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ariations of δ^(18)O in Precipitation along Vapor Transport Paths 被引量:9
1
作者 章新平 刘晶淼 +2 位作者 田立德 何元庆 姚檀栋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04年第4期562-572,共11页
Three sampling cross sections along the south path starting from the Tropics through the vapor passage in the Yunnan-Guizhou Plateau to the middle-low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the north path from West China, via ... Three sampling cross sections along the south path starting from the Tropics through the vapor passage in the Yunnan-Guizhou Plateau to the middle-low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the north path from West China, via North China, to Japan under the westerlies, and the plateau path from South Asia over the Himalayas to the northern Tibetan Plateau, are set up, based on the IAEA (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WMO global survey network and sampling sites on the Tibetan Plateau. The variations, and the relationship with precipitation and temperature, of the δ18 O in precipitation along the three cross sections a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Along the south path, the seasonal differences of mean δ18O in precipitation are small at the stations located in the Tropics, but increase markedly from Bangkok towards the north, with the δ18O in the rainy season smaller than in,the dry season. The δ18O values in precipitation fluctuate on the whole, which shows that there are different vapor sources. Along the north path, the seasonal differences of the mean δ18O in precipitation for the stations in the west of Zhengzhou are all greater than in the east of Zhengzhou. During the cold half of the year, the mean δ18O in precipitation reaches its minimum at Urumqi with the lowest temperature due to the wide, cold high pressure over Mongolia, then increases gradually with longitude, and remains at roughly the same level at the stations eastward from Zhengzhou. During the warm half of the year, the δ18O values in precipitation are lower in the east than in the west, markedly influenced by the summer monsoon over East Asia. Along the plateau path, the mean δ18O values in precipitation in the rainy season are correspondingly high in the southern parts of the Indian