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强国家战略腹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1
作者 王小广 周擎擎 +1 位作者 梁雅楠 张成 《区域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8-57,共10页
2023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第一次提出要加强国家战略腹地建设,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则进一步强调要“建设国家战略腹地和关键产业备份”,这既关乎我国大城市群的高水平发展,也关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国家安全保障。在国家战略腹... 2023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第一次提出要加强国家战略腹地建设,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则进一步强调要“建设国家战略腹地和关键产业备份”,这既关乎我国大城市群的高水平发展,也关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国家安全保障。在国家战略腹地建设的中期发展目标上,既要做大做强国家级大城市群的腹地,更要推动大中部地区①崛起取得新的重大突破。目前,我国大城市群战略腹地建设存在强强合作不足、未形成有序腹地经济梯度、产业分工不够深入等问题;大中部地区战略腹地建设存在中心城市发展较弱、区内国家次级城市群的腹地发展滞后以及县域经济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偏低导致的城乡融合发展基础薄弱等问题。未来,加强国家战略腹地建设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一是以优化城市格局全面提升国家战略腹地的城镇化质量;二是倾力打造和完善国家“二主一辅”产业链,“十五五”期间要着力在大中部地区打造第三条产业链(国家战略辅链);三是在生态保障、城乡融合与全面乡村振兴、扩大消费、强大中部交通物流枢纽功能等重要方面要形成中部特色优势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腹地 城市群 大中部地区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治理性融合与都市腹地乡村的振兴逻辑——基于沪郊乡村振兴经验的思考 被引量:2
2
作者 王阳 吴蓉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1-110,共10页
都市腹地乡村是乡村社会的重要类型,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城乡关系而成为社会转型的首冲之地。受城镇化、工业化和乡村传统的多重影响,都市腹地乡村一般呈现为城乡边界模糊的混合型空间形态。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加速了都市腹地乡村空间... 都市腹地乡村是乡村社会的重要类型,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城乡关系而成为社会转型的首冲之地。受城镇化、工业化和乡村传统的多重影响,都市腹地乡村一般呈现为城乡边界模糊的混合型空间形态。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加速了都市腹地乡村空间形态的转型,并且产生了通过重构乡村空间形态,实现乡村景观化转型、以城乡治理性融合带动乡村振兴的发展逻辑。基于上海郊区乡村振兴的实践经验表明,治理性融合是紧密型城乡关系下城市主导、以治理为抓手的乡村振兴策略,在城市对乡村的支持与控制下实现了都市腹地乡村的景观化转型,并带来了乡村社会关系的重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腹地乡村 治理性融合 乡村振兴 乡村景观化
下载PDF
中国地级以上城市腹地的测度分析 被引量:106
3
作者 潘竟虎 石培基 董晓峰 《地理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35-645,共11页
一个明确而又合理的城市腹地范围,是保证一定区域内各城市实现合理功能整合的关键,也是对城市经济区进行各项研究的基础。通过构建衡量城市综合规模的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中国28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规模值。在GIS软件支持下,... 一个明确而又合理的城市腹地范围,是保证一定区域内各城市实现合理功能整合的关键,也是对城市经济区进行各项研究的基础。通过构建衡量城市综合规模的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中国28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规模值。