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注塑机注射螺杆熔融段流固耦合分析及优化
1
作者 王昌 魏延峰 +1 位作者 张立良 张智铖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0-135,共6页
针对注塑机螺杆长期受到的高黏度熔融塑料流体挤压发生塑性变形,降低螺杆寿命的问题,以1600 k N注塑机螺杆熔融段为研究对象,进行正交试验分析,在提高螺杆寿命的同时,保证了螺杆注射效率。以螺杆导程、棱宽和槽深为变量,以螺杆熔融段轴... 针对注塑机螺杆长期受到的高黏度熔融塑料流体挤压发生塑性变形,降低螺杆寿命的问题,以1600 k N注塑机螺杆熔融段为研究对象,进行正交试验分析,在提高螺杆寿命的同时,保证了螺杆注射效率。以螺杆导程、棱宽和槽深为变量,以螺杆熔融段轴向流速、最大等效应力、最大变形以及最大容量为评价指标,经过设计正交试验,运用ANSYS Fluent以一种低密度聚乙烯为塑料流体材料进行单向流固耦合分析。结果表明,当螺杆导程为50 mm、棱宽为3.6 mm、槽深为3 mm时的优化效果最佳,与优化前相比,轴向流速提高了6%,等效应力降低了26%,最大变形降低了18%,最大容量提升了3%。优化后,螺杆等效应力和变形较小,流体轴向流速更快、流体最大容量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塑机 螺杆 熔融段 单向流固耦合 正交试验
下载PDF
ISO 6级洁净室换气次数确定方法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伊伟奇 李浩 +3 位作者 李超 吴重纬 黄翠 黄晨 《建筑节能(中英文)》 CAS 2023年第4期71-76,共6页
非单向流洁净室设计时,由于事先无法准确获得室内发尘量资料,一般按洁净度要求利用相关设计规范确定换气次数取值范围,但所选用的换气次数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实际使用时是否能满足洁净度要求,是否会过大而造成能耗浪费。以一典型顶送... 非单向流洁净室设计时,由于事先无法准确获得室内发尘量资料,一般按洁净度要求利用相关设计规范确定换气次数取值范围,但所选用的换气次数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实际使用时是否能满足洁净度要求,是否会过大而造成能耗浪费。以一典型顶送侧回的ISO 6级非单向流洁净室为研究对象,利用正交实验方法,获得对室内洁净度影响较大的4个因素影响程度排序:室内发尘量、换气次数、送风口尺寸、尘源高度。在此基础上,在送风结构与房间污染源位置固定的洁净室内,进行不同换气次数下室内发尘量对室内浓度变化的特性实验。通过实验结果获得不同换气次数、发尘量时的颗粒物浓度计算拟合式,以此确定了ISO 6级下选用换气次数的室内最大允许发尘量,即按规范选用50~60次/h换气次数时室内最大允许发尘量为7.4×10^(4)~8.9×10^(4)pc/(m^(3)·min)。同样,还可确定在不同发尘量时需要的最小换气次数,比如室内发尘量为4.0×10^(4)pc/(m^(3)·min)时,此时ISO 6级洁净室只需nmin=27次/h。因此,按洁净度确定非单向流洁净室换气次数的同时考虑室内发尘量的大小,可以在满足室内洁净度要求的同时节约能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单向流洁净室 正交实验 发尘量 换气次数
下载PDF
复合筒型风电基础单向流局部冲刷试验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于通顺 练继建 +1 位作者 齐越 王鸿振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15-1020,共6页
复合筒型基础是一种新型的宽浅式海上风电基础,相对于桩基础等深基础,复合筒型基础周围地基的冲刷破坏对风机结构体系安全性的影响更加明显,因此,研究海流作用下复合筒型基础的冲刷特性很有必要。针对某工程实例,建设了冲刷试验场地,布... 复合筒型基础是一种新型的宽浅式海上风电基础,相对于桩基础等深基础,复合筒型基础周围地基的冲刷破坏对风机结构体系安全性的影响更加明显,因此,研究海流作用下复合筒型基础的冲刷特性很有必要。针对某工程实例,建设了冲刷试验场地,布置了典型测点,为复合筒型基础冲刷试验奠定了基础;采用系列比尺模型的方法,分别选取1:20、1:40、1:70三种比尺的模型,对海上风电复合筒型基础样机周围粉砂质海床的冲刷情况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各组试验冲刷平衡时间、模型周围冲刷坑的范围、最大冲刷深度,并且依据系列比尺模型试验原理计算出了实际工程中的冲刷深度。通过试验研究给出了实际工程复合筒型基础的最大冲刷深度,明确了单向流作用下复合筒型基础周围地基局部冲刷特性,填补了复合筒型基础冲刷试验研究的空白,为复合筒型基础的工程应用提供了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筒型基础 单向流 局部冲刷 试验
