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主体性”的哲学内涵与生成路径——以李泽厚、高清海和冯契为中心的讨论
1
作者 王健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60-65,共6页
“主体性”是人在追求自由过程中所造就的自我特性,对“主体性”的思考构成了人理解自身及其生活世界的前提。探索当代中国关于“主体性”的哲学思考,有三种形态值得给予特别关注:第一种是李泽厚先生的“主体性实践哲学”;第二种是高清... “主体性”是人在追求自由过程中所造就的自我特性,对“主体性”的思考构成了人理解自身及其生活世界的前提。探索当代中国关于“主体性”的哲学思考,有三种形态值得给予特别关注:第一种是李泽厚先生的“主体性实践哲学”;第二种是高清海先生的“类哲学”;第三种是冯契先生的“智慧说”。概而言之,李泽厚先生揭示了中国化的主体性得以发生的要素;高清海先生回答了中国化的主体性对于我们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冯契先生描绘了中国化的主体性的生活世界。其共同的理论特色是,立足马克思主义哲学立场,吸收、消化世界哲学的理论,探索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性 实践哲学 类哲学 智慧说
下载PDF
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的双重批判及其逻辑构建
2
作者 姜汪维 张可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31-38,共8页
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家关于“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的划分,触及了资本主义劳资关系的本质,但混淆了劳动的社会形式与物质规定,因而未能发现“非生产性劳动”中精神生产的独特规律。以康德的先验主体和黑格尔的绝对主体为代表... 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家关于“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的划分,触及了资本主义劳资关系的本质,但混淆了劳动的社会形式与物质规定,因而未能发现“非生产性劳动”中精神生产的独特规律。以康德的先验主体和黑格尔的绝对主体为代表的德国主体哲学,讨论了精神主体自我生成的动力机制,为马克思有关人的主体能动性理论提供了思想来源。在批判继承前人成果基础上,马克思从“现实的人”出发,以生产劳动的社会历史性为逻辑起点,辩证分析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之关系,通过对“生产主义”劳动的批判和对自由劳动的揭示,指明了精神生产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构建了科学的精神生产理论。马克思关于精神生产的研究,对以“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目标的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上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生产理论 资本逻辑 主体哲学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下载PDF
竞技体育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59
3
作者 颜天民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6-28,共3页
竞技体育的价值表现为目的价值和工具价值。竞技体育的价值具有主体性、客观性、多维性和一元性、社会性、时效性等特点。研究竞技体育的价值对于指导竞技体育的实践活动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竞技体育 价值 主体 体育理论
下载PDF
试论管理哲学在我国的研究与发展 被引量:2
4
作者 宋刚 王续琨 冯茹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14,共6页
哲学是一门非常古老的学问,而管理哲学却是一门年轻的学科。管理哲学是管理学界和哲学界共同关注的一个研究领域。管理实践的发展需要管理哲学的产生,管理哲学是管理理论发展的必然结果,兼有管理学和哲学的双重内涵。利用文献计量方法... 哲学是一门非常古老的学问,而管理哲学却是一门年轻的学科。管理哲学是管理学界和哲学界共同关注的一个研究领域。管理实践的发展需要管理哲学的产生,管理哲学是管理理论发展的必然结果,兼有管理学和哲学的双重内涵。利用文献计量方法梳理管理哲学研究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借鉴科学学的研究方法探索管理哲学的发展与成熟的基础,形成相对统一的管理哲学分类,促进其良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哲学 科学管理 中国管理哲学 管理理论 学科分类
下载PDF
虚拟主体性:主体性发展的新阶段 被引量:8
