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apillary serous carcinoma of the uterine cervix:a clinicopathological analysis of 4 cases and a literature review 被引量:2
1
作者 Li Ge Hongwen Yao +2 位作者 Rong Zhang Xiaoguang Li Lingying Wu 《Oncology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 2017年第5期197-202,共6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o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clinical treatment outcomes of patients with papillary serous carcinoma of the uterine cervix(PSCC).Methods In this study, 4 patients with histologi...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o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clinical treatment outcomes of patients with papillary serous carcinoma of the uterine cervix(PSCC).Methods In this study, 4 patients with histologically confirmed papillary serous carcinoma of the uterine cervix were retrospectively investigated. Pap smears, human papillomavirus(HPV) screening, tumor marker status, biopsy analysis, and relevant imaging examinations were conducted for the confirmation of primary diagnosis and recurrence. Patients underwent surgery, chemotherapy, or radiotherapy, and survival were the main endpoint.Results The 4 patients were diagnosed with IB1, IB1, IIA, or IIIB disease. Two patients(2/4) presented with recurrence within 18 months after primary therapy. Compared with chemotherapy alone(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 11 months), radiotherapy combined with adjuvant chemotherapy showed favorable PFS rates(PFS: 20, 36, 13 months in 3 cases), although valid statistical analysis was not feasible because of the small sample size. The 5-year survival rate was 0%, and the 3-year survival rate was 75%. Our data, in agreement with the literature evidence, showed that the number of moderate-risk and high-risk factors in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PSCC at an early stage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common adenocarcinoma/squamous carcinoma of the uterine cervix.Conclusion PSCC has a poor clinical prognosis, and compared with chemotherapy alone, radiotherapy combined with adjuvant chemotherapy may lead to improved PF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pillary serous carcinoma of uterine CERVIX (PSCC) 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s prognosis analysis
下载PDF
Uterine papillary serous carcinoma: Its clinical and fundamental studyUterine papillary serous carcinoma: Its clinical and fundamental study 被引量:1
2
作者 Geng Yi, Sun Jianheng, Jiang Sen ( Department of Gynecological Oncology, Cancer Hospital,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100021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The QIIU Hospit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250012)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2000年第6期474-477,共4页
