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反复种植失败患者阴道菌群特征研究
1
作者 张荣雪 王苗苗 +1 位作者 贾媛媛 薛惠英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89-94,共6页
目的:探讨反复种植失败(repeated implantation failure,RIF)患者的阴道菌群特征。方法:纳入49例接受冻融胚胎移植(frozen-thawed embryo transfer,FET)患者。其中观察组患者(n=29)有RIF病史且本次FET周期妊娠失败;对照组患者(n=20)首次... 目的:探讨反复种植失败(repeated implantation failure,RIF)患者的阴道菌群特征。方法:纳入49例接受冻融胚胎移植(frozen-thawed embryo transfer,FET)患者。其中观察组患者(n=29)有RIF病史且本次FET周期妊娠失败;对照组患者(n=20)首次行FET且成功妊娠。2组均采取人工周期准备内膜、移植第5天优质囊胚。于FET日收集患者阴道分泌物,通过16S rRNA测序对2组阴道菌群多样性、群落组成以及差异菌属进行分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阴道乳杆菌属丰度诊断RIF的效能。结果:α多样性分析显示,观察组阴道菌群多样性(Shannon指数:P=0.0498)和丰富度(Chao指数:P=0.047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β多样性分析显示,2组阴道菌群结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在属水平上,2组阴道的优势菌均为乳杆菌属,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乳杆菌属丰度显著降低,而不动杆菌属和假单胞菌属丰度显著增加(LDA>3,P<0.05)。阴道乳杆菌属丰度诊断RIF的最佳截断值为70%,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77。结论:RIF患者阴道菌群显示差异,以乳杆菌属丰度降低为主要特征。阴道乳杆菌属低丰度可能与RIF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复种植失败 阴道 阴道菌群 16S rRNA测序 高通量测序
下载PDF
大熊猫生殖道菌群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胡国全 余星明 +7 位作者 邓宇 费立松 王强 张志和 兰景超 尹小波 张敏 张辉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1-173,F002,共4页
本文对大熊猫的生殖道微生物菌群进行菌体形态、革兰氏染色、芽孢染色、平板计数等方法以及生理生化测试鉴定。结果显示,大熊猫阴道主要细菌为乳杆菌(Lactobacillus)、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coli)、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其中优... 本文对大熊猫的生殖道微生物菌群进行菌体形态、革兰氏染色、芽孢染色、平板计数等方法以及生理生化测试鉴定。结果显示,大熊猫阴道主要细菌为乳杆菌(Lactobacillus)、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coli)、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其中优势菌为乳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熊猫 阴道 微生物菌群
下载PDF
维吾尔族女性宫颈糜烂患者阴道菌群及局部免疫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朱玥洁 张峰波 +2 位作者 赵静 陈志芳 丁剑冰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10期1269-1272,共4页
目的研究新疆维吾尔族宫颈糜烂女性阴道菌群及局部免疫状况。方法选取60例维吾尔族宫颈糜烂患者和60例正常维吾尔女性,无菌棉签拭子留取宫颈分泌物进行清洁度鉴定并进行细菌培养,ELISA检测阴道冲洗液上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 目的研究新疆维吾尔族宫颈糜烂女性阴道菌群及局部免疫状况。方法选取60例维吾尔族宫颈糜烂患者和60例正常维吾尔女性,无菌棉签拭子留取宫颈分泌物进行清洁度鉴定并进行细菌培养,ELISA检测阴道冲洗液上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结果维吾尔族宫颈糜烂等级轻的患者阴道分泌物患有细菌量较多,以革兰氏阳性杆菌和革兰氏阳性球菌为主。维吾尔族宫颈糜烂等级严重患者阴道清洁度以Ⅲ-Ⅳ为主,阴道分泌物乳酸杆菌、棒状杆菌、加德纳菌检出率与正常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阴道局部IL-1β、IL-6、TNF-α、IL-8水平增高。结论阴道菌群和局部炎症因子共同参与了维吾尔族女性宫颈糜烂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吾尔族 宫颈糜烂 阴道菌群 炎症介质
