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1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echnology Development of Unmanned Underwater Vehicles (UUVs) 被引量:8
1
作者 Jinyeong Heo Junghoon Kim Yongjin Kwon 《Journal of Computer and Communications》 2017年第7期28-35,共8页
In recent years, the weapon systems have been changing drastically because of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the change of military concept of combat. There is an unmanned system at the center of all those ... In recent years, the weapon systems have been changing drastically because of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the change of military concept of combat. There is an unmanned system at the center of all those changes. Especially, in case of maritime environment, as the center stage of combat has changed from ocean to coastal areas, it is difficult for the existing naval forces to effectively operate in shallow waters. Therefore, unmanned underwater vehicles (UUVs) are being required at an increasing pace. In this paper, we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lready developed UUVs, which are the key unmanned system of the marine battlefield environment in the futur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development cases and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essential technologies, the critical design issues of UUVs are elaborated. We also suggest the future directions of the UUV technologies based on the case analy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RITIME MILITARY SYSTEM unmanned SYSTEM uuv (unmanned UNDERWATER vehicle) uuv Operation Function AUTONOMOUS Control
下载PDF
Diving control of underactuated unmanned undersea vehicle using integral-fast terminal sliding mode control 被引量:4
2
作者 严浙平 于浩淼 侯恕萍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5期1085-1094,共10页
The problem of diving control for an underactuated unmanned undersea vehicle(UUV) considering the presence of parameters perturbations and wave disturbances was addressesed.The vertical motion of an UUV was divided in... The problem of diving control for an underactuated unmanned undersea vehicle(UUV) considering the presence of parameters perturbations and wave disturbances was addressesed.The vertical motion of an UUV was divided into two noninteracting subsystems for surge velocity control and diving.To stabilize the vertical motion system,the surge velocity and the depth control controllers were proposed using backstepping technology and an integral-fast terminal sliding mode control(IFTSMC).It is proven that the proposed control scheme can guarantee that all the error signals in the whole closed-loop system globally converge to the sliding surface in finite time and asymptotically converge to the