Uterine papillary serous carcinoma(UPSC) was established as a distinct type of endometrial carcinoma by Lauchlan in 1981 and Hendrickson et al in 1982, and ac- counted for 1 % - 10% of endometrial cancers. The occurre... Uterine papillary serous carcinoma(UPSC) was established as a distinct type of endometrial carcinoma by Lauchlan in 1981 and Hendrickson et al in 1982, and ac- counted for 1 % - 10% of endometrial cancers. The occurrencer of papillary patterns of en- dometrial adenocarcinoma had been reportedly recognized since 1900, while until the late 1970s several authors have had described a variant of papillary endometrial cancer. UPSC is a morphologically unique variant of endometrial carcinoma that is pathologically defined by the presence of high nuclear grade, distinct papillary architechtural changes, psammoma bodies, and extensive lymph - vascular space invasion. CA125 is often mentioned a useful tumor marker either for diagnosis before starting treatment or in monitoring recurrence. The optimal treatment of UPSC is controversial and appears to be dependent upon the stage of the disease. Primary surgery comprised of TAH/BSO and complete staging is the mainstay of treatment. The patients with recurrent UPSC in many studies were treated with various combinations of surgery , radiation therapy, and chemotherapy. The molecular basis for the gneeral poor response of UPSC to adjuvant chemotherapy and radiotherapy is not well under- stood. UPSC tumors are more often aneuploid and contain overexpressed mutant p53 protein as compared to endometrioid adenocarcinoma. Unlike patients with adenocarcinoma of the endometrium, women with UPSC were less likely to be obese, hypertensive, or diabeti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癌 子宫乳头状癌 临床分析 upsc
下载PDF
子宫浆液性乳头状癌24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秦贇娜 钟传庆 +3 位作者 于晓红 魏宝秀 付秋风 孙丽萍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15-319,共5页
目的比较子宫浆液性乳头状癌 ( uterine papillary serous carcinoma, UPSC ) 和子宫内膜样癌 ( uterine endometrioid carcinoma, UEC)的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表达,以了解两种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差异。方法对24例UPSC和54例UEC进行... 目的比较子宫浆液性乳头状癌 ( uterine papillary serous carcinoma, UPSC ) 和子宫内膜样癌 ( uterine endometrioid carcinoma, UEC)的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表达,以了解两种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差异。方法对24例UPSC和54例UEC进行组织学复查和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肿瘤的p53蛋白、ER和PR的表达。结果24例UPSC占子宫内膜癌的3.77%,平均年龄UPSC组为60岁,UEC组为51.7岁(P〈0.01),晚期癌(FIGO Ⅲ-Ⅳ)UPSC组占62.5%,UEC组占35.1%(P〈0.025)。p53蛋白的表达UPSC组16例阳性(66.7%),UEC组10例阳性(18.5%),两组比较(P〈0.01)。ER阳性表达UPSC组(8.3%),UEC组(42.5%),PR阳性表达UPSC组(12.5%),UEC组(35.2%),两组比较:ER(P〈0.01),PR(P〈0.05),差异有显著性。UPSC组p53蛋白表达与肿瘤分期、分级、及肌层浸润无明显关系,而UEC组Ⅲ-Ⅳ期肿瘤的p53蛋白的表达率高于Ⅰ-Ⅱ期(P〈0.005)。UPSC的5年生存率为25%,UEC组5年生存率为80.9%(P〈0.01),两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UPSC为p53高表达,而缺乏雌激素和孕激素受体,为高度恶性的肿瘤。它的生物学行为不同于UEC,因而强调诊断时需和其他类型的子宫内膜癌相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肿瘤 子宫浆液性乳头状癌 子宫内膜样癌 病理学 临床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子宫内膜乳头状浆液性腺癌与透明细胞癌临床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春延 高燕 胡元晶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1912-1915,共4页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乳头状浆液性腺癌(UPSC)与透明细胞癌(UCCC)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2004年4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41例UPSC与19例UCCC临床资料。