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riction Behaviors of the Hot Filament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Diamond Film under Ambient Air and Water Lubricating Conditions 被引量:2
1
作者 SHEN Bin SUN Fanghong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09年第5期658-664,共7页
The friction behavior of the hot filament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HFCVD) diamond film plays a critical role on its applications in mechanical fields and largely depends on the environment. Studies on the tribologi... The friction behavior of the hot filament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HFCVD) diamond film plays a critical role on its applications in mechanical fields and largely depends on the environment. Studies on the tribological properties of HFCVD diamond films coated on Co-cemented tungsten carbide (WC-Co) substrates are rarely reported in available literatures, especially in the water lubricating conditions. In this paper, conventional microcrystalline diamond(MCD) and fine-grained diamond(FGD) films are deposited on WC-Co substrates and their friction properties are evaluated on a reciprocating ball-on-plate tribometer, where they are brought to slide against ball-bearing steel and copper balls in dry and water lubricating conditions.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 atomic force microscopy(AFM), surface profilometer and Raman spectroscopy are adopted to characterize as-deposited diamond films; SEM and energy dispersive X-ray(EDX) a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worn region on the surfaces of both counterface balls and diamond films.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the friction coefficient of HFCVD diamond films always starts with a high initial value, and then gradually transits to a relative stable state. For a given counterface and a sliding condition, the FGD film presents lower stable friction coefficients by 0.02-0.03 than MCD film. The transferred materials adhered on sliding interface are supposed to have predominate effect on the friction behaviors of HFCVD diamond films. Furthermore, the effect of water lubricating on reducing friction coefficient is significant. For a given counterpart, the stable friction coefficients of MCD or FGD films reduce by about 0.07-0.08 while sliding in the water lubricating condition, relative to in dry sliding condition. This study is beneficial for widespread applications of HFCVD diamond coated mechanical components and adopting water lubricating system, replacing ofoil lubricating, in a variety of mechanical processing fields to implement the green production pro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t filament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HFCVD) diamond films friction behavior water lubricating
下载PDF
Tribological behaviors of spot-textured TiN coatings on M2 high-speed steel under boundary lubricated conditions 被引量:4
