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10795例筛查和随访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庞立静 韦德湛 +3 位作者 邓翼业 高平明 符茵 陈咏涛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0年第6期457-458,共2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的发病率及其自然病程。方法对2006年7月至2009年6月在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出生2~4 d的10 795例新生儿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进行PDA筛查,并对诊断为PDA的患儿于出院后3、6、... 目的探讨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的发病率及其自然病程。方法对2006年7月至2009年6月在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出生2~4 d的10 795例新生儿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进行PDA筛查,并对诊断为PDA的患儿于出院后3、6、9个月定期进行超声心动图跟踪观察。结果 10 795例新生儿中,筛查出PDA 1 367例,发病率为12.66%。PDA患儿于生后3、6、9个月的自发性闭合率分别为82.1%,94.7%和97.1%。结论绝大多数新生儿PDA能于3个月内自愈。新生儿PDA可不必急于治疗,但应加强随访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导管未闭 新生儿 超声心动图 筛查 随访 自发性闭合率
下载PDF
心电图联合超声心动图在扩张型心肌病和缺血型心肌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2
作者 朱荣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年第1期97-99,共3页
目的研究心电图(ECG)联合超声心动图(UCG)在扩张型心肌病(DCM)和缺血型心肌病(ICM)鉴别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心肌病患者,根据心肌病类型将其分为DCM组和ICM组,各30例。两组均应用ECG联合UCG检查,比较两组的心功能指标... 目的研究心电图(ECG)联合超声心动图(UCG)在扩张型心肌病(DCM)和缺血型心肌病(ICM)鉴别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心肌病患者,根据心肌病类型将其分为DCM组和ICM组,各30例。两组均应用ECG联合UCG检查,比较两组的心功能指标、ECG检测值、心脏形态结构变化及心脏瓣膜反流情况。结果DCM组的AORT、SV、LVEF均小于ICM组,LAD、LVESD、RVID、LVDD、EPSS、E/A、RV6、RV6/RMAX均大于ICM组(P<0.05)。DCM组的左心室心尖圆薄、左心室呈拱门状、室壁节段性运动障碍、室壁矛盾运动发生率低于ICM组,左心室呈球状、弥漫性室壁运动障碍发生率高于ICM组(P<0.05)。DCM组的二尖瓣反流率高于主动脉瓣、三尖瓣、肺动脉瓣反流率(P<0.05);DCM组的主动脉瓣、三尖瓣、肺动脉瓣反流率高于ICM组(P<0.05)。结论ECG联合UCG可有效鉴别DCM和ICM,此联合检查方法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病 心电图 超声心动图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和左室造影测量膜部室间隔缺损的相关研究
3
作者 李敬邦 张玉顺 +3 位作者 李寰 代正学 李军 张军 《心脏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192-194,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超声心动图(UCG)和左室造影(LV)定量测量膜(周)部室间隔缺损(VSD)的相关性。方法全组患者106(男49,女57)例,年龄2~45(9.6±8.3)岁。UCG采用非标准左室长轴、大血管短轴及五腔切面;LV取左前斜位45°~60°加头... 目的对比分析超声心动图(UCG)和左室造影(LV)定量测量膜(周)部室间隔缺损(VSD)的相关性。方法全组患者106(男49,女57)例,年龄2~45(9.6±8.3)岁。UCG采用非标准左室长轴、大血管短轴及五腔切面;LV取左前斜位45°~60°加头位25°,测量VSD的大小,与主动脉瓣右冠瓣的距离。结果LV测量VSD大小显著大于左室长轴超声测量值(7.4±2.9mmvs5.2±2.3mm,P<0.05),而与大血管短轴及五腔心切面UCG测量值(7.0±2.9mm,7.0±3.2mm)无显著性差异(P>0.05)。大血管短轴与五腔心切面UCG测量VSD大小值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显著大于左室长轴切面测值(P<0.05)。LV测量VSD距主动脉瓣距离显著大于左室长轴切面测值(3.4±1.0mmvs2.3±0.7mm,P<0.05),而与五腔心切面测值(3.0±1.0mm)无显著性差异(P>0.05)。五腔心切面所测室间隔缺损距主动脉瓣距离亦与LV测值显著相关(r=0.84,P<0.01)。UCG在大血管短轴切面所测室缺与三尖瓣的距离为3.3±1.3(1.5~7)mm。结论膜部VSD介入治疗时仍应以LV测量VSD的大小和位置为选择封堵器的“金标准”,UCG测量可以作为左室造影的重要补充;而VSD与三尖瓣的距离只能用UCG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 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室造影
