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rbanization and Its Impacts to Food Systems and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in Urban Space: Evidence from Urban Agriculture Livelihoods in Dar es Salaam, Tanzania 被引量:2
1
作者 Wakuru Magigi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2013年第10期1137-1148,共12页
Urbanisation is the key factor underpinning and catalysing changes in food systems, environmental quality, climate change and agriculture livelihoods in the overall urban ecosystem setting and its sustainability. The ... Urbanisation is the key factor underpinning and catalysing changes in food systems, environmental quality, climate change and agriculture livelihoods in the overall urban ecosystem setting and its sustainability. The paper explores Dar es Salaam, a rapidly expanding city in Sub-Saharan Africa, and shows that urban agriculture provides urban ecosystem services and contributes to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The interconnections of environmental justice, urban ecosystem services and climate change and variability found eminent feature that influence land governance, productivity and aesthetic value of the city. The study reaffirms the pivotal role urban agriculture which plays to enhance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s and access to resources, with important implications on urban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and redistributive spatial land use planning policies and practices. The process of urbanisation, forms of urban agriculture and government strategies for enhanced urban food systems in the city economy have been highlighted. Equally, the process triggers the transformation of settlements from rural in character to modernity with an augmented land use conflicts. The results suggests that with increasing population, a clear spatial land use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strategy is required to overcome the challenges and enhanced food systems and urban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in rapidly urbanizing cities like Dar es Salaam in Sub-Saharan Afric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rbanIZATION FOOD Systems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urban space urban AGRICULTURE Livelihoods
下载PDF
Necessity of Collaboration between Technology and Architectural Design in Order to Develop the Urban Space Quality
2
作者 Mina Khodadad Mohsen Sanei 《World Journal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2017年第4期574-584,共11页
