制策略。在系统初始阶段,采用PID控制方法,不需要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就能获得大量系统输入输出(I/O)数据。在系统稳态阶段,提出了多输... 针对一类具有强非线性且难以建立精确数学模型的复杂工业过程,提出了一种基于PID与数据驱动的协调控制策略。在系统初始阶段,采用PID控制方法,不需要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就能获得大量系统输入输出(I/O)数据。在系统稳态阶段,提出了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无模型自适应离散终端滑模控制(model-free adaptive discrete terminal sliding mode control,MFA-DTSMC)方法,该方法基于系统的紧格式动态线性化数据模型,且伪Jacobian矩阵(pseudo-Jacobian matrix,PJM)估计算法仅取决于被控对象的I/O测量数据。其次,设计了一种协调控制策略,实现了PID与数据驱动控制器之间的协调控制。以双容水箱液位系统为例进行仿真实验,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过程 数据驱动 协调控制 PID 双容水箱液位系统
下载PDF
伴生气处理工艺运行现状与节能优化分析
7
作者 杨帅 《石油石化节能与计量》 CAS 2024年第7期102-107,共6页
某油田伴生气处理工艺存在C3收率不稳定、脱乙烷塔塔顶温度波动大、运行能耗偏高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分析了影响DHX工艺运行稳定性的诸多因素,从参数优化和工艺调整等方面进行模拟研究和规律分析,并通过现场实施验证了调整效果。结果... 某油田伴生气处理工艺存在C3收率不稳定、脱乙烷塔塔顶温度波动大、运行能耗偏高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分析了影响DHX工艺运行稳定性的诸多因素,从参数优化和工艺调整等方面进行模拟研究和规律分析,并通过现场实施验证了调整效果。结果表明,原料气气质越富,C3收率越降低,总能耗越高;DHX塔塔顶回流存在气液两相流且压降较大,引起脱乙烷塔塔顶温度波动;当低温分离器、膨胀机出口压力和DHX塔塔顶回流温度调节到适当值时,可保证DHX工艺的产品质量和总能耗相对最优;现场验证后,月能耗从12 950 kWh降至10 487 kWh,能耗降低集中在丙烷制冷压缩机、塔顶冷凝器和塔底重沸器上。研究结果可为轻烃回收工艺的节能研究提供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伴生气 DHX工艺 气液两相流 低温分离器 节能优化
下载PDF
两步法冷坩埚高放废液玻璃固化工艺设计与试验研究
8
作者 梁璇 梅杰 《化工设计通讯》 CAS 2024年第7期129-131,134,共4页
探讨了两步法冷坩埚玻璃固化技术在高放废液处理中的工艺设计和台架验证试验研究。首先介绍了该技术的原理及工艺步骤,并分析了关键工艺参数对高放废液的影响,并以最大限度包容放射性核素为目标,针对熔制温度、熔制时间、适用配方等进... 探讨了两步法冷坩埚玻璃固化技术在高放废液处理中的工艺设计和台架验证试验研究。首先介绍了该技术的原理及工艺步骤,并分析了关键工艺参数对高放废液的影响,并以最大限度包容放射性核素为目标,针对熔制温度、熔制时间、适用配方等进行了工艺设计,并对两步法冷坩埚高放废液玻璃固化关键工艺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分析。在台架验证试验研究部分,介绍了两步法冷坩埚高放废液玻璃固化模拟料液试验方案,并对初步试验验证结果进行分析讨论,总结分析了工艺优化的方向,强调了该技术的技术创新点与优势,并提出了面临的挑战与改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放废液 两步法冷坩埚 玻璃固化 工艺优化 试验研究
下载PDF
基于Zernike矩和FCM的管道内两相流流型识别
9
作者 赵博 程丽敏 +1 位作者 王文越 李孝禄 《风机技术》 2024年第1期7-11,共5页
