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6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arameters Optimization of 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 Experimental Setup for the Case with Beam Expander 被引量:1
1
作者 王鑫 张雷 +6 位作者 樊娟娟 李郁芳 弓瑶 董磊 马维光 尹王保 贾锁堂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11期914-918,共5页
Improvement of measurement precision and repeatability is one of the issues currently faced by the 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 (LIBS) technique, which is expected to be capable of precise and accurate quant... Improvement of measurement precision and repeatability is one of the issues currently faced by the 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 (LIBS) technique, which is expected to be capable of precise and accurate quantitative analysis. It was found that there was great potential to improve the signal quality and repeatability by reducing the laser beam divergence angle using a suitable beam expander (BE). In the present work, the influences of several experimental parameters for the case with BE are studied in order to optimize the analytical performances: the signal to noise ratio (SNR) and the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RSD). We demonstrate that by selecting the optimal experimental parameters, the BE-included LIBS setup can give higher SNR and lower RSD values of the line intensity normalized by the whole spectrum area. For validation purposes, 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 regression combined with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 was used to establish a calibration model to realize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ash content. Good agreement has been found between the laboratory measurement results from the LIBS method and those from the traditional method. The measurement accuracy presented here for ash content analysis is estimated to be 0.31%, while the average relative error is 2.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 (LIBS)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 signal to noise ratio (SNR) beam expander (BE) 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
下载PDF
Effects of anode material on the evolution of anode plasma and characteristics of intense electron beam diode
2
作者 华叶 吴平 +5 位作者 万红 白书欣 龚瑾瑜 朱梦 白现臣 张广帅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9期82-90,共9页
In this paper,three kinds of materials including graphite,titanium(Ti)and molybdenum(Mo)are used as anodes to figure out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anode material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tense electron beam diod... In this paper,three kinds of materials including graphite,titanium(Ti)and molybdenum(Mo)are used as anodes to figure out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anode material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tense electron beam diode.