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米级电化学加工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张朝阳 朱荻 +1 位作者 曲宁松 王明环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03-406,共4页
针对微米级电化学加工的关键技术问题,研制了用于微米级电化学加工的纳秒脉冲电源,并利用电化学腐蚀方法,在自制的电化学加工机床上连续实现了微细工具电极的制作和工件的加工。基于试验提出了微细电化学加工间隙的检测控制方法,提高了... 针对微米级电化学加工的关键技术问题,研制了用于微米级电化学加工的纳秒脉冲电源,并利用电化学腐蚀方法,在自制的电化学加工机床上连续实现了微细工具电极的制作和工件的加工。基于试验提出了微细电化学加工间隙的检测控制方法,提高了加工过程的稳定性,增强了定域蚀除能力。在低浓度酸性电解液中实现了微米级的电化学加工,利用研制的纳秒脉冲电源,根据加工电流将极间间隙控制在5μm左右,加工出了“NUAA”字形,每个字母高90μm,宽60μm,字母线条的宽度只有20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细电化学加工 超短脉冲电源 工具电极 加工间隙
下载PDF
光码分多址系统总体方案及其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沈成彬 范戈 Fan Ge 《光纤与电缆及其应用技术》 2001年第1期14-19,共6页
本文对光码分多址通信系统的各种方案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对实际应用系统的一些关键技术 ,如编 /解码器实现、超短激光脉冲产生、地址码选取、光功率控制、码字同步等进行了研究。最后提出了 OCDMA应用于一些领域的主要技术考虑。
关键词 光码分多址 超短脉冲光源 光功率控制 通信系统
下载PDF
基于双窄带LED光源的红外甲烷传感器的研制 被引量:8
3
作者 赵庆川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48-156,共9页
利用甲烷气体分子在3.3μm处的主吸收峰,研制了一种基于非色散红外光谱技术的红外甲烷传感器.传感器的光学部分由峰值波长为3.4μm的测量发光二极管、峰值波长为2.7μm的参考发光二极管、截止波长为3.6μm的光电二极管及球面反射面组成... 利用甲烷气体分子在3.3μm处的主吸收峰,研制了一种基于非色散红外光谱技术的红外甲烷传感器.传感器的光学部分由峰值波长为3.4μm的测量发光二极管、峰值波长为2.7μm的参考发光二极管、截止波长为3.6μm的光电二极管及球面反射面组成;电路部分包括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光敏信号处理电路、温度测量电路、微处理器.采用短脉冲供电控制逻辑的工作模式,降低红外光源的上电时间,将光学测量器件的功耗降至16mW.实验研究了温度变化对传感器甲烷浓度测量结果的影响,通过数据分析及线性拟合,得出了温度补偿算法公式.补偿后的传感器及检测系统平台实验结果表明:传感器平均功耗为23.56mW,在-20~50℃的温度范围内温度变化对测量值的影响不超过真值的3%,湿度影响不超过真值的4%,响应时间小于25s,工作稳定性时间大于60天,性能指标均满足或优于AQ6211-2008煤矿用非色散红外甲烷传感器行业标准相关要求.与热辐射红外光源或激光检测原理的甲烷传感器相比,基于双窄带发光二极管的红外甲烷传感器功耗降低70%以上,能够满足便携式、无线化应用场合低功耗的技术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传感器 红外吸收 窄带光谱 LED光源 短脉冲供电 温度补偿 甲烷检测
下载PDF
数控逆变焊机电流波形控制技术
4
作者 刘忠杰 惠良哲生 +2 位作者 波多晓 仝红军 上山智之 《电焊机》 2016年第3期48-53,65,共7页
针对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LSI芯片的新型逆变气体保护焊机及其输出电流波形控制技术进行讨论。根据选用的保护气体种类,优化直流焊接模式的电流输出,采用"改进型冷桥过渡CBT-EX"的熔滴过渡控制方式对短路过渡进行处理,大大降低... 针对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LSI芯片的新型逆变气体保护焊机及其输出电流波形控制技术进行讨论。根据选用的保护气体种类,优化直流焊接模式的电流输出,采用"改进型冷桥过渡CBT-EX"的熔滴过渡控制方式对短路过渡进行处理,大大降低了飞溅的发生量。实现了从薄板焊接的低电流领域到厚板焊接的高电流领域的高品质焊接。根据焊接母材材质,优化脉冲波形,获得"一脉一滴"理想的熔滴过渡形式,减少了飞溅量,提高了焊接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焊电源 冷桥过渡 短路过渡 脉冲波形
下载PDF
高压脉冲功率源与冲击片雷管发火能量匹配关系特性试验方法 被引量:6
5
作者 韩克华 王丽萍 +1 位作者 任西 褚恩义 《火工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5-49,共5页
针对高压脉冲功率源接入引出电缆后与冲击片雷管发火能量的匹配问题,提出了高压脉冲功率源与冲击片雷管发火能量的匹配关系特性试验方法,通过试验装置测试了接入引出电缆后冲击片雷管短路放电性能参数,并进行了理论分析及冲击片雷管发... 针对高压脉冲功率源接入引出电缆后与冲击片雷管发火能量的匹配问题,提出了高压脉冲功率源与冲击片雷管发火能量的匹配关系特性试验方法,通过试验装置测试了接入引出电缆后冲击片雷管短路放电性能参数,并进行了理论分析及冲击片雷管发火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在脉冲功率源输出端增加100mm的引出电缆后,冲击片雷管发火电压需提升300V,此时输出能量等价于未接入引出电缆时的发火能量。该方法在冲击片雷管发火试验以及传爆序列试验中,既能保护起爆装置,节约试验成本,又能保证冲击片雷管可靠起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片雷管 高压脉冲功率源 能量匹配 爆发电流 短路电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