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京津冀减污降碳与经济发展的动态关联研究
1
作者 狄乾斌 梁晨露 陈小龙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4-133,共10页
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对推动京津冀城市群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具有重要意义。从双向因果视角出发,构建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结合脉冲响应分析与方差分解结果对2006-2020年京津冀城市群减污、降碳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作用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 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对推动京津冀城市群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具有重要意义。从双向因果视角出发,构建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结合脉冲响应分析与方差分解结果对2006-2020年京津冀城市群减污、降碳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作用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京津冀城市群持续的经济增长已成为工业废水和SO_(2)排放的重要推动力,工业烟尘排放量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反馈机制,经济增长对CO_(2)排放的影响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伴随非线性、不稳定特征,CO_(2)排放对经济增长的反向作用尚不显著,碳减排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②经济增长与减污、降碳之间存在“领先效应”和“追赶效应”,并形成长期均衡关系,经济增长自我惯性强,是环境污染物和CO 2排放增加的诱因和演化结果;③京津冀城市群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政策的实施有助于强化减污、降碳与经济增长的双向联动,需通过区域协同创新、绿色低碳转型、联防联控联治统筹协调京津冀三者关系,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减污 降碳 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 京津冀城市群
下载PDF
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减污降碳效应 被引量:5
2
作者 马彦瑞 刘强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3-45,共13页
新型城镇化是区域经济增长和绿色转型的有力支撑。在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政府主导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减污降碳的政策效果有待验证。该研究选取2004—2020年中国18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从“污染”和“碳排放”两个维度构建双重差分模型,... 新型城镇化是区域经济增长和绿色转型的有力支撑。在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政府主导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减污降碳的政策效果有待验证。该研究选取2004—2020年中国18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从“污染”和“碳排放”两个维度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减污降碳效应及影响机制。研究发现:①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显著的减污降碳效应,并且呈现逐年递增的特征,该结论在考虑了DID有效性检验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②异质性分析表明,从“区位-特征-规模”三维城市属性看,减污降碳效应在东部城市、非资源型城市、高人力资本城市和规模较大的城市更加显著;分位数回归估计结果显示,新型城镇化的减污降碳效应呈边际递增趋势。③机制分析表明,新型城镇化除了直接对减污降碳存在促进作用,还可以通过推动三次产业结构整体升级、服务业结构升级以及绩效型技术创新而有效促进减污降碳,但投入型技术创新对减污降碳的影响尚不明显。该研究为下一阶段中国区域污染治理提供了新思路,政府应协同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减污降碳,同时借助产业结构升级和绩效型技术创新以更加有效的方式释放新型城镇化在区域绿色发展中的红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减污降碳 双重差分模型 异质性
下载PDF
城市绿色金融改革对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影响研究——基于双重机器学习的因果推断
3
作者 赵燕 孙慧 马点圆 《产业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28,58,共15页
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是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选择。2017年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试点政策的落地标志着中国进入绿色金融改革新阶段。基于此,以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为准自然实验,选取2012—2020年中国279个城市的面板数据... 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是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选择。2017年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试点政策的落地标志着中国进入绿色金融改革新阶段。基于此,以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为准自然实验,选取2012—2020年中国279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双重机器学习模型实证分析城市绿色金融改革对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城市绿色金融改革可以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同时可以降低工业生产过程和交通与建筑的碳排放。