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increased storage of suspended particulate matter in the upper water of the tropical Western Pacific during the 2015/2016 super El Nino event 被引量:2
1
作者 Wei GAO Zhenyan WANG +1 位作者 Xuegang LI Haijun HUANG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21年第5期1675-1689,共15页
The climate variability induced by the El Nino-Southern Oscillation(ENSO)cycle drives significant changes in the physical state of the tropical Western Pacific,which has important impacts on the upper ocean carbon cyc... The climate variability induced by the El Nino-Southern Oscillation(ENSO)cycle drives significant changes in the physical state of the tropical Western Pacific,which has important impacts on the upper ocean carbon cycle.During 2015-2016,a super El Nino event occurred in the equatorial Pacific.Suspended particulate matter(SPM)data and related environmental observations in the tropical Western Pacific were obtained during two cruses in Dec.2014 and 2015,which coincided with the early and peak stages of this super El Nino event.Compared with the marine environments in the tropical Western Pacific in Dec.2014,an obviously enhanced upwelling occurred in the Mindanao Dome region;the nitrate concentration in the euphotic zone almo st tripled;and the size,mass concentration,and volume concentration of SPM obviously increased in Dec.2015.The enhanced upwelling in the Mindanao Dome region carried cold but eutrophic water upward from the deep ocean to shallow depths,even into the euphotic zone,which disrupted the previously N-limited conditions and induced a remarkable increase in phytoplankton blooms in the euphotic zone.The se results reveal the mechanism of how nutrient-limited ecosystems in the tropical Western Pacific respond to super El Nino events.In the context of the ENSO cycle,if predicted changes in biogenic particles occur,the proportion of carbon storage in the tropical Western Pacific is estimated to be increased by more than 52%,ultimately affecting the regional and possibly even global carbon cycle.This paper highlights the prospect for long-term prediction of the impact of a super El Nino event on the global carbon cycle and has profound implications for understanding El Nino ev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spended particulate matter field observations tropical Western Pacific 2015/2016 super e1 nino event ocean carbon cycle
下载PDF
今年又出现了E1 Nino
2
作者 贾淑静 《山东气象》 1992年第2期50-50,共1页
