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study on zooplankton distribution patterns and indicator species in Kuroshio upstream area and adjacent East China Sea 被引量:4
1
作者 He Dehua, Wang Chunsheng, Liu Hongbin and Yang Guanming( Received July 9, 1990 accepted November 12, 1990)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1992年第2期237-254,共18页
On the basis of the data of zooplankton biomass and three major taxa—— Copepoda, Chaetognatha andSiphonophora of May-June 1986, July-August and December 1987, the distributional patterns and the indicator species of... On the basis of the data of zooplankton biomass and three major taxa—— Copepoda, Chaetognatha andSiphonophora of May-June 1986, July-August and December 1987, the distributional patterns and the indicator species of zooplankton in the Kuroshio and adjacent waters of the East China Sea are preliminarily studied.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The horizontal distribution of zooplankton biomass and the abundance of copepods, chaetognaths and siphonophores arecurred in the continent area northwest of Taiwan and the south-centre section of the East China Sea continent, which are the mix front of different waters. Zooplankton in the water area inside of Ryukyu Islands presented low abundance and high diversity. There are clear seasonal variations in zooplankton biomass and abundance in the study area. The strength or weakness of different water masses and fronts is the basic reason for the variations of zooplankton biomass and abundance.The species composition of zooplankton in the study area is complex and varies, however, the tropic oceanic species predominates overwhelmingly. The distribution of different ecotype species evidences the distribution of different water masses and the state of mixture. The indicator species of each water mass are listed in the paper so as to provide grounds for the variation of currents in the Kuroshio area.The temperature and salinity of sea water are important factors affecting zooplankton distribution, composition and diversity , however the role of salinity is major. With the replacement of one season by another, the correlative levels of temperature and salinity to various zooplankton taxa are more or less significa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 study on zooplankton distribution patterns and indicator species in Kuroshio upstream area and adjacent East China Sea area
下载PDF
THE DRIVING FORCES OF LAND USE/COVER CHANGE INTHE UPSTREAM AREA OF THE NENJIANG RIVER
2
作者 YE Bao-ying1, HUANG Fang2 , ZHANG Shu-wen1, ZHANG Yang-zhen1( 1. Changchun Institute of Geography,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hangchun 130021, P. R. China 2. College of Urban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01年第4期91-95,共5页