5
作者 贺善侃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98-101,共4页
虚拟空间对人类生存空间的拓展,为人的主体性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领域。虚拟主体性与现实主体性相比的一个最重要区别在于允许“身体缺场”。这一重要区别引发了虚拟主体性的一系列新特征,诸如:主体智力的空前提高、主体自由度的空前... 虚拟空间对人类生存空间的拓展,为人的主体性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领域。虚拟主体性与现实主体性相比的一个最重要区别在于允许“身体缺场”。这一重要区别引发了虚拟主体性的一系列新特征,诸如:主体智力的空前提高、主体自由度的空前提高、主体开放程度的空前提高。同时,虚拟主体性把主客交融的境界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虚拟主体性也带来了主体性发展的新问题,如心身关系问题、道德责任问题、自我认同问题及高风险问题等。解决这些问题,成为主体性理论发展的新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主体性 主客交融性 主体性发展机遇
下载PDF
中国技术哲学的起源、发展、困境及出路——访远德玉教授 被引量:4
6
作者 远德玉 卡尔.米切姆 +1 位作者 尹文娟 曹东溟 《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 CSCD 2016年第4期431-438,共8页
远德玉教授从一个亲历者的立场出发,对中国技术哲学的起源、发展、困境及可能的出路进行了一个全面的概括,更正了国内外现今学者对中国技术哲学的部分错误认知。他指出中国技术哲学发轫于20世纪六十年代的大跃进时期,而其探讨的核心议... 远德玉教授从一个亲历者的立场出发,对中国技术哲学的起源、发展、困境及可能的出路进行了一个全面的概括,更正了国内外现今学者对中国技术哲学的部分错误认知。他指出中国技术哲学发轫于20世纪六十年代的大跃进时期,而其探讨的核心议题从起源到后来的发展都是围绕作为现实生产力的技术展开的,与西方对技术本质规定的形而上的追问不同,体现着中国经世致用的学术传统,从而否定了中国技术哲学存在经验转向的说法。远德玉教授还进一步指出,由于中国的技术哲学研究尚未形成统一的研究范式,不存在各种学派之说,而工程哲学的兴起又进一步冲击了技术哲学的原有发展,不仅削减了技术哲学的从业人群,而且重构了原有技术哲学的部分范式。因此,未来的技术哲学发展要实现主题上的转化,从研究技术与生产的关系转向研究技术与生废的关系,不仅研究技术的正价值,还要研究技术的负价值,提出了生产、生废、生活、生命的四重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技术哲学 经世致用 范式 技术形态论 主题转换
下载PDF
存在论视域中的生态哲学 被引量:8
7
作者 陈红兵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4-19,共6页
生态哲学理解的存在是由生态科学关于自然生态存在的认识引申出来的,是人-社会-自然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本身即是一个价值系统,它是由不同层面构成要素的内在价值和工具价值构成的动态网络。从人与生态环境的价值关系来看,环境... 生态哲学理解的存在是由生态科学关于自然生态存在的认识引申出来的,是人-社会-自然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本身即是一个价值系统,它是由不同层面构成要素的内在价值和工具价值构成的动态网络。从人与生态环境的价值关系来看,环境对人具有双重价值,即“环境价值”和“环境的价值”,人作为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不仅具有最高的内在价值, 同时对生态系统的发展负有不容推卸的责任;生态哲学并不否定人的主体性,但它主张从复合生态系统整体的高度探讨主体性的内涵,将主体理解为生态系统的调控者。生态哲学视域中的主客体关系是“主体-客体-主体”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动态关系;生态思维是对古代整体论思维和现代主体性思维的辩证发展,是整体性思维和主体性思维的辩证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哲学 存在论 价值论 主体性 主客体论 思维方式
下载PDF
决策的哲学意识 被引量:5
8
作者 刘锋 孙剑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4期17-23,共7页
决策有丰富的哲学意蕴。它属于哲学认识论的理性认识活动内容。要进行正确决策 ,达到决策正确的结果 ,决策主体必须具有相应的哲学品格 ;同时 。
关键词 正确决策 机制 决策主体 理性认识 活动内容 丰富 哲学品格 哲学意识 哲学意蕴 哲学认识论
下载PDF
分析哲学与认知语言学研究的理论问题 被引量:7
9
作者 隋然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02-107,共6页