下载PDF
800例女性阴道菌群分布调查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55
4
作者 谢灵遐 贾海军 +6 位作者 胡丽娜 江咏梅 廖秦平 刘朝晖 樊尚荣 狄文 耿力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81-84,共4页
目的:探讨女性阴道的菌群分布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成都地区800例妇女的阴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测定pH值和检查白带清洁度。结果:正常女性阴道内乳酸杆菌培养阳性率为59.8%,其余几种主要的菌群及其培养阳性率分别为棒状杆菌(29.0%),... 目的:探讨女性阴道的菌群分布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成都地区800例妇女的阴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测定pH值和检查白带清洁度。结果:正常女性阴道内乳酸杆菌培养阳性率为59.8%,其余几种主要的菌群及其培养阳性率分别为棒状杆菌(29.0%),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20.6%),加德纳氏菌(18.1%),粪肠道球菌(18.4%),大肠埃希菌(8.9%)。50岁以下各组女性的阴道菌群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50岁以上各组妇女的乳酸杆菌显著降低(40.0%vs60.4%,P<0.05)。以pH≤4.5划分阴道正常和异常酸性环境,异常组乳酸杆菌的检出率明显少于正常组(34.4%vs66.2%,P<0.001),其他菌群检出率显著上升(P<0.02),加德纳氏菌的增加最为显著(35.6%vs13.7%,P<0.001)。白带清洁度异常组乳酸杆菌的检出率显著少于正常组(42.9%vs70.9%,P<0.001),加德纳氏菌检出率显著增加(36.4%vs7.2%,P<0.001),其余菌群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慢性宫颈炎组与正常组相比,菌群分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女性阴道内有多种菌群存在,优势菌为乳酸杆菌。阴道pH值升高、绝经期、白带清洁度异常会抑制乳酸杆菌生长,破坏阴道菌群的平衡,从而增加条件致病菌繁殖和阴道炎症发生的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群分布 阴道 PH值 乳酸杆菌 白带
下载PDF
乳酸杆菌体内外对阴道菌群及pH值生物学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0
5
作者 董德刚 常德安 +1 位作者 孙文平 康白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2期17-20,共4页
本研究利用从正常妇女阴道内分离出来的乳酸杆菌,从微生态学角度进行体内外生物拮抗试验,以探索其对阴道菌群及生境pH的生物学影响。结果表明:乳酸杆菌于体内外对阴道的葡萄球菌、肠杆菌、酵母菌有生物抑制作用;对生境的pH有生... 本研究利用从正常妇女阴道内分离出来的乳酸杆菌,从微生态学角度进行体内外生物拮抗试验,以探索其对阴道菌群及生境pH的生物学影响。结果表明:乳酸杆菌于体内外对阴道的葡萄球菌、肠杆菌、酵母菌有生物抑制作用;对生境的pH有生物学影响,主要表现为使生境pH下降。通过上述生物学影响调节生境菌群平衡及内环境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杆菌 阴道菌群 PH值 生物学效应
下载PDF
健康奶牛产道内正常菌群的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张维军 马广强 +6 位作者 林树乾 栾婧婧 赵宏坤 杨少华 王洪梅 高运东 仲跻峰 《家畜生态学报》 2006年第4期94-97,共4页
本试验从山东省不同奶牛场筛选出60头健康状况良好的奶牛,按试验要求分三组,第一组为20头8~15月龄的未配种的青年奶牛,第二组为20头处于干奶期(围产期)的奶牛,第三组为20头产后一个月的奶牛。采用常规细菌培养、分离、鉴定的方... 本试验从山东省不同奶牛场筛选出60头健康状况良好的奶牛,按试验要求分三组,第一组为20头8~15月龄的未配种的青年奶牛,第二组为20头处于干奶期(围产期)的奶牛,第三组为20头产后一个月的奶牛。采用常规细菌培养、分离、鉴定的方法从产道分离到细菌150株,其中乳酸杆菌46(30.70/4)株、表皮葡萄球菌39(26%)株、无乳链球菌21(14%)株、大肠杆菌23(15.3%)株、芽孢杆菌8(5.3%)株、棒状杆菌5(3.3%)株、念珠菌8(5.3%)株。比较结果显示,乳酸杆菌为正常奶牛产道内的主要寄生菌,其次是表皮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和大肠杆菌。但是未配青年奶牛的阴道内,乳酸杆菌的分离率并不高。试验发现,奶牛阴道内的寄生菌一般为2~3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奶牛 产道 正常菌群
