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8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alculation of Surrounding Rock Pressure of Undercut Subway Station Based on Multi-Factor Affecting Pressure Arch Theory 被引量:1
1
作者 Bin Shang Xiaoguang Jin +2 位作者 Guiyong Ao Qiao Chen Qiong Qiu 《Engineering(科研)》 2020年第2期59-70,共12页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surrounding rock pressure in large-section tunnels of underground excavation is still unclear. The traditional methods for calculating surrounding rock pressure have certain limitations. Bas...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surrounding rock pressure in large-section tunnels of underground excavation is still unclear. The traditional methods for calculating surrounding rock pressure have certain limitation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pressure arch and parameter sensitivity analysis,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boundaries of the pressure arch are solved by numerical simulation. The loose pressure is obtained according to the distance from the inner boundary to the inner wall of the tunnel. The pressure arch deformation is analyzed based on the Winkler model. The surrounding rock pressure is calculated, and the surrounding rock pressure based on the pressure arch theory is calculated. The calculation method of surrounding rock pressure based on the pressure arch theory large section tunnel is proposed. The orthogonal experimental design method was used to select four representative factors: tunnel depth H, span B, internal friction angle φ and rock weight γ.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of each group of experiments were compiled and multivariate linear regression was used. The method is statistically analyzed, and finally, the calculation formula of the surrounding rock pressure of the large-section tunnel affected by multiple factors is obtained and applied to the calculation of the surrounding rock pressure of the metro st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ESSURE arch theory Sensitivity Analysis SURROUNDING Rock PRESSURE Orthogonal Test Numerical Simulation
下载PDF
ARCH模型体系 被引量:48
2
作者 张世英 柯珂 《系统工程学报》 CSCD 2002年第3期236-245,共10页
综述了国内外在 ARCH模型领域的研究成果 ,并将 ARCH模型族归纳为一个体系 .首先 ,对 ARCH模型进行了分类 ,同时讨论了长记忆 ARCH模型的性能 .探讨了 ARCH模型的检验和参数估计问题 .文中指出 ,对复杂 ARCH模型 ,鉴于其不可微分性 ,不... 综述了国内外在 ARCH模型领域的研究成果 ,并将 ARCH模型族归纳为一个体系 .首先 ,对 ARCH模型进行了分类 ,同时讨论了长记忆 ARCH模型的性能 .探讨了 ARCH模型的检验和参数估计问题 .文中指出 ,对复杂 ARCH模型 ,鉴于其不可微分性 ,不存在传统意义下的似然函数的估计方法 ,文中运用遗传算法的思想 ,提出禁忌递阶遗传算法 ,解决复杂 ARCH模型的参数估计和检验问题 .最后 ,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回归条件 异方差模型 分整理论 持续性 计量经济学 arch模型
下载PDF
我国住宅用地价格增长率波动的实证分析——基于经济周期理论和ARCH类模型 被引量:4
3
作者 黄砺 王佑辉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4-79,共6页