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对传动管道两相流流型进行了识别。搭建了传动管道气液两相流实验系统。采用高速摄像机拍摄液压传动管路中气液两相流流型图像,利用图像处理技术获得图像的Zernike矩特征参数,然后结合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FCM)对流型图... 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对传动管道两相流流型进行了识别。搭建了传动管道气液两相流实验系统。采用高速摄像机拍摄液压传动管路中气液两相流流型图像,利用图像处理技术获得图像的Zernike矩特征参数,然后结合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FCM)对流型图像进行分类识别。研究结果显示,液压管路内的传动液为气液两相流,其流型为泡状流、环状流、弹状流、塞状流;在传动过程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流型是泡状流和塞状流;利用本方法对传动系统液压传动管路中的4种典型流型进行分类识别,总体识别率可达97%。本方法为管道中气液两相流的流型参数识别提供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ERNIKE矩 模糊聚类算法 图像处理技术 传动管道 气液两相流
下载PDF
电导探针向量信号处理的泡状流参数分析
10
作者 陈宪丙 刘慎忍 +2 位作者 杨雨菲 屈晓航 王昆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89-94,121,共7页
泡状流广泛存在于化工、石油、电力等工业场合,对其主要参数的测量不仅是工程设计的必须参考,也是进一步开发两相流理论模型的依据。文章提出并制作了小型四电极电导探针测量空气-水盖泡状流,可以获得局部含气率、界面面积浓度和气泡弦... 泡状流广泛存在于化工、石油、电力等工业场合,对其主要参数的测量不仅是工程设计的必须参考,也是进一步开发两相流理论模型的依据。文章提出并制作了小型四电极电导探针测量空气-水盖泡状流,可以获得局部含气率、界面面积浓度和气泡弦长,且通过已知或合理假设的界面运动方向可获得界面的指向和速度,并通过实验对比四电极电导探针和可视化两种测量方法。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四电极电导探针简单、高效,可以准确地测量泡状流中相界面指向等参数,还能有效地解决多维两相流参数测量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热物理 气液两相流 电导探针 向量信号处理 可视化方法
下载PDF
气液两相流对直接接触膜蒸馏传质强化和阻垢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邓会宁 马淑洁 +2 位作者 张伟 张忠明 张少峰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95-603,共9页
系统研究了气液两相流对板框式膜组件内直接接触膜蒸馏过程的传质强化特性和阻垢性能,结合对流道内气泡尺寸和流动特性的观察和定量分析,讨论了不同进料温度、进料浓度、进气流量和进料流量条件下鼓泡对膜蒸馏的传质强化效果.研究结果表... 系统研究了气液两相流对板框式膜组件内直接接触膜蒸馏过程的传质强化特性和阻垢性能,结合对流道内气泡尺寸和流动特性的观察和定量分析,讨论了不同进料温度、进料浓度、进气流量和进料流量条件下鼓泡对膜蒸馏的传质强化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鼓泡强度下,低进料温度和高进料浓度的系统由于温差极化和浓差极化更严重,鼓泡对传质的强化效果更显著;随着进气流量的增加,气泡尺寸增大,气泡的上升速度随气泡尺寸先增大后减小,对膜通量的提高比也先增加后减小.50~100 mm^(2)的气泡具有最快的上升速度,对膜面边界层扰动最强,传质强化效果最好;大于100 mm^(2)的气泡由于体积过大,受到来自隔网、壁面的阻力也会更大,导致气泡的上升速率减小,且过大的气泡尺寸使料液与膜壁接触面积减小,导致有效传质面积减小,强化效果减弱.随着进料流量提高,隔网对气泡的剪切作用增强,气泡变小,最佳进气流量增大.研究结果也表明鼓泡能提升高盐溶液浓缩过程的水通量,推迟晶体在膜面沉积发生的时间,显著减缓结垢层的增长速度.研究结果将为气液两相流对膜分离过程的传质强化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接触膜蒸馏 过程强化 气液两相流 极化现象 传质