自然语言与人类各种知识和认知形式的建构密切相关。语言在分析哲学研究对象中所占据的地位和所发生的作用行使着决定性功能。哲学与语言学的结合是语言被纳入认知研究的标志,从而导致认知理论的产生。不考虑语言问题,认知问题便不可能... 自然语言与人类各种知识和认知形式的建构密切相关。语言在分析哲学研究对象中所占据的地位和所发生的作用行使着决定性功能。哲学与语言学的结合是语言被纳入认知研究的标志,从而导致认知理论的产生。不考虑语言问题,认知问题便不可能得到解决。语言意义的终极研究意味着认知理论的最大限度发展。认知是人类精神的家园并存在于语言之中,每一项认知行为都必须具有解释主体个性的参与,同时这一行为只有借助语言才能实现。为此,须要对认知过程中的语言和对成为研究对象的语言作出评价,并将语言视为人类社会的认知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哲学 认知理论 语言意义 解释主体
下载PDF
当代中国哲学研究70年:回顾与反思——基于元理论变换的视角 被引量:4
10
作者 乔清举 马啸东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0,共10页
以元理论的变化为线索,从中国哲学史学史的角度对当代中国哲学70年的研究进行回顾与反思,其发展历程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49-1976年,其元理论是"哲学史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史"的斗争史话语。第二个阶段是1977... 以元理论的变化为线索,从中国哲学史学史的角度对当代中国哲学70年的研究进行回顾与反思,其发展历程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49-1976年,其元理论是"哲学史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史"的斗争史话语。第二个阶段是1977-1989年,其元理论是"哲学史是认识史"的认识论话语。第三个阶段是20世纪后10年,其特点是元理论的多样化和中国哲学生命的复苏。第四阶段是21世纪以来的近20年,其特点是元理论思维逻辑逐渐被放弃,中国哲学的主体地位逐步得以恢复,构建基于中国自身传统的哲学体系渐成趋势。70年间中国哲学学科发展的大局是元理论变换与社会变迁形成互动,元理论逻辑和对象性思维的突破渐成发展趋势。就前者而言,对元理论的选择一方面是由社会变动所决定的;另一方面,元理论的变换与学术界对元理论认识的深入及元理论自身逻辑的展开三者形成一致。就后者而言,中国哲学的主体地位和生命力得到恢复,重新成为人们安身立命的精神寄托。这是经过以上三个阶段的否定性环节以及中国的哲学成为中国哲学之后的辩证否定的回归,中国哲学突破了近代以前的内容,形成中国哲学、西方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相融合的新型哲学形态,自身成为自身的元理论,这种新形态的哲学是中国未来获得国际哲学话语权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哲学史学史 元理论 中国哲学 主体性
下载PDF
提升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效性的哲学思考 被引量:2
11
作者 杜利英 杨晓娟 +1 位作者 任红霞 刘隆 《长治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73-76,共4页
在新的形势下,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应针对中国改革发展的实际和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在遵循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与地方社会主义建设实... 在新的形势下,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应针对中国改革发展的实际和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在遵循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与地方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和红色资源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真正内化为学生的思想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实效性 主体性 哲学思考
下载PDF
中国心灵哲学的“心理多主论” 被引量:4
12
作者 高新民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9-77,共19页
