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alysis of the Risk Factors of Upper Limb Lymphedema after Breast Cancer Surgery and Nursing Care
1
作者 Linlin Qian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Nursing Research》 2021年第5期12-17,共6页
Objective:To evaluate and analyz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upper limb lymphedema after breast cancer surgery,and to study effec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measures.Methods:500 cases of early breast cancer patients fro... Objective:To evaluate and analyz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upper limb lymphedema after breast cancer surgery,and to study effec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measures.Methods:500 cases of early breast cancer patients from October 2017 to December 2020 were selected,all patients underwent surgical intervention,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 basic clinical data of patients,and statistically analyze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upper limb lymphedema.All patients with upper extremity lymphedema received high-quality nursing intervention,and the specific nursing effect was analyzed.Results: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risk factors of upper limb lymphedema after breast cancer surgery included hypertension,postoperative upper limb functional exercise,delayed healing of incision,radiotherapy and so on.After nursing intervention,the patients*12*5 elbow 10cm,elbow 10cm,wrist size value and VAS score were better than those before nursing(P<0.05).The quality of life score of patients after nursing intervention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before nursing(P<0.05).Conclusion:Hypertension,postoperative upper limb functional exercise,delayed healing of incision,radiotherapy and other factors can induce upper limb lymphedema after breast cancer surgery.Effec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alleviate the condition of patients with upper limb lymphedema and improve their quality of life,which is worthy of comprehensive promo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mmary cancer Lymphedema of upper extremity Occurrence factors nursing
下载PDF
改良绷带加压包扎法结合针对性护理对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影响
2
作者 李叶玭 董菲妮 洪志鹏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15期170-174,共5页
目的探讨改良绷带加压包扎法结合针对性护理对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泉州市第一医院的80例乳腺癌手术患者,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将患者分为参照组与试验组,各40例。试验组采用改良绷带加压包扎法结... 目的探讨改良绷带加压包扎法结合针对性护理对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泉州市第一医院的80例乳腺癌手术患者,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将患者分为参照组与试验组,各40例。试验组采用改良绷带加压包扎法结合针对性护理,参照组予以常规消肿治疗法。比较2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患肢周径和、肩功能评分以及干预后水肿上肢周径变化情况。结果2组患者干预前患肢周径和、肩功能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肢周径和、肩功能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且试验组患肢周径和、肩功能评分改善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患肢缩小率为(8.63±0.59)%,患肢还原率为(86.64±3.42)%,参照组为(2.58±0.37)%、(47.48±2.47)%,试验组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改良绷带加压包扎法结合针对性护理对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恢复具有非常积极的影响,可有效改善患肢周径和,提高患者肩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绷带加压包扎法 针对性护理 乳腺癌 上肢 淋巴水肿 肩功能
下载PDF
优质护理在经桡动脉穿刺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3