ABSTRACT: Based on the Landsat 5 and Landsat 7 TM images, the land use/cover change was detected in the upstream area of the Nenjiang River between 1995 and 2000. With the spatial analysis techniques of GIS, the maps ... ABSTRACT: Based on the Landsat 5 and Landsat 7 TM images, the land use/cover change was detected in the upstream area of the Nenjiang River between 1995 and 2000. With the spatial analysis techniques of GIS, the maps of land use degree and its change within this period were produced. To identify the causes of changes, elevation and slope were regarded as the main natural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were transformed from coverage format to grid format within GIS. The Thiesson polygon method was used to the spatial allocation of socio-economic factors including human population, livestock numbers, mechanizing power of farming and the nearest distance from the changed pixel to the trunk stream and to main settlements, thereby the spatial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d use degree change and socio-economic factor variation was analyzed. According to results of the spatial correlation, the determinants of changes in land use/cover, i. e. elevation, slope, population density change, livestock increase were extracted quantitatively in this area. At last, the spatial multi-linear regression model of land use degree change was developed as follows: △ La = 11. 037-4. 512 * eleva-tion-0. 298 * slope + 0. 292 *△ population + 2. 596 *△ livestoc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EYWORDS: the upstream area of the Nenjiang RIVER LAND use DEGREE change Thiesson POLYGON method drivingforces
下载PDF
Study of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change in upstream mountain area of the Hexi inland river basin since 1960s 被引量:4
3
作者 YongChao Lan HongLang Xiao +4 位作者 XingLin Hu HongWei Ding SongBing Zou ChengFang La Jie Song 《Research in Cold and Arid Regions》 2012年第6期522-535,共14页
All rivers in the Hexi inland region of Gansu Province, China, originate from the northern slope of the Qilian Mountains. They are located in the southern portion of the region and respectively belong to the three lar... All rivers in the Hexi inland region of Gansu Province, China, originate from the northern slope of the Qilian Mountains. They are located in the southern portion of the region and respectively belong to the three large river systems from east to west, the Shiyang, Heihe and Shule river basins. These rivers are supplied by precipitation, snowmelt and ice-melt runoff from the Qilian Mountain area. Therefore, changes of precipitation and temperature in the upstream watersheds of these rivers have an important effect on changes of mountainous runoff and reasonable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in this region. For this reason, the Qilian Mountain area, upstream watersheds and runoff forming areas of these rivers are chosen as the study area. The change characteristics and variation trend