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79篇文章
< 1 2 18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院和科室上下联动事前-事中-事后闭环服务抗菌药物管理模式构建与实践
1
作者 杨全军 罗莉 +8 位作者 朱文君 干润 屠祎惺 辛博 杨黎 陈燕 张剑萍 郭澄 刘义成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11期13-16,共4页
目的 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 基于循证证据建立医院和科室上下联动事前-事中-事后闭环服务的抗菌药物管理模式。分析闭环服务的关键节点和服务内容,落实网络化服务体系,完善特殊患者和限制级抗菌药物专项服务等闭环服务的网络干... 目的 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 基于循证证据建立医院和科室上下联动事前-事中-事后闭环服务的抗菌药物管理模式。分析闭环服务的关键节点和服务内容,落实网络化服务体系,完善特殊患者和限制级抗菌药物专项服务等闭环服务的网络干预系统,并比较实施前(2020年)和实施后(2021年至2023年)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及不合理医嘱类型。结果 2021年、2022年、2023年医院AUD分别为39.40 DDDs、32.10 DDDs、38.09 DDDs,均较2020年的57.80 DDDs低,且符合我国综合医院AUD的限定标准(40 DDDs)。2021年,抗菌药物不合理医嘱类型排名前3的分别为抗菌药物预防/治疗方案不合理、药物选择不合理、联合用药不合理;2022年,抗菌药物不合理医嘱类型排名前3的分别为抗菌药物预防/治疗方案不合理、用药疗程不合理、给药途径和剂量不合理;2023年,抗菌药物不合理医嘱类型排名前3的分别为给药途径和剂量不合理、用药疗程不合理、抗菌药物预防/治疗方案不合理。结论 医院和科室上下联动事前-事中-事后闭环服务的抗菌药物管理模式可有效降低医院AUD,促进抗菌药物不合理医嘱类型的转变,从药物治疗方案优化逐步过渡到抗菌药物剂量和疗程精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和科室上下联动 事前-事中-事后闭环服务 抗菌药物 合理用药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医嘱
下载PDF
基于PLC构建电力巡检机器人自动化控制系统
2
作者 梁寿愚 李映辰 +1 位作者 赵化时 马光 《自动化与仪表》 2024年第5期73-77,共5页
该文对电力巡检机器人的自动化控制系统进行以PLC为基础的设计,提升电力调度的效率与安全性。基于PLC构建电力巡检机器人自动化控制系统总体架构,通过上位机接收操纵台传递的操作者信息以及下位机传递的温度、角度等状态信息,通过OPC通... 该文对电力巡检机器人的自动化控制系统进行以PLC为基础的设计,提升电力调度的效率与安全性。基于PLC构建电力巡检机器人自动化控制系统总体架构,通过上位机接收操纵台传递的操作者信息以及下位机传递的温度、角度等状态信息,通过OPC通信程序将指令下发至下位机,下位机依据上位机下达指令,通过PID驱动控制器完成电力巡检机器人运动控制,利用模糊C均值聚类方法判别电力巡检机器人故障,将结果实时传送到上位机操纵台的显示器,及时反馈机器人的工作状态。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控制机器人完成电力巡检,该系统应用后可有效检测机器人故障,使其具备优秀的避障能力,可实现上下位机实时通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C 电力巡检机器人 自动化控制系统 上下位机
下载PDF
早产儿经不同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效果分析
3
作者 阙秋萍 吴芸 +1 位作者 彭婕 张霞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9期71-73,共3页
目的:探讨早产儿经不同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2年6月于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早产儿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上肢静脉组、下肢静脉组及头部静脉组,各30例。上肢... 目的:探讨早产儿经不同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2年6月于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早产儿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上肢静脉组、下肢静脉组及头部静脉组,各30例。上肢静脉组、下肢静脉组及头部静脉组均行PICC,位置分别为上肢静脉、下肢静脉、头部静脉。比较三组置管效果。