作者 乔芳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23期102-104,共3页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在经桡动脉穿刺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8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平谷区医院接受经桡动脉穿刺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在经桡动脉穿刺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8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平谷区医院接受经桡动脉穿刺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各45例。常规组术后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遵医行为、健康知识知晓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焦虑情绪、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后,两组遵医行为、健康知识知晓评分提高,观察组高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24);护理后,两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降低,健康状况调查简表评分升高,观察组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给予经桡动脉穿刺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行优质护理,可有效改善其遵医行为及健康知识知晓情况,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缓解焦虑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桡动脉穿刺冠状动脉介入术 优质护理 上肢血肿 负性情绪 生活质量 遵医行为
下载PDF
肿瘤病人PICC相关性上肢静脉血栓形成影响因素 被引量:5
4
作者 王丽英 薛嵋 +1 位作者 陶雍 毛静玉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3399-3403,共5页
目的:调查肿瘤病人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性上肢静脉血栓形成(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related upper extremity venous thrombosis,PICC-UEVT)形成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1... 目的:调查肿瘤病人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性上肢静脉血栓形成(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related upper extremity venous thrombosis,PICC-UEVT)形成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12月在上海市某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血管通路门诊进行PICC置管的病人资料,将病人分为血栓组和无血栓组。采用病人信息调查表对病人进行调查。结果:共收集3 864例PICC置管病人信息,76例确诊为PICC-UEVT,PICC-UEVT发生率为1.97%,血栓发生时的带管时间为58.5(22.25,122.25)d,57.89%(44/76)为浅静脉血栓,23.68%(18/76)为深静脉血栓,18.42%(14/76)为广泛静脉血栓形成。将PICC置管病人按照年龄、性别、诊断进行匹配,最终血栓组73例,无血栓组146例,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导管相关性皮炎与导管功能障碍是发生PICC-UEVT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PICC-UEVT是较常见的PICC相关并发症,以浅静脉血栓为主,导管相关性皮炎与功能障碍是其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 上肢静脉血栓形成 影响因素 护理
下载PDF
穴位艾灸结合中医康复护理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向凡 王辉 王芳芳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10期113-116,共4页
目的探讨穴位艾灸结合中医康复护理对缺血性脑卒中(IS)患者上肢功能、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选取2021年4月—2022年4月河南省平顶山市中医医院收治的IS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 目的探讨穴位艾灸结合中医康复护理对缺血性脑卒中(IS)患者上肢功能、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选取2021年4月—2022年4月河南省平顶山市中医医院收治的IS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穴位艾灸结合中医康复护理。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F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15、30 d时,2组患者FM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15、30 d时,2组患者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艾灸结合中医康复护理不仅能有效改善IS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还可有效保护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灸 中医康复护理 缺血性脑卒中 上肢功能障碍 神经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基于风险评估的分级护理干预对PICC患者上肢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影响 被引量:41
6
作者 陈璐 谢新芳 +2 位作者 钱彩华 杨金丽 宋建文 《护士进修杂志》 2017年第9期793-796,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PICC相关性上肢静脉血栓风险评估的分级护理干预措施对预防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条件的560例PICC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使用PICC相关性上肢静脉血栓风险评估表分为高危、中危和低危患者。... 目的探讨基于PICC相关性上肢静脉血栓风险评估的分级护理干预措施对预防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条件的560例PICC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使用PICC相关性上肢静脉血栓风险评估表分为高危、中危和低危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分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两周内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分级护理干预两周后,观察组静脉血栓发生率1.43%明显低于对照组5.71%(P=0.006)。结论根据评估表筛查出高危、中危和低危患者,采取分级护理干预能够降低PICC相关性上肢静脉血栓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插入术 中心静脉 上肢静脉血栓 风险评估 护理
下载PDF
