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ncoupling protein 2 deficiency of non-cancerous tissues inhibits the progression of pancreatic cancer in mice
1
作者 Denis Revskij Jakob Runst +14 位作者 Camilla Umstätter Luise Ehlers Sarah Rohde Dietmar Zechner Manuela Bastian Brigitte Müller-Hilke Georg Fuellen Larissa Henze Hugo Murua Escobar Christian Junghanss Axel Kowald Uwe Walter Rüdiger Köhling Olaf Wolkenhauer Robert Jaster 《Hepatobiliary & Pancreatic Diseases International》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2期190-199,共10页
Background: 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PDAC) is a disease of the elderly mostly because its development from preneoplastic lesions depends on the accumulation of gene mutations and epigenetic alterations over ti... Background: 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PDAC) is a disease of the elderly mostly because its development from preneoplastic lesions depends on the accumulation of gene mutations and epigenetic alterations over time. How aging of non-cancerous tissues of the host affects tumor progression, however, remains largely unknown. Methods: We took advantage of a model of accelerated aging, uncoupling protein 2-deficient( Ucp2 knockout, Ucp2 KO) mice, to investigate the growth of orthotopically transplanted Ucp2 wild-type(WT) PDAC cells(cell lines Panc02 and 6606PDA) in vivo and to study strain-dependent differences of the PDAC microenvironment. Results: Measurements of tumor weights and quantification of proliferating cells indicated a significant growth advantage of Panc02 and 6606PDA cells in WT mice compared to Ucp2 KO mice. In tumors in the knockout strain, higher levels of interferon-γ m RNA despite similar numbers of tumor-infiltrating T cells were observed. 6606PDA cells triggered a stronger stromal reaction in Ucp2 KO mice than in WT animals. Accordingly, pancreatic stellate cells from Ucp2 KO mice proliferated at a higher rate than cells of the WT strain when they were incubated with conditioned media from PDAC cells. Conclusions: Ucp2 modulates PDAC microenvironment in a way that favors tumor progression and implicates an altered stromal response as one of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ncreatic cancer Orthotopic model uncoupling protein 2 FIBROSIS
下载PDF
非线性解耦K-G模型在高面板堆石坝应力变形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44
2
作者 高莲士 汪召华 宋文晶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1-7,共7页
