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樟子松成熟林年生长对土壤碳·氮·磷变化的影响
1
作者 韩宗育 雷泽勇 +2 位作者 王国晨 高志华 刘玉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期105-109,共5页
[目的]揭示樟子松成熟林年生长对土壤碳、氮、磷的影响。[方法]以科尔沁沙地樟子松人工成熟林为研究对象,以截根处理为对照,采集0~10、10~20、20~40和40~60 cm土层土壤样品,测定土壤有机碳、全氮、碱解氮、全磷、有效磷含量,研究樟子松... [目的]揭示樟子松成熟林年生长对土壤碳、氮、磷的影响。[方法]以科尔沁沙地樟子松人工成熟林为研究对象,以截根处理为对照,采集0~10、10~20、20~40和40~60 cm土层土壤样品,测定土壤有机碳、全氮、碱解氮、全磷、有效磷含量,研究樟子松成熟林年生长对有机碳、全氮、碱解氮、全磷、有效磷的影响。[结果]樟子松成熟林经过1年生长,有机碳含量、碱解氮含量和速效磷含量变化显著,但全氮和全磷变化微小。截根后林地有机碳生长季增加显著,而未截根的增加不显著。速效磷截根后生长季显著增加;未截根样地生长季增加不显著。樟子松成熟林在7—9月有机碳含量、碱解氮和速效磷的变化量显著高于5—7、9—11和11月至次年5月。樟子松成熟林在10~2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碱解氮和速效磷的变化量显著高于0~10、20~40和40~60 cm土层。[结论]樟子松成熟林年生长促使有机碳含量、碱解氮含量和速效磷含量显著积累,樟子松成熟林在7—9月10~20 cm土层生长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成熟林 土壤碳、氮、磷 林分生长 垂直变化
下载PDF
宁强矮马与哈萨克马GHR外显子10的部分序列遗传变异 被引量:2
2
作者 王进 张晓康 +4 位作者 张翠翠 刘芳妮 陈江伟 张涛 路宏朝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33-136,共4页
为宁强矮马、哈萨克马的分子系统学地位和生长机制的研究提供分子水平的科学依据,对宁强矮马、哈萨克马和其他动物生长激素受体基因外显子10序列进行分析,通过PCR扩增宁强矮马和哈萨克马的生长激素受体基因外显子10,并进行测序,用DNAMA... 为宁强矮马、哈萨克马的分子系统学地位和生长机制的研究提供分子水平的科学依据,对宁强矮马、哈萨克马和其他动物生长激素受体基因外显子10序列进行分析,通过PCR扩增宁强矮马和哈萨克马的生长激素受体基因外显子10,并进行测序,用DNAMAN软件对不同动物的生长激素受体(GHR)基因外显子10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并以生长激素受体(GHR)基因外显子10序列为基本数据,对不同物种进行系统树构建。结果表明,所研究的个体间有1个SNP位点,以家马生长激素受体基因外显子108序列(AF39287)为标准,宁强矮马539位点缺失1个碱基A,哈萨克马该位点由A→G,这些变异导致氨基酸发生改变,可能影响其生物学功能。通过系统树构建发现,在生长激素受体(GHR)上,所选动物的亲缘关系与生物进化树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强矮马 哈萨克马 GHR外显子10 序列分析 遗传变异
下载PDF
变分不等式的一种光滑化牛顿法 被引量:2
3
作者 郭喜 陈国庆 金莲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3-18,共6页
给出求解变分不等式问题的一种光滑化牛顿法,证明了算法在F单调和S later约束规范条件下的全局收敛性,和在解处CD-正则、有效约束梯度线性无关条件下的局部超线性收敛性.给出具体算例,数值实验结果表明算法可行有效.