结果:下肢静脉组PICC置管疼痛评分低于上肢静脉组、头部静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83)。三组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血细胞比容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下肢静脉组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总胆汁酸、谷氨酰转移酶水平低于上肢静脉组、头部静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上肢、头部静脉PICC置管,下肢静脉PICC置管能够减轻早产儿置管疼痛感,减少胆汁淤积风险,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上肢静脉 下肢静脉 头部静脉
下载PDF
煤层气水平井筒倾斜-水平耦合流动规律影响分析
4
作者 张亚飞 王滨 +3 位作者 贾云林 胡皓 梁萧磊 张芬娜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6-95,共10页
精确掌握煤层气水平井井筒内气液流动规律,对煤层气水平井的合理开发工艺和设备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气液两相流理论采用Fluent软件模拟分析的方法,研究了煤层气水平井段倾斜-水平耦合条件下变状态流动规律。分析结果表明:水平段井... 精确掌握煤层气水平井井筒内气液流动规律,对煤层气水平井的合理开发工艺和设备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气液两相流理论采用Fluent软件模拟分析的方法,研究了煤层气水平井段倾斜-水平耦合条件下变状态流动规律。分析结果表明:水平段井筒中,上倾斜段井筒内的流动会加剧井筒内气液两相界面的波动。高气、液量下水平段井筒内持液率在流体流动方向上不断增大,低气、液量下水平段井筒内持液率在流体流动方向上不断减小。上倾段倾斜角小于20°时,倾斜角对水平段平均持液率影响较大;下水平段井筒中,倾斜段井筒的长度和倾斜角会影响水平井筒中假想断面的位置,同一流动条件下,出口上倾井筒的倾斜角越大、长度越大,假想断面位置越远离出口端上倾井筒。研究结果可为煤层气水平井下泵深度等排采工艺设计和优选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水平井 上水平段 下水平段 变状态流动 影响因素 持液率
下载PDF
首钢长钢低碱度烧结矿冶炼生产实践
5
作者 王保国 曹锋 柏鹏飞 《山西冶金》 CAS 2024年第6期144-146,共3页
近年来,在原燃料基础和装备调件下,首钢长钢炼铁厂逐步摸索出适合自身条件下的较低碱度烧结矿,碱度基本长期维持在1.7±0.08左右,炉料结构长期维持在烧结矿83%+球团矿5%+生矿12%,通过加强烧结过程管控、优化高炉上下部调节、强化出... 近年来,在原燃料基础和装备调件下,首钢长钢炼铁厂逐步摸索出适合自身条件下的较低碱度烧结矿,碱度基本长期维持在1.7±0.08左右,炉料结构长期维持在烧结矿83%+球团矿5%+生矿12%,通过加强烧结过程管控、优化高炉上下部调节、强化出铁管理等措施,2座高炉均实现了长期安全稳定运行2 000 d以上的良好记录,连续多年实现生铁成本行业排名前10名的记录,最好时行业排第3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低碱度 上下部调节 出铁管理
下载PDF
二重积分及其应用
6
作者 赵振刚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1期68-76,共9页
本文首先定义了矩形区域上的二重积分,并使用平行于x轴和y轴的直线网将矩形区域划分。对于相关性质,给出了详细、完整的证明,证明了在矩形区域上定义的有界函数可积的充要条件是该函数在矩形区域上的不连续点集是零测集。假设函数在矩... 本文首先定义了矩形区域上的二重积分,并使用平行于x轴和y轴的直线网将矩形区域划分。对于相关性质,给出了详细、完整的证明,证明了在矩形区域上定义的有界函数可积的充要条件是该函数在矩形区域上的不连续点集是零测集。假设函数在矩形区域上黎曼可积,成功地解决了固定变量x后,作为y的函数在相应闭区间上的黎曼积分未必存在的问题。其次,建立了有界函数在有界集上的积分,并将有界集上的积分转化为矩形区域上的积分。再次,介绍了二重积分的应用,证明了在开集上定义的二元函数的2个混合偏导数如果连续,则必然相等。最后,还使用二重积分证明了级数求和公式^(∞)∑=11/^(2)=π^(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积分 下积分 零测集
下载PDF
温清汤联合克痤隐酮凝胶治疗上热下寒型痤疮临床疗效观察
7
作者 王海亮 李博琪 +1 位作者 杨忠义 景瑛 《四川中医》 2024年第2期168-171,共4页
