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Kinetics model of aerobic phase in hybrid anoxic-oxic process
1
作者 孙慧丽 陈志强 +1 位作者 姜涛 吕炳南 《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ew Series)》 EI CAS 2010年第2期161-165,共5页
Kinetics models of COD degradation,biomass growth of the anoxic-oxic ( A/O) system as well as NH3-N degradation in aerobic phase were presented according to the mass balance theory,reaction-diffusion theory and Fick l... Kinetics models of COD degradation,biomass growth of the anoxic-oxic ( A/O) system as well as NH3-N degradation in aerobic phase were presented according to the mass balance theory,reaction-diffusion theory and Fick law. Then these models were testified by comparson with experimental results. It is demonstrated that the variation trends of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values for COD degradation and biomass growth are similar. The deviation rate between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values is always under 20% even it increases along with the fluctuation of influent organic loading. In terms of NH3-N degradation,nitrification can also be well simulated by the model as the substrates of influent are sufficient. It indicates that the model can accurately reflect the reaction in hybrid A/O process. Models presented herein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design, operation and control of hybrid A/O pro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brid anoxic-oxic process aerobic phase anoxic phase kinetics model testify
下载PDF
Effect of short-term atrazine addition on the performance of an anaerobic/anoxic/oxic process
2
作者 Changyong WU Yongzhen PENG +1 位作者 Xiaoling LI Zhiqiang CHEN 《Frontiers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 Engineering》 SCIE EI CSCD 2010年第2期150-156,共7页
In this study,an anaerobic/anoxic/oxic(A^(2)O)wastewater treatment process was implemented to treat domestic wastewater with short-term atrazine addition.The results provided an evaluation on the effects of an acciden... In this study,an anaerobic/anoxic/oxic(A^(2)O)wastewater treatment process was implemented to treat domestic wastewater with short-term atrazine addition.The results provided an evaluation on the effects of an accidental pollution on the operation of a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WWTP)in relation to 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and biological nutrient removal.Domestic wastewater with atrazine addition in 3 continuous days was treated when steady biological nutrient removal was achieved in the A^(2)O process.The concentrations of atrazine were 15,10,and 5 mg%L–1 on days 1,2 and 3,respectively.