下载PDF
自吸式离心泵自吸过程的非稳态数值模拟
12
作者 赵万勇 曹李健 +1 位作者 王东伟 胡嘉俊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5-40,共6页
为研究自吸式离心泵的自吸过程,选取外混式自吸离心泵为研究对象,基于非稳态数值模拟方法,采用VOF多相流模型和标准k-ε模型,通过简化的边界条件,研究该自吸式离心泵的气液两相混合流动和分离过程,并且分析各监测点的含气率、速度、压力... 为研究自吸式离心泵的自吸过程,选取外混式自吸离心泵为研究对象,基于非稳态数值模拟方法,采用VOF多相流模型和标准k-ε模型,通过简化的边界条件,研究该自吸式离心泵的气液两相混合流动和分离过程,并且分析各监测点的含气率、速度、压力.结果表明:自吸过程中会产生气液分层现象,降低排气效率;在叶轮与蜗壳的间隙较小处,会产生高强度的含气率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吸泵 自吸阶段 回流孔 气液两相流 数值模拟
下载PDF
甲醇水蒸气重整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1
13
作者 许家珩 李永胜 +1 位作者 罗春欢 苏庆泉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41-46,共6页
甲醇在常温常压下为液态且具有极高的载氢密度,因而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载氢介质。甲醇重整反应器的设计对于甲醇在线重整制氢燃料电池系统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甲醇重整反应器,反应温度较高时重整气中CO浓度高,不利于后续的CO深度脱除... 甲醇在常温常压下为液态且具有极高的载氢密度,因而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载氢介质。甲醇重整反应器的设计对于甲醇在线重整制氢燃料电池系统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甲醇重整反应器,反应温度较高时重整气中CO浓度高,不利于后续的CO深度脱除;而反应温度较低时,甲醇转化率与液相空速低,会导致催化剂利用率低并且反应器体积较大。基于以上问题,本工作提出了一种由第一段300℃下等温重整和第二段300℃~220℃下绝热重整组成的两段变温重整工艺。基于Aspen Plus对该工艺进行了模拟研究,证明该工艺在理论上可以实现。然后通过固定床反应器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甲醇完全转化的条件下,本变温工艺的甲醇液相空速为4.08h^(-1),重整气中CO浓度为0.56%,重整制氢效率为108.98mL/(min·mL催化剂)。而220℃下等温重整工艺的液相空速为1.5h^(-1),重整气中CO浓度为0.40%,重整制氢效率为44.89mL/(min·mL催化剂)。变温工艺可以在较大的液相空速下获得更高的重整制氢效率,降低催化剂用量,使重整器结构更加紧凑。同时,与300℃下等温重整工艺相比,在相同液相空速下本变温工艺的CO浓度远低于300℃下的1.77%。因此,本文提出的两段工艺对于获得高制氢效率和低CO浓度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水蒸气重整 两段重整工艺 甲醇液相空速 反应器 固定床 燃料电池
下载PDF
具有近疏远调作用的双液法深部调剖剂LF-1 被引量:3
14
作者 林伟民 傅饶 +4 位作者 雷霆 晏高见 陈锋 沈文平 程琼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6-149,共4页