Proper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appropriate usage of technology compatible with the environment in parts of a city which is called urban spaces, spaces such as parks, squares, sidewalks, shopping malls, leave a great ... Proper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appropriate usage of technology compatible with the environment in parts of a city which is called urban spaces, spaces such as parks, squares, sidewalks, shopping malls, leave a great impact on the quality of the urban life. Architectural design itself is born from technology;it means that, architecture is tied wit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is in direct contact with them.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s ar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orces affecting the architectural changes. Nowaday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s are recognized as important and effective powers in development of sustainable environmental design. Today societies are constantly changing in terms of social, economic, political and technological alterations. Change is inevitable, and like all aspects of contemporary life, architecture should similarly offer an appropriate response to such changes for remaining sustainable, useful and appropriate. Architecture should also have a suitable response to laws and regulations of recent issues like safety, environment and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ven personal security in architectural space.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primarily an exploration of the concept of “urban space”, and in the second stage, it plans to review the fundamentals and impacts of using technology in urban spaces. The research method is descriptive-analytic and library research method is used for data collect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rban spac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s SUSTAINABLE environmental Design
下载PDF
基于环境正义的城市空间治理研究和实践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沈静 王玉银 魏成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3-109,共7页
基于环境正义的城市空间治理研究与实践已成为国内外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关注热点话题。文章在界定环境正义与城市空间治理概念的前提下,构建基于环境正义的城市空间治理内涵和认知框架,并利用CiteSpace软件分析基于环境正义的城市... 基于环境正义的城市空间治理研究与实践已成为国内外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关注热点话题。文章在界定环境正义与城市空间治理概念的前提下,构建基于环境正义的城市空间治理内涵和认知框架,并利用CiteSpace软件分析基于环境正义的城市治理研究的主题特征和变化情况。针对既有的城市环境不公正问题,文章构建了基于环境正义的城市空间治理内涵框架,从认知正义、程序正义与分布正义3个层面分析环境正义问题,并从治理目标和路径两个方面分别讨论城市空间治理如何迈向环境正义,以期为新时期我国开展以公平正义为目标的高水平城市空间治理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正义 城市空间治理 分布正义 认知正义 程序正义
下载PDF
城市地下空间环境优化与改造研究
4
作者 王莹瑜 孙鸣皋 俞兰 《建设科技》 2024年第12期6-8,共3页