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trazine addition did not affect the removal of COD.The specific NH4þoxidation rate and NO3–reduction rate decreased slightly due to the short-term atrazine addition.However,it did not affect the nitrogen removal due to the high nitrific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capacity of the system.Total nitrogen(TN)removal was steady,and more than 70%was removed during the period studied.The phosphorus removal rate was not affected by the short-term addition of atrazine under the applied experimental conditions.However,more poly-hydroxy-alkanoate(PHA)was generated and utilized during atrazine addition.The results of the oxygen uptake rate(OUR)showed that the respiration of nitrifier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while the activity of carbon utilizers had no obvious change with the atrazine addition.Atrazine was not removed with the A^(2)O process,even via absorption by the activated sludge in the process of the short-term addition of atrazi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logical nutrient removal ATRAZINE anaerobic/anoxic/oxic(A^(2)O)process oxygen demand removal oxygen uptake rate(OUR)
原文传递
Applicability of anoxic-oxic process in treating petrochemical wastewater
3
作者 Li-jun ZHAO Fang MA Jing-bo GUO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A(Applied Physics &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09年第1期133-141,共9页
To explore the applicability of anoxic-oxic (A/O)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 for petrochemical wastewater treatment,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acterial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pollutants loading/removal efficiencies was ... To explore the applicability of anoxic-oxic (A/O)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 for petrochemical wastewater treatment,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acterial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pollutants loading/removal efficiencies was investigated by gas chromatograph-mass spectrometry (GC-MS),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 (PCR-DGGE) and other conventional techniques.It showed that when the concentrations of the influent 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 and ammonia nitrogen (NH4+-N) were 420~560mg/L and 64~100mg/L,respectively,the corresponding average effluent concentra-tions were 160mg/L and 55mg/L,which were 1.6 and 2.2times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national standards in China,respectively,demonstrating the inefficient performances of A/O process.Analysis of GC-MS indicated that refractory pollutants were mainly removed by sludge adsorption,but not by biodegradation.PCR-DGGE profile analysis suggested that the biological system was species-rich,but there was apparent succession of the bacterial community structure in different locations of the A/O system.Variations of bacterial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pollutant loadings had obvious influences on pollutants removal efficiencies.Thus,A/O process was inapplicable for the treatment of complicated petrochemical wastewater,and strategies such as the reinforcement of pre-treatment and two-stage A/O process were sugges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水处理 流床反应器 氧化处理 污水处理