目的:观察温清汤联合克痤隐酮凝胶治疗上热下寒型痤疮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入选病例120例,可评价疗效和安全性病例116例。对照组采用解毒散结胶囊口服;试验组采用温清汤颗粒口服;两组均外涂克痤隐酮凝胶,... 目的:观察温清汤联合克痤隐酮凝胶治疗上热下寒型痤疮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入选病例120例,可评价疗效和安全性病例116例。对照组采用解毒散结胶囊口服;试验组采用温清汤颗粒口服;两组均外涂克痤隐酮凝胶,疗程4周。于用药4周后观察临床疗效、不良反应,2个月后观察复发情况。结果:试验组临床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82.14%,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兼症变化方面,试验组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试验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温清汤联合克痤隐酮凝胶治疗上热下寒型痤疮临床疗效高,安全可靠,复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清汤 克痤隐酮凝胶 上热下寒型痤疮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基于时程分析法的中美隔震设计对比研究
8
作者 张蜀泸 张志军 +1 位作者 李嘉琪 罗秀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24年第2期16-24,共9页
介绍了中国《建筑隔震设计标准》(GB/T 51408—2021)(以下简称《隔标》)和美国Minimum design loads and associated criteria for buildings and other structures(ASCE 7-16)隔震设计的相关要求,并针对基于《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 介绍了中国《建筑隔震设计标准》(GB/T 51408—2021)(以下简称《隔标》)和美国Minimum design loads and associated criteria for buildings and other structures(ASCE 7-16)隔震设计的相关要求,并针对基于《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以下简称《抗规》)设计的某9度区近场隔震结构,进行了两国规范的设计对比。按《抗规》设计的隔震结构,仍然能满足《隔标》的设计要求。ASCE 7-16对于隔震支座考虑了老化和环境、测试、制造等因素引起的性能参数变化,并按隔震支座的上限及下限属性进行了结构设计。基于相同地震概率水准(50年超越概率2%)的设计对比研究表明,ASCE 7-16的等效侧力法计算值高于《隔标》,按ASCE 7-16要求选择的地震波反应谱明显高于《隔标》,其时程分析结果也大于中国规范,对隔震支座的性能要求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震设计 上、下限属性 时程分析法 等效侧力法
下载PDF
针刺结合引火归元穴位贴敷治疗上实下虚型颈性眩晕临床观察
9
作者 王蔚琳 刘彬 +1 位作者 张双伟 张竞之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18期117-120,共4页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引火归元穴位贴敷治疗上实下虚型颈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0例上实下虚型颈性眩晕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刺组、引火归元组、针刺+引火归元组与西药组并行相应治疗,每组30例。比较四组治疗前后颈性眩晕症状与...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引火归元穴位贴敷治疗上实下虚型颈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0例上实下虚型颈性眩晕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刺组、引火归元组、针刺+引火归元组与西药组并行相应治疗,每组30例。比较四组治疗前后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评分、血清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及人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变化,治疗结束后3个月进行回访比较复发率。结果治疗后,四组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针刺+引火归元组升高幅度大于其余三组(P<0.05);四组血清eNOS、CG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针刺+引火归元组升高幅度大于其余三组。治疗结束3个月后,针刺+引火归元组复发率为26.67%(8/30),低于其余三组。结论常规针刺、引火归元穴位贴敷、针刺结合引火归元穴位贴敷与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片等方法对上实下虚型颈性眩晕患者均疗效确切,且针刺结合引火归元穴位贴敷效果最优、复发率最低,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性眩晕 上实下虚证 针刺疗法 引火归元 穴位贴敷疗法 中医综合疗法
