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阻型转子无刷双馈电机的空间矢量模型和dq等效模型
1
作者 乔树通 郝培华 伍小杰 《防爆电机》 2003年第1期19-22,共4页
本文从磁阻转子无刷双馈电机空间矢量基本方程式出发,通过坐标系变换,建立了磁阻转子无刷双馈电机在旋转坐标系下的空间矢量方程,并经过变换得到电机的dq方程,为磁阻转子无刷电机特性的研究和调速系统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磁阻型转子 无刷双馈电机 空间矢量模型 dq等效模型 等效电路 调速系统
下载PDF
基于任意相位延时的单相整流器dq轴电流快速计算方法 被引量:9
2
作者 张呈象 葛兴来 +1 位作者 马俊鹏 韩旭东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6400-6409,共10页
以单相两电平脉冲整流器为研究对象,以提高其dq电流解耦控制的动态性能为目的,针对传统dq轴电流计算速度缓慢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dq轴电流计算方法。首先,引入两相坐标系下空间复矢量的概念,建立整流器在dq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分析dq电... 以单相两电平脉冲整流器为研究对象,以提高其dq电流解耦控制的动态性能为目的,针对传统dq轴电流计算速度缓慢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dq轴电流计算方法。首先,引入两相坐标系下空间复矢量的概念,建立整流器在dq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分析dq电流解耦控制的基本原理;然后,针对单相系统αβ-dq坐标转换需要引入虚拟正交分量问题,提出一种任意相位延时算法,并分析该算法的响应速度与抗噪声干扰能力,该算法与目前几种常用的正交信号产生(orthogonal signal generators,OSG)算法相比具有更快的响应速度,且无需复杂计算、实现简单容易;最后对所提出的算法结合单相整流器dq电流解耦控制进行计算机仿真与半实物实验验证,同时与几种常见OSG算法做对比实验,结果证明了所提算法的正确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相两电平脉冲整流器 dq电流解耦控制 动态 性能 空间复矢量 坐标变换 正交信号生成算法
下载PDF
表贴式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电流环设计 被引量:58
3
作者 王恩德 黄声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3期82-88,179,共7页
电流环直接影响表贴式永磁同步电机(surface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SPMSM)伺服系统的电流波形和电磁转矩,使系统的动、静态性能变差。当系统运行工况变化使得电机电感饱和时,电流环中含有电感参数的解耦项就会失效。从合... 电流环直接影响表贴式永磁同步电机(surface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SPMSM)伺服系统的电流波形和电磁转矩,使系统的动、静态性能变差。当系统运行工况变化使得电机电感饱和时,电流环中含有电感参数的解耦项就会失效。从合成矢量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同步dq旋转坐标系下无需电感参数的电流解耦调节器,实现了无电感参数解耦控制,改善了SPMSM系统的动态性能。另外,由于死区、电机制造工艺、磁场饱和等原因,电机电流中含有影响系统性能的5、7、11、13等低次谐波。提出了同步旋转dq坐标系下比例积分+比例谐振(proportionalintegral+proportional resonance,PI+PR)的电流复合调节器,对低次电流谐波进行闭环调节,从而显著减小了谐波电流,改善了系统性能。仿真分析和实验结果均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贴式永磁同步电机 同步旋转dq坐标系 合成矢量 解耦控制 比例谐振
下载PDF
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仿真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黄陈蓉 徐波 《电气自动化》 2016年第2期11-12,51,共3页
永磁同步电机因其体积小、效率和功率因数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系统中,精确的控制系统是永磁同步电机得以广泛应用的关键所在,在对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经典的PID控制方法,搭建基于MATLAB/Simulink模块的永磁... 永磁同步电机因其体积小、效率和功率因数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系统中,精确的控制系统是永磁同步电机得以广泛应用的关键所在,在对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经典的PID控制方法,搭建基于MATLAB/Simulink模块的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仿真模型,采用转速、电流双闭环控制方法,电流环采用PI控制,速度环采用ST函数,通过对仿真结果分析,验证了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性能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矢量控制 ST函数 dq/αβ变换
下载PDF
矩阵整流器功率特性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蔡文 杨喜军 龚幼民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27-31,74,共6页