为了封堵中原胡庆油田高压注水井远井地带的高渗层 ,研制了双液法堵剂LF 1。LF 1的A剂为可在水中解离出H+ 的无机盐溶液 ,B剂为硅酸钠溶液。 10 %A剂溶液对注水井结垢物的溶解率为 9.1%~ 10 .2 % ,加入 0 .2 %缓蚀剂后 85℃下的腐蚀速... 为了封堵中原胡庆油田高压注水井远井地带的高渗层 ,研制了双液法堵剂LF 1。LF 1的A剂为可在水中解离出H+ 的无机盐溶液 ,B剂为硅酸钠溶液。 10 %A剂溶液对注水井结垢物的溶解率为 9.1%~ 10 .2 % ,加入 0 .2 %缓蚀剂后 85℃下的腐蚀速率降至 0 .10 8mm/a ,缓蚀率 95 %。根据等体积A、B剂溶液生成的沉淀物质量和堆积体积 ,求得A、B剂实用浓度为 10 %、15 %。在此实用浓度下 ,LF 1生成的沉淀物质量和堆积体积远大于对比双液法堵剂 (碳酸钠 /氯化钙、碳酸钠 /硫酸亚铁、硅酸钠 /氯化钙体系 )。注入 10 %A剂溶液 1PV使水泥 /粘土 /氧化钙堵剂封堵的石英砂压实岩心渗透率 (5 .6 7× 10 -3 μm2 )升高 18.2 %。在 85℃下 5支长 6 0mm的岩心注入 1.5PVA剂溶液 /0 .2 5PVB剂溶液 /0 .2 5PVA剂溶液后 ,突破压力为 1.6~ 3.6MPa ,平均 2 .4MPa ,堵水率为 6 6 .8%~76 .2 % ,平均 72 .0 % ,注水 10 0PV后渗透率上升 1.0 7%~ 5 .6 3% ,再在 85℃和注水压力下保持 12 0d后 ,渗透率上升 4 .30 %~ 7.31%。 2 0 0 1年 1~ 9月进行的 18次注水井深部调剖 ,平均处理半径 11.5m ,单井注入剂量 94 8.5m3 ,工艺上完全成功 ,绝大部分对应油井增油减水。给出了 4口注水井封堵前后注水参数的变化。表 8参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液法 调剖剂 LF-1 水玻璃 无机盐 中原胡庆油田 注水井 注水压力
下载PDF
气液两相混合发泡降尘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9
15
作者 陆新晓 王德明 +2 位作者 王和堂 胡方坤 任万兴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2012年第11期16-20,共5页
气液两相混合发泡降尘新技术采用压力水、发泡剂、压缩风流经发泡器进行物理发泡进行降尘,技术兼容了水雾与化学抑尘的特点,降尘效率更高。通过设计气液两相混合发泡降尘工艺,制备出了高性能的泡沫,然后通过在尘源周围布置多个泡沫喷头... 气液两相混合发泡降尘新技术采用压力水、发泡剂、压缩风流经发泡器进行物理发泡进行降尘,技术兼容了水雾与化学抑尘的特点,降尘效率更高。通过设计气液两相混合发泡降尘工艺,制备出了高性能的泡沫,然后通过在尘源周围布置多个泡沫喷头,利用喷头良好的扩散性能将尘源包裹,达到了降尘的目的。现场测试结果表明:在司机侧气液两相混合发泡降尘时全尘浓度由原来的1103mg/m3降低为308.8mg/m3,呼吸性粉尘由原来的596mg/m3降低为149mg/m3,降尘效率分别为72.4%和75.2%,分别是外喷雾降尘效率的2.52倍和3.08倍,降尘效果非常明显,同时,气液两相混合发泡降尘成本较低,约占总投入的1.8%-2.2%,经济性明显,具有广阔的实用推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液两相 发泡 工艺 应用 降尘效率
下载PDF
垂直管道中气液两相流参数的图像检测方法 被引量:12
16
作者 施丽莲 周泽魁 任沙浦 《流体机械》 CSCD 2004年第9期4-6,9,共4页
介绍了一种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检测垂直管道中泡状流参数的新方法 ,其中利用差影算法来消除背景噪声 ,利用迭代法对图像进行最佳阈值分割。实验结果表明 。
关键词 气液两相流 图像处理 气泡 测量参数 垂直管道 差影算法
下载PDF
微通道内气-液传质研究 被引量:23
17
作者 乐军 陈光文 +2 位作者 袁权 罗灵爱 LE GALL Hervé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296-1303,共8页