基于经济周期理论并借助HP滤波法,分析了我国住宅地价增长率从1998年第1季度至2011年第2季度的周期波动特征,结果表明住宅地价增长率波动的周期性特征非常明显且波动幅度日益加强。接着利用ARCH类模型分析了住宅地价增长率的波动特征,... 基于经济周期理论并借助HP滤波法,分析了我国住宅地价增长率从1998年第1季度至2011年第2季度的周期波动特征,结果表明住宅地价增长率波动的周期性特征非常明显且波动幅度日益加强。接着利用ARCH类模型分析了住宅地价增长率的波动特征,发现住宅地价增长率具有显著的集簇性,没有高风险高回报的特征,并具有与股票市场恰好相反的杠杆效应。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宅地价 增长率波动 经济周期理论 HP滤波 arch类模型
下载PDF
基于GARCH-EVT-Copula的社保基金投资组合风险测度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江红莉 何建敏 庄亚明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12,共5页
社保基金是社会保障事业健康发展的物质基础,安全性是其投资的首要原则。文章基于GARCH-EVT-Copula方法测度了社保基金投资组合的VaR。首先,基于GARCH、EVT对投资组合中各金融资产收益的边缘分布建模,然后,采用极大似然估计法和Bootstra... 社保基金是社会保障事业健康发展的物质基础,安全性是其投资的首要原则。文章基于GARCH-EVT-Copula方法测度了社保基金投资组合的VaR。首先,基于GARCH、EVT对投资组合中各金融资产收益的边缘分布建模,然后,采用极大似然估计法和Bootstrap方法估计尾部的分布函数,接着,基于Copula方法研究组合中金融资产间的相关结构,最后,运用Monte Carlo方法测度投资组合的VaR。Kupiec检验表明,基于GARCH-EVT-Copula模型测度社保基金投资组合的风险是合适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rch 极值理论 Coupla 社保基金 投资组合 自助法
下载PDF
关于随机差分方程的一个注记及其在GARCH模型中的应用(英文)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志强 汤家豪 《应用概率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59-269,共11页
本文对Kesten(1973)中的关于随机矩阵的更新理论作了一个注记,给出了一个计算尾部指数k1的一个简易方法,并利用此讨论了ARCH(2)和GARCH(2,1)两个时间序列模型的平稳域和分布尾部概率,同时给出了一些直观的数值结果.本文结果可看作是对Em... 本文对Kesten(1973)中的关于随机矩阵的更新理论作了一个注记,给出了一个计算尾部指数k1的一个简易方法,并利用此讨论了ARCH(2)和GARCH(2,1)两个时间序列模型的平稳域和分布尾部概率,同时给出了一些直观的数值结果.本文结果可看作是对Embrechts et al.(1997)和Mikosch及Starica(2000)关于一维随机差分方程应用结果的一个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差分方程 更新理论 arch Garch 尾部状态 尾部指数 LYAPUNOV指数
下载PDF
Stability and reinforcement analyses of high arch dams by considering deformation effects 被引量:1
6
作者 Qiang Yang Yaoru Liu +1 位作者 Yingru Chen Weiyuan Zhou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SCIE 2010年第4期305-313,共9页
The strict definition and logical description of the concept of structure stability and failure are presented. The criterion of structure stability is developed based on plastic complementary energy and its variation.... The strict definition and logical description of the concept of structure stability and failure are presented. The criterion of structure stability is developed based on plastic complementary energy and its variation. It is presented that the principle of minimum plastic complementary energy is the combination of structure equilibrium, coordination condition of deformation and constitutive relationship. Based on the above arguments, the deformation reinforcement theory is developed. The structure global stability can be described b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lobal degree of safety of structure and the plastic complementary energy. Correspondingly, the new idea is used in the evaluations of global stability, anchorage force of dam-toe, fracture of dam-heel and treatment of faults of high arch dams in China.