随着城市空间日趋紧张,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已成为缓解表层压力的一种方式。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如何优化地下环境、提升其使用价值和舒适度,成为了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城市地下空间的环境构成要素及设计原则,探索改善和... 随着城市空间日趋紧张,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已成为缓解表层压力的一种方式。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如何优化地下环境、提升其使用价值和舒适度,成为了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城市地下空间的环境构成要素及设计原则,探索改善和提升地下空间环境的途径。文章通过考察现有的成功案例,细致讨论了植物景观、山水景观、公共艺术、空间围合以及灯光设计等要素对地下空间环境质量的影响。同时,评估了安全性、舒适性、艺术性、人性化及和谐性等设计原则在实践中的应用效果。通过这一过程,文章揭示了地下空间环境优化的多维策略,旨在为地下空间的有效利用和环境改善提供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地下空间 环境优化 景观设计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恰到好处的绿色”:纽约的绿色实践及其环境绅士化应对策略——以纽敦溪更新为例
5
作者 陈静 林泳宜 肖扬 《华中建筑》 2024年第9期1-6,共6页
近年来,城市绿色空间引发的环境绅士化问题受到了学界广泛关注,成为城市建设和更新领域的重要议题。提倡“恰到好处的绿色”(Just Green Enough,JGE)被认为是积极应对环境绅士化的有效途径,该理念覆盖了规划、设计和调控等多个方面,有... 近年来,城市绿色空间引发的环境绅士化问题受到了学界广泛关注,成为城市建设和更新领域的重要议题。提倡“恰到好处的绿色”(Just Green Enough,JGE)被认为是积极应对环境绅士化的有效途径,该理念覆盖了规划、设计和调控等多个方面,有助于在绿色更新过程中实现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动态平衡。该文以纽约布鲁克林的纽敦溪(Newtown Creek)为例,聚焦其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从政策指引、多元主体合作和空间活力重塑三方面深入探讨了实施JGE的具体规划策略和机制,并就纽敦溪经验在规划和空间营造方面的可借鉴性进行了详细讨论,旨在为中国应对环境绅士化提供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绅士化 城市更新 绿色空间 环境正义
下载PDF
竹·藤·诗的协奏——朝阳区望京阜园景观改造提升
6
作者 李琳 杨晓昇 +2 位作者 梁志豪 武秀军 赵洪满 《城市设计》 2024年第3期100-103,共4页
阜园位于北京市朝阳区核心商业区,原为封闭低效的空地,通过拆除围墙、增设生态景观和艺术元素,该项目不仅在美化城市环境方面起到了显著效果,也促进了周边商业活动与社区间的互动。项目采纳了生态低干扰设计策略,保留现有植被,并引入了... 阜园位于北京市朝阳区核心商业区,原为封闭低效的空地,通过拆除围墙、增设生态景观和艺术元素,该项目不仅在美化城市环境方面起到了显著效果,也促进了周边商业活动与社区间的互动。项目采纳了生态低干扰设计策略,保留现有植被,并引入了多样化的植物种类,以及在改造过程中使用生态材料,重点强调了可持续发展和生物多样性。通过鼓励公众参与和构建多方合作机制,阜园的改造不仅实现了社区的共建共享,还显著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品质,并有效带动了周边商业与社区的进一步发展,实现城市环境与社区活力的同步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 社区参与 绿色空间 文化融合 环境艺术
下载PDF
基于“三生空间”的生态环境效应演变研究——以重庆市中心城区为例
7
作者 杨霏 方梦银 梁甜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58-69,共12页
为探究区域土地利用转型下的生态环境效应演变规律,基于重庆市中心城区2000~2020年土地利用遥感监测数据,结合气泡图谱、生态贡献率、地理探测器等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市中心城区以生产和生活空间为主;生产和生态空间重心均位... 为探究区域土地利用转型下的生态环境效应演变规律,基于重庆市中心城区2000~2020年土地利用遥感监测数据,结合气泡图谱、生态贡献率、地理探测器等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市中心城区以生产和生活空间为主;生产和生态空间重心均位于南岸区,生活空间重心位于江北区;2000~2020年,生活空间范围不断扩张,面积增加376.42km^(2),生产空间面积减少374.70km^(2),生态空间面积总体变化不大;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水平呈现“中间低四周高”的空间分布特征,低质区以都市核心区为中心逐年向四周扩散,农业生产空间转换为工矿生产空间是导致该区域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主要土地利用转移类型;自然和经济因素是影响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且经济因素的影响作用逐渐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生空间 土地利用转型 生态环境效应 重庆市中心城区
下载PDF
环境行为学视角下的城市公共空间场所研究
8
作者 朱雪芬 《建材技术与应用》 2024年第1期77-80,共4页
城市公共空间是一座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面貌的反映,是市民和旅游者体验城市文化的主要地方。具有鲜明地方历史特征的城市公共空间对一座城市而言是特别重要的。以荆州古城东门景区为例,结合环境行为学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内涵,对公共空间... 城市公共空间是一座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面貌的反映,是市民和旅游者体验城市文化的主要地方。具有鲜明地方历史特征的城市公共空间对一座城市而言是特别重要的。以荆州古城东门景区为例,结合环境行为学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内涵,对公共空间环境与人的行为进行分析,进一步从地标、城市景观、步行街和广场等方面探讨了荆州古城东门景区作为荆州市城市公共活动场所的形成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公共空间 环境行为学 人的行为