结果:UPSC完全手术分期24例,早期(仅Ⅰ期)9例,晚期(Ⅲ、Ⅳ...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乳头状浆液性腺癌(UPSC)与透明细胞癌(UCCC)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2004年4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41例UPSC与19例UCCC临床资料。结果:UPSC完全手术分期24例,早期(仅Ⅰ期)9例,晚期(Ⅲ、Ⅳ期)15例。UCCC完全手术分期10例,早期(仅Ⅰ期)6例,晚期(Ⅲ、Ⅳ期)4例。单因素分析显示:脉管浸润、腹水/腹腔冲洗液细胞学阳性及淋巴结转移者总生存期(OS)较短;脉管浸润、肌层浸润、腹水/腹腔冲洗液细胞学阳性者无病生存期(DFS)较短。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腹水/腹腔冲洗液细胞学阳性者的患者OS较短;脉管浸润、腹水/腹腔冲洗液细胞学阳性者的患者DFS较短。结论:UPSC确诊时多为晚期,预后差。治疗强调全面手术分期,脉管浸润、肌层浸润、腹水/腹腔冲洗液及淋巴结转移与预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乳头状浆液性腺癌 透明细胞癌 治疗 预后分析
下载PDF
子宫内膜腺体异型增生与子宫内膜浆液性乳头状腺癌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杨帆 杨开选 +2 位作者 孙亮 黄芹 宋波 《华西医学》 CAS 2007年第3期511-512,共2页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浆液性乳头状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内子宫内膜腺体异型增生腺体在免疫表型和形态学上的特征和相关性。方法:镜下观察子宫内膜浆液性乳头状腺癌和子宫内膜样腺癌癌旁组织中具有子宫内膜腺体异型增生特征的腺体,观察其形...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浆液性乳头状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内子宫内膜腺体异型增生腺体在免疫表型和形态学上的特征和相关性。方法:镜下观察子宫内膜浆液性乳头状腺癌和子宫内膜样腺癌癌旁组织中具有子宫内膜腺体异型增生特征的腺体,观察其形态特征,记录其数目,统计学分析,比较其与两种类型子宫内膜癌相关性的差异;S-P法对具有子宫内膜腺体异型增生的子宫内膜浆液性乳头状腺癌和癌旁组织进行P53和Ki6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P53染色进行半定量分析,计算Ki67指数,比较不同组织区间的差异。结果:子宫内膜腺体异型增生与子宫内膜浆液性乳头状腺癌相关,子宫内膜腺体异型增生P5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强度和Ki67指数介于子宫内膜浆液性乳头状腺癌和正常子宫内膜腺上皮之间。结论:子宫内膜腺体异型增生与子宫内膜浆液性乳头状腺癌高度相关,可能是其前驱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浆液性乳头状腺癌 子宫内膜腺体异型增生 内膜上皮内癌
下载PDF
子宫乳头状浆液性癌的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任玉兰 王华英 沈磊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83-386,共4页
子宫浆液性乳头状癌 (UPSC)是子宫内膜癌中一种特殊的病理类型。它在组织病理上与卵巢乳头状浆液性癌十分相似 ,具有高度侵袭性 ,预后较差。在治疗上强调全面的手术分期 ,并辅以放疗和化疗。本文就这一疾病的临床病理、分子生物学和治... 子宫浆液性乳头状癌 (UPSC)是子宫内膜癌中一种特殊的病理类型。它在组织病理上与卵巢乳头状浆液性癌十分相似 ,具有高度侵袭性 ,预后较差。在治疗上强调全面的手术分期 ,并辅以放疗和化疗。本文就这一疾病的临床病理、分子生物学和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个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乳头状浆液性癌 病理 基因 治疗
下载PDF
子宫乳头状浆液性癌临床病理分析及治疗探讨 被引量:4
7
作者 李胜泽 马玲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01年第1期80-81,79,共3页
目的 通过对子宫乳头状浆液性癌的临床病理特征的分析 ,探讨其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 自 1983年 1月至 1998年 6月 ,我院收治子宫乳头状浆液性癌 16例 ,对其临床病理、治疗及预后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全部病例采用手术治疗 ,术后辅... 目的 通过对子宫乳头状浆液性癌的临床病理特征的分析 ,探讨其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 自 1983年 1月至 1998年 6月 ,我院收治子宫乳头状浆液性癌 16例 ,对其临床病理、治疗及预后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全部病例采用手术治疗 ,术后辅助放疗和 /或化疗者 14例。 5 6.2 %的病例肌层浸润深度超过 1/ 2肌层 (9/ 16) ,62 .5 %有宫外扩散(10 / 16) ,淋巴结转移率 62 .5 % (5 / 8) ,几乎缺乏雌、孕激素受体。预后差 ,随访期内 9例死亡。结论 子宫乳头状浆液性癌有其独特的临床病理特征 ,与普通的子宫内膜癌明显不同 ,合理的个体化综合治疗可延长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肿瘤 乳状浆液性癌 病理 治疗
下载PDF
