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要素流动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机理与空间分异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平卫英 李文星 罗良清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31,共17页
城乡要素双向自由流动有利于提高要素配置效率和优化城乡关系,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现有关于要素流动对城乡融合发展的研究主要围绕传统生产要素对城乡融合发展的研究展开讨论,鲜有文献将数据这一新型生产要素纳入城乡要素流动范围并探索... 城乡要素双向自由流动有利于提高要素配置效率和优化城乡关系,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现有关于要素流动对城乡融合发展的研究主要围绕传统生产要素对城乡融合发展的研究展开讨论,鲜有文献将数据这一新型生产要素纳入城乡要素流动范围并探索其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机理。基于2010—2021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在测算要素流动、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的基础上,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要素流动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第一,全国要素流动总指数呈现出小幅度增长的态势,位于均值之上的地区中64%是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说明城乡融合发展政策实施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第二,要素流动显著促进城乡融合发展,这一结论在引入城乡之间距离作为工具变量进行内生性检验、采用删除4个直辖市和缩短时间窗口的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之后仍然成立;第三,空间异质性分析中,劳动力、土地和数据要素始终表现出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土地要素对不同地区城乡融合发展影响程度逐渐增强、影响范围逐步扩大,技术要素对城乡融合发展的促进逐渐凸现,由华东和华南地区向东北和西南地区转移;第四,在要素流动影响城乡融合发展的过程中,电商销售是要素流动影响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途径,农业机械化和产业结构变迁并未发挥出中介变量的作用,不同于已有的研究结果。因此,今后持续深化城乡融合发展的内涵与外延、拓展深度与广度;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整体推进与试点示范相统一的指导原则,推广实践中形成的典型经验。研究结论为城乡要素双向合理流动的机制建立、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的健全提供了理论和经验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素流动 空间异质性 城乡融合发展 政策演变 城乡关系
下载PDF
高速公路对城市多中心空间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商玉萍 庄德林 +1 位作者 孟美侠 赵鑫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19-830,共12页
城市道路的发展是城市空间发展的根本动力,基于2001—2019年LandScan高分辨率全球人口分布数据构建了多组多中心空间结构指标,并利用历史交通路线、规划路线等工具变量,系统识别了高速公路对多中心空间结构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多中心... 城市道路的发展是城市空间发展的根本动力,基于2001—2019年LandScan高分辨率全球人口分布数据构建了多组多中心空间结构指标,并利用历史交通路线、规划路线等工具变量,系统识别了高速公路对多中心空间结构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多中心已经成为中国城市空间结构的主要发展趋势,射线状或外围过境的高速公路能够提升外围地区的区位优势,通过集聚土地、开发区、企业和人口要素的途径来加速空间结构从单中心向多中心转变,这一结论在更换变量、限制样本、消除内生性、非线性回归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始终成立。此外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高速公路对大城市和东部、南方城市多中心空间结构的塑造作用更大;特别地,地方政府财政能力本身越强,越有利于城市塑造出多中心空间结构,但也会弱化高速公路对多中心空间结构的塑造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城市空间结构 多中心空间结构 要素流动 空间大数据
下载PDF
长三角城市群入境旅游流的时空演化与空间效应研究
3