据美国国家天气局观测,成熟的ENSO条件已经在热带太平洋地区形成,它将有可能对美国的天气形势产生显著的影响。天气局气候研究中心主任,David Rodenhuis说:“E1 Nino可能是除春、夏秋、冬年际变化外最重要的气候现象”。最近该中心发布... 据美国国家天气局观测,成熟的ENSO条件已经在热带太平洋地区形成,它将有可能对美国的天气形势产生显著的影响。天气局气候研究中心主任,David Rodenhuis说:“E1 Nino可能是除春、夏秋、冬年际变化外最重要的气候现象”。最近该中心发布的诊断报告指出:中赤道太平洋近两个月对流的不断增强,表明太平洋增暖成熟阶段的建立,即ENSO事件的前期。伴随这种变化,在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北澳大利亚的很多地区观测到比正常年份偏旱的现象。而在中赤道太平洋、墨西哥北部和美国南部地区,以及南美中部观测到较正常年份偏湿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SO 赤道太平洋 热带太平洋 年际变化 南部地区 气候研究 e1 nino 墨西哥北部 诊断报告 气候现象
下载PDF
与不同El Nino相伴的IOD事件的季节演变特征对比 被引量:6
3
作者 祁莉 何珊珊 +1 位作者 张文君 何金海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73-683,共11页
基于1951—2012年逐月海洋和大气多种要素的再分析资料,分析了与两类El Nino相伴的IOD(Indian Ocean Dipole,印度洋偶极子)事件盛期的海洋和大气异常特征,并进一步对比了与不同类型El Nino相伴的IOD事件的季节演变及对应的海气耦合过程... 基于1951—2012年逐月海洋和大气多种要素的再分析资料,分析了与两类El Nino相伴的IOD(Indian Ocean Dipole,印度洋偶极子)事件盛期的海洋和大气异常特征,并进一步对比了与不同类型El Nino相伴的IOD事件的季节演变及对应的海气耦合过程。结果表明:两类IOD事件盛期时,暖海温强度和位置有显著差异。发生在东部型El Nino期间的IOD事件(简称EP-IOD)盛期,正(负)SSTA中心出现在热带西北(赤道东南)印度洋,强度相当,对应的热带印度洋—海洋大陆异常Walker环流强度较强、范围较大;与中部型CP El Nino相伴的IOD事件(简称CP-IOD)的正SSTA相对较弱,且偏于南印度洋,异常Walker环流较弱、较窄。在季节演变中,两类IOD事件期间的局地海气过程差异显著,伴随着西印度洋西南季风减弱和东印度洋异常东风加强,EP-IOD事件的发展以西正东负的偶极型异常海温的出现及加强为主要特征;而CP-IOD事件的发生发展则与西北印度洋异常冷海温的生消及南印度洋暖水的堆积相伴,表现为"-+-"三极型SSTA的出现并转为西正东负偶极型的过程,夏季时出现在东印度洋的异常东风以及赤道中印度洋低层负涡度异常水平环流对其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洋偶极子 两类e1 nino 季节演变 海气耦合
下载PDF
不同强度El Nino的衰减过程.Ⅱ,中等和较弱El Nino的衰减过程 被引量:10
4
作者 刘长征 薛峰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564-2573,共10页
在第二部分,我们研究了中等和较弱El Ni(?)o的衰减过程.结果表明,对中等El Ni(?)o而言,在其发展阶段和盛期,负异常信号在西太平洋产生,但由于强度不足,在El Ni(?)o盛期之后迅速衰减,这是一种夭折的类西太平洋振子过程.因此,与强El Ni(?)... 在第二部分,我们研究了中等和较弱El Ni(?)o的衰减过程.结果表明,对中等El Ni(?)o而言,在其发展阶段和盛期,负异常信号在西太平洋产生,但由于强度不足,在El Ni(?)o盛期之后迅速衰减,这是一种夭折的类西太平洋振子过程.因此,与强El Ni(?)o不同,中等El Ni(?)o衰减进入平常态.而较弱El Ni(?)o以截然不同的另一种方式进行位相转换,伴随东南太平洋副高的加强和西移,东风异常和海表温度负异常自赤道东太平洋向西扩展,这是一种平流模态过程,导致较弱El Ni(?)o衰减进入La N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等 e1 nino 衰减 较弱 e1 nino 平流模态
下载PDF
El Nino/La Nina与平流层温度场变化关系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顾润源 顾伟宗 李志军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78-182,共5页
利用NCAR/NCEP再分析温度场资料,分析了El Nino/La Nina发生前平流层温度场特征。资料分析清楚地表明:无论是El Nino还是La Nina发生前的冬季,中高纬平流层温度场都有显著变化,而且平流层温度变化比对流层温度变化剧烈。平流层温度升高... 利用NCAR/NCEP再分析温度场资料,分析了El Nino/La Nina发生前平流层温度场特征。资料分析清楚地表明:无论是El Nino还是La Nina发生前的冬季,中高纬平流层温度场都有显著变化,而且平流层温度变化比对流层温度变化剧烈。平流层温度升高,对应对流层温度降低,东亚寒潮强,强冷空气活动突出,使得赤道东北信风减弱,有利于El Nino事件生成。中高纬平流层温度的变化对El Nino的发生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1 nino 平流层 温度
下载PDF
1997/1998El Nio事件的热力学诊断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岳彩军 陆维松 +1 位作者 曾刚 王咏青 《气象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73-479,共7页