下载PDF
不同构造单元页岩孔隙结构差异及其油气地质意义——以四川盆地泸州地区深层页岩为例
10
作者 唐洪明 刘贤 +5 位作者 陈洋 于魏铭 赵宁 石学文 王猛 廖纪佳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28,共13页
不同构造单元页岩储层品质、含气性差异明显,构造改造作用对页岩气勘探开发具有控制作用,但关于深层页岩气的构造控制作用机理研究较少,相关认识尚不明确,制约了深层页岩气的勘探开发。为此,通过“岩心—薄片—扫描电镜”多尺度观察、... 不同构造单元页岩储层品质、含气性差异明显,构造改造作用对页岩气勘探开发具有控制作用,但关于深层页岩气的构造控制作用机理研究较少,相关认识尚不明确,制约了深层页岩气的勘探开发。为此,通过“岩心—薄片—扫描电镜”多尺度观察、全岩矿物X射线衍射分析、核磁共振等技术手段,对比分析了四川盆地南部泸州地区不同构造单元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深层页岩孔隙结构和储层特征的差异,探讨了不同构造单元页岩孔隙结构差异与储层品质的耦合关系,明确了页岩气产量差异的内在地质原因,落实了构造改造作用下的页岩气勘探开发有利区。研究结果表明:①向斜区页岩主要以有机质孔隙、非构造裂缝为主,孔径大;背斜区页岩孔隙结构被强烈改造,以矿物粒间孔、构造裂缝为主,矿物粒间孔狭长且定向排列,孔径小。②向斜区构造相对稳定,有机质孔隙、矿物粒间孔以及成岩裂缝保存较好,宏孔占比高,储集性能好,含气量和产量高;背斜区页岩储层发育大量构造裂缝与断层,孔隙和成岩裂缝被压实,孔径减小,储集性能变差,含气量和产量低。③距盆缘剥蚀区越远,构造越稳定的单元,保存条件越好,该类构造单元页岩储层越发育,含气量和产量越高,页岩气勘探开发潜力越大。结论认为,构造运动对于压力系统的影响是形成不同构造单元深层页岩孔隙结构特征差异的重要因素,并控制了页岩储层的含气性与产量;向斜区深层保存条件好,远离剥蚀区,为勘探开发的最有利区,该认识可为深层页岩气勘探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泸州地区 构造单元 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 深层页岩 孔隙结构 含气性 构造作用
下载PDF
断盖配置组合下、中、上部油气运聚空间纵向分布刻画方法及其应用
11
作者 付广 丁云浩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015-2023,共9页
为了搞清含油气盆地断裂与盖层配置(简称断盖配置)组合下、中、上部油气纵向分布规律,在断盖配置组合封闭特征及其下油气运聚空间纵向分布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油源断裂输导油气部位和油源断裂与上中下区域性泥岩盖层配置封闭和不封闭部位... 为了搞清含油气盆地断裂与盖层配置(简称断盖配置)组合下、中、上部油气纵向分布规律,在断盖配置组合封闭特征及其下油气运聚空间纵向分布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油源断裂输导油气部位和油源断裂与上中下区域性泥岩盖层配置封闭和不封闭部位叠合,建立了一套断盖配置组合下、中、上部油气运聚空间纵向分布的刻画方法,并利用其刻画了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港东断裂与沙河街组一段中亚段(简称沙一中亚段)、东营组二段(简称东二段)和明化镇组区域性泥岩盖层配置组合油气运聚空间纵向分布,结果表明:港东断裂与沙一中亚段、东二段和明化镇组区域性泥岩盖层配置组合沙一下亚段油气运聚空间纵向分布主要在其东部和西部,港东断裂与沙一中亚段、东二段和明化镇组区域性泥岩盖层配置组合东三段和馆陶组油气运聚空间纵向分布主要在其中部。港东断裂与沙一中亚段、东二段和明化镇组配置组合沙一下亚段油气运聚空间纵向分布相对发育,有利于油气运聚成藏,港东断裂与沙一中亚段、东二段和明化镇组配置组合东三段和馆陶组油气运聚空间纵向分布相对不发育,不利于油气运聚成藏,与目前港东断裂处沙一下亚段、东三段和馆陶组内已发现油气分布相吻合,表明该方法用于刻画断盖配置组合下、中、上部油气运聚空间纵向分布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盖配置组合 下、中、上部 油气运聚 纵向分布 刻画方法
下载PDF
FT-粗糙集模型的一些性质
12
作者 张纪平 周缪娟 李进金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9,共9页