子宫内膜上皮内癌临床病理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方萍 付长霞 +3 位作者 薛德彬 陈东 夏华萍 周尚燕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0年第4期779-781,共3页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上皮内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并复习文献,回顾其研究进展,提高对子宫乳头状浆液性癌的前驱病变的认识。方法:收集5例子宫内膜上皮内癌,均经手术病理分期并随访3-5年,通过HE切片、光镜观察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结合临床随访...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上皮内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并复习文献,回顾其研究进展,提高对子宫乳头状浆液性癌的前驱病变的认识。方法:收集5例子宫内膜上皮内癌,均经手术病理分期并随访3-5年,通过HE切片、光镜观察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结合临床随访资料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所用一抗为:p53、Ki67、ER和PR。结果:5例患者均为绝经后妇女,年龄57-79岁(平均68岁,中位65岁),临床表现为阴道流血或阴道排液,1例为子宫脱垂,影像学检查发现子宫萎缩伴"宫腔息肉"或"子宫内膜增厚"。镜下:活检和术中病理会诊的组织学特点与典型的子宫乳头状浆液性癌相同,但无子宫肌层浸润,即癌组织局限于子宫内膜层内,临床病理分期为TIa期。经全面手术病理分期,未发现子宫外扩展。5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均为p53+++、Ki67+++、ER-和PR-。随访3-5年均健在,无复发或转移。结论:子宫内膜上皮内癌罕见,若全面的手术病理分期无子宫外扩展者,有较好临床预后。回顾文献,子宫内膜上皮内癌可能属于一种特殊的早期癌,而子宫内膜腺体异型增生可能是其前驱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乳头状浆液性癌 前驱病变 子宫内膜上皮内癌 子宫内膜腺体异型增生
下载PDF
34例子宫内膜浆液性乳头状癌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李燕云 徐丛剑 刘惜时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06年第3期170-173,204,共5页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浆液性乳头状癌(uterine papillary serous carcinoma,UPSC)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2000年1月~2004年12月我院收治的34例UPSC进行回顾性研究,对其发病趋势、危险因素、临床表现、病理特征...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浆液性乳头状癌(uterine papillary serous carcinoma,UPSC)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2000年1月~2004年12月我院收治的34例UPSC进行回顾性研究,对其发病趋势、危险因素、临床表现、病理特征、目前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Ⅲ、Ⅳ期患者占44.1%,深肌层及以上浸润者占70.6%。64.7%患者术后病理分期高于术前临床分期。91.2%患者雌孕激素受体阴性。全部患者手术治疗,绝大部分术后辅以化疗、放疗,生存率较以往文献提高,但仍较其他类型子宫内膜癌差。结论 UPSC不同于其他类型子宫内膜癌,其特殊的生物学行为和病理特征决定UPSC具有高度恶性表现。随着对其逐步认识,目前诊断和治疗均较以往有较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浆液性乳头状癌 非激素依赖 临床病理 治疗
下载PDF
子宫乳头状浆液性癌的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秀荣 姜红光 王莉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1999年第5期40-41,共2页
目的探讨子宫乳头状浆液性癌的临床病理特点.预后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1984.1~1998.1间收治的6例子宫乳头状浆液性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子宫乳头状浆液性癌6例,占同期子宫内膜癌的7%,患者平均年龄62岁。病检:单纯... 目的探讨子宫乳头状浆液性癌的临床病理特点.预后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1984.1~1998.1间收治的6例子宫乳头状浆液性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子宫乳头状浆液性癌6例,占同期子宫内膜癌的7%,患者平均年龄62岁。病检:单纯型4例、混合型2例;病理分级均为Ⅱ、Ⅲ级,3例有淋巴/血管间隙受浸,3例复发(50%)。结论UPSC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与一般子宫内膜癌不同,具有高侵袭性,易子宫扩散,预后差,应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状浆液性癌 子宫肿瘤 临床病理
下载PDF
66例子宫内膜癌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白晓红 糜若然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00年第4期440-442,共3页
目的 :总结分析子宫内膜癌的预后指标 ,以期有助于筛选高危病例 ,指导治疗。方法 :对66例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理参数 ,利用COX回归模型进行预后分析。结果 :在单因素分析中发现患者的年龄、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宫颈侵犯、盆腔或腹主... 目的 :总结分析子宫内膜癌的预后指标 ,以期有助于筛选高危病例 ,指导治疗。方法 :对66例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理参数 ,利用COX回归模型进行预后分析。结果 :在单因素分析中发现患者的年龄、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宫颈侵犯、盆腔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腹腔细胞学阳性、和非内膜样腺癌类型 (透明细胞癌和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癌 )与预后显著相关。在多因素分析中 ,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和宫颈侵犯与预后相关。腺鳞癌、腺棘皮癌与无鳞状上皮化生的内膜样腺癌的预后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和宫颈受累是子宫内膜癌的独立预后指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预后分析 子宫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癌 伴鳞状上皮化生的子宫内膜样腺癌
