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虚寒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MIF、TLR4表达及黄土汤干预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殷舟 王颖 +1 位作者 陈屹一 郑小伟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8期1740-1742,I0001,共4页
目的:观察黄土汤对虚寒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Toll样受体4(TLR4)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以多因素复合法结合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法制备虚寒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实验设正常组、模型组... 目的:观察黄土汤对虚寒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Toll样受体4(TLR4)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以多因素复合法结合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法制备虚寒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实验设正常组、模型组、柳氮磺胺吡啶(SASP)组、黄土汤组,观察大鼠脾指数、病理形态学,检测血清木糖、MIF、TLR4水平,评价黄土汤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结果:黄土汤可显著降低CMDI、HS评分,降低MIF、TLR4表达,提高D-木糖水平。结论:黄土汤对大鼠虚寒型溃疡性结肠炎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MIF、TLR4表达,减少炎症反应,促进结肠黏膜修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汤 溃疡性结肠炎 血清MIF 血清TLR4
下载PDF
活血清肠方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余淑娇 柯诗文 +3 位作者 李晴 吴锐 鄢毅 李国贤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年第3期342-345,共4页
目的探讨活血清肠方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症状和血瘀证积分值的疗效、血液流变学变化及安全性。方法选择8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给予活血清肠方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治疗,... 目的探讨活血清肠方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症状和血瘀证积分值的疗效、血液流变学变化及安全性。方法选择8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给予活血清肠方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治疗,对照组单用美沙拉嗪肠溶片剂,以4周为1个疗程,两个疗程后统计其总有效率,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和血瘀证积分值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5%,37/40)明显高于对照组(67.5%,28/40),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和血瘀证积分值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血清肠方不仅能改善UC患者的症状,降低血瘀证积分值,改善血液流变学异常,改善血液高黏滞综合征,而且安全性高;同时提出判断UC病情和预后的新指标,提出防治UC的新治则和新方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清肠方 溃疡性结肠炎 脾虚血瘀湿热证 血瘀证 血液高黏滞综合征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基于Raf/MEK/ERK信号通路探讨黄芪建中汤治疗大鼠脾胃虚寒型十二指肠溃疡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8
3
作者 宋厚盼 陈小娟 +5 位作者 曾梅艳 陈新怡 杨焘 刘涛 吴海滨 仇婧玥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093-1100,共8页
目的探讨黄芪建中汤通过Raf/MEK/ERK信号通路治疗大鼠脾胃虚寒型十二指肠溃疡(DU)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埃索美拉唑组(4.17 mg·kg^(-1))以及黄芪建中汤高、低剂量组(18.54、9.27 g·kg^(-... 目的探讨黄芪建中汤通过Raf/MEK/ERK信号通路治疗大鼠脾胃虚寒型十二指肠溃疡(DU)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埃索美拉唑组(4.17 mg·kg^(-1))以及黄芪建中汤高、低剂量组(18.54、9.27 g·kg^(-1))。采用“苦寒泻下+劳倦过度”法联合阿司匹林、无水乙醇构建脾胃虚寒型DU大鼠模型。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4 d。观察大鼠十二指肠黏膜损伤情况并计算溃疡指数和治疗指数;采用HE染色法观察十二指肠黏膜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十二指肠组织中前列腺素E2(PGE2)、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十二指肠黏膜磷酸化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Raf)、磷酸化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1/2(p-MEK1/2)、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p-ERK1)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十二指肠溃疡指数显著升高(P<0.01);小肠绒毛脱落,隐窝脓肿,小肠绒毛长度和隐窝深度均显著降低(P<0.01);肠黏膜PGE2、IL-10含量均明显降低(P<0.01),TNF-α含量显著增加(P<0.01);肠黏膜p-Raf、p-MEK1/2和p-ERK1蛋白表达量均明显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黄芪建中汤各剂量组的大鼠十二指肠溃疡指数均明显降低(P<0.01);肠黏膜损伤得到明显改善,黏膜形态趋于完整,小肠绒毛长度和隐窝深度均明显增加(P<0.01);肠黏膜PGE2和IL-10含量均明显提高(P<0.01),TNF-α含量显著降低(P<0.01);肠黏膜p-Raf、p-MEK1/2和p-ERK1蛋白表达均显著下调(P<0.01)。