结合对高面板堆石坝的研究 ,对作者所提出的非线性解耦K G模型作了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 .目前 ,这种模型已能适应填筑坝在施工期和蓄水期的各种应力路径 ;可用常规三轴试验求得具有归一性的模型参数 ,且工程问题的有限元求解简单、可行 ... 结合对高面板堆石坝的研究 ,对作者所提出的非线性解耦K G模型作了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 .目前 ,这种模型已能适应填筑坝在施工期和蓄水期的各种应力路径 ;可用常规三轴试验求得具有归一性的模型参数 ,且工程问题的有限元求解简单、可行 .本文介绍这一模型的新模式及模型参数的增量回归方法 ,以及应用于高面板堆石坝的三维有限元计算结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 解耦k-g模型 高面板堆石坝 三维有限元 应力 变形
下载PDF
堆石料现场侧限压缩试验解耦K-G模型参数分析方法及在面板坝中的应用 被引量:23
3
作者 高莲士 蔡昌光 朱家启 《水力发电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6-33,共8页
本文利用解耦K-G模型能适应不同应力路径的特点,提出一种堆石料现场侧限压缩试验(=132cm)解耦K-G模型参数的分析方法。该方法能求得解耦K-G模型的4个主要参数,突破了侧限压缩试验只能用于求取压缩模量Ea一个参数的局限。从而解决了用... 本文利用解耦K-G模型能适应不同应力路径的特点,提出一种堆石料现场侧限压缩试验(=132cm)解耦K-G模型参数的分析方法。该方法能求得解耦K-G模型的4个主要参数,突破了侧限压缩试验只能用于求取压缩模量Ea一个参数的局限。从而解决了用室内三轴试验(=30cm)参数存在的“缩尺效应”等影响,并对三板溪面板堆石坝进行了三维有限元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工结构 材料参数 现场侧限压缩试验 堆石料 缩尺效应 解耦k-g模型 侧压力系数
下载PDF
偏心不耦合系数对爆破裂隙影响的数值模拟
4
作者 成琼 张延年 +3 位作者 屈林永 解明侠 程扬 方逵宾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9-268,共10页
为了探究偏心不耦合爆破岩石的最优不耦合系数,建立6组单孔二维ANSYS/LS-DYNA模型,分析PK本构岩石在偏心不耦合爆破荷载作用下的损伤效应。结果表明:①随着偏心不耦合系数的增加,不耦合侧破碎区半径呈现先显著减小再缓慢减小的趋势,而... 为了探究偏心不耦合爆破岩石的最优不耦合系数,建立6组单孔二维ANSYS/LS-DYNA模型,分析PK本构岩石在偏心不耦合爆破荷载作用下的损伤效应。结果表明:①随着偏心不耦合系数的增加,不耦合侧破碎区半径呈现先显著减小再缓慢减小的趋势,而耦合侧为先快速增大再缓慢减小;不耦合侧裂隙延伸长度呈现先略减小而后缓慢增加最后显著降低的趋势,耦合侧则基本不变;不耦合侧爆心距20 cm处质点振动峰值速度呈显著增加趋势;②当不耦合系数不变时,岩石抗压强度越大裂隙延伸长度越长,反之越短。当不耦合系数k=1.7时,不同抗压强度岩石在偏心爆破荷载作用下实现不耦合侧破碎区半径最小而耦合侧较大,不耦合侧裂隙少且耦合侧较发育,有效减小非爆破区岩石爆破效应,为最优偏心不耦合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K本构模型 偏心不耦合装药 爆破损伤 振动峰值速度 数值模拟
下载PDF
Numerical analysis of bending property of bi-modulus materials and a new method for measurement of tensile elastic modulus
5
作者 Tianmin Wang Jianhong Y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SCIE CSCD 2023年第10期2539-2555,共17页
In nature,there are widely distributed bi-modulus materials with different 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under compressive and tensile stress states,such as concrete,rock and ceramics.Due to the lack of constitutive mod... In nature,there are widely distributed bi-modulus materials with different 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under compressive and tensile stress states,such as concrete,rock and ceramics.Due to the lack of constitutive model that could reasonably consider the bi-modulus property of materials,and the lack of simple and reliable measurement methods for the tensile elastic parameters of materials,scientists and engineers always neglect the effect of the bi-modulus property of materials in engineering design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To solve this problem,this study utilizes the uncoupled strain-driven constitutive model proposed