原文传递
A^(2)/O工艺中溶解性有机氮的分子转化与生物有效性特征 被引量:2
4
作者 韩成龙 赵凌云 +4 位作者 段冰 崔贤 刘彩风 胡海冬 任洪强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610-1619,共10页
本研究探究了厌氧/缺氧/好氧(A^(2)/O)工艺沿程溶解性有机氮(DON)浓度分布及其分子转化规律,并运用多种方法表征了各单元污水DON的生物有效性特征.结果表明,DON浓度由进水(5.3±0.3)mg/L沿厌氧池、缺氧池分别下降至(2.0±0.1),(... 本研究探究了厌氧/缺氧/好氧(A^(2)/O)工艺沿程溶解性有机氮(DON)浓度分布及其分子转化规律,并运用多种方法表征了各单元污水DON的生物有效性特征.结果表明,DON浓度由进水(5.3±0.3)mg/L沿厌氧池、缺氧池分别下降至(2.0±0.1),(1.8±0.2)mg/L,而有意思的是好氧池中DON浓度反而升高至(1.9±0.1)mg/L,去除率竟为(-5.6±0.6)%.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T-ICR-MS)分析DON分子组成特征显示,各单元活性DON分子(H/C≥1.5)占比为:厌氧池(38%)<缺氧池(41%)<好氧池(42%),表明好氧池出水DON最不稳定,易被受纳水体中藻类微生物摄取利用.同时在各单元产生的DON分子中,以蛋白/氨基糖类化合物为特征的微生物源DON占比沿程上升,由厌氧池24.77%分别上升至缺氧池29.12%、好氧池33.11%,表明微生物源DON分子是导致好氧池出水DON生物有效性升高的原因.进一步地,采用藻类生物测定厌氧池、缺氧池和好氧池沿程DON生物有效性,分别为(33.2±3.0)%、(34.9±7.0)%和(42.1±4.0)%,该结果证实了FT-ICR-MS的测定结论.此外,主成分分析表明,相比于厌氧池和缺氧池,温度对好氧池DON分子组成具有显著影响,且冬季好氧池出水DON生物有效性(49.3%±2%)高于夏季(42.1%±4.0%).因此,冬季好氧池出水DON具有更高的富营养化潜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性有机氮(DON) 生物有效性 A/A/O工艺 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T-ICR-MS) 分子转化
下载PDF
A^(2)/O+MBR+潜流湿地在南方小流域环境综合整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柏春荫 黄尉 +3 位作者 玉洪斌 刘杰安 吴晓萍 曹其安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42-146,共5页
受制于该流域用地指标及用地性质的影响,结合流域环境整治的景观需求,采用了灰绿结合的A^(2)/O+MBR+潜流湿地组合工艺形式作为流域治理的水质净化处理工艺对流域收集的污水进行处理。工程运行四年来,出水主要指标稳定达到《地表水环境... 受制于该流域用地指标及用地性质的影响,结合流域环境整治的景观需求,采用了灰绿结合的A^(2)/O+MBR+潜流湿地组合工艺形式作为流域治理的水质净化处理工艺对流域收集的污水进行处理。工程运行四年来,出水主要指标稳定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类水质标准(TN≤10 mg/L),其中再生水厂COD、BOD5、NH_(3)-N、TN、TP、SS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91.18%、98.27%、97.83%、62.74%、91.29%和99.04%;潜流湿地NH_(3)-N、TN、TP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38.44%、12.15%和33.04%。工程实践表明,该组合工艺不仅满足了流域水质要求、节约占地,同时也起到了很好的景观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2)/O工艺 MBR 潜流湿地 准Ⅳ类水质
下载PDF
A^2O活性污泥工艺去除污水中雌激素的试验 被引量:8
6
作者 李咏梅 杨诗家 +1 位作者 曾庆玲 顾国维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055-1059,共5页
试验研究了厌氧—缺氧—好氧(A2O)活性污泥工艺对雌二醇(E2)和乙炔雌二醇(EE2)的去除性能.基于同时去除雌激素和脱氮除磷的考虑,对A2O工艺的部分运行参数如水力停留时间、污泥龄和混合液回流比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A2O工艺对污水中雌... 试验研究了厌氧—缺氧—好氧(A2O)活性污泥工艺对雌二醇(E2)和乙炔雌二醇(EE2)的去除性能.基于同时去除雌激素和脱氮除磷的考虑,对A2O工艺的部分运行参数如水力停留时间、污泥龄和混合液回流比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A2O工艺对污水中雌激素有较强的去除能力.在温度为20℃、污泥回流比为100%的情况下,除磷脱氮和去除雌激素最佳的工艺运行参数为:水力停留时间8h,污泥龄20d,混合液回流比300%.此时,总氮,PO43--P,COD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1%,95%,84%;E2降到检测限以下,厌氧、缺氧、好氧池各段对E2的去除量分别占总去除量的72%,6%,22%;EE2的去除率大于80%,厌氧、缺氧、好氧各反应池对EE2的去除量分别占总去除量的45%,21%,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缺氧—好氧工艺 雌二醇 乙炔雌二醇 工艺参数