中国心灵哲学在对人与世界作整体把握时,除了有超心物二分图式的特点之外,还有这样一个特点,即在将心理王国作为统一对象把握时,尽管在一些语境下表面上承认心为主宰,但一般坚持认为,心理王国的主宰不像西方哲学所说的那样只有一个,而有... 中国心灵哲学在对人与世界作整体把握时,除了有超心物二分图式的特点之外,还有这样一个特点,即在将心理王国作为统一对象把握时,尽管在一些语境下表面上承认心为主宰,但一般坚持认为,心理王国的主宰不像西方哲学所说的那样只有一个,而有"多主角"或多主体,如心、魂、魄、神、我或自我等。它们都有自己的形成过程、构成、结构、运作方式、特点和特殊本质,在人的心理生活中,都有自己的势力范围、功能和职责。各司其职,但又通过特殊的方式,相互协调,共同构成完整的、整体的人。在论述它们的关系时,存在着独立论、归并论、主中有主论、一实多名论的分歧与争论。中国心灵哲学中同样存在着"李约瑟难题",落后于西方是近代以后的事情。其领先主要表现在它的价值性心灵哲学中,当然它的求真性心灵哲学中也有一部分具有现代意义,值得发扬光大,如心理多主论中就包含有超二元论思想、非实体主义、非中心主义、特种形式的具身性思想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灵 心灵哲学 多主论 魂魄 精气神
下载PDF
技术哲学:从实体理论走向间性理论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三虎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期5-14,共10页
对于技术哲学史,人们一般将它分为三个代际:第一代技术哲学源于前技术哲学史发展;第二代技术哲学可被称为经典技术哲学;第三代技术哲学(和正在兴起的第四代技术哲学)可被称为当代技术哲学。可以说,技术哲学历史表现为一种从实体理论到... 对于技术哲学史,人们一般将它分为三个代际:第一代技术哲学源于前技术哲学史发展;第二代技术哲学可被称为经典技术哲学;第三代技术哲学(和正在兴起的第四代技术哲学)可被称为当代技术哲学。可以说,技术哲学历史表现为一种从实体理论到间性理论的发展线索。把技术间性理论作为当代技术哲学的一种发展方向选择,是对西方哲学的主体间性和客体间性概念的极大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哲学 实体理论 主体间性 客体间性 间性理论
下载PDF
论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哲学基础——基于马克思历史思想的视域 被引量:3
14
作者 丁匡一 杨阳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2-26,共5页
前提检审、历史结构、方法论原则与价值导向是中国现代管理哲学基础的基本层面。从辛亥革命后的历史与实际出发,将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哲学基础解析为从单极主体性哲学到多元博弈性哲学的结构性历史变迁,阐释了历史辩证法作为中国现代管... 前提检审、历史结构、方法论原则与价值导向是中国现代管理哲学基础的基本层面。从辛亥革命后的历史与实际出发,将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哲学基础解析为从单极主体性哲学到多元博弈性哲学的结构性历史变迁,阐释了历史辩证法作为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哲学方法论原则,并将以人为本、从实际出发视为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价值导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管理理论 哲学基础 历史结构 历史辩证法 方法论 物化管理 单极主体性哲学 以人为本
下载PDF
旅游哲学刍议 被引量:3
15
作者 曹诗图 《旅游论坛》 CSSCI 2009年第1期1-6,共6页
提出了构建旅游哲学的学术构想,从旅游哲学的研究背景、旅游哲学的含义与研究对象、旅游哲学的价值与研究意义、旅游哲学的研究内容与理论体系、旅游哲学的学科性质与学科地位、旅游哲学的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而简要的论述,认为旅... 提出了构建旅游哲学的学术构想,从旅游哲学的研究背景、旅游哲学的含义与研究对象、旅游哲学的价值与研究意义、旅游哲学的研究内容与理论体系、旅游哲学的学科性质与学科地位、旅游哲学的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而简要的论述,认为旅游哲学是一门很有发展前途的新兴学科。从学科地位上看,它可以作为旅游学的一门具有哲理性质的基础理论学科,但它又对旅游学科起着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哲学 研究对象 研究内容 理论体系 学科性质 研究方法
下载PDF
严复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哲学思辨 被引量:2
16
作者 隋淑芬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8-91,共4页
严复借助于经济人模式和建立自由主义经济的思路,重新解读人性和人的存在,解构了传统人性论生物性与社会性对立的思维,并由抽象的人性观照转向关注人的个体性,使对人的理解,由传统的群体本位转向个体本位。在自由主义经济的语境中重构... 严复借助于经济人模式和建立自由主义经济的思路,重新解读人性和人的存在,解构了传统人性论生物性与社会性对立的思维,并由抽象的人性观照转向关注人的个体性,使对人的理解,由传统的群体本位转向个体本位。在自由主义经济的语境中重构价值理念,肯定了两利基础上利益追求的合道德性与合人性。确立利益主体与权力主体合一的主体意识,引发利益基础上人权的制度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主义经济 人性 价值理念 主体意识 制度诉求