by Latorre and Montáns(2020)to systematically study the distributions and magnitudes of stresses and strains of bi-modulus materials in the three-point bending test through the numerical method.Furthermore,a new method to synchronously measure the tensile and compressive elastic moduli of materials through the four-point bending test is proposed.The nume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bi-modulus property of materials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stress,strain and displacement in the specimen utilized in the three-point and four-point bending tests.Meanwhile,the results from the numerical tests,in which the elastic constitutive model proposed by Latorre and Montáns(2020)is utilized,also indicate that the newly proposed measurement method has a good reliability.Although the new measurement method proposed in this study can synchronously and effectively measure the tensile and compressive elastic moduli,it cannot measure the tensile and compressive Poisson’s ratio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odulus material uncoupled strain-driven constitutive model Three-point bending test Four-point bending test Tensile elastic modulus FssiCAS
下载PDF
三维区域地面沉降数值模拟 被引量:11
6
作者 罗跃 叶淑君 吴吉春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063-1070,共8页
由于地裂缝研究及地表变形监测技术(例如GPS,In SAR等)的快速发展,抽取地下水引起的地层水平位移受到关注。传统区域地面沉降模型虽然求解快速但不能模拟水平位移;比奥模型虽然能够模拟土体的三维变形,但模型求解的计算量较大,较少应用... 由于地裂缝研究及地表变形监测技术(例如GPS,In SAR等)的快速发展,抽取地下水引起的地层水平位移受到关注。传统区域地面沉降模型虽然求解快速但不能模拟水平位移;比奥模型虽然能够模拟土体的三维变形,但模型求解的计算量较大,较少应用于大尺度的区域地面沉降数值模拟。为解决以上问题,推导了解耦三维地面沉降数学模型,模型推导过程显示:比奥模型假设法向总应力和不变,则可简化为解耦三维地面沉降模型;解耦三维地面沉降模型假设土体仅有垂向一维变形,则可简化为传统区域地面沉降模型。同时通过数值试验验证了解耦三维地面沉降模型可以作为比奥模型的替代模型和传统区域地面沉降模型的改进模型,用来模拟抽取地下水引起的三维区域地面沉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沉降 地裂缝 解耦三维地面沉降模型 贮水率
下载PDF
不耦合定向断裂爆破试验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杨仁树 姜琳琳 +2 位作者 杨国梁 陈岗 窦波洋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1-13,共3页
采用小比例水泥砂浆模型试验与现场试验相结合的方式对聚能管不耦合装药定向断裂爆破进行研究。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当径向不耦合系数1.20,轴向不耦合系数1.75时,水泥砂浆试块定向断裂效果显著,主裂纹明显,无次生裂纹产生。根据模型试验... 采用小比例水泥砂浆模型试验与现场试验相结合的方式对聚能管不耦合装药定向断裂爆破进行研究。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当径向不耦合系数1.20,轴向不耦合系数1.75时,水泥砂浆试块定向断裂效果显著,主裂纹明显,无次生裂纹产生。根据模型试验结果进行了双向不耦合边坡定向断裂爆破现场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双向不耦合聚能管装药减小了装药总量,提高了炸药能量的利用率;同时,聚能管爆破半眼痕明显,断面平整光滑,减小了后期边坡处理的工作量,降低了支护费用。试验结果可对进一步完善定向断裂爆破技术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断裂爆破 双向不耦合系数 模型试验 聚能管
下载PDF
天生桥面板堆石坝实测变形的三维反馈分析 被引量:18
8
作者 高莲士 宋文晶 +1 位作者 张宗亮 冯业林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6-31,共6页