subcontinent, and then decrease gradually with latitude. A sharp depletion of the stable isotopic compositions in precipitation takes place due to the very strong rainout of the stable isotopic compositions in vapor in the process of lifting over the southern slope of the Himalayas. The low level of the δ18O in precipitation is from Nyalam to the Tanggula Mountains during the rainy season, but δ18O increases persistently with increasing latitude from the Tanggula Mountains to the northern Tibetan Plateau because of the replenishment of vapor with relatively heavy stable isotopic compositions originating from the inner plateau. During the dry season, the mean δ18O values in precipitation basically decrease along the path from the south to the north. Generally, the mean δ18O in precipitation during the rainy season is lower than in the dry season for the regions controlled by the monsoons over South Asia or the plateau, and opposite for the regions without a monsoon or with a weak monso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ble isotope vapor transport path TEMPERATURE PRECIPITATION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一次持续性暴雨的水汽输送特征 被引量:3
2
作者 王佳津 肖红茹 +1 位作者 杨康权 王彬雁 《干旱气象》 2023年第3期474-482,共9页
为深入认识四川盆地持续性暴雨的水汽特征及来源,提高该地区暴雨预报能力,利用四川省4955个国家级及区域级自动气象站资料、全球资料同化系统(Global Data Assimilation System,GDAS)资料、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uropean Centre for Me... 为深入认识四川盆地持续性暴雨的水汽特征及来源,提高该地区暴雨预报能力,利用四川省4955个国家级及区域级自动气象站资料、全球资料同化系统(Global Data Assimilation System,GDAS)资料、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ECMWF)第五代大气再分析资料(ERA5),基于拉格朗日方法对四川盆地2020年8月的一次持续性暴雨过程的水汽输送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强降水开始前和强降水过程中,不同起始高度层水汽输送特征有所不同。中高层起始高度(5500~10000 m),强降水开始前气团轨迹源地主要为低纬洋面,而在强降水过程中调整为地中海南岸并为盆地带来中高纬西风带干冷空气;中低层起始高度(1500~5500 m),降水过程中气团轨迹源地由地中海南岸逐渐调整为低纬洋面并为盆地带来低纬洋面暖湿空气;低层起始高度(地面至1500 m),强降水开始前轨迹源地率先调整为低纬洋面并为盆地输送比中低层更为暖湿的气流。统计不同源地水汽贡献率可知,孟加拉湾—泰国湾的水汽占主导(66.6%)、阿拉伯海次之(23.9%)、中国南海最低(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格朗日 四川 水汽输送 暴雨 水汽路径
下载PDF
滇中喀斯特地区大气降水水汽来源和输送特征 被引量:1
3
作者 彭晓红 丁文荣 陈相标 《气象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81-789,共9页