下载PDF
子宫乳头状浆液性腺癌12例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凌勇 《安徽医药》 CAS 2007年第4期337-339,共3页
目的探讨子宫乳头状浆液性腺癌和普通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和治疗,了解两者的区别,提高对子宫乳头状浆液性腺癌的认识。方法对本院10年来收治的子宫乳头状浆液性腺癌和普通子宫内膜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病和普通子宫... 目的探讨子宫乳头状浆液性腺癌和普通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和治疗,了解两者的区别,提高对子宫乳头状浆液性腺癌的认识。方法对本院10年来收治的子宫乳头状浆液性腺癌和普通子宫内膜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病和普通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相关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长期持续雌激素刺激等无关,且本病有较明显的淋巴转移倾向,分化明显不良,有明显的子宫肌层浸润和宫内外转移倾向,术前分期不够准确。结论子宫乳头状浆液性腺癌是一种特殊的组织类型,与普通子宫内膜癌截然不同,具有高度侵袭性,预后较差,需要手术探察予以准确分期,治疗上手术并辅以放疗和化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肿瘤 乳头状浆液性腺癌 临床 治疗
下载PDF
子宫内膜浆乳癌及其癌前病变
13
作者 范文生 于鹤 +1 位作者 宋磊 陈乐真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195-1197,1201,共4页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浆乳癌(uterine papillary serous carcinoma,UPSC)及其癌前病变-子宫内膜腺体异型增生(endometrial glandular dysplasia,EmGD)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诊治、预后。方法对该院1993~2007年住院治疗的UPSC与EmGD病人11例进...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浆乳癌(uterine papillary serous carcinoma,UPSC)及其癌前病变-子宫内膜腺体异型增生(endometrial glandular dysplasia,EmGD)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诊治、预后。方法对该院1993~2007年住院治疗的UPSC与EmGD病人1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主要临床表现为绝经后阴道流血,早期病人即可发生宫外病变,各期病人预后均差。结论输卵管绝育术不能阻止宫外病变的发生,对早期病人应做分期手术并辅助放化疗,而晚期病人的治疗应强调个体化综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子宫浆乳癌 子宫内膜腺体异型增生 分期手术 辅助治疗
下载PDF
23例子宫乳头状浆液性癌的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文欣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04年第4期532-534,共3页
目的 :通过对子宫乳头状浆液性癌的临床病理特征的分析 ,探讨其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自1980年1月~1998年6月 ,收治子宫乳头状浆液性癌23例 ,对其临床病理、治疗及预后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全部病例采用手术治疗 ,术后辅助放疗和/或... 目的 :通过对子宫乳头状浆液性癌的临床病理特征的分析 ,探讨其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自1980年1月~1998年6月 ,收治子宫乳头状浆液性癌23例 ,对其临床病理、治疗及预后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全部病例采用手术治疗 ,术后辅助放疗和/或化疗者18例。56.5 %的病例肌层浸润深度超过1/2肌层(13/23),56.5%有子宫外扩散(13/23),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率为54.5 %(6/11),几乎缺乏雌、孕激素受体,预后差 ,随访期内13例死亡。结论:子宫乳头状浆液性癌有其独特的临床病理特征 ,与普通的子宫内膜癌明显不同 ,合理的个体化综合治疗可延长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肿瘤 乳头状浆液性癌 临床病理 治疗
下载PDF
子宫浆液性乳头状癌的临床研究
15
作者 王鹤 陈心秋 +4 位作者 黄薇 李菲 姚德生 高琨 潘忠勉 《中国实用医药》 2007年第4期5-7,共3页