作用机制分析发现,城市绿色金融改革可以通过加大研发投入、提高绿色创新水平和促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进而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根据功能定位、发展基础和资源禀赋进行异质性分析发现,“一带一路”城市和资源型城市绿色金融改革可以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而从发展基础异质性来看,只有以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相结合为发展主线的城市绿色金融改革才能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耦合协调发展。研究内容有助于为地方政府探寻绿色金融改革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新路径、新模式、新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色金融改革 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双重机器学习 耦合协调度模型 机制分析 异质性分析
下载PDF
粤闽浙沿海城市群减污降碳协同治理评价研究
4
作者 连艳琼 施生旭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17-227,共11页
城市群是中国推动减污降碳的重点区域,科学谋划城市群协同减污降碳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基于SFIC模型提出减污降碳协同治理理论框架并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复合系统协同模型、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法、空间... 城市群是中国推动减污降碳的重点区域,科学谋划城市群协同减污降碳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基于SFIC模型提出减污降碳协同治理理论框架并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复合系统协同模型、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法、空间引力模型等方法,探讨2012-2021年粤闽浙沿海城市群减污降碳协同治理协同发展水平及其时空演变规律。结果表明:(1)粤闽浙沿海城市群减污降碳协同度呈现逐年稳定增长趋势,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和增长质量是城市群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演变的重要影响因素;(2)城市群减污降碳协同治理存在时空差异,城市群差异逐渐缩小,但城市间协同增效合作机制有待加强,整体协同度较低且不稳定;(3)城市群协同度空间联系逐渐增强,网络结构呈现“多点辐射”的空间格局,形成城市集群协同发展的格局。综合研究结果,作者从提升减污降碳系统协同度、优化协同发展体制机制、构建空间治理体系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污降碳 协同治理 城市群 空间引力 生态环境
下载PDF
城市更新背景下市政基础设施地下化绿色发展思考——以江苏省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黄俊 刘启龙 +5 位作者 赵光 季红玲 王思聪 高凡 张琛浩 李奥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8-320,共13页
对国内外市政基础设施地下化的发展历程进行调研,并结合江苏省城市建设与更新的特点和既有案例,针对调研发现的市政基础设施地下化建设发展中的制约因素进行梳理和分析,从节约土地、节水、减少环境污染、综合能源利用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总... 对国内外市政基础设施地下化的发展历程进行调研,并结合江苏省城市建设与更新的特点和既有案例,针对调研发现的市政基础设施地下化建设发展中的制约因素进行梳理和分析,从节约土地、节水、减少环境污染、综合能源利用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地下市政基础设施的绿色低碳发展思路。市政基础设施地下化需要结合城市更新研究并推动配套政策性法规落地,立足各地实际做好“地上+地下”全域空间规划,规范地下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管理和运行,积极探索和推广建设“四合一”地下市政基础设施,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为地下市政基础设施的重点战略方向,整合协同利用城市存量空间及对既有市政基础设施进行“地上+地下”更新改造,缓解地面用地紧张,改善城市生活环境,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 绿色发展 市政基础设施 地下化 减污降碳 存量空间利用
下载PDF
国家级城市群建设有助于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吗?
6
作者 张彩平 罗丞志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4-80,共17页
基于中国28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07-2020年面板数据,利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探究国家级城市群设立这一政策对城市减污降碳协同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国家级城市群建设政策对城市减污降碳协同具有促进作用,且该政策具有正向的... 基于中国28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07-2020年面板数据,利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探究国家级城市群设立这一政策对城市减污降碳协同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国家级城市群建设政策对城市减污降碳协同具有促进作用,且该政策具有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和推广效应;绿色创新、经济集聚和交通基础设施是国家级城市群建设政策促进城市减污降碳协同的重要机制;在东部地区、多中心城市群、环境规制强度较高和人力资本水平较高的城市,国家级城市群建设政策对城市减污降碳协同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级城市群建设 减污降碳协同 绿色创新 经济集聚 交通基础设施
下载PDF
减污降碳协同效率时空演化特征及驱动机制研究——基于中国三大城市群
7