本文利用2010—2019年滇中石林县的全球再分析资料,通过HYSPLIT模型的后向轨迹对不同季节和不同高度的水汽来源进行追踪和分析。结果表明:石林县四季的水汽源地和水汽运移路径存在差异。春季水汽主要来源于受高空西风影响的欧亚大陆和... 本文利用2010—2019年滇中石林县的全球再分析资料,通过HYSPLIT模型的后向轨迹对不同季节和不同高度的水汽来源进行追踪和分析。结果表明:石林县四季的水汽源地和水汽运移路径存在差异。春季水汽主要来源于受高空西风影响的欧亚大陆和非洲北部,夏季水汽主要来源于孟加拉湾,南海和西太平洋海域,秋季水汽主要来源于孟加拉湾—南海和西太平洋,冬季主要来源于欧亚大陆和非洲北部的高空西风、孟加拉湾海域。石林县的水汽通道有阿拉伯海和孟加拉湾—南海、西太平洋、欧亚非大陆、局地五条水汽通道,且春夏秋冬四季的不同高度层的水汽输送通道和水汽贡献率存在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汽来源 运移路径 输送特征 贡献率 HYSPLIT模型 石林县
下载PDF
达州“8.8”特大暴雨过程水汽输送特征分析
4
作者 罗贵东 甘丛槐 +1 位作者 肖月鹏 谢静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23年第S01期19-25,共7页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全球同化系统(GDAS)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基于HYSPLIT4模型,分析了2021年8月8日达州特大暴雨的水汽输送情况。结果表明:(1)此次极端暴雨天气过程中,环流背景和西南涡的位置、强度和移动速度等均利于暴雨的发生,...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全球同化系统(GDAS)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基于HYSPLIT4模型,分析了2021年8月8日达州特大暴雨的水汽输送情况。结果表明:(1)此次极端暴雨天气过程中,环流背景和西南涡的位置、强度和移动速度等均利于暴雨的发生,达州南部的渠县、大竹为水汽辐合的大值中心。(2)不同高度水汽输送路径和比例不同,水汽输送路径主要有3条:来自阿拉伯海和孟加拉湾的西南路径,来自周边地区的偏南路径以及来自东海和西太平洋的偏东路径(3)东海水汽贡献率最高,周边地区次之,最后是孟加拉湾和阿拉伯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暴雨 水汽路径 水汽输送 水汽源地
下载PDF
亚洲降水中δ^(18)O沿不同水汽输送路径的变化 被引量:48
5
作者 章新平 刘晶淼 +1 位作者 田立德 姚檀栋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99-708,共10页
利用IAEA/WMO全球监测网和青藏高原的监测站,建立了由赤道地区经我国西南水汽通道至长江中下游的南方水汽输送路径、沿西风带自我国西部经华北至日本的北方水汽输送路径以及自南亚穿喜马拉雅山到我国青藏高原的水汽输送路径的取样剖面,... 利用IAEA/WMO全球监测网和青藏高原的监测站,建立了由赤道地区经我国西南水汽通道至长江中下游的南方水汽输送路径、沿西风带自我国西部经华北至日本的北方水汽输送路径以及自南亚穿喜马拉雅山到我国青藏高原的水汽输送路径的取样剖面,比较了三条水汽路径在不同季节降水中啄18O的变化及其与温度、降水量的关系。沿南方水汽路径,低纬度地区取样站降水中平均啄18O的季节差异较小。沿北方水汽路径,郑州以西取样站平均啄18O的季节差均大于郑州以东的取样站。随着经度的增加,降水中平均啄18O的季节差减小。沿高原水汽路径,印度次大陆南部降水中的啄18O相对较高,随着纬度的增加,降水中啄18O逐渐减小。在翻越喜马拉雅山后,由于强烈的洗涤作用,降水中啄18O急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 水汽输送 路径 温度 稳定同位素
下载PDF
西南水汽通道上昆明站降水中的稳定同位素 被引量:42
6
作者 章新平 孙维贞 刘晶淼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65-669,共5页
位于西南水汽通道上的昆明站降水中的稳定同位素比率具有显著的季节变化.旱季(11~4月)降水中平均δ18O明显高于雨季(5~10月).显著的降水量效应说明昆明站降水的水汽主要来源于低纬度海洋.与全球大气水线相比,昆明站大气水线的斜率和... 位于西南水汽通道上的昆明站降水中的稳定同位素比率具有显著的季节变化.旱季(11~4月)降水中平均δ18O明显高于雨季(5~10月).显著的降水量效应说明昆明站降水的水汽主要来源于低纬度海洋.与全球大气水线相比,昆明站大气水线的斜率和常数项均较小.这与雨滴在未饱和大气中降落时重同位素的蒸发富集作用有关.统计分析显示,近地面温度露点差△Td与降水中稳定同位素比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旱季,受大陆性气团的影响,空气干燥,降水量小,大气中△Td大,因此蒸发强,重同位素的富集作用强,从而降水中稳定同位素比率高;在雨季,受来自海洋水汽的影响,空气湿润,降水量大,大气中△Td小,因此蒸发弱,重同位素的富集作用轻,从而降水中稳定同位素比率低.据此推测,降水量效应可能是不同水汽来源对降水中稳定同位素影响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明 水汽通道 稳定同位素 降水量效应 温度露点差 稳定同位素比率 西南 大气水线 富集作用 空气干燥