origin along the sliding surface.With a unified control parameters for different motion states,a series of numerical simulation results illu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above designed control scheme,which also shows strong robustness against parameters perturbations and wave disturban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gral-fast terminal sliding mode control depth control underactuated unmanned undersea vehicle
下载PDF
Bottom-following control for an underactuated unmanned undersea vehicle using integral-terminal sliding mode control 被引量:1
3
作者 严浙平 于浩淼 李本银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11期4193-4204,共12页
The bottom-following problem of an underactuated unmanned undersea vehicle(UUV) is addressed. A robust nonlinear controller is developed by using integral-terminal sliding mode control(ITSMC), which can exponentially ... The bottom-following problem of an underactuated unmanned undersea vehicle(UUV) is addressed. A robust nonlinear controller is developed by using integral-terminal sliding mode control(ITSMC), which can exponentially drive an UUV onto a predefined path at a constant forward speed. The kinematic error equations are first derived in the Serret-Frenet frame. Using the line of sight(LOS) method, Lyapunov's direct technique and tracking differentiator, the guidance law is established. Then, the kinematic controller, the guidance law, is expanded to cope with vehicle dynamics by resorting to introduce two integral-terminal sliding surfaces. Robustness to parameter perturbation is addressed by incorporating the reaching laws associated with the upper bound of the parameter perturbation. The proposed control law can guarantee that all error signals globally exponentially converge to the origin. Finally, a series of numerical simulation results are presented and discussed. In these simulations, wave, constant unknown ocean currents(for the purposes of the controller) and the parameter perturbation are added to illustrate the robustness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bottom-following control sche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DERACTUATED unmanned undersea vehicle integral-t
下载PDF
Using Unmanned Underwater Vehicles as Research Platforms in Coastal Ocean Studies 被引量:3
4
作者 HOUWeilin KendallL.Carder +2 位作者 DavidK.Costello DUKeping LIUZhishen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Qingdao》 2003年第2期211-217,共7页