下载PDF
白垩纪世界与大洋红层 被引量:89
7
作者 王成善 胡修棉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21,共11页
白垩纪代表着地质历史中的一种极端的温室气候,已被国际地球科学界视为研究地球系统科学的典型范例。文中在评述白垩纪沉积作用、古气候、古海洋研究中取得的重要进展基础上,重点介绍推动白垩纪研究核心问题之一的黑色页岩和大洋缺氧事... 白垩纪代表着地质历史中的一种极端的温室气候,已被国际地球科学界视为研究地球系统科学的典型范例。文中在评述白垩纪沉积作用、古气候、古海洋研究中取得的重要进展基础上,重点介绍推动白垩纪研究核心问题之一的黑色页岩和大洋缺氧事件以及由中国学者提出的白垩纪大洋红层和富氧作用。大洋缺氧事件与大洋红层的研究因其与碳氧循环、古气候和古海洋变化的紧密关系,已经成为国际白垩纪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并在今后一段时期内继续引领着白垩纪古海洋、古气候变化研究的不断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垩纪 大洋缺氧事件 黑色页岩 大洋红层 富氧作用 古气候 古海洋
下载PDF
A^2/O工艺中的反硝化除磷 被引量:35
8
作者 彭轶 彭永臻 吴昌永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52-756,共5页
A2/O工艺是一种最简单的同步脱氮除磷工艺,但由于其系统中固有的基质竞争和污泥龄等矛盾,在实际应用中特别是处理低C/N比污水时脱氮除磷效率较低。反硝化除磷工艺作为近年来颇受关注的污水生物处理新技术,由于在脱氮除磷过程中可以在碳... A2/O工艺是一种最简单的同步脱氮除磷工艺,但由于其系统中固有的基质竞争和污泥龄等矛盾,在实际应用中特别是处理低C/N比污水时脱氮除磷效率较低。反硝化除磷工艺作为近年来颇受关注的污水生物处理新技术,由于在脱氮除磷过程中可以在碳源利用上耦合,可从一定程度上缓解A2/O工艺中的基质竞争矛盾,使得其在处理低C/N比污水时也能实现较高的脱氮除磷效率。就反硝化除磷的技术原理,结合其在A2/O工艺中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其控制策略,对A2/O工艺中的反硝化除磷的实现、维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2/O工艺 反硝化除磷 控制策略
下载PDF
生物膜法A^2/O^2工艺处理焦化废水的中试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李亚新 赵义 +4 位作者 岳秀萍 杨怀旺 杜金成 姚润生 马健安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9-61,共3页
以焦化厂废水处理系统气浮设备出水为试验用水,研究了生物膜法A^2/O^2工艺(厌氧—缺氧—好氧—好氧)处理焦化废水的工艺特性和效果。厌氧和缺氧反应器为以陶粒为填料的上流式滤池,一级好氧反应器为以塑料空心球为填料的生物接触氧化池,... 以焦化厂废水处理系统气浮设备出水为试验用水,研究了生物膜法A^2/O^2工艺(厌氧—缺氧—好氧—好氧)处理焦化废水的工艺特性和效果。厌氧和缺氧反应器为以陶粒为填料的上流式滤池,一级好氧反应器为以塑料空心球为填料的生物接触氧化池,二级好氧反应器为以陶粒为填料的上流式曝气生物滤池。试验表明,进水COD_(Cr)为1000~2200mg/L,NH_3-N为200~400mg/L,厌氧反应器HRT为20h,缺氧反应器HRT为24h,两级好氧反应器HRT均为48h,二级好氧反应器硝化液回流比为3时,出水COD_(Cr)≤100mg/L,NH_3-N≤15mg/L,COD_(Cr)和NH_3-N可以同时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一级排放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化废水 生物膜法 A2/O2工艺
下载PDF
回流比对A/O工艺处理混合化工废水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景明 星成萍 +2 位作者 徐岩 聂英斌 朱志荣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52-155,共4页
考核了生产运行中回流比对A/O工艺处理化工混合废水的除碳和脱氮效果的影响;推导了含二沉池出水SS和进水中含NOX-N的脱氮效率的污泥回流比计算公式;分析了影响脱氮效率的决定因素,为生产运行和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化工废水 A/O工艺 污泥回流比 BOD5
下载PDF
A^2/O工艺强化反硝化除磷体系中微生物特性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王晓莲 王淑莹 彭永臻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01-407,共7页
为了更直观地认识反硝化除磷体系中生物脱氮除磷机理及运行状态,本文尝试了对A2/O工艺强化反硝化除磷体系在稳定运行期的活性污泥采取直接染色的手段,观察聚-β羟基丁酸(PHB)和聚磷酸盐(Poly-P)的沿程变化状况,同时结合活性污泥的电镜... 为了更直观地认识反硝化除磷体系中生物脱氮除磷机理及运行状态,本文尝试了对A2/O工艺强化反硝化除磷体系在稳定运行期的活性污泥采取直接染色的手段,观察聚-β羟基丁酸(PHB)和聚磷酸盐(Poly-P)的沿程变化状况,同时结合活性污泥的电镜扫描图像,考察该系统的微生物菌群特征.试验结果表明,在厌氧阶段,微生物细胞内PHB的量大幅提高,上清液中磷酸盐的含量上升,聚磷酸盐含量明显下降,粒径为1~1.5μm、呈球状和棒状的菌群构成的葡萄状细胞簇占居优势;在缺氧阶段,微生物细胞内PHB的量下降,上清液中磷酸盐含量下降,聚磷酸盐含量上升,粒径为0.5~1μm的椭球菌与1.0~1.5μm的球杆菌占优势;在好氧阶段,微生物细胞内PHB的量较低或接近零,上清液中磷酸盐的含量接近零,聚磷酸盐含量明显上升,此时粒径1.0~1.5μm的球菌以单个或成对出现,球菌不再饱满,呈现接近消失的状态.相比之下,单纯的脱氮系统则不存在上述微生物特性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2/O工艺 革兰式染色 异染粒染色 PHB染色 电镜扫描
