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0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内涵特征、生成逻辑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3
1
作者 廖祖君 卢晨瑜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16,共11页
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具有一般性,也有其特殊性。对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特殊性内涵和特征的系统阐释,有利于揭示并避免当前理论界存在的认识误区。从历史昭示、现实需要与战略考量三个维度出发,对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生成逻辑进行细致描述... 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具有一般性,也有其特殊性。对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特殊性内涵和特征的系统阐释,有利于揭示并避免当前理论界存在的认识误区。从历史昭示、现实需要与战略考量三个维度出发,对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生成逻辑进行细致描述,有利于回答为什么要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时代命题。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应当在脱贫地区接续推进乡村振兴,推动小农户融入农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有序流动,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农村 共同富裕 城乡融合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中国式城镇化:从传统城市化向新型城镇化转型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创新 被引量:1
2
作者 何一民 何永之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10,共10页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载体。人类文明经历了农业文明时代,进入到工业文明时代,开启了城市化进程。中国的城市化相比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起步晚,因此在中国城市化前期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是西方发达国家的跟随者和模仿者,以“物”...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载体。人类文明经历了农业文明时代,进入到工业文明时代,开启了城市化进程。中国的城市化相比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起步晚,因此在中国城市化前期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是西方发达国家的跟随者和模仿者,以“物”为主的城市化成为发展的方向,因而也出现了若干城市病。新中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国家,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根本遵循。因而,跟随西方传统城市化的发展,不符合中国共产党所提出的“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初心,也不符合中国的国情和发展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果断选择了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并以新型城镇化为抓手和新路径,扭转了中国城市化的发展方向,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构建。中国从传统城市化向新型城镇化转型有其历史逻辑,也是“两个结合”的中国化与当代化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 基本逻辑 人民城市 “两个结合”
下载PDF
以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赋能城乡融合发展:逻辑、堵点与进路 被引量:2
3
作者 贺灿飞 高原 李志斌 《行政管理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5-53,共9页
作为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物质技术基础,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能够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在理论逻辑上,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通过加速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引领城乡产业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推动实现农村现代化等路径赋... 作为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物质技术基础,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能够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在理论逻辑上,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通过加速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引领城乡产业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推动实现农村现代化等路径赋能城乡融合发展。针对要素双向流动受阻、乡村空间利用低效、现代农业发展困难、县域支撑不足等现实堵点,应当以破除城乡要素流动的体制障碍、推动现代化乡村空间治理体系建设、加大现代农业发展的要素投入保障、强化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县域支撑等为实践进路,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更好赋能城乡产业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产业体系 城乡融合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县域城乡融合:理论逻辑、指标构建与实现路径
4
作者 吕宛青 肖钊富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5期122-133,共12页