以CO2-H2O为模型体系,实验考察了当量直径为667 μm的单通道和16个并行通道内的气-液传质行为.实验发现,液体表观速度增加,单通道内液侧体积传质系数明显提高;同一液体表观速度下,液侧体积传质系数随气体表观速度增加而增加;在实验数据... 以CO2-H2O为模型体系,实验考察了当量直径为667 μm的单通道和16个并行通道内的气-液传质行为.实验发现,液体表观速度增加,单通道内液侧体积传质系数明显提高;同一液体表观速度下,液侧体积传质系数随气体表观速度增加而增加;在实验数据基础上关联了液侧体积传质系数与气-液两相流参数间的关系.微通道内的液侧体积传质系数较常规尺度气-液接触设备至少高1~2个数量级.并讨论了并行微通道内气-液两相流分配特性对整体传质性能的影响,表明合理设计气、液流动分布结构,可保证微通道内优异的传质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通道 气-液两相流 传质 过程强化
下载PDF
离子液体在绿色催化和清洁合成中应用的进展 被引量:31
18
作者 张庆华 王瑞峰 +1 位作者 李作鹏 邓友全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975-984,共10页
综述了近年来离子液体在绿色催化和清洁合成中应用的研究进展;对离子液体的均相催化、离子液体的固载化、离子液体-超临界CO2(或离子液体-水)的两相过程、离子液体与其他技术的集成以及离子液体的工业化进程进行了简要介绍;对未来离子... 综述了近年来离子液体在绿色催化和清洁合成中应用的研究进展;对离子液体的均相催化、离子液体的固载化、离子液体-超临界CO2(或离子液体-水)的两相过程、离子液体与其他技术的集成以及离子液体的工业化进程进行了简要介绍;对未来离子液体在绿色催化中的研究方向(新的、功能特定、环境更加友好且价格低廉的离子液体的合成;技术的集成;生物催化;离子液体的固载化;与离子液体相关的反应器和反应工艺的建立等)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均相催化 固载化 两相过程 绿色催化 清洁合成
下载PDF
糖蜜酒精废液生化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9
作者 徐文炘 李蘅 +2 位作者 张生炎 扈胜禄 黄伟 《矿产与地质》 2002年第6期375-380,共6页
介绍国内外糖蜜酒精废液生化法的研究现状 ,指出单级工艺很难达到排放标准 ,需要二段以上工艺才能使废液达标排放。
关键词 糖蜜酒清废液 生化法 二段工艺 农田灌溉法 氧化塘法 厌氧法
下载PDF
自吸泵启动过程气液两相流动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5
20
作者 李红 徐德怀 +2 位作者 涂琴 成军 李磊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7-83,共7页
自吸泵的自吸过程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瞬态气液两相流动过程,自吸过程中气水混合及分离效果的好坏,是决定自吸泵自吸性能的关键。该文运用VOF多相流模型结合滑移网格技术,加载试验所获得启动过程中叶轮的转速变化曲线及泵出口压力变化曲线... 自吸泵的自吸过程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瞬态气液两相流动过程,自吸过程中气水混合及分离效果的好坏,是决定自吸泵自吸性能的关键。该文运用VOF多相流模型结合滑移网格技术,加载试验所获得启动过程中叶轮的转速变化曲线及泵出口压力变化曲线,模拟了启动过程中气液混合现象及气液分离现象,获得了气液分离室进口、回流孔、蜗壳各断面及叶轮内监测点的含气率变化曲线。结果表明,叶轮外缘出现了明显的气液混合层,气液分离室进口回流现象明显,启动过程初期泵运行的不稳定,使气液分离室进口及蜗壳隔舌处含气率出现明显的振荡,气泡在叶轮中不断地生成及溃灭是造成叶轮上监测点含气率振荡的原因。该文采用的模拟方法能够较好地模拟自吸泵启动过程内部气液两相流动,为进一步研究自吸泵内部气液混合及分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启动过程 自吸过程 气液两相 含气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