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formation reinforcement theory provides a uniform and practical theoretical framework and a valuable solution for the analysis of global stability, dam-heel cracking, dam-toe anchorage and reinforcement of faults of high arch dams and their found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formation reinforcement theory structure stability unbalanced force plastic complementary energy high arch dams
下载PDF
Aφ6-m Tunnel Boring Machine Steel Arch Splicing Manipulator 被引量:1
7
作者 Yuanfu He Yimin Xia +3 位作者 Zhen Xu Jie Yao Bo Ning Xuemeng Xiao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2期121-134,共14页
Robotic splicing of steel arches is a challenging task that is necessary to realize the grasping and docking of steel arches in a limited space.Steel arches often have a mass of more than 200 kg and length of more tha... Robotic splicing of steel arches is a challenging task that is necessary to realize the grasping and docking of steel arches in a limited space.Steel arches often have a mass of more than 200 kg and length of more than 4 m.Owing to the large volume and mass of steel arches and the high requirements for accurately positioning the splicing,it is difficult for a general manipulator to meet the stiffness requirements.To enhance the structural stiffness of the steel arch splicing manipulator,a single-degree-of-freedom(DOF)closed-loop mechanism was added to the grasping structure of the manipulator.Based on the basic principle of structural synthesis,a solution model of the single-DOF closed-loop mechanism was developed,and alternative kinematic pairs of the mechanism with different input constraints and output requirements were derived.Based on this model,a design method for a single-DOF closed-loop grasping mechanism and a posture adjustment mechanism for a steel arch was devised.Combined with the same dimensional subspace equivalence principle of the graphical-type synthesis method,12 types of steel arch splicing manipulator were constructed.By analyzing the motion/force transmission and structural complexity of the steel arch splicing manipulators,the best scheme was selected.A prototype of the steel arch splicing manipulator was manufactured.Adams software was used to obtain clearly the output trajectory of the end of the manipulator.The relative spatial positions of the upper and lower jaws under different working stages were analyzed,demonstrating that the manipulator satisfied the grasping requirements.Through a steel arch splicing experiment,the grasping effect,docking accuracy,and splicing efficiency of the manipulator met the design requirements.The steel arch splicing manipulator can replace the manual completion of the steel arch splicing operation,significantly improving the operation efficien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el arch splicing manipulator Single-DOF closed-loop mechanism Screw theory Graphical-type synthesis method Mechanism design