下载PDF
移动Ad Hoc网络QoS路由的闭环DNA计算模型 被引量:2
4
作者 殷脂 叶春明 温蜜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93-596,601,共5页
提出针对移动Ad Hoc网络QoS路由问题的闭环DNA计算模型.对每条路径进行弧、费用、探针的3组编码,再采用有目的的终止技术合成所有从起点到终点的弧首尾相连路径,然后通过接入实验和电泳实验得到费用最小路径,并通过检测实验输出所有费... 提出针对移动Ad Hoc网络QoS路由问题的闭环DNA计算模型.对每条路径进行弧、费用、探针的3组编码,再采用有目的的终止技术合成所有从起点到终点的弧首尾相连路径,然后通过接入实验和电泳实验得到费用最小路径,并通过检测实验输出所有费用最小路径,同时给出了算法的生化实现过程.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增加算法复杂度情况下获得了QoS路由问题的最优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OS路由 闭环DNA计算模型 DNA编码 接入实验 单向链路
下载PDF
免拆模混凝土梁受弯性能试验 被引量:2
5
作者 吴方伯 左瑞 +2 位作者 文俊 刘彪 周绪红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15,共8页
为研究免拆模混凝土梁的受弯性能,设计制作1根免拆模混凝土梁和1根现浇对比梁,对2个试件进行单向静力加载,得到了各试件的破坏形态、荷载特征值、荷载-混凝土应变曲线、荷载-钢筋应变曲线、荷载-跨中位移曲线,并将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为研究免拆模混凝土梁的受弯性能,设计制作1根免拆模混凝土梁和1根现浇对比梁,对2个试件进行单向静力加载,得到了各试件的破坏形态、荷载特征值、荷载-混凝土应变曲线、荷载-钢筋应变曲线、荷载-跨中位移曲线,并将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试件屈服前,免拆模混凝土梁与现浇梁的裂缝发展有较大区别,但最终破坏时2个试件的整体破坏特征基本相似;免拆模混凝土梁的预制U形混凝土模块与内部后浇混凝土结合较好,整个加载过程未出现U形模块脱落或撕裂现象;免拆模混凝土梁的开裂荷载相比现浇梁试件要小8%,但2个试件的极限荷载基本相同,实际工程中可采用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对免拆模混凝土梁的开裂荷载、极限荷载进行计算,结果偏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形混凝土模块 免拆模混凝土梁 单向静力试验 受力性能 荷载特征值
下载PDF
非单向流洁净室通风量计算的一些问题 被引量:2
6
作者 涂有 涂光备 《洁净与空调技术》 2019年第2期5-8,共4页
非单向流洁净室需供给足够的洁净风量,以稀释和排走在操作及工艺过程产生的尘埃,从而维持洁净室所要求的洁净度,所以送风量的合理确定是洁净室工程设计的重要环节。目前国内常见的理论计算式中虽然包括了一些相关制约因素,可作为定性分... 非单向流洁净室需供给足够的洁净风量,以稀释和排走在操作及工艺过程产生的尘埃,从而维持洁净室所要求的洁净度,所以送风量的合理确定是洁净室工程设计的重要环节。目前国内常见的理论计算式中虽然包括了一些相关制约因素,可作为定性分析的参考,但在实际工程设计中难于运用。多年来ISO 5级以下的洁净室一般都是依据相关技术指南及工程经验按常规换气次数取值。几十年来国内数以百万平米计的洁净室工程实践证明,这些用于设计的经验数值是实用和可信的。特别指出以国内常见的理论计算式来否定早期国外学者所推导的简约理论式有欠妥当。通过一些例题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单向流 洁净度 通风量 理论计算 工程经验
下载PDF
不同条件下乌梁素海污染物在冰-水体系中分布规律的模拟 被引量:18
7
作者 吕宏洲 李畅游 +4 位作者 史小红 赵胜男 杨芳 吴用 宋爽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51-1158,共8页