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ode are mainly determined by the cathode plasma motion under a 15 mm diode gap,in which the typical electron beam parameters are 280 kV,3.5 kA.When the diode gap is reduced to 5 mm,the voltage of the electron beam reduces to about 200 kV,and its current increases to more than 8.2 kA.It is calculated that the surface temperatures of Ti and Mo anodes are higher than their melting points.The diode plasma luminescence images show that Ti and Mo anodes produce plasmas soon after the bombardment of electron beams.Ti and Mo lines are respectively found in the plasma composition of Ti and Mo anode diodes.Surface melting traces are also observed on Ti and Mo anodes by comparing the micromorphologies before and after bombardment of the electron beam.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time of anode plasma generation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anode material.Compared with graphite,metal Ti and Mo anodes are more likely to produce large amounts of plasma due to their more significant temperature rise effect.According to the moment that anode plasma begins to generate,the average expansion velocities of cathode and anode plasma are estimated by fitting the improved space-charge limited flow model.This reveals that generation and motion of the anode plasma significantly affec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tense electron beam dio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ode material anode plasma intense electron beam plasma expanding velocity
下载PDF
激光多普勒测振仪中光学天线的优化设计与测试
3
作者 郑帅君 谢涛 +5 位作者 马赛 张余豪 张聪 关向雨 袁晨智 金锐博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431-438,共8页
传统的激光测振仪多使用氦氖激光器,不满足人眼安全条件,在户外容易受到太阳光干扰。其使用的光学天线大多数仅能工作于氦氖激光器的辐射波段,同时存在结构复杂、成本较高、收集效率低、工作距离较短等不足。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基于近红... 传统的激光测振仪多使用氦氖激光器,不满足人眼安全条件,在户外容易受到太阳光干扰。其使用的光学天线大多数仅能工作于氦氖激光器的辐射波段,同时存在结构复杂、成本较高、收集效率低、工作距离较短等不足。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基于近红外波段透镜组的扩束和聚焦原理,以Zemax作为设计工具,以点列图和波前图为主要分析手段,设计并制作了一款可工作于1550 nm的三片式收发一体光学天线,结构简单,成本低。分析结果显示:在0.3~15.0 m的工作距离范围内均可获得直径小于2 mm的聚焦光斑;测试结果显示其最大收集效率可达到51.6%。同时,将该光学天线应用于自主设计搭建的激光多普勒测振仪中,实现了不同工作距离下的振动测量,有效扩展了激光测振仪的应用范围和应用场景,在机械、航空、建筑、医学、农学等领域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束聚焦镜 ZEMAX 激光多普勒测振仪
下载PDF
Purification and Properties of a New L-Sorbose Dehydrogenase Accelerative Protein from Bacillus megaterium Bred by Ion-Beam Implantation 被引量:9
4
作者 赵世光 姚黎明 +4 位作者 苏彩欣 王陶 王军 汤明礼 余增亮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08年第3期398-402,共5页
Bacillus megaterium BM302 bred by ion-beam implantation produces L-sorbose dehydrogenase accelerative protein (SAP) to accelerate the activity of L-sorbose dehydrogenase (SDH) of Gluconobacter oxydans in the 2-ket... Bacillus megaterium BM302 bred by ion-beam implantation produces L-sorbose dehydrogenase accelerative protein (SAP) to accelerate the activity of L-sorbose dehydrogenase (SDH) of Gluconobacter oxydans in the 2-keto-L-gulonic acid (2KLG) fermentation from L-sorbose by the mixed culture of B. megaterium BM302 and G. oxydans. The SAP purified by three chromatographic steps gave 35-fold purification with a yield of 13% and a specific activity of 5.21 units/mg protein. The molecular weight of the purified SAP was about 58 kDa. The SDH accelerative activity of SAP at pH 7 and 50℃ was the