本文基于以925hPaNCEP/NCAR再分析风应力距平为初始强迫场的Zebiak-Cane海气耦合模式对1997/1998E1Nino事件集合预报平均结果,对1997/1998E1Nino事件进行热力学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在整个E1Nino事件过程中,在赤道太平洋从西... 本文基于以925hPaNCEP/NCAR再分析风应力距平为初始强迫场的Zebiak-Cane海气耦合模式对1997/1998E1Nino事件集合预报平均结果,对1997/1998E1Nino事件进行热力学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在整个E1Nino事件过程中,在赤道太平洋从西到东的各个Nino区中,平流作用主要起促进作用,而热力阻尼项则基本为衰减或抑止作用。(2)从Nino4区到Nino1+2区,纬向平流对SSTA上升的促进强度变化不大,而经向平流和垂直上升流对SSTA增加的促进作用在逐渐增强。同时,热力阻尼项对SSTA变化的抑制作用也呈依次增强。(3)平流项中,经向平流的贡献相对湿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97/1998 e1 nino事件 海表温度倾向方程 热力学诊断分析
下载PDF
近57年来El Nino/La Nina事件对鄂尔多斯高原东缘气候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张秀伟 赵景波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1期95-102,共8页
根据1955年~2011年期间发生的El Nino/LaNina事件和鄂尔多斯高原东缘3个站点(兴县,绥德和榆林)的气象资料,利用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了1955年以来该区的降水量、温度、旱涝灾害与El Nino/LaNina事件之间的关系,揭示了El Nino/LaN... 根据1955年~2011年期间发生的El Nino/LaNina事件和鄂尔多斯高原东缘3个站点(兴县,绥德和榆林)的气象资料,利用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了1955年以来该区的降水量、温度、旱涝灾害与El Nino/LaNina事件之间的关系,揭示了El Nino/LaNina事件对鄂尔多斯高原东缘气候的影响.结果表明,鄂尔多斯高原东缘近57年降水量呈减少趋势而气温呈升高的趋势;厄尔尼诺年降水量比正常年平均降水量少87.6mm,年平均气温比正常年高0.2℃;拉尼娜年降水量比正常年均降水量少22.3mm,年平均气温比正常年低0.1℃,且其年降水量递减率和增温率略高于全国.厄尔尼诺事件对鄂尔多斯高原东缘降水量减少的影响和气温上升的影响要大于拉尼娜事件对鄂尔多斯高原东缘的影响.由小波分析可知,鄂尔多斯高原东缘降水变化在30a尺度内存在2a、8a、20a、27a的变化周期,而气温变化在30a尺度内存在3a、5a,7a、29a的变化周期.El Nino/LaNina事件对该区的旱涝灾害影响显著,旱灾年份出现厄尔尼诺的概率为63%,出现拉尼娜的概率为25%,厄尔尼诺年易于发生旱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1 nino LA Nina事件 鄂尔多斯高原东缘 降水量 气温 变化周期 旱涝灾害
下载PDF
CMIP5多模式模拟两类El Nino海表盐度分布及与降水的关系 被引量:1
8
作者 白文蓉 智海 林鹏飞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29-647,共19页
利用CMIP5提供的25个工业革命前控制试验(piControl)模拟数据评估了热带太平洋两类El Ni?o(即东部EP和中部CP型El Ni?o)的海表盐度(SSS)空间结构差异及其与海表温度(SST)和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1)大部分模式能够模拟出EP和CP型空间结... 利用CMIP5提供的25个工业革命前控制试验(piControl)模拟数据评估了热带太平洋两类El Ni?o(即东部EP和中部CP型El Ni?o)的海表盐度(SSS)空间结构差异及其与海表温度(SST)和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1)大部分模式能够模拟出EP和CP型空间结构,两类El Ni?o中的SST、降水和SSS的空间技巧评分依次减小,其中,EP型SST和降水水平分布的模拟能力强于CP型,SSS则为CP型强于EP型,CP型模拟的SST、SSS和降水异常中心位置较EP型偏西且强度偏弱;(2)CP型SST、降水和SSS三者空间分布的线性一致性比EP型好,即在CP型中,SST影响降水,进而影响SSS,同时SSS对SST调制的反馈机制较显著,而对于EP型,由于海洋水平平流和非局地效应等因素,使得SST与SSS空间对应较差;(3)依据多模式模拟的SSS空间技巧评分高低将CMIP5模式分为两类,技巧评分低(高)的模式模拟的SST、SSS和降水异常值的中心位置偏西(偏东),引起中心位置偏移的原因与模式模拟赤道太平洋冷舌的位置有关,即赤道太平洋冷舌西伸显著,导致发生El Ni?o时SST异常变暖西伸显著,进而使得降水异常和SSS异常位置偏西。同时,技巧评分低的模式还易出现向东南延伸的负SSS异常,原因是双赤道辐合带的东南分支过于明显,即降水偏多,导致SSS偏淡。SSS变化会影响ENSO的发生发展。因此,探讨两类El Ni?o盐度分布的差异及相关物理场的关系,为提高模式的气候模拟和预测提供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IP5模式 两类el nino 海表温度 海表盐度 降水