精准护理在预防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患者PICC相关性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9
7
作者 许璐 常鑫 +4 位作者 覃丽珍 李灿炎 陆凤妮 王石娟 劳永聪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6期1027-1029,共3页
目的:探讨精准护理在预防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患者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性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PICC-UEDVT)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入住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经PICC化疗的360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目的:探讨精准护理在预防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患者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性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PICC-UEDVT)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入住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经PICC化疗的360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8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实施精准护理。比较两组置管时间、有症状PICC-UEDVT、静脉炎、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发生率。结果:两组PICC导管留置时间、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有症状PICC-UEDVT发生率、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准护理可降低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患者PICC-UEDV和静脉炎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护理 上肢深静脉血栓 PICC中心静脉导管
下载PDF
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水肿的治疗护理进展 被引量:11
8
作者 赵京霞 凌瑞 +2 位作者 王岭 杨华 张红菊 《护理研究(中旬版)》 2006年第1期104-106,共3页
患肢水肿是乳腺癌术后常见又顽固的并发症,可导致外观异常、乏力、反复感染和上肢功能障碍,从而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从物理疗法、药物疗法、手术治疗方面对乳腺癌术后患肢水肿的治疗及护理加以综述。
关键词 乳腺癌 上肢水肿 治疗 护理
下载PDF
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因素分析与护理 被引量:39
9
作者 刘晓溪 王世宣 《护士进修杂志》 2016年第8期715-717,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方法 2011年7月-2015年2月选择在我院诊治的早期乳腺癌女性患者150例,给予腋窝淋巴清扫手术治疗,观察与记录术后3个月上肢淋巴水肿发生情况,积极调查与随访患者的病...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方法 2011年7月-2015年2月选择在我院诊治的早期乳腺癌女性患者150例,给予腋窝淋巴清扫手术治疗,观察与记录术后3个月上肢淋巴水肿发生情况,积极调查与随访患者的病历资料;上肢淋巴水肿患者都给予肢体气压与功能锻炼干预,周期为14 d。结果 150例患者术后发生上肢淋巴水肿20例,发生率为13.3%,Logistic回归统计学分析显示,放疗、术后切口延迟愈合、术后上肢功能锻炼和合并高血压是导致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上肢淋巴水肿20例患者给予针对性护理后,疼痛评分(1.87±0.45)分,明显下降,上臂差值(1.19±0.40)cm,明显增加,而前臂差值(0.73±0.72)cm,明显降低,与护理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的生理状况、社会/家庭状况、情感状况和功能状况评分都明显高于护理前(P<0.05)。结论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率较高,主要发生因素包括放疗、术后切口延迟愈合、术后上肢功能锻炼和合并高血压,积极有针对性的护理能改善水肿状况与缓解疼痛,从而提高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上肢淋巴水肿 疼痛 护理
下载PDF
多功能上肢海绵架的设计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罗翱翔 阳珍 +1 位作者 陈海云 李莹菲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1518-1518,共1页
肢体创伤后局部发生反应性水肿.骨折局部内出血、血液循环障碍等都会造成肢体不同程度的肿胀。临床护理中常以抬高患肢起到消肿作用。临床常用多个枕头、前臂吊带、绷带吊高上肢等方法消肿。但上述方法消肿效果不理想,病人感觉不舒适,
关键词 上肢创伤 多功能上肢海绵架 护理
下载PDF
临床护理路径在乳腺肿瘤术后不同阶段上肢功能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被引量:7
11
作者 郑薇 吴伟主 +2 位作者 朱飞虹 杨峂 孔振芳 《中国现代医生》 2015年第14期140-143,共4页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乳腺肿瘤术后不同阶段上肢功能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间120例乳腺肿瘤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各60例。常规组患者在术后上肢功能康复中采取...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乳腺肿瘤术后不同阶段上肢功能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间120例乳腺肿瘤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各60例。常规组患者在术后上肢功能康复中采取临床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术后上肢功能康复中采取临床护理路径方法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水平前屈和水平后屈及外展功能与旋转功能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5.0%(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56.1±5.9)分,高于常规组的(43.8±6.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对于乳腺肿瘤术后不同阶段上肢功能康复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法护理是可行的,可促进上肢功能恢复,且能够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不同阶段 上肢功能康复 临床护理路径