作者 刘明亮 尹晶晶 +1 位作者 李华清 林剑艺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74-183,共10页
中国当前面临着实现“双碳”目标与建设美丽中国这两大艰巨任务,城市作为二氧化碳与大气污染物排放的主要单元,推进城市减污降碳对于中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和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2011—2019年我国京津冀、长三角和珠... 中国当前面临着实现“双碳”目标与建设美丽中国这两大艰巨任务,城市作为二氧化碳与大气污染物排放的主要单元,推进城市减污降碳对于中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和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2011—2019年我国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基于综合排放当量法、超效率SBM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等,对比分析三大城市群碳–污综合排放量及SEPC的时空演化及分异特征,并揭示了SEPC的驱动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就城市群整体而言,三大城市群碳-污综合排放量均明显下降,SEPC波动上升,其中京津冀效率提升幅度最大,而长三角提升幅度相对较小。(2)就城市群内部而言,三大城市群内部各城市的排放量差异逐步缩小,SEPC的差异为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仅有6个城市处于高效率。(3)产业结构、劳动力集聚、对外开放和政府干预对三大城市群SEPC的影响存在显著空间效应。鉴于此,从区域协同治理、工业结构转型和政府干预等三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污降碳协同效率 城市群 超效率SBM模型 空间杜宾模型
下载PDF
碳达峰背景下沿海城市群道路交通节能减排潜力
8
作者 张兰怡 徐艺诺 +5 位作者 王硕 谢郑一 翁大维 王振昊 胡喜生 郑娉婷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5-55,共11页
基于我国“双碳”目标战略,为探究沿海城市群道路交通节能减排潜力,本文以福建省沿海城市群为研究对象,构建长期能源替代规划系统模型,设置3个一级情景与4个二级子情景。通过调整机动车保有量及燃油经济性等因素模拟分析研究区域道路交... 基于我国“双碳”目标战略,为探究沿海城市群道路交通节能减排潜力,本文以福建省沿海城市群为研究对象,构建长期能源替代规划系统模型,设置3个一级情景与4个二级子情景。通过调整机动车保有量及燃油经济性等因素模拟分析研究区域道路交通的减排潜力与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在所有情景中,改进政策情景(MPS)表现出最优的节能减排效果,其节能减排潜力最大。与基准情景相比,到2035年,MPS情景有望实现节能59.3%。该情景下温室气体与污染物排放的趋势均呈现显著下降,减排效果显著。从具体车型的节能减排潜力来看,在MPS情景下,小型载客汽车(汽油)、重型载货汽车(柴油)和轻型载货汽车(汽油)具有最大的节能潜力;8种车型的碳排放可在2025年达峰;且污染物排放能有效控制,其中重型载货汽车(柴油)的污染物减排潜力最大。研究证实推进综合政策落实,加快传统燃料汽车的淘汰以及优化道路车辆结构等措施,将对实现绿色低碳目标产生积极影响。通过模型模拟,福建省沿海城市群道路交通系统有望在2030年前实现显著的节能减排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减污降碳 LEAP模型 道路交通 能源消耗 沿海城市群
下载PDF
基于“大清单”管理体系的城市减污降碳工作思路研究
9
作者 张贵驰 李晓梅 +1 位作者 杨峰 孙瑞玲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5-84,共10页
现阶段我国城市减污降碳政策实践已取得积极进展,协同机制正加快形成,相关实施方案与战略规划正逐步衔接,技术创新与试点示范正不断推进。同时,城市减污降碳工作在推进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如排放家底掌握程度不够、项目准入方面尚有完善空... 现阶段我国城市减污降碳政策实践已取得积极进展,协同机制正加快形成,相关实施方案与战略规划正逐步衔接,技术创新与试点示范正不断推进。同时,城市减污降碳工作在推进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如排放家底掌握程度不够、项目准入方面尚有完善空间、工作部署缺乏有效抓手以及基层协同监管存在压力等主要问题,亟待进一步探索完善。为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结合运用清单管理模式,构建由排放清单、准入清单、任务清单、执法清单与需求清单组成的“大清单”管理体系将有助于推进减污降碳协同治理,为城市减污降碳工作思路提供创新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污降碳 碳达峰 碳中和 城市管理 “大清单”管理体系
下载PDF
基于AAO工艺城镇污水处理厂减污降碳路径分析
10
作者 胡敏 《广东化工》 CAS 2024年第14期119-120,127,共3页
本文通过基于AAO工艺的城镇污水处理厂减污降碳路径的分析,探讨了相关技术和措施对环境保护的积极影响。首先,分析了城镇污水处理厂的特点和存在的减污降碳问题。其次,提出了基于AAO工艺的减污降碳路径。该路径包括了优化污水处理工艺... 本文通过基于AAO工艺的城镇污水处理厂减污降碳路径的分析,探讨了相关技术和措施对环境保护的积极影响。首先,分析了城镇污水处理厂的特点和存在的减污降碳问题。其次,提出了基于AAO工艺的减污降碳路径。该路径包括了优化污水处理工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施资源回收利用等方面的措施。然后,通过案例分析和数值模拟,验证了该路径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最后,总结了该研究的主要结论和意义,为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减污降碳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AO工艺 城镇污水处理厂 减污降碳 环境保护 能源利用效率
下载PDF
环境污染物减排对城市空气质量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
11
