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京夏季城市热岛时空分布特征的观测分析 被引量:18
1
作者 刘寿东 姜润 +1 位作者 王成刚 王咏薇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9-27,共9页
利用2010年南京夏季城市热岛三维观测试验资料,分析了南京夏季典型天气条件下城市热岛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南京夏季高温晴天日平均热岛强度达1℃以上,夜间热岛强度稳定且强于白天,热岛分布具有方向性特征并与城市土地利用现状对... 利用2010年南京夏季城市热岛三维观测试验资料,分析了南京夏季典型天气条件下城市热岛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南京夏季高温晴天日平均热岛强度达1℃以上,夜间热岛强度稳定且强于白天,热岛分布具有方向性特征并与城市土地利用现状对应较好。白天,城市大气混合层的发展速度和高度均大于郊区;夜间,由于城市大气层结的不稳定及下垫面的粗糙特性,致使城市低空始终存在着一个对流混合层,其高度至少有250 m。城市下垫面高热量储存和强湍流输送的共同作用形成边界层内热岛,热岛强度总体上随高度递减,影响高度在白天约900 m、夜间约300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热岛 城市边界层 时空分布 夏季 南京
下载PDF
武汉市产业结构与城市用地及空间形态的变化 被引量:7
2
作者 李军 谢宗孝 任晓华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9-32,共4页
根据城市产业结构影响城市用地布局及城市空间形态 ,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必然导致城市用地结构调整变化的理论 ,对武汉市 70年代末以来发展时期的产业结构调整变化进行了全面分析 ,同时也分析了这一时期城市用地结构、用地布局和城市空间... 根据城市产业结构影响城市用地布局及城市空间形态 ,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必然导致城市用地结构调整变化的理论 ,对武汉市 70年代末以来发展时期的产业结构调整变化进行了全面分析 ,同时也分析了这一时期城市用地结构、用地布局和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 .分析表明城市用地结构及用地布局的变化受到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分析中发现城市用地布局及空间形态变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最后预测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武汉市产业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的新形势以及城市用地结构、空间形态变化趋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市 产业结构 城市用地 空间形态 圈层结构 多中心结构
下载PDF
层消解空间与城市空间设计逻辑相似性探究
3
作者 于辉 李爽 +1 位作者 隋昕芥 白鸽 《建筑与文化》 2017年第7期217-218,共2页
城市作为一种社会的产物,它甚至也是一种生活的艺术,其空间的复杂性是人类多元的心理知觉特性的必然需求。人类的这种心理知觉特性不仅仅要存在于城市大尺度的空间中,在复杂、多元的建筑内部空间中也会得以体现。文章借助散点透视法、... 城市作为一种社会的产物,它甚至也是一种生活的艺术,其空间的复杂性是人类多元的心理知觉特性的必然需求。人类的这种心理知觉特性不仅仅要存在于城市大尺度的空间中,在复杂、多元的建筑内部空间中也会得以体现。文章借助散点透视法、行为体验理论及类型学,以城市空间和层消解空间为研究对象,从非正交空间、公共空间、空间原型角度入手探究城市设计与建筑层消解空间设计逻辑的相似性,结合国内外优秀事例,从空间布局形态、使用者行为感受、空间关系构成等方面分析总结出两空间设计逻辑的相似性,为日后层消解空间体现城市性设计进行有益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消解空间 城市空间 非正交空间 公共空间 空间原型
下载PDF
京津冀中小城市商业经济中心格式协同优化与比较——基于“级次·圈层”模式 被引量:1
4
作者 王鹤 孔德静 +1 位作者 徐嵩 王思佳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2期122-128,共7页
中小城市是促进新型城镇化的主要载体,在借鉴大城市商业经济中心结构及布局的基础上,规范中小城市商业经济中心建设并形成一种范式成为研究的关键内容。“级次·圈层”模式从纵向结构体系和横向布局关系2个维度对城市商业经济中心... 中小城市是促进新型城镇化的主要载体,在借鉴大城市商业经济中心结构及布局的基础上,规范中小城市商业经济中心建设并形成一种范式成为研究的关键内容。“级次·圈层”模式从纵向结构体系和横向布局关系2个维度对城市商业经济中心格式进行了规范性确定,形成一种可供参考的模型。基于此模式,在对北京昌平新城、天津滨海新区及河北省部分中小城市的商业经济中心格式进行比较论证过程中,获得了“市级—片区级—社区级”三级商业经济中心级次结构的范式和商圈圈层空间布局的标准表述,对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具有提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级次·圈层 商业经济中心 空间布局 新型城镇化 京津冀协同发展
下载PDF
多层分区空间负荷预测方法在城网规划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徐伟星 蔡彦涛 李志勇 《机电工程技术》 2013年第1期32-36,共5页