下载PDF
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护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2
作者 陈如男 袁长蓉 《护理研究(中旬版)》 2012年第5期1254-1256,共3页
从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病机制、影响发生淋巴水肿的因素及护理方面综述了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护理研究进展。
关键词 乳腺癌 上肢 淋巴水肿 护理
下载PDF
自制冰袋联合弹力绷带加压冷敷用于经桡动脉介入术后上肢血肿的护理观察 被引量:6
13
作者 匡霞 倪芳 王蜜凤 《临床护理杂志》 2014年第5期25-27,共3页
目的探讨自制冰袋联合弹力绷带加压冷敷对经桡动脉介入术后上肢血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发生上肢血肿患者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观察组采用自制冰袋冷敷,再... 目的探讨自制冰袋联合弹力绷带加压冷敷对经桡动脉介入术后上肢血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发生上肢血肿患者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观察组采用自制冰袋冷敷,再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冰袋4h更换1次,均持续24h。观察两组术后4h、12h、24h患肢疼痛和肿胀程度,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后4h、12h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各时间点上肢肿胀值均低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自制冰袋联合弹力绷带加压冷敷,对缓解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上肢血肿引起的局部肿胀和疼痛,明显优于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减轻了患者痛苦,提高了护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袋 弹力绷带 加压冷敷 桡动脉介入疗法 上肢血肿/护理
下载PDF
乳腺癌化疗患者PICC置管后上肢水肿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10
14
作者 徐欢欢 韦立梅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7年第5期57-59,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化疗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后上肢水肿的原因和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6年12月医院收治的乳腺患者84例,根据随访结果分为研究组(发生上肢水肿)22例和对照组(未发生上肢水肿)62例。统计患者一般... 目的探讨乳腺癌化疗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后上肢水肿的原因和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6年12月医院收治的乳腺患者84例,根据随访结果分为研究组(发生上肢水肿)22例和对照组(未发生上肢水肿)62例。统计患者一般资料、诊断结果、手术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PICC置管后上肢水肿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年龄20~40岁、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为Ⅱ~Ⅲ期、腋窝处理为淋巴结清扫、肿块直径>5 cm、有术后愈合并发症、淋巴结清扫数目≥10个、术侧肢体活动过度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淋巴结清扫、术侧肢体活动过度、术后愈合并发症均是导致PICC置管后上肢水肿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淋巴结清扫、术侧肢体活动过度、术后愈合并发症是导致PICC置管后患者上肢水肿的独立危险因素,应针对上述因素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改善患者化疗期间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化疗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上肢水肿 护理对策
下载PDF
面罩肺活量吸入七氟醚联合临床护理用于小儿上肢骨科手术53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杜华 邓旭 王策 《中国药业》 CAS 2015年第19期97-98,共2页
目的探讨面罩肺活量吸入七氟醚联合临床护理用于小儿上肢骨科手术的疗效。方法将拟实施上肢骨科手术的106例患儿,根据家长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用自主呼吸的潮气量面罩吸入七氟醚,观察组采用面罩肺活量吸入七氟醚。两... 目的探讨面罩肺活量吸入七氟醚联合临床护理用于小儿上肢骨科手术的疗效。方法将拟实施上肢骨科手术的106例患儿,根据家长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用自主呼吸的潮气量面罩吸入七氟醚,观察组采用面罩肺活量吸入七氟醚。两组患儿均采取针对性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结果手术开始至苏醒时观察组患儿生命体征稳定性优于对照组,麻醉诱导时间、疼痛反射消失时间及停药至患儿清醒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患儿相比,观察组患儿躁动评分未见显著变化[(2.53±0.61)分比(2.49±0.82)分](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面罩肺活量吸入七氟醚用于小儿上肢骨科手术疗效确切、使用安全,配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提高患儿心理应激阈值并减轻术后烦躁等负面情绪发生,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和促进术后患儿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 面罩肺活量吸入 上肢骨科手术 护理
下载PDF
一例PICC相关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置入上腔静脉滤器并保留导管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9
16