作者 任伟平 曹怡康 张方剑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4年第15期51-53,共3页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与都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空气质量愈发引起公众关注。环境污染源排放是空气质量下降的关键因素之一,大量工业废气、汽车尾气以及扬尘的产生使得空气中颗粒物及有害气体含量大幅上升,严重危害公共健康及生活品...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与都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空气质量愈发引起公众关注。环境污染源排放是空气质量下降的关键因素之一,大量工业废气、汽车尾气以及扬尘的产生使得空气中颗粒物及有害气体含量大幅上升,严重危害公共健康及生活品质。本文着重分析减少环境污染物排放对提升大气质量的调节作用,并针对此论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深入研究此议题,将助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及环境友好型城市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污染物 减排 城市空气质量 影响 对策
下载PDF
城市空气颗粒物的来源与减排措施的优化
12
作者 闫晓波 纪滨玲 窦金婷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4年第10期56-57,共2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空气质量问题逐渐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颗粒物污染作为其中的一大难题,对城市环境和居民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本文旨在解析城市空气颗粒物的来源,并探讨有效的减排措施。研究表明,工业排放、交通运输、能源生产和...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空气质量问题逐渐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颗粒物污染作为其中的一大难题,对城市环境和居民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本文旨在解析城市空气颗粒物的来源,并探讨有效的减排措施。研究表明,工业排放、交通运输、能源生产和日常生活是颗粒物污染的主要来源。为了减少颗粒物的排放,需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源头控制、提高排放标准、推广清洁能源和优化城市规划等。此外,对于已形成的污染,应采取科学合理的治理方法。政府、企业和公众需共同努力,以实现长期减排的目标。通过政策引导、技术支持和广泛参与,有望打造一个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的宜居城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空气颗粒物 来源解析 减排措施优化 空气污染问题
下载PDF
中国城市“减污降碳”协同驱动因素及实现路径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袁晓玲 郗继宏 +1 位作者 钟楚潮 李朝鹏 《管理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6-46,共21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在保证经济增长同时促进减污降碳就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在从投入与产出端对产出密度模型改进基础上,利用联立方程组模型研究了中国275个城市2000—2017年减污降碳、...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在保证经济增长同时促进减污降碳就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在从投入与产出端对产出密度模型改进基础上,利用联立方程组模型研究了中国275个城市2000—2017年减污降碳、城市发展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并基于2035远景目标与2030年碳达峰约束,情景模拟了城市兼顾减污降碳与经济增长的发展路径。研究发现:(1)PM_(2.5)污染与CO_(2)排放对经济增长呈现正向影响,人口与制造业集聚在削弱PM_(2.5)污染同时增加了CO_(2)排放,而抑制空间扩张与打破环境成本遵循效应是推进减污降碳的关键。(2)基准情景下,13万元人均生产总值和碳达峰目标基本可以实现,但PM_(2.5)污染只能降至33.050μg/m^(3);经济增长优先情景下,CO_(2)排放以38.570百万吨高排放达峰,PM_(2.5)污染为36.360μg/m^(3);减污降碳优先情景下,无论是高或低排放约束下碳达峰与经济增长目标均可同时实现,但15μg/m^(3)减污约束下人均生产总值最高只能达到75779.760元;双赢情景下,若不打破当前城市发展模式,减污、降碳与经济增长的2035目标很难同时实现,而实现双赢的关键在于重塑城市发展模式并有序推进减污降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减污降碳 城市发展 经济增长 2035远景目标
下载PDF
黄河流域城市群工业减污降碳影响因素与策略 被引量:10
14
作者 康哲 李巍 刘伟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946-1956,共11页
选择呼包鄂榆、关中平原和中原三大城市群,对2000~2019年工业CO_(2)与局地大气污染物(LAP)排放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采用随机森林模型识别了工业减污降碳的关键影响因素及其非线性响应关系,因地制宜地提出减污降碳协同推进策略.结果表明... 选择呼包鄂榆、关中平原和中原三大城市群,对2000~2019年工业CO_(2)与局地大气污染物(LAP)排放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采用随机森林模型识别了工业减污降碳的关键影响因素及其非线性响应关系,因地制宜地提出减污降碳协同推进策略.结果表明,工业CO_(2)排放量呈上升趋势,关中平原与中原城市群排放强度下降,但仍有较强的减排潜力.LAP排放量与排放强度显著下降.工业CO_(2)排放与工业LAP排放趋势并不同步.关键影响因素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与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为工业CO_(2)和LAP排放的共同关键影响因素;高技术产业占工业增加值比重、研究与试验发展(R&D)支出占GDP比重、工业二氧化硫去除率仅是LAP排放的关键影响因素,且在不同城市群存在差异性.部分指标呈现显著的非线性响应关系,工业规模效应,R&D投入配置扭曲,绿色技术效用的滞后性等是产生非线性特征的重要原因.为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推进,提出将降碳作为重点、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持续推进能耗双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城市群工业 减污降碳 影响因素 协同推进
下载PDF
中国沿海城市群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0
15