下载PDF
考虑中间主应力影响的非饱和黄土边坡抗滑桩间距研究
8
作者 宋丽 许领 +1 位作者 李杭州 李伟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517-524,共8页
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中土体破坏准则的合理选用对研究和设计结果影响较大,同时由于中间主应力效应的影响,导致平面应变试验和常规三轴试验的试验结果的差异也被广泛证实。基于土拱破坏理论,采用理论推导的方式将统一强度理论、统一滑移... 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中土体破坏准则的合理选用对研究和设计结果影响较大,同时由于中间主应力效应的影响,导致平面应变试验和常规三轴试验的试验结果的差异也被广泛证实。基于土拱破坏理论,采用理论推导的方式将统一强度理论、统一滑移线场理论和土拱破坏理论应用于非饱和黄土边坡抗滑桩间距研究中,并根据试验数据确定了非饱和黄土中间主应力参数b,推导了基于土拱理论的非饱和黄土边坡抗滑桩间距表达式。通过工程实例研究了非饱和黄土边坡抗滑桩间距随中间主应力参数b和基质吸力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考虑中间主应力效应的影响可增大抗滑桩设计间距,从而降低工程造价。研究对优化非饱和黄土地区抗滑桩间距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一强度理论 土拱 非饱和黄土 边坡 抗滑桩
下载PDF
深埋三连拱隧道围岩压力计算方法
9
作者 侯艳娟 张顶立 +2 位作者 李然 陈旭 齐伟伟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213-3226,共14页
基于普氏压力拱理论和过程载荷设计方法,考虑连拱隧道组合成拱作用,以及施工工序和中隔墙支撑作用,量化相邻简化导洞间的施工扰动,提出深埋三连拱隧道不同施工断面及工序下的载荷分布模型,进而改进了深埋三连拱隧道围岩压力的计算方法,... 基于普氏压力拱理论和过程载荷设计方法,考虑连拱隧道组合成拱作用,以及施工工序和中隔墙支撑作用,量化相邻简化导洞间的施工扰动,提出深埋三连拱隧道不同施工断面及工序下的载荷分布模型,进而改进了深埋三连拱隧道围岩压力的计算方法,结合八达岭长城站三连拱隧道工程,将理论结果与实测数据对比,验证计算方法的合理性.最后系统分析施工工序、中隔墙宽度和开挖跨度等因素对围岩压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深埋三连拱隧道相互间的施工扰动影响无法忽视,次行洞、后行洞的开挖都会扩大先行洞上方松散破碎围岩区域,造成较为明显的偏压现象;当中隔墙岩体抗压强度较小时,增加中隔墙宽度难以改善围岩压力分布状态,当中隔墙岩体抗压强度较大时,增大宽度能够显著减小围岩压力;围岩条件越差,三连拱隧道各洞室所受围岩压力越大,同时偏压现象也更加明显.文章基于普氏压力拱理论和过程载荷设计方法所得出的计算方法,增加考虑了连拱隧道相邻洞室间的施工影响,揭示了三连拱隧道的偏压效应,填补了有关三连拱隧道围岩压力计算方法的研究空缺,为相关工程设计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连拱隧道 围岩压力 过程载荷 普氏理论 八达岭长城站
下载PDF
考虑拱效应的复合地层盾构隧道开挖失稳分析
10
作者 孙阳 车宇飞 +2 位作者 徐振扬 杨攀 张薇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78-986,共9页
根据盾构隧道开挖面的特点,考虑不同地层、不同隧道埋深条件下土体成拱效应,基于Paik圆弧拱理论建立失稳土体三维极限平衡理论分析模型。将经典三维楔形体模型改进为垂直面水平面均考虑拱效应的失稳土体三维模型,模拟盾构隧道开挖时前... 根据盾构隧道开挖面的特点,考虑不同地层、不同隧道埋深条件下土体成拱效应,基于Paik圆弧拱理论建立失稳土体三维极限平衡理论分析模型。将经典三维楔形体模型改进为垂直面水平面均考虑拱效应的失稳土体三维模型,模拟盾构隧道开挖时前方土体的影响范围和影响大小,将上覆土压力计算方法扩展为三维形式,并采用土体条分法给出失稳土体极限平衡公式。最后利用MATLAB编程将模型计算结果与离心试验及其他理论模型进行了对比验证。结果表明:本文力学模型结果与离心试验结论更接近,可更准确地应用于开挖面最小支护压力参数的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开挖面 失稳土体三维模型 极限平衡理论 土拱效应
下载PDF
高拱坝时序多属性施工方案随机智能优化方法
11
作者 关涛 陈普瑞 肖一峰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5-51,共7页
为了解决当前施工方案优化方法大多忽略各关键节点施工进度指标的随机性对施工方案优化的影响,同时属性权重确定方法难以实现对高维度多层次的多属性决策问题进行整体优化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前景随机理论和麻雀搜索算法的高拱坝时序多属... 为了解决当前施工方案优化方法大多忽略各关键节点施工进度指标的随机性对施工方案优化的影响,同时属性权重确定方法难以实现对高维度多层次的多属性决策问题进行整体优化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前景随机理论和麻雀搜索算法的高拱坝时序多属性施工方案随机智能优化方法。针对高拱坝工程建设特点,基于前景随机理论建立时序多属性随机智能优化模型,提出了基于阶段发展特征的动态参考点设置方法;基于麻雀搜索算法建立最优属性权重及时间权重搜索模型,并以差异最大化思想构造适应度函数,实现模型的求解。工程实例验证结果表明该优化方法具有合理性,优化结果与前景随机占优-CRITIC方法、随机占优方法优化结果一致,且具有更好的方案区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拱坝 时序多属性优化 动态参考点 前景随机理论 麻雀搜索算法