县域城乡融合作为和美中国建设中的“历史性—空间化”范畴,对破解城乡结构性难题、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本文立足县域城乡融合的理论逻辑与发展演进,对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互动内涵、评价指标、融合困顿与... 县域城乡融合作为和美中国建设中的“历史性—空间化”范畴,对破解城乡结构性难题、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本文立足县域城乡融合的理论逻辑与发展演进,对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互动内涵、评价指标、融合困顿与实现路径进行考察。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特征与县域城乡融合存在密切互动,需考虑人口、经济、社会、空间和生态融合的多维融合评价,融合实践中仍存在多重困顿,需从优化机制完善体制、夯实产业提升治理、数字经济新质赋能三方面探索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城乡融合 治理现代化 县域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式城市治理体系的形成与理论创新
5
作者 何一民 何永之 丁小珊 《成都行政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63-72,83,119,共12页
中国式城市治理体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城市发展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城市现代管理体系建设进行了艰... 中国式城市治理体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城市发展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城市现代管理体系建设进行了艰难而曲折的探索。改革开放后,城市管理由政府一元化管控模式向以政府为主的多元化管理模式转变。党的十八大以来,城市管理转变为城市治理,现代城市治理体系基本形成并日益完善,城市治理能力也日趋现代化。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人民城市理念和“全周期管理”理念等创新理论。新时代中国式城市治理体系具有新特点,一是从顶层设计到贯穿基层社会,二是系统性与协调性相结合,三是以高新技术为支撑的智慧城市治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中国式城市治理体系 历史逻辑 理论创新
下载PDF
新型城市建设与中国式城市现代化 被引量:2
6
作者 项松林 孙悦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0-150,共11页
新型城市建设是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对于未来城市发展的规划与构想,加强新型城市建设是实现中国式城市现代化的重要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相关政策推动下,新型城市建设历经“谋篇布局”“全面实施”“迭代升级”等不同阶段,在实践探索... 新型城市建设是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对于未来城市发展的规划与构想,加强新型城市建设是实现中国式城市现代化的重要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相关政策推动下,新型城市建设历经“谋篇布局”“全面实施”“迭代升级”等不同阶段,在实践探索中不断突破与深化,取得了重要进展。客观地看,当前我国城市建设仍面临城市宜居性不高、城市韧性度不够、城市智慧化不足、城市创新力不强、城市生态化不优、城市人文性不全等问题。新征程上,继续推进新型城市建设,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支撑人口规模巨大的城市现代化;更加注重动力变革,夯实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城市现代化;更加注重品质内涵,推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的城市现代化;更加注重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现代化;更加注重发展方式,引领和平发展的城市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市建设 中国式现代化 城市现代化 城市形态
下载PDF
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概念、逻辑与推进路径 被引量:1
7
作者 任胜洪 曾娅 黄欢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8,共6页
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对推动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赋能乡村振兴和建设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有着独特的逻辑,这些逻辑的生成既继承着马克思主义和世界教育思想的理论,又... 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对推动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赋能乡村振兴和建设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有着独特的逻辑,这些逻辑的生成既继承着马克思主义和世界教育思想的理论,又承继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既回应了新时代教育强国战略的关切,又着力破解乡村教育发展的现实问题,助力我国乡村教育发展实践的经验总结和升华。未来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的可能进路在于全方位构建适宜教育生态,实现乡村教育理念现代化、要素现代化和评价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教育 教育现代化 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 城乡命运共同体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的新型城镇化:概念辨析、现实困境和突破路径
8
作者 洪晗 肖金成 陈蕊 《区域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8-49,共12页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更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必然之举。新型城镇化与中国式现代化之间存在着深刻的逻辑关系,工业化是新型城镇化的动力之源、农业现代化是新型城镇化的基础和支撑、信息化是城镇化的...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更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必然之举。新型城镇化与中国式现代化之间存在着深刻的逻辑关系,工业化是新型城镇化的动力之源、农业现代化是新型城镇化的基础和支撑、信息化是城镇化的实现途径与重要手段。与此同时,新型城镇化在推进过程中面临着人口规模巨大、区域间发展水平差距较大、群体间收入水平差异较大、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相对落后、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短板等现实困境。要想更好发挥新型城镇化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推动作用,在突破路径上需要进一步促进城市群与县域城镇化发展,深度推进新型城镇化与城乡融合发展,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同步建设美丽城市与美丽乡村,完善县域城镇化的体制机制,加快城市现代化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中国式现代化 逻辑关系