of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in this area under the backdrop of global warming axe analyzed based on observa- tional data of relational weather and hydrologic stations in the area. Results show that temperatures in the upriver mountain areas of these three large river basins have been increasing, although the increasing degree is differentially affected by global warming. The rising extent of annual and seasonal temperatures in the upstream mountain area of the Shule river basin located in the west- em Qilian Mountains, were all largest over the past 50 years. Precipitation in the upstream mountain areas of Hexi region' three river basins located respectively in the western, middle and eastern Qilian Mountains have been presenting an increasing trend to varying degrees as a whole for more than 50 years. This means that climate in the upstream mountain areas of Hexi region' three river basins are becoming increasingly warmer and moister over the past 50 years, which will be very good for the ecological en- vironment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 the reg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obal warming upstream mountain area Qilian Mountains three large fiver systems Hexi inland fiver basin
下载PDF
以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 引领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2
4
作者 胡甲均 《水利发展研究》 2024年第2期33-38,共6页
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是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以下简称“水源区”),其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是保障“一泓清水永续北上”的重要支撑。文章针对水源区水土流失现状和特点,总结了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以下简称“丹治”工程)实施... 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是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以下简称“水源区”),其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是保障“一泓清水永续北上”的重要支撑。文章针对水源区水土流失现状和特点,总结了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以下简称“丹治”工程)实施以来的水土保持成效,分析了水土保持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梳理了水土保持存在的短板和不足,研究提出了引领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的对策举措,为各级政府加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水土保持治理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江口库区及上游 水土保持 高质量发展 清水北上
下载PDF
黄河上游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若尔盖段水生生物资源现状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梅燕 陈登 +6 位作者 胡杰 金利 李宇浩 赵甜梦 樊海灵 宗浩 付长坤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4期507-516,共10页
2021年8—9月对黄河上游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若尔盖段(核心区)的水生生物资源及其分布实地调查的结果表明,调查河段浮游植物5门29科51属68种,硅藻门(Bacillariophyta)最多,有12科19属32种,占种类总数的47.06%;浮游动物共计... 2021年8—9月对黄河上游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若尔盖段(核心区)的水生生物资源及其分布实地调查的结果表明,调查河段浮游植物5门29科51属68种,硅藻门(Bacillariophyta)最多,有12科19属32种,占种类总数的47.06%;浮游动物共计2类16种,原生动物和轮虫各占50%;底栖动物共有3门12种,其中节肢动物门种类数最多,占种类总数83.3%;鱼类共计11种,隶属于1目2科6属,其中鳅科(Cobitidae)有1属6种,占总种数的54.55%,鲤科(Cyprinidae)5属5种,占总种数的45.45%.鱼类生态类型以流水底层生态类群为主,按鱼类繁殖习性,鱼类产卵类型主要是产沉性卵和黏性卵;按食性划分,以水生无脊椎动物和藻类为食的鱼类最多;按区系划分,调查河段鱼类区系组成为中亚高山复合体,具有黄河上游区系组成特点.从渔获物组成上分析,占据数量优势有花斑裸鲤(Gymnocypris eckloni)、斯氏高原鳅(Triplophysa stoliczkai)和拟硬刺高原鳅(Triplophysa pseudoscleroptera)占优势,数量占比分别23.08%、21.15%和19.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上游 水产种质保护区 水生生物 鱼类