作者 王兆峰 邱梦真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96-108,共13页
科学研判入境旅游流的时空分异规律和动态演化特征,对推进入境旅游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大有裨益。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重心—标准差椭圆模型和空间马尔科夫链模型识别2005—2020年长三角城市群入境旅游流的时空分异及其动态演化规律,... 科学研判入境旅游流的时空分异规律和动态演化特征,对推进入境旅游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大有裨益。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重心—标准差椭圆模型和空间马尔科夫链模型识别2005—2020年长三角城市群入境旅游流的时空分异及其动态演化规律,并运用空间杜宾模型探析入境旅游流的溢出效应。结果表明:研究期内入境旅游流整体呈缓慢增长态势,变异系数和相对基尼系数呈小幅度波动上升趋势,表明研究区入境旅游流相对差异总体较为平稳。空间上呈显著集聚特征,但高低集聚区渐趋缩小,入境旅游流分布日益空间均衡化;入境旅游流重心轨迹呈“东南—西北”移动趋势,西部地区入境旅游流增长速度较快;标准差椭圆主要位于长三角中部偏东地区,椭圆面积样本末期大于样本初期,东部是入境旅游发展的主要区域,入境旅游流发展的溢出效应逐渐增强。入境旅游流存在显著的“状态锁定”和“俱乐部趋同”现象,整体有序向高水平方向跃迁,与高值区为邻自身向上转移的概率将增大。入境旅游流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和旅游基础设施是推动本地及邻地入境旅游流增长的重要因素,旅游资源禀赋、区位交通条件显著促进本地入境旅游流增长,对邻地的溢出影响则显著为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境旅游流 时空演变 空间溢出 长三角城市群
下载PDF
基于人口流动的中国城市群多中心结构演化
4
作者 马宇薇 浩飞龙 王士君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3-142,共10页
利用2015—2018年腾讯人口迁徙大数据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采用多中心结构测度等方法,对中国19个城市群的人口规模、流动特征和空间结构演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从整体上看,中国城市群的形态多中心结构指数差异明显,且有微弱向单中心... 利用2015—2018年腾讯人口迁徙大数据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采用多中心结构测度等方法,对中国19个城市群的人口规模、流动特征和空间结构演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从整体上看,中国城市群的形态多中心结构指数差异明显,且有微弱向单中心空间结构发展的态势,而功能多中心结构指数大多较低,但表现出不断上升趋势.(2)在多中心结构类型匹配方面,优化提升类城市群的功能多中心结构指数较高但形态多中心结构指数普遍偏低,发展壮大类城市群的形态多中心结构指数较高但功能多中心结构指数大多偏低,而培育发展类城市群内部存在不同匹配类型.(3)在多中心结构类型演替方面,优化提升类和发展壮大类城市群多中心化发展的趋势较为明显,而培育发展类城市群大多呈现单中心化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群 人口流动 空间结构 形态多中心 功能多中心
下载PDF
资本下乡如何嵌入乡村空间合作治理?——以上海市乡悦华亭项目为案例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小天 周小平 谷晓坤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3-101,共9页
研究目的:以上海市乡悦华亭项目为案例,探究资本下乡背景下的乡村空间合作治理机制,为提升乡村空间治理效能和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参考。研究方法:理论分析、验证性案例研究、访谈法。研究结果:(1)规划环节要基于“协商自治”的原则让资本... 研究目的:以上海市乡悦华亭项目为案例,探究资本下乡背景下的乡村空间合作治理机制,为提升乡村空间治理效能和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参考。研究方法:理论分析、验证性案例研究、访谈法。研究结果:(1)规划环节要基于“协商自治”的原则让资本参与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实现空间配置权的政企共享,并以“需求前置”为导向进行规划的弹性调整;(2)整治环节要以“地位平等”为前提进行空间使用权重构,厘清多元主体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3)运营环节要细化空间收益权,坚持“权责一致”的收益分配,建立信任保障机制规避资本主导运营的潜在风险,实现多方共赢。研究结论:乡村空间治理是多元主体广泛参与的“规划—整治—运营”一体化行动。资本基于合作治理的理念从上述三个环节嵌入乡村空间治理体系,重构乡村空间配置权、使用权和收益权,是借助市场力量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可行之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空间治理 合作治理 资本下乡 城乡融合 城市治理