下载PDF
白垩纪黑色页岩与大洋红层:缺氧到富氧的过程与机制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振国 方念乔 +2 位作者 高莲凤 桂宝玲 崔木花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9-75,共7页
白垩纪是地球历史中一个重要的阶段,期间发生了以黑色页岩为特征的缺氧事件和以大洋红层为特征的富氧环境等许多重大地质事件,从白垩纪大洋缺氧到富氧转化的过程与机制,提出上述两个典型事件是同一原因形成的两个不同结果。一方面,白垩... 白垩纪是地球历史中一个重要的阶段,期间发生了以黑色页岩为特征的缺氧事件和以大洋红层为特征的富氧环境等许多重大地质事件,从白垩纪大洋缺氧到富氧转化的过程与机制,提出上述两个典型事件是同一原因形成的两个不同结果。一方面,白垩纪大规模的岩浆活动,引起大气中CO2气体浓度的升高和地球内部大量热能释放,并且改变了海陆面积的对比,最终导致大气温度的升高。海水温度的升高和CO2浓度的增加导致海洋环境中溶解O2的降低,缺氧事件随之而产生。另一方面,剧烈的岩浆活动在海底产生大量的富含铁元素的基性和超基性岩,在与海水发生反应时,岩石中的铁元素进入海水中。海水中的铁元素是海洋浮游植物宝贵的营养盐类,其含量的增加可激发浮游植物的大规模繁盛,而这一生命过程可以吸收海水中大量的CO2,并且产生等量的O2。随着海水中O2浓度的不断升高,以富含Fe3+的红色沉积物为特征的海洋富氧环境出现。然而,由岩浆活动引起的缺氧事件和同样由其造成的富氧环境,其机制存在明显的差异,前者以物理、化学过程为主,后者除此之外还演绎了更为复杂的生物—海洋地球化学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事件 黑色页岩 大洋红层 富氧过程 海底岩浆活动 白垩纪
下载PDF
水解+A/O工艺处理难降解石化废水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完颜华 侯捷 孔艳娜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9-72,101,共5页
针对石化工业废水排放量大、组成复杂、可生化性差等特点,通过试验研究探讨水解+A/O工艺对石化废水的处理效果、处理机理和工艺适应性,为石化废水寻求技术可行经济适用的处理方案。此外,为了发挥工艺的最佳处理效果,通过分析废水COD和... 针对石化工业废水排放量大、组成复杂、可生化性差等特点,通过试验研究探讨水解+A/O工艺对石化废水的处理效果、处理机理和工艺适应性,为石化废水寻求技术可行经济适用的处理方案。此外,为了发挥工艺的最佳处理效果,通过分析废水COD和氨氮等水质指标的变化规律,得出水解+A/O工艺的有效运行控制参数,对正确指导实际运行,使石化废水达标排放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为类似难降解废水处理的实际运行提供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化工废水 水解+A/O工艺 COD去除率 NH3-N去除率
下载PDF
西藏日喀则地区樟木镇生活污水处理工程设计 被引量:4
14
作者 杨开明 杨小林 +2 位作者 张华 王辉艳 毛科 《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4期93-95,共3页
根据樟木镇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以及生活污水水质特点和处理要求,经过多种污水处理方案的对比分析,采用运行稳定、出水水质好、管理简单、具有较好工艺调控灵活性的A/A/O工艺处理该镇的生活污水。本文介绍了该污水处理工程工艺流... 根据樟木镇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以及生活污水水质特点和处理要求,经过多种污水处理方案的对比分析,采用运行稳定、出水水质好、管理简单、具有较好工艺调控灵活性的A/A/O工艺处理该镇的生活污水。本文介绍了该污水处理工程工艺流程、主要处理构筑物和设备等情祝,为今后其他类似建设项目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 工程设计 A/A/O工艺
下载PDF
A^2/O工艺升级改造工程的实施效果与问题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何恭哲 张飞雁 +4 位作者 曹洪涛 雷中方 刘翔 王悦超 吴婷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34-37,共4页
某污水处理厂采用A2/O工艺,扩建、升级改造工程同步实施,采用二级强化处理,深度处理采用V型滤池工艺。升级改造后,污水处理厂实际运行数据表明,CODCr、BOD5、SS、NH3—N、T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83.4%、93.8%、81.6%、94.3%、51.1%... 某污水处理厂采用A2/O工艺,扩建、升级改造工程同步实施,采用二级强化处理,深度处理采用V型滤池工艺。升级改造后,污水处理厂实际运行数据表明,CODCr、BOD5、SS、NH3—N、T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83.4%、93.8%、81.6%、94.3%、51.1%和88.5%,出水各项指标基本能够稳定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对各污染物指标进行分析,提标改造工程的实施对TN去除的影响相对较小,TN的稳定达标更多地依赖于工艺设计和运行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厂 升级改造 A^2/O工艺 V型滤池