The advantages of using unmanned underwater vehicles in coastal ocean studies are emphasized. Two types of representative vehicles, remotely operated vehicle (ROV) and 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 (AUV) from Universi... The advantages of using unmanned underwater vehicles in coastal ocean studies are emphasized. Two types of representative vehicles, remotely operated vehicle (ROV) and 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 (AUV) from University of South Florida, are discussed. Two individual modular sensor packages designed and tested for these platforms and field measurement results are also presented. The bottom classification and albedo package, BCAP, provides fast and accurate estimates of bottom albedos, along with other parameters such as in-water remote sensing reflectance. The real-time ocean bottom optical topographer, ROBOT, reveals high-resolution 3-dimentional bottom topography for target identification. Field data and results from recent Coastal Benthic Optical Properties field campaign, 1999 and 2000, are presented. Advantages and limitations of these vehicles and applications of modular sensor packages are compared and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manned underwater vehicle (uuv) remotely operated vehicle (ROV) 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 (AUV) bottom classification and albedo package (BCAP) real-time ocean bottom optical topographer (ROBOT)
下载PDF
UUV变截面自航发射管线型优化仿真分析
5
作者 周杰 马亮 衡辉 《水下无人系统学报》 2024年第1期147-151,共5页
为设计适用于无人水下航行器(UUV)变截面的自航发射装置,文中基于电动力鱼雷推力模型和自航发射过程受力模型,分析鱼雷自航发射过程中所受的推力、流体阻力、沿程阻力和局部阻力,依据运动学方程,建立鱼雷自航发射数学模型,依据数学模型... 为设计适用于无人水下航行器(UUV)变截面的自航发射装置,文中基于电动力鱼雷推力模型和自航发射过程受力模型,分析鱼雷自航发射过程中所受的推力、流体阻力、沿程阻力和局部阻力,依据运动学方程,建立鱼雷自航发射数学模型,依据数学模型建立仿真程序计算出管速度,以出管速度为关键指标优化UUV变截面自航发射管线型。结合变截面发射管结构特点和设计需求,确定发射管各段长度和直径作为约束条件,进而建立优化问题的数学表达式,为加快收敛,采用自适应变异概率的遗传算法进行发射管线型寻优计算,进行100代仿真计算,比较出管速度最终得出优化结果,以结果为依据绘制了自航发射管最优线型,对探索UUV变截面发射技术进行了有益尝试,为变截面自航发射管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水下航行器 自航发射 发射管 线型优化
下载PDF
海水对UUV WPT系统的影响及耦合机构的补偿研究
6
作者 高国章 于梓航 李佳奇 《船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23,33,共7页
针对水下无人航行器(UUV)无线电能传输(WPT)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问题,建立了水下WPT等效电路,并对其工作原理进行了数学推导和分析。以此为基础研究了海水环境对WPT电路性能的影响机理,推导出了WPT系统在海水中的传输功率及效率模型。由... 针对水下无人航行器(UUV)无线电能传输(WPT)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问题,建立了水下WPT等效电路,并对其工作原理进行了数学推导和分析。以此为基础研究了海水环境对WPT电路性能的影响机理,推导出了WPT系统在海水中的传输功率及效率模型。由于在海浪和海流等水下外界干扰下电能传输机构的收/发端均会产生偏移,从而影响系统电能传输的稳定性和效率。为减小影响,分析了4种典型拓扑补偿电路结构,并给出了最优补偿电路选取原则。最后,在MATLAB平台进行验证,结果验证了数学推导的正确性以及补偿电路设计的有效性。研究结果可为类似水下无线供电系统的设计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无人航行器 无线电能传输 电路拓扑设计 海浪海流干扰
下载PDF
利用前视和测高声呐的UUV地形跟踪动态路径生成方法
7
作者 陈涛 万首 《水下无人系统学报》 2024年第2期304-310,共7页
保持对海底地形的定高跟踪航行是无人水下航行器(UUV)执行海洋勘测和水下目标搜索任务时常采用的一种运动形式,其核心是UUV如何对未知起伏的海底地形进行实时探测,并基于探测信息在线、动态地生成跟踪路径,以实现对地形的定高跟踪航行,... 保持对海底地形的定高跟踪航行是无人水下航行器(UUV)执行海洋勘测和水下目标搜索任务时常采用的一种运动形式,其核心是UUV如何对未知起伏的海底地形进行实时探测,并基于探测信息在线、动态地生成跟踪路径,以实现对地形的定高跟踪航行,同时避免与地形发生碰撞。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前视声呐探测地形信息、基于多项式拟合动态生成跟踪路径的方法。首先,UUV利用前视声呐对海底地形进行实时探测,对获得的地形探测数据进行仿射处理后,得到具有离散特性的定高仿射数据。然后,采用基于最小二乘准则的三次多项式方法对仿射数据进行拟合,生成基于多项式函数描述的UUV地形跟踪航行路径。最后,设计了一种包含声呐探测、数据仿射、路径生成和跟踪控制的动态执行框架,实现UUV的实时地形跟踪航行任务。文中所提出的跟踪路径生成和动态执行框架通过对典型的海底“上坡”地形和“山地”地形跟踪的仿真验证,证明了其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水下航行器 海底地形跟踪 动态路径 前视声呐 多项式拟合