为探讨单一因素(如浓度、温度、酸碱度)对冰封期乌梁素海中营养盐和盐分(总氮、总磷、Na+和Cl-)迁移的影响,对不同条件下各物质水样进行室内单向结冰模拟,分析总结物质在冰层和冰下水层中的分布特征,并用分配系数(K)来表征.结果表明:冰... 为探讨单一因素(如浓度、温度、酸碱度)对冰封期乌梁素海中营养盐和盐分(总氮、总磷、Na+和Cl-)迁移的影响,对不同条件下各物质水样进行室内单向结冰模拟,分析总结物质在冰层和冰下水层中的分布特征,并用分配系数(K)来表征.结果表明:冰体中物质浓度随水样初始浓度(C0)的增大而增大,随结冰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各物质在冰体中的浓度分布表现为顶层<中层<底层.总氮、总磷的分配系数K随C0的增大呈递减趋势,Na+和Cl-的K值随C0的增大呈递增趋势;对各条件下的K值进行假设检验,结果为:水样中物质初始浓度和结冰温度显著影响其在冰-水体系中的分布;同一温度下,C0较小时,酸碱度显著影响各物质在冰-水体系中的分布,C0较大时,酸碱度显著影响Na+和Cl-在冰-水体系中的分布,但对总氮、总磷浓度分布的影响不显著.可见,在不同环境因素下,各物质在冰-水体系中表现出不同的分布特征,对此进行模拟可为寒区湖泊污染物迁移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向结冰模拟 冰水双介质 物质迁移 分配系数 乌梁素海
下载PDF
单向碳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磨削表面质量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屈硕硕 巩亚东 +1 位作者 杨玉莹 蔡明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310-1315,共6页
为考察单向碳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C f/SiC)的磨削表面质量,使用树脂结合剂金刚石砂轮完成正交试验研究.通过极差分析获得砂轮线速度 v s、磨削深度 a p和进给速度 v w对表面质量影响的主次顺序.正交试验结果表明:磨削深度对磨削表... 为考察单向碳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C f/SiC)的磨削表面质量,使用树脂结合剂金刚石砂轮完成正交试验研究.通过极差分析获得砂轮线速度 v s、磨削深度 a p和进给速度 v w对表面质量影响的主次顺序.正交试验结果表明:磨削深度对磨削表面粗糙度影响最大;随着磨削深度 a p的增大,表面粗糙度显著增大;随着砂轮线速度 v s的增大,表面粗糙度不断减小;随着进给速度 v w的增大,表面粗糙度增大.最终根据试验结果及表面微观形貌对单向碳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磨削机理进行深入的分析,对单向C f/SiC磨削加工理论的机理揭示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向碳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Cf/SiC) 磨削 表面质量 正交试验 磨削机理
下载PDF
单向碳/碳复合材料高温疲劳试验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陈波 温卫东 +2 位作者 崔海涛 张宏建 徐颖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56-462,共7页
为了研究单向碳/碳的高温疲劳特性,从疲劳损伤力学出发,提出了考虑温度、氧化速率的碳/碳复合材料剩余刚度、剩余强度模型,并开展了碳/碳复合材料[0]16单向板试验件在室温、有涂层700℃和无涂层700℃的拉/拉疲劳试验和剩余强度试验。试... 为了研究单向碳/碳的高温疲劳特性,从疲劳损伤力学出发,提出了考虑温度、氧化速率的碳/碳复合材料剩余刚度、剩余强度模型,并开展了碳/碳复合材料[0]16单向板试验件在室温、有涂层700℃和无涂层700℃的拉/拉疲劳试验和剩余强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单向碳/碳复合材料的剩余刚度曲线呈倒"S"形,材料的刚度退化存在三个阶段;单向碳/碳复合材料在室温和有抗氧化涂层700℃的疲劳加载初期和末期存在刚度突降,中期的刚度无明显退化;单向碳/碳复合材料在室温的疲劳刚度退化小于10%,而有抗氧化涂层单向碳/碳复合材料700℃的刚度退化超过30%;无抗氧化涂层单向碳/碳复合材料在疲劳中期存在明显刚度退化,末期无刚度突降。模型的拟合结果表明:复合材料高温剩余刚度、剩余强度模型能够很好地预测单向碳/碳复合材料在室温和700℃的剩余刚度、剩余强度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 疲劳试验 碳/碳复合材料 单向板 剩余刚度 剩余强度
下载PDF
单向冻结过程中NaCl盐渍土水盐运移及变形机理研究 被引量:28
10
作者 肖泽岸 赖远明 尤哲敏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992-2001,共10页