结论黄芪建中汤对脾胃虚寒型DU大鼠具有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控PGE2、TNF-α、IL-10等炎症介质水平,抑制Raf/MEK/ERK信号通路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建中汤 十二指肠溃疡 脾胃虚寒证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Raf/MEK/ERK信号通路 大鼠
下载PDF
乌梅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脾肾虚寒,寒中蕴热证)的疗效及对肠道微生态的影响 被引量:25
4
作者 李克亚 王真权 彭美瑶 《中医药导报》 2020年第16期85-89,共5页
目的:探讨乌梅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脾肾虚寒,寒中蕴热证)的疗效及对患者肠道微生态的影响。方法:将71例溃疡性结肠炎(脾肾虚寒,寒中蕴热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7例患者采用乌梅丸及美沙拉嗪治疗,对照组34例患者采用美沙拉嗪治疗,... 目的:探讨乌梅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脾肾虚寒,寒中蕴热证)的疗效及对患者肠道微生态的影响。方法:将71例溃疡性结肠炎(脾肾虚寒,寒中蕴热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7例患者采用乌梅丸及美沙拉嗪治疗,对照组34例患者采用美沙拉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中医证候疗效及肠道微生态菌群组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主症评分、次症评分及总评分均下降(P<0.05),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肠道微生态厚壁菌门、拟杆菌门、韦荣球菌属、黄杆菌属、乳酸杆菌属、消化球菌属、真杆菌属、双歧杆菌属相对丰度均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上述肠道微生态菌群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肠道微生态变形菌门、放线菌门、梭杆菌门、副拟杆菌属、普雷沃菌属、埃希氏菌属、沙门菌属、肠球菌属相对丰度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上述肠道微生态菌群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梅丸能够改善溃疡性结肠炎(脾肾虚寒,寒中蕴热证)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强疗效,并可有效调节肠道微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脾肾虚寒 寒中蕴热证 乌梅丸 美沙拉嗪 肠道微生态
下载PDF
安阿玥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经验 被引量:9
5
作者 冯大勇 王春晖 +2 位作者 白志勇 冯月宁 安阿玥 《河南中医》 2017年第3期409-411,共3页
安阿玥教授认为先天禀赋异常为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发生的重要前提,忧、思、郁、怒等不良情志刺激为其诱因,嗜食生冷、肥甘厚味、饮食不洁致湿热疫毒之邪内侵肠道为发病最直接原因,三者常相兼为患。安阿玥教授诊断用药... 安阿玥教授认为先天禀赋异常为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发生的重要前提,忧、思、郁、怒等不良情志刺激为其诱因,嗜食生冷、肥甘厚味、饮食不洁致湿热疫毒之邪内侵肠道为发病最直接原因,三者常相兼为患。安阿玥教授诊断用药强调中西医并重,二者互补短长,治疗用药方面,UC初起或急性期辨证为湿热交阻、气血壅滞证,主张以清热化湿,行气和血为主;病程日久辨证为寒热错杂、脾虚湿困证,以调补脾胃为主,辅以清热化湿,寒温并用、补泻兼施,寒温并用以和其阴阳,辛苦并进以调其升降,补泻兼施以顾其虚实;起病迅速病情危重的患者局部应用康复新液灌肠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湿热交阻、气血壅滞证 寒热错杂、脾虚湿困证 安阿玥
下载PDF
黄芪建中汤对脾胃虚寒证胃溃疡大鼠的影响 被引量:21
6
作者 陈小娟 曾梅艳 +4 位作者 宋厚盼 陈新怡 朱晓彤 杨焘 蔡雄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67-874,共8页
目的探讨黄芪建中汤对脾胃虚寒证胃溃疡大鼠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埃索美拉唑组(4.17 mg/kg)及黄芪建中汤低、高剂量组(9.27、18.54 g/kg)。采用番泻叶(10 m L/kg)联合游泳力竭法建立脾胃虚寒证候模型,无水乙醇(... 目的探讨黄芪建中汤对脾胃虚寒证胃溃疡大鼠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埃索美拉唑组(4.17 mg/kg)及黄芪建中汤低、高剂量组(9.27、18.54 g/kg)。采用番泻叶(10 m L/kg)联合游泳力竭法建立脾胃虚寒证候模型,无水乙醇(10 m L/kg)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200 mg/kg)建立胃溃疡模型。观察并记录大鼠的整体状态、体质量、进食量、饮水量和肛温,肉眼及HE染色观察胃黏膜组织形态学损伤,测量胃液总酸度和胃蛋白酶活性,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IL-4、IL-10、NO和TNF-α水平,qRT-PCR和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TLR-2、MyD88 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黄芪建中汤组大鼠体质量、进食量、饮水量和肛温均上升(P<0.05,P<0.01),溃疡指数下降(P<0.01),胃酸总酸度和胃蛋白酶活性均降低(P<0.01),血清TNF-α水平下降(P<0.05、P<0.01),IL-4、IL-10和NO水平上升(P<0.05、P<0.01),胃组织中TLR-2、MyD88 mRNA及蛋白表达下调(P<0.01)。结论黄芪建中汤对脾胃虚寒型胃溃疡大鼠有显著的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调节TLR-2/MyD88信号通路,影响炎性因子表达,下调黏膜攻击因子水平,从而加速胃黏膜溃疡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建中汤 胃溃疡 脾胃虚寒证 TLR-2 MYD88