下载PDF
沿三条水汽输送路径的降水中δ^(18)O变化特征 被引量:27
7
作者 章新平 田立德 +1 位作者 刘晶淼 姚檀栋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90-196,共7页
分析和比较了沿三条水汽输送路径降水中稳定同位素的变化。沿南方水汽路径,低纬度地区取样站降水中平均δ18O的季节差异较小。自曼谷起,降水中δ18O的季节差异明显增加。沿北方水汽路径,郑州以西取样站暖半年与冷半年平均δ18O的季节差... 分析和比较了沿三条水汽输送路径降水中稳定同位素的变化。沿南方水汽路径,低纬度地区取样站降水中平均δ18O的季节差异较小。自曼谷起,降水中δ18O的季节差异明显增加。沿北方水汽路径,郑州以西取样站暖半年与冷半年平均δ18O的季节差异均大于零。随着经度的增加,降水中平均δ18O的季节差减小。沿高原水汽路径,印度次大陆南部降水中的δ18O相对较高,随着纬度的增加,降水中δ18O逐渐减小。在翻越喜马拉雅山后,由于强烈的洗涤作用,降水中δ18O急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同位素 水汽路径 温度 降水量
下载PDF
西北干旱区夏季强干、湿事件降水环流及水汽输送的再分析 被引量:33
8
作者 蔡英 宋敏红 +2 位作者 钱正安 吴统文 栾晨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97-610,共14页
为深入分析西北内陆干旱区夏季降水的主要水汽源地及其输送通道,首先,梳理和评述了过去50年西北干旱区水汽输送的研究进展和问题;接着,利用国家气象局信息中心近50年的实测降水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等,挑选更多有代表性的强干、湿日(月... 为深入分析西北内陆干旱区夏季降水的主要水汽源地及其输送通道,首先,梳理和评述了过去50年西北干旱区水汽输送的研究进展和问题;接着,利用国家气象局信息中心近50年的实测降水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等,挑选更多有代表性的强干、湿日(月)事件,再进行环流和水汽输送的对比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过去西北干旱区各地的干、湿环流研究共识多,进展快;而水汽输送分析依旧众说纷纭。(2)过去的水汽输送分析联系降水环流不够;针对西北干旱区降水特点不够;还应加进数值模拟等分析手段。(3)在本文诊断分析和先前数值模拟基础上,指出西北内陆旱区夏季降水的主要水汽源地在东南沿海一带,它借助西行台风、西伸了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及柴达木低压等多个天气系统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南侧东南风急流、西侧南风低空急流及河西偏东风等三支气流的次第密切配合,首先,水汽被输送到四川盆地;接着,被北输到西北区东部;继而,再被接力西输到河西走廊及南疆盆地东部。谓之"三支气流+两个中转站的三棒接力"式水汽输送模型。它是夏季输向西北内陆旱区的主要水汽输送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西北干旱区 强干、湿事件 干、湿环流型 聚类分析 水汽输送通道
下载PDF
南亚高压突变引起的一次新疆暴雨天气研究 被引量:63
9
作者 杨莲梅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21-25,共5页
分析了 2 0 0 1年夏季一次最强的全疆性大降水天气过程 ,指出暴雨是在大尺度环流异常突变的形势下 ,高、中、低层多种尺度系统相互作用及恰当配置的结果。给出了影响新疆的水汽路径和输送方式模式 ,认为阿拉伯海和孟加拉湾的水汽通过接... 分析了 2 0 0 1年夏季一次最强的全疆性大降水天气过程 ,指出暴雨是在大尺度环流异常突变的形势下 ,高、中、低层多种尺度系统相互作用及恰当配置的结果。给出了影响新疆的水汽路径和输送方式模式 ,认为阿拉伯海和孟加拉湾的水汽通过接力方式可以影响南疆、东疆 ,并探讨了新疆暴雨与能量锋的关系 ,总结了指标 ,加深了对新疆尤其是南疆暴雨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亚 高压突变 新疆 暴雨 天气研究 水汽路径 输送方式
下载PDF
影响云南高原地区的南海西行台风水汽输送特征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曼 许美玲 +3 位作者 段旭 张瑾文 陈新梅 李华宏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84-592,共9页