关键词 变分不等式问题 熵函数法 光滑逼近 牛顿法 收敛性
下载PDF
He-Ne激光辐照蚕豆根尖引起细胞染色体变异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昆林 沙育年 +1 位作者 谢美华 颜茜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0-81,共2页
采用低功率He-Ne激光辐照蚕豆的根尖,控制辐照剂量。用光学显微摄影系统观察统计细胞有丝分裂活性和染色体变异。发现了受激光辐照样品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活性增强,有染色体发生结构变异的现像。分析讨论了He-Ne激光辐照引起染色体变异情... 采用低功率He-Ne激光辐照蚕豆的根尖,控制辐照剂量。用光学显微摄影系统观察统计细胞有丝分裂活性和染色体变异。发现了受激光辐照样品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活性增强,有染色体发生结构变异的现像。分析讨论了He-Ne激光辐照引起染色体变异情况及诱发基因突变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辐照 蚕豆根尖 染色体变异 基因突变
下载PDF
贝叶斯决策法的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朱震峰 苗敬毅 《太原大学学报》 2007年第3期74-76,共3页
贝叶斯决策方法是解决风险型决策常用的方法。根据决策函数选择的不同,使用贝叶斯决策时可分析货币因素和非货币因素两种情况。当不同方案的期望值相同时,又可根据变异系数的大小进行方案的选择。
关键词 贝叶斯决策 变异系数 效用函数
下载PDF
现代英语口语中的语体变异 被引量:1
6
作者 骆爱凤 《韶关学院学报》 2004年第11期110-112,共3页
在研究任何一种语言现象时,对语体的分析都是至关重要的。这里所说的语体是指适应于或实际应用于各种场合的口语表达形式,即口语语体。口语语体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总是随着语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英语口语语体的变异非常复杂,使用的范... 在研究任何一种语言现象时,对语体的分析都是至关重要的。这里所说的语体是指适应于或实际应用于各种场合的口语表达形式,即口语语体。口语语体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总是随着语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英语口语语体的变异非常复杂,使用的范围又广,在实际的言语交际活动中不容忽视。掌握英语口语语体的变异有助于英语学习者在日常交往中做到根据不同的场合使用相应的语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语语体 变异 分类 手段 应用
下载PDF
氦原子1s3p组态能量的变分计算 被引量:1
7
作者 胡群 《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年第1期44-46,共3页
当氦原子处于基态((1s)2组态)或第一激发态(1s2s、1s2p组态)时,其能量可用变分法计算,如果用变法计算氦原子第二激发态1s3p组态能量,则需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由于氦原子第二激发态1s3p组态的两个电子处于不同的壳层,不能用计算基态能量... 当氦原子处于基态((1s)2组态)或第一激发态(1s2s、1s2p组态)时,其能量可用变分法计算,如果用变法计算氦原子第二激发态1s3p组态能量,则需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由于氦原子第二激发态1s3p组态的两个电子处于不同的壳层,不能用计算基态能量中采用的单参数方法,同时,由于3p电子较远离原子核,对1s电子的影响较小,也没有必要用计算第一激发态中的双参数方法;二是要保证氦原子1s3p组态波函数与基态及第一激发态波函数的正交.基于以上两点,这里给出一种用变分法计算氦原子1s3p组态能量的具体方法,计算过程直观,计算结果与实验值相当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氦原于 变分法 1s3p组态 相对论 组态能量 计算
下载PDF
V_K([a,b],λ)的若干性质
8
作者 杨殿军 隋如彬 周玉英 《黑龙江商学院学报》 1996年第4期53-56,共4页
在原有结果的基础上,给出了x(t)∈VK([a,b],λ)的充要条件,讨论了VK([a,b],λ)的刻划和若干性质。
关键词 叙列空间 囿变函数 对偶空间 抽象函数 充要条件
下载PDF
用变分法研究复合介质的非线性响应
9
作者 吴去非 《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7年第1期47-50,共4页
本文用变办法研究在低密度极限下,非线性颗粒悬浮在线性基质中组成的复合介质的有效非线性响应。
关键词 变分原理 非线性响应 复合介质 复合材料
下载PDF
数字图像修补技术的研究进展与前景展望 被引量:1
10
作者 万玮 刘朝霞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第2期88-91,共4页
数字图像修补技术是数字图像处理领域一个新的研究热点,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研究价值.本文对数字图像修补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文献综述,并介绍了数字图像修补技术广阔的应用前景,为今后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图像修补 变分PDE方法 纹理合成 图像分解
下载PDF
半线性椭圆型障碍问题的多解性
11
作者 钟承奎 肖跃龙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1-6,共6页
考虑一类非线性项具有超线性增长的半线性椭圆型障碍问题的多解性。在适当的条件下,应用变分不等式中的山路引理得到了该问题具有两个解。
关键词 变分不等式 障碍问题 巴拿赫空间 椭圆型 多解性
全文增补中
关于樟子松叶表面积的变异的研究
12
作者 李先志 杨义波 +3 位作者 陈平 任太祥 陈玉姬 杨建国 《吉林林学院学报》 1989年第4期14-19,共6页
本文通过不同年龄、不同立地条件的7个林分的调查资料,分析研究了确定樟子松叶表面积的数学模型和变异范围,为提高估算森林生态系统的叶面积的准确度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樟子松叶面积的估测 变异范围
下载PDF
一类变分不等式解的存在性及应用
13
作者 饶玲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1997年第3期1-5,共5页
设K为Banach空间中的闭凸锥,本文讨论了〈T1x-T2y,y-x>+j(y)-j(x)≥0,y∈K型变分不等式解的存在性。
关键词 变分不等式 半线性 存在性 椭圆型方程
下载PDF
S_2流面有旋流动的赝势函数变分原理族
14