下载PDF
上海新一轮城市更新中的风貌保护难点分析与对策探讨 被引量:1
9
作者 王磊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2-116,共5页
以2017年国务院批准实施《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为标志,上海进入以存量土地再开发为特征的城市更新时代。首先简要分析上海近年来开展的城市更新和风貌保护工作,是由政府组织、规划引领、功能性企业主导,由多方共同参与... 以2017年国务院批准实施《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为标志,上海进入以存量土地再开发为特征的城市更新时代。首先简要分析上海近年来开展的城市更新和风貌保护工作,是由政府组织、规划引领、功能性企业主导,由多方共同参与运作的创新实践。其次分析上海风貌保护中的土地开发成本、资本和开发逻辑、存量转型政策、房屋产权和开发使用、历史建筑保护法律等方面的难点。最后提出风貌保护的对策思路,包括降低建设用地基准地价,优化城市更新资本和开发逻辑,探索“先租后让”的土地供应方式和历史建筑所有权、使用权分离管理模式,适时修订地方法规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 风貌保护 土地成本 房屋产权 资金平衡
下载PDF
形态学视角下工业遗产空间重构策略研究——以西安市纺织城国棉五厂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全恒毅 连华 +1 位作者 胡家铭 樊国福 《重庆建筑》 2024年第4期14-19,共6页
西安曾是西北地区重要的纺织工业基地,但随着城市发展与政策变化,曾经用于工业生产的厂区逐渐荒废,变成了工业遗产。该文研究西安纺织城国棉五厂工业遗产现状,尝试通过这一案例分析,发掘工业遗产对于城市发展及周边社区的价值,即通过对... 西安曾是西北地区重要的纺织工业基地,但随着城市发展与政策变化,曾经用于工业生产的厂区逐渐荒废,变成了工业遗产。该文研究西安纺织城国棉五厂工业遗产现状,尝试通过这一案例分析,发掘工业遗产对于城市发展及周边社区的价值,即通过对工业遗产空间的重构,实现工业遗产空间保护与利用,赋予历史厂房新的使用功能,保留城市集体记忆。首先对国棉五厂未来发展面临的困境进行解析,归纳总结出西安纺织城国棉五厂工业遗产的核心元素,确定未来规划定位及设计理念,通过植入功能提升实现产业升级。然后结合形态学视角下的更新方法与更新策略,讨论如何保留厂区原有空间肌理与建筑风貌,实现遗产的保护与利用,达到工业遗产在未来与城市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形态学 工业遗产 空间重构 城市更新 建筑风貌
下载PDF
不同驾驶风格车辆自由换道演化博弈机制
11
作者 王强 邓建华 《内燃机与配件》 2024年第18期7-11,共5页
为研究不同驾驶风格车辆换道与目标车道后车的决策演化博弈机理。提取苏州市快速路段车辆换道轨迹数据,通过K-means算法进行驾驶风格聚类。通过量化不同风格车辆收益参数和权重系数构建演化动态方程,根据雅可比矩阵的行列式和迹分析演... 为研究不同驾驶风格车辆换道与目标车道后车的决策演化博弈机理。提取苏州市快速路段车辆换道轨迹数据,通过K-means算法进行驾驶风格聚类。通过量化不同风格车辆收益参数和权重系数构建演化动态方程,根据雅可比矩阵的行列式和迹分析演化博弈均衡解的稳定性,利用数值仿真换道决策演化路径并对不同收益参数进行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该演化博弈稳定策略组合为(换道,让行)和(不换道,不让行)。在相同初始状态时,激进型换道车与谨慎型后车交互时收敛于稳定策略速度最快。双方都是激进型时,随速度收益的增大促进稳定策略向(换道,让行)演化最为显著,随时间需求收益的增加抑制稳定策略向(换道,让行)演化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驾驶风格 自由换道 演化博弈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我国城乡融合发展路径
12
作者 薛见寒 吴伟斌 林丽雪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62-71,共10页
马克思主义的城乡融合发展思想是我国构建新型城乡关系的理论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进入城乡融合发展新时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缩小,消费水平不断提升,产业结构日趋合理,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加速推进,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定了物... 马克思主义的城乡融合发展思想是我国构建新型城乡关系的理论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进入城乡融合发展新时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缩小,消费水平不断提升,产业结构日趋合理,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加速推进,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定了物质基础。中国式现代化从领导力量、根本目标、特征使命等方面赋予了我国城乡融合发展新的时代内涵。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应并重考虑城市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建设,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强化城乡融合发展顶层设计;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建设全面融合的城乡现代产业体系;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提升城乡现代化公共服务水平;构筑城乡生态环境治理保障机制,促进城乡文化共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融合 中国式现代化 时代内涵 融合路径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县域新型城镇化路径 被引量:2
13
作者 叶小军 雷诚 范凌云 《中国名城》 2024年第1期9-15,共7页