下载PDF
A^2/O工艺在高原地区污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6
作者 马宗凯 李晓燕 任正元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8-131,134,共5页
根据西藏藏木水电站营地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以及生活污水水质特点和处理要求,经过污水处理方案对比分析,采用A2/O工艺和重力无阀滤池处理该营地的生活污水,污水单位投资为0.52万元/m3,污水单位处理成本为0.73元/m3,污水经过处理... 根据西藏藏木水电站营地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以及生活污水水质特点和处理要求,经过污水处理方案对比分析,采用A2/O工艺和重力无阀滤池处理该营地的生活污水,污水单位投资为0.52万元/m3,污水单位处理成本为0.73元/m3,污水经过处理达标后全部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地区 A2/O工艺 污水处理 工程设计
下载PDF
附着缺氧-好氧生物膜工艺处理聚酯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朱光灿 孙毅 吕锡武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0年第4期81-84,共4页
研究了附着缺氧好氧生物膜工艺处理聚酯废水的影响因素及效率 .结果表明 :当进水重铬酸钾化学耗氧量低于 140 0mg/L ,其缺氧段有机负荷小于 3 36kg/ (m3·d) ,总停留时间为 18h时 ,重铬酸钾化学耗氧量去除率大于 90 % .工艺中缺氧... 研究了附着缺氧好氧生物膜工艺处理聚酯废水的影响因素及效率 .结果表明 :当进水重铬酸钾化学耗氧量低于 140 0mg/L ,其缺氧段有机负荷小于 3 36kg/ (m3·d) ,总停留时间为 18h时 ,重铬酸钾化学耗氧量去除率大于 90 % .工艺中缺氧段有效地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膜 缺氧-好氧工艺 聚酯废水 废水处理
下载PDF
具有脱氮除磷功能的A-A/O工艺设计 被引量:2
18
作者 游映玖 郭圣华 邵林广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03年第S1期63-64,共2页
叙述了A-A/O工艺各区段的设计方法和设计步骤;并用此方法模拟实际处理工艺,进行了试算,得出了相应的验算结果。
关键词 脱氮 除磷 A-A/O工艺 设计
下载PDF
多段A/O工艺处理制革废水一级生化出水的效能 被引量:12
19
作者 李建政 赵博玮 赵宗亭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3-129,共7页
针对现有制革废水处理工艺难以使氨氮达标排放的问题,引入多段A/O工艺(MAOP)作为制革废水二级生物处理单元,探讨分段进水、水力停留时间(HRT)以及污泥回流比(R)对其COD和氨氮同步去除的影响.结果证明,无论是否分段进水,四段MAOP对制革... 针对现有制革废水处理工艺难以使氨氮达标排放的问题,引入多段A/O工艺(MAOP)作为制革废水二级生物处理单元,探讨分段进水、水力停留时间(HRT)以及污泥回流比(R)对其COD和氨氮同步去除的影响.结果证明,无论是否分段进水,四段MAOP对制革废水一级生化出水均有良好的COD去除效果,当污泥停留时间(SRT)为18d、HRT不小于24h时,其出水浓度都可保持在300mg/L以下,满足GB8978-1996二级排放标准.在各段进水比为4:3:2:1、R 100%、HRT 48h、SRT 18d条件下,MAOP对制革废水一级生化出水的氨氮去除率高达97.7%,出水浓度3.6mg/L左右,达到GB8978-1996一级排放标准.MAOP同时具备反硝化、短程硝化反硝化、同步硝化反硝化等多种脱氮机制,是一种颇具前景的制革废水生物脱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革废水 多段A O 氨氮去除 脱氮
下载PDF
好氧区DO对水解酸化-缺氧-好氧工艺处理石化废水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宋嘉美 吴昌永 +3 位作者 周岳溪 许吉现 高祯 赫春玲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226-1231,共6页
采用水解酸化-缺氧-好氧工艺处理某石化废水,研究了不同好氧区P(DO)下,系统中的有机物、NH4+-N和TN的去除效果,SMP(solublemicrobialproducts,溶解性微生物产物)的产生情况,以及污泥沉降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总水力停留... 采用水解酸化-缺氧-好氧工艺处理某石化废水,研究了不同好氧区P(DO)下,系统中的有机物、NH4+-N和TN的去除效果,SMP(solublemicrobialproducts,溶解性微生物产物)的产生情况,以及污泥沉降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总水力停留时间为40h、污泥回流比为100%的情况下,好氧区P(DO)平均值从6—7mg/L降至1~2mg/L左右时,系统仍可维持较为稳定的有机物、NH4+-N和TN去除效果;随着好氧区ρ(DO)的降低,出水中ρ(SMP)对ρ(CODcr)的贡献有所降低,SMP中ρ(蛋白质)与P(多糖)之比由4.6:1降至0.8:1;随着好氧区ρ(DO)的降低,污泥的沉降性能逐渐变差,SVI(污泥指数)由62.7mL/g升至136.9mL/g,但并未导致污泥流失.综合污染物去除效果和运行能耗来看,该研究中较为适合的好氧区ρ(DO)为2~3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解酸化-缺氧-好氧工艺 溶解氧 脱氮 溶解性微生物产物 污泥沉降性 石化废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