下载PDF
高铁网络对城市群空间结构的影响机理——基于要素转移与共享的视角 被引量:1
6
作者 柯新利 苏超 +1 位作者 谢显壮 左成超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9-378,共10页
高铁网络对城市群空间结构造成了复杂的影响。一方面,高铁的开通带来的时空压缩效应降低了区域要素流动的成本,带来区域整体经济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高铁的网络效应会强化中心城镇的区位优势,形成对周边中小城市的“虹吸效应”,扩大城... 高铁网络对城市群空间结构造成了复杂的影响。一方面,高铁的开通带来的时空压缩效应降低了区域要素流动的成本,带来区域整体经济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高铁的网络效应会强化中心城镇的区位优势,形成对周边中小城市的“虹吸效应”,扩大城镇发展的不均衡。传统基于地点可达性测度的“土地利用-交通交互作用”理论难以解释高铁网络对城市群空间结构的复杂网络效应。本文从要素流动的视角,基于“转移型”(具备时空排他性,例如资本与劳动力)与“共享型”(无时空排他性,例如信息与技术)两类要素流,解析“高铁网络–要素转移与共享–城市群空间结构”级联作用路径;以武汉城市群为研究案例区,利用互联网位置服务平台提供的人口迁徙等大数据资源识别并测度城镇间要素转移与共享空间特征,综合应用空间交互模型、空间面板回归等方法实证高铁网络对要素转移与共享,以及对城市群空间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速铁路的发展对武汉城市群经济发展具有异质性影响,高铁的发展促进了劳动力从周边中小城镇向中心城市转移,从而对武汉市经济具有明显的极化作用,对武汉周边城市的经济发展造成了挑战;同时,高铁也促进了信息与技术从中心城市向周边扩散,给地区经济转型带来了机遇。本研究克服了长期以来相关研究多基于单一类型“流数据”造成过度简化城镇间交互作用的缺点,尝试用统一的分析框架来解释高铁网络对城市群空间结构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将为优化城市群空间结构提供政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 要素流动 转移与共享 城市群空间结构
下载PDF
时空异质性视角下轨道站点客流影响研究
7
作者 徐月娟 赵金宝 +3 位作者 李明星 姜嘉伟 刘文静 赵胜利 《地理空间信息》 2024年第10期1-4,共4页
轨道站点客流预测及其影响因素的互动关系是交通规划中的关键问题,准确识别影响不同站点客流特征的建成环境因素对组织客流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地理空间视角下建成环境对站点客流的时空影响程度的问题,以杭州市城市轨道交通为研究对象,... 轨道站点客流预测及其影响因素的互动关系是交通规划中的关键问题,准确识别影响不同站点客流特征的建成环境因素对组织客流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地理空间视角下建成环境对站点客流的时空影响程度的问题,以杭州市城市轨道交通为研究对象,汇集刷卡数据、POI建成数据等多源数据,考虑客流的空间异质性与时空特性构建了混合变化系数和固定系数的S-LGWR影响分析模型,识别不同地理空间位置下影响因素相关系数时空变化特征,为线网空间布局优化、运营管理措施制定和高效安全出行引导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客流预测 变量筛选 空间异质性 土地利用
下载PDF
基于GIS分析的广西北部湾城市群城市经济联系及时空演变研究
8
作者 杨晓彦 占金刚 冯文静 《中国商论》 2024年第5期5-8,共4页
本文以广西北部湾城市群6个城市为研究对象,采用城市流强度模型,结合GIS可视化技术,具体研究北部湾城市群经济联系的时空格局和影响因素。研究结论:(1)在时间格局演变上,2011—2020年广西北部湾城市群6个城市的城市流强度呈上升趋势,城... 本文以广西北部湾城市群6个城市为研究对象,采用城市流强度模型,结合GIS可视化技术,具体研究北部湾城市群经济联系的时空格局和影响因素。研究结论:(1)在时间格局演变上,2011—2020年广西北部湾城市群6个城市的城市流强度呈上升趋势,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经济辐射强度和空间集聚能力不断加强,但城市群整体发展不协调;(2)在空间格局演变上,广西北部湾城市群东部城市发展水平相对较高,西部城市交通通达度较低,逐步形成“东高西低”的空间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部湾城市群 城市经济联系 时空演变 城市流强度模型 GIS可视化
下载PDF
人口流动、知识关联与城市创新——基于空间溢出与距离约束视角
9
作者 曾永明 钟子康 《西北人口》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6-38,共13页
