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7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审美—审丑—新审美:论审美文学批评的演进 被引量:1
1
作者 曾艳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2,共12页
审美批评是一切文学批评的基础,是其他文学批评显在或者潜在的条件。改革开放以来,各种外来理论既拓展了文学研究视野,也导致了文学评论中艺术分析和审美评价的匮乏,研究者以理论概念肢解研究对象,迎合各种理论预设的结论,我国文学理论... 审美批评是一切文学批评的基础,是其他文学批评显在或者潜在的条件。改革开放以来,各种外来理论既拓展了文学研究视野,也导致了文学评论中艺术分析和审美评价的匮乏,研究者以理论概念肢解研究对象,迎合各种理论预设的结论,我国文学理论界与文学研究界也因此在去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批评、去审美理性与审美理性批评等二元对立中不断摇摆。本文将梳理审美文学原理得以生成演变的学术史和学科史,分析从审美到审丑再到新审美主义的发展演进,揭示其所从出的历史文化语境与思想学术渊源,用辩证理性观在恢复传统美学的审美自主性和当代反审美主义的激进立场之间寻找新的平衡点,从文学经典和大众文化研究中找到审美批评的共通之路,强化审美批评为“三大体系”建设提供纠偏机制的作用,为建构新的审美批评范式提供一种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 审丑 新审美主义
下载PDF
城市空间艺术化与“表皮”美学
2
作者 赵毅衡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2-142,共11页
人类艺术最显眼的是建筑,它让公共空间注满意义,成为一个时代的哲学和文化精神的有力体现,它是城市之所以为城市的理由。对艺术产业的研究,必须包括对城市空间艺术特点的追问。可以看到,越是到后现代建筑,墙体越有可能分化成两层,外层... 人类艺术最显眼的是建筑,它让公共空间注满意义,成为一个时代的哲学和文化精神的有力体现,它是城市之所以为城市的理由。对艺术产业的研究,必须包括对城市空间艺术特点的追问。可以看到,越是到后现代建筑,墙体越有可能分化成两层,外层“表皮”对城市空间艺术化起了重大作用。由于当代科技文化的发展,城市设计者与建筑学家可以比较自由地发挥艺术创作精神。在后现代符号美学推动下,城市空间的塑形高度个性化,由此可以比较灵活地解决民族风格与雅俗融合这两个元设计大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空间 艺术意义 建筑美学 玻璃幕墙
下载PDF
论帛书《黄帝四经》对老子美学的继承与发展
3
作者 谭玉龙 《昆明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47-55,共9页
大约成书于战国中期的帛书《黄帝四经》是战国黄老道家的代表作。它虽主要是一部政治哲学著作,但散见其中的有关美和艺术的论述却是黄老道家美学思想的体现:一方面,《黄帝四经》将本体之“道”视为人的“神明”之原,而对事物善恶美丑的... 大约成书于战国中期的帛书《黄帝四经》是战国黄老道家的代表作。它虽主要是一部政治哲学著作,但散见其中的有关美和艺术的论述却是黄老道家美学思想的体现:一方面,《黄帝四经》将本体之“道”视为人的“神明”之原,而对事物善恶美丑的判断正是“神明”的功能之一,故“道”成为审美判断之基;另一方面,它在论述不同问题时提及的美丑(恶)具有不同的所指,呈现出多义性和模糊性,但它着重强调的是人应该以实事求是、名实相符的态度进行美丑判断。此外,《黄帝四经》还认为对艺术、美色等的欣赏都与“欲”相关,但欣赏艺术、美色等并不会给国家、社会带来灾祸,带来灾祸的是对艺术、美色等的过度享乐。以《黄帝四经》为代表的战国黄老道家美学思想是对老子美学的继承与发展,它无不与政治统治、国家治理相关,其目的是实现“善治美政”,体现出现实性和介入性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四经 黄老道家 美学思想 美丑观 艺术论
下载PDF
论《额尔古纳河右岸》的画境艺术
4
作者 陈莉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62-66,共5页
中国诗情画意的古典美学传统源远流长,迟子建承袭了中国传统诗画艺术对意境的追求,将绘画技艺理念嫁接到文学创作中。作者在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中呈现了一种水墨画般简约隽永的画境艺术,以设色、写意、空白三种绘画表现手法为切入点... 中国诗情画意的古典美学传统源远流长,迟子建承袭了中国传统诗画艺术对意境的追求,将绘画技艺理念嫁接到文学创作中。作者在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中呈现了一种水墨画般简约隽永的画境艺术,以设色、写意、空白三种绘画表现手法为切入点,阐释出《额尔古纳河右岸》所展现出的视觉美、笔法美、布局美,挖掘小说画境艺术的独特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额尔古纳河右岸》 画境艺术 审美意义