下载PDF
不同植被类型城市绿地土壤碳氮分布及影响因素
9
作者 刘源 李晓晶 +6 位作者 杨制国 段玉玺 宁静 王伟峰 刘宗奇 桑昊 韩珊珊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24年第1期31-37,共7页
城市绿地土壤在调节城市生态系统碳氮循环和缓解热岛效应中起关键作用,但受自然与人为因素交互影响,不同地区、土壤质地或植被类型土壤碳氮分布存在显著差异。本研究选取内蒙古林科院树木园内草地、灌木林、油松(Pinus tabuliformis)人... 城市绿地土壤在调节城市生态系统碳氮循环和缓解热岛效应中起关键作用,但受自然与人为因素交互影响,不同地区、土壤质地或植被类型土壤碳氮分布存在显著差异。本研究选取内蒙古林科院树木园内草地、灌木林、油松(Pinus tabuliformis)人工林和杨(Populus)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各样地不同土层间土壤碳氮含量、储量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结果表明:(1)不同植被类型城市绿地土壤容重、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及饱和持水量变化范围分别为1.37~1.41 g.cm^(-3)、35.71%~39.13%、2.98%~6.75%和31.23%~36.11%,其中草地土壤容重最大,毛管和非毛管孔隙度及饱和持水量最小,杨树人工林则相反;(2)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变幅分别为16.70~38.34 g.kg^(-1)和0.54~1.64 g.kg^(-1),分别在20~40 cm和0~10 cm土层增幅最大,为57.01%和33.33%,且表现为:杨树人工林>油松人工林>灌木林>草地;(3)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储量变幅分别为126.89~163.33 t.hm^(-2)和4.44~6.24 t.hm^(-2),0~20 cm土层碳氮储量占比最大,均超过总储量的50%,且均在20~40 cm土层增幅最大,分别为53.83%和66.05%;(4)垂直剖面上,各样地土壤碳氮含量、储量均随土层加深而减小,具有明显的表聚性;(5)城市绿地土壤碳氮空间分布影响因素具有综合性和复杂性,本研究中土壤容重、植被类型和微生物数量是土壤碳氮空间分布的主控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地 植被类型 碳氮分布 环境因子 呼和浩特市
下载PDF
基于环境行为学的城市公共空间使用后评价——以长沙滨江文化园为例
10
作者 曹宇轩 《城市建筑》 2024年第7期130-133,共4页
长沙滨江文化园是地处湘江与浏阳河交接的三角洲处、包含“三馆一厅”在内的城市公共空间,营造了长沙城市天际线上重要的一环,也在居民的生活中发挥了“起搏器”的重要作用。文章选取长沙滨江文化园为例,利用环境行为学和建筑使用后评... 长沙滨江文化园是地处湘江与浏阳河交接的三角洲处、包含“三馆一厅”在内的城市公共空间,营造了长沙城市天际线上重要的一环,也在居民的生活中发挥了“起搏器”的重要作用。文章选取长沙滨江文化园为例,利用环境行为学和建筑使用后评价的理论、方法,对市民的行为规律、使用感受和实际需要等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并提出改造设计建议,以期为建设富有人文温情和生活气息的高质量城市公共空间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公共空间 环境行为学 使用后评价
下载PDF
基于光照需求的老旧小区公共空间更新设计研究
11
作者 孔帅 何理 +1 位作者 张鹏飞 王艺淳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8-115,共8页
文章旨在探讨营造老旧小区公共空间高品质的光照场景与环境风貌的更新设计思路与应用策略。通过以天津本溪楼小区为例,运用问卷调研、访谈观察、需求卡片、行为注记等方法,剖析其公共空间的光环境资源分布、居民活动类型、行为习惯特征... 文章旨在探讨营造老旧小区公共空间高品质的光照场景与环境风貌的更新设计思路与应用策略。通过以天津本溪楼小区为例,运用问卷调研、访谈观察、需求卡片、行为注记等方法,剖析其公共空间的光环境资源分布、居民活动类型、行为习惯特征以及光照需求程度间的动态联系,提出遵循光照优先性、空间整体性、边界共享性、尺度适用性的设计原则。针对区内复合型街道、灵活型边界、开放型活动空间类型分别采取了功能融合与光照适配、场地互借与需求过渡、场景聚焦与群体共享的应用策略,有效提升了区内公共空间的光照资源的利用率与空间、设施功能适配的精准度,可使居民在日常活动中获得良好的光环境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旧小区 公共空间 光照需求 光环境 环境行为 城市更新
下载PDF
现代城市公园环境空间规划设计——以湖州市西山漾公园为例
12
作者 厉祖剑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4年第4期129-131,共3页