下载PDF
急弯河段新建船闸上游引航道通航条件研究
6
作者 张湛 刘洋 赵凯 《水运工程》 2024年第7期104-110,116,共8页
在急弯河段已建枢纽上新建船闸工程,船闸布置受限因素众多,通航条件复杂。为分析船闸引航道通航水流条件,建立袁河石洲枢纽1:80正态物理模型,开展急弯河段船闸上游引航道通航水流条件试验,对比隔流堤不同长度口门区的流速分布,同时结合... 在急弯河段已建枢纽上新建船闸工程,船闸布置受限因素众多,通航条件复杂。为分析船闸引航道通航水流条件,建立袁河石洲枢纽1:80正态物理模型,开展急弯河段船闸上游引航道通航水流条件试验,对比隔流堤不同长度口门区的流速分布,同时结合自航船模试验分析船闸口门区通航条件。结果表明,延长隔流堤对减小口门区横向流速峰值、改善流态作用明显;隔流堤延长250 m时,石洲船闸上游引航道最高通航流量可达到规范要求的20 a一遇洪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弯河段 上游引航道 口门区 通航条件
下载PDF
强震区沟谷宽缓组合对泥石流动力学特征影响研究
7
作者 赵宇鹏 杨太强 +2 位作者 王昆 程伟 罗军尧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7-175,共9页
岷江上游分布着大量宽缓型和窄陡型泥石流沟,沟道的宽缓和窄陡对泥石流动力学特征具有重要影响。以岷江上游宽缓型沟谷桃关沟为研究对象,采用Massflow软件模拟再现了沟谷内泥石流的动力过程,得到了“宽缓支沟+宽缓主沟”“窄陡支沟+宽... 岷江上游分布着大量宽缓型和窄陡型泥石流沟,沟道的宽缓和窄陡对泥石流动力学特征具有重要影响。以岷江上游宽缓型沟谷桃关沟为研究对象,采用Massflow软件模拟再现了沟谷内泥石流的动力过程,得到了“宽缓支沟+宽缓主沟”“窄陡支沟+宽缓主沟”两种组合下的泥石流动力学特征。研究表明:流域内不同级别支沟间的宽缓组合对泥石流的运移具有显著影响,这种沟间组合因素影响了泥石流的速度和泥深。“窄陡+宽缓”组合下,前期泥石流流速较大,下蚀效应明显,扩散路径长,后期多淤积;而“宽缓+宽缓”组合下,沟内泥石流的侧蚀效应更显著,加剧了沟道的演化。这两种组合下的泥石流均有堵塞河道进而发育成堰塞湖的风险。研究成果提高了关于沟道宽缓组合对泥石流运移影响的认识,可为沟谷类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沟谷形态 宽缓-窄陡 动力特征 强震区 岷江上游
下载PDF
上游调压室理想阻抗孔面积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蔡付林 周亚楠 +2 位作者 周建旭 刘道桦 冯思奇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50-255,共6页
针对设置上游阻抗式调压室的引水发电系统,利用特征线法进行大波动过渡过程计算,模拟并分析了引水隧洞长度、两种导叶关闭规律、输水管道糙率以及机组转动惯量对水力过渡过程中调压室理想阻抗孔面积取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保证其他条... 针对设置上游阻抗式调压室的引水发电系统,利用特征线法进行大波动过渡过程计算,模拟并分析了引水隧洞长度、两种导叶关闭规律、输水管道糙率以及机组转动惯量对水力过渡过程中调压室理想阻抗孔面积取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保证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引水隧洞长度、机组转动惯量以及管道糙率的取值越大,理想阻抗孔的面积越小;先慢后快的导叶关闭规律对阻抗孔面积取值的影响较先快后慢的关闭规律更大。结论对实际工程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游调压室 理想阻抗孔面积 长引水隧洞 导叶关闭规律 糙率 机组转动惯量
下载PDF
明代黄河上游地区丧葬礼仪服饰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2
9
作者 樊春阳 李俞霏 《纺织报告》 2023年第9期126-128,共3页
通过文献调查,文章整理国内外关于明代黄河上游地区丧葬礼仪服饰的研究,归纳相关理论,以丧葬礼仪服饰为研究载体,分析明代地域礼仪服饰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与研究的不足之处,认为应从多学科的视角,结合出土的明代服饰实物,研究明代黄... 通过文献调查,文章整理国内外关于明代黄河上游地区丧葬礼仪服饰的研究,归纳相关理论,以丧葬礼仪服饰为研究载体,分析明代地域礼仪服饰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与研究的不足之处,认为应从多学科的视角,结合出土的明代服饰实物,研究明代黄河上游地区丧葬礼仪服饰的地域民俗与文化内涵,迎合当下传承传统、弘扬地域民俗文化的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黄河上游地区 丧葬礼仪服饰 研究现状 发展趋势
下载PDF
基于FLOW-3D的砂性尾矿浆自然冲积分选计算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锦 苏伟强 李斌华 《力学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59-564,共6页