2
作者 Guangneng Dong Meng Hua +2 位作者 Jian Li Hing-Yin Ma Youbai Xie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CSCD 2007年第4期350-355,共6页
The effect of sliding duration on the tribological behaviors of spot patterned coatings was investigated. Two patterns based on 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 (PVD) TiN coatings were used, such as, in-lined (IN) and st... The effect of sliding duration on the tribological behaviors of spot patterned coatings was investigated. Two patterns based on 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 (PVD) TiN coatings were used, such as, in-lined (IN) and staggered (ST) spots. The tribological behaviors were evaluated by using a Cameron-Plint wear test rig. The M2 steel discs deposited TiN coatings with IN and ST patterns slid against the ASSAB 17 tool steel pins at a speed of 0.23 m/s, in Shell Tellus T32 lubricant and were loaded with 900 N. The testing results on disc specimens with two types of PVD TiN spot patterns, all coated with a bias voltage of-180 V and slid for 4, 8 and 11 h respectively, were presented.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in-lined coatings possessed relatively better wear behaviors than the staggered pattern coatings. Mechanisms for such superiority and for the cause of peeling were discussed. A relevant design approach was suggested for the application of such patterned coatin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apor deposited coating TEXTURE friction WEAR boundary lubrication
下载PDF
纳米MoS_(2)固体薄膜制备及在钢领上的应用研究
3
作者 张一鸣 张天羿 +2 位作者 何瑶 陈志军 曹根阳 《纺织器材》 2024年第3期1-6,共6页
为了减小纺织机械及器材专件的摩擦磨损,对比分析普通MoS_(2)油和脂与纳米MoS_(2)固体薄膜的润滑机理和特性,提出一种在钢领上采用真空化学气相沉积法合成纳米MoS_(2)固体薄膜的制备工艺;通过X射线衍射谱图和原子力显微镜,分析纳米MoS_... 为了减小纺织机械及器材专件的摩擦磨损,对比分析普通MoS_(2)油和脂与纳米MoS_(2)固体薄膜的润滑机理和特性,提出一种在钢领上采用真空化学气相沉积法合成纳米MoS_(2)固体薄膜的制备工艺;通过X射线衍射谱图和原子力显微镜,分析纳米MoS_(2)固体薄膜的组织结构及表面形貌,并对纳米MoS_(2)钢领进行镀铬镀氟渗杂复合膜处理。通过对比纳米MoS_(2)固体薄膜钢领与普通钢领纺纱质量,指出:纳米MoS_(2)固体薄膜具有优异的润滑性能,可以代替普通润滑油,达到纺织设备及器材专件少用油、不用油及无油自润滑的目的;纳米MoS_(2)的制备方法是制约其应用和发展的瓶颈;镀铬镀氟渗杂复合膜纳米MoS_(2)钢领在潮湿环境中不易生锈,较普通钢领的成纱质量好,值车工劳动强度小,钢领使用寿命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气相沉积法 纳米MoS_(2) 固体薄膜 流体润滑 钢领 摩擦 磨损 渗杂
下载PDF
磁场辅助纳米流体气雾渗透沉积特性及其加工性能
4
作者 吕涛 于爱兵 +2 位作者 许雪峰 马敏海 赵丛林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320-2329,共10页
为了改善机加工过程中油基气雾润滑形成的高油雾质量浓度环境,提出磁场辅助纳米流体气雾润滑技术.该技术可以大幅降低作业环境的油雾质量浓度.搭建磁场辅助气雾装置,配制水基Fe3O4纳米流体切削液.研究磁场影响下纳米流体气雾的渗透和沉... 为了改善机加工过程中油基气雾润滑形成的高油雾质量浓度环境,提出磁场辅助纳米流体气雾润滑技术.该技术可以大幅降低作业环境的油雾质量浓度.搭建磁场辅助气雾装置,配制水基Fe3O4纳米流体切削液.研究磁场影响下纳米流体气雾的渗透和沉积特性.对比考察磁化气雾在铣削430不锈钢过程中的油雾质量浓度和加工性能.结果表明,磁场影响下的纳米流体气雾渗透能力提升,沉积量增多.当磁感应强度为60 mT时,纳米流体气雾润滑下的油雾质量浓度、刀具磨损量、切削力和粗糙度分别比植物油气雾润滑低66.3%、22.7%、14.6%和23.4%.磁场影响下的纳米流体易沉积且渗透进刀-屑接触界面的毛细微缝中发挥润滑冷却作用,抑制油雾的弥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场辅助 气雾润滑 渗透 油雾质量浓度 刀具磨损 切削力 粗糙度
下载PDF
基于光闪烁法的油雾浓度在线检测方法研究
5