作者 陈小龙 狄乾斌 吴洪宇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060-2074,共15页
在梳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内涵基础上,构建其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改进Topsis模型测度城市群2010—2019年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指数,结合空间自相关分析、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及回归模型,探讨城市群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时空演变规律、协同发展水... 在梳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内涵基础上,构建其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改进Topsis模型测度城市群2010—2019年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指数,结合空间自相关分析、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及回归模型,探讨城市群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时空演变规律、协同发展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10—2019年,三大城市群减污降碳增效呈稳定增长趋势,具有不同空间分布格局;2)京津冀城市群空间关联特征由随机性分布向规律化分布转变;长三角城市群城市间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合作机制有待加强;珠三角城市群城市对周边城市辐射带动作用逐渐增强,三大城市群城市局部空间集聚不明显;3)2010—2019年,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系统有序度呈明显增长趋势;复合系统协同度整体较低,增长速度为长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空间上呈现出不同的演化与关联特征,城市群内部不协调;4)经济发展、环境污染、环境治理、生态保护和资源利用是三大城市群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演变的重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减污降碳 协同增效 协同发展理论 空间自相关 面板数据回归 城市群
下载PDF
京津冀城市群减污降碳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异质性分析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李云燕 杜文鑫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006-2015,共10页
基于2003—2020年京津冀城市群数据,利用耦合协调度、空间杜宾和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探究城市群减污降碳协同效应的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异质性。结果表明:“十五”“十一五”期间京津冀城市群碳排放量快速增长,进入“十二五”后增... 基于2003—2020年京津冀城市群数据,利用耦合协调度、空间杜宾和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探究城市群减污降碳协同效应的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异质性。结果表明:“十五”“十一五”期间京津冀城市群碳排放量快速增长,进入“十二五”后增速放缓;大气污染物排放在“十二五”达到峰值,“十三五”减排效果显著;研究期内,减污降碳耦合协调水平展现出三阶段波动式上升的特点,分别为缓慢上升、徘徊探索和稳步增长阶段;能源消费强度和能源消费总量是影响城市减污降碳耦合协调水平的直接核心因素,城镇化率、实际人均GDP、产业结构、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和科学技术支出占比等通过影响能源消费而作用于减污降碳耦合协调水平,且各因素均展现出时空异质性特征。最后,从推动区域减污降碳协同控制、强化重点城市和重点行业差异化协同减排策略、推动能源结构调整、注重绿色技术创新和绿色金融支持等方面提出优化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污降碳 京津冀城市群 耦合协调度 空间效应 异质性
下载PDF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 Industrial Land Use Size and Sulfur Dioxide Emissions:Evidence from 294 Cities in China
17
作者 WANG Yang YANG Min +3 位作者 WU Yingmei SUN Guiquan YUE Xiaoli ZHANG Hong’ou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CSCD 2024年第4期793-803,共11页
Althoug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ize of urban industrial land use and pollutant emissions has been widely discussed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e.g.,the scale and crowding effects),the results of various studies... Althoug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ize of urban industrial land use and pollutant emissions has been widely discussed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e.g.,the scale and crowding effects),the results of various studies have revealed positive,negative,and combined impact relationships.However,how the expansion of urban industrial land use affects SO_(2) emissions remains unknown.We need to clarify this relationship in order to facilitate the realization of China’s pollution reduction and emission reduction goals.This study used the panel data from 294 cities spanning