下载PDF
心力衰竭15例血流动力学监测
4
作者 吴强 张美雄 《基层医学论坛》 2009年第16期507-508,共2页
目的比较Swan-Ganz漂浮导管技术、超声心动图检查、检测BNP等三项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15例心力衰竭患者,入院后均行Swan-Ganz漂浮导管技术监测PCWP,并监测BNP及LVEF。结果①心力衰竭患者BNP水平明显高... 目的比较Swan-Ganz漂浮导管技术、超声心动图检查、检测BNP等三项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15例心力衰竭患者,入院后均行Swan-Ganz漂浮导管技术监测PCWP,并监测BNP及LVEF。结果①心力衰竭患者BNP水平明显高于无心力衰竭组(P<0.01)。②PCWP降低3mmHg(1mmHg=0.133kPa)时检测的BNP浓度与PCWP降低前检测的BNP浓度比较2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③正规心力衰竭治疗1周后BNP浓度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④正规心力衰竭治疗1周前后LVEF值2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严重心力衰竭患者,漂浮导管监测PCWP最为及时、精确。快速检测BNP水平对诊断心力衰竭有重要价值,并可用于心力衰竭患者治疗随访的指标。超声心动图对心力衰竭患者病情变化的敏感性较BNP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an-Ganz漂浮导管 脑钠肽 超声心动图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房间隔缺损伴不同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室功能变化 被引量:1
5
作者 石银华 吴伟 +3 位作者 杨明华 王晓洁 谷昆峰 殷珊珊 《河北医药》 CAS 2020年第22期3452-3455,共4页
目的探讨三尖瓣瓣环组织位移技术对于房间隔缺损伴不同程度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室功能变化评估。方法选择2010至2015年诊断房间隔缺损伴不同肺动脉高压患者62例。依据患者合并肺动脉高压水平不同分为正常组(静息时肺动脉压<30 mm Hg)1... 目的探讨三尖瓣瓣环组织位移技术对于房间隔缺损伴不同程度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室功能变化评估。方法选择2010至2015年诊断房间隔缺损伴不同肺动脉高压患者62例。依据患者合并肺动脉高压水平不同分为正常组(静息时肺动脉压<30 mm Hg)18例、轻度组(静息时肺动脉压30~40 mm Hg)23例与中度组21例(静息时肺动脉压>40 mm Hg)。经胸二维超声及三维超声检查测量3组患者右心室舒张末期内径(RVEDd)、右心房横径(RALD)与右心室舒张末容积(EDV)、右心室收缩末期容积(ESV)、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采用斑点追踪技术测量右心室侧壁三尖瓣前叶瓣环与瓣环室间隔处二者连线中点相对于心尖部收缩期位移峰值距离(TAD),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浆氨基末端钠尿肽(NT-proBNP)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检验分析TAD与RVEF、血浆NT-proBNP水平相关性。结果中度组、轻度组与正常组患者RVEDd、RALD逐渐降低,EDV、RVEF增加,ESV减少,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轻度组与中度组TAD逐渐减少,NT-proBNP水平逐渐增加,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心室三尖瓣瓣环位移距离越小,右心室收缩功能越差,肺动脉压(sPAP)与血浆NT-proBNP水平越高。TAD与RVEF呈正相关(r=0.684,P<0.05);TAD与sPAP呈负相关(r=-0.806,P<0.05);TAD与血浆NT-proBNP水平呈负相关(r=-0.732,P<0.05)。结论房间隔缺损伴有不同程度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室受损程度存在差异。右心室收缩期三尖瓣环位移与射血分数、肺动脉压、血浆氨基末端钠尿肽水平存在相关性。常规测量右心室收缩期三尖瓣环位移峰值可以有效定量评估房间隔缺损患者右心室负荷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间隔缺损 右心室 心功能 超声心动图 肺动脉高压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在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6