下载PDF
温通针法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及对相关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4
7
作者 王允娜 牛崇信 《西部中医药》 2017年第5期114-116,共3页
目的:观察温通针法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及对相关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70例随机分为平补平泻针法组和温通针法组各35例,平补平泻针法组给予平补平泻针刺手法治疗,温通针法组给予温通针刺手... 目的:观察温通针法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及对相关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70例随机分为平补平泻针法组和温通针法组各35例,平补平泻针法组给予平补平泻针刺手法治疗,温通针法组给予温通针刺手法治疗。1个疗程(4周)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含量变化情况,并评价治疗的安全性。结果:1)临床总有效率温通针法组为88.6%,平补平泻针法组为68.6%,温通针法组的疗效优于平补平泻针法组(P<O.05);2)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IL-6、IL-8含量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温通针法组下降较平补平泻针法组明显(P<0.05)。3)所有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温通针法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较高的安全性,其作用机理可能与温通针法能有效降低(IL-6、IL-8)炎性反应表达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脾肾阳虚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8 温通针法
下载PDF
溃疡性结肠炎病因病机述评 被引量:25
8
作者 牛少娟 张晓艳 +2 位作者 丁晓坤 师虹艳 郭喜军 《河南中医》 2019年第5期799-801,共3页
西医认为溃疡性结肠炎与免疫、肠道菌群、遗传、感染、环境以及精神心理等因素有关。环境因素作用于遗传易感者,在肠道菌群的参与下,精神心理因素与感染参与其中,启动了难以停止的、发作与缓解交替的肠道天然免疫及获得性免疫反应,导致... 西医认为溃疡性结肠炎与免疫、肠道菌群、遗传、感染、环境以及精神心理等因素有关。环境因素作用于遗传易感者,在肠道菌群的参与下,精神心理因素与感染参与其中,启动了难以停止的、发作与缓解交替的肠道天然免疫及获得性免疫反应,导致肠道的屏障功能受到损害、增加肠道的通透性,与此同时,肠腔内的促炎症物质如抗原、内毒素等进入肠黏膜固有层,诱发机体的免疫应答。中医认为溃疡性结肠炎与脾胃虚弱、外感六淫、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禀赋不足等因素有关。其病因病机是素体脾胃虚弱,加之外感和内伤,导致湿热壅滞肠道,气机阻滞,损伤肠络。临床上辨证分为大肠湿热证、热毒炽盛证、脾虚湿蕴证、寒热错杂证、肝郁脾虚证、脾肾阳虚证、阴血亏虚证等证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病因病机 免疫因素 大肠湿热证 热毒炽盛证 脾虚湿蕴证 寒热错杂证 肝郁脾虚证 脾肾阳虚证 阴血亏虚证
下载PDF
痛泻要方对肝郁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脂质代谢及自噬的影响 被引量:11
9
作者 张旭飞 罗运凤 +2 位作者 高洁 陈云志 蒋志滨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39-746,共8页
目的观察痛泻要方对肝郁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血清、肝脏脂质代谢及自噬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8只)和造模组(52只),采用TNBS/乙醇溶液灌肠联合束缚应激+饮食失节造模法,建立溃疡性结肠炎肝郁脾虚证模... 目的观察痛泻要方对肝郁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血清、肝脏脂质代谢及自噬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8只)和造模组(52只),采用TNBS/乙醇溶液灌肠联合束缚应激+饮食失节造模法,建立溃疡性结肠炎肝郁脾虚证模型。造模成功后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柳氮磺胺吡啶组及痛泻要方高、中、低剂量组,各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通过HE、油红O染色分别观察大鼠结肠与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ELISA检测大鼠血清5-HT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肝脏5-HT_(2A)R、SCD1、SREBP-1、LC3、Beclin1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溃疡灶累及结肠全层,肝脏组织脂滴形成增多,血清5-HT水平升高(P<0.01),肝脏SCD1蛋白表达降低(P<0.01),5-HT_(2A)R、SREBP-1、LC3Ⅱ、Beclin1蛋白表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痛泻要方可修复大鼠结肠组织病理损伤,减少肝脏组织脂滴形成,降低血清5-HT水平(P<0.01)和肝脏5-HT_(2A)R、SREBP-1、LC3Ⅱ、Beclin1蛋白表达(P<0.05,P<0.01),升高肝脏SCD1蛋白表达(P<0.05,P<0.01)。结论痛泻要方补脾柔肝的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外周5-HT作用于肝脏5-HT_(2A)R表达,维持肝脏脂质代谢稳态以及改变肝细胞自噬水平,从而改善结肠组织病理变化,影响缓解期肝郁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泻要方 溃疡性结肠炎 肝郁脾虚证 外周5-羟色胺 肝脏脂质代谢 细胞自噬