下载PDF
《诗经》婚恋诗中水畔景观的成因及美学意蕴
5
作者 徐晓元 翁宇翔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56-60,共5页
《诗经》婚恋诗常常发生于水边,微妙的感情在水边悄然兴起、流散、变化,在水波流转中愈加深沉复杂,伴随着对水边场景的描摹,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审美体验。水畔成为《诗经》婚恋诗中的典型景观有其独特的历史和地理原因,水文化认知是其文... 《诗经》婚恋诗常常发生于水边,微妙的感情在水边悄然兴起、流散、变化,在水波流转中愈加深沉复杂,伴随着对水边场景的描摹,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审美体验。水畔成为《诗经》婚恋诗中的典型景观有其独特的历史和地理原因,水文化认知是其文化心理的源泉,加之《诗经》独有的抒情方式,赋予其独有的美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畔景观 《诗经》婚恋诗 历史地理文化成因 美学意义
下载PDF
网络“审丑”异化的文化评析:建构、解构与重构
6
作者 吴智勇 鲁明媚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117-124,共8页
“审丑”文化作为文化悖论的存在,一经产生便具有矛盾性。文化内部的不确定性带来“审丑”文化在价值功能上的悖论,进而在对文化主体价值思维的建构上出现矛盾。由于文化的开放共享,网络“审丑”作为现代化的文化消费行为,受文化价值、... “审丑”文化作为文化悖论的存在,一经产生便具有矛盾性。文化内部的不确定性带来“审丑”文化在价值功能上的悖论,进而在对文化主体价值思维的建构上出现矛盾。由于文化的开放共享,网络“审丑”作为现代化的文化消费行为,受文化价值、文化传播、文化消费的多重建构,在资本逻辑的强力诱导下走向异化。异化的发生作为消极力量导致对现存文化的解构,“文化雾霾”现象愈发严重,催生了文化“内卷化”和文化“逆淘汰”,亟需通过价值复归进行文化重构,实现文化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审美价值与附属价值相统一,达至网络“审丑”应然状态与实然状态的统一,从而实现文化生态共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审丑” 异化 文化悖论 资本逻辑 审美价值
下载PDF
由“生命”到“美学”的心路历程——从潘知常《我审美故我在--生命美学论纲》的“后记”说起
7
作者 范藻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37-43,共7页
当代中国生命美学的创始人和领军人潘知常从1991年的《生命美学》到2023年完成的“生命美学三书”(《信仰建构中的审美救赎》《走向生命美学》《我审美故我在》),构建起了“情本境界生命论”的美学思想及“审美何谓—审美为何”的研究... 当代中国生命美学的创始人和领军人潘知常从1991年的《生命美学》到2023年完成的“生命美学三书”(《信仰建构中的审美救赎》《走向生命美学》《我审美故我在》),构建起了“情本境界生命论”的美学思想及“审美何谓—审美为何”的研究体系。从他这四部著作(尤其是第三部)的“后记”进入潘知常的学术世界,探寻他由“生命”到“美学”的心路历程,期冀从一个独特的视角窥探他生命美学的“奥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潘知常 生命美学 审美意义 “后记”
下载PDF
曹文轩的美学乌托邦及限制
8
作者 张继荣 《惠州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86-91,共6页
曹文轩提出以“美”为核心尺度的文学观,并在这一观念指引下创作出一系列富于古典诗意的作品,塑造了一批颇具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创建出一个充满自然美、人情美的“油麻地”世界。他在20世纪末的文学语境中高举“美”的旗帜,以“美”来... 曹文轩提出以“美”为核心尺度的文学观,并在这一观念指引下创作出一系列富于古典诗意的作品,塑造了一批颇具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创建出一个充满自然美、人情美的“油麻地”世界。他在20世纪末的文学语境中高举“美”的旗帜,以“美”来救赎人心,有其时代意义和文化意义。同时,小说也呈现出情节重复、不合逻辑、人物形象单一固化等问题,反映出失“真”的“美”的力量的有限性,以及因精神资源不足导致的自我重复、思想乏力的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文轩 美学乌托邦 美学意义 创作困境