上游式尾矿库滩面的运行坡度与颗粒分区影响防洪安全与坝体稳定。为了准确量化滩面的尾矿颗粒沉积特征,针对粗颗粒砂性尾矿,提出了基于FLOW-3D泥沙冲积理论的计算方法。经尾矿浆自由沉降算例与试验验证,计算方法具有很好的可靠性,计算... 上游式尾矿库滩面的运行坡度与颗粒分区影响防洪安全与坝体稳定。为了准确量化滩面的尾矿颗粒沉积特征,针对粗颗粒砂性尾矿,提出了基于FLOW-3D泥沙冲积理论的计算方法。经尾矿浆自由沉降算例与试验验证,计算方法具有很好的可靠性,计算精度满足工程要求。设定流槽计算系统模拟滩面运行,计算不同入库浓度下滩面的沉积分选特征。结果表明:尾矿库干滩面的几何形态和颗粒沉积特征,与尾矿的级配、排放浓度密切相关。入库浓度越大,滩面形态越复杂,越易形成陡坎深坑,颗粒物沉积范围越小,分选性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游式尾矿库 自然冲积法 沉积分选 滩面分区 排放浓度
下载PDF
黄河上游参考作物蒸散量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46
11
作者 杜加强 舒俭民 +3 位作者 刘成程 王丽霞 郭扬 张林波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92-100,共9页
研究参考作物蒸散量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对于辨析气候要素对蒸散发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在验证FAO推荐的Penman-Monteith(P-M)方法在黄河上游地区适用性的基础上,分析了10个气象站点近50a来参考作物蒸散量的变化特征,计算了参考作物蒸... 研究参考作物蒸散量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对于辨析气候要素对蒸散发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在验证FAO推荐的Penman-Monteith(P-M)方法在黄河上游地区适用性的基础上,分析了10个气象站点近50a来参考作物蒸散量的变化特征,计算了参考作物蒸散量对4种气候要素的敏感系数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FAOP-M方法在研究区域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参考作物蒸散量随海拔升高而减少,主要集中在生长季的3-10月。高海拔站点参考作物蒸散量年值多呈显著增加趋势,低海拔则明显减少,且变化过程不同。气温和风速敏感系数的年内变化分别呈显著的波峰型和波谷型,日照时数的变化不明显,相对湿度的敏感性呈生长季略有增加趋势;年际变化方面,气温的敏感系数呈显著增加趋势,低海拔地区相对湿度的敏感系数呈显著增加趋势。气温、日照时数的增加和相对湿度的降低导致了高海拔站点参考作物蒸散量的增加,高海拔地区的蒸散发主要受气温、日照时数等能量制约;低海拔站点参考作物蒸散量的减少主要受日照时数和风速减小、相对湿度提高的影响,水分条件的限制更显著。该研究对于结合未来气候变化趋势开展黄河上游地区生态管理,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散 作物 模型 PENMAN-MONTEITH方程 敏感系数 黄河上游地区
下载PDF
岷江上游聚落分布规律及其生态特征——以四川理县为例 被引量:31
12
作者 陈勇 陈国阶 杨定国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2-77,共6页
聚落是人类生存的重要空间形式,而聚落生态系统是人类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单位。山区聚落生态系统是山区人地关系的集中反映。岷江上游既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又是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区。岷江上游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生态条件决定了聚落垂直... 聚落是人类生存的重要空间形式,而聚落生态系统是人类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单位。山区聚落生态系统是山区人地关系的集中反映。岷江上游既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又是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区。岷江上游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生态条件决定了聚落垂直分布的超常规性及其与自然垂直生态带的适应性。生态脆弱区聚落的发展受到耕地、能源和水资源的制约。聚落生态系统是区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聚落生态系统质量的提高既有赖于区域环境的改善,又可以为区域环境的改善创造条件。目前,由于人口的大量增加,人类活动的加剧,岷江上游聚落生态系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生态和经济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除采取区域性的措施外(如停止对天然林的砍伐),还必须在聚落生态系统的水平上采取适当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岷江 生态系统 聚落分布规律 四川 理县 生态特征 聚落生态系统
下载PDF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驱动力模型研究——以嫩江中上游地区为例 被引量:10
13
作者 叶宝莹 黄方 +2 位作者 刘湘南 张树文 张养贞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00-104,共5页