目的分析子宫浆液性乳头状癌(uterine papillary serous carcinoma,UPSC)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和预后。方法对1996年1月至2005年7月收治的234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中的11例UP-SC和185例子宫内膜样癌(uterine endometrioid carcinoma,UEC)进... 目的分析子宫浆液性乳头状癌(uterine papillary serous carcinoma,UPSC)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和预后。方法对1996年1月至2005年7月收治的234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中的11例UP-SC和185例子宫内膜样癌(uterine endometrioid carcinoma,UEC)进行对比分析。结果UPSC的发生率4.7%,发病平均年龄UPSC组(60.0岁)明显高于UEC组(52.5岁)(P<0.05)。两组的主要临床表现均为绝经后阴道流血,但UPSC组无1例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而UEC组43例(23.24%)合并高血压,31例(16.76%)合并糖尿病(P<0.01)。UPSC组和UEC组III^IV期患者分别占45.45%和29.73%,G3级患者分别占54.55%和27.57%,UPSC组无论是在临床分期或病理分级上均较UEC组晚(P<0.05)。与UEC组一致,UPSC组的治疗亦以手术为主,术后辅以化疗、放疗,但预后明显较UEC组差。结论UPSC少见,发病年龄偏大,病期晚,分化差,易早期发生转移,临床预后明显不良。手术首选,术后辅助放疗不能降低复发率,而化疗似有一定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肿瘤 子宫浆液性乳头状癌 子宫内膜样癌
下载PDF
子宫内膜浆液性乳头状癌的MRI表现
16
作者 钟穗兴 丁莹莹 +6 位作者 艾丛慧 金雁 谭静 王洪波 张荟美 李苗苗 张娅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4-89,共6页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浆液性乳头状癌(UPSC)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9例UPSC及38例子宫内膜样腺癌(EAC)患者的MRI表现。结果:UPSC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59.0岁)大于EAC患者(51.8岁);在T_(2)WI上,UPSC信号较EAC...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浆液性乳头状癌(UPSC)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9例UPSC及38例子宫内膜样腺癌(EAC)患者的MRI表现。结果:UPSC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59.0岁)大于EAC患者(51.8岁);在T_(2)WI上,UPSC信号较EAC更不均匀(发生率分别为84.21%和44.74%),囊变坏死(分别为42.11%和5.26%)、出血(分别为21.05%和0)的发生率更高,且病灶中可见小梁样低信号影(发生率分别为31.58%和0);UPSC的ADC值较EAC低,两者分别为(0.68±0.15)、(0.84±0.15)×10^(-3)mm^(2)/s;UPSC的≥1/2肌层浸润深度比例较EAC高(分别为57.89%和42.11%);UPSC以进行性强化为主(84.21%),而EAC以早期强化为主(78.95%);以上结果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UPSC与EAC病灶的最大径均值分别为(5.1±3.8)、(3.2±1.9)cm,两者的病灶形态均以肿块型为主,强化程度均以中度-明显强化为主,以上结果两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相对于EAC,UPSC具有肌层浸润程度深,病灶内易囊变坏死及出血,并可见特异性小梁状短T_(2)信号结构,DWI上扩散受限更明显,增强呈进行性强化等MRI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肿瘤 子宫内膜浆液性乳头状癌 子宫内膜样腺癌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下载PDF
特殊病理类型子宫内膜癌术前、术后相关因素及预后的分析 被引量:12
17
作者 戴晓怡 卢建军 +1 位作者 郭丽 刘亚萍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18年第12期82-85,共4页
目的对比特殊病理类型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EC)与子宫内膜样腺癌术前、术后相关因素的影响。方法收集2006年12月至2011年12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病理诊断为特殊病理类型(子宫乳头状浆液性腺癌、透明细胞癌、癌肉瘤)的E... 目的对比特殊病理类型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EC)与子宫内膜样腺癌术前、术后相关因素的影响。方法收集2006年12月至2011年12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病理诊断为特殊病理类型(子宫乳头状浆液性腺癌、透明细胞癌、癌肉瘤)的EC患者,均行分期手术,术后病理证实仍为此类病理类型的患者57例,将其与同一时间段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538例作对比,进行EC预后的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就诊年龄、初潮年龄小于特殊病理类型EC患者,高血压、糖尿病、肥胖(体质量指数>28 kg/m2)所占比例、术前血清糖类抗原(carbohydrate antigen,CA) 125阳性率、术前雌二醇(estradiol,E2)水平均高于特殊病理类型EC患者(P <0.05)。两组原发不孕、继发不孕、绝经年龄、绝经后阴道出血、血清CA 199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分期,特殊病理类型EC患者中Ⅱ期、Ⅲ期、Ⅳ期所占比例高于、Ⅰ期所占比例低于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P <0.05)。术后特殊病理类型EC患者腹水细胞阳性率、p 53阳性率高于、雌激素受体阳性率低于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P <0.05);两组孕激素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子宫内膜样腺癌术后生存率高于、复发率低于特殊病理类型EC患者(P <0.05)。结论术前E2增高、CA 125增高,子宫内膜样腺癌可能性大。特殊病理类型EC患者发病时期别较晚,恶性程度高,危险因素多,易复发,5年生存率低,预后差。故早发现、早治疗,对提高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病理类型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样腺癌 相关因素 预后