下载PDF
非均匀变温环境中简支层合拱热弹性力学解
12
作者 钱海 王页澎 陆春华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3,共13页
具有轻质高强、可设计强、耐高温等优良特性的复合材料层合结构在我国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建筑结构、公路桥梁等工程领域。该文基于热传导方程和热弹性理论,建立变温环境中层合拱结构理论计算模型,研究了变温环境中二维层合拱的热力... 具有轻质高强、可设计强、耐高温等优良特性的复合材料层合结构在我国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建筑结构、公路桥梁等工程领域。该文基于热传导方程和热弹性理论,建立变温环境中层合拱结构理论计算模型,研究了变温环境中二维层合拱的热力学行为,得到结构温度、热应力和位移解析解。利用线性叠加原理,将层合拱非齐次温度边界转化为齐次温度边界,基于结构内层间温度和径向热流密度的连续性,建立内、外侧温度和热流密度关系,联合内、外侧温度边界条件,得到层合圆柱拱内温度场解析解。以位移和应力作为状态变量,建立状态空间方程。基于层间位移和径向应力的连续性,借助传递矩阵法,推导出两端简支层合圆柱拱内外侧位移和应力关系,并同时对层合拱内外侧应力边界条件进行傅里叶级数展开,最终得到位移和热应力解析解。收敛性分析和数值结果比对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利用该文方法,探讨了外部温度环境、结构尺寸、结构层数及材料组分,对结构内温度、热应力及位移分布的影响,为变温环境下层合拱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合拱 非均匀温度场 傅里叶级数展开 传递矩阵法 热弹性力学理论
下载PDF
荒漠区沥青路面拱胀病害机理及影响因素分析
13
作者 林宇坤 宋玲 +2 位作者 刘杰 闫晓亮 朱世煜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1-41,共11页
针对阿勒泰荒漠区S21阿乌高速出现的沥青路面拱胀病害问题,对其机理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经现场调查与室内试验,分析沥青路面拱胀病害成因。以调查结果为基础,运用Kirchhoff薄板理论与有限积分变换法理论推导基层拱胀临界应力计算公式,... 针对阿勒泰荒漠区S21阿乌高速出现的沥青路面拱胀病害问题,对其机理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经现场调查与室内试验,分析沥青路面拱胀病害成因。以调查结果为基础,运用Kirchhoff薄板理论与有限积分变换法理论推导基层拱胀临界应力计算公式,分析沥青路面拱胀病害力学机制,确定基层拱胀临界应力值。应用Abaqus建立道路有限元模型,分析基层施工温度、膨胀系数、回弹模量及路表最高温度等因素对基层纵向最大应力与路面最大拱起高度的影响,并基于基层拱胀临界应力值给出相应建议。研究认为:S21阿乌高速沥青路面拱胀病害是水泥稳定砾石基层在过大的温度应力作用下发生拱起破坏的结果。考虑实际道路情况,S21阿乌高速水泥稳定砾石基层拱胀临界应力值为3.49 MPa。当基层纵向最大应力大于基层拱胀临界应力值时,基层将会发生拱起失稳破坏。基层施工温度、膨胀系数及路表最高温度均为基层纵向最大应力与路面最大拱起高度的敏感因素,而基层回弹模量对路面最大拱起高度无明显影响。建议将基层膨胀系数控制在2.8×10^(-5)℃^(-1)以内,基层回弹模量控制在1400~2200 MPa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沥青路面拱胀病害 薄板理论 水泥稳定砾石基层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胶结充填体拱效应作用下的水平矿柱回采安全厚度研究
14
作者 蒋江晨 叶永飞 柳小胜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9-43,共5页
通过建立三维胶结充填体拱应力模型,得到胶结充填体竖向荷载计算公式,并根据四边固支顶板模型和岩体极限抗拉强度准则,得到了水平矿柱回采安全厚度确定方法。在某铅锌矿612采场水平矿柱回采的运用实践表明,解析模型计算的胶结充填体竖... 通过建立三维胶结充填体拱应力模型,得到胶结充填体竖向荷载计算公式,并根据四边固支顶板模型和岩体极限抗拉强度准则,得到了水平矿柱回采安全厚度确定方法。在某铅锌矿612采场水平矿柱回采的运用实践表明,解析模型计算的胶结充填体竖向应力与数值模拟结果基本吻合,数值模拟中顶板未出现塑性区,验证了计算确定的保留顶板厚度满足安全生产需求;回采过程监测结果表明,监测点附近的最大累计位移低于极限位移,保留顶板趋于稳定,确定的水平矿柱回采安全厚度具有足够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结充填体 拱效应 水平矿柱 薄板理论 回采 安全厚度
下载PDF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系杆拱桥吊杆损伤识别研究
15
作者 周帅锟 吴飞羊 《天津建设科技》 2024年第4期37-39,66,共4页
传统损伤识别研究中往往不能对系杆拱桥吊杆损伤进行较为准确的诊断,凭借系杆拱桥有限元实例模型,提出基于挠度影响线曲率差值结合灰色系统理论对桥梁吊杆损伤进行诊断的方法。研究发现:系杆拱桥损伤前后挠度影响线曲率差值可以对损伤... 传统损伤识别研究中往往不能对系杆拱桥吊杆损伤进行较为准确的诊断,凭借系杆拱桥有限元实例模型,提出基于挠度影响线曲率差值结合灰色系统理论对桥梁吊杆损伤进行诊断的方法。研究发现:系杆拱桥损伤前后挠度影响线曲率差值可以对损伤位置进行准确定位,曲率差值突变位置就是桥梁损伤位置;灰色相关系数和桥梁损伤程度成反比且具有一定鲁棒性,灰色相关系数越大,则损伤程度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杆拱桥 损伤识别 挠度影响线 灰色系统理论
下载PDF