下载PDF
闫雪洁运用寒热并用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经验 被引量:12
10
作者 郭琳 王雅婷 +1 位作者 考延磊 闫雪洁 《陕西中医》 2020年第8期1148-1151,共4页
溃疡性结肠炎属临床多发且难治疾病之一,病情反复难愈,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增加癌变风险。本文旨在探析闫雪洁教授基于“寒热并用”理论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辨治思路及用药特色。闫雪洁教授认为寒热错杂、虚实夹杂为溃疡性结肠炎重... 溃疡性结肠炎属临床多发且难治疾病之一,病情反复难愈,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增加癌变风险。本文旨在探析闫雪洁教授基于“寒热并用”理论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辨治思路及用药特色。闫雪洁教授认为寒热错杂、虚实夹杂为溃疡性结肠炎重要病机,临证常见湿热、热毒、瘀血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损伤肠络而成。病久伤及脾肾,正虚邪恋致病情迁延难愈。临床多表现为寒热、虚实错杂之征象,强调活动期以邪实为主,缓解期以正虚为主。治以寒热并用、虚实兼顾为基本准则,临证讲求分期论治、辨察体质、调气和血、调和阴阳。突出统顾寒热虚实,兼顾气血、体质,结合西医诊治优势,以求标本兼治,减少病情反复,达到最佳治疗效果。用方精当,化裁灵巧,效如桴鼓,为今后临床辨证治疗本病提供经验总结与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闫雪洁 病因病机 湿热 寒热并用 虚实兼顾
下载PDF
健脾疏肝煎治疗肝郁脾虚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淑英 陈婉 +1 位作者 杨佐琴 付雪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4年第1期36-38,共3页
目的探讨健脾疏肝煎治疗活动期肝郁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2例)和对照组(70例),治疗组在口服柳氮磺吡啶片的基础上加服健脾疏肝煎治疗,对照组在口服柳氮磺吡啶片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安慰剂治疗。... 目的探讨健脾疏肝煎治疗活动期肝郁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2例)和对照组(70例),治疗组在口服柳氮磺吡啶片的基础上加服健脾疏肝煎治疗,对照组在口服柳氮磺吡啶片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安慰剂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0周,观察中医证候疗效及临床症状与体征评分、肠镜下结肠黏膜病变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①治疗10周后,共有138例患者完成临床观察,治疗组70例,对照组68例。②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4.29%、72.06%;组间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临床症状与体征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腹痛、腹泻、里急后重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黏液脓血便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肠镜下结肠黏膜病变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肠镜下结肠黏膜病变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疏肝煎治疗活动期肝郁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可显著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中医证候疗效,改善结肠镜下黏膜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活动期 健脾疏肝煎 肝郁脾虚证 临床研究
下载PDF
健脾清肠汤治疗脾虚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40例 被引量:9
12
作者 丁永福 《西部中医药》 2018年第2期88-90,共3页
目的:观察健脾清肠汤治疗脾虚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对症支持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健脾清肠汤,每日1剂。2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观察2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 目的:观察健脾清肠汤治疗脾虚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对症支持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健脾清肠汤,每日1剂。2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观察2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炎症相关因子水平及Truelove分级情况。结果:腹痛腹胀、腹泻、便血及里急后重改善时间观察组均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干预后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镜复查Truelove分级中Ⅱ级及以下者干预后观察组37例(92.5%),对照组29例(7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清肠汤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能较快的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炎 溃疡性 脾虚湿热型 健脾清肠汤