下载PDF
《红楼梦》人物的“双性同体”分析
9
作者 蒋雨彤 杨星月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77-81,共5页
“双性同体”理论是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流派争取女性权利和地位的重要理论之一,为西方女性主义运动作出了重大贡献,该理论对理解《红楼梦》的人物形象有着全新的意义。《红楼梦》中的许多人物都集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于一体,具有“双... “双性同体”理论是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流派争取女性权利和地位的重要理论之一,为西方女性主义运动作出了重大贡献,该理论对理解《红楼梦》的人物形象有着全新的意义。《红楼梦》中的许多人物都集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于一体,具有“双性同体”的特征,像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物的双性气质,体现了《红楼梦》“双性同体”人格建构的美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双性同体” 美学意义
下载PDF
现实题材影视作品的美育意义探究
10
作者 汤海滨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22期5-8,共4页
影视作品肩负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新时代不屈精神、助力国家文化经济融合发展的重要职责。现实题材影视作品以其独特的题材魅力,深入社会生活,展现世间百态,弘扬时代精神,着力为国家写史、为民族塑像、为时代明德。随着社会不... 影视作品肩负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新时代不屈精神、助力国家文化经济融合发展的重要职责。现实题材影视作品以其独特的题材魅力,深入社会生活,展现世间百态,弘扬时代精神,着力为国家写史、为民族塑像、为时代明德。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们的价值观逐渐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导致文化观念与物质观念被异化。基于此,该文通过运用比较研究法,将现实题材影视作品与历史题材进行对比,通过分析其差异质化出现实题材影视作品的内核及构成要素,同时选取当下热门现实题材影视作品进行内容分析,以案例中的美育意义反映当下社会文化、审美、教育的现状,旨在探究现实题材影视作品的美育意义,优化现实题材影视作品的美育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题材 影视作品 美育意义 比较研究法 案例分析法 意义探究
下载PDF
传统“古迹”语境下西湖苏堤历史叙事与价值阐释
11
作者 张恒显 吴葱 《古建园林技术》 2024年第2期121-125,共5页
中国古代有珍重历史遗存的传统,以“古迹”为核心形成了本土遗产话语。本文基于方志、图像等史料,重构了古代传统“古迹”语境下杭州西湖苏堤的历史叙事:苏堤至迟在南宋中叶被列为古迹,并经循环阐释凝练成“苏堤春晓”一景,后又借由清... 中国古代有珍重历史遗存的传统,以“古迹”为核心形成了本土遗产话语。本文基于方志、图像等史料,重构了古代传统“古迹”语境下杭州西湖苏堤的历史叙事:苏堤至迟在南宋中叶被列为古迹,并经循环阐释凝练成“苏堤春晓”一景,后又借由清康乾题名、立碑建亭促成景物焦点转移。揭示了中国古代“源流并重”“地以人胜”的古迹观念,重视古迹记录建档、阐释传播的保护行为。阐释了在此观念影响下,苏堤的历史价值,以人物纪念、社会教化为主的社会价值,以“叠晕之美”为主的美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迹 苏堤 苏堤春晓 源流并重 地以人胜 叠晕之美
下载PDF
生活即艺术--晚明文人生活美学的精神旨归及当代意义
12
作者 刘丽丽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53-57,共5页