下载PDF
支原体性阴道炎患者阴道菌群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佟丽波 杨景云 王春敏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4期289-289,共1页
对正常人及支原体性阴道炎患者的阴道菌群进行定量测定,结果表明支原体性阴道炎分泌物中,乳杆菌的分离率和数量均较正常对照组低,而其他条件致病菌的分离率和数量均较正常对照组高。说明支原体性阴道炎患者阴道的正常菌群失调较为明显,... 对正常人及支原体性阴道炎患者的阴道菌群进行定量测定,结果表明支原体性阴道炎分泌物中,乳杆菌的分离率和数量均较正常对照组低,而其他条件致病菌的分离率和数量均较正常对照组高。说明支原体性阴道炎患者阴道的正常菌群失调较为明显,因此,在临床治疗中除抗支原体外,尚需调整阴道菌群失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原体性阴道炎 阴道菌群 乳杆菌
下载PDF
子宫切除术后阴道菌群生态学特征 被引量:1
8
作者 韩献平 曲玉蓉 +3 位作者 张秀荣 孙勇 张淑华 潘令嘉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6期550-552,共3页
:目的了解子宫全切术后阴道酸碱度及菌群变化 ,并提出有效的治疗措施 ,以提高病人术后生活质量。方法分别观察子宫全切术后未发生阴道炎、发生念珠菌性阴道炎及正常近龄妇女 3组各 30例 ,测定 pH值并以阴道分泌物快速涂片法进行阴道菌... :目的了解子宫全切术后阴道酸碱度及菌群变化 ,并提出有效的治疗措施 ,以提高病人术后生活质量。方法分别观察子宫全切术后未发生阴道炎、发生念珠菌性阴道炎及正常近龄妇女 3组各 30例 ,测定 pH值并以阴道分泌物快速涂片法进行阴道菌群分析。结果子宫全切除术后阴道 pH值为 3 4~ 5 0 ,念珠菌性阴道炎发生率高于正常人群。 结论子宫全切术后阴道偏酸 ,pH值低于对照组 ,易发生念珠菌阴道炎性菌群失调症 ,但多为I~Ⅱ度可逆性失调。治疗以氟康唑胶囊 35 0mg分 3日口服效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全切术 阴道菌群 氟康唑 生态学特征 酸碱度
下载PDF
宫颈病变患者阴道菌群种类构成分布及意义 被引量:4
9
作者 陈欣 于雪梅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20期22-25,共4页
目的探讨宫颈病变患者阴道菌群种类构成的分布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在绵阳市人民医院妇科就诊的180例宫颈病变患者,分为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88例(CINⅠ组)和宫颈上皮内瘤变Ⅱ/Ⅲ级92例(CINⅡ/Ⅲ组);同时选取同期该院体检... 目的探讨宫颈病变患者阴道菌群种类构成的分布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在绵阳市人民医院妇科就诊的180例宫颈病变患者,分为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88例(CINⅠ组)和宫颈上皮内瘤变Ⅱ/Ⅲ级92例(CINⅡ/Ⅲ组);同时选取同期该院体检的健康女性75例作为对照组。采集全部纳入对象阴道分泌物提取细菌基因组DNA,采取PCR扩增基因片段,且应用Illumina Miseq 测序平台检测PCR扩增后产物,观察各组Alpha多样性指数评估(菌种丰度指数Chao、ACE)、菌种多样性指数(Simpson指数与Shannon指数)、微生物群菌落门及微菌群分布情况。结果对照组、CIN Ⅰ组和CIN Ⅱ/Ⅲ组Chao、ACE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 Ⅰ组较对照组、CIN Ⅱ/Ⅲ组高(P<0.05),且CIN Ⅱ/Ⅲ组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CIN Ⅰ组和CIN Ⅱ/Ⅲ组厚壁菌门、放线菌门及其他21个菌门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CIN Ⅰ组和CIN Ⅱ/Ⅲ组阴道乳酸杆菌属、加德纳菌属、奇异菌属及其他菌属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阴道菌群丰度变化与宫颈病变存在一定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子宫疾病 乳杆菌属