下载PDF
Perturbed solution of sea-air oscillator for the El Nino/ La Nina-Southern Oscillation mechanism 被引量:1
9
作者 ZHOU Xianchun LIN Yihua +1 位作者 WANG Hui MO Jiaqi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3期1-4,共4页
A class of coupled system of the E1 Nino/La Nina-Southern Oscillation (ENSO) mechanism is studied. Using the perturbed theory, the asymptotic expansions of the solution for ENSO model are obtained and the asymptotic... A class of coupled system of the E1 Nino/La Nina-Southern Oscillation (ENSO) mechanism is studied. Using the perturbed theory, the asymptotic expansions of the solution for ENSO model are obtained and the asymptotic behavior of solution for corresponding problem is consider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nlinear perturbation theory e1 nino/La Nina-Southern Oscillation model
下载PDF
On the Mechanism of the Locking of the El Nino Event Onset Phase to Boreal Spring 被引量:1
10
作者 严邦良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5期741-750,共10页
The mechanism of the locking of the E1 Nino event onset phase to boreal spring (from April to June) in an intermediate coupled ocean-atmosphere model is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easonal variation of ... The mechanism of the locking of the E1 Nino event onset phase to boreal spring (from April to June) in an intermediate coupled ocean-atmosphere model is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easonal variation of the zonal wind anomaly over the equatorial Pacific associated with the seasonal variation of the ITCZ is the mechanism of the locking in the model. From January to March of the E1 Nino year, the western wind anomaly over the western equatorial Pacific can excite the downwelling Kelvin wave that propagates eastward to the eastern and middle Pacific by April to June. From April to December of the year before the E1 Nifio year, the eastern wind anomaly over the equatorial Pacific forces the downwelling Rossby waves that modulate the ENSO cycle. The modulation and the reflection at the western boundary modulate the time of the transition from the cool to the warm phase to September of the year before the E1 Nifio year and cause the strongest downwelling Kelvin wave from the reflected Rossby waves at the western boundary to arrive in the middle and eastern equatorial Pacific by April to June of the E1 Nino year. The superposition of these two kinds of downwelling Kelvin waves causes the El Nino event to tend to occur from April to Ju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SO cycle locking of the e1 nino event onset phase ocean-atmosphere interaction