首先利用电路dq转换技术,基于电流空间相量算法推导了一种三相AC-DC MC,即矩阵整流器系统的完整dq变换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较为系统和全面的性能分析,包括功率特性分析,如电压利用率、输出电压极性、输入功率因数、有功功率、无功功... 首先利用电路dq转换技术,基于电流空间相量算法推导了一种三相AC-DC MC,即矩阵整流器系统的完整dq变换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较为系统和全面的性能分析,包括功率特性分析,如电压利用率、输出电压极性、输入功率因数、有功功率、无功功率以及视在功率等性能指标,并绘制成图加以比较分析,便于对该变换器性能的认识。分析认为,该变换器是一种柔性的四象限三相AC-DC变换器,其特征为:①输出直流电压在负的最大值到正的最大值之间连续可调,最大值为输入相电压幅值的1.5倍,并依赖于输入电流位移和负载电阻;②功率开关电路部分等效成一个理想的变压器,能够调压和调流,同时能够进行前后级阻抗变换;③输入端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输入功率因数都与输入电流调制度、输入滤波器参数、输入电流位移和负载电阻大小有关;④无功功率的调节能力依赖于有功功率的调节。还分析了单位输入功率因数的运行条件,划分了矩阵整流器四象限工作制及功率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相AC-DC MC 矩阵整流器 电路dq变换 电流空间相量 功率特性
下载PDF
三相PWM整流器空间矢量控制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徐昕远 王泽忠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2期8-12,共5页
介绍了PWM整流器的工作状态,建立了整流器在旋转dq坐标系中的数学模型.引入电流前馈解耦控制,提出了基于dq坐标系的双闭环矢量控制策略.设计了双闭环电流、电压调节器PI参数,并给出了MATLAB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关键词 PWM整流器 矢量控制 dq坐标 解耦
下载PDF
三相双象限PWM整流分析
7
作者 王帅 杨文焕 黄坚 《信息技术》 2014年第7期117-120,共4页
以三相电压型桥式PWM整流电路(VSR)为研究对象,首先建立起了三相VSR dq数学模型,然后在此模型的基础上对三相VSR采取电流直接控制的矢量控制策略并建立起相应的仿真模型,最后通过改变直流侧的负载来观察三相VSR工作状态和工作象限的变化... 以三相电压型桥式PWM整流电路(VSR)为研究对象,首先建立起了三相VSR dq数学模型,然后在此模型的基础上对三相VSR采取电流直接控制的矢量控制策略并建立起相应的仿真模型,最后通过改变直流侧的负载来观察三相VSR工作状态和工作象限的变化,以此验证采取的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象限 dq变换 矢量控制 正阻性
下载PDF
电网不对称故障下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电压的检测
8
作者 郑雪钦 《厦门理工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40-44,共5页
基于双矢量dq同步旋转变换,将基波电压正负序分量进行解耦,电网电压进行双αβ和双矢量dq同步旋转变换,旋转变换后得到的分量进行滞后T/4(T为电压周期)调压控制,实现基波电压正序分量快速检测.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电压检测方法可实现... 基于双矢量dq同步旋转变换,将基波电压正负序分量进行解耦,电网电压进行双αβ和双矢量dq同步旋转变换,旋转变换后得到的分量进行滞后T/4(T为电压周期)调压控制,实现基波电压正序分量快速检测.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电压检测方法可实现在电网不对称故障下能快速检测出电压跌落时刻和幅值,基波电压正序分量输出平滑,验证了所提出电压检测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电压穿越 双矢量dq同步变换 基波电压正序分量 解耦检测
下载PDF
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算法仿真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李伟超 孟永刚 高大威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2019年第3期349-356,共8页
鉴于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在自然坐标系下电磁耦合性强,控制模型复杂;利用空间矢量解耦理论和双dq变换理论,探究了该类电机的矢量控制算法,建立了该电机的数学模型。理论分析了这两种矢量控制算法的联系与差异。在仿真平台上,搭建了类该... 鉴于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在自然坐标系下电磁耦合性强,控制模型复杂;利用空间矢量解耦理论和双dq变换理论,探究了该类电机的矢量控制算法,建立了该电机的数学模型。理论分析了这两种矢量控制算法的联系与差异。在仿真平台上,搭建了类该电机的控制模型,实现了这两种矢量控制算法的恒转速控制。通过仿真结果的分析,比较了这两种矢量控制算法在控制性能方面差异性。结果表明:在理论上,空间矢量解耦控制与双dq变换控制具有高度一致性;与双dq变换控制算法相比,空间矢量解耦控制算法能更好地实现能量解耦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 空间矢量解耦 dq变换
下载PDF
基于FPGA的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伺服控制系统 被引量:3
10
作者 袁庆庆 胡旭 +2 位作者 刘志勇 马婷 蒋全 《电子科技》 2022年第12期49-56,共8页