原文传递
Ⅰ期子宫乳头状浆液性腺癌16例术后辅助治疗疗效分析
18
作者 刘红 张国楠 +3 位作者 樊英 周风智 余健 李吉满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854-856,共3页
目的探讨Ⅰ期子宫乳头状浆液性腺癌(UPSC)术后的有效补充治疗方法。方法对四川省肿瘤医院2006-2009年收治的16例Ⅰ期UPSC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例患者中Ⅰa期4例,Ⅰb期8例,Ⅰc期4例,术后至少随访2年。术前确诊的11例,均进行... 目的探讨Ⅰ期子宫乳头状浆液性腺癌(UPSC)术后的有效补充治疗方法。方法对四川省肿瘤医院2006-2009年收治的16例Ⅰ期UPSC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例患者中Ⅰa期4例,Ⅰb期8例,Ⅰc期4例,术后至少随访2年。术前确诊的11例,均进行了全面分期手术。观察组3例(Ⅰa、Ⅰb、Ⅰc期各1例),其中1例Ⅰc期术后14个月阴道残端复发,2年内无瘤生存率为66.7%。术后单纯化疗组4例(Ⅰa、Ⅰb期各2例),均无复发,2年内无瘤生存率为100%。化疗+放疗组9例(Ⅰa期1例,Ⅰb期5例,Ⅰc期3例),其中1例未行阴道近距离放疗的Ⅰc期患者术后6个月阴道残端复发,2年内无瘤生存率为88.9%。2例阴道残端复发的Ⅰc期患者经补救治疗后随访至今均健在。结论对于进行了全面分期手术的病理分期为Ⅰa期的UPSC具有良好的预后,术后可予观察,不用补充治疗。对于Ⅰb期及Ⅰc期UPSC患者,化疗及阴道近距离放疗可能会降低远处转移及阴道残端复发的风险。但因研究病例数太少,术前未确诊的5例UPSC患者未行全面分期手术,尚存在一定局限性,将来需要进行更大规模的随机对照前瞻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乳头状浆液性腺癌 Ⅰ期 辅助治疗
原文传递
子宫内膜浆液性乳头状癌23例临床与病理分析
19
作者 王卉 《中国实用医刊》 2010年第6期12-13,共2页
目的 通过对子宫内膜浆液性乳头状癌(UPSC)的临床及病理特征的分析,探讨其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 自2002年6月至2008年12月我院收治子宫内膜浆液性乳头状癌患者23例,对其临床病理、诊断方法、治疗方法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部患者... 目的 通过对子宫内膜浆液性乳头状癌(UPSC)的临床及病理特征的分析,探讨其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 自2002年6月至2008年12月我院收治子宫内膜浆液性乳头状癌患者23例,对其临床病理、诊断方法、治疗方法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部患者病例采用手术治疗,术后辅助放疗和(或)化疗者17例.Ⅲ、Ⅳ期患者占56.5%,52.2%的患者肌层浸润深度超过1/2肌层(12/23),52.2%有子宫外扩散(12/23),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率为54.5%(6/11),86.6%患者雌孕激素受体阴性.预后差,随访期内12例死亡.结论 UPSC少见,临床诊断困难,依靠病理学检查可以确诊.子宫内膜浆液性乳头状癌有其独特的临床病理特征,与普通的子宫内膜癌明显不同,肿瘤高度恶性,预后差,合理的个体化综合治疗可延长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肿瘤 乳头状浆液性癌 病理 冶疗 预后
原文传递
LncRNA-OVAAL的表达与子宫内膜浆液性乳头状癌患者术后复发和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4
20
作者 黄伟 苗昊 彭林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216-219,共4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卵巢腺癌扩增RNA(LncRNA-OVAAL)与子宫内膜浆液性乳头状癌(UPSC)患者肿瘤复发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于湖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UPSC患者32例为观察组,其他良性疾病切除子宫患者30例为对照组,Real...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卵巢腺癌扩增RNA(LncRNA-OVAAL)与子宫内膜浆液性乳头状癌(UPSC)患者肿瘤复发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于湖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UPSC患者32例为观察组,其他良性疾病切除子宫患者30例为对照组,Real-time PCR检测入组患者血清中LncRNA-OVAAL表达情况,ROC曲线分析LncRNA-OVAAL在UPSC患者血清中的截断值;分析LncRNA-OVAAL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计算UPSC患者累计生存率并进行生存分析,Cox风险回归模型进行UPSC患者预后和总生存率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LncRNAOVAAL在UPSC患者血清表达升高,与患者年龄、血管侵犯情况、绝经情况、复发情况及术前血清人附睾分泌蛋白4(HE4)、糖类抗原125(CA125)有关(P <0. 05);并且LncRNA-OVAAL高表达是UPSC患者术后复发和总体生存率的危险因素(P <0. 05)。结论 LncRNA-OVAAL高表达对预测UPSC患者术后复发及预后具有一定的评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 长链非编码 子宫内膜浆液性乳头状癌 肿瘤复发 预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