通过遥感手段获取嫩江中上游地区 1 995年和 2 0 0 0年的土地利用 /土地覆被图及其变化图 ,在GIS支持下 ,生成两个时段该区的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图 ,分析土地利用程度变化的驱动力 .选取的自然因子主要为高程 (e)、坡度(s)、人口 (Δp)、... 通过遥感手段获取嫩江中上游地区 1 995年和 2 0 0 0年的土地利用 /土地覆被图及其变化图 ,在GIS支持下 ,生成两个时段该区的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图 ,分析土地利用程度变化的驱动力 .选取的自然因子主要为高程 (e)、坡度(s)、人口 (Δp)、大牲畜头数 (Δl)、农业机械力投入量、土地覆被类型变化区距嫩江干流和居民点的最短距离等 ,利用空间相关分析筛选出主要影响因子为高程、坡度、人口、大牲畜头数 .利用空间多元线性回归函数求得本区土地利用程度变化模型ΔLa=1 1 .0 3 7-4 .51 2 e -0 .2 98 s + 0 .2 92 Δp + 2 .596 Δ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程度 驱动力模型 嫩江中上游地区 土壤覆被 GIS 遥感 空间相关分析
下载PDF
石羊河流域上游山区生态承载力时空格局动态评价 被引量:15
14
作者 汪玉琼 郭建军 +3 位作者 李凯 张佳静 杜军 岳东霞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6-172,共7页
基于生态足迹理论,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技术,从图斑和各支流汇水区2种不同空间尺度,分别对1985,2000,2009年石羊河流域上游山区生态承载力进行定量计算,并对其空间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时间尺度上,24年间石羊河流域上游山区生... 基于生态足迹理论,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技术,从图斑和各支流汇水区2种不同空间尺度,分别对1985,2000,2009年石羊河流域上游山区生态承载力进行定量计算,并对其空间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时间尺度上,24年间石羊河流域上游山区生态承载力总量呈缓慢增加趋势,人均生态承载力呈明显下降趋势,而各类土地生态承载力呈不同的变化趋势.其中,2000年以后林地、草地和耕地生态承载力变化较为突出,表明中国1999年后实施的退耕还林(草)生态工程对其变化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空间尺度上,石羊河流域上游山区生态承载力供给极不均匀,具有与流域地貌特征、环境禀赋和土地利用/覆被及其变化相关联的地理特性和明显的空间异质性.研究结论可为地方政府因地制宜地制定本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研究实践表明应用GIS技术计算生态承载力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承载力 时空格局 可持续发展 石羊河流域上游山区
下载PDF
石羊河上游干旱草原阴山扁蓿豆群落土壤种子库 被引量:10
15
作者 董小刚 赵成章 +2 位作者 张起鹏 周伟 姚强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1-45,63,共6页
土壤种子库是地上植被补充更新的源泉,土壤种子库的研究已成为植物种群生态学研究中相当活跃的领域。在石羊河上游干旱草原选择阴山扁蓿豆草地群落,研究了草地土壤种子库的物种组成、密度、多样性特征以及与地上植被的关系。结果表明... 土壤种子库是地上植被补充更新的源泉,土壤种子库的研究已成为植物种群生态学研究中相当活跃的领域。在石羊河上游干旱草原选择阴山扁蓿豆草地群落,研究了草地土壤种子库的物种组成、密度、多样性特征以及与地上植被的关系。结果表明,阴山扁蓿豆草地群落土壤种子库共有20个物种,分属12科。随阴山扁蓿豆分盖度减小,土壤种子库密度和种类在水平方向上增加,种子库密度垂直分布呈现O-5cm〉10—15cm〉5-10cm土层,物种数量随深度而减少;在阴山扁蓿豆分盖度〉60%的草地群落未发现其种子库的存在。土壤种子库的Margalef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w均匀度指数随阴山扁蓿豆盖度减小呈上升趋势,生态优势度由0.46下降至0.24;各草地群落土壤种子库与地上植被的相似性系数在0.29~0.58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山扁蓿豆群落 退化草地 土壤种子库 石羊河上游
下载PDF
长江上游保护区径流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因子响应的区域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唐见 陈进 周建中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0-115,共6页
分析河川径流的演化规律和动因,对于变化环境下的水生态环境和水资源适应性规划管理十分重要。以长江上游保护区屏山、朱沱和赤水站的1956—1990年的近自然状态径流为研究对象,分别利用小波分析方法、非参数Mann-Kendall趋势分析方法和... 分析河川径流的演化规律和动因,对于变化环境下的水生态环境和水资源适应性规划管理十分重要。以长江上游保护区屏山、朱沱和赤水站的1956—1990年的近自然状态径流为研究对象,分别利用小波分析方法、非参数Mann-Kendall趋势分析方法和弹性系数方法,探究了径流变化的多时间尺度演变特性、变化趋势和径流变化对气候因子的响应状况。研究结果表明:3个研究站点的年径流周期性变化存在相似性,都有着10-14 a的丰枯震荡周期;各站点的径流在年和季节尺度上呈现增加的趋势,但在月尺度上,屏山和朱沱站情况相似,在8月份径流存在明显的下降趋势,赤水站径流在3,4月份有显著增加;3个站点的径流都对降雨的敏感度较高,但是各站点年径流对气候因子的响应也存在区域差异性,流经区域大多位于高山峡谷的屏山站和赤水站,其年径流对降雨的弹性系数要大于朱沱站,而位于四川盆地区域的朱沱站的年径流对蒸发的弹性系数要稍微大于屏山和赤水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上游保护区 径流 气候因子 时间尺度 区域差异性
下载PDF
长江上游地区水汽输送的气候特征 被引量:17