下载PDF
El Nino事件与温州降水的相关性
11
作者 楼丽银 《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05-508,共4页
ElNino事件是指赤道东太平洋的水温异常升高的现象,是造成全球气候异常的重要因子.利用温州的降水资料分析了近50年来温州降水对ElNino事件的响应,结果发现,ElNino事件显著地影响了处在太平洋西岸的温州气候.其中ElNino事件与温州年降... ElNino事件是指赤道东太平洋的水温异常升高的现象,是造成全球气候异常的重要因子.利用温州的降水资料分析了近50年来温州降水对ElNino事件的响应,结果发现,ElNino事件显著地影响了处在太平洋西岸的温州气候.其中ElNino事件与温州年降雨总量、5~9月汛期降雨量、3~5月春季降雨量、10~11月秋季降雨量和暴雨天数等气象要素之间有着显著的相关关系.利用这种相关性规律,可以为中长期天气预测和防汛抗旱决策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1 nino事件 降水 相关性
下载PDF
ENSO循环与黄河上游径流的丰枯 被引量:14
12
作者 蓝永超 马全杰 +2 位作者 康尔泗 张济世 张智慧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62-266,共5页
分析了黄河上游径流主要形成区———唐乃亥以上流域的气象和水文特性 ,在此基础上 ,根据ElNino现象及LaNina现象与黄河上游径流的丰枯的对应关系 ,探讨了ENSO事件对黄河上游径流的影响。统计结果表明 ,ENSO现象与黄河上游唐乃亥以上流... 分析了黄河上游径流主要形成区———唐乃亥以上流域的气象和水文特性 ,在此基础上 ,根据ElNino现象及LaNina现象与黄河上游径流的丰枯的对应关系 ,探讨了ENSO事件对黄河上游径流的影响。统计结果表明 ,ENSO现象与黄河上游唐乃亥以上流域的径流丰枯有着密切的关系。总体而言 ,伴随着ElNino事件的发生 ,黄河上游出现枯水的概率较大 ,而黄河上游的洪水常伴随着LaNina事件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1 nino LaNina 黄河上游 径流丰枯 厄尔尼诺 拉尼娜 大气环流
下载PDF
与ENSO有关和无关年江、淮旱涝可能成因研究 被引量:18
13
作者 赵亮 邹力 王恩华 《气象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18-625,共8页
利用Nio 3指数,把ENSO循环不同位相的夏季划分为四类并进行聚类分析,发现E1 Nio发展期和La Nia衰减期可以聚为一类;E1 Nio衰减期和La Nia发展期可以聚为一类。而后经过比较分析,考虑ENSO循环对江、淮地区降水的不同影响,定义... 利用Nio 3指数,把ENSO循环不同位相的夏季划分为四类并进行聚类分析,发现E1 Nio发展期和La Nia衰减期可以聚为一类;E1 Nio衰减期和La Nia发展期可以聚为一类。而后经过比较分析,考虑ENSO循环对江、淮地区降水的不同影响,定义了新的东亚副热带夏季风强度指数。并利用该指数研究了夏季风异常和ENSO循环与江、淮地区夏季降水年际变化的关系和成因。结果发现,ENSO年,淮河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降水的年际变化是ENSO和夏季风共同作用的结果。ENSO的不同位相对雨带的南北位置有重要影响,夏季风异常主要对雨量的偏多偏少起重要作用。而与ENSO无关的年份,易出现强夏季风,这种年份长江和淮河地区经常是一致的干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夏季风 e1 nino LA NINA 聚类分析 季风指数
下载PDF
近3000cal.aB.P.以来东海东北部环境异常及其与全新世ElNio活动的可能联系 被引量:7
14
作者 常凤鸣 李铁刚 +1 位作者 庄丽华 阎军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72-481,共10页
利用取自东海东北部、冲绳海槽西侧陆坡的重力柱状岩芯DOC082(29°13.93′N,128°08.53′E;水深1128m),通过对碳酸钙、有机碳和蛋白石等生源组分含量的分析,结合浮游有孔虫、底栖有孔虫、放射虫和硅鞭藻等微体古生物化石丰度的... 利用取自东海东北部、冲绳海槽西侧陆坡的重力柱状岩芯DOC082(29°13.93′N,128°08.53′E;水深1128m),通过对碳酸钙、有机碳和蛋白石等生源组分含量的分析,结合浮游有孔虫、底栖有孔虫、放射虫和硅鞭藻等微体古生物化石丰度的变化以及底栖有孔虫属种组成特征,揭示了全新世东海东北部生物生产力的演变。研究结果显示,近10500cal.aB.P.以来生源组分含量和微体古生物化石丰度的演变趋势十分相似,明显分为3个阶段:约4000cal.aB.P.之前的早、中全新世明显偏低,大约在4000cal.aB.P.左右开始突然大幅度上升,而约3000cal.aB.P.以来的晚全新世以持续的高值为显著特征。生源组分含量、微体古生物化石丰度以及底栖有孔虫内生属种Uvigerina和Bulimina百分含量等指标的变化一致指示,东海东北部近10500cal.aB.P.以来古生产力演变的显著特征是早、中全新世明显偏低,约4000cal.aB.P.左右突然且大幅度上升,大约3000cal.aB.P.之后的晚全新世为生物生产力异常的高值期;同时有研究表明该区域的表层海水年平均温度(SST)也呈现了明显的三段式演变:早全新世10500~8400cal.aB.P.期间为持续的高值期、中全新世SST相对稳定、3100~500cal.aB.P.期间的晚全新世为显著的低SST时期[1]。近3000cal.aB.P.以来古生产力的异常高值和表层海水古温度的大幅度下降说明晚全新世区域海洋环境发生了明显的改变。据东海东北部现代生物生产力和表层海水温度的分布特征和控制机制、结合现代ElNio发生期间中国大陆气候和降水异常以及黑潮暖流变异的分析表明,近3000cal.aB.P.来东海东北部的环境异常可能是对晚全新世ElNio活动显著增强的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全新世 东海东北部 环境异常 古生产力 表层海水古温度 e1 nino