T-粗糙集是Pawlak粗糙集理论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模型,已成功应用于数据挖掘等诸多领域.FT-粗糙集模型能够在保持数据的完整性下处理连续型数据,是对仅能处理离散型数据的T-粗糙集模型上的发展.文章引入模糊近似空间(X,Y,T)一对模糊集... T-粗糙集是Pawlak粗糙集理论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模型,已成功应用于数据挖掘等诸多领域.FT-粗糙集模型能够在保持数据的完整性下处理连续型数据,是对仅能处理离散型数据的T-粗糙集模型上的发展.文章引入模糊近似空间(X,Y,T)一对模糊集的弱逆和强逆定义,用量化方法研究FT-粗糙集的一些性质,得到模糊技能映射在析取模型、合取模型下分别生成的知识结构;用量化方法与矩阵表示探究FT-粗糙集模糊集值映射在并、交运算下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T-粗糙集 模糊近似空间 下逆和上逆 弱逆和强逆
下载PDF
松辽盆地北部下白垩统扶余油层源下致密油富集模式及主控因素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小军 白雪峰 +9 位作者 李军辉 金之钧 王贵文 陈方举 郑强 侯艳平 杨庆杰 李杰 李君文 蔡俣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8-259,共12页
基于地球化学、地震、测井和钻井等资料,对松辽盆地北部下白垩统泉头组扶余油层地质特征、致密油富集主控因素及富集模式等进行系统分析。研究表明:①泉头组上覆上白垩统青山口组优质烃源岩,环凹鼻状构造发育,沉积砂体大面积连续分布,... 基于地球化学、地震、测井和钻井等资料,对松辽盆地北部下白垩统泉头组扶余油层地质特征、致密油富集主控因素及富集模式等进行系统分析。研究表明:①泉头组上覆上白垩统青山口组优质烃源岩,环凹鼻状构造发育,沉积砂体大面积连续分布,储层整体致密;②优质烃源岩、储层、断裂、超压和构造等多要素配置联合控制扶余油层致密油富集。源储匹配关系控制致密油分布格局;源储压差为致密油富集提供充注动力;断砂输导体系决定油气运移和富集;正向构造是致密油富集的有利场所,断垒带是向斜区致密油勘探重点突破区带;③基于源储关系、输导方式、富集动力等要素建立扶余油层致密油3种富集模式,一是源储对接油气垂向或侧向直排式:“源储紧邻、超压驱动、油气垂向倒灌或源储侧向对接运聚”;二是源储分离断裂输导式:“源储分离、超压驱动、断裂输导,油气通过断层向下运移到砂体富集”;三是源储分离断砂匹配式:“源储分离、超压驱动、断裂输导、砂体调整、油气下排后通过砂体侧向运移富集”;④油源条件、充注动力、断裂分布、砂体以及储层物性等方面的差异性造成扶余油层致密油的差异富集,齐家—古龙凹陷扶余油层具有较好富集条件,勘探程度低,是未来致密油探索重要新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北部 白垩系泉头组 青山口组 上生下储 扶余油层 致密油 主控因素 富集模式
下载PDF
纤维负重法测量玻璃退火上下限温度的影响因素研究
14
作者 田英良 田雪洁 +4 位作者 何峰 苏崯 杨子青 赵志永 张航 《玻璃搪瓷与眼镜》 CAS 2024年第8期1-6,13,共7页
通过机械拉丝工艺制备不同直径、圆柱度的玻璃纤维,采用纤维负重法测试玻璃退火上下限温度,探究纤维几何参数、载重砝码质量和控温条件对测试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退火上下限温度会随着玻璃纤维直径的增大而升高,随着砝码质量的增加而... 通过机械拉丝工艺制备不同直径、圆柱度的玻璃纤维,采用纤维负重法测试玻璃退火上下限温度,探究纤维几何参数、载重砝码质量和控温条件对测试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退火上下限温度会随着玻璃纤维直径的增大而升高,随着砝码质量的增加而降低,随着圆柱度的增加而降低。初始温度和升温速率对退火上下限温度无明显影响,但随着降温速率的加快,退火温度随之升高。根据验证结果,测试玻璃退火上下限温度适宜的条件:纤维直径为0.6~0.8 mm,圆柱度尽可能小,载重砝码质量为800~1000 g,升温速率为5℃/min,降温速率为4℃/min;同时,考虑到测试的安全性,初始温度建议选择较低温度进行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薄玻璃 退火上限温度 退火下限温度 玻璃纤维 纤维负重法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东道海子凹陷二叠系平地泉组烃源岩特征及热演化史模拟
15
作者 杨海波 冯德浩 +5 位作者 杨小艺 郭文建 韩杨 苏加佳 杨皩 刘成林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6-166,共11页