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以其可靠性能强、控制精度高、输出转矩脉动小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针对航空航天领域伺服电机的高可靠性、高精度以及小体积的控制需求,文中提出了采用单片FPGA实现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的随动控制算法及具体的实... 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以其可靠性能强、控制精度高、输出转矩脉动小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针对航空航天领域伺服电机的高可靠性、高精度以及小体积的控制需求,文中提出了采用单片FPGA实现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的随动控制算法及具体的实施方案。采用分模块设计的思想构建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伺服控制系统,在Xilinx Kintex7系列XC7K325TFFG900的FPGA芯片的硬件平台上利用Verilog硬件描述语言实现基于双dq坐标变换的双三相三环永磁同步电机矢量的控制算法。在实验平台的验证结果表明,文中所提出的系统实现了电流环带宽600 Hz、伺服位置环带宽12 Hz的核心控制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 伺服控制 FPGA VERILOG dq变换 矢量控制 分模块设计 带宽
下载PDF
直接电流控制的三相桥式PWM整流电路的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程 《通信电源技术》 2010年第5期55-58,共4页
文章对直接电流控制的PWM整流电路开展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设计BOOST型三相桥式PWM整流器的主电路。(2)设计基于直接电流控制的PWM整流电路的控制系统。(3)建立直接电流控制系统Simulink仿真模型,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证明直接电流... 文章对直接电流控制的PWM整流电路开展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设计BOOST型三相桥式PWM整流器的主电路。(2)设计基于直接电流控制的PWM整流电路的控制系统。(3)建立直接电流控制系统Simulink仿真模型,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证明直接电流控制方案使得PWM整流器功率因数接近于1,流入电网的电流基本接近正弦波,对电网的谐波污染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环路设计 UC3844 反激式开关电源
下载PDF
一种基于V2G技术的并网控制策略 被引量:2
12
作者 窦仁帆 郭兴众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第3期34-37,42,共5页
针对电动汽车并网的特殊要求,提出一种具有V2G功能的主电路拓扑结构,采用了两级式并网系统的结构,它由双向PWM逆变单元和双向DC/DC变换单元组成,并用LCL滤波代替L滤波。为了在并网时输出电流波形的质量,采用了一种新型的控制策略,克服... 针对电动汽车并网的特殊要求,提出一种具有V2G功能的主电路拓扑结构,采用了两级式并网系统的结构,它由双向PWM逆变单元和双向DC/DC变换单元组成,并用LCL滤波代替L滤波。为了在并网时输出电流波形的质量,采用了一种新型的控制策略,克服了普通电流PWM控制法和传统PI算法的缺点,即dq坐标系下的电压电流双闭环的电压空间矢量控制策略,然后利用Matlab/Simulink对所提出的控制策略进行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鲁棒性,且电流质量能达到并网标准,能够安全并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2G PWM并网逆变器 dq坐标变换 双闭环矢量控制
下载PDF
基于智能微网PCS系统功率不平衡补偿研究
13
作者 雷敏 《电气开关》 2017年第1期31-35,共5页
三相负载不平衡对微网并网具有许多不利影响。本文选取了智能微电网作为研究平台,引入了PCS的双同步旋转系的矢量计算方法,将电流矢量分解成正序和负序的d、q四个矢量,经过4个PI控制器进行无差控制,最后在MATLAB软件仿真中,利用这种方... 三相负载不平衡对微网并网具有许多不利影响。本文选取了智能微电网作为研究平台,引入了PCS的双同步旋转系的矢量计算方法,将电流矢量分解成正序和负序的d、q四个矢量,经过4个PI控制器进行无差控制,最后在MATLAB软件仿真中,利用这种方法在三相对称或不对称电压下,载入不平衡负载的3种情况想进行仿真,实验的结果一致表明:PCS的引入的确能够对三相不平衡之后的功率控制具有优化平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微网 dq矢量 三相不平衡
下载PDF
三相并网型逆变器矢量控制技术实现
14
作者 张迎新 《电源技术应用》 2011年第11期19-24,共6页
本文介绍了三相并网型逆变器矢量控制技术的实现过程,包括三相并网型逆变器电路建模以及根据模型设计控制系统,得到PI控制器参数。仿真结果和实验结果均验证了控制系统设计的有效性,体现了矢量控制技术用于三相并网逆变器控制的实用性... 本文介绍了三相并网型逆变器矢量控制技术的实现过程,包括三相并网型逆变器电路建模以及根据模型设计控制系统,得到PI控制器参数。仿真结果和实验结果均验证了控制系统设计的有效性,体现了矢量控制技术用于三相并网逆变器控制的实用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逆变器 矢量控制 三相三线 dq变换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