下载PDF
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脾胃虚寒型复发性口腔溃疡60例 被引量:6
13
作者 辛自芳 《西部中医药》 2017年第4期91-94,共4页
目的:观察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脾胃虚寒型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维生素B_2、维生素C及左旋咪唑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溃疡面积、平... 目的:观察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脾胃虚寒型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维生素B_2、维生素C及左旋咪唑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溃疡面积、平均溃疡期、疼痛指数、证候积分及CD3^+、CD4^+、CD8^+及CD4^+/CD8^+水平的变化情况,并评估临床疗效及用药不良反应。结果:溃疡面积、平均溃疡期、疼痛指数、证候积分及CD3^+、CD4^+、CD8^+及CD4^+/CD8^+水平治疗前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均明显降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观察为91.67%,对照组为6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观察组为6.67%,对照组为2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脾胃虚寒型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溃疡 复发性 脾胃虚寒型 黄芪建中汤
下载PDF
中医食疗配合中药内服治疗虚寒型胃溃疡18例 被引量:12
14
作者 张琳琳 《河南中医》 2016年第3期507-508,共2页
目的:观察中医食疗配合中药内服治疗虚寒型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5月—2013年6月治疗的虚寒型胃溃疡患者3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3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8例。对照组给予中药内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 目的:观察中医食疗配合中药内服治疗虚寒型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5月—2013年6月治疗的虚寒型胃溃疡患者3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3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8例。对照组给予中药内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医食疗辅助治疗。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有效率为66.67%,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食疗配合中药内服治疗虚寒型胃溃疡疗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溃疡 虚寒型 中医食疗 中药内服
下载PDF
参苓白术散对脾虚湿困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组织NF-κB p65蛋白表达及相关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46
15
作者 李姿慧 王键 +2 位作者 蔡荣林 孙娟 叶铭钢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15-317,360,I0001,共5页
目的探讨参苓白术散对脾虚湿困型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结肠组织NF-κB p65蛋白表达及相关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48只Wistar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柳氮磺吡啶组、参苓白术散组,每组12只,脾虚湿困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 目的探讨参苓白术散对脾虚湿困型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结肠组织NF-κB p65蛋白表达及相关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48只Wistar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柳氮磺吡啶组、参苓白术散组,每组12只,脾虚湿困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采用三硝基苯磺酸(trinitrobenzene sulfonic acid,TNBS)/乙醇灌肠结合环境与饮食干预法复制,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并比较各组大鼠结肠组织NF-κB p65蛋白表达,ELISA法测定血清IL-6、IL-8、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NF-κB p65蛋白表达及IL-6、IL-8、TNF-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参苓白术散组和柳氮磺吡啶组较模型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苓白术散组与柳氮磺吡啶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可以明显改善UC大鼠结肠组织中NF-κB p65蛋白表达及血清IL-6、IL-8、TNF-α水平,促进肠黏膜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苓白术散 脾虚湿困证 溃疡性结肠炎 NF-ΚB 大鼠