县域新型城镇化是新发展阶段落实“以人为核心”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重要着力点,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在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重新认识县域新型城镇化,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模式下的县域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对于实施和推进新型... 县域新型城镇化是新发展阶段落实“以人为核心”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重要着力点,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在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重新认识县域新型城镇化,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模式下的县域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对于实施和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归纳总结法和逻辑推理法,在梳理中国式县域新型城镇化的政策演进历程及现状发展特征基础上,以问题为导向全面审视县域新型城镇化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与挑战,提出建构空间管控、要素支撑、机制保障“三位一体”的县域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框架,以期为我国县域现代化和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模式创新提供有益的理论支撑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县域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乡村都市化:理论思考与珠三角的实践
14
作者 周大鸣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32-340,共9页
文章在乡村都市化这一概念的基础上,对乡村都市化相关的理论进行了思考。并结合历史上与国内外的乡村发展历程,提出乡村都市化是中国乡村发展的必要路径。这主要是基于中国在发展过程中所呈现出的两个问题:一是过密化、市场网络断裂和... 文章在乡村都市化这一概念的基础上,对乡村都市化相关的理论进行了思考。并结合历史上与国内外的乡村发展历程,提出乡村都市化是中国乡村发展的必要路径。这主要是基于中国在发展过程中所呈现出的两个问题:一是过密化、市场网络断裂和人口迁移的限制;二是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不同步。文章以珠三角为案例,探讨了珠三角地区自改革开放以来,在乡村都市化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并为珠三角地区乡村都市化再研究提出了问题与方向。乡村都市化研究需要与乡村振兴以及中国式现代化相结合,才能在未来进行更有针对性的相关学术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都市化 乡村振兴 中国式现代化 珠三角
下载PDF
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周年的成就与现实思考
15
作者 田学斌 李伟烁 《区域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6-84,共9页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十年来,在交通、生态、产业三大重点领域,河北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在与京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以及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京津冀肩负着引领世界级城市群建设和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十年来,在交通、生态、产业三大重点领域,河北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在与京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以及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京津冀肩负着引领世界级城市群建设和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先行区、示范区的新任务,从河北的发展视角来看,在经济实力、产业协作、协同创新、人口规模、协调机制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充分发挥河北作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向纵深扩展,需要共享京津优质创新资源,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联合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做强做优做大民营经济;强化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提升城市群整体竞争力;全面深化改革,构建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协调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协同发展 世界级城市群 中国式现代化 新质生产力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城乡融合发展的理与路 被引量:1
16
作者 范根平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7-36,共10页
城乡融合发展是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思想同中国城乡发展实际相结合产生的重大理论创新,是指导新时代我国城乡关系健康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这一战略举措摒弃了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弊端,充分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优势,构成了中国... 城乡融合发展是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思想同中国城乡发展实际相结合产生的重大理论创新,是指导新时代我国城乡关系健康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这一战略举措摒弃了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弊端,充分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优势,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从中国式现代化视域看,城乡融合发展具有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特质。就其内涵而言,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明确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二是强调城乡融合发展既不是要求“城乡均质化”,也不是推动“乡村城市化”,更不是“消灭村庄”,而是在尊重城乡差异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保留乡村特色风貌,让秀美乡村和现代城市交相辉映,共同构建城乡生命共同体,实现城乡共生共荣。就其特质而言,城乡融合发展体现在人民性的本质属性中,这也是中国式现代化保持强大生命力的关键所在。现阶段,以城乡融合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必须完善相关体制机制,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多措并举,持续发力,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城乡融合发展 共同富裕 乡村振兴 人民至上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对区域经济韧性的影响研究