南海西行台风是云南高原地区重要的降水天气系统之一,研究其水汽输送特征为本地降水预报和分析研究提供了前期基础。本文利用2010-2019年10年的南海西行台风样本资料和NCEP再分析数据,研究了影响云南高原地区的南海西行台风水汽输送特... 南海西行台风是云南高原地区重要的降水天气系统之一,研究其水汽输送特征为本地降水预报和分析研究提供了前期基础。本文利用2010-2019年10年的南海西行台风样本资料和NCEP再分析数据,研究了影响云南高原地区的南海西行台风水汽输送特征。结果表明:(1)西行登陆台风向云南水汽输送路径主要是东、南、北方三个方向,东侧面水汽输入最大,北侧面水汽输入最小,这两个方向的水汽来源自南海,南侧面水汽输入较东侧面小、比北侧面大,水汽来源自南海和孟加拉湾;(2)东面和南面是两个水汽输入主要方向,北部湾登陆西行台风对云南的影响大于海南岛以东登陆的西行台风;(3)海南岛以东登陆的西行台风东侧面水汽输入大值中心比其他类型台风偏北,南侧面水汽输入分布东西部区域各存在一个相对的大值中心;(4)东侧面北部湾登陆西行台风水汽输入登陆前后6 h达到最大,海南岛以东登陆西行台风稍有滞后,登陆后6~12 h达到最大;(5)南侧面东部区域登陆西行台风水汽输入峰值出现在登陆后12~24 h,南侧面西部区域登陆西行台风水汽输入情况比较复杂,受孟加拉湾与南海两支水汽输送叠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西行台风 水汽输送特征 云南高原地区 登陆 水汽带
下载PDF
三江源地区暴雨的水汽输送源地及路径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王美月 王磊 +2 位作者 李谢辉 王春远 王翔跃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8-78,共11页
利用NCAR/NCEP再分析数据,首先分析了2018年7月22-23日(简称"0722")和8月2-3日(简称"0802")三江源地区两次暴雨天气过程的天气形势和水汽输送特征,然后用WRF模型输出数据驱动HYSPLIT模型,定量分析两次暴雨的水汽输... 利用NCAR/NCEP再分析数据,首先分析了2018年7月22-23日(简称"0722")和8月2-3日(简称"0802")三江源地区两次暴雨天气过程的天气形势和水汽输送特征,然后用WRF模型输出数据驱动HYSPLIT模型,定量分析两次暴雨的水汽输送路径及各路径的水汽贡献率。研究表明:两次暴雨的主要影响系统均为三江源东部地区形成的低涡和切变线,低涡系统的演变和进退对暴雨的强度和落区有很大影响;HYSPLIT模型使用WRF模型输出的高分辨率数据作为初始场,模拟效果良好;两次暴雨的主要水汽均来源于西南和东南路径。西南路径的水汽来自孟加拉湾,通过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水汽输送通道输送至暴雨区。东南路径的水汽来自于东海和南海,从广东和湖南等地向西北传输至暴雨区;"0722"暴雨中还存在西北路径的水汽输送,此路径的水汽输送贡献率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数值模拟 水汽输送路径 水汽输送贡献率
下载PDF
青藏高原及附近水汽输送对其夏季降水影响的分析 被引量:41
12
作者 林厚博 游庆龙 +1 位作者 焦洋 闵锦忠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09-317,共9页
利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提供的1979-2010年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分析了青藏高原(下称高原)及附近夏季水汽输送通量分布情况,并结合基于迄今为止最全面的地面观测数据形成的高分辨率降水资料分析出4条影响夏季高原降水的水汽通... 利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提供的1979-2010年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分析了青藏高原(下称高原)及附近夏季水汽输送通量分布情况,并结合基于迄今为止最全面的地面观测数据形成的高分辨率降水资料分析出4条影响夏季高原降水的水汽通道:西风带、阿拉伯海、孟加拉湾北部及南海通道。结果表明:高原夏季降水量高值年(1979、1984、1996、1998、2002、2004、2007年)、低值年(1994、2001、2006年)与孟加拉湾北部通道水汽输送强弱年有较好对应。夏季西风带通道的影响较弱,与其他3条低纬度通道的相关系数较小,是相对独立的水汽通道,主要影响高原西北部从狮泉河至塔里木盆地南侧地区;孟加拉湾北部通道影响高原中南偏东部地区;南海通道则对高原东南部以及中南部那曲、林芝、昌都、玉树等地区有影响;而阿拉伯海水汽通道与其他水汽通道都呈负相关关系,其中与孟加拉湾北部通道相关关系最显著,相关系数达到-0.65,该通道通过调节孟加拉湾北部通道和南海通道的向西水汽输送分量来影响高原中南偏西部地区的夏季降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水汽输送通量与通道 降水