原文传递
参苓白术散对溃疡性结肠炎脾虚湿困证大鼠结肠组织TLR2、MyD88、COX-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4
16
作者 李姿慧 蔡荣林 +2 位作者 孙娟 文印君 王瑞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5-53,共9页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对溃疡性结肠炎脾虚湿困证大鼠结肠组织Toll样受体2(TLR2)、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及环氧化酶-2(COX-2)表达的影响,探讨参苓白术散改善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TNBS/乙醇灌肠结合环境与饮食干预法复制溃疡...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对溃疡性结肠炎脾虚湿困证大鼠结肠组织Toll样受体2(TLR2)、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及环氧化酶-2(COX-2)表达的影响,探讨参苓白术散改善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TNBS/乙醇灌肠结合环境与饮食干预法复制溃疡性结肠炎脾虚湿困证大鼠模型。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参苓白术散组(15.6 g/kg)、参苓白术散(15.6 g/kg)+TLR2激动剂(50μg/只)组、参苓白术散(15.6 g/kg)+TLR2拮抗剂组(0.121 2μg/g),每组12只,连续给药14 d。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法测定结肠组织中TLR2、MyD88、COX-2蛋白表达,Real-time PCR法检测结肠组织TLR2、MyD88、COX-2 mRNA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TNF-α、IL-6及IL-1β水平均升高(P<0.05),结肠组织TLR2、MyD88、COX-2蛋白和mRNA表达增强(P<0.01);与模型组比较,参苓白术散组和参苓白术散+TLR2拮抗剂组大鼠血清TNF-α、IL-6及IL-1β水平均下降,结肠组织TLR2、MyD88、COX-2蛋白和mRNA表达下调(P<0.01)。与参苓白术散组比较,参苓白术散+TLR2拮抗剂组大鼠血清TNF-α、IL-6及IL-1β水平,结肠组织TLR2、MyD88、COX-2蛋白和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参苓白术散+TLR2激动剂组大鼠血清TNF-α、IL-6及IL-1β水平,结肠组织TLR2、MyD88、COX-2蛋白和mRNA表达均高于参苓白术散组(P<0.01)。结论参苓白术散可下调溃疡性结肠炎脾虚湿困证大鼠结肠组织TLR2、MyD88、COX-2表达,降低炎性因子的释放;参苓白术散通过负性调控TLR2/MyD88信号通路,减轻肠道炎症反应,可能是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苓白术散 溃疡性结肠炎 脾虚湿困 Toll样受体2 髓样分化因子88 大鼠
原文传递
基于核磁共振氢谱的慢性复发型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虚、实证候血浆代谢组学研究 被引量:15
17
作者 王佳婕 曹云 +6 位作者 李中峰 陈建新 王亮 黄佳钦 符欣 张忠绵 李志红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787-792,共6页
目的探讨慢性复发型溃疡性结肠炎(UC)虚、实证患者血浆代谢组学特征。方法收集UC慢性复发型脾胃气虚证和大肠湿热证患者共31例及40例健康志愿者,观察两组患者基本情况,运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R)定量检测血浆代谢物含量,采用主成分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复发型溃疡性结肠炎(UC)虚、实证患者血浆代谢组学特征。方法收集UC慢性复发型脾胃气虚证和大肠湿热证患者共31例及40例健康志愿者,观察两组患者基本情况,运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R)定量检测血浆代谢物含量,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PLS-DA)及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OPLS-DA)进行多元统计分析。结果筛选出潜在生物标志物10种,其中UC患者乙酰乙酸、丙酮水平高于健康人,乳酸、肌肽、丙氨酸、异亮氨酸则显著低于后者。慢性复发型UC大肠湿热证患者葡萄糖、苏氨酸、肌肽高于脾胃气虚证患者;缬氨酸、丙氨酸、甘氨酸低于脾胃气虚证患者。结论慢性复发型UC虚、实证患者存在较为明显的糖代谢、氨基酸代谢及脂代谢紊乱,UC辨证分型具有代谢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代谢组学 核磁共振氢谱 大肠湿热证 脾胃气虚证
原文传递
19例不同中医证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道菌群的差异性 被引量:30
18
作者 柯一帆 马芳笑 +3 位作者 钟继红 胡裕耀 徐磊 刘英超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1935-1941,共7页