作者 徐文洁 鲍爱琴 《护士进修杂志》 2016年第24期2302-2303,共2页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近年已被国内广泛应用于临床。PICC作为中心静脉导管,易引起导管相关上肢深静脉血栓。研究[1]发现,PICC相关的上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为0.32%~64.52%,血栓形成导致...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近年已被国内广泛应用于临床。PICC作为中心静脉导管,易引起导管相关上肢深静脉血栓。研究[1]发现,PICC相关的上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为0.32%~64.52%,血栓形成导致静脉回流障碍而产生相应的临床症状,其最严重的并发症是因血栓脱落引致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上肢深静脉血栓 上腔静脉滤器 护理
下载PDF
上肢活动操在脑卒中后偏瘫肩痛延续性康复护理中的运用 被引量:7
17
作者 宦红美 何俊 +1 位作者 钱雪 丁渝权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8年第6期25-28,共4页
目的观察上肢活动操在老年脑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延续性康复护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8年2月收治的脑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4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1例。2组患者住院期间均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针对偏... 目的观察上肢活动操在老年脑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延续性康复护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8年2月收治的脑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4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1例。2组患者住院期间均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针对偏瘫肩痛均采取中药熏蒸治疗,出院前均给予常规出院指导。研究组出院前学习上肢活动操,并要求出院后每天早晚各训练1次,20 min/次。观察2组患者出院前(干预前)及出院12周时(干预后)偏瘫肩痛VAS评分、Fugl-Meyer上肢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对照组[(1.05±0.41)vs.(2.06±0.84),t=4.952,P<0.01],而研究组患者Fugl-M eyer上肢评分、M BI评分高于对照组[(47.24±5.52)vs.(42.63±8.26),t=2.127,P<0.05;(78.15±7.62)vs.(62.49±11.73),t=5.130,P<0.01]。结论上肢活动操运用于老年脑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出院后延续性康复护理中,可明显改善患者偏瘫肩痛程度,提高患者上肢功能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对促进患者康复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活动操 脑卒中 偏瘫 肩痛 康复护理 功能训练 中西医结合护理
下载PDF
基于FOCUS理论的延续护理对乳腺癌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肖燕 周浩 +1 位作者 陈瑞敏 纪晓新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2年第23期3589-3593,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FOCUS理论的延续护理对乳腺癌患者相关功能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1年12月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 目的探讨基于FOCUS理论的延续护理对乳腺癌患者相关功能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1年12月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基于FOCUS理论的延续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上肢功能康复优良率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实施基于FOCUS理论的延续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水肿中、重度率低于对照组,上肢功能康复优良率和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FOCUS理论的延续护理干预可缓解乳腺癌患者上肢淋巴水肿症状,促进上肢功能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CUS理论 延续护理 乳腺癌 上肢淋巴水肿 上肢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护理干预预防PICC相关性上肢静脉血栓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2
19
作者 陈璐 谢新芳 +2 位作者 沈洪 杨金丽 宋建文 《循证护理》 2016年第1期24-28,共5页
[目的]评价护理干预预防PICC相关性上肢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OVID、CNKI、WanFang Data、VIP等数据库,纳入采用护理干预预防PICC相关性上肢静脉血栓的对照试验,根据纳入研究的同质性选择定量或... [目的]评价护理干预预防PICC相关性上肢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OVID、CNKI、WanFang Data、VIP等数据库,纳入采用护理干预预防PICC相关性上肢静脉血栓的对照试验,根据纳入研究的同质性选择定量或定性评价分析。[结果]纳入8篇文献,均为随机对照试验,共973例病人。分析结果表明置管前全面评估、肝素钠加地塞米松预浸泡导管,置管后采用物理预防、硫酸镁湿热敷、喜疗妥外涂等干预措施能够减少PICC相关性上肢静脉血栓的形成。[结论]护理干预能够预防PICC相关性上肢静脉血栓,对静脉输液治疗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上肢静脉血栓 系统评价
下载PDF
ICU患者上肢深静脉血栓的病因分析与防治进展 被引量:9
20
作者 尹萍 《护士进修杂志》 2013年第23期2152-2155,共4页
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及继发引起的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和血栓后综合征(Post—thrombotic Syndrome,PTS)是导致危重病人致残和致死的一个重要原因。尤其是在ICU(Intensive Care Unit),医护... 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及继发引起的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和血栓后综合征(Post—thrombotic Syndrome,PTS)是导致危重病人致残和致死的一个重要原因。尤其是在ICU(Intensive Care Unit),医护工作者已经认识到DVT是患者病情恶化的一个重要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深静脉血栓 ICU 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