下载PDF
基于移动长基线和导航误差修正的USV/UUV协同导航算法
8
作者 焦慧峰 叶琛 +2 位作者 王文初 毛昭勇 王银涛 《水下无人系统学报》 2024年第5期864-873,共10页
针对无人水下航行器长时间协同运动,惯性导航误差累积增长的问题,为减小USV/UUV之间相对导航误差,提高UUV导航精度,提出一种基于移动长基线和导航误差修正的无人水面艇(USV)/无人水下航行器(UUV)协同导航算法。该算法基于水声通信测距,... 针对无人水下航行器长时间协同运动,惯性导航误差累积增长的问题,为减小USV/UUV之间相对导航误差,提高UUV导航精度,提出一种基于移动长基线和导航误差修正的无人水面艇(USV)/无人水下航行器(UUV)协同导航算法。该算法基于水声通信测距,首先由UUV收集其与USV间相对距离信息,计算相对导航误差修正量,接着将修正量添加到USV当前导航位置中,结合USV与UUV间的队形设置以及UUV自身低精度导航设备解算的位置,最终实现对UUV累积的惯导位置误差修正。仿真结果表明,在USV/UUV协同运动过程中,通过对修正后UUV位置信息以及UUV惯导解算得到的位置量进行融合,可显著提高UUV导航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水下航行器 无人水面艇 协同导航 移动长基线 相对导航误差
下载PDF
基于组合赋权TOPSIS的智能UUV目标识别与反对抗效能评估
9
作者 王旭 李金明 +1 位作者 毛昭勇 丁文俊 《水下无人系统学报》 2024年第5期779-786,共8页
随着水声对抗作战环境日益复杂,未来水下作战的重点主要是智能水下无人系统的对抗与反对抗,研究智能无人水下航行器(UUV)目标识别与反对抗能力对提高智能水下无人系统的整体作战效能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评估智能UUV目标识别与反对抗效能... 随着水声对抗作战环境日益复杂,未来水下作战的重点主要是智能水下无人系统的对抗与反对抗,研究智能无人水下航行器(UUV)目标识别与反对抗能力对提高智能水下无人系统的整体作战效能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评估智能UUV目标识别与反对抗效能,文中分析了影响系统效能的主要因素,建立了系统效能指标体系,并给出了评估模型;运用主客观相结合的组合赋权方法确定指标体系的权重,采用改进的逼近理想点法对智能UUV目标识别与反对抗效能进行评估,评估结论可为UUV目标识别与反对抗系统设计与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无人水下航行器 目标识别 反对抗 效能评估 组合赋权 逼近理想点法
下载PDF
一种UAV-USV-UUV跨域协同时钟同步算法
10
作者 于建宇 林景胜 +3 位作者 闫敬 曹文强 张诗杭 杨睍 《水下无人系统学报》 2024年第4期678-687,共10页
随着海洋科学技术的发展,水下任务更加强调跨平台系统的协作,然而不同应用场景对时钟同步的要求不同,由于水下通信的弱通信与高延迟,对涉及多场景的异构系统,需要新的同步方法。针对随机时延影响下的全网时钟同步问题,文中提出了基于神... 随着海洋科学技术的发展,水下任务更加强调跨平台系统的协作,然而不同应用场景对时钟同步的要求不同,由于水下通信的弱通信与高延迟,对涉及多场景的异构系统,需要新的同步方法。针对随机时延影响下的全网时钟同步问题,文中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的无人机(UAV)-无人水面艇(USV)-无人水下航行器(UUV)跨域协同的时钟同步算法。首先,考虑随机时延影响,将USV时钟作为基准时钟;其次,通过递推滤波和神经网络对UAV时钟偏差进行校正;最后,USV辅助UUV估计水下的长时延,设计了神经网络算法估计时钟漂移和时钟偏移。通过仿真验证了上述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域协同 时钟同步 无人机 无人水面艇 无人水下航行器 神经网络
下载PDF
基于固定时间积分滑模观测器的双闭环UUV轨迹跟踪控制
11
作者 王元慧 程基涛 +1 位作者 邵燕 邵兴超 《船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4-101,131,共9页
针对水下无人航行器(UUV)轨迹跟踪控制问题,设计一种基于固定时间积分滑模观测器(FTISO)的双闭环运动控制策略。建立UUV运动数学模型,对运动学外环设计积分滑模控制器,使用非线性微分器获得外环虚拟控制律的导数,以保证航行器位置能够... 针对水下无人航行器(UUV)轨迹跟踪控制问题,设计一种基于固定时间积分滑模观测器(FTISO)的双闭环运动控制策略。建立UUV运动数学模型,对运动学外环设计积分滑模控制器,使用非线性微分器获得外环虚拟控制律的导数,以保证航行器位置能够精确收敛。考虑动力学内环存在的模型不确定性和外部干扰难以测量等问题,采用FTISO实现对集总干扰快速估计,同时引入李雅普诺夫函数分析系统的稳定性。在仿真环境下对比基于FTISO的双闭环积分滑模控制与积分滑模控制、RBF网络自适应滑模控制的控制效果。仿真结果表明:基于FTISO的双闭环滑模控制对集总干扰有良好的补偿能力,可提高控制系统的性能及精度,可保证UUV在不同环境下均能实现轨迹跟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无人航行器 轨迹跟踪控制 固定时间积分滑模观测器 双闭环积分滑模控制器
下载PDF
基于智能模糊推理的UUV艇型参数生成方法研究