冻结过程中的水盐迁移机理一直是冻土学研究的热点。通过单向冻结试验,研究了冻结过程中的水盐运移过程及土体变形。研究表明,在土体初始含盐量为0.8%的条件下,土体的冻胀变形显著减小,盐分的存在强烈影响着冻结缘处水分的集聚,盐对土... 冻结过程中的水盐迁移机理一直是冻土学研究的热点。通过单向冻结试验,研究了冻结过程中的水盐运移过程及土体变形。研究表明,在土体初始含盐量为0.8%的条件下,土体的冻胀变形显著减小,盐分的存在强烈影响着冻结缘处水分的集聚,盐对土体的冻胀具有抑制作用。在补给不同浓度NaCl溶液的条件下,土体初期的冻胀变形规律一致,随着盐分在冻结锋面处的累积,土体在后续冻结过程中水分迁移动力不足,从而使得土体冻胀过程中冻胀明显减小。基于溶液的性质并考虑盐分对土体冻结温度和未冻水含量的影响,建立了冻结过程中NaCl盐渍土水盐迁移规律及变形的计算模型,计算结果显示,计算模型能够很好地反映含盐土体在冻结过程中的温度、水分、盐分及变形的规律,从而为深入了解盐渍土在冻结过程中的变形机理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渍土 单向冻结试验 水盐迁移 变形
下载PDF
钢轨轨腰缺陷检测MsT有限元分析及优化 被引量:2
11
作者 郭稳 林知明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第3期29-36,共8页
钢轨轨腰缺陷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列车的运行安全,及时有效地对轨腰缺陷进行检测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铁磁性材料固有的磁致伸缩效应及其逆效应,分析了磁致伸缩换能器(MsT)激励过程的控制方程,采用有限元法建立了一个检测钢轨轨腰通孔缺陷、... 钢轨轨腰缺陷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列车的运行安全,及时有效地对轨腰缺陷进行检测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铁磁性材料固有的磁致伸缩效应及其逆效应,分析了磁致伸缩换能器(MsT)激励过程的控制方程,采用有限元法建立了一个检测钢轨轨腰通孔缺陷、一发一收的单向聚焦斜入射SV波MsT二维多物理场耦合模型。该模型对钢轨轨腰处有缺陷时接收线圈的感应电压信号进行仿真分析,并结合正交试验法,分别研究了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的提离距离、导线结构参数对缺陷回波电压信号幅值的影响,得到了模型优化后的结构参数。该工作对MsT用于钢轨轨腰缺陷检测的接收电压信号分析以及导线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轨轨腰缺陷 磁致伸缩换能器(MsT) 单向聚焦斜入射SV波 有限元法 正交试验法
下载PDF
管束结构对单向开缝翅片管换热器传热与阻力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施兴兴 袁益超 《能源工程》 2020年第3期28-33,45,共7页
通过对不同相对横向管间距S1/do、相对纵向管间距S2/do的单向开缝翅片管换热器进行模拟,分析研究参数范围内S1/do与S2/do变化对单向开缝翅片管换热器性能的影响规律,模拟结果的准确性得到了模化试验的验证。结果表明:在S1/do=2.10~2.84... 通过对不同相对横向管间距S1/do、相对纵向管间距S2/do的单向开缝翅片管换热器进行模拟,分析研究参数范围内S1/do与S2/do变化对单向开缝翅片管换热器性能的影响规律,模拟结果的准确性得到了模化试验的验证。结果表明:在S1/do=2.10~2.84、S2/do=1.76~2.50范围内,单向开缝翅片管换热器翅片侧的阻力受S2/do的影响更大;单向开缝翅片管换热器综合性能受S1/do、S2/do影响的程度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向开缝翅片 管间距 模化试验 数值模拟
下载PDF
硫酸铜对关键食物链环节毒性作用的微宇宙模拟研究
13
作者 彭子乐 王良韬 +1 位作者 吴永贵 伍建业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23-332,共10页