作者 林光耀 胡飞 +1 位作者 姬忠礼 刘震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3-117,共15页
针对压缩机出口除油器效率性能评价,提出一种基于光闪烁法的润滑油油雾液滴浓度在线检测方法。基于颗粒系层模型和Lambert-Beer定律,以层测量体透过率作为泊松分布随机变量,推导了光闪烁法在长光程平行光束下的颗粒浓度检测模型。闪烁... 针对压缩机出口除油器效率性能评价,提出一种基于光闪烁法的润滑油油雾液滴浓度在线检测方法。基于颗粒系层模型和Lambert-Beer定律,以层测量体透过率作为泊松分布随机变量,推导了光闪烁法在长光程平行光束下的颗粒浓度检测模型。闪烁频率根据测量体大小、颗粒直径和颗粒速度确定,并通过影响闪烁信号的拟合方差影响检测精度。对于某型压缩机润滑油,通过光谱扫描和主成分分析法确定了在可见光波段,400 nm波长光束具有最佳的检测灵敏度和正相关性。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光透射法,在0~50 mg·m^(−3)油雾浓度范围内基于光闪烁法检测标定结果误差小于10%,线性相关系数R2=0.9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闪烁法 润滑油油雾 颗粒浓度测量 光闪烁频率 最佳检测波长
下载PDF
中药汽雾透皮疗法对外周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6
作者 赵玉 刘兰克 杜鸽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CAS 2024年第9期89-94,共6页
目的:探讨中药汽雾透皮疗法治疗外周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9月~2023年9月期间于某院就诊的100例外周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中... 目的:探讨中药汽雾透皮疗法治疗外周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9月~2023年9月期间于某院就诊的100例外周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中药外敷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中药汽雾透皮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病情改善情况、疼痛变化情况[数字分级评分法(NRS)]、安全性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8.00%)高于对照组(82.00%,P<0.05);观察组患者红、肿、热、痛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静脉炎分级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用药后30min、1h、3h、6h、12h、1d、2d、3d、4d和5d N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安全性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94.00%)高于对照组(70.00%,P<0.05)。结论:中药汽雾透皮疗法治疗外周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患者临床疗效较佳,可快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患者满意度,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汽雾透皮疗法 外周静脉 留置针 静脉炎 疼痛
下载PDF
Experimental study of oil mist characteristics generated from minimum quantity lubrication and flood cooling 被引量:1
7
作者 Yiwen Wang Alicia Murga +2 位作者 Zhengwei Long Sung-Jun Yoo Kazuhide Ito 《Energy and Built Environment》 2021年第1期45-55,共11页
The use of metalworking fluids during machining can generate oil mist and endanger the health of workers.In order to study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emission laws of oil mist generated by machining,this study constructe... The use of metalworking fluids during machining can generate oil mist and endanger the health of workers.In order to study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emission laws of oil mist generated by machining,this study constructed a test bench to simulate the turning process.Parameters affecting the oil mist generated in the minimum quantity lubrication(MQL)mode and flood cooling mode were studied by means of single-factor experiments,and the formation mechanisms of oil mist were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il mist generated by the MQL system has two main sources,the initial escape of oil mist