下载PDF
女性阴道乳杆菌菌种鉴定及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何亮 曾忠铭 陈群 《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 2008年第4期205-206,221,共3页
目的探讨乳杆菌属各种乳杆菌在女性阴道中的分布差异。方法采用Nugent评分标准对阴道分泌物进行镜检,接种乳杆菌于MRS培养基分离培养,使用API 50 CHL鉴定条码对乳杆菌进行分类鉴定。结果有39例受检者经Nugent评分及微生态学检查诊断为正... 目的探讨乳杆菌属各种乳杆菌在女性阴道中的分布差异。方法采用Nugent评分标准对阴道分泌物进行镜检,接种乳杆菌于MRS培养基分离培养,使用API 50 CHL鉴定条码对乳杆菌进行分类鉴定。结果有39例受检者经Nugent评分及微生态学检查诊断为正常,有2例诊断为细菌性阴道病。共鉴定出9个种41株乳杆菌,其中有2株只在厌氧环境中生长,其余均在厌氧、CO2及需氧环境中生长。鉴定菌种包括:嗜酸乳杆菌16株、类干酪乳杆菌7株、卷曲乳杆菌7株、德氏乳杆菌4株、发酵乳杆菌2株、短乳杆菌2株、植物乳杆菌1株、林氏乳杆菌1株、乳杆菌霍氏亚种1株。结论乳杆菌在不同个体生殖道内所分布的菌种不尽相同,通过鉴定分析能更详尽的掌握阴道内正常菌群的分布情况,可为由阴道微生态改变引起的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 正常菌群 乳杆菌 API鉴定条码 分类
下载PDF
全子宫切除术对阴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汪剑萍 范振玲 +1 位作者 文姝 唐立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4期335-336,共2页
目的研究全子宫切除术后阴道菌群及pH的变化,寻求适当的治疗措施,以提高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分别观察术后未发生阴道炎、发生老年性阴道炎及正常近龄妇女3组共90例,进行菌群分析、pH测定,并使用乳杆菌DM9811代谢物脂肪酸组分对发... 目的研究全子宫切除术后阴道菌群及pH的变化,寻求适当的治疗措施,以提高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分别观察术后未发生阴道炎、发生老年性阴道炎及正常近龄妇女3组共90例,进行菌群分析、pH测定,并使用乳杆菌DM9811代谢物脂肪酸组分对发生老年性阴道炎者进行治疗。结果术后妇女检出各种菌的数量少,乳杆菌的数量更少,阴道内没有占绝对优势的菌种;发生阴道炎组乳杆菌数量下降更明显,葡萄球菌及大肠埃希菌数量相对增多。术后阴道pH在5.9-7.3,发生阴道炎组较未发生阴道炎组高;以乳杆菌DM9811代谢物脂肪酸组分阴道用药治疗老年性阴道炎,治愈率为82.14%。结论全子宫切除术后阴道乳杆菌数量下降,pH升高,易发生老年性阴道炎。治疗以乳杆菌DM9811代谢物脂肪酸组分阴道用药效果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子宫切除术后 阴道菌群 PH 脂肪酸组分
下载PDF
乳杆菌泡腾片治疗细菌性阴道病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京 陈彬华 +2 位作者 程丛娟 曾红 王文风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期61-62,共2页
目的观察10例BV患者采用了信谊制药总厂生产的阴道嗜酸乳杆菌泡腾片1个疗程(7 d)后阴道菌群的变化。方法采用7种选择或非选择培养基对阴道分泌物的细菌总数、乳杆菌等7个指标进行检测。结果治疗后阴道中乳杆菌显著增多,厌氧革兰阴性杆... 目的观察10例BV患者采用了信谊制药总厂生产的阴道嗜酸乳杆菌泡腾片1个疗程(7 d)后阴道菌群的变化。方法采用7种选择或非选择培养基对阴道分泌物的细菌总数、乳杆菌等7个指标进行检测。结果治疗后阴道中乳杆菌显著增多,厌氧革兰阴性杆菌显著减少(两者P<0.001)。细菌总数、肠杆菌、酵母菌和阴道加德纳菌均减少(P<0.01)。结论信谊阴道嗜酸乳杆菌泡腾片具有较好的调整阴道微生态平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乳杆菌 泡腾片 细菌性阴道病 阴道菌群
下载PDF
阴道菌群紊乱对老年宫颈上皮内瘤变进展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树成干 薛金玲 +2 位作者 费嘉鸿 王坚青 朱维培 《医学综述》 CAS 2021年第12期2492-2496,共5页