城区负荷较为集中、分区负荷性质也较为直观的特点,使得空间负荷密度法(Spatial Load Forecasting,简称SLF)在城网远景规划中获得广泛的应用。给出了空间负荷预测数学模型,建立了多层分区的空间负荷预测结构,将预测模块分为数据收集层... 城区负荷较为集中、分区负荷性质也较为直观的特点,使得空间负荷密度法(Spatial Load Forecasting,简称SLF)在城网远景规划中获得广泛的应用。给出了空间负荷预测数学模型,建立了多层分区的空间负荷预测结构,将预测模块分为数据收集层、仿真层和总量层;为反映负荷空间分布的特征,将供电区域划分成若干个单元小区,把空间负荷预测转化为分辨率较高的单元小区负荷的预测。该结构既具有趋势法和仿真法的优点,既减少了基础数据收集工作量,又能保证对预测区域划分具有足够解析度和预测精度。通过在河源城区电网规划中应用验证表明,在所建立的多层分区结构模型的基础上进行负荷预测,能有效地保证预测数据的合理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网规划 空间负荷密度法 分层分区 解析度
下载PDF
桂林山水城市历史景观“锚固-层积”时空过程解译 被引量:13
6
作者 田梦瑶 郑文俊 +1 位作者 艾烨 李桂芳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6-31,共6页
桂林作为山水城市的典范,其独特的山水环境基底与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塑造出宝贵的山水城市历史景观。基于古籍文献和舆图信息分析,构建山水城市历史景观的“锚固-层积”分析模型,从历时性和共时性角度解译唐代至今桂林城市“锚固-层积... 桂林作为山水城市的典范,其独特的山水环境基底与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塑造出宝贵的山水城市历史景观。基于古籍文献和舆图信息分析,构建山水城市历史景观的“锚固-层积”分析模型,从历时性和共时性角度解译唐代至今桂林城市“锚固-层积”景观结构的时空演变过程。研究发现:1)桂林山水城市历史景观“锚固-层积”结构经历了初生与形成(唐至宋元)、发展与成熟(明清至民国)、更新与重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3个阶段;2)历经由锚固原点到多核锚固的层积化空间形成、锚固点更新下的层积化空间扩张、多种层积模式并存的城市景观格局重构3个层次的空间组构模式演变过程,最终呈现多种反向覆盖层积模式并存的城市景观格局。对于“锚固-层积”理论的实践应用拓展,旨在为山水城市历史景观遗产的适应性保护与当代风景营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锚固-层积”理论 城市历史景观 时空过程 山水城市 桂林
下载PDF
基于多源数据的哈尔滨空置区域识别分析
7
作者 张栋 徐苏宁 陈兆颂 《低温建筑技术》 2021年第12期43-48,共6页
城市建设区域过度开发或可流动生产要素从城市中外流和迁出,导致城市的物理空间产生了空置现象。对城市空置区域的有效识别在规划思路由增量至存量的转向中具有重要意义以城市图层思想为基础,梳理空置区域的显性特征与隐性特征,利用夜... 城市建设区域过度开发或可流动生产要素从城市中外流和迁出,导致城市的物理空间产生了空置现象。对城市空置区域的有效识别在规划思路由增量至存量的转向中具有重要意义以城市图层思想为基础,梳理空置区域的显性特征与隐性特征,利用夜间灯光、环境监测、社会统计信息等多源城市数据图层分别进行识别,最后将显隐性特征识别结果根据其相关性拟合,以哈尔滨为例得到对空置区域较高准确性的识别结果。研究为城市空置区域的高效识别提供了一种融合多源城市数据图层的技术方法,并表明道路可达性、人群热力、公共交通的便捷性和地块容积率等隐性特征对城市区域空置的影响较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置区域 城市图层 夜光数据 社会动态 空间建设
下载PDF
城市综合防灾避险空间结构体系优化初探 被引量:2
8
作者 肖实花 胡希军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09-111,共3页
从我国城市综合防灾避险存在的问题出发,并借鉴日本首都圈空间结构模式,从城市功能空间布局、防灾避险交通体系和防灾避险绿地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城市综合防灾避险空间结构体系优化模式。
关键词 城市综合防灾避险 空间结构体系 圈层式扩散道路网络 多核圈层式功能布局 环形网络状绿地结构
下载PDF
与城市功能和空间体系相适应的对外交通规划关键技术研究
9
作者 王宝辉 《中国市政工程》 2017年第5期4-7,共4页
通过分析特大城市功能体系和空间体系,论述与城市功能体系和空间体系相适应的对外交通系统布局方式。同时提出"多级协同"的区域交通模式、"一城多点"的设站模式、"一主多支"的网络布局模式、"多级联... 通过分析特大城市功能体系和空间体系,论述与城市功能体系和空间体系相适应的对外交通系统布局方式。同时提出"多级协同"的区域交通模式、"一城多点"的设站模式、"一主多支"的网络布局模式、"多级联运"的运营组织模式等构想,以及对外交通枢纽与城市功能区融合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功能体系 城市空间圈层体系 服务对象 对外交通系统
下载PDF
基于3DCM的城市覆盖面模拟及建筑物空间插值方法
10
作者 李朝奎 王勇 鲍振洪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87-89,共3页
以城市为单元模拟建立城市大气覆盖面模型,以小区为单元研究风环境与空气环境.获取城市建筑物空间坐标,利用二次曲面方程建立城市覆盖面模型.以新增建筑物为研究对象,对其空间位置进行插值分析,将其纳入城市小区建筑群构成新的小区环境... 以城市为单元模拟建立城市大气覆盖面模型,以小区为单元研究风环境与空气环境.获取城市建筑物空间坐标,利用二次曲面方程建立城市覆盖面模型.以新增建筑物为研究对象,对其空间位置进行插值分析,将其纳入城市小区建筑群构成新的小区环境,籍此对其进行风环境的实验分析,模拟建筑物的尺度、间距、空间组合与朝向定位等参数,辅助城市小区风环境规划与优化.图5,表2,参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CM 城市覆盖面 插值分析 小区环境优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