12
作者 龚俊斌 王鹏九 +1 位作者 汪皓 杨萌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6-63,共8页
[目的]旨在提出一种基于模糊推理的策略算法实现对无人潜航器(UUV)艇型设计参数的快速优化。[方法]使用模糊推理手段,在模糊化阶段将遗传算法生成的UUV设计参数作为初始解进行模糊化处理。之后将这些初始解作为训练样本,利用等间距模糊... [目的]旨在提出一种基于模糊推理的策略算法实现对无人潜航器(UUV)艇型设计参数的快速优化。[方法]使用模糊推理手段,在模糊化阶段将遗传算法生成的UUV设计参数作为初始解进行模糊化处理。之后将这些初始解作为训练样本,利用等间距模糊划分策略求得模糊规则前件参数,并计算所有UUV解的隶属度值。然后借助最小学习机(LLM)求解模糊规则的后件参数。再基于生成的前件参数和后件参数生成新的UUV解,并分别计算其航速和航程的评价隶属度值。最后,结合约束条件对新生成的UUV解进行检验,得到优化后的符合条件的UUV设计参数。[结果]实验结果显示,智能模糊推理方法能够于20 s内基于遗传算法生成的UUV初始艇型参数,快速推理出多条航速和航程的评价隶属度之和在170分以上的UUV艇型参数方案。[结论]所提方法有效提升了设计效率并平衡了航速与航程。研究成果可为智能化、快速化的UUV艇型参数的生成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设计 人工智能 无人潜航器 多目标优化 模糊推理
下载PDF
基于边界约束粒子滤波的多UUV纯方位协同目标跟踪
13
作者 韩博 徐红丽 +2 位作者 邱少雄 张文睿 茹敬雨 《水下无人系统学报》 2024年第2期250-259,共10页
面向海上跨域协同中多无人水下航行器(UUV)协同探测水面目标需求,针对现有纯方位目标跟踪算法所面临的滤波器初始化困难和水声数据传输丢包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边界约束粒子滤波的多UUV协同纯方位目标跟踪算法。首先提出了主从式协同探... 面向海上跨域协同中多无人水下航行器(UUV)协同探测水面目标需求,针对现有纯方位目标跟踪算法所面临的滤波器初始化困难和水声数据传输丢包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边界约束粒子滤波的多UUV协同纯方位目标跟踪算法。首先提出了主从式协同探测模型,利用跟随者向领航者上报状态估计结果进行数据融合。其次,基于UUV传感器和目标的先验信息设计了初始阶段可靠粒子生成方法和更新阶段的指标函数粒子权重优化方法。最后提出了基于灰色预测的分布式融合算法,得到目标预测结果。仿真实验将所提算法和其他常见算法进行对比,在通信丢包以及噪声干扰情况下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水下航行器 纯方位目标跟踪 粒子滤波 协同探测 数据融合
下载PDF
基于DoDAF和SysML的潜艇与UUV协同作战概念描述方法
14
作者 何小二 魏征 +1 位作者 夏凯 张文金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3-67,共5页
随着UUV等水下无人装备及技术的不断发展,水下无人装备在作战领域逐渐深入,探索潜艇与UUV协同的作战概念对于牵引水下装备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DoDAF(Department of Defense Architecture Framework)框架和SysML语言(Unified Modeling... 随着UUV等水下无人装备及技术的不断发展,水下无人装备在作战领域逐渐深入,探索潜艇与UUV协同的作战概念对于牵引水下装备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DoDAF(Department of Defense Architecture Framework)框架和SysML语言(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建立潜艇与UUV协同作战概念描述方法,对潜艇与UUV协同反舰的作战概念进行了顶层、规范化的描述,可为潜艇与UUV协同作战概念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uv 协同 作战概念 DODAF SYSML
下载PDF
国外军用UUV发展现状与趋势
15
作者 董鹏 汪超 《机电设备》 2024年第3期31-36,共6页
作为海洋无人化体系战争中重要的一员,水下无人潜航器(UUV)具有机动性好、隐蔽性强和智能度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情报侦查、鱼雷反制以及反潜作战等军事任务中,军用UUV成为各国军事装备争相研制的热点装备之一。文章主要论述军用UUV的... 作为海洋无人化体系战争中重要的一员,水下无人潜航器(UUV)具有机动性好、隐蔽性强和智能度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情报侦查、鱼雷反制以及反潜作战等军事任务中,军用UUV成为各国军事装备争相研制的热点装备之一。文章主要论述军用UUV的发展现状、系统组成以及关键技术,并从扩大军用UUV的应用范围和提高作战效能等方面分析其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系统 军用水下无人潜航器(uuv) 发展现状 未来趋势
下载PDF
UUV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若干关键问题综述 被引量:22
16
作者 肖玉杰 邱志明 石章松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6-49,89,共5页
以美国军用UUV为例,详细介绍了国外UUV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指出了国内UUV的研究现状;并重点梳理了UUV的外形和总体布局,在此基础上引出了UUV发展的主要瓶颈——能源和水下通信等问题。