“天崩地解”“王纲解纽”的晚明时代,文人们受启蒙思潮影响,并依托经济社会的发展,开启日常生活审美化风尚。文章从晚明生活美学的文化土壤出发,揭示这种风尚是晚明文人个性解放、正视需求的表现,折射出他们反抗世俗、超越世俗的价值意... “天崩地解”“王纲解纽”的晚明时代,文人们受启蒙思潮影响,并依托经济社会的发展,开启日常生活审美化风尚。文章从晚明生活美学的文化土壤出发,揭示这种风尚是晚明文人个性解放、正视需求的表现,折射出他们反抗世俗、超越世俗的价值意图,承载着他们的精神寄托。晚明文人“生活美学”所表征的对个体价值的体认及尊生的旨归,面对现实困境的精神选择与审美取向,对生活的热爱态度及对生活智慧的经验总结,对当代美学建设具有重要的参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明文人 生活美学 精神世界 参鉴意义
下载PDF
基于时尚潮流文化探究大众服饰审美感知力
13
作者 张思扬 江静雅 《丝网印刷》 2024年第8期41-44,共4页
服饰“美与丑”的认知在历史上不断发展变迁。结合时尚潮流文化与时代背景,探究中外案例中关于服饰发展中的美丑观点,助力大众构建健康的服饰审美能力。
关键词 审丑 审美能力 大众服饰
下载PDF
哈罗德·品特戏剧《归家》中的审丑艺术研究
14
作者 王玉环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2期1-5,共5页
在当代英国戏剧家哈罗德·品特的戏剧《归家》中,剧中人广泛使用暴力、粗鄙的语言并采取颠覆传统道德观念的行为,与文明社会的正常生活方式格格不入,文中的女主人公在婚姻的情感生活中上下求索而不知何处是归宿,最终沦陷在社会所编... 在当代英国戏剧家哈罗德·品特的戏剧《归家》中,剧中人广泛使用暴力、粗鄙的语言并采取颠覆传统道德观念的行为,与文明社会的正常生活方式格格不入,文中的女主人公在婚姻的情感生活中上下求索而不知何处是归宿,最终沦陷在社会所编织的堕落的罗网里。对于该部作品,大多数学者关注到的是其荒诞性和女性主义主题,但却鲜有学者注意到剧作的表现方式,也就是剧中广泛运用的负面审美艺术——审丑的艺术。文学是隐喻的世界,作者试图用荒诞的手法撕开现实的丑陋,以审丑的方式展示了社会生活的荒诞性,以此来隐喻西方男权社会中的男女不平等关系,折射出他的两性观及其对当代社会生活中女性境遇的关注与同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特戏剧 《归家》 荒诞 女性 审丑艺术 两性观
下载PDF
藏族传统歌舞艺术在跨文化交流中的审美变迁及文化意义
15
作者 尼玛普尺 《西藏艺术研究》 2024年第2期48-54,共7页
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藏族传统歌舞作为独特的文化载体,承载着深厚的历史与文化底蕴,受到全球视野关注。本研究旨在探究藏族传统歌舞在跨文化交流中经历的审美变迁及其文化意义。通过对藏族传统歌舞进行系统性的历史溯源和审美分析... 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藏族传统歌舞作为独特的文化载体,承载着深厚的历史与文化底蕴,受到全球视野关注。本研究旨在探究藏族传统歌舞在跨文化交流中经历的审美变迁及其文化意义。通过对藏族传统歌舞进行系统性的历史溯源和审美分析,结合田野调查与深度访谈,本研究筛选了100余首藏族传统民歌与50余场藏族歌舞表演视频作为样本,采用表演学、文化传播、符号学、美学等多重研究视角,对传统歌舞艺术在国内外文化交流中的传播路径、接受差异、创新实践及其背后的文化变迁动因进行了细致剖析。笔者在调研中了解到藏族歌舞艺术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表现形式展现了较为明显的变化轨迹,传统的动作语言、音乐节奏、队形排列在融合现代元素的过程中呈现出新的审美特点,其文化意义也在多维的交流中被重新解读与赋予,这一审美变迁不仅丰富了世界歌舞艺术的表达形式,也反映了全球化背景下藏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路径。同时,本课题研究以数字化建模方法为辅助,构建了一套藏族歌舞传播效果的定量评估体系,跟踪分析跨文化交流的有效性及其文化适应机制。据此,本研究为藏族文化传承与国内外文化交流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撑与实践方案,有助于促进藏族文化的多元共生以及文化自信的进一步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族传统歌舞 跨文化交流 审美变迁 文化意义 门户媒体
下载PDF
韶关童谣的地方文化意蕴
16
作者 易静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3期87-91,共5页