基于钻井、录井、测井及烃源岩分析测试等资料,对准噶尔盆地东道海子凹陷二叠系平地泉组烃源岩的生烃潜力和热演化史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准噶尔盆地东道海子凹陷二叠系平地泉组烃源岩主要为深灰色、灰黑色泥岩,颜色深且厚... 基于钻井、录井、测井及烃源岩分析测试等资料,对准噶尔盆地东道海子凹陷二叠系平地泉组烃源岩的生烃潜力和热演化史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准噶尔盆地东道海子凹陷二叠系平地泉组烃源岩主要为深灰色、灰黑色泥岩,颜色深且厚度普遍较大,自东北部斜坡区向凹陷中部厚度逐渐增大,并向西部莫索湾凸起逐渐减小,最大泥岩厚度可达536 m。(2)研究区平地泉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综合评价为中等—极好,纵向上以平一段有机质丰度最高,平面上以凹陷东北部滴南7井区和滴南19井区最高;平地泉组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Ⅱ_(2)—Ⅲ型,少部分为Ⅱ_(1)型,纵向上以平二段有机质类型最好,平面上凹陷区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Ⅱ_(1)—Ⅱ_(2)型。(3)热演化史模拟结果显示,凹陷区和斜坡区烃源岩分别在晚三叠世和晚侏罗世达到生烃高峰,现今分别处于高成熟阶段和成熟阶段。(4)研究区发育“下生上储”和“自生自储”2类油气藏,其中平地泉组烃源岩与上乌尔禾组储集层形成“下生上储”油气藏,平二段和平一段的优质烃源岩与湖盆边缘的小型扇三角洲沉积在平地泉组内部形成“自生自储”油气藏,二者油气勘探潜力均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岩 高有机质丰度 生烃潜力 热演化史模拟 下生上储 自生自储 平地泉组 二叠系 东道海子凹陷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青川刨地里地震滑坡发育特征及其成因机制探讨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均益 罗永红 +1 位作者 周赞 南凯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14-525,共12页
以“5·12”汶川地震诱发的青川县刨地里滑坡为例,现场调查了滑坡的地质特征,并基于离散元软件(UDEC)分析了1号滑坡动力响应及变形破坏过程,探讨了滑坡的成因机制。现场调查表明,刨地里1号滑坡具有近水平“上硬下软”的地层结构,其... 以“5·12”汶川地震诱发的青川县刨地里滑坡为例,现场调查了滑坡的地质特征,并基于离散元软件(UDEC)分析了1号滑坡动力响应及变形破坏过程,探讨了滑坡的成因机制。现场调查表明,刨地里1号滑坡具有近水平“上硬下软”的地层结构,其中石坎断层穿过了滑坡后缘;滑坡堆积体的岩性分带特征表明,刨地里1号滑坡下部千枚岩先于上部硅质岩被破坏,且破坏时间早于2号和3号滑坡;数值模拟研究揭示,峰值加速度放大效应在断层带附近的千枚岩内最强,其放大系数达6.79,导致下层千枚岩首先沿陡倾面产生拉裂破坏,随后上层硅质岩体产生拉裂破坏,结果与现场调查堆积物特征较吻合;断层和上硬下软的地层结构对刨地里滑坡动力响应、变形及破坏起到了控制作用。该研究可为上硬下软且含断层的地震滑坡的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12”汶川地震 地震滑坡 上硬下软地层 石坎断层 成因机制
下载PDF
瓜蒌瞿麦丸探微 被引量:1
17
作者 袁超 张毅 +1 位作者 孔思琪 李金田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2-75,共4页
瓜蒌瞿麦丸出自《金匮要略》,因其违反了“十八反”,故医家在临床应用不多。根据条文可知,其主治病证为上燥下寒所致的小便不利。治疗以润上温下为主,方药配伍以寒燥温凉,淡渗补利同施,上中下三焦共治,以达到清上、温下、建中之效。诸... 瓜蒌瞿麦丸出自《金匮要略》,因其违反了“十八反”,故医家在临床应用不多。根据条文可知,其主治病证为上燥下寒所致的小便不利。治疗以润上温下为主,方药配伍以寒燥温凉,淡渗补利同施,上中下三焦共治,以达到清上、温下、建中之效。诸药研末,和蜜为丸,以小便利,腹中温为愈。临床上多用于泌尿系统疾患、糖尿病肾病及糖尿病等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蒌瞿麦丸 上燥下寒 《金匮要略》 十八反
下载PDF
低丰度致密砂岩天然气分布特征及充注过程半定量评价——以鄂尔多斯盆地定北地区上古生界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小菊 邓虎成 +6 位作者 伏美燕 王付斌 段博瀚 徐争启 雍洋 李泓运 卢涛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9-130,共12页
鄂尔多斯盆地致密砂岩气藏为天然气运移路径上的滞留气藏,气藏充注程度低、丰度低、产气量低、气水关系复杂,天然气是否有效充注、充注程度如何均不明确。为此,以鄂尔多斯盆地定北地区上古生界致密砂岩气藏为例,基于岩心、测井、地震、... 鄂尔多斯盆地致密砂岩气藏为天然气运移路径上的滞留气藏,气藏充注程度低、丰度低、产气量低、气水关系复杂,天然气是否有效充注、充注程度如何均不明确。