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ECTOR ANALYSIS THEORY ON LANDSCAPE PATTERN (VATLP) IN SANJIANG PLAIN MARSH, CHINA 被引量:13
1
作者 ZHANGShu-Qing ZHANGJun-Yan LIFang 《湿地科学》 CSCD 2004年第3期161-170,共10页
Landscape indices are popular for the quantification of landscape pattern. But all landscape indices being used so far are scalar quantity, which measure patterns without considering sufficiently the pattern size and ... Landscape indices are popular for the quantification of landscape pattern. But all landscape indices being used so far are scalar quantity, which measure patterns without considering sufficiently the pattern size and the directionality together. Based on planar characteristics defined in mechanics such as centroid, moment of inertia, product of inertia, principal axes and so on, vector analysis theory on landscape pattern (VATLP) is explored here. Firstly we establish a coordinate system of centroidal principal axes (CSCPA) of a patch or patches. Some related new indices including those describing the direction of pattern distribution (patch orientation (PO), vectorial patch orientation (VPO)), and those indicating the shape of patch' s equivalent ellipse ( major axis (MJA), minor axis (MIA) and eccentric rate (ER)) are deduced. These landscape metrics are then applied to the pattern analysis of Sanjiang plain marsh, the study area. Two temporal vector-based data sets of the study area come from interpretation of remote sensing images MSS (1980) and TM (2000).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heory captures some shape properties of riparian wetland in Sanjiang plain marsh. The dissymmetrieal featires of Sanjiang plain marsh around principal axes due to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could also be explai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平原 湿地 向量分析理论 生态系统 vatlp
下载PDF
基于功能连接度的城市生态廊道空间范围划定研究
2
作者 张浪 余浩然 +2 位作者 仲启铖 张桂莲 张青萍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14,共9页
如何科学确定城市生态廊道空间范围是城乡规划和风景园林领域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基于电路理论模型量化源地间物种转移廊道的功能连接度,引入经济学“效益成本比”思想构建城市生态廊道空间范围划定模型,提取生态廊道功能连接度效益成... 如何科学确定城市生态廊道空间范围是城乡规划和风景园林领域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基于电路理论模型量化源地间物种转移廊道的功能连接度,引入经济学“效益成本比”思想构建城市生态廊道空间范围划定模型,提取生态廊道功能连接度效益成本比的拐点作为该条廊道规划建设的参照宽度。结果显示:(1)研究区共识别59个30hm^(2)以上的生态源地,其中大型生态源地多处在研究区外围,景观阻力面空间分布特征具有明显地“核心-边缘”特征;(2)基于最小成本路径模型与电路理论提取出126条生态廊道,并识别了重要生态源地、夹点及障碍点,发现障碍点与夹点空间存在明显拮抗关系;(3)整合电路理论(Circuitscape平台Pairwise模式)与分段线性回归模型划定研究区城市生态廊道的参考宽度范围处于60.27~371.83m,并对比了现有功能连接度量化方法对廊道参照宽度有潜在影响。以上研究结论可为今后城市乃至区域生态网络构建提供科学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市生态廊道 廊道宽度 功能连接度 电路理论 形态学格局分析(MSPA)
下载PDF
三明市区景观格局时空演变及生态网络构建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曾真 艾婧文 +2 位作者 王梓凌 何天友 郑郁善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5-344,共10页
生态网络的构建充分利用了山地型城市所具备的良好生态环境,减弱了快速城市化带来的负面影响,提升了区域生态系统服务能力和生物多样性。以三明市区为研究区域,对比分析了2000、2010和2020年3个时期的景观格局、生态源地和生态阻力面的... 生态网络的构建充分利用了山地型城市所具备的良好生态环境,减弱了快速城市化带来的负面影响,提升了区域生态系统服务能力和生物多样性。以三明市区为研究区域,对比分析了2000、2010和2020年3个时期的景观格局、生态源地和生态阻力面的变化,运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orphological spatial pattern analysis,MSPA)方法、电路理论和重力模型等判定重要生态源地,构建生态廊道,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结果表明:(1)2000—2020年三明市区核心区面积占研究区域总面积的比例均超过50%,但呈现逐年下降趋势。(2)三明市区有11个重要生态源地,构建了24条生态廊道。(3)运用重力模型将廊道分为3类,其中1级廊道2条,2级廊道5条,3级廊道17条。(4)识别出22个踏脚石、47个生态夹点、54个障碍点和114个断裂点。(5)提出修复生态断裂点、建设踏脚石、保护生态夹点、去除生态障碍点的优化策略来提升生态网络稳定性,增强区域景观连通性。研究结果可为山地城市的生态网络构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明市区 景观格局 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 电路理论 重力模型 生态网络