17
作者 周长艳 李跃清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8-22,共5页
为了解长江上游地区水汽输送的气候特征,对从地表面开始垂直积分的长时段的水汽输送资料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冬、春两季本区的水汽主要来源于中纬度偏西风水汽输送,夏季主要来源于孟加拉湾和南海,秋季主要来源于西太平洋地区;长江上游... 为了解长江上游地区水汽输送的气候特征,对从地表面开始垂直积分的长时段的水汽输送资料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冬、春两季本区的水汽主要来源于中纬度偏西风水汽输送,夏季主要来源于孟加拉湾和南海,秋季主要来源于西太平洋地区;长江上游地区总体上是一个水汽汇,年平均每日总收入为61.9×105kg/s;本区对周围地区的水汽收支有重要影响,夏秋季节位于南海、西太平洋地区向西北及华北地区输送水汽的通道上,是其陆上水汽转运站;南海、西太平洋地区的水汽输送以及来自孟加拉湾和高原地区的水汽输送分别是长江流域旱、涝年的重要影响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上游地区 整层水汽输送 水汽收支
下载PDF
基于GIS的长江上游生态系统功能退化威胁评价 被引量:3
18
作者 程武学 周介铭 +2 位作者 王玉宽 任平 杨存建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4247-4250,共4页
基于研究区森林、草地、农田及湿地四大生态系统构建了4个层次的指标体系结构。评价主要应用了InVEST模型、AHP法、数据标准化法以及GIS和RS技术,评价的栅格单元大小为100 m×100 m。最终评价结果显示,整个长江上游呈现出从"... 基于研究区森林、草地、农田及湿地四大生态系统构建了4个层次的指标体系结构。评价主要应用了InVEST模型、AHP法、数据标准化法以及GIS和RS技术,评价的栅格单元大小为100 m×100 m。最终评价结果显示,整个长江上游呈现出从"零星分布"发展为"集中连片"的退化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上游 生态系统 GIS 生态退化 指标体系 评价
下载PDF
淮河流域上游山丘区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何方 吴楠 +1 位作者 李玲 高吉喜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2-38,共7页
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在ArcGIS9.2和景观空间格局分析软件Fragstats3.3的支持下,运用叠加分析(overlay)和景观的空间格局指数方法对淮河上游山丘区1990年、1995年和2000年3期的土地利用景观空间格局及其动态变化进行系统的分析研... 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在ArcGIS9.2和景观空间格局分析软件Fragstats3.3的支持下,运用叠加分析(overlay)和景观的空间格局指数方法对淮河上游山丘区1990年、1995年和2000年3期的土地利用景观空间格局及其动态变化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探讨其景观格局变化与相应生态过程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1990-2000年的10a间,研究区景观结构总体未发生重大变化。(2)10a间,研究区内平原区水田景观类型向平原区旱地、林地和农村居民点用地景观类型转化的趋势显著。(3)10a间,研究区整体景观异质性上升,斑块趋向离散,连接性下降。(4)研究区后5a部分面积优势景观类型较前5a的破碎化程度均有减弱,斑块聚集度增加且连接性变强。(5)研究区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处于"局部改善、整体恶化"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河上游山丘区 景观格局 时空变化 GIS 景观指数
下载PDF
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引水区和黄河上游区域气候特征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振朝 韦志刚 +2 位作者 吕世华 文莉娟 李锁锁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9-156,共8页
利用引水区和黄河上游地区25个站1951-2000年50a的气温和降水逐日资料,分析了研究区域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把引水区和黄河上游地区分成7个小区,利用小波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各小区气温和降水的多时间尺度特征.结果表明:黄河上游和南... 利用引水区和黄河上游地区25个站1951-2000年50a的气温和降水逐日资料,分析了研究区域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把引水区和黄河上游地区分成7个小区,利用小波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各小区气温和降水的多时间尺度特征.结果表明:黄河上游和南水北调西线引水区夏、秋、冬三季降水以同步的变化为主,其次为黄河上游与引水区之间存在反位相的变化.春季降水主要表现为黄河上游与引水区之间存在反位相的变化,其次才表现为一致的变化.各区的气温均以同步升温为主.降水具准3a和准22a周期,气温的振荡周期主要是2~5a的小周期和准11a的周期.引水区和黄河上游地区近50a来夏季的降水在一致变化的基础上也有着明显的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水区 黄河上游 气候特征 经验正交函数分解 小波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