关键词 uuv 总体布局 水下通信 研究现状
下载PDF
通信延迟下的多UUV协同定位——基于航迹预测的实时更新算法 被引量:19
17
作者 姚尧 徐德民 +1 位作者 张立川 严卫生 《机器人》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1-168,共8页
研究了主从式多无人水下航行器(UUV)协作系统的协同定位方式,并针对协同定位过程中存在的水声通信和探测时延问题,提出了基于主UUV航迹预测的无状态逆推的非等间隔实时更新(IIRU)定位方法,用于提高从UUV的协同定位精度.该方法采用统计... 研究了主从式多无人水下航行器(UUV)协作系统的协同定位方式,并针对协同定位过程中存在的水声通信和探测时延问题,提出了基于主UUV航迹预测的无状态逆推的非等间隔实时更新(IIRU)定位方法,用于提高从UUV的协同定位精度.该方法采用统计建模方法对主UUV航迹进行预测,用于从UUV相对距离量测的实时更新,并基于非等间隔滤波,设计了针对不同类型传感器的实时滤波方法.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定位算法在存在通信时延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水下航行器 协同定位 uuv 通信延迟
下载PDF
军用UUV发展方向与趋势(上)——美军用无人系统发展规划分析解读 被引量:44
18
作者 钱东 赵江 杨芸 《水下无人系统学报》 2017年第2期1-30,共30页
美国国防部(DoD)于2007~2013年间,连续发布了4版《无人系统(一体化)路线图》,提出了空中、海上、地面无人系统未来25年一体化发展战略规划,着重强调了各类无人系统跨域协同作战能力和通用技术。此后,DoD相关组织和各军种也分别发布了一... 美国国防部(DoD)于2007~2013年间,连续发布了4版《无人系统(一体化)路线图》,提出了空中、海上、地面无人系统未来25年一体化发展战略规划,着重强调了各类无人系统跨域协同作战能力和通用技术。此后,DoD相关组织和各军种也分别发布了一系列具有军种特色的无人系统研究报告,其中,美海军在2016年最新发布的《2025年自主水下航行器需求》报告中提出了海床战、反AUV战等新兴作战概念;美国防科学委员会(DSB)的《自主性》报告详细阐述了加速采用自主性技术的实施建议;DSB在《下一代无人水下系统》报告中建议重点发展可大量部署的低成本水下无人系统,以保持和增强美国的水下优势。文章对以上报告进行了解读和分析,重点介绍了新的UUV分类分级方法、美海军UUV任务需求的变化、DoD无人系统采办现状及策略,详细阐述了UUV互操作性、自主性、通信、高级导航、有人-无人系统编组、持久韧性、武器化等关键技术领域,描述了部队面临的后勤保障、训练、兵力结构等关键问题,介绍了推动UUV发展的一些新兴技术,展望了UUV的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相关发展观点,指出:应积极探索新的无人系统作战理念和装备发展理念;抓住体系作战、低成本、互操作与模块化等关键问题;建立统一的无人系统顶层管理机构和组织;探索军民融合产业模式下的UUV采办新模式、新型保障模式和保障策略;同步开展无人系统作战运用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系统 无人水下航行器(uuv) 任务需求 武器采办 互操作性 自主性
下载PDF
国外潜载UUV布放与回收技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29
19
作者 曹和云 倪先胜 +1 位作者 何利勇 陈欢 《中国造船》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00-208,共9页
潜艇搭载UUV是一项前沿的武器装备技术研究,当前已成为当前潜艇发展先进国家新型潜艇的重要标志。论文分阶段介绍了典型潜载UUV的布放回收作业流程,给出各个阶段主要操作过程;总结了当前各潜艇技术先进国家的典型潜载UUV的应用方式,分... 潜艇搭载UUV是一项前沿的武器装备技术研究,当前已成为当前潜艇发展先进国家新型潜艇的重要标志。论文分阶段介绍了典型潜载UUV的布放回收作业流程,给出各个阶段主要操作过程;总结了当前各潜艇技术先进国家的典型潜载UUV的应用方式,分析了每种搭载方式的优缺点,并进行了对比分析;针对其中关键的导引、回收技术,总结出当前较为普遍采用的应用方法,分析和对比相关方法的应用特点;最后,针对潜艇搭载的上艇适应性,提出五大关键技术,并对未来潜载UUV发展作出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艇 无人航行器 布放回收
下载PDF
UUV水下带缆回收纵向运动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潘光 杨智栋 杜晓旭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45-250,共6页
对UUV水下带缆回收运动模型进行了受力分析,并结合动力学基本原理建立了适用于UUV水下带缆回收运动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UUV水下带缆回收相关理论知识,文中提出了UUV水下带缆回收的纵向弹道规划,并对其进行了仿真研究。研究结果... 对UUV水下带缆回收运动模型进行了受力分析,并结合动力学基本原理建立了适用于UUV水下带缆回收运动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UUV水下带缆回收相关理论知识,文中提出了UUV水下带缆回收的纵向弹道规划,并对其进行了仿真研究。研究结果一方面对文中所提出的UUV水下带缆回收纵向弹道规划进行了可行性验证,另一方面总结出了UUV水下带缆回收的相关结论,具有一定工程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uv(unmanned UNDERWATER vehicle) 带缆回收 纵向运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