随着人口负增长程度不断加深,流动人口成为未来城市人力资本竞争的关键,也成为推动城市创新发展的核心动力,多视角探究人口流动对城市创新发展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运用空间经济学框架下的知识创新与扩散模型(TP模型),利用2... 随着人口负增长程度不断加深,流动人口成为未来城市人力资本竞争的关键,也成为推动城市创新发展的核心动力,多视角探究人口流动对城市创新发展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运用空间经济学框架下的知识创新与扩散模型(TP模型),利用2010~2021年中国283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结合空间计量模型方法,基于空间溢出与地理距离约束双重视角,研究人口流动对城市创新水平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1)城市创新存在明显的空间关联与集聚特征,具体表现为东部沿海地区“高高集聚”,东北部、西部、西南部等内陆地区“低低集聚”。(2)人口流动规模扩大强化了知识关联进而对城市创新水平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空间效应分解发现,人口流动对城市创新发展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人口在空间上的自由流动可以产生区域创新发展的知识溢出与扩散效应。(3)人口流动产生的创新溢出效应受到地理距离的约束,50~300公里是城市创新水平空间溢出效应的密集溢出区、300~500公里是边缘溢出区、500~1000公里是空间收敛区。(4)在地理距离的约束下,人口流动产生的创新溢出效应在不同城市群中存在异质性影响,京津冀、长三角与长江中游城市群能有效发挥人口流动的创新溢出效应,而珠三角与成渝城市群还未能激活人口流动的创新溢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流动 知识关联 城市创新 溢出效应 空间经济学
下载PDF
站域土地利用对地铁车站职住功能的影响
10
作者 杨静 邢淑美 +1 位作者 饶海洋 王月杏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10050-10056,共7页
为探究土地利用与地铁车站职住功能之间的影响关系,提出居住客流指数和就业客流指数作为站点聚类指标。先对地铁站点进行分类,刻画车站的职住功能类型,之后构建空间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空间效应影响下地铁车站周边土地利用对其职住功... 为探究土地利用与地铁车站职住功能之间的影响关系,提出居住客流指数和就业客流指数作为站点聚类指标。先对地铁站点进行分类,刻画车站的职住功能类型,之后构建空间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空间效应影响下地铁车站周边土地利用对其职住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就业型车站,居住型车站存在更为显著的空间依赖关系,居住型车站周边每增加1个同类型车站时,该类车站形成的概率增大4.1%;以综合型站点为对照组,居住集中型车站周边每增加一个科教文化或停车场类兴趣点(points of interest,POI),该类车站形成的概率减小2.7%和3.2%;就业集中型车站周边每增加一个生活服务或住宿类POI,其形成的概率减小2.1%、0.8%,有利于其向综合型车站转变。研究结果可为站域土地利用规划或优化策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客流特征 土地利用 空间效应 空间Logistic回归模型
下载PDF
流空间视角下数字经济赋能城市群空间体系均衡化发展研究
11
作者 王媛玉 范博凯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32,共17页
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要素与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与推广破除物理时空壁垒,促进城际分工协作,深刻重塑以城市群为代表的区域经济地理格局,加速城市群空间体系由传统规模等级秩序向新时期均衡化发展模式演变。同时,城市群内多重要素流的交... 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要素与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与推广破除物理时空壁垒,促进城际分工协作,深刻重塑以城市群为代表的区域经济地理格局,加速城市群空间体系由传统规模等级秩序向新时期均衡化发展模式演变。同时,城市群内多重要素流的交互联系推动形成网络化空间结构,有效提升整体网络外部性,进一步强化城市群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其空间体系均衡化程度提升的赋能表现。因此,数字经济赋能城市群空间体系均衡化发展的内在机制既存在直接效应,也存在流空间视角下城市群各类联系流网络的调节效应,包括交通信息网络、传统要素网络和创新要素网络。在理论框架指导下,文章以我国19个城市群为样本,建立多源数据库,测算各城市群的数字经济发展指数、空间体系均衡化程度以及基于三种联系流的网络外部性,总结特征事实,开展实证检验。基于特征事实的分析表明:我国19个城市群的数字经济水平稳步提升但存在较大的区域发展差距,形成相对梯度发展格局;大部分城市群空间体系均衡化程度提升,个别城市群呈现极化发展态势;各城市群均形成一定的网络型空间结构,但存在较大的个体异质性与区域异质性差距。