童谣是中华民族文化历史长河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兴起于民间,流传于四野,在儿童的口中广为传诵。韶关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环境,孕育了丰富的地方童谣:劳动童谣、仪式童谣、时政童谣、生活童谣、历史传说童谣等,从中能反映出该地的风土... 童谣是中华民族文化历史长河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兴起于民间,流传于四野,在儿童的口中广为传诵。韶关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环境,孕育了丰富的地方童谣:劳动童谣、仪式童谣、时政童谣、生活童谣、历史传说童谣等,从中能反映出该地的风土面貌、人文精神。该研究通过选择与品鉴几首具有地方风格的童谣,窥探其价值,明晰韶关地区社会特色,有助于探讨地方文化对儿童进行精神教化的功能、价值、路径与成效。同时伴随着时移俗易,童谣丰富的文化价值、社会功能、历史意义,仍然能给民族、民系的发展、演变,以及未来研究人类学、历史学、社会学提供丰富的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童谣 民俗 地方文化 文化意蕴 审美 教育意义
下载PDF
女性艺术与纤维艺术的关系研究
17
作者 卓珈伊 李祎漫 《纺织报告》 2024年第1期122-124,共3页
纤维艺术作为一个特殊的文化符号,千百年来一直体现着人类的精神,以女性为主体。因此,如何描述和建构这一学科,掌握其理论和文化特质,使其被更多人认识和了解,进而更深入地挖掘其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和文明,文章由此出发,探究女性艺术与... 纤维艺术作为一个特殊的文化符号,千百年来一直体现着人类的精神,以女性为主体。因此,如何描述和建构这一学科,掌握其理论和文化特质,使其被更多人认识和了解,进而更深入地挖掘其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和文明,文章由此出发,探究女性艺术与纤维艺术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艺术 女性主义 美学意义
下载PDF
约恩·福瑟《有人将至》中的房子意象研究
18
作者 庄荣荣 《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 2024年第1期25-27,共3页
“房子”是约恩·福瑟戏剧《有人将至》中的重要意象。作者通过表现剧中人物对房子价值的判断与对房子本身性质的揭示,表达了他者给人类所带来的痛苦且他者必然存在的主题思想,同时也加强了作品本有的审美意义。
关键词 约恩·福瑟 《有人将至》 房子 意象 审美意义
下载PDF
湘西苗绣的审美特质与文化意蕴分析
19
作者 刘一峰 林沛欣 荣钰萱 《西部皮革》 2024年第10期41-43,共3页
为了探索传统手工艺与民族文化的融合,通过实地考察、案例分析及文献梳理等方法,探究湘西苗绣的审美特质和文化内蕴,指出其独特的色彩、纹饰和技艺展现了深厚的苗族文化。动植物纹样如蝴蝶、鸟类蕴含生育繁荣等寓意,承载苗族历史记忆。... 为了探索传统手工艺与民族文化的融合,通过实地考察、案例分析及文献梳理等方法,探究湘西苗绣的审美特质和文化内蕴,指出其独特的色彩、纹饰和技艺展现了深厚的苗族文化。动植物纹样如蝴蝶、鸟类蕴含生育繁荣等寓意,承载苗族历史记忆。文章强调湘西苗绣在当今社会不仅具有审美和文化传承价值,还通过与现代传播方式及乡村振兴策略相结合,有力推动了地方经济发展,从而展现出其在现代社会中的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西苗绣 审美特质 文化意蕴
下载PDF
高速列车造型的美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26
20
作者 徐伯初 李洋 管聪颖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3-26,共4页
从形式美、技术美和象征意义3个方面对高速列车造型的美学特征进行了分析,着重强调了高速列车造型中的比例与尺度、均衡与稳定、对比与协调、节奏与韵律等特点,并以此为基础对高速列车所体现出的技术美进行了详细分析,阐释了其象征意义... 从形式美、技术美和象征意义3个方面对高速列车造型的美学特征进行了分析,着重强调了高速列车造型中的比例与尺度、均衡与稳定、对比与协调、节奏与韵律等特点,并以此为基础对高速列车所体现出的技术美进行了详细分析,阐释了其象征意义。在分析中以目前各国的主要车型为例,以期为体现中国文化特点的高速列车造型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美学特征 形式美 技术美 象征意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