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台智顗的管理智慧
1
作者 骆海飞 《中国文化与管理》 2023年第1期155-161,225,共8页
智顗是佛教天台宗的实际创始人,他在浮度诸方与住寺领众之际表现出非凡的管理智慧。他应机说法,巧结善缘,为天台宗的创立赢得了丰厚的人脉资源;他取舍进退,张弛有度,为天台宗的创立营造起良好的外部环境;他随方毗尼,与时俱进,为天台宗... 智顗是佛教天台宗的实际创始人,他在浮度诸方与住寺领众之际表现出非凡的管理智慧。他应机说法,巧结善缘,为天台宗的创立赢得了丰厚的人脉资源;他取舍进退,张弛有度,为天台宗的创立营造起良好的外部环境;他随方毗尼,与时俱进,为天台宗寺院的法制建设保驾护航;他躬身垂范,奖训得宜,成为天台宗僧团的现实依托与精神象征。借由非凡的管理智慧,佛教天台宗从无到有,绵延至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台智顗 管理智慧 应机说法 随方毗尼 取舍进退 躬身垂范
下载PDF
论禅宗自然观的生态美学智慧 被引量:8
2
作者 邓绍秋 《株洲工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61-63,共3页
禅宗自然观蕴藏着丰富的生态美学智慧,其哲学基础是缘起论与无我论。禅宗自然观包括性即自然、修行的自然性、人与自然的和谐境界等三个方面。研究禅宗自然观的生态美学智慧,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缘起论 无我论 禅宗 自然观 生态美学智慧
下载PDF
天台智■对法华妙理的开展 被引量:1
3
作者 沈海燕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96-99,共4页
天台智的巨著《法华玄义》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其诠释《法华经》之旨意的精妙,更体现在其围绕着法华妙理,而开展出中国佛教得以成立的完整佛学体系。同时,各种佛教理论亦得到了归纳、整理、总结和发扬。故此,学人欲了解中国佛教乃至整个佛... 天台智的巨著《法华玄义》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其诠释《法华经》之旨意的精妙,更体现在其围绕着法华妙理,而开展出中国佛教得以成立的完整佛学体系。同时,各种佛教理论亦得到了归纳、整理、总结和发扬。故此,学人欲了解中国佛教乃至整个佛教的教理和教义,《法华玄义》不失为一部集大成的著作,足以从中一窥中国佛教的精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台佛学 《妙法莲华经》 《法华玄义》 四教义 圆融哲学
下载PDF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诸说辨析 被引量:9
4
作者 邓月娥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44-45,共2页
对“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各家学说,从背景、内涵、具体运用、临床意义等方面进行辨析,指出其对临床养生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养生观 各家学说 辨析
下载PDF
20世纪国内对隋唐五代佛教宗派及其思想学说研究之回顾 被引量:1
5
作者 谢重光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4期62-75,共14页
20世纪国内学界对于隋唐五代佛教宗派及其思想学说的研究走过了漫长曲折的历程,成果极为丰富。本文按照综论各宗、天台宗、法相宗、法严宗、掸宗及其他各宗的序列,客观介绍了以上各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间或夹杂一些评论,最后从纵的... 20世纪国内学界对于隋唐五代佛教宗派及其思想学说的研究走过了漫长曲折的历程,成果极为丰富。本文按照综论各宗、天台宗、法相宗、法严宗、掸宗及其他各宗的序列,客观介绍了以上各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间或夹杂一些评论,最后从纵的方面对此领域一个世纪的研究历程作了阶段划分,并简要总结了各阶段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 隋唐五代 佛教宗派 思想学说
下载PDF
《人天眼目》中的教学艺术初探——读禅悟教之五
6
作者 李如密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13年第4期42-46,共5页
禅学名著《人天眼目》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教学艺术思想,主要表现在:勘验学人,据器定夺;认清宾主,照用有时;辨验问语,断识来意;三句一字,破除妄见;圆相示意,超越语言;宗风独特,流韵禅林。
关键词 《人天眼目》 禅宗 教学艺术
下载PDF
西方汉学家葛瑞汉《墨子》研究述评——以墨子十论为重心
7
作者 蔡莹莹 《管子学刊》 CSSCI 2012年第1期115-122,共8页
本文介绍著名西方汉学家葛瑞汉的墨子研究,主要以"墨子十论"为讨论重点。本文第一部分简介葛瑞汉之学术研究概况;本文第二部分分别讨论葛氏提出"墨分为三"与十论篇次关系之理论,共有:其一,《非攻上》归属问题与《... 本文介绍著名西方汉学家葛瑞汉的墨子研究,主要以"墨子十论"为讨论重点。本文第一部分简介葛瑞汉之学术研究概况;本文第二部分分别讨论葛氏提出"墨分为三"与十论篇次关系之理论,共有:其一,《非攻上》归属问题与《天志》诸篇关系;其二,《非命》诸篇之错简问题;其三,导致三派分歧的主题研究三大主题,逐一述评葛氏之研究成果,并参照相关文献,检讨其得失所在;本文第三部分则略论葛氏提出的墨家分派及其"十论"研究的效用与限制;最后则说明中、西学界治学方法、风格之异同,而吾人若能两者并参,截长补短,则必能双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瑞汉(A.C.Graham) 墨子十论 墨分为三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