highest. Additionally, it retained 60% activity at a pH range of 6.5 ~ 10 and was stable at 20℃ ~ 60℃. After 0.32-unit SAP was added to the single cultured G. oxydans strains, the SDH activity was apparently accelerated and the 2KLG yield of GO29, GO112, GO and GI13 was enhanced 2.1, 3.3, 3.5 and 2.9 folds respectively over that of the strains without the addition of SA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cillus megaterium BM302 ion beam implantation counterpart protein two-step fermentation of Vc
下载PDF
High-density and narrow size-distribution InAs quantum dots formed by a modified two-step growth
5
作者 黄社松 牛智川 +4 位作者 詹锋 倪海桥 赵欢 吴东海 孙征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08年第1期323-327,共5页
We develop a modified two-step method of growing high-density and narrow size-distribution InAs/GaAs quantum dots (QDs) by molecular beam epitaxy. In the first step, high-density small InAs QDs are formed by optimiz... We develop a modified two-step method of growing high-density and narrow size-distribution InAs/GaAs quantum dots (QDs) by molecular beam epitaxy. In the first step, high-density small InAs QDs are formed by optimizing the continuous deposition amount. In the second step, deposition is carried out with a long growth interruption for every 0.1 InAs monolayer. Atomic force microscope images show that the high-density (~5.9 × 10^11 cm^-2) good size-uniformity InAs QDs are achieved. The strong intensity and narrow linewidth (27.7 meV) of the photoluminescence spectrum show that the QDs grown in this two-step method have a good optical qua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lecular beam epitaxy quantum dots a modified two-step growth
下载PDF
梁锚结构加固浅埋隧道洞口软弱地层的承载特性研究
6
作者 裴俊豪 谭强 +2 位作者 刘宁 黄义雄 陈坤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5-102,共8页
针对隧道洞口埋深浅且软弱围岩稳定性差这一问题,提出在地表增设混凝土框架梁,设置扩大头锚杆与框架梁连接并深入软弱围岩,运用数值模拟分析“混凝土框架梁-扩大头锚杆”结构加固软弱地层后的力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混凝土框架梁... 针对隧道洞口埋深浅且软弱围岩稳定性差这一问题,提出在地表增设混凝土框架梁,设置扩大头锚杆与框架梁连接并深入软弱围岩,运用数值模拟分析“混凝土框架梁-扩大头锚杆”结构加固软弱地层后的力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混凝土框架梁-扩大头锚杆”加固隧道洞口软弱地层,k=0.4时,相比于没有加固对照模型,隧道最大拱顶沉降值下降68.7%,隧道最大边墙收敛值下降15.1%,初期支护最大等效应力减小12.7%;建立不同加固区围岩松动压力分散系数k下的数值模型,通过拱顶沉降结果与加固区围岩松动压力分散系数的线性拟合,提出采用加固结构后的隧道拱顶沉降规律与围岩松动压力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洞口 软弱地层 混凝土框架梁 扩大头锚杆 沉降控制
下载PDF
基于折射率匹配的光纤扩束互连插入损耗研究
7
作者 洪晓亮 柯尊灵 +6 位作者 王芳 楼锦 吕姣姣 唐勇 张景叙 张磊 袁燕飞 《现代传输》 2023年第1期37-41,共5页
为拓展光纤扩束互连的应用,建立了低损耗光纤扩束互连的耦合效率模型。设计了折射率过渡匹配光路,实现了光纤端面免镀膜;基于高斯光束理论和几何误差分析,采用蒙特卡罗模拟方法,仿真了各参量的插入损耗分布。经过16芯扩束连接器的样品... 为拓展光纤扩束互连的应用,建立了低损耗光纤扩束互连的耦合效率模型。设计了折射率过渡匹配光路,实现了光纤端面免镀膜;基于高斯光束理论和几何误差分析,采用蒙特卡罗模拟方法,仿真了各参量的插入损耗分布。经过16芯扩束连接器的样品制作和实验,随机互换插入损耗大于理论模型0.2d B,原因为额外FC/APC连接器增加了额外的插入损耗。验证了理论模型的有效性,满足了随机互换插入损耗小于0.8d B的要求。此研究方法对其它光器件的各零部件精度与耦合效率的评估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损耗 光纤扩束 蒙特卡罗 随机互换插入损耗
下载PDF
菲涅尔衍射光刻
8
作者 蒋忠君 何伟 +4 位作者 陈经纬 罗丹洋 杨帆 蒋凯 王亮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5-122,共8页