作者 庞立静 韦德湛 +3 位作者 邓翼业 高平明 符茵 陈咏涛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0年第20期2743-2744,共2页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在新生儿心脏病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9 568例新生儿进行先心病筛查.结果 共筛查出先心病369例,先心病发生率为12.48‰.2009年和2010年先心病发生率均明显高于2003年和2004年(P<0.05),且2...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在新生儿心脏病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9 568例新生儿进行先心病筛查.结果 共筛查出先心病369例,先心病发生率为12.48‰.2009年和2010年先心病发生率均明显高于2003年和2004年(P<0.05),且2007~2010年先心病的平均发生率(13.78‰)显著高于2003~2006年的平均发生率(10.17‰)(P<0.01).病理类型中,以室间隔缺损(VSD)和房间隔缺损(ASD)为多见,分别占48.24%和44.17%.结论 新生儿先心病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是诊断新生儿先心病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超声心动图 筛查 新生儿
原文传递
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心电图与超声心动图的比较 被引量:6
7
作者 梁鹍 牛颖 魏经汉 《中国综合临床》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93-295,共3页
目的 探讨心电图与超声心动图在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LVH)诊断中的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心电图检出左心室肥厚23例(23.00%),超声心动图检... 目的 探讨心电图与超声心动图在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LVH)诊断中的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心电图检出左心室肥厚23例(23.00%),超声心动图检出左心室肥厚78例(78.00%)。其中Ⅰ级高血压13例,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左心室肥厚检出率分别为7.69%和38.46%;Ⅱ级高血压32例。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左心室肥厚检出率分别为12.50%和62.50%;Ⅲ级高血压55例,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左心室肥厚检出率分别为32.73%和96.36%。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患者心律失常检出率为57.69%,无左心室肥厚的高血压患者心律失常检出率为18.18%。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是重要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应结合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来提高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及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及早进行积极治疗来降低高血压患者的病死率和病残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左心室肥厚 心电图 超声心动图
原文传递
北京市上地医院1年出生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天成 张晓新 +1 位作者 许翠平 任秀珍 《中国病毒病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346-349,共4页
目的研究北京市上地医院1年出生新生儿先心病的流行情况,探索先心病在基层医院筛查和管理方法。方法选择2006年7月1日~2007年6月30日北京市上地医院出生全部新生儿,住院期间每日均予体格检查、详细心脏听诊,出生第二天心电图检查,对有... 目的研究北京市上地医院1年出生新生儿先心病的流行情况,探索先心病在基层医院筛查和管理方法。方法选择2006年7月1日~2007年6月30日北京市上地医院出生全部新生儿,住院期间每日均予体格检查、详细心脏听诊,出生第二天心电图检查,对有病理性杂音、青紫、气促等不能用呼吸神经等疾病解释及心电图提示先心病者,进一步心脏彩超检查,出院随访6月~1年。结果筛查5 581例,发现听诊异常51例,其中彩超确诊先心病41例,诊断率80.4%,非先心病10例,为瓣膜返流或假腱索;2例新生儿除外心脏外原因青紫、气促,听诊异常,均确诊复杂心脏畸形;EKG提示先心病者4例,均确定诊断;X线诊断右位心2例。心脏彩超确诊先心病43例:室间隔缺损15例,占34.9%;房间隔缺损10例,占23.2%;单纯动脉导管未闭12例,占27.9%;镜像右位心2例,占4.7%;原发性肺动脉高压1例,占2.3%;复杂心脏畸形3例,占7.0%。死亡共4例,占9.3%。结论在基层医院做好新生儿体格检查、心脏听诊,合理选择心脏超声等检查,出院随访半年以上,能够廉价高效地早期发现先天性心脏病并降低婴儿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筛查 新生儿 超声心动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