下载PDF
对民法的哲学思考——以民法本位为研究视角 被引量:4
17
作者 章礼强 《兰州学刊》 2006年第8期192-197,共6页
本文以探索民法追求作为民法本位研究的逻辑起点,透过民法的历程,梳理国外、国内民事实定法本位的流变规律,探索民法本位演变的方向。回眸民法本位观及中西民法本位理念的源起与流变,正视民法本位观在现今的争鸣,破解民法本位社会化问题... 本文以探索民法追求作为民法本位研究的逻辑起点,透过民法的历程,梳理国外、国内民事实定法本位的流变规律,探索民法本位演变的方向。回眸民法本位观及中西民法本位理念的源起与流变,正视民法本位观在现今的争鸣,破解民法本位社会化问题,质疑民法社会本位说,提出作者的民法本位观即近现代民法私主体权利本位论。采用经济、社会、政治、文化、人性等多学科、多视角的方法对民法本位的种种基础进行分析。民法本位即指民法的中心任务和价值标准,从一定意义上讲,民法本位就是民法最核心的价值,而民法原则则是民法本位价值取向的外载形式。以民法私主体权利本位观作导引,对民事实定法之物权法所有权个人本位的兴起及社会倾向进行辨剖,对债法合同自由中个人本位思想及社会化补修作些析辨,分析定式合同的主体本位自由与社会化制限的原因,结合司法实践案例,论析对于合同的社会顾虑与本位原则。对于民事立法实践,建议以带有社会顾虑的私主体权利为本位构设中国民法典体系、原则、制度和具体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 私主体权利本位论 基础 价值哲学 民法典
下载PDF
现代性的自我确证与批判理论的规范基础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波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1-50,共10页
“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之争”无疑是近二十多年来西方思想界的一个热门话题。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指的是把西方现代社会历史以“现代性”为中心概念加以主题化的反思批判。所谓哲学探究,对现代性而言,即是“自我理解”、“自我确证”的问... “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之争”无疑是近二十多年来西方思想界的一个热门话题。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指的是把西方现代社会历史以“现代性”为中心概念加以主题化的反思批判。所谓哲学探究,对现代性而言,即是“自我理解”、“自我确证”的问题,为现代性确立既不同于古典也不同于神学的规范。哈贝马斯对现代性规范根基的建设性重建,值得我们特别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 主体哲学 批判理论 规范基础 交往理性
下载PDF
正确理解和翻译being 被引量:1
19
作者 董志勇 《学术探索》 CSSCI 2014年第4期1-8,共8页
要想理解和翻译好being,并在理解和把握being的问题上超过自古以来的西方哲学界的研究水平,我们必须连续进行下列六个逻辑转换:一,being是英语单词的代表;二,词是语言的代表;三,语言是人类思维过程和思维结果的主要物质化方式之一;四,... 要想理解和翻译好being,并在理解和把握being的问题上超过自古以来的西方哲学界的研究水平,我们必须连续进行下列六个逻辑转换:一,being是英语单词的代表;二,词是语言的代表;三,语言是人类思维过程和思维结果的主要物质化方式之一;四,所谓的思维过程就是人对客体进行主观处理的过程;五,所谓的主观处理就是人对客体进行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的考察和描述的过程;六,西方哲学界两千多年来不断追问什么是being,其所起的真正功能是在不断追问什么是主观处理,以及主观处理与语言表达方式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哲学 BEING 主观处理论 onTOLOGY 本体论
下载PDF
中国现代哲学主题刍议--关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哲学发展的一些回顾与思考 被引量:1
20
作者 田文军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08-113,共6页
从哲学的层面辨析事物的共殊关系,是中国现代哲学的重要理论课题。当人们过于看重一般性原则和经验时,我们应当冷静地意识到自己民族和文化的特殊;当人们过于强调自己民族和文化的特殊时,我们又应当对作为一般的民族和文化的发展方向、... 从哲学的层面辨析事物的共殊关系,是中国现代哲学的重要理论课题。当人们过于看重一般性原则和经验时,我们应当冷静地意识到自己民族和文化的特殊;当人们过于强调自己民族和文化的特殊时,我们又应当对作为一般的民族和文化的发展方向、目标保持清醒的头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现代哲学 共殊关系 理论主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