基于实证检验的分析表明:城市群数字经济发展直接提升其空间体系的均衡化程度,工具变量回归和核心解释变量替换后的结果保持稳健;现阶段城市群内物的流动相比于人的流动更有利于经济活动空间布局的均衡化,第三产业主导的区域产业结构则在一定程度上加速城市群空间极化发展;城市群内交通信息网络、传统要素网络、创新要素网络的形成与发展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即进一步强化数字经济提升城市群空间体系均衡化程度的赋能表现;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城市群的直接效应回归结果基本一致,但调节效应存在较大的区域异质性。文章首次建立数字经济促进城市群空间体系均衡化发展的理论机制框架,并通过特征事实阐释、实证检验分析等方法加以论证,为深入理解数字经济时代城市群空间体系的变革方向与优化路径提供参考与借鉴,对促进我国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启示,即充分利用数字经济发展特性重塑城市群经济地理格局,加速形成多中心、网络化、均衡化的城市群空间体系,为提升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整体协同性提供重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城市群空间体系 均衡化发展 城际联系流 网络外部性
下载PDF
重庆市郊铁路江跳线客流时空特征分析
12
作者 吴祥国 翟长旭 +1 位作者 张建嵩 刘晨辉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2-200,共9页
市郊铁路是城市中心城区联接周边城镇组团及其城镇组团之间的通勤化、快速度、大运量的轨道交通系统。以重庆市郊铁路江跳线为研究对象,从时间与空间2个维度,线路与站点2个层面,选取全日与早高峰的相关客流指标进行系统性解析,并与城市... 市郊铁路是城市中心城区联接周边城镇组团及其城镇组团之间的通勤化、快速度、大运量的轨道交通系统。以重庆市郊铁路江跳线为研究对象,从时间与空间2个维度,线路与站点2个层面,选取全日与早高峰的相关客流指标进行系统性解析,并与城市轨道交通客流指标对比分析,以期为市郊铁路规划设计、运营组织以及客流预测等项目应用提供借鉴。研究结果表明:江跳线节假日客流量大,客流波动也大;其客流时间分布形态与轨道5号线南段较为相似,但高峰时间特征值较低。江跳线断面客流较为均衡,站点进出站客流也较为集中;但江跳线对外交通出行比例高,平均运距及其线路占比也较大。最后,从沿线用地开发、公交一体化、运输组织以及线路建设等方面,对江跳线的发展提出优化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轨道交通 市郊铁路 客流时空特征 重庆市
下载PDF
空间溢出与城投债信用风险——基于长三角城市群生产要素引力网络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昊骅 方立兵 姚楚涵 《管理科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3-104,共22页
已发生的多起城投债技术违约和城投公司非标融资违约打破了城投债刚性兑付“信仰”,城投债的信用风险成为关注焦点.在国家实施城市群战略的背景下,基于长三角城市群生产要素引力网络,实证分析了城市群空间溢出对城投债信用风险的影响,发... 已发生的多起城投债技术违约和城投公司非标融资违约打破了城投债刚性兑付“信仰”,城投债的信用风险成为关注焦点.在国家实施城市群战略的背景下,基于长三角城市群生产要素引力网络,实证分析了城市群空间溢出对城投债信用风险的影响,发现:第一,城市群内部存在信用风险空间溢出,区域内城投债信用风险溢价同向变动.第二,其他城市尤其是外围城市金融发展的空间溢出呈正外部性,能够降低本城市城投债信用风险.第三,其他城市尤其是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可能存在负外部性,会导致本城市尤其是外围城市城投债的信用风险上升.为地方政府有效利用城市群发展机遇、合理制定财政政策以及防控区域系统性金融风险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投债 信用风险 生产要素流动 空间溢出效应 NARMA模型
下载PDF
要素流动对城乡融合发展的空间效应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郑耀群 杨磊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30-42,共13页
城乡融合发展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乡村振兴的根本路径,而要素在城乡之间双向自由流动是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与核心。通过建立多维度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对我国内地30个省(市、自治区)2009至2020年的城乡融合发展水平进行测... 城乡融合发展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乡村振兴的根本路径,而要素在城乡之间双向自由流动是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与核心。通过建立多维度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对我国内地30个省(市、自治区)2009至2020年的城乡融合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对城市向乡村的要素流动程度进行了测度,建立基于时间固定效应的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了劳动力、资本、技术和信息要素流动对城乡融合发展的空间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整体上呈缓慢上升趋势,在区域上呈现东部、中部、东北和西部地区阶梯型递减的特点;2.要素流动能够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且这种促进作用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3.要素流动在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产生的空间溢出效应存在异质性。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融合 要素流动 异质性 空间溢出