下载PDF
GNSS水汽与降水比较及用于河北省水汽通道探测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勇 毛志锋 曾昭扬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7-112,共6页
河北省地形复杂,夏季多发生短时强降水和暴雨等强对流天气。有必要利用GNSS水汽开展短时天气预报研究。该文首先利用河北省CORS网2013年5-8月GNSS站点数据和气象数据开展了GNSS水汽与实际降水的比较,然后依据6次降水过程中GNSS PWV及GNS... 河北省地形复杂,夏季多发生短时强降水和暴雨等强对流天气。有必要利用GNSS水汽开展短时天气预报研究。该文首先利用河北省CORS网2013年5-8月GNSS站点数据和气象数据开展了GNSS水汽与实际降水的比较,然后依据6次降水过程中GNSS PWV及GNSS△PWV的变化来探测河北省夏季水汽通道。研究发现:接近60%的GNSS水汽序列峰值超前于实际降水,可利用测站GNSS水汽变化进行降水预报。GNSS PWV的空间变化趋势与水汽通道的方向一致,证实了河北省夏季存在西北-东南方向和西南-东北方向两条水汽通道。研究结果可为河北省短时强降雨的预报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SS 水汽 降水 河北省 水汽通道
下载PDF
黄河源区中雨近地面水汽输送特征及路径分析
14
作者 康倍铭 杨佳泉 +2 位作者 余化龙 吴丹华 魏加华 《青海大学学报》 2021年第4期11-17,25,共8页
为探明黄河源区中雨近地面水汽输送特征,采用拉格朗日轨迹模型HYSPLIT 4.9,利用2012-2016年NCEP/NCAR 0.75°×0.75°三维风场再分析数据、地面气象站点降水数据,对黄河源区中雨近地面水汽迹线进行模拟和聚类分析,探讨黄河... 为探明黄河源区中雨近地面水汽输送特征,采用拉格朗日轨迹模型HYSPLIT 4.9,利用2012-2016年NCEP/NCAR 0.75°×0.75°三维风场再分析数据、地面气象站点降水数据,对黄河源区中雨近地面水汽迹线进行模拟和聚类分析,探讨黄河源区水汽来源、水汽路径和不同水汽路径对源区降水贡献率。结果表明:黄河源区中雨主要集中于5-10月,6个气象站点中雨近地面共有1074条水汽输送迹线,聚类后共8条水汽输送路径,其中有2条水汽输送路径对源区中雨降水起着主导作用,源于印度洋和孟加拉湾附近的西南路径及起源于中亚和巴尔喀什湖附近的西北路径,对该源区的贡献率分别为36.2%、25.6%,西南路径的水汽贡献率大于西北路径。本研究结果对认识黄河源区水汽来源及降水规律、上游来水预报等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源区 HYSPLIT模型 水汽输送路径 水汽特征
下载PDF
影响华北盛夏降水的水汽路径客观定量化的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叶敏 吴永萍 +2 位作者 周杰 吴浩 涂钢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466-477,共12页
基于1951—2011年美国气象环境预报中心/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再分析资料以及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中国160站月平均降水资料,定义垂直于某一截面的平均水汽通量为描述水汽路径强度的客观化指标,计算发现与华北降水密切相关的水汽路径有5条... 基于1951—2011年美国气象环境预报中心/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再分析资料以及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中国160站月平均降水资料,定义垂直于某一截面的平均水汽通量为描述水汽路径强度的客观化指标,计算发现与华北降水密切相关的水汽路径有5条:孟加拉湾水汽路径、太平洋水汽路径、西南和东南汇合水汽路径(以下简称汇合水汽路径)、由西输入水汽路径以及南海水汽路径.研究结果表明,汇合水汽路径、由西输入水汽路径及南海水汽路径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这种年代际变化是与华北盛夏降水量的年代际变化基本一致的.通过滑动相关分析可以发现,对华北盛夏降水产生影响的主要是由西输入水汽路径,这可能是受西风带的影响.通过合成分析的结果同样表明由西输入华北的水汽输送增强时,伴随着太平洋水汽路径的输送明显增强,绕过了华南和长江中下游直接输送至华北和东北,从而引起华北和东北的降水量偏多;虽然其他水汽路径对华北盛夏降水的影响相对比较小,但是2000年开始,孟加拉湾水汽路径对华北盛夏降水的影响逐渐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 水汽路径 水汽输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