下载PDF
热带太平洋第二类El Nio事件及其对中国气候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永利 赵永平 +1 位作者 王凡 官聪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0-45,共16页
基于热带太平洋次表层海温资料,分析了热带太平洋第二类El Nino事件海温异常的分布特征及其形成机制,讨论了与经典El Nino事件、El Nino Modoki、WP(西太平洋暖池)及CT(冷舌)El Nino事件之间的关系,揭示了第二类El Nino事件对中... 基于热带太平洋次表层海温资料,分析了热带太平洋第二类El Nino事件海温异常的分布特征及其形成机制,讨论了与经典El Nino事件、El Nino Modoki、WP(西太平洋暖池)及CT(冷舌)El Nino事件之间的关系,揭示了第二类El Nino事件对中国降水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1)第二类El Nino事件为热带太平洋次表层海温异常第三模态,占总方差贡献的4.7%。在海洋表面层,第二类El Nino事件暖期赤道东太平洋为沿赤道西伸的冷舌,热带中西太平洋为环绕冷舌的马蹄型大范围暖区。该型具11 a和30~40 a年代际振荡及3~4 a年际变率,峰值多出现在春季。第二类El Ni?o事件是热带太平洋异常海面风应力场和赤道两侧的风应力旋度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赤道东印度洋-中西太平洋与赤道东太平洋-南美洲上空以反号垂直运动为特征的异常Walker环流。(2)El Nino Modoki与第二类El Nino事件有密切关系,它实质上是第二类El Nino事件次表层海温与近海面大气相互作用的结果,捕捉了第二类El Nino事件的主要信息。(3)第二类El Nino事件对中国春季及夏初降水有一定影响。在事件暖期,东海地区存在一个显著的异常反气旋性环流,其南侧的中国南方地区盛行异常东北气流,水汽来源减少,导致该地区少雨,其西侧的异常偏南气流北上直达华北地区,异常多水汽向北输送,并与北方的偏北流场相遇,导致该地区降水偏多。在第二类El Nino事件冷期相反。本文结果还指出,WP与CT El Nino事件是由经典El Nino事件第一模态与El Nino Modoki事件组合而成,它们不是独立的El Nino类型。此外,还讨论了夏半年El Nino事件对大气环流影响的物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热带太平洋 第二类el nino事件 形成机制 e1 nino Modoki中国气候异常
下载PDF
El Nio事件大气-洋流异常与暖海温传播机理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庆云 常蕊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60-1170,共11页
利用1971~2000年逐月SODA(SimpleOceanDataAssimilation)同化资料(Carton等,2004)、1980~2000年逐月NCEP/NCAR再分析资料(Kalnay等,1996)探讨中部型(暖海水首先出现在120°W以西)和东部型(暖海水首先出现在120°W... 利用1971~2000年逐月SODA(SimpleOceanDataAssimilation)同化资料(Carton等,2004)、1980~2000年逐月NCEP/NCAR再分析资料(Kalnay等,1996)探讨中部型(暖海水首先出现在120°W以西)和东部型(暖海水首先出现在120°W以东)E1Nifio事件赤道纬向风应力及洋流的异常变化与暖海水信号的传播特征。研究指出:(1)中部型和东部型E1Nino事件发生时,太平洋上赤道海表最大西风应力距平在西太平洋地区都有显著的东传现象,但中部型E1N盗。事件西风应力距平强度强,造成西太平洋赤道表层的东向流可达东太平洋地区,这类E1Nino事件强度偏强。(2)中部型E1Nino事件,赤道表层洋流辐合区及其下沉运动由西太平洋向东太平洋传播,辐合下沉运动抑制了深层冷海水上翻,西太平洋暖水能够传到东太平洋与西太平洋赤道表层洋流辐合区及其下沉运动的东移有关。(3)东部型E1Nino事件西太平洋赤道表层洋流辐合区及其下沉运动没能直接传到东太平洋地区,东太平洋暖水形成与局地(120°W以东)辐合下沉运动抑制深层冷海水上翻有关;东部型E1Nino事件暖池次表层的暖水,不是沿着西太平洋赤道次表层向东传播到东太平洋地区,而是由南太平洋西边界流将暖池海水带到40°S左右的西风漂流区,再由西风漂流平流到东太平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1 nino事件洋流异常海温信号
下载PDF
宁夏气候变化对ENSO事件的响应 被引量:13
17