目的分析阴道菌群紊乱对老年宫颈上皮内瘤变(CIN)进展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2月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的200例老年CI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视自身情况给予合理的药物、物理、手术等个体化对症治疗。治疗3个月后... 目的分析阴道菌群紊乱对老年宫颈上皮内瘤变(CIN)进展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2月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的200例老年CI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视自身情况给予合理的药物、物理、手术等个体化对症治疗。治疗3个月后,参照CIN分级标准评估CIN患者病变进展情况并分为进展组和未进展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水平及阴道菌群情况,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阴道菌群紊乱对老年CIN患者病变进展的影响。结果200例老年CIN患者经个体化对症治疗3个月后,病变进展共35例,进展率为17.50%。进展组的hTERT水平、阴道菌群紊乱患者比例均高于未进展组[(0.23±0.06)比(0.12±0.04)、57.14%(20/35)比33.33%(55/165)](P<0.01)。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TERT过表达、阴道菌群紊乱可能与老年CIN患者病变进展有关,可能作为CIN病变进展的风险因子,其中阴道菌群紊乱对CIN病变进展的影响更为显著(P<0.05)。结论老年CIN患者有较高的病变进展风险,可能与患者阴道菌群紊乱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瘤变 癌前病变 老年女性 阴道 菌群紊乱
下载PDF
复发性流产患者阴道菌群特征 被引量:4
14
作者 程阳 赵敏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22年第3期184-188,共5页
目的:分析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患者阴道菌群特征。方法:采集2020年12月—2021年9月就诊于山西省妇幼保健院的20例不明原因RSA患者(RSA组)和20例正常早孕人工流产患者(对照组)的阴道分泌物,采用16S rRNA高通... 目的:分析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患者阴道菌群特征。方法:采集2020年12月—2021年9月就诊于山西省妇幼保健院的20例不明原因RSA患者(RSA组)和20例正常早孕人工流产患者(对照组)的阴道分泌物,采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2组患者阴道菌群的差异。结果:α多样性分析显示,2组Chao1指数、Shannon指数、Observed_OTU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β多样性分析显示,2组阴道细菌群落结构显著不同(P<0.05)。分类学分析显示,在门、科、属水平,2组共同的优势菌为假单胞菌(变形菌门),假单胞菌在RSA组中门、科、属水平的丰度分别为22.8%、21.9%、21.9%,在对照组中的丰度分别为17.9%、17.3%、17.3%,RSA组假单胞菌的丰度明显增加。结论:RSA患者存在阴道菌群失衡,特定菌属(如假单胞菌)可能与RSA发生、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产 习惯性 阴道 高通量核苷酸序列分析 阴道菌群 高通量测序
下载PDF
阴道正常菌群分布调查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韩丽媛 李琳 +1 位作者 安新 王晓平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年第6期457-461,共5页
(1)目的调查女性阴道内正常菌群分布,筛选阴道微生态制剂种子菌。(2)方法取健康体检女性阴道分泌物经镜检及五联卡检测后细菌培养,挑选优势菌落革兰染色后生化反应初步诊断,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直方图描述阴道正常... (1)目的调查女性阴道内正常菌群分布,筛选阴道微生态制剂种子菌。(2)方法取健康体检女性阴道分泌物经镜检及五联卡检测后细菌培养,挑选优势菌落革兰染色后生化反应初步诊断,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直方图描述阴道正常菌群频数分布,筛选种子菌。(3)结果 224份健康体检女性阴道分泌物,共分离并鉴定7种(392株)细菌,其中嗜酸乳杆菌123株,分离率54.9%(123/224);发酵乳杆菌98株,分离率43.8%(98/224);棒状杆菌59株,分离率26.3%(59/224);缓症链球菌37株,分离率16.5%(37/224);表皮葡萄球菌29株,分离率12.9%(29/224);马胃葡萄球菌28株,分离率12.5%(28/224);粪肠球菌19株,分离率8.5%(19/224)。(4)结论健康女性阴道菌群的优势菌为发酵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及棒状杆菌,可作为阴道微生态制剂的候选种子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微生态 正常菌群 频数分布 荧光定量PCR