水体富营养化及重金属污染是全球水生态系统的2个主要问题,但在受重金属及较高浓度氮(N)、磷(P)复合污染的水体中,重金属对水体富营养化进程中不同关键食物链环节的影响至今未明。通过构建复合污染水体中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 水体富营养化及重金属污染是全球水生态系统的2个主要问题,但在受重金属及较高浓度氮(N)、磷(P)复合污染的水体中,重金属对水体富营养化进程中不同关键食物链环节的影响至今未明。通过构建复合污染水体中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的微宇宙实验体系进行单向多级围隔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Cu^(2+)在高浓度N、P条件下对水体富营养化进程中系统内“斜生栅藻—隆线溞—斑马鱼”3个关键食物链环节的环境生物效应,分析不同试验阶段体系内藻密度(O_(484))与叶绿素a(Chl a)、水体COD_(Cr)值与浊度、隆线溞与斑马鱼的存活、摄食活动及死亡率等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高浓度N、P条件下,低浓度Cu^(2+)(0.01 mg·L^(-1))明显促进体系中藻的生长,而对隆线溞和斑马鱼均无明显影响,但围隔内隆线溞对藻的滤食消减使藻的数量始终处于较低水平(试验结束时藻密度为0.041)。(2)高浓度N、P条件下中浓度Cu^(2+)(0.04 mg·L^(-1))的存在对体系内斑马鱼尚未产生明显急性毒性,但对同体系中的隆线溞显示出较强生物毒性(死亡率达80%),尚未死亡的少量个体显示活动能力及滤食能力显著减弱,在高浓度N、P刺激下水生态系统形成斜生栅藻占绝对优势的重度富营养化现象(试验结束时Chl a达874.7μg·L^(-1))。(3)高浓度N、P条件下高浓度Cu^(2+)(0.16 mg·L^(-1))的存在,导致体系内隆线溞在试验开始后全部死亡,且斜生栅藻也受到一定毒害(O_(484)降为0.035),此时的斑马鱼尚未受明显毒害,且受到一定毒害作用的斜生栅藻在试验第5天时开始适应恢复并逐渐显现出水色浓绿的富营养化特征(试验结束时Chl a为378.04μg·L^(-1))。这说明在无毒害物质或少量毒害物质存在条件下,健全的水生生态系统能消纳高浓度N、P带来的胁迫而不易发生富营养化,但在受高浓度N、P复合污染的水体中,毒害物质的输入将是造成体系中敏感性关键性食物链环节(如初级消费者)断裂及生态系统崩溃、继而导致富营养化进程加剧的关键性因素,在水体环境生态治理与污染物环境风险评价中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2+) 食物链关键环节 急性毒性 富营养化 水生生态系统 单向多级围隔试验 微宇宙实验
下载PDF
模拟真实环境下纤维加筋土的冻胀量变化规律
14
作者 王光崇 梁栓柱 +1 位作者 李铭忠 韩春鹏 《山西建筑》 2015年第24期83-84,178,共3页
为了研究掺加纤维对纤维加筋土冻胀量的影响,以砂质粉土为研究对象,设计正交试验,模拟了半无限体表面冷源作用下单向冻结,同时设定相同的温度使降温速率相同,进行冻胀实验,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冻胀量的影响大小为:含水率>纤维掺量&... 为了研究掺加纤维对纤维加筋土冻胀量的影响,以砂质粉土为研究对象,设计正交试验,模拟了半无限体表面冷源作用下单向冻结,同时设定相同的温度使降温速率相同,进行冻胀实验,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冻胀量的影响大小为:含水率>纤维掺量>纤维长度;纤维长度为9 mm,纤维掺量为2‰时,是提高纤维土抗剪能力的最佳值,纤维能提高冻融条件下土的抗剪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质粉土 聚丙烯纤维 单向冻结 正交试验 冻胀量
下载PDF
单向陶瓷基复合材料横向弯曲试验研究
15
作者 张立峰 王盛 +3 位作者 乔伟林 李战 甄婷婷 王映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80-83,共4页
编织复合材料由于其复杂的纤维编织结构,其界面力学性能的测试与表征较困难。为了研究编织复合材料的界面力学性能,探明复合材料界面剥离强度,文中设计并制备了单向模型复合材料,开展相关横向弯曲试验。结果表明,C/SiC采用PyC界面时,其... 编织复合材料由于其复杂的纤维编织结构,其界面力学性能的测试与表征较困难。为了研究编织复合材料的界面力学性能,探明复合材料界面剥离强度,文中设计并制备了单向模型复合材料,开展相关横向弯曲试验。结果表明,C/SiC采用PyC界面时,其界面剥离强度约为3 M Pa,远低于界面剪切强度。通过对界面强度的综合分析,揭示了编织复合材料的界面力学性能。文中研究不仅对拓展C/SiC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而且可为编织复合材料界面力学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和试验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力学 单向复合材料 碳纤维 剥离强度 横向弯曲试验
下载PDF
幼儿群体单向流运动行为特性分析
16
作者 薛书琦 刘禹含 陈清化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09-216,共8页