随着我国的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对于公园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以提供多功能、多样性和可持续性为目标的公共开放空间开始成为公园建设的目的。以湖州市西山漾公园为例,对现代城市公园的环境空间进行了规划设计。现代城市公园旨在满足城... 随着我国的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对于公园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以提供多功能、多样性和可持续性为目标的公共开放空间开始成为公园建设的目的。以湖州市西山漾公园为例,对现代城市公园的环境空间进行了规划设计。现代城市公园旨在满足城市居民的休闲、文化、运动和社交需求,同时促进城市的生态平衡、可持续性和社会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城市公园 环境空间 规划设计
下载PDF
城市更新的观念与策略——以重庆民主村为例
13
作者 徐千里 《城市建筑空间》 2024年第9期61-66,共6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我国的城市建设已进入存量提质发展阶段,城市发展逻辑正发生重大改变,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将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主要途径。结合重庆民主村更新改造案例,分析并强调城市更新中目标导向与价值观念的重要性,进而讨论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我国的城市建设已进入存量提质发展阶段,城市发展逻辑正发生重大改变,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将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主要途径。结合重庆民主村更新改造案例,分析并强调城市更新中目标导向与价值观念的重要性,进而讨论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策略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 公共空间 环境提升 文化遗产 规划设计 价值观念
下载PDF
非正式空间促进环境-行为-价值协同的工业遗产更新——以天津第一机床总厂城市更新设计为例
14
作者 朱玲 王世佳 +1 位作者 王冠祺 张安晓 《城市建筑空间》 2024年第9期67-75,共9页
非正式空间以灵活多变的功能特性高度契合当代社会人群的行为需求,承载着多重价值。分析环境空间与人的行为之间的相互影响,构建其互动关系理论模型。通过剖析非正式空间的内涵与价值潜力,明确环境-行为-价值的协同作用对工业遗产更新... 非正式空间以灵活多变的功能特性高度契合当代社会人群的行为需求,承载着多重价值。分析环境空间与人的行为之间的相互影响,构建其互动关系理论模型。通过剖析非正式空间的内涵与价值潜力,明确环境-行为-价值的协同作用对工业遗产更新的重要意义。以天津第一机床总厂城市更新设计为例,从空间利用率、交往可能性及感知维度3个层面提出环境-行为-价值协同作用下的激活策略,为工业遗产更新及相关研究提供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 工业遗产 环境空间 非正式空间 价值效应
下载PDF
数字印染在城市艺术设计中的可持续应用研究
15
作者 崔小瑞 濮赫 《网印工业》 2024年第6期65-67,共3页
城市环境艺术在提升公共空间美学、促进文化交流和增强市民归属感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数字印染作为一种现代化的艺术表达技术,以其灵活性和创新性在城市环境艺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就数字印染在城市环境艺术中的可持续... 城市环境艺术在提升公共空间美学、促进文化交流和增强市民归属感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数字印染作为一种现代化的艺术表达技术,以其灵活性和创新性在城市环境艺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就数字印染在城市环境艺术中的可持续应用进行探讨,以期能够为推动城市环境艺术与现代技术的融合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印染 城市环境艺术 公共空间美学 文化交流
下载PDF
城镇燃气管道入综合管廊的优缺点探讨
16
作者 魏思达 《科技资讯》 2024年第21期169-172,共4页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镇燃气管道作为城市重要基础设施,在综合管廊中的集成应用已成必然趋势。基于此,探讨了我国城镇燃气管道接入综合管廊的基本发展现状及其必要性,指出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城镇燃气管道的传统直埋方式...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镇燃气管道作为城市重要基础设施,在综合管廊中的集成应用已成必然趋势。基于此,探讨了我国城镇燃气管道接入综合管廊的基本发展现状及其必要性,指出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城镇燃气管道的传统直埋方式显然难以满足城市发展的基本需求。城镇燃气管道引入综合管廊可以实现更高的空间利用效率和降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然而,燃气管道入综合管廊也面临建设成本增加、运维难度加大、技术标准难以统一等一系列挑战。经深入剖析研究,明确了城镇燃气管道入综合管廊的具体优势与缺陷,据此提出优化设计、完善技术标准等有效对策,以期为城镇燃气管道入廊提供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燃气管道 综合管廊 空间利用 管道安全 环境影响
下载PDF
住宅园林设计中的社区参与和共享空间创新研究
17