在GIS软件支持下,将中国划分为5km×5km的格网,利用场强模型,对2004年28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腹地进行了划分,比较腹地的范围及相互关系,并与省域和市域行政范围进行了叠合分析,实现了城市腹地测定、分析的可视化。结果表明: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规模值差异较大,最大和最小城市规模相差达284倍。场强值分布呈现明显的东、中、西递减的分异特征,与经济发展的梯度差异一致。中、东部的城市影响力的弱势区域全部分布在省域交界地带,在场强值大于12的级别上,东、中部城市的场强影响范围连成一片。各城市腹地范围相差亦较大,最大和最小城市腹地相差达5488倍。各城市在地理位置上不一定位于其腹地的几何中心,偏移比较大的城市往往成对分布。城市腹地与省域行政范围吻合度较差,根据腹地在市域行政范围内的面积比例,将城市分为4类,并提出相应的空间发展策略。依据腹地的分析结果将全国划分为3个一级城市经济区、11个二级区和38个三级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腹地 城市经济区 GIS 城镇体系 中国
下载PDF
基于空间联系的城市腹地范围划分——以江苏省为例 被引量:72
4
作者 钟业喜 陆玉麒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36-543,共8页
以ArcGIS为平台,在1:25万基础地理数据、江苏省交通路网数据、江苏省各县(市)统计数据的支持下,应用"自下而上"的划分方法对江苏省1990年、1996年、2002年和2008年不同等级的城市及其腹地的吸引范围进行了划分。划分过程包括... 以ArcGIS为平台,在1:25万基础地理数据、江苏省交通路网数据、江苏省各县(市)统计数据的支持下,应用"自下而上"的划分方法对江苏省1990年、1996年、2002年和2008年不同等级的城市及其腹地的吸引范围进行了划分。划分过程包括:运用因子分析得到65个城市的综合实力,利用可达性分析技术得到城市间两两时间距离,运用最大联系强度以及逐级归并方法确定不同等级城市及其腹地范围。结果表明:采用城市间两两可达性来代替直线距离,对划分结果的准确性有所提升;划分方法充分考虑了城市间的隶属关系,划分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城市质量与城市间的时间距离,划分结果较好地体现了区域均衡。"自下而上"划分方法体现了与传统的"自上而下"划分方法完全不同的研究路径,作为城市腹地划分方法的一种补充,可供研究人员进一步理论和实证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联系 自下而上 城市腹地 江苏省
下载PDF
城市群时代中心城市的影响腹地界定研究——以济南市为例 被引量:11
5
作者 王成新 郝兆印 +1 位作者 姚士谋 丁庆福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8-82,共5页
进入21世纪,我国进入城市群快速发展时期,而中心城市的辐射和带动是城市群形成发展的重要基础。本文以济南市为例,通过构建多指标体系,在测算城市中心性强度值的基础上,利用扩展断裂点模型在GIS软件支持下勾勒济南在区外、区内两个层次... 进入21世纪,我国进入城市群快速发展时期,而中心城市的辐射和带动是城市群形成发展的重要基础。本文以济南市为例,通过构建多指标体系,在测算城市中心性强度值的基础上,利用扩展断裂点模型在GIS软件支持下勾勒济南在区外、区内两个层次的影响腹地范围。研究表明:受不同城市作用力影响,济南在区外城市间的影响腹地范围基本吻合山东省西部行政边界,与当前济南都市圈的范围基本一致;而区内腹地范围明显大于济南行政区划,形成了中心城市的高地效应。结合研究成果,对济南城市发展提出诸如合理调整行政区划、改善基础设施和加强都市圈建设等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城市 影响腹地 济南
下载PDF
基于交通可达性与城市竞争力的城市腹地范围识别——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例 被引量:12
6
作者 曾冰 张艳 胡亚光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9-127,共9页
通过构建相应指标体系,采取主成分分析法测度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竞争力。在GIS软件支持下,基于时间成本距离栅格的交通可达性分析,利用场强模型,对2015年长江中游城市群31个城市腹地范围进行识别。研究发现: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竞争力空... 通过构建相应指标体系,采取主成分分析法测度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竞争力。在GIS软件支持下,基于时间成本距离栅格的交通可达性分析,利用场强模型,对2015年长江中游城市群31个城市腹地范围进行识别。研究发现: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竞争力空间分布差异较大,最大值和最小值相差达5.84倍,与行政级别具有一定关联性。