下载PDF
基于形态空间格局分析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的城市热环境生态网络优化研究
4
作者 潘振华 周媛 +3 位作者 姚婧 宁顺斌 罗于舒 汪曼林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85-1093,共9页
【目的】建立合理的城市热环境生态网络,以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方法】以成都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对象,基于“源-汇”理论,利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方法(MSPA)与景观连通性指数,分别筛选研究区内景观稳定性好、连通性高的“源”“汇”景观... 【目的】建立合理的城市热环境生态网络,以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方法】以成都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对象,基于“源-汇”理论,利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方法(MSPA)与景观连通性指数,分别筛选研究区内景观稳定性好、连通性高的“源”“汇”景观作为生态源地;运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重力模型以及水文分析模块构建和筛选研究区内的重要生态廊道,从而建立缓解城市热环境问题的多层级“源-汇”景观网络。【结果】分别筛选出24个具有重要连通性的“源”“汇”核心斑块作为重要生态源地。构建“源-源”廊道102条,“汇-汇”廊道141条,“源-汇”廊道325条,生态节点103个,障碍点148个。通过综合相交分析,一级补偿廊道主要由岷江、毗河和其他河道构成,二级输送廊道主要分布在“汇”景观较为密集的区域,三级作用廊道主要分布在高强度建设区域。【结论】基于“源-汇”理论构建的多层级生态网络优化格局是有效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重要举措。图4表3参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空间格局分析方法(MSPA) 最小累积阻力模型 “源-汇”理论 城市热环境 景观生态网络
下载PDF
The Heat Island Effect Response to the Urban Landscape Pattern of Haikou based on the“Source-Sink”Theory 被引量:3
5
作者 LI Yujie FU Hui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CSCD 2022年第2期257-269,共13页
The Landsat images of the 2000,2005,2010,2015,2018 are selected as the data source to retrieve land cover and surface temperature data.The contribution of Sink-Source landscape pattern to the heat island and its ecolo... The Landsat images of the 2000,2005,2010,2015,2018 are selected as the data source to retrieve land cover and surface temperature data.The contribution of Sink-Source landscape pattern to the heat island and its ecological effects on urban and rural gradient were analyzed by using Heat Index(HI),Sink and Source Landscape Contribution(CI_(sink),CI_(source))and Landscape Effect Index(LI)in Haikou.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heat island is concentrated on the West Coast,and in the central urban and Jiangdong New Area;the HI shows a pattern of decreasing value with the following land types:“Bare land>Artificial surface﹥Source landscape>Shrub grassland>Farmland>Sink landscape>Woodland>Water body”.In the central city section,the CI_(sink) and CI_(source) are relatively large in these five periods.The LI decreases rapidly along the urban-rural gradient,promoting the Urban Heat Island(UHI)to a large degree.In contrast,the suburban area contributes to a lesser degree.Overall,the LI fluctuates,the proportion of mitigating UHI is large,and there is a second peak outside the city center.The existing Source-Sink Landscape contributes the most to UHI in the central urban area,and this contribution decreases along the urban-rural gradient.With the continuous expansion of city-town areas,the proportion of Sink areas has increased along the gradient,and the proportion of Source areas has subsequently declined,resulting in the spatial transfer and diffusion of UHI.Therefore,a UHI mitigation strategy based on the theory of regional landscape systems is proposed he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scape pattern Urban Heat Island gradient analysis “Source-Sink”theory Haikou
原文传递
基于MSPA与电路理论的赣州市绿色基础设施网络构建
6
作者 袁逸敏 李沛鸿 熊凡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2期15-20,共6页