下载PDF
基于交通流和辐射模型的城市群网络结构及驱动因素分析——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例 被引量:3
15
作者 贺三维 张臻 +2 位作者 祁子良 王海军 董致麟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900-1910,共11页
城市群是承载区域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载体,研究城市群内部的联系网络结构及空间分异特征对推进区域一体化、促进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从经济发展、文化创新、绿色发展和宜居环境4个维度综合评判城市的竞争力水平,构建... 城市群是承载区域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载体,研究城市群内部的联系网络结构及空间分异特征对推进区域一体化、促进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从经济发展、文化创新、绿色发展和宜居环境4个维度综合评判城市的竞争力水平,构建基于多模式交通流和辐射模型的城市群网络结构模型,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例科学测度城市群的网络空间结构特征,并采用空间计量模型探讨影响城市网络中心性的驱动机制。主要结论如下:①城市之间的平均交通流强度为高铁>普铁>动车>客运汽车,且高铁交通网络呈现较大的空间非均衡性;②基于多模式交通流和辐射模型构建城市群网络空间结构,依据要素净流出值将城市划分为对外辐射型、对外依赖型和辐射依赖均衡型,长江中游城市群中仅武汉、长沙两大核心城市为对外辐射型城市;③城市群网络结构的中心性与城市的行政等级密切相关,城市中心性的出度和入度呈现出较强的相似性,城市行政等级、经济水平和全球化是影响城市群网络出度中心性的关键因素,而经济水平和市场化是影响城市入度中心性的主要驱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流 辐射模型 网络结构 空间计量 长江中游城市群
下载PDF
基于空间引力和人流通勤的城镇网络特征分析——以天津市武清区为例
16
作者 曾鹏 李玉斌 苏静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43-49,共7页
探究城镇网络特征是城镇体系研究的重要内容。既有研究较少关注中观区县尺度且缺乏不同类型的网络对比。文章以天津市武清区为例,分别构建表征联系可能的空间本底网络、反映实际联系的人流通勤网络,从点、线、网3个层面对比分析二者特... 探究城镇网络特征是城镇体系研究的重要内容。既有研究较少关注中观区县尺度且缺乏不同类型的网络对比。文章以天津市武清区为例,分别构建表征联系可能的空间本底网络、反映实际联系的人流通勤网络,从点、线、网3个层面对比分析二者特征。研究发现:①杨村街道在两种网络中均处于核心地位,边缘节点的人流通勤联系强度要弱于空间本底网络;②空间本底网络的点对联系格局为单核放射状而人流通勤网络为双核放射状;③两种网络的子群分布差异较大,整体网络完善度较低。建议从完善整体网络、增强局部联系、提升个体实力3方面进行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网络 空间引力 人流通勤 天津市武清区
下载PDF
高端人才流动的网络关联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对长三角地区高端人才流动的观察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秀梅 黄春晓 +1 位作者 许宏福 杨志强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489-1500,共12页
知识经济时代,人才成为城市与区域竞争力的关键。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和杰青等作为人才顶端的代表,对城市科技竞争力的突破与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以长三角核心区为实证对象,基于历年“杰青”“长江学者”以及“两院院士”获得者名单,利用... 知识经济时代,人才成为城市与区域竞争力的关键。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和杰青等作为人才顶端的代表,对城市科技竞争力的突破与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以长三角核心区为实证对象,基于历年“杰青”“长江学者”以及“两院院士”获得者名单,利用履历分析法构建了包含1878名高端人才数据库。结合ArcGIS空间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以高端人才群体为研究对象,基于城市尺度,剖析高端人才的社会空间流动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为区域城市网络的构建提供启示。结果表明:1)高端人才初次择业的空间邻近取向显著。2)再次择业的地理流动具有网络关联与空间邻近流动两大特征,其中前者表征为一线城市的远距离虹吸,以及等级邻近城市间连接性的强化。3)高端人才个体利益的追求与城市综合环境,共同塑造了人才流动的关联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流动 流动空间 地方性 人才环流 城市网络 长三角核心区