from 2011 to 2019 to construct a spatial econometric model.The objective was to explor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scale of urban industrial land and sulfur dioxide emissions in China.The results show that a large scale of urban industrial land use corresponds to lower sulfur dioxide emissions per unit of industrial added value.By gaining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cale of urban industrial land use and sulfur dioxide emissions,policymakers can further reduce pollutant emissions by rationalizing the planning of urban industrial land use and industrial layout.In addition to promoting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and economies of scale in cities with extensive industrial land use,this strategy can support the development of efficient and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industries in areas with limited industrial land use.Optimizing the technology and encouraging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industries can help reduc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promote sustainable urban develop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rban industrial land sulfur dioxide emissions pollution reduction and emission reduction spatial panel model
原文传递
下凹式绿地对城市降雨径流污染的削减效应 被引量:51
18
作者 程江 杨凯 +2 位作者 黄民生 谢冰 李秀艳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11-616,共6页
以现场7次降雨14组径流污染监测数据为基础,探讨了下凹式绿地对城市降雨径流污染的削减效应,分析了径流污染负荷、绿地土壤与覆被植物、降雨历时等因素对污染削减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OD,NH4+-N和TP的浓度分别为56.0~216.0,0.27~2.97... 以现场7次降雨14组径流污染监测数据为基础,探讨了下凹式绿地对城市降雨径流污染的削减效应,分析了径流污染负荷、绿地土壤与覆被植物、降雨历时等因素对污染削减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OD,NH4+-N和TP的浓度分别为56.0~216.0,0.27~2.97,0.20~0.95mg/L时,下凹式绿地对COD,NH4+-N和TP的平均削减率为52.21%,48.98%和47.35%.下凹式绿地对径流污染的削减过程可分为2个阶段:初期1h的径流污染削减率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式,后期径流污染削减规律可用二级动力学模式表示.降雨历时增加可提高污染物削减率,当降雨历时约从3h增加到20h时,径流污染的综合削减率可从40%上升到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凹式绿地 城市降雨径流 污染削减
下载PDF
基于LEAP模型的厦门交通能耗及大气污染物排放分析 被引量:28
19
作者 周健 崔胜辉 +1 位作者 林剑艺 李飞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64-170,共7页
交通部门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的比例较大,增长迅速,因此研究交通部门的节能减排措施显得尤为迫切。文章以厦门市城市交通部门为例,基于LEAP模型构建Xiamen-2008Tra交通模型,研究从基准年2008年到2030年的能源消费量以及CO2、SO2、NOx和... 交通部门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的比例较大,增长迅速,因此研究交通部门的节能减排措施显得尤为迫切。文章以厦门市城市交通部门为例,基于LEAP模型构建Xiamen-2008Tra交通模型,研究从基准年2008年到2030年的能源消费量以及CO2、SO2、NOx和PM10的排放量,评估各种节能减排措施的效果。模型设定了基准情景和最佳情景,前者作为参考情景假设政府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来抑制交通部门能源增长,后者作为最乐观情景包括私家车控制、燃料经济性调整、新能源车推广、燃料税和生物燃料推广五个节能减排子情景。研究结果表明:2030年最佳情景要比基准情景节能36.08%,CO2、SO2、NOx和PM10的排放量分别减少40.46%、47.06%、32.07%和44.91%;在各种节能减排措施中,私家车控制措施节能减排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能源消费 污染物排放 节能减排
下载PDF
基于Theil指数的城市能源消费空间差异测度分析 被引量:21
20
作者 梁竞 张力小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85-88,共4页
本文以中国大陆30个省会城市(缺拉萨数据)2005年能源消费系统为研究对象,从能源消费水平、结构与效率三个方面入手,运用Theil指数方法,对我国城市能源消费的空间总差异进行测度,并基于东、中、西三大地带将三类指标的总差异分解为地带... 本文以中国大陆30个省会城市(缺拉萨数据)2005年能源消费系统为研究对象,从能源消费水平、结构与效率三个方面入手,运用Theil指数方法,对我国城市能源消费的空间总差异进行测度,并基于东、中、西三大地带将三类指标的总差异分解为地带间差异和地带内差异。结果表明:我国城市能源消费在强度、结构与效率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总体来看能源效率的空间差异最为显著;而从三类指标总差异的分解结果来看,地带内差异是我国能源消费城际差异的主要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能源系统 空间差异 THEIL指数 节能减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