作者 杨冉冉 王保庆 《住宅产业》 2024年第5期75-77,共3页
在城市更新背景下,本研究探讨了住宅园林设计中社区参与和共享空间创新的重要性。通过分析当前城市住宅区更新项目中的园林设计实践发现,有效的社区参与机制能够显著提高设计方案的接受度和满意度。同时,共享空间的创新设计不仅能够促... 在城市更新背景下,本研究探讨了住宅园林设计中社区参与和共享空间创新的重要性。通过分析当前城市住宅区更新项目中的园林设计实践发现,有效的社区参与机制能够显著提高设计方案的接受度和满意度。同时,共享空间的创新设计不仅能够促进社区成员之间的互动,还能提升整个社区的生活质量和环境可持续性。对此,本文提出了一系列促进社区参与和共享空间创新的策略,旨在为城市住宅园林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 社区参与 共享空间 住宅园林设计 环境可持续性
下载PDF
“美丽街区”核心环境要素设计探究——以上海市青浦区为例
18
作者 潘礼元 《城市建筑》 2024年第10期107-110,共4页
上海市“美丽街区”建设是城市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抓手。自2018年启动以来,市容环境品质得到了持续提升。在对全市典型街区道路风貌的考察和具体设计过程中,对街区品质影响最大的环境要素分别是路面铺装、店招店牌、街景绿地、街道家具、... 上海市“美丽街区”建设是城市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抓手。自2018年启动以来,市容环境品质得到了持续提升。在对全市典型街区道路风貌的考察和具体设计过程中,对街区品质影响最大的环境要素分别是路面铺装、店招店牌、街景绿地、街道家具、行道树和沿街建(构)筑物立面六类核心要素。这些核心要素不仅指导设计的具体工作,也为事后评价提供了具体的依据。文章以上海市青浦区美丽街区的具体工作为例,简述了这六类核心要素实施前存在的具体问题及相应的设计策略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丽街区 环境要素 城市更新 立面整治 景观改造 空间品质
下载PDF
30分钟社区生活圈视角下的武汉市主城区绿色空间公平性评价
19
作者 任亚鹏 刘启明 +1 位作者 刘馨 李欣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4-102,共9页
【目的】全球城市化的加速不断带来各种城市病,城市自然环境被认为是改善居民福祉的重要因素,而多数城市中存在城市绿色空间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将城市绿色空间分布与其他建成环境因素结合进行综合评价,可以全面了解自然资源的分布状况... 【目的】全球城市化的加速不断带来各种城市病,城市自然环境被认为是改善居民福祉的重要因素,而多数城市中存在城市绿色空间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将城市绿色空间分布与其他建成环境因素结合进行综合评价,可以全面了解自然资源的分布状况,有助于城市规划师和风景园林师提出更有针对性的改善策略。【方法】使用基于高斯方程和网络生活圈阈值改进后的两步移动搜索(two-step floating catchment area,2SFCA)法,对武汉市城市绿色空间资源配比情况进行评价,并结合社区建筑建成年限数据使用K-means聚类进行综合分析。【结果】1)武汉市城市绿色空间资源分布存在显著失衡并呈现明显的空间效应,绿地与水景可达性分别呈现全局由中心向周边递增、局部团状聚集的特征。2)由聚类分析得到“供需匮乏—建筑老化”“供需匮乏—建筑较新”“供需充足—建筑老化”“供需充足—建筑较新”4种分类结果,发现社区建筑建成年限与城市绿色空间可达性整体呈现空间相关性,在局部地区呈现空间错位。3)政府主导的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和增强居民交通能力的政策可以缓解城市绿色空间资源分配的不均衡。【结论】验证了构建全面系统的可达性分析方法对于提升城市绿地空间公平性方面的重要性,并在老旧社区更新改造和可持续城市生态系统规划方面为城市管理者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市生态 城市绿色空间 两步移动搜索 供需关系 可达性 环境正义
下载PDF
南京市玄武湖公园滨水空间安全性评价
20
作者 陈宇楠 荣晗琳 张清海 《园林》 2024年第8期92-101,共10页
城市公园景观空间的安全性,是景观设计、建设与管理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而公园滨水空间是游客最容易聚集的场所之一,也是公园中容易产生安全隐患的场所。选取南京市玄武湖公园为研究对象,首先根据滨水空间带特征,将其分为11小类,再... 城市公园景观空间的安全性,是景观设计、建设与管理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而公园滨水空间是游客最容易聚集的场所之一,也是公园中容易产生安全隐患的场所。选取南京市玄武湖公园为研究对象,首先根据滨水空间带特征,将其分为11小类,再根据人水关系聚类为4大类。以CPTED六要素为基础,结合滨水空间的特征因子,采用专家打分法、AHP层次分析法建立滨水空间安全综合评价体系。以该体系为基础,对玄武湖公园滨水空间226个小段进行安全性评价。研究表明,根据空间特征分类,玄武湖公园中安全性得分较高的滨水空间类型有码头类、挑台类和绿地+小径类;安全性得分较低的滨水空间类型有木栈道类、大构筑类和桥类。相对于安全建设中已经较为成熟的部分,玄武湖公园的治安管理、安全宣传、积极的活动、临水空间边界4类因子评价得分比低,表明仍有提升空间和必要。在建立滨水空间安全评价体系时,考虑具有滨水空间特征的因子是有意义且有必要的。基于不同城市公园各自的滨水空间特征,在不同的人水关系分类下,需要提升的安全影响因子应该有不同的侧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安全性 安全性评价 城市公园 滨水空间 CPTED六要素 AHP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