目的探讨不同中医证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肠道菌群的差异。方法收集19例UC患者粪便样本,患者辨证分为脾虚湿热证组8例、寒热错杂证组5例、肝郁脾虚证组4例、脾肾阳虚证组2例,采用16SrDNA测序技术,对各组肠道菌群及菌群代谢情况进行统... 目的探讨不同中医证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肠道菌群的差异。方法收集19例UC患者粪便样本,患者辨证分为脾虚湿热证组8例、寒热错杂证组5例、肝郁脾虚证组4例、脾肾阳虚证组2例,采用16SrDNA测序技术,对各组肠道菌群及菌群代谢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各组样本共包含15个已知的门、182个菌属。在所有样本中,优势菌门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及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分别在脾虚湿热证组中依次占51.71%、34.09%和11.97%;在寒热错杂证组中依次占46.50%、34.49%和10.50%;在肝郁脾虚证组中依次占60.57%、34.04%、3.31%;在脾肾阳虚证组中依次占38.58%、50.61%、9.76%。75个菌属在各组中均出现,脾虚湿热证组特有菌属数为23个,寒热错杂证组特有菌属数为10个,肝郁脾虚证组特有菌属数为13个,脾肾阳虚证组特有菌属数为1个。各组患者的肠道菌群中短杆菌属(Brevibacterium)、副拟杆菌属(Parabacteroides)、热单胞菌属(Thermomonas)和斯卡多维氏菌(Scardovia)4个菌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副拟杆菌属在肝郁脾虚证组含量最低(0.06%)。肠道菌群代谢途径观察发现,寒热错杂证组在2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代谢途径中类胡萝卜生物合成、蛋白酶体代谢均有较高的表达(P<0.05)。结论不同中医证型的UC患者肠道菌群的构成及菌群代谢特征差异明显,其中副拟杆菌属含量下降与肝郁脾虚证相关性高,有潜力成为诊断肝郁脾虚证UC的诊断性生物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脾虚湿热 寒热错杂 肝郁脾虚 脾肾阳虚 肠道菌群 16SrDNA高通量测序
原文传递
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脾虚湿蕴证辨识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焦文超 罗慧 +7 位作者 唐家杨 王青 苏聪平 于雪 刘燕 石冰洁 王伟 郭淑贞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738-745,共8页
目的从疾病和证候2个维度建立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大鼠脾虚湿蕴证辨识方法,为中药药效评价及证候基础研究提供适宜动物模型。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周及8周的对照组与模型组,每组10只。采用免疫复合法造模,多时间... 目的从疾病和证候2个维度建立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大鼠脾虚湿蕴证辨识方法,为中药药效评价及证候基础研究提供适宜动物模型。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周及8周的对照组与模型组,每组10只。采用免疫复合法造模,多时间点采集比较大鼠的宏观表征、抓力、毛发、旷场实验等方面数据,并分别于造模后28、56 d取材,HE染色分析结肠病理变化。将溃疡性结肠炎临床常见证候诊断标准等效转化,用于大鼠证候辨识。结果在造模后1~3 d,模型组大鼠不欲饮食,体重下降明显,腹泻便血,抓取反抗变强,但活跃度、反应能力、自主活动、精神状态均正常,毛发较暗淡凌乱。4 d^2周,模型组大鼠表现为稀便黏附肛门,宏观表征、抓力等与对照组基本无差异。在3~4周,模型组大鼠排稀便,饮食量及抓力降低(P<0.05),毛发暗淡凌乱,较对照组活跃度降低,抓取反抗及反应能力减弱,病理符合疾病诊断。5~8周,模型组各指标逐渐恢复正常。结论免疫复合法造模后3~4周模型动物符合溃疡性结肠炎脾虚湿蕴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大鼠 证候评价 脾虚湿蕴证
原文传递
黄土汤合四神丸加味口服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4
20
作者 武赞仁 李丰林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18年第5期37-40,共4页
为观察黄土汤合四神丸加味口服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将68例脾肾阳虚型U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予黄土汤合四神丸加味口服,对照组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对比2组患者总... 为观察黄土汤合四神丸加味口服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将68例脾肾阳虚型U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予黄土汤合四神丸加味口服,对照组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对比2组患者总体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改善情况、血沉(ESR)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以及复发情况和不良反应等。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94.12%,32/34)明显高于对照组(79.41%,27/34),P<0.05。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ESR和CRP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其中观察组治疗后更低,P<0.05。治疗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复发率(9.38%,3/32)明显低于对照组(29.63%,8/27),P<0.05。2组患者治疗期间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检查均未见异常;观察组患者未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仅1例出现恶心、上腹轻微胀痛感,未予特殊处理,自行缓解。结果表明,黄土汤合四神丸加味口服可明显改善脾肾阳虚型UC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肠黏膜恢复,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其治疗机制可能与调节机体免疫、胃肠功能等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汤 四神丸 溃疡性结肠炎 脾肾阳虚证 临床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