为此,以鄂尔多斯盆地定北地区上古生界致密砂岩气藏为例,基于岩心、测井、地震、生产动态等资料,厘清了天然气分布特征,并综合烃源岩、砂体以及断裂分布空间组合关系,确定了天然气充注方式,再根据充注点、充注动力和阻力,确定了优势充注路径,最后开展了不同充注路径下的气水分布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上古生界致密砂岩气层主要为下二叠统太原组2段第2层(太2-2层)、第3层(太2-3层)与中二叠统下石盒子组1段,同时存在气层、气水同层以及水层,气水关系复杂,气井产量差异大,存在局部高产气井;(2)致密砂岩气藏天然气充注点可分为源储邻近充注点、近源充注点以及远源充注点3类,天然气充注方式可分为砂体源内充注、砂体叠置纵横扩散充注、储集体内断裂沟通跨砂体充注以及复合充注4类;(3)建立了天然气充注路径评价参数充注动力(P_(M))和充注阻力(P_(D)),P_(M)越小,充注动力越强,P_(D)越小,充注阻力越小,P_(M)大且P_(D)小,则充注动力损失小,从充注点到井点的充注动力最强、阻力最小,为天然气优势充注路径;(4)确定了4大类11小类气水分布类型和4类充注方式下气水分布规律,其中研究区西部源内充注、近源充注、断砂有利配置充注均可形成较高丰度的天然气富集,东西部远源充注和断砂较有利配置充注可形成较低丰度的天然气富集。结论认为,该研究成果不仅可以为该区目的层寻找充注程度更高的天然气富集区提供依据,也能够在低丰度气藏区的天然气充注优势区进行有效评价,较传统方法更加精细,更适合单个气藏的精细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定北地区 上古生界 太原组 下石盒子组 低丰度气藏 天然气充注 半定量评价
下载PDF
心理护理结合上下肢康复训练器训练对脑梗死患者心理状态及肢体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怡 葛贝贝 +2 位作者 焦琪 白云杰 田梦珂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5期134-136,共3页
目的探究心理护理结合上下肢康复训练器训练对脑梗死(CI)患者心理状态及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10月本院收治的CI患者96例,根据护理方案分组,对照组52例患者采用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44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实... 目的探究心理护理结合上下肢康复训练器训练对脑梗死(CI)患者心理状态及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10月本院收治的CI患者96例,根据护理方案分组,对照组52例患者采用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44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实施心理护理和上下肢康复训练器训练。比较两组的心理状态、肢体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在干预前差异均不显著(P>0.05)。干预后,观察组HAMA、HAMD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上、下肢FMA评分、Barthel指数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心理护理结合上下肢康复训练器训练应用于CI患者中,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肢体功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采纳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护理 上下肢康复训练器 CI 心理状态 肢体功能
下载PDF
矿井传感器风量最小平衡修正量研究
20
作者 曹鹏 刘剑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658-2671,共14页
在智能化开采时代,高性能的实时通风网络解算对于矿山通风系统的安全管理至关重要,而初始迭代风量对解算性能具有显著影响。由于传感器难以避免地存在测量误差且布置稀疏,利用传感器监测数据难以分配全风网初始风量。首先,将矿井通风网... 在智能化开采时代,高性能的实时通风网络解算对于矿山通风系统的安全管理至关重要,而初始迭代风量对解算性能具有显著影响。由于传感器难以避免地存在测量误差且布置稀疏,利用传感器监测数据难以分配全风网初始风量。首先,将矿井通风网络视为网络流模型,并对传统的有上下界网络流模型进行改进,以使之能够基于存在测量误差的传感器风量进行全风网风量分配。其次,用风量平差模型对传感器误差导致的节点风量不平衡进行最小平衡量修正。试验模拟和现场试验均表明了研究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在现场试验中,传感器分支的风量平均修正率为0.66%,平均风量修正值为0.09 m^(3)/s。该方法能够对任意位置布置且存在测量误差的传感器的风量进行全风网的风量初始化分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通风网络解算 迭代法 有上下界网络流 测量平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