从交通可达性来看,1 h圈空间范围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市附近,≥3 h圈主要分布在远离省会城市的外围地区,以及岳九咸(岳阳、九江和咸宁)省际交界区。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间交通发展缺乏统一规划与协调性,内部交通联系较为薄弱。从空间场强来看,高场强区集中于中心城市及其周边地区,低场强区分布于交通通达性较差的边缘与外围地区,尤其是省际边界地区。场强空间分布与城市竞争力与交通可达性分布具有较强的吻合度,但省际间协同发展程度低。城市腹地范围来看,湖北省大部分城市腹地面积较小,江西省城市腹地面积相对广阔,湖南城市腹地面积居中,三大省会城市腹地面积远超过其他城市,意味着长江中游城市群业已形成以省会城市为多中心的复合型极核发展格局,但内部一体化程度偏弱。从腹地与行政范围的层叠结果来看,城市腹地与市域行政范围吻合度较差,省会城市扩伸率要高于其余城市,而且三大省会城市的域外腹地面积比例远高于其他城市,九江、岳阳、宜昌、常德、新余、景德镇等地域外腹地面积比例也较高。总体来说,长江中游城市群仍停留在子圈内一体化的阶段,还未实现三圈融合和高度一体化发展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腹地 长江中游城市群 交通可达性 城市竞争力 场强
下载PDF
基于GIS的城市势力圈测度研究——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被引量:38
7
作者 王桂圆 陈眉舞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69-73,共5页
该文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运用多种模型,探讨基于GIS技术的城市势力圈的测度。结果表明,通过GIS技术可以实现城市势力圈分析、预测的可视化。通过GIS的各种分析工具,可以实现常规方法无法做到的功能扩展,对探讨城市发展演变规律、预测... 该文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运用多种模型,探讨基于GIS技术的城市势力圈的测度。结果表明,通过GIS技术可以实现城市势力圈分析、预测的可视化。通过GIS的各种分析工具,可以实现常规方法无法做到的功能扩展,对探讨城市发展演变规律、预测未来变动趋势能起到很好的辅助决策作用,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城市势力圈 长江三角洲地区 区域分析
下载PDF
基于GIS的甘肃省城市势力圈测度与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潘竟虎 董晓峰 +1 位作者 鱼腾飞 侯文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3期85-91,共7页
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借助场强模型,对甘肃省15个城市的势力圈进行了划分,并与市域行政范围进行了叠合分析.结果表明,甘肃省各城市的势力圈范围相差较大,势力圈与市级行政范围吻合度较差.依据势力圈的分析结果将甘肃省划分为5个1级城市... 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借助场强模型,对甘肃省15个城市的势力圈进行了划分,并与市域行政范围进行了叠合分析.结果表明,甘肃省各城市的势力圈范围相差较大,势力圈与市级行政范围吻合度较差.依据势力圈的分析结果将甘肃省划分为5个1级城市经济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甘肃省城镇体系的空间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势力圈 城市经济区 GIS 甘肃省 城镇体系
下载PDF
城镇势力圈划分计算机系统的开发研究与应用——兼论势力圈的空间结构特征 被引量:57
9
作者 王德 赵锦华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37-41,共5页
以辐射强度最大法和电话流首位对地法为基础开发研制了城镇势力圈分析计算机系统HAP。并以上虞市为例分析了势力圈的空间特征和动态变化。揭示了势力圈所具有的空间特征 ,包括势力圈边界由圆弧段构成 ;圆弧的位置及凹凸关系由相邻城镇... 以辐射强度最大法和电话流首位对地法为基础开发研制了城镇势力圈分析计算机系统HAP。并以上虞市为例分析了势力圈的空间特征和动态变化。揭示了势力圈所具有的空间特征 ,包括势力圈边界由圆弧段构成 ;圆弧的位置及凹凸关系由相邻城镇的规模大小决定 ;势力圈之间存在并存、包含和竞争三种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体系规划 势力圈 辐射强度 计算机系统
下载PDF
城市生态空间与城市生态腹地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宝钧 宋翠娥 傅桦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25-830,共6页