通过合理选取等间距采样点的数目,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算法解释了有限通光光阑产生的“内密外疏”菲涅尔衍射条纹.基于菲涅尔衍射,在静态曝光、动态扫描条件下分别实现了约190 nm最小特征尺寸图形制备,以及约350 nm线宽线条直写.菲涅尔... 通过合理选取等间距采样点的数目,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算法解释了有限通光光阑产生的“内密外疏”菲涅尔衍射条纹.基于菲涅尔衍射,在静态曝光、动态扫描条件下分别实现了约190 nm最小特征尺寸图形制备,以及约350 nm线宽线条直写.菲涅尔衍射光刻无需复杂的光学透镜组合,无需任何微纳衍射光学元件,且具有较大的聚焦容差.该方法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低成本、高灵活度的亚波长图形制备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涅尔衍射 扩束系统 纳米光刻 直写光刻
下载PDF
扩束光学系统的自动温度补偿机构设计
9
作者 李海波 毕勇 《天文研究与技术》 CSCD 2023年第1期50-57,共8页
扩束光学系统对温度有较高的敏感度,为了减小温度对光学系统的影响,设计了一种自动温度补偿机构。该机构通过材料之间热膨胀系数不同进行相互补偿,从而保证镜间距的稳定性,并且通过ANSYS软件分析扩束系统温度从20℃升高到30℃,40℃和50... 扩束光学系统对温度有较高的敏感度,为了减小温度对光学系统的影响,设计了一种自动温度补偿机构。该机构通过材料之间热膨胀系数不同进行相互补偿,从而保证镜间距的稳定性,并且通过ANSYS软件分析扩束系统温度从20℃升高到30℃,40℃和50℃时,主次镜镜间距的变化量,最后通过ZMAX软件对变化后的系统进行光学仿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未采用自动温度补偿机构设计,扩束光学系统主次镜镜间距分别变化0.02722 mm,0.05443 mm和0.08164 mm,系统波前误差均方根(Root Mean Square,RMS)从0.0013λ变为1.3898λ,2.7782λ和4.1656λ(λ=632.8 nm),无法满足光学成像质量要求;而采用自动温度补偿结构设计后,扩束光学系统主次镜镜间距分别变化0.00005 mm,0.00009 mm和0.00014 mm,系统波前误差均方根从0.0013λ变为0.0026λ,0.0046λ和0.0072λ,仍然可以满足光学成像质量要求。因此该自动温度补偿机构可以有效地抑制大温差对扩束光学系统成像质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束光学系统 自动温度补偿机构 镜间距 ANSYS ZMAX 系统波前误差
下载PDF
超慢速扩张洋中脊的海底地形分段特征研究
10
作者 苏道鑫 闫凯暄 +1 位作者 亢瑞馨 孙连泽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3年第21期28-31,共4页
为研究超慢速扩张洋中脊的地形分段特征和中心形态的变化,该文使用多波束水深数据,对西南印度洋中脊(10°-70°E)和加克洋中脊(7°W-102°E)进行二级洋中脊的分段和地形地貌测量,分别划分出71和19个二级洋脊段。测量结... 为研究超慢速扩张洋中脊的地形分段特征和中心形态的变化,该文使用多波束水深数据,对西南印度洋中脊(10°-70°E)和加克洋中脊(7°W-102°E)进行二级洋中脊的分段和地形地貌测量,分别划分出71和19个二级洋脊段。测量结果说明,西南印度洋中脊和加克洋中脊的岩浆上涌单元间隔、洋脊段沿轴地形起伏变化、中央裂谷宽度和高度的平均值都大于扩张更快的洋中脊。超慢速扩张洋中脊的二级分段长度与沿轴地形起伏呈正相关,岩浆供给强度是扩张中心形态变化的主要控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慢速扩张洋中脊 海底地形 分段性 岩浆供给 多波束水深数据
下载PDF
激光扩束望远镜的失调与扩束比 被引量:10
11
作者 程洁 孙年春 +2 位作者 王正兴 吕百达 黄文龙 《激光技术》 CAS CSCD 1995年第1期57-60,共4页
本文利用矩阵光学的方法,分析了扩束望远镜的失调量与扩束比之间的关系。其结论为一个实用的扩束望远镜在失调量为零时,具有最大的扩束比。
关键词 失调量 扩束比 扩束望远镜 激光
下载PDF
平顶高斯光束通过扩束系统的传输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吴忠 叶云霞 +2 位作者 张永康 张磊 管海兵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61-864,共4页
为了研究平顶高斯光束通过扩束系统的传输特性,从柯林斯衍射积分公式出发,推导出场强分布的解析式。以伽利略式和开普勒式这两种常见的扩束系统为例,对平顶高斯光束扩束后在接收面的光强分布进行数值计算及分析。结果表明,平顶高斯光束... 为了研究平顶高斯光束通过扩束系统的传输特性,从柯林斯衍射积分公式出发,推导出场强分布的解析式。以伽利略式和开普勒式这两种常见的扩束系统为例,对平顶高斯光束扩束后在接收面的光强分布进行数值计算及分析。结果表明,平顶高斯光束通过同等倍数但不同形式的扩束系统的传输特性不同,且对于不同焦距的扩束系统,其传输特性也有比较明显的差别;平顶高斯光束通过开普勒式扩束系统,不仅在成像面距离获得平顶光束,还可在一定轴向范围之内保持平顶分布,并且轴向范围和所选扩束系统的放大倍数有关,随着放大倍数的增大,轴向范围也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光学 平顶高斯光束 光束传输 扩束系统 光强分布
下载PDF
变焦扩束系统的光学设计 被引量:22
13
作者 孔祥蕾 郝沛明 《应用光学》 CAS CSCD 2001年第5期7-11,共5页
利用几何光学理论 ,详细分析变焦扩束系统的两种结构 ,并结合实例 。
关键词 变焦 激光扩束器 光学设计 变焦扩束系统 光学结构
下载PDF
非球面扩束器的设计 被引量:9
14
作者 胡明勇 郝沛明 +2 位作者 王鹏 赵文才 张海洪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18-424,共7页
本文根据像差理论,叙述了非球面扩束器的设计方法。带有高次曲面的扩束器物镜能对大相对孔径的透镜校正像差.通过具体的实例,阐明了相对孔径加大,物镜的高次项增加,目镜结构复杂化,筒长同时可以大大减小。
关键词 非球面扩束器 高次曲面 相对孔径 物镜 目镜
下载PDF
卫星激光测距中发射光路光机结构设计 被引量:14
15
作者 韩光宇 张国玉 +2 位作者 曹立华 陈宁 于晓波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669-1674,共6页