本文根据天生桥面板堆石坝施工期及初次高水位蓄水后的实测变形资料 ,采用清华非线性解耦K G模型 ,进行大坝整体的三维有限元反馈分析 .分析结果与实测结果基本相符 .反馈分析结果给出了坝料实际的力学性质 (模型参数 ) ,揭示了分区分... 本文根据天生桥面板堆石坝施工期及初次高水位蓄水后的实测变形资料 ,采用清华非线性解耦K G模型 ,进行大坝整体的三维有限元反馈分析 .分析结果与实测结果基本相符 .反馈分析结果给出了坝料实际的力学性质 (模型参数 ) ,揭示了分区分期填筑的高面板堆石坝的复杂变形性状 ;文中提出对高坝下游填筑料 (即IIIC区料 )的坚实性应有较高的要求 .特别要注意对坝体的施工临时剖面进行优化设计 ,以控制堆石体的差异变形、防止面板下垫层料出现裂缝及脱空等问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面板堆石坝 实测变形 三维反馈分析
下载PDF
埋地管道的横向静力分析耦合模型及其解耦条件 被引量:2
9
作者 范文亮 姚娟娟 +2 位作者 张春涛 李正良 林艳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37-443,共7页
现有埋地管道横向静力分析中的刚性管假设可以实现横向分析与纵向分析的解耦,但往往与实际情况不符。为此,本文根据埋地管道的受力特点,建立了考虑纵向内力影响的横向静力分析耦合模型。基于此耦合模型,结合挠曲线方程与纵向内力的关系... 现有埋地管道横向静力分析中的刚性管假设可以实现横向分析与纵向分析的解耦,但往往与实际情况不符。为此,本文根据埋地管道的受力特点,建立了考虑纵向内力影响的横向静力分析耦合模型。基于此耦合模型,结合挠曲线方程与纵向内力的关系,推导出横向分析和纵向分析的解耦条件,为建立解耦模型提供了理论基础。与此同时,一方面为便于实用,另一方面为检验解耦模型的误差,文中针对圆环形管道导出了其横截面剪应力分布规律,给出了埋地管道横向静力分析的实用耦合模型,并结合弹性中心法,建议和提出了耦合模型的实现算法。最后,采用耦合模型对两端固定的埋地给水管道进行了横向内力分析及解耦模型的误差探讨。结果表明,管道两端处纵向剪力对横向内力影响显著,解耦模型误差很大;但随着与管端距离的增加纵向剪力的影响急剧减小,近跨中区域解耦误差几乎可忽略不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埋地管道 横向静力分析 耦合模型 解耦条件 弹性中心法
下载PDF
复杂地基对西龙池面板堆石坝三维应力及变形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高莲士 宋文晶 吴梦喜 《水力发电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0-20,共11页
西龙池抽水蓄能电站的下水库大坝为沥青混凝土面板堆石坝 ,坝址碎石料覆盖层较深 ,且河床基岩面向下游倾斜 ,大坝设计中如何合理利用坝基覆盖层碎石料并减少坝基开挖量是十分重要的问题。本文采用清华非线性解耦K G模型 ,进行大坝三维... 西龙池抽水蓄能电站的下水库大坝为沥青混凝土面板堆石坝 ,坝址碎石料覆盖层较深 ,且河床基岩面向下游倾斜 ,大坝设计中如何合理利用坝基覆盖层碎石料并减少坝基开挖量是十分重要的问题。本文采用清华非线性解耦K G模型 ,进行大坝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研究了蓄水期坝体变形特点及下游边坡及坝趾区坝基的稳定问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板堆石坝 倾斜基岩面 碎石覆盖层 非线性 三维有限元
下载PDF
滑动轴承一维温度场稳态热效应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大全 苗同臣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2期91-95,共5页
在二维温度场模型基础上,建立了滑动轴承一维温度场计算模型。首先忽略周向速度中泊肃叶流项,实现了广义雷诺方程和油膜温度场控制方程的解耦;然后假定二维温度场径向是三次多项式函数,控制方程径向积分,利用油膜和轴颈、轴瓦接触面处... 在二维温度场模型基础上,建立了滑动轴承一维温度场计算模型。首先忽略周向速度中泊肃叶流项,实现了广义雷诺方程和油膜温度场控制方程的解耦;然后假定二维温度场径向是三次多项式函数,控制方程径向积分,利用油膜和轴颈、轴瓦接触面处热边界条件,获得了周向一维油膜温度场控制方程组和轴瓦内表面温度解析表达式。算例表明,轴瓦内表面温度值与实验数据吻合,运算时间仅为二维模型的千分之一,适用计及温黏效应下油膜润滑特性的工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维温度场模型 解耦 控制方程组 轴瓦内表面温度力
下载PDF
多层双向偏心框架结构弹塑性阶段扭平频率比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姜忻良 邝羽平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76-1083,共8页
为了探讨多层双向偏心结构在弹塑性阶段平扭耦联变化规律,建立了带有双向抗侧力构件的多层双向偏心结构空间简化剪切模型.利用MATLAB编程和非线性静力分析方法探讨了3层双向均匀偏心框架结构在整个加载过程中的结构频率变化规律.结合由... 为了探讨多层双向偏心结构在弹塑性阶段平扭耦联变化规律,建立了带有双向抗侧力构件的多层双向偏心结构空间简化剪切模型.利用MATLAB编程和非线性静力分析方法探讨了3层双向均匀偏心框架结构在整个加载过程中的结构频率变化规律.结合由非线性静力分析得到的结构等效层恢复力模型,展开了多层双向偏心结构前3阶频率随扭平频率比和偏心率从弹性阶段到弹塑性阶段整个过程中的参数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弹塑性阶段平扭耦联参数变化规律明显不同于弹性阶段;结构弹塑性发展的不同程度对频率随参数的变化规律有明显影响;结构弹塑性的发展削弱了扭平频率比和偏心率对频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偏心结构 简化模型 弹塑性分析 扭平频率比 平扭耦联 偏心率