into the air and the evaporation/condensation of oil mist.The centrifugation has almost no effect on oil mist formation in the MQL mode.The mass concentration of oil mist generated by the MQL system is proportional to the cutting oil flow rate.When the work-piece is at room temperature,increasing the air supply pressure and nozzle distance,increases the oil mist mass concentration.For the flood cooling mode,the concentration of centrifugal aerosol is linearly and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relative centrifugal force generated by the work-piece,and the coefficient of determination(R 2)is above 0.97.The oil mist mass concentrations in MQL mode is 8.33 mg/m^(3)~305.88 mg/m^(3).The MMD and SMD are 0.74μm to 4.42μm and 0.31μm to 2.14μm,respectively.The oil mist mass concentrations in flood cooling mode is 0.2 mg/m^(3)~22.42 mg/m^(3).The MMD and SMD are 1.81μm to 6.58μm and 0.45μm to 5.13μm,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il mist Metalworking fluids Minimum quantity lubrication Flood cooling TURNING
原文传递
绿色切削微量润滑技术润滑剂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32
8
作者 袁松梅 朱光远 王莉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131-140,共10页
微量润滑技术作为一种典型的绿色冷却润滑方式,近年来逐渐受到科学界和产业界的重视。而目前在微量润滑技术工程化应用中,由于机理研究的缺乏,在加工工艺参数的选择上始终存在盲目性,也难以实现微量润滑系统参数与加工工艺参数的最佳匹... 微量润滑技术作为一种典型的绿色冷却润滑方式,近年来逐渐受到科学界和产业界的重视。而目前在微量润滑技术工程化应用中,由于机理研究的缺乏,在加工工艺参数的选择上始终存在盲目性,也难以实现微量润滑系统参数与加工工艺参数的最佳匹配,以达到最优的切削效果。作为微量润滑技术工程化应用中的关键因素之一,润滑剂特性决定于工艺参数及润滑剂的理化性质,并直接影响到微量润滑技术的冷却润滑效果。综述微量润滑技术雾粒特性、渗透特性及润滑剂选择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旨在建立其与切削性能之间的量化关系。这些研究可为进一步揭示微量润滑技术增效机理提供理论依据;为微量润滑系统参数和工艺参数的优化,选择和研制微量润滑专用润滑剂,建立微量润滑绿色切削整体解决方案提供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润滑技术 雾粒特性 渗透特性 润滑剂
下载PDF
液体黏度和表面张力对雾化颗粒粒径的影响 被引量:16
9
作者 陈建文 张志伟 +1 位作者 王长周 宋锦春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023-1025,共3页
针对工业技术中的液体雾化过程,探讨了液体自身的物理性质如黏性力、表面张力等对雾化效果的影响情况.采用二流外混式雾化器对N46机械油与150号齿轮油等不同黏度的液体及不同表面张力的液体进行实验,采用CLY-2003型激光粒度仪测量雾化... 针对工业技术中的液体雾化过程,探讨了液体自身的物理性质如黏性力、表面张力等对雾化效果的影响情况.采用二流外混式雾化器对N46机械油与150号齿轮油等不同黏度的液体及不同表面张力的液体进行实验,采用CLY-2003型激光粒度仪测量雾化后的粒径及其分布情况.测试结果表明,黏度和表面张力都是阻碍表面波振幅增大的因素,在相同的雾化压力下,黏度和表面张力大的液体雾化颗粒粒径相对较大,即雾化效果相对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度 表面张力 雾化 油雾润滑 粒径
下载PDF
微量润滑系统参数对切削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8
10
作者 赵威 何宁 +2 位作者 李亮 杨吟飞 史琦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184-189,共6页
微量润滑(Minimum quantity lubrication,MQL)切削是现代机加工领域一项先进的准干式切削技术,但微量润滑切削过程中产生的切削油雾仍会影响切削现场的环境空气质量,危害切削场所人员的健康。基于重量分析法,对微量润滑条件下的切削现... 微量润滑(Minimum quantity lubrication,MQL)切削是现代机加工领域一项先进的准干式切削技术,但微量润滑切削过程中产生的切削油雾仍会影响切削现场的环境空气质量,危害切削场所人员的健康。基于重量分析法,对微量润滑条件下的切削现场油雾浓度进行了测量与分析,揭示了润滑油用量、供气压力、喷射靶距、射流温度以及润滑油特性等微量润滑系统参数对切削现场油雾浓度PM10与PM2.5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润滑油用量是影响切削现场油雾浓度的最主要因素,随着润滑油用量的增加,切削现场油雾浓度显著增大,应控制在15 mL/h以内;在射流温度较低的条件下,空气中悬浮的水汽会发生凝结与黏附现象,从而造成低温微量润滑条件下的油雾浓度检测结果较室温条件下明显增大,但低温微量润滑条件下切削现场油雾浓度会随着射流温度的降低而相对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润滑 环境空气质量 油雾浓度