通过对城市与区域生态联系的理论梳理,提出了城市生态空间包括城市行政生态空间和城市自然生态空间两种类型的观点,认为城市生态空间最理想的结构模式应是上述两种生态空间相吻合.在对腹地概念及其演变进行剖析的基础上,科学界定了"... 通过对城市与区域生态联系的理论梳理,提出了城市生态空间包括城市行政生态空间和城市自然生态空间两种类型的观点,认为城市生态空间最理想的结构模式应是上述两种生态空间相吻合.在对腹地概念及其演变进行剖析的基础上,科学界定了"城市生态腹地"这一重要概念及其基本属性,提出了城市生态腹地范围的确定原则,并以北京为案例讨论了城市生态腹地的构建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态空间 城市生态腹地 北京 张家口
下载PDF
城镇体系分析系统的升级开发与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王德 赵锦华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60-64,81,共6页
首先介绍了城镇体系分析系统 (USAP)的基本功能与应用范围 ;分析了其中功能扩展部分的概念定义、计算方法和软件实现过程 ;介绍了该系统的使用方法 ,包括界面的操作和数据库的录入规则 ;指出该系统中仍然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
关键词 升级开发 城镇体系 城镇势图圈 网络结构 USAP
下载PDF
城市生态腹地的初步研究——兼论北京城市生态腹地构建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宝钧 宋翠娥 傅桦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CAS CSCD 2008年第1期9-12,共4页
鉴于北京等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生态问题及现有城市生态学成果在研究范围上的局限性,在对腹地内涵及其演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城市生态腹地"这一科学概念,并以北京为案例讨论了城市生态腹地的构建问题。认为城市... 鉴于北京等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生态问题及现有城市生态学成果在研究范围上的局限性,在对腹地内涵及其演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城市生态腹地"这一科学概念,并以北京为案例讨论了城市生态腹地的构建问题。认为城市生态腹地是城市生态空间的有机组成部分,生态城市规划应当是一个包含城市生态腹地在内的区域性规划;北京城市生态腹地应包括河北省张家口市全域、承德市丰宁县全域和北京市西部、北部各县区,解决北京生态安全问题的根本途径是重视其生态腹地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态 城市生态腹地 生态城市 生态规划 北京
下载PDF
改革开放条件下的中国城市经济区 被引量:228
13
作者 周一星 张莉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71-284,共14页
从改革开放的视角,用实证的方法,对中国城市经济区进行了新的研究。根据城市中心性的等级体系,确定京津唐、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为全国的经济核心区;通过外贸货流、铁路客货流、人口迁移流、信件流等流量流向分析,概括了3大核心区的... 从改革开放的视角,用实证的方法,对中国城市经济区进行了新的研究。根据城市中心性的等级体系,确定京津唐、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为全国的经济核心区;通过外贸货流、铁路客货流、人口迁移流、信件流等流量流向分析,概括了3大核心区的内向型和外向型腹地范围;在此基础上,把中国经济地域划分为北方区、东中区和南方区3个一级城市经济区和11个二级区。对中国目前的经济空间组织形成许多新的认识。这一研究对于各地区经济联系方向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经济区 中心城市 腹地 经济联系方向 中国 人口 经济空间组织
下载PDF
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垦区中心城市选择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欣 张平宇 李静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81-686,共6页