17
作者 董微微 王瀚林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2-30,I0001,共10页
发展新质生产力、增强区域经济韧性,是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2010~2022年我国31个省(区、市)面板数据,在测度新质生产力和区域经济韧性的基础上,实证检验新质生产力对区域经济韧性的影... 发展新质生产力、增强区域经济韧性,是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2010~2022年我国31个省(区、市)面板数据,在测度新质生产力和区域经济韧性的基础上,实证检验新质生产力对区域经济韧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新质生产力可对区域经济韧性产生正向促进作用。异质性结果表明,新质生产力对区域经济韧性的促进作用会受到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城市群层级的影响,对经济欠发达地区、非五大城市群区域的经济韧性产生的正向促进作用更强。因此,应结合区域资源禀赋差异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增强区域经济发展韧性,为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地方实践探索差异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区域经济韧性 熵权-TOPSIS方法 高质量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城市群层级 区域资源禀赋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城乡经济融合的要素治理创新
18
作者 黄涛 杜云晗 叶胥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1-8,共8页
从演进的角度深刻把握中国城乡经济关系与推进现代化的外在特征与内在原因,对进一步理解与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的城乡经济融合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纵观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的城乡经济发展与现代化的发展历程,城乡经济关系的变动始... 从演进的角度深刻把握中国城乡经济关系与推进现代化的外在特征与内在原因,对进一步理解与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的城乡经济融合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纵观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的城乡经济发展与现代化的发展历程,城乡经济关系的变动始终与现代化的不同阶段命题相呼应。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与城乡经济融合逻辑具有高度内在一致性。促使城乡经济融合的重点是推动实现城乡要素融合,城乡要素治理使得城乡经济关系呈现出符合现代化发展阶段特征的结构,并有力支撑着现代化进程。要进一步通过经济要素的有效治理,推动城乡要素的双向流动、高效组合、合理配置和有序开发,加快实现城乡经济融合,更好助推中国式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城乡经济融合 要素治理 现代化 经济要素
下载PDF
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机理、现实窘境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2
19
作者 雷永阔 汤欣燕 《党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7-67,M0005,共12页
县域涵盖县城、乡镇和村庄,是衔接城市与乡村的天然枢纽。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和路径遵循。大力推动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旨在打破城乡二元对立的局面,增强乡村发展主体性,以城乡协调互补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以... 县域涵盖县城、乡镇和村庄,是衔接城市与乡村的天然枢纽。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和路径遵循。大力推动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旨在打破城乡二元对立的局面,增强乡村发展主体性,以城乡协调互补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内在机理在于其能够协助解决人口规模巨大问题、承接产业转移、聚合传统乡土文化与现代城市文化从而促进物质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通过重塑生产生活方式等途径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扎实推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更好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需要完善县域发展体制机制、优化城乡产业分工布局、加强县域历史文化保护、补齐县域生态文明短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县域 城乡融合发展 乡村振兴
下载PDF
中国式新型城镇化助力共同富裕——现实约束与路径创新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中华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7-152,共6页
立足新时代新征程,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我国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战略任务。作为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中国式新型城镇化在空间、经济、创新方面已取得历史性成就,主要表现为城市发展格局逐步优化、城市经济实力... 立足新时代新征程,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我国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战略任务。作为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中国式新型城镇化在空间、经济、创新方面已取得历史性成就,主要表现为城市发展格局逐步优化、城市经济实力不断提升、科技创新工作成果丰硕,为推进共同富裕奠定坚实基础。然而,中国式新型城镇化建设无论是在产业发展水平方面,还是在公共服务供给和城市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均存在一定差距。对此,中国式新型城镇化建设应从分类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城镇化绿色低碳转型三方面发力,厚植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式新型城镇化 共同富裕 包容性发展 产业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