下载PDF
大型压缩试验在堆石坝应力变形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丙印 李全明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38-43,共6页
在大坝堆石料大型三轴压缩试验中,剪胀变形在总的体积变形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由其试验结果所确定的模型体变参数通常会夸大剪缩的影响。本文提出了用大型侧限压缩试验结果修正堆石料本构模型体变参数的方法,使用清华非线性解耦KG模型,... 在大坝堆石料大型三轴压缩试验中,剪胀变形在总的体积变形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由其试验结果所确定的模型体变参数通常会夸大剪缩的影响。本文提出了用大型侧限压缩试验结果修正堆石料本构模型体变参数的方法,使用清华非线性解耦KG模型,以茅坪溪心墙堆石坝变形计算分析为例,介绍了大型侧限压缩试验成果在确定堆石体本构模型参数过程中的应用。通过与坝体变形实测结果的对比分析,证明使用经侧限压缩试验修正后的本构模型参数,可显著提高坝体变形的计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石料 大型压缩试验 体积变形 有限元 非线性解耦KG模型
下载PDF
双模双光子Jaynes-Cummings模型中场与原子的缠绕 被引量:9
14
作者 刘翔 《量子电子学》 CSCD 1995年第3期326-330,共5页
本文研究了二能级原子与非耦合双模场相互作用的双光子J-C模型中场熵的时间演化,具体分析了场态初始平均光子数及原子相干性对场熵演化的影响。
关键词 双光子J-C模型 非耦合双模场 场熵 量子光学
下载PDF
提高压力AGC响应速度的方法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兴华 《钢铁研究》 CAS 2000年第2期41-44,共4页
研究了轧件塑性系数Q对压力AGC控制效果的影响 ,提出了一种提高压力AGC响应时间的方法 ,取得了较好的仿真效果 ,对压力AGC的应用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厚度控制 塑性系数 压力AGC 响应速度
下载PDF
不同水量下不耦合装药混凝土试件爆破对比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大宁 胡银林 +2 位作者 郭连军 李秀虎 潘博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1-26,共6页
为了研究不同水量条件下预裂爆破破坏机理,基于现有的爆破理论,对空气和水不耦合装药爆破进行了理论分析,得出空气和水不耦合装药的孔壁初始压力。在此基础上,应用LS-DNAY(非线性有限元)动力学分析软件,建立三维双孔不耦合装药爆破模型... 为了研究不同水量条件下预裂爆破破坏机理,基于现有的爆破理论,对空气和水不耦合装药爆破进行了理论分析,得出空气和水不耦合装药的孔壁初始压力。在此基础上,应用LS-DNAY(非线性有限元)动力学分析软件,建立三维双孔不耦合装药爆破模型,分析在相同不耦合装药结构条件下,不同水量炮孔孔壁初始压应力;并依据Von Mises破坏准则,分析了炮孔连心线上的有效应力变化过程。在理论和数值模拟的基础上,进行混凝土试件不耦合装药爆破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装药条件下,炮孔中水量越少,炮孔壁处产生的初始压力越小,炮孔连心线上的有效应力越小;预裂面平整度越好;同时空气和水混合不耦合装药时,空气部分的预裂面平整度优于含水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耦合装药 LS-DYNA 不同水量 混凝土模型 预裂爆破
下载PDF
煤矿下山巷道水与空气不耦合装药爆破技术对比研究
17
作者 汪海旭 宗琦 +1 位作者 汪海波 王梦想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19年第5期747-754,共8页
为了提高三级煤矿许用炸药能量利用率,改善爆破破岩效果,保证开采区的工作效率,对不耦合装药结构进行优化,以理论推导的方式分别得出空气不耦合与水不耦合装药系数对爆生气体准静压力的影响,并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实验室爆破模型试验研... 为了提高三级煤矿许用炸药能量利用率,改善爆破破岩效果,保证开采区的工作效率,对不耦合装药结构进行优化,以理论推导的方式分别得出空气不耦合与水不耦合装药系数对爆生气体准静压力的影响,并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实验室爆破模型试验研究水和空气径向不耦合分别作用下爆炸应力波的传播分布特性,分析峰值应力与测点到炮孔比例距离、不耦合系数之间的关系,并与理论分析对比验证。结果表明:当不耦合系数相同时,炮孔处水不耦合装药爆炸应力波峰值高于空气不耦合装药,随着不耦合系数的增加,炮孔处爆炸应力波的峰值应力减小;模型试验测得同一测点的水不耦合装药峰值应力是空气不耦合装药峰值应力的1.15~1.52倍,峰值应力作用时间长于空气不耦合装药,同一测点水和空气不耦合装药结构测得的应力波及其峰值应力均随不耦合系数的增加呈负幂函数衰减,且空气不耦合装药时衰减得更快,与理论分析一致;贵州某煤矿下山巷道,于梯形掘进断面实施传统空气不耦合装药结构掏槽爆破,效果不甚理想,运用水不耦合装药爆破技术,提高了炮孔利用率,减小了岩石破碎块度,使爆堆集中,显著提高了岩石破碎效果与出渣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下山巷道 掘进爆破 水不耦合装药 爆炸应力波 不耦合系数 模型试验