作者 信忠保 谢志仁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39-243,共5页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宁夏气温具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尤其是60年代中后期以来,增温趋势更加明显,每10年增温0.514℃。近40多年来,宁夏气候总体上趋于干旱,虽然自80年代到90年代初降水有增多的趋势,但90年代中期以来又有明显的减少趋势。经...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宁夏气温具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尤其是60年代中后期以来,增温趋势更加明显,每10年增温0.514℃。近40多年来,宁夏气候总体上趋于干旱,虽然自80年代到90年代初降水有增多的趋势,但90年代中期以来又有明显的减少趋势。经功率谱分析发现,ENSO和降水有14年、3.75年、准2年和1.5年的周期。宁夏气温对ElNino事件响应有滞后的现象,并且在滞后7~18月期间的相关程度都通过了0.01显著性水平检验,对于LaNina事件,并没有发现这种现象。而降水对ENSO的响应也存在滞后现象,对ElNino事件滞后4个月时达到最大响应,而对LaNina事件只需滞后1个月,它们的相关显著性都通过了0.01显著性水平检验。宁夏降水对ENSO响应存在明显的区内差异,南部地区降水对ENSO事件达到最显著响应比中北部地区迟缓1个月,中北部地区对ENSO的相关显著性强于南部地区。ElNino发生时,降水偏少,4~6月份降水偏少非常明显,与往年相比偏少大约20%左右。LaNina发生时,降水偏多,冬季降水增多尤其明显,其中12月增多2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SO事件 宁夏 气候变化 20世纪50年代 显著性水平 中北部地区 NINA 90年代 南部地区 功率谱分析 上升趋势 60年代 80年代 事件响应 nino 相关程度 滞后现象 中后期 e1 La 响应比 6月份 季降水 气温 增温 检验 干旱
下载PDF
赤道太平洋温度纬向对流距平分析及其与ElNio/LaNia的关系
18
作者 蔡怡 余宙文 《海洋预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8,共8页
本文用最近 20 年赤道太平洋温度、流场资料,诊断了绝热不可压缩热平衡方程中纬向对流项,并且利用 EOF 分析方法,讨论了纬向对流距平变化及其与 El Nino/La Nina 的关系。分析发现:赤道太平洋温度纬向对流距平 EOF 分析第一模态反映了... 本文用最近 20 年赤道太平洋温度、流场资料,诊断了绝热不可压缩热平衡方程中纬向对流项,并且利用 EOF 分析方法,讨论了纬向对流距平变化及其与 El Nino/La Nina 的关系。分析发现:赤道太平洋温度纬向对流距平 EOF 分析第一模态反映了在经向的振荡,第二模态反映了在纬向的振动,它们都与 El Nino/LaNina 有密切的联系。这两个模态占了总量的 70%左右。纬向温度对流距平在 3°S^3°N、3°S 以南和 3°N 以北分为正负相间的三个不同的区域,当 3°S 以南和 3°N 以北的区域温度纬向对流正/负距平沿着斜温层向西太平洋移动时,赤道区域的温度纬向对流负/正距平则穿越斜温层向东太平洋移动,形成以赤道为对称的南北两个回路。对应赤道,在 3°S 以南和 3°N 以北区域的纬向温度对流距平并不是对称的,它们在位相、中心强度和中心强度位置上都是不同的,其中 3°N 以北与赤道区域形成一个比较明显的回路,而赤道以南的回路就不是那么明显。在赤道西太平洋暖池,温度的纬向对流有很大的贡献。在 El Nino 发生前一年,赤道西太平洋暖池,主要暖的对流发生在赤道和其以南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纬向温度对流距平 海温 流场 eOF分析 e1nino/LaNina
下载PDF
不同空间型的El Nio对江淮流域夏季降水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夏羽 朱伟军 章毅之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63-972,共10页
利用江淮流域1979—2010年夏季降水资料和海温资料等,研究了不同空间型的El Nio对江淮流域夏季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El Nio年江淮流域夏季降水异常为东部偏多西部偏少,El Nio Modok年为全区偏少,这与用江淮流域夏季降水和同期热... 利用江淮流域1979—2010年夏季降水资料和海温资料等,研究了不同空间型的El Nio对江淮流域夏季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El Nio年江淮流域夏季降水异常为东部偏多西部偏少,El Nio Modok年为全区偏少,这与用江淮流域夏季降水和同期热带太平洋海温进行SVD分析的模态几乎一致。对东亚夏季风和环流场的分析结果表明其原因可能为:El Nio年东亚夏季风稍偏弱,长江中下游有异常上升运动,我国东北至西北太平洋海盆及江淮流域为负位势高度距平,华南至菲律宾海为正位势高度距平,江淮流域从低层到高层均为气旋性环流异常控制;而El Nio Modoki年为强东亚夏季风,且江淮流域有强烈的异常下沉运动,菲律宾、我国南海以及孟加拉湾北部均为显著的负位势高度距平,正距平中心位于日本及我国东海地区,菲律宾海地区及我国江淮流域低层的异常气旋式环流中心比El Nio年偏西且强度偏强,高层的异常反气旋环流中心也比El Nio年偏西、偏北,同时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也较偏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1nino Modok 夏季降水 SVD分析 环流异常
下载PDF