下载PDF
VVC相关阴道微生态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6
作者 鄢雯影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17年第19期11-13,共3页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是育龄期妇女的常见病,其中白色念珠菌为致病菌,在阴道内正常寄生,当假丝酵母菌大量繁殖时出现VVC。临床上,患者以外阴阴道瘙痒居多,同时伴有性交痛,白色豆腐渣样白带,宫颈阴道潮红,充血,显微镜下见菌丝可确诊VVC。...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是育龄期妇女的常见病,其中白色念珠菌为致病菌,在阴道内正常寄生,当假丝酵母菌大量繁殖时出现VVC。临床上,患者以外阴阴道瘙痒居多,同时伴有性交痛,白色豆腐渣样白带,宫颈阴道潮红,充血,显微镜下见菌丝可确诊VVC。VVC在治疗上以抗真菌感染为主,同时辅以乳酸菌微生态制剂恢复阴道的酸性环境,减少VVC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微生态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阴道菌群 乳酸杆菌
下载PDF
阴道微生物菌群对宫颈癌前病变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珊 齐红双 李英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0年第6期643-646,共4页
目的观察阴道微生物菌群对宫颈癌前病变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s,CIN)患者,按照病变程度分为Ⅰ级组(n=25)、Ⅱ级组(n=20)、Ⅲ级组(n=15),并取同期60例体检健康女性纳入对照组,比较4组... 目的观察阴道微生物菌群对宫颈癌前病变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s,CIN)患者,按照病变程度分为Ⅰ级组(n=25)、Ⅱ级组(n=20)、Ⅲ级组(n=15),并取同期60例体检健康女性纳入对照组,比较4组阴道微生物菌群组成情况。结果Ⅰ级组阴道厚壁菌门数(225406.38±23657.28),分别低于对照组(315829.24±34628.17)、Ⅱ级组(305135.47±34637.45)与Ⅲ级组(305168.21±3464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Ⅰ级组放线菌门数(94823.62±9538.24),分别高于对照组的(64223.08±6537.60)、Ⅱ级组(65132.82±6540.17)与Ⅲ级组(65151.09±6538.42);其他菌门数对照组(21368.52±2247.05),低于Ⅰ级组(25352.16±2602.37)、Ⅱ级组(29740.35±2983.65)及Ⅲ级组(29768.32±2991.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Ⅰ级组阴道乳酸杆菌属数低于其他3组,其他3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级组阴道加德纳菌属数(66953.72±6702.38)与奇异菌属数(26352.84±2649.57)高于其他3组;其他菌属数:对照组>Ⅰ级组>Ⅱ级组/Ⅲ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不同病变程度CIN患者阴道厚壁菌门数、放线菌门数、乳酸杆菌属数、加德纳菌属数以及奇异菌属数差异显著,可能和女性宫颈癌前病变发展存在紧密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前病变 阴道 微生物菌群
下载PDF
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胚胎停育患者阴道真菌的研究
18
作者 罗伟 何荣霞 +2 位作者 杨心茹 刘丹 邢丽枝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7期813-818,共6页