在卫星激光测距过程中,为了保证望远镜系统接收更多的能量,必须压缩出射激光光束的发散角,减小照射到卫星上的激光光斑尺寸。激光发射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就将激光器发出光束进行直径放大并准直,是卫星激光测距光机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卫星激光测距过程中,为了保证望远镜系统接收更多的能量,必须压缩出射激光光束的发散角,减小照射到卫星上的激光光斑尺寸。激光发射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就将激光器发出光束进行直径放大并准直,是卫星激光测距光机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研制某型号卫星激光测距系统中,根据技术指标对两级扩束光学系统、机械结构以及二维电动调整机构进行了详细论述和设计。实践证明,该套系统的光学系统在进行激光光束扩束、准直的同时,通过二维电动调整机构实现了实时调整激光光束的出射方向,满足了设计指标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束系统 激光测距 二维电动调整机构
下载PDF
扩束型光纤连接器损耗机理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苏美开 高稚允 +2 位作者 孙海东 左昉 刘秉琦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40-442,共3页
介绍了扩束型光纤连接器的基本原理 ,定量分析了它的损耗机理 ,即包括可变损耗和固定损耗。可变损耗主要是由于系统各单元之间的对准误差引起的 ,包括径向偏移损耗、纵向偏移损耗以及轴向倾角损耗 ,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径向偏移损耗 ;其次... 介绍了扩束型光纤连接器的基本原理 ,定量分析了它的损耗机理 ,即包括可变损耗和固定损耗。可变损耗主要是由于系统各单元之间的对准误差引起的 ,包括径向偏移损耗、纵向偏移损耗以及轴向倾角损耗 ,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径向偏移损耗 ;其次是轴向倾角损耗、固定损耗、纵向偏移损耗。固定损耗是由系统自身所用材料、表面处理决定的 ,包括菲涅耳损耗、球差损耗、衍射损耗、色散损耗、吸收损耗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传输 扩束型光纤连接器 损耗机理 可变损耗 固定损耗
下载PDF
基于伽利略结构的二级激光扩束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15
17
作者 郑盼 杨应平 +1 位作者 郜洪云 陶艳 《应用光学》 CAS CSCD 2008年第3期347-350,共4页
针对高倍率扩束系统设计要求(即轴上和轴外像差都得到较好的校正),从三级像差理论出发,设计了一种新型的40×高倍率激光扩束系统。该系统是基于简单的伽利略结构并通过二级扩束系统来实现的,系统包括4片透镜,通过引入2个二次非球面... 针对高倍率扩束系统设计要求(即轴上和轴外像差都得到较好的校正),从三级像差理论出发,设计了一种新型的40×高倍率激光扩束系统。该系统是基于简单的伽利略结构并通过二级扩束系统来实现的,系统包括4片透镜,通过引入2个二次非球面、2个反射镜或1个棱镜来折叠光路。利用CODE V光学设计软件给出了该系统的光学结构参数和外形结构图,并进行了像质评价。结果表明:该系统结构简单,设计难度小,成本较低,像质好,性能优良,是一种可以被广泛采用的高倍率激光扩束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设计 像差理论 高倍率 二级扩束 非球面
下载PDF
具有简支梁式易损部件的产品包装系统跌落冲击研究 被引量:27
18
作者 卢富德 陶伟明 高德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79-81,共3页
针对易损部件为简支梁式结构,建立了此易损件与产品主体耦合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运用差分方法,设计了该模型的求解算法。算例表明:简支梁易损部件的加速度随梁的长度方向变化显著,梁的中点处应力最大,简支梁的中间位置的最大应力是否超... 针对易损部件为简支梁式结构,建立了此易损件与产品主体耦合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运用差分方法,设计了该模型的求解算法。算例表明:简支梁易损部件的加速度随梁的长度方向变化显著,梁的中点处应力最大,简支梁的中间位置的最大应力是否超过弹性部件的比例极限成为产品失效的一个有效标准。若不考虑易损零件作用,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支梁式结构 易损部件 发泡聚乙烯 差分 跌落冲击
下载PDF
1.064μm测风激光雷达扩束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4
19
作者 胡明勇 迟如利 +1 位作者 孙东松 江庆五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67-470,共4页
根据三级像差理论,提出了单片物镜与单片目镜的像差共轭的扩束器设计方法,设计了带有非球面的两片式扩束系统,从设计的结果看出,整个系统的像差被很好地校正.为解决1.064μm不可见波长扩束系统发散角测试问题,提出了利用线列CCD和示... 根据三级像差理论,提出了单片物镜与单片目镜的像差共轭的扩束器设计方法,设计了带有非球面的两片式扩束系统,从设计的结果看出,整个系统的像差被很好地校正.为解决1.064μm不可见波长扩束系统发散角测试问题,提出了利用线列CCD和示波器结合检验光束发散角的方法,此检验方法简便,容易实现,检测精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设计 三级像差 扩束系统 非球面 发散角
下载PDF
非相干叠加激光发射系统光学设计 被引量:5
20
作者 赵知诚 沈为民 +1 位作者 唐敏学 贺虎成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728-1734,共7页
介绍了一种适用于三束激光非相干叠加聚焦的新型激光发射光学系统,工作波长1080nm,全视场角0.6°。系统为离轴两镜反射结构,对三束紧密排列的激光光束进行扩束聚焦,系统主镜为口径303mm的椭球面反射镜,系统像质接近衍射极限,并且可... 介绍了一种适用于三束激光非相干叠加聚焦的新型激光发射光学系统,工作波长1080nm,全视场角0.6°。系统为离轴两镜反射结构,对三束紧密排列的激光光束进行扩束聚焦,系统主镜为口径303mm的椭球面反射镜,系统像质接近衍射极限,并且可以通过控制次镜轴向位置调焦适应不同目标距离。计算了叠加后的激光光斑的功率密度分布和环围功率曲线,设计在目标距离1000m时叠加光斑半径9 mm内的环围功率大于95%,此激光发射系统结构简单,长径比小,聚焦质量满足使用需求,激光光斑能量得到有效叠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发射光学系统 非相干叠加 两镜反射系统 非球面反射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