下载PDF
基于加载接触分析的航空螺旋锥齿轮油雾润滑性能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延忠 孙振宇 +3 位作者 周元子 李国权 郭梅 吕庆军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23-27,共5页
航空动力机匣内的润滑油在高速旋转的螺旋锥齿轮带动下,有一部分润滑油将被激荡成油雾状态,螺旋锥齿轮处于复杂的油气二相混合状态下工作。在螺旋锥齿轮加载接触分析基础上,以弹流润滑理论以及二相流体润滑理论作为理论基础,推导油气混... 航空动力机匣内的润滑油在高速旋转的螺旋锥齿轮带动下,有一部分润滑油将被激荡成油雾状态,螺旋锥齿轮处于复杂的油气二相混合状态下工作。在螺旋锥齿轮加载接触分析基础上,以弹流润滑理论以及二相流体润滑理论作为理论基础,推导油气混和状态下润滑油黏度和密度特性方程,通过数值计算方法,研究润滑油不同含气率下螺旋锥齿轮轮齿表面油膜厚度及压力分布。结果表明,含气率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可以有效增加油膜厚度,减小压力峰值,从而提高螺旋锥齿轮的接触性能和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锥齿轮 油雾润滑 含气率 油膜厚度 压力分布
下载PDF
水蒸气冷却润滑时高温合金的绿色切削试验 被引量:7
12
作者 韩荣第 张悦 +2 位作者 杨占军 李鹏 王扬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8-102,共5页
为实现高温合金用水蒸气作冷却润滑剂的绿色切削,研制了600~800W的小型过热水蒸气发生器,并用YG6硬质合金刀具对镍基高温合金GH4169进行了单因素切削试验,效果明显:用水蒸气时,与干切、乳化液相比,主切削力分别减小了15%~20%... 为实现高温合金用水蒸气作冷却润滑剂的绿色切削,研制了600~800W的小型过热水蒸气发生器,并用YG6硬质合金刀具对镍基高温合金GH4169进行了单因素切削试验,效果明显:用水蒸气时,与干切、乳化液相比,主切削力分别减小了15%~20%和10%~15%,切削温度分别降低了20%~30%和10%~20%,并建立了切削力和切削温度的经验公式;变形系数也有减小;切屑多为螺卷屑。由于水蒸气分子直径远小于乳化液中水包油粒径,气态水分子容易进入刀一屑间的毛细管,故具有良好的冷却润滑性能。水蒸气可替代乳化液作冷却润滑剂,且来源广泛,又无污染,从而可实现高温合金的绿色切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切削 水蒸气 高温合金 冷却 润滑
下载PDF
关于油雾润滑中油雾浓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5
13
作者 陈建文 宋锦春 +1 位作者 张志伟 邱晔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66-568,共3页
通过对雾化装置进油管口的流动过程进行流体力学特性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油雾浓度的数学模型,经理论分析获得了影响油雾浓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即介质温度与喉部压力等.并通过实验测试获得了这些影响因素的数据并绘制出实验结果曲线,... 通过对雾化装置进油管口的流动过程进行流体力学特性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油雾浓度的数学模型,经理论分析获得了影响油雾浓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即介质温度与喉部压力等.并通过实验测试获得了这些影响因素的数据并绘制出实验结果曲线,结果表明:润滑油温度在50-60℃、气温在60-80℃时雾化效果最好;空气压力在180-240 kPa之间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雾浓度 润滑油温度 空气温度 空气压力 黏度 密度
下载PDF
基于复合油雾喷射润滑的飞机钛合金蒙皮原位钻削技术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高昆 齐乐华 +2 位作者 郁大照 罗俊 钟宋义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198-204,共7页
针对传统钻孔技术难以满足新机钛合金蒙皮损伤修理要求,高能技术无法适应战伤抢修等问题,在分析复合雾滴喷射(Combined mist-jet, CMJ)润滑作用机理及其对钻削力影响的基础上,设计开发了便携式纯气动CMJ发生装置和钛合金蒙皮原位... 针对传统钻孔技术难以满足新机钛合金蒙皮损伤修理要求,高能技术无法适应战伤抢修等问题,在分析复合雾滴喷射(Combined mist-jet, CMJ)润滑作用机理及其对钻削力影响的基础上,设计开发了便携式纯气动CMJ发生装置和钛合金蒙皮原位钻孔工具,并用其开展了无润滑干切削、最小量润滑(Minimum quantity lubrication, MQL)和CMJ润滑等三种条件下的钛合金Ti6Al4V(TC4)钻孔试验。结果表明:微量润滑是实现钛合金结构损伤原位切削润滑的有效技术途径,其中,CMJ 润滑效果更佳,在钻削2 mm厚度的TC4板材时,用油量为80~100 mL/h,用水量为200~400 mL/h时,与同等用油量的MQL润滑相比,其轴向钻削力减少24%,出口端毛刺高度降低29%,在钻头寿命内,可钻孔数提高42%;所设计的润滑装置及钻孔工具能够提高钻孔质量和抢修效率,为提升新机钛合金结构损伤外场修复及战伤抢修能力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修理 微量润滑 复合雾滴喷射 TC4钛合金 钻削
下载PDF
滚动轴承润滑方式的分类与选择 被引量:9
15
作者 丛林 王红岩 钟康民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68-70,共3页