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垦区是中国耕地规模最大的连片农垦区和第三大区际商品粮供应基地。近年来,随着这一地区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如何科学的选择和建设区域的中心城市成为该区完善区域城镇体系和推进城镇化进程的紧迫任务和现实课题... 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垦区是中国耕地规模最大的连片农垦区和第三大区际商品粮供应基地。近年来,随着这一地区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如何科学的选择和建设区域的中心城市成为该区完善区域城镇体系和推进城镇化进程的紧迫任务和现实课题。基于此,应用改进的引力模型来计算县级单位与农场间的空间联系强度,界定出各县级单位的腹地范围,明确三江平原垦区的中心城市;以各农垦分局为研究单元,研究各农垦分局的碎化程度;通过明确县级单位拥有农场腹地数目,确定各农垦分局的中心城市;结果发现建三江、虎林、富锦、友谊和密山等宜作为三江平原垦区的中心城市;提出通过壮大中心城市的综合实力、推动场县共建和深化对外合作等措施来推动三江平原垦区城镇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中心城市 腹地划分 农垦区 三江平原
下载PDF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空间结构演变 被引量:7
15
作者 文玉钊 钟业喜 +1 位作者 蒋梅鑫 史焱文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5-50,共6页
合理有序的空间结构可以助推区域实现空间效益最大化。借助GIS空间分析技术,采用"自下而上"的城市等级及腹地划分方法以及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从城市等级、腹地、网络3个角度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空间结构演变特征进行研... 合理有序的空间结构可以助推区域实现空间效益最大化。借助GIS空间分析技术,采用"自下而上"的城市等级及腹地划分方法以及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从城市等级、腹地、网络3个角度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空间结构演变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等级结构特征明显;南昌、九江周边区域空间邻近效应显著;城镇网络的"核心-边缘"结构特征趋向明显;南昌市对东部区域辐射能力持续偏弱;城市等级划分出现中心城市等级与行政级别"错位耦合"的现象;城市腹地划分"边界效应"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等级 城市腹地 城镇网络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下载PDF
基于交通可达性的粤港澳大湾区城市腹地划分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温惠英 姜莉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79-88,共10页
为有效界定考虑交通条件和城市经济联系的城市群空间范围,以辅助粤港澳大湾区交通规划和空间一体化发展。首先,基于ArcGIS空间分析技术、修正的引力模型对粤港澳大湾区公路交通可达性、路网密度和经济联系强度进行了测算和分析;然后,提... 为有效界定考虑交通条件和城市经济联系的城市群空间范围,以辅助粤港澳大湾区交通规划和空间一体化发展。首先,基于ArcGIS空间分析技术、修正的引力模型对粤港澳大湾区公路交通可达性、路网密度和经济联系强度进行了测算和分析;然后,提取了各尺度城市腹地范围。研究表明:粤港澳大湾区市域交通可达性以广佛、深莞等中心城市为源进行“核心-外围”的圈层式递增,县域交通可达性则呈现“中间高两端低”分布格局;粤港澳大湾区交通可达性整体处于较高水平,但大湾区城市间尚未全部实现1 h通达,“一国、两制、三关税区”特殊发展背景下,湾区各城市间及城市内部交通联系和协同机制还比较薄弱,省际、市际行政交界区交通瓶颈问题依然突出;研究区域的经济联系强度空间网络化趋势显著,深圳、香港、广州和佛山等龙头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明显,低值区则分布于交通可达性较差的边缘地区;考虑交通条件和经济规模的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腹地范围与对应行政区契合度差异显著,湾区两翼城市腹地逐渐被中部核心城市“蚕食”;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内部空间和腹地联系,带动其人口流动和交通流量,并充分发挥次级中心在跨区域合作中的中介桥梁作用,这样才能最终达到超大区域在不受行政约束的情况下进行区域交通规划和管理、实现大湾区可持续和空间均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交通可达性 路网密度 经济联系强度 空间联系 城市腹地
下载PDF
海西区地级以上城市腹地的范围及人力资源竞争——以福州市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邱岳 韦素琼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1期107-112,共6页