下载PDF
Response mechanism of platinum electrode to uncoupled ions(Ⅰ)——Response of platinum electrode to Pb^(2+),Cd^(2+),Ca^(2+) and Mg^(2+)
18
作者 史生华 于书平 刘鹏 《Science China Chemistry》 SCIE EI CAS 1997年第1期37-44,共8页
The transient response mechanism of the platinum electrode to the uncoupled ions may be interpreted with the mixed phase formation (MPF) model of the transient response of precipitate-based ion-selective electrodes to... The transient response mechanism of the platinum electrode to the uncoupled ions may be interpreted with the mixed phase formation (MPF) model of the transient response of precipitate-based ion-selective electrodes to interfering tons for Kxy【【1 It is discovered that the peak height of the transient signal is related to the solubility of M(OH)2 and hydration heat of M2+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positive peak height of transient signal of Pb2+ or Cd2+ and lgaM obey tne Nernst equation,while that of Ca2+ or Mg2+ does not.The equilibrium potential is not of Nernst response for all 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TINUM ELECTRODE uncoupled ion TRANSIENT potential RESPONSE signal mixed phase formation model
原文传递
一种新压力AGC控制模型的研究
19
作者 刘兴华 《轧钢》 2000年第5期55-57,共3页
介绍了BISRA -AGC系统 ,从仿真结果指出其响应速度慢的缺点 ,从而提出了一种新的压力AGC控制模型———解耦设定模型。采用该模型 ,轧件厚度达到规定误差± 0 0 0 5mm的时间由BISRA模型的374ms减少到 76ms。
关键词 厚度控制 压力AGC控制模型 解耦设定模型 中厚板
下载PDF
金属塑性成形中的韧性断裂微观机理及预测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20
作者 贾哲 穆磊 臧勇 《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454-1467,共14页
为实现汽车轻量化,同时保证其具有较好的碰撞安全性,高强度-质量比金属板材在汽车制造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在传统冲压成形过程中,上述板材(如先进高强钢、铝合金和镁合金等)会出现无明显缩颈的韧性断裂行为.特别是发生在纯剪切... 为实现汽车轻量化,同时保证其具有较好的碰撞安全性,高强度-质量比金属板材在汽车制造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在传统冲压成形过程中,上述板材(如先进高强钢、铝合金和镁合金等)会出现无明显缩颈的韧性断裂行为.特别是发生在纯剪切加载路径附近的剪切型韧性断裂行为超出了传统缩颈型成形极限图的预测范围.此外,在近些年来快速发展的单点渐进成形中,缩颈失稳被抑制,取而代之的则是无明显缩颈的韧性断裂.以上问题对基于缩颈失稳的传统成形极限分析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限制了高强度-质量比金属板材的应用及其新型成形工艺的研发.为此,世界各国学者开始普遍关注金属材料韧性断裂预测模型的开发及其应用研究.本文首先从孔洞的演化行为方面出发,对金属韧性断裂的微观机理研究进行了介绍.随后重点评述了韧性断裂预测模型的研究进展和应用现状.最后,对韧性断裂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本文可以为金属韧性断裂模型的选择、应用及其开发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形极限 韧性断裂 耦合模型 非耦合模型 孔洞演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