厚煤层工作面切眼支护设计与应用分析
16
作者 孙枫 《江西煤炭科技》 2024年第3期22-25,共4页
以古城矿N1306工作面切眼为工程背景进行支护系统研究分析;基于围岩自稳平衡拱理论和悬吊理论分别确定切眼巷道顶板和两帮破坏深度分别为2.28 m和2.39 m,计算确定锚杆和锚索有效支护长度分别2.4 m和10.3 m,并确定支护系统的有效性。得... 以古城矿N1306工作面切眼为工程背景进行支护系统研究分析;基于围岩自稳平衡拱理论和悬吊理论分别确定切眼巷道顶板和两帮破坏深度分别为2.28 m和2.39 m,计算确定锚杆和锚索有效支护长度分别2.4 m和10.3 m,并确定支护系统的有效性。得到数值模拟得到,在两帮位置应力较为集中,应力集中系数1.92,底板变形较大,最大变形量为140 mm。设计的支护系统通过工业性试验确定切眼巷道围岩变形快速增长周期为60天,其中两帮变形量和顶板下沉量最大值分别为162 mm和200 mm,说明支护系统能有效控制切眼巷道围岩变形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煤层 工作面切眼 支护设计 自稳平衡拱 悬吊理论
下载PDF
公路连拱隧道土压力荷载的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31
17
作者 李鸿博 郭小红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3429-3434,共6页
针对目前国内公路连拱隧道尚无比较成熟的土压力荷载计算公式的现状,根据连拱隧道的受力特点,基于普氏平衡拱理论,推导了深埋连拱隧道的土压力荷载计算公式,同时结合规范中关于隧道深浅埋分界高度的规定,给出了深浅埋连拱隧道的分界埋... 针对目前国内公路连拱隧道尚无比较成熟的土压力荷载计算公式的现状,根据连拱隧道的受力特点,基于普氏平衡拱理论,推导了深埋连拱隧道的土压力荷载计算公式,同时结合规范中关于隧道深浅埋分界高度的规定,给出了深浅埋连拱隧道的分界埋深及荷载计算公式,形成了完整的连拱隧道深浅埋情况下的荷载计算体系。通过大量的分析计算并与其他公式对比,验证了推导出的公式的合理性,并将公式应用于湖北沪蓉西高速公路连拱隧道及分岔隧道的设计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拱隧道 土压力荷载 计算方法 普氏理论 平衡拱
下载PDF
深埋非对称连拱隧道围岩压力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23
18
作者 李鹏飞 王帆 +1 位作者 聂雄 张成平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625-1629,共5页
非对称连拱隧道具有几何与结构形式不对称、开挖跨度大、施工工序繁多、结构受力复杂等力学特性,在进行支护结构设计中通常需要进行荷载–结构模型验算,而其荷载确定尚无成熟的计算方法。在此背景下,考虑了左右两洞室几何与结构形式不... 非对称连拱隧道具有几何与结构形式不对称、开挖跨度大、施工工序繁多、结构受力复杂等力学特性,在进行支护结构设计中通常需要进行荷载–结构模型验算,而其荷载确定尚无成熟的计算方法。在此背景下,考虑了左右两洞室几何与结构形式不对称条件,基于连拱隧道双塌落拱的基本假定,根据普氏理论推导了深埋情况的围岩压力计算公式。将推导公式取对称条件,则可以退化为常规连拱隧道的计算公式,验证了所推导公式的正确性。最后结合工程实例,验证了所推导公式的合理性。研究方法和结论可以为非对称连拱隧道的设计荷载确定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拱隧道 围岩压力 非对称 普氏理论
下载PDF
隧道格栅拱架喷射混凝土支护力学特性 被引量:24
19
作者 李树忱 冯丙阳 +2 位作者 马腾飞 李术才 平洋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A01期57-63,共7页
目前大部分山岭隧道均采用"新奥法"施工,在"新奥法"施工中"格栅拱架+喷射混凝土"被作为初期支护结构越来越被工程界广泛采用,但其二者间相互作用的力学机理及其对支护效果的影响研究还不够充分。因此利用弹性薄壳理论建立了"格... 目前大部分山岭隧道均采用"新奥法"施工,在"新奥法"施工中"格栅拱架+喷射混凝土"被作为初期支护结构越来越被工程界广泛采用,但其二者间相互作用的力学机理及其对支护效果的影响研究还不够充分。因此利用弹性薄壳理论建立了"格栅拱架+喷射混凝土"的力学分析模型,结合工程实例得到了"格栅拱架+喷射混凝土"初期支护的弹性解,分析了初期支护的力学特性。研究了喷层厚度及拱架间距对支护效果的影响,当格栅拱架间距在0.6~1.0 m调整时,格栅拱架间距对支护效果影响不是很明显,当喷射混凝土层达到设计强度后,围岩荷载主要由混凝土层承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格栅拱架 喷射混凝土 薄壳理论 拱架间距 喷层厚度
下载PDF
混凝土拱坝温度裂缝及其扩展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9
20
作者 邓爱民 张小芹 +1 位作者 王向东 徐道远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91-94,共4页
在朱伯芳院士所提出的拱坝温度荷载计算方法基础上,提出了按混凝土损伤和断裂理论进行混凝土拱坝的温度裂缝及其扩展稳定性的有限元分析计算方法和新的蓄水期温度荷载计算方法.认为温度损伤是产生温度裂缝的内在原因,通过坝体损伤和断... 在朱伯芳院士所提出的拱坝温度荷载计算方法基础上,提出了按混凝土损伤和断裂理论进行混凝土拱坝的温度裂缝及其扩展稳定性的有限元分析计算方法和新的蓄水期温度荷载计算方法.认为温度损伤是产生温度裂缝的内在原因,通过坝体损伤和断裂的耦合计算,判断坝体裂缝的产生及裂缝的扩展稳定性.在损伤计算中考虑了拉、压损伤的等效性,并引入了等价换算系数;同时,在裂缝扩展稳定性判断时,采用了考虑混凝土断裂韧度尺寸效应的断裂判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拱坝 温度裂缝 扩展稳定 混凝土损伤理论 混凝土断裂理论 有限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