现有关于行人群体运动行为的研究和规范绝大部分是以成年人群为主体的研究,关于儿童群体的理论及实验研究非常匮乏,在进行儿童群集运动管理及幼儿相关步行设施设计时往往需要参考以成年人群为主体所获得的理论及经验数据。本文组织了不... 现有关于行人群体运动行为的研究和规范绝大部分是以成年人群为主体的研究,关于儿童群体的理论及实验研究非常匮乏,在进行儿童群集运动管理及幼儿相关步行设施设计时往往需要参考以成年人群为主体所获得的理论及经验数据。本文组织了不同情境下(正常情况及应急疏散)幼儿群体的运动实验,通过实验数据对幼儿群体单向流运动的流密速关系、速度离散性、个体超越行为等基本特性进行了定量研究,并和成年人群的相关特性进行比较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幼儿群体单向流的流(速)密关系呈现一种弥散性的分布,其速度的变异系数接近成年人的4~6倍;此外,相比于成年人群中所表现出的秩序性,幼儿在单向流运动过程中更倾向于发生超越行为,其在通道中的平均位次变化强度接近成年人实验的3倍。本文研究成果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幼儿群体单向流运动的基本特性,厘清幼儿与成年人群体的行为特性差异,以更好地指导幼儿群集运动的管理,以及为幼儿相关步行设施的设计和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运动行为 单向流实验 幼儿行人 速度变异系数
下载PDF
单向激光测距及其测量试验
17
作者 张秋扬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2017年第13期18-19,共2页
鉴于传统的激光测距难以达到星际空间,提出单向激光测距技术。从单向激光测距的优势出发,进行IGSO卫星单向激光测距试验,以验证该项技术的可靠性。
关键词 单向激光测距 测量试验 倾斜同步轨道卫星(IGSO)
下载PDF
L形方钢管混凝土组合异形柱单向压弯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张广泰 李凤彬 荣彬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9-73,共5页
在对构件单向压弯受力特点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L形方钢管混凝土组合异形柱单向压弯试件。通过压弯试验,得到了构件的破坏形式、荷载-竖向位移曲线、单肢挠度曲线和荷载-应变曲线。通过对我国现行的四本规程中的压弯稳定计算公式的计算... 在对构件单向压弯受力特点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L形方钢管混凝土组合异形柱单向压弯试件。通过压弯试验,得到了构件的破坏形式、荷载-竖向位移曲线、单肢挠度曲线和荷载-应变曲线。通过对我国现行的四本规程中的压弯稳定计算公式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发现,在计算开孔连接板连接的L形方钢管混凝土组合异形柱的压弯承载力时,作为缀件的连接板对构件压弯承载力的贡献不应被忽略,应采用整体式计算模型进行计算。CECS159∶2004规程和GJB 4142—2000规程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钢管混凝土 L形异形柱 单向压弯试验 计算方法
原文传递
翅片结构对单向开缝翅片管换热器传热与阻力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施兴兴 袁益超 《热能动力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50-157,共8页
通过对不同开缝数量、不同相对开缝高度的单向开缝翅片管换热器进行模拟,分析开缝数量、相对开缝高度对单向开缝翅片管换热器传热与阻力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开缝数量为3~7片时,翅片侧Nu和f因子随着开缝数量的增加而增大,但Nu增... 通过对不同开缝数量、不同相对开缝高度的单向开缝翅片管换热器进行模拟,分析开缝数量、相对开缝高度对单向开缝翅片管换热器传热与阻力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开缝数量为3~7片时,翅片侧Nu和f因子随着开缝数量的增加而增大,但Nu增幅逐渐减小;将开缝的数量取为5片能得到最好的综合性能;在相对开缝高度为0.3~0.7时,翅片侧Nu和f因子随着相对开缝高度的增加而增大,但当相对开缝高度在0.5~0.7范围内,翅片侧Nu的增幅减小;将相对开缝高度取为0.5能得到最好的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向开缝翅片 开缝数目 相对开缝高度 模化试验 数值模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