采用场强模型划分2004、2007年海西区20个地级以上城市腹地范围,依据腹地竞争对象是否属于区内分为区内竞争城市、区外竞争城市和双重竞争城市3类,并以福州市为例揭示了区外城市对区内双重竞争城市的挤压是导致整个海西区城市腹地流失... 采用场强模型划分2004、2007年海西区20个地级以上城市腹地范围,依据腹地竞争对象是否属于区内分为区内竞争城市、区外竞争城市和双重竞争城市3类,并以福州市为例揭示了区外城市对区内双重竞争城市的挤压是导致整个海西区城市腹地流失的原因。在腹地人力资源竞争方面,借助就业结构相似系数反映城市间竞争强度,仍以福州市为例从区内城市和腹地邻接城市两个视角展开深入探讨。分析发现虽然福州与海西区其他城市整体竞争趋势有所降低,但仍处于较为激烈的人力资源争夺环境中,尤以腹地邻接城市施加的压力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地范围 腹地人力资源 竞争 福州市 海西区
下载PDF
深圳经济区城市腹地划分与演变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小准 邱宏华 《地理空间信息》 2015年第2期110-113,13,共4页
在深圳市特区一体化背景下,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测算城市综合影响力指数。考虑了道路类型及地形阻抗,在GIS软件支持下,利用Huff模型,进行基于时间可达性的深圳经济特区城市腹地划分及演变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城市空间发展策略。结果表明,... 在深圳市特区一体化背景下,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测算城市综合影响力指数。考虑了道路类型及地形阻抗,在GIS软件支持下,利用Huff模型,进行基于时间可达性的深圳经济特区城市腹地划分及演变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城市空间发展策略。结果表明,场强最大等值线与10 min OD时间成本等值线基本重合;城市腹地与行政区域不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城市综合影响力的绝对优势及交通环境的改善,使得大鹏新区大部分区域成为罗湖区在深圳东海岸的腹地孤岛;特区一体化背景对深圳市中心区城市腹地变化影响显著,原特区的罗湖、福田和南山的城市腹地已形成相对稳定态势,但随着特区一体化推进,原特区外的宝安和龙岗两区逐步削弱了南山区、盐田区、罗湖区的腹地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腹地 Huff模型 GIS 深圳经济特区
下载PDF
区域性交通枢纽及其腹地的城市化模式 被引量:38
19
作者 张复明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8-54,共7页
文章重点研究了交通枢纽及其腹地区域的城市化地域模式问题。首先以山西省部分城市为例 ,简要论述了交通枢纽城市的基本特征。接着分析了这类城市的职能发育和规模扩张的内在机制 ,讨论了腹地区域的袭夺过程和城市—区域关系的变化特征 ... 文章重点研究了交通枢纽及其腹地区域的城市化地域模式问题。首先以山西省部分城市为例 ,简要论述了交通枢纽城市的基本特征。接着分析了这类城市的职能发育和规模扩张的内在机制 ,讨论了腹地区域的袭夺过程和城市—区域关系的变化特征 ,并概括出交通枢纽及其腹地区域城市化发展的四阶段动态演进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枢纽 腹地区域 城市化 地域模式 城镇 职能发育 战略对策
下载PDF
甘肃省城市势力圈时空格局变化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春雨 潘竟虎 贺国亮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9期100-104,共5页
运用主成分法得到甘肃省各城市的中心性指数,并用聚类法划分3个年份的甘肃省城市等级,接着通过构建衡量城市综合规模的指标体系来计算甘肃省主要城市的规模值.在此基础上,应用GIS技术将甘肃省划分为2 km×2 km的格网,利用场强模型... 运用主成分法得到甘肃省各城市的中心性指数,并用聚类法划分3个年份的甘肃省城市等级,接着通过构建衡量城市综合规模的指标体系来计算甘肃省主要城市的规模值.在此基础上,应用GIS技术将甘肃省划分为2 km×2 km的格网,利用场强模型对甘肃省16个城市腹地进行划分,比较甘肃省近10年来的城市腹地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甘肃省各城市的势力圈范围差异较大,势力圈与市级行政范围吻合性较差,区域核心城市势力圈远远超出其行政范围,其中,这3年甘肃城市势力圈面积最大的都是兰州,紧跟其后的分别是嘉峪关、玉门、敦煌市,最小的都是临夏.根据腹地与其市域行政范围的面积比例,将甘肃16个城市分为4类,并提出相应的空间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势力圈 时空格局 GIS 甘肃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