作者 王宏光 刘高联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66-172,共7页
本文建立了以赝势函数表示的叶轮机内S_2流面有旋流动的正问题和半反问题的变分原理及广义变分原理,从而为S_2流面有旋流动(特别是含激波的跨声速流动)提供一个简单的数学变分形式,作为变分有限元解法和各种变分直接解法的理... 本文建立了以赝势函数表示的叶轮机内S_2流面有旋流动的正问题和半反问题的变分原理及广义变分原理,从而为S_2流面有旋流动(特别是含激波的跨声速流动)提供一个简单的数学变分形式,作为变分有限元解法和各种变分直接解法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分原理 叶轮机械 跨音速流动 势函数
下载PDF
牛奶中唾液酸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冯君 李宏基 +2 位作者 韩立强 李卫华 杨国宇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5-87,共3页
探讨牛奶中唾液酸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利用酸水解法把牛奶中的唾液酸释放出来,以邻苯二氨盐酸盐为衍生化试剂,80℃水浴锅中衍生40 min,采用Symmetry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1.0%的四氢呋喃水溶液(含0.2%磷酸)-乙腈(92... 探讨牛奶中唾液酸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利用酸水解法把牛奶中的唾液酸释放出来,以邻苯二氨盐酸盐为衍生化试剂,80℃水浴锅中衍生40 min,采用Symmetry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1.0%的四氢呋喃水溶液(含0.2%磷酸)-乙腈(928∶),流速为1.0 mL/min,柱温35℃,紫外检测波长230 nm,结果表明唾液酸在10~320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6.5%。试验也表明了初乳中的唾液酸含量是最高的,并且随着泌乳期牛奶中的唾液酸含量是迅速下降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奶 唾液酸 高效液相色谱法 动态变化规律
原文传递
黑龙江省4例HIV-1感染者病毒包膜变异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唯哲 周海舟 +3 位作者 李妍 王福祥 马英骥 凌虹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8-23,共6页
目的调查HIV-1从供体到受体中病毒包膜序列变异情况,预测结构及其抗原性的变异趋势,为进一步的表型特征和抗HIV免疫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从4例HIV-1感染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提取DNA,设计跨病毒包膜的保守引物,进行PCR扩增,将扩增产... 目的调查HIV-1从供体到受体中病毒包膜序列变异情况,预测结构及其抗原性的变异趋势,为进一步的表型特征和抗HIV免疫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从4例HIV-1感染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提取DNA,设计跨病毒包膜的保守引物,进行PCR扩增,将扩增产物克隆至表达质粒载体,筛选阳性克隆进行序列测定。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进行编码氨基酸的变异性、系统发育以及包膜抗原特征进行分析和预测。结果共获得4个病人的8个有完整开放读码框的包膜表达载体。在8个克隆中,包膜糖蛋白gp120内变异程度大的区域分别为信号肽区、可变区V1/V2区、恒定区C2区内近V3区部分、V4和V5区。变异包括点突变、氨基酸插入或缺失等。系统树分析发现所获得病毒克隆为B′型并与云南分离株LTG0218距离最近。抗原性分析结果表明,除CD4结合区相对保守外,4株病毒在多处抗原表位中呈现较大变异性。结论构建并鉴定了4例HIV-1 B′亚型感染者的8个包膜克隆的包膜表达载体。表型预测其均为R5亲嗜性毒株。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预测结果表明从供者到受者发生了包膜蛋白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包膜 变异性 抗原性
原文传递
未经抗病毒治疗的HBV P基因YMDD基因序列变异及与基因型的关系
17
作者 陈乃玲 赵绍林 +3 位作者 刘晓彬 韦玉芳 吴惠毅 赵文海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08年第10期18-20,共3页
目的了解有些患者体内HBV P基因酪氨酸-蛋氨酸-天冬氨酸-天冬氨酸(YMDD)基因序列(基序)变异系药物所致,抑或是其本身与野生病毒株共存,以便指导应采用的抗病毒治疗方案。方法应用PCR-微板杂交-ELISA法对未经中西药抗病毒治疗的152例慢... 目的了解有些患者体内HBV P基因酪氨酸-蛋氨酸-天冬氨酸-天冬氨酸(YMDD)基因序列(基序)变异系药物所致,抑或是其本身与野生病毒株共存,以便指导应采用的抗病毒治疗方案。方法应用PCR-微板杂交-ELISA法对未经中西药抗病毒治疗的152例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乙肝)、18例乙型肝炎肝硬化(乙肝肝硬化)患者共170份血清标本检测了YMDD变异毒株及其基因分型。结果170例患者中有14例(8.24%)检测到YMDD自然变异毒株,14例中慢性乙肝12例、乙肝肝硬化2例,年龄在31~56岁者10例(71.43%)。HBeAg阳性/抗-HBe阴性12例(85.71%),HBeAg阴性/抗-HBe阳性及HBeAg阴性/抗-HBe阴性各1例(各占7.14%),与YMDD自然变异阴性组的性别、年龄、疾病种类及HBeAg阳性/抗-HBe阴性所见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LT大于2倍正常值者9例(64.29%),最高为1072U/L。14例中C型9例(64.29%),9例中有8例为HBeAg阳性/抗HBe阴性,此9例中7例为慢性乙肝,另2例为乙肝肝硬化患者;5例为非B非C(NBNC)型,未见B型和B、C混合型者。HBVDNA定量除1例C型为8.46×104拷贝/ml外,余13例(92.86%)均大于1×106拷贝/ml,最高为5.70×108拷贝/ml,与YMDD自然变异阴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HBV的YMDD自然变异可在患者体内感染慢性化的过程中发生,与野生毒株同时共存。其发生与性别、年龄、疾病种类及HBeAg是否阳性无关。多见于C型、HBV含量中等以上、有明显肝脏损害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变异(遗传学) YMDD基序 基因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