目的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妊娠早期胚胎停育患者阴道真菌分布,比较其与正常早期妊娠者阴道真菌之间的差异,揭示胚胎停育与阴道真菌变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8年11月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产科就诊的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 目的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妊娠早期胚胎停育患者阴道真菌分布,比较其与正常早期妊娠者阴道真菌之间的差异,揭示胚胎停育与阴道真菌变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8年11月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产科就诊的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胚胎停育10例(实验组),正常早期妊娠10例(对照组)。分别取两组对象阴道分泌物样本行ITS rDNA高通量测序,测序数据进行OTU聚类分析,Alpha多样性和Beta多样性分析,组间群落差异性分析。结果实验组女性阴道真菌群落中未发现特征菌的存在,但菌群丰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Kazachstania、Rhizopus和Rhodotorula为两组间差异最显著的3个菌属(P<0.05),且它们在实验组中相对丰度均高于对照组。结论阴道真菌丰度的显著变化可能与胚胎停育相关,尤其是Rhizopus丰度显著升高应当引起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停育 高通量测序 阴道菌群 真菌 阴道
原文传递
奶牛阴道菌群分析与乳酸菌的分离及鉴定 被引量:4
19
作者 侯荣伦 程超 +4 位作者 付艳茹 刘彦民 李利平 郝永清 黄少磊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5期393-397,共5页
目的研究奶牛阴道菌群,并从健康奶牛阴道分离出产酸能力很强的乳酸菌。方法采用常规的方法对奶牛阴道进行细菌的分离及鉴定,并进行菌群分析。结果健康奶牛阴道优势菌群主要为乳酸菌(P<0.01),屡配不孕奶牛阴道优势菌群主要为金黄色葡... 目的研究奶牛阴道菌群,并从健康奶牛阴道分离出产酸能力很强的乳酸菌。方法采用常规的方法对奶牛阴道进行细菌的分离及鉴定,并进行菌群分析。结果健康奶牛阴道优势菌群主要为乳酸菌(P<0.01),屡配不孕奶牛阴道优势菌群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P<0.01);从健康奶牛阴道分离出的乳酸菌为55株,其中产酸能力很强的6株乳酸菌鉴定结果分别为Lactobacillus plantarum、Lactobacillus brevis、Enterococcus faecalis、Lactococcus garvieae、Lactobacillus kitasatonis和Lactobacillus amylovorus。结论奶牛阴道菌群中分离的6株乳酸菌可作为潜在的奶牛阴道微生态制剂进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阴道 菌群 乳酸菌 分离与鉴定
原文传递
阴道炎五项指标联合检测法在阴道微生态评价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8
20
作者 吴鸿滨 薛凤霞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1年第10期2196-2199,共4页
目的探讨阴道炎五项指标联合检测法在阴道微生态评价中的价值,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进行检查的女性2500例,对所有人群的阴道微生态情况应用阴道炎五项指标联合检测法与常规湿片镜... 目的探讨阴道炎五项指标联合检测法在阴道微生态评价中的价值,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进行检查的女性2500例,对所有人群的阴道微生态情况应用阴道炎五项指标联合检测法与常规湿片镜检方法进行评估。分析两种检测方法最终结果、阴道炎五项指标联合检测法最终的检查结果、菌群异常、正常预成酶阳性率。结果阴道炎五项指标联合检测法符合率为93.56%,特异度为87.14%,灵敏度为95.41%。湿片镜检法检出阳性率为76.92%,阴道炎五项指标联合检测法检出阳性率为77.60%,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500例人群进行阴道炎五项指标联合检测法最终的结果为:菌群正常1338例(53.52%)、菌群失调911例(36.44%)、菌群抑制174例(6.96%)、菌群增殖过度34例(1.36%)、检查到病原体43例(1.72%)。菌群异常预成酶阳性率高于菌群正常预成酶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阴道炎五项指标联合检测法的操作方法简单便捷,灵敏度较高,可以将其作为临床快速筛查阴道炎的常用方法,通过该方法可以对阴道微生态情况进行准确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炎 五项指标联合检测法 阴道微生态评价 菌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