下载PDF
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城市土地利用对地铁客流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静 王月杏 +2 位作者 周浪雅 张红亮 邢淑美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81-88,共8页
揭示城市土地利用与地铁客流的相互作用机理是实现地铁与城市区域功能一体化发展的基础。以北京市为例,将地铁车站之间的空间效应作为变量纳入回归方程,并用精细化的POI数据反映土地利用情况,构建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地铁车站出站客流与... 揭示城市土地利用与地铁客流的相互作用机理是实现地铁与城市区域功能一体化发展的基础。以北京市为例,将地铁车站之间的空间效应作为变量纳入回归方程,并用精细化的POI数据反映土地利用情况,构建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地铁车站出站客流与周边土地利用关系模型。计算结果表明:(1)空间计量模型对空间数据回归精度更高,其中,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更能精确描述客流的空间异质性;(2)对工作日早高峰出站客流量有积极影响的因素按显著性排序为:写字楼=政府机构>科研教育>公司单位>金融;按单位用地类型增减对客流量的影响程度:政府机构>写字楼>金融>科研教育>公司单位;按影响车站数量:写字楼>公司单位>金融>科研教育=政府机构;(3)各类用地对车站客流的影响存在区位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土地利用 地铁客流 空间计量模型 POI 空间异质性
下载PDF
产业强市的绩效测度与空间关联——基于长三角主要城市的实证 被引量:3
19
作者 成青青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3-32,共10页
文章运用产业结构偏离度、工业相对比重、区域创新活动模型、区位商和城市流强度等测算方法,在构建产业强市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对长三角主要城市的产业结构、产业优势、产业创新、产业联系和产业环境进行绩效测度和空间关联分析。结果... 文章运用产业结构偏离度、工业相对比重、区域创新活动模型、区位商和城市流强度等测算方法,在构建产业强市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对长三角主要城市的产业结构、产业优势、产业创新、产业联系和产业环境进行绩效测度和空间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越接近,产业结构效益越好;产业创新值越高,创新优势越明显;区位商和城市流强度越大,产业联系与优势、产业辐射与带动越明显。因此,推进产业强市,必须加快新旧动能转换,聚焦全产业链发展,不断推进产业聚变、技术质变、应用裂变,提升城市综合实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强市 绩效测度 空间关联 城市流强度
下载PDF
考虑步行影响范围的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需求预测 被引量:2
20
作者 孙晓黎 朱才华 马超群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3-140,共8页
新建轨道交通车站无法根据历史数据进行客流预测,为了对新建车站的客流进行准确预测,研究从社会经济属性的角度探索城市轨道交通的客流需求。根据实际调查获得车站客流生成影响范围,并基于泰森多边形对影响范围的重叠区域进行重新划分... 新建轨道交通车站无法根据历史数据进行客流预测,为了对新建车站的客流进行准确预测,研究从社会经济属性的角度探索城市轨道交通的客流需求。根据实际调查获得车站客流生成影响范围,并基于泰森多边形对影响范围的重叠区域进行重新划分。以路网距离为约束,建立考虑车站影响范围的地理加权回归模型,获取社会经济属性和接驳交通对于轨道交通客流生成的具体贡献度。西安市轨道交通数据的研究结果表明,步行、公交和公共自行车产生接驳客流的主要路网距离为800 m,230 m和300 m;平均每条公交线路数和每个公共自行车桩数分别产生16.368次和2.371次客流;人口密度、就业岗位密度和人均GDP与客流关系表现为三者每增加1%,客流量分别增加0.47%,0.53%和−0.21%。研究成果可用于确定西安市新建轨道交通车站位置和规模,并预测其相应的客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客流预测 社会经济属性 空间分析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