Delayed Impacts of the El Nio Episodes in the Central Pacific on the Summertime Climate Anomalies of Eastern China in 2003 and 2007 被引量:8
20
作者 鲍名 韩荣青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3期553-563,共11页
In the summers of 2003 and 2007, eastern China suffered similar climate disasters with severe flooding in the Huaihe River valley and heat waves in the southern Yangtze River delta and South China. Using SST data and ... In the summers of 2003 and 2007, eastern China suffered similar climate disasters with severe flooding in the Huaihe River valley and heat waves in the southern Yangtze River delta and South China. Using SST data and outgoing longwave radiation (OLR) data from NOAA along with reanalysis data from NCEP/NCAR, the 2002/03 and 2006/07 E1 Nifio episodes in the central Pacific and their delayed impacts on the following early summertime climate anomalies of eastern China were analyzed. The possible physical progresses behaved as follows: Both of the moderate E1 Ninio episodes matured in the central equatorial Pacific during the early winter. The zonal wind anomalies near the sea surface of the west-central equatorial Pacific excited equatorial Kelvin waves propagating eastward and affected the evolution of the E1 Nifio episodes. From spring to early summer, the concurring anomalous easterly winds in the central equatorial Pacific and the end of upwelling Kelvin waves propagating eastward in the western equatorial Pacific, favored the equatorial warm water both of the SST and the subsurface temperature in the western Pacific. These conditions favored the warm state of the western equatorial Pacific in the early summer for both cases of 2003 and 2007. Due to the active convection in the western equatorial Pacific in the early summer and the weak warm SST anomalies in the tropical western Pacific from spring to early summer, the convective activities in the western Pacific warm pool showed the pattern in which the anomalous strong convection only appeared over the southern regions of the tropical western Pacific warm pool, which effects the meridional shift of the western Pacific subtropical high in the summer. The physical progress of the delayed impacts of the E1 Nino episodes in the central equatorial Pacific and their decaying evolution on the climate anomalies in eastern China were interpreted through the key role of special pattern for the heat convection in the tropical western Pacific warm pool and the response of the western North Pacific anomalous anticyclo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1 nino episodes climate impact eastern China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