依据润滑剂供给轴承时的外观状态将润滑方式分为脂、油两大类润滑方式.并进一步将润滑油润滑分为油浴润滑、连续油流润滑、断续油流润滑、滴油润滑、弥散微滴与油雾润滑五种类型。对各种润滑方式的性能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对技术经济指示... 依据润滑剂供给轴承时的外观状态将润滑方式分为脂、油两大类润滑方式.并进一步将润滑油润滑分为油浴润滑、连续油流润滑、断续油流润滑、滴油润滑、弥散微滴与油雾润滑五种类型。对各种润滑方式的性能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对技术经济指示进行了综合评价,从而给出了滚动轴承润滑方式的选择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润滑方式 脂润滑 油润滑
下载PDF
高速主轴轴承油气润滑的应用试验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松生 刘苏亚 李中行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6-28,共3页
高速主轴轴承油气润滑技术在国外一些工业化国家早已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对高速主轴轴承油气润滑技术的应用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试验研究,并与油雾润滑进行了对比应用试验。
关键词 高速 主轴轴承 油气润滑 油雾润滑 轴承 润滑
下载PDF
基于油雾润滑的高速电主轴断油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左涛涛 李松生 +3 位作者 毛华伟 胡志宏 刘思胜 陈萍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0-23,共4页
对基于油雾润滑的高速电主轴进行断油性能试验,利用B&K声学/振动分析系统、红外热像仪等仪器对断油过程中高速电主轴系统的振动特性、主轴轴承内部的润滑、电主轴表面的温度场等状态参数进行监测,并与正常油雾润滑时高速电主轴的状... 对基于油雾润滑的高速电主轴进行断油性能试验,利用B&K声学/振动分析系统、红外热像仪等仪器对断油过程中高速电主轴系统的振动特性、主轴轴承内部的润滑、电主轴表面的温度场等状态参数进行监测,并与正常油雾润滑时高速电主轴的状态参数进行比较,分析研究了断油状态对高速电主轴工作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高速电主轴正常工作时主轴轴承所需要的润滑油量很少;短时间断油对电主轴系统的正常运行状态影响不大,主轴轴承内部的润滑、电主轴系统的振动特性和电主轴的热状态等性能参数能够维持在基本正常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电主轴 油雾润滑 断油试验 状态参数
下载PDF
喷雾冷却和刀具表面涂层复合润滑在切削加工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颜科红 李长生 +6 位作者 朱成顺 刘育 宋昌才 凌智勇 范真 丁建宁 杨继昌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7-19,24,共4页
采用喷雾冷却和固体润滑涂层两者复合的方法来进行切削加工,对切削温度和后刀面磨损量进行了测量,并用SEM和EDAX对刀具后刀面磨损形貌和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切削速度低于200m/min的情况下,单一的喷雾和固体润滑涂层对提高刀具的... 采用喷雾冷却和固体润滑涂层两者复合的方法来进行切削加工,对切削温度和后刀面磨损量进行了测量,并用SEM和EDAX对刀具后刀面磨损形貌和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切削速度低于200m/min的情况下,单一的喷雾和固体润滑涂层对提高刀具的耐磨寿命有明显的作用;在切削速度高于200m/min后,单一的喷雾方法的减磨效果就大幅降低;当速度高于300m/min时单一使用几无效果,而复合法能明显提高刀具的耐磨寿命和加工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雾冷却 固体润滑涂层 切削加工
下载PDF
高速角接触球轴承速度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蒋兴奇 马家驹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052-1055,共4页
以内圆磨床砂轮轴中定压预紧成对串列背对背安装的角接触球轴承为例 ,通过试验研究了结构型式、润滑参数和润滑油对高速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为高速轴承的设计和应用 ,以及润滑参数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高速角接触球轴承 速度性能 试验研究 油雾润滑 润滑油
下载PDF
复合喷雾加工法在切削加工过程中的冷却和润滑效果 被引量:21
20
作者 陈德成 铃木康夫 酒井克彦 《中国机械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1035-1038,共4页
对喷雾加工法应用于连续切削的可能性进行了探讨。复合喷雾加工法是将冷却性能很好的水形成小颗粒的水雾 ,并将其同微量植物油油雾同时供给切削区 ,以降低切削区温度 ,保证微量切削油的润滑性的加工方法。试验结果证明 ,复合喷雾加工法... 对喷雾加工法应用于连续切削的可能性进行了探讨。复合喷雾加工法是将冷却性能很好的水形成小颗粒的水雾 ,并将其同微量植物油油雾同时供给切削区 ,以降低切削区温度 ,保证微量切削油的润滑性的加工方法。试验结果证明 ,复合喷雾加工法对于被认为对切削区供给切削油困难的连续切削 ,也是十分有效的加工方法。应用这种加工方法可提高加工表面的精度 ,改善刀具的磨损 ,并由此实现清洁生产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喷雾 连续切削 冷却性 润滑性 不锈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