以基于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法(MSPA)和景观连通性指数识别确定生态核心区斑块,通过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创建生态源地间的连接廊道,并且根据电路理论识别连接廊道中的生态夹点,由生态源地、生态廊道和生态夹点共同构建赣州市绿色基础设... 以基于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法(MSPA)和景观连通性指数识别确定生态核心区斑块,通过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创建生态源地间的连接廊道,并且根据电路理论识别连接廊道中的生态夹点,由生态源地、生态廊道和生态夹点共同构建赣州市绿色基础设施网络。结果表明,MSPA能够依靠土地利用数据将研究区分成不同景观功能的景观要素类型,基于Conefor软件计算的各斑块的斑块重要性指数可以有效地筛选出重要的核心斑块作为生态源地,使生态源地的识别更符合景观生态学意义。最终筛选出共12个生态源地,总面积1421307.54 hm^(2),生成生态廊道25条。结合景观学和电路理论,以GIS平台为基础构建的绿色基础设施网络能够为赣州市绿色基础设施完善、物种多样性保护与生态空间合理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 景观连通性 绿色基础设施 电路理论
下载PDF
矢量景观指数在遥感信息提取中的应用--以乾安湖群为例 被引量:13
7
作者 李晓峰 张树清 +3 位作者 庞振平 潘欣 陈铭 那晓东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91-296,共6页
景观方向性是景观空间格局的重要特征,能够反映和影响景观的生态流。实现快速、准确地从遥感影像上自动提取景观的方向性信息,对于景观的驱动力分析和景观异质性分析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面向对象的方法对乾安县TM影像进行... 景观方向性是景观空间格局的重要特征,能够反映和影响景观的生态流。实现快速、准确地从遥感影像上自动提取景观的方向性信息,对于景观的驱动力分析和景观异质性分析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面向对象的方法对乾安县TM影像进行多尺度分割提取湖群,并利用正方像元指数SqP提高分类精度,应用矢量景观指数于分割处理后的湖群对象,提取景观的方向性信息。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象分割精度高(制图精度:97.8%,用户精度:97.5%),方向性信息提取准确、快速,为湖群的成因分析提供了数量化和可视化依据。本文同时结合了两方面的研究方法,提供了两方面的研究思路:一方面是景观格局指数在影像分类中的应用,另一方面是矢量景观格局理论进一步的应用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尺度分割 矢量景观格局理论 矢量景观指数 景观方向性
下载PDF
矢量景观指数在资源型城镇景观格局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那晓东 臧淑英 李晓峰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90-92,共3页
景观方向性是景观空间格局的重要特征,能够反映和影响景观的生态流,对于景观的异质性分析和驱动机制分析等都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将两种矢量景观指数PO和VPO应用于通过遥感影像获取的2005年大庆市城镇景观斑块,提取斑块的方向性信息,探... 景观方向性是景观空间格局的重要特征,能够反映和影响景观的生态流,对于景观的异质性分析和驱动机制分析等都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将两种矢量景观指数PO和VPO应用于通过遥感影像获取的2005年大庆市城镇景观斑块,提取斑块的方向性信息,探讨其形成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以萨尔图、让胡路、红岗区为主的油田开发区,大部分城镇景观的走向是由北向南,建成区景观的塑造主要受到油田建设的影响;以大同镇为中心的农业区景观斑块大多数为东南—西北走向,与油田开发区相比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主要特点是面积较小,且分布分散。该研究不仅丰富了矢量景观理论应用领域,而且为揭示资源型城镇景观格局的形成机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型城镇 矢量景观格局理论 矢量景观指数 景观方向性
下载PDF
基于GIS和PCA降维的森林景观格局等级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王计平 支晓蓉 +3 位作者 黄继红 孟超 胡艳萍 张德成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95-201,179,共8页
森林景观空间格局及其内在等级特征辨识是森林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规划的重要基础。以新疆天山北坡西段霍城林场为对象,以森林资源二类调查资料和DEM数据为基础,基于GIS和PCA降维方法,通过景观等级分类和景观指数分析,对林区森林景观空... 森林景观空间格局及其内在等级特征辨识是森林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规划的重要基础。以新疆天山北坡西段霍城林场为对象,以森林资源二类调查资料和DEM数据为基础,基于GIS和PCA降维方法,通过景观等级分类和景观指数分析,对林区森林景观空间格局及其等级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天山北坡森林景观格局存在明显的等级特征,在不同等级上森林景观破碎化严重,斑块大小空间变异强烈;随着森林景观等级细化,森林核心斑块大小、破碎化、景观丰富度、空间邻近程度等指标变异加强;在较高等级水平上,斑块密度(PD)、平均斑块面积(AREA_MN)、景观形状指数(LSI)、周长-面积分形维数(PAFRAC)等指数对概括森林景观空间格局具有决定性。森林景观资源保护和精细化管理应注重对景观破碎化、丰富度、斑块空间邻接度等指标的考虑及调控,进而为林区景观格局优化、森林景观资源健康经营与管理提供有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景观格局 等级理论 GIS PCA降维 天山北坡
下载PDF
浙江省典型县域农村居民点景观格局演变与更新策略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苑韶峰 徐秋雨 +3 位作者 李丹阳 朱从谋 韦乐盈 王庆济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6-53,共8页
以复合种群理论为指导,利用景观格局指数相关指标从结构角度表征典型县(市)农村居民点的景观格局,基于梯度分析法选取典型村域进行实证分析,旨在探索不同地域适合农村居民点更新的途径.结果表明:研究期内,义乌(浙中盆地)农村居民点呈现... 以复合种群理论为指导,利用景观格局指数相关指标从结构角度表征典型县(市)农村居民点的景观格局,基于梯度分析法选取典型村域进行实证分析,旨在探索不同地域适合农村居民点更新的途径.结果表明:研究期内,义乌(浙中盆地)农村居民点呈现扩张状态,德清、海盐(浙北平原)呈现缩减状态,青田(浙南丘陵)则保持平稳状态,四县(市)农村居民点呈现星罗棋布的空间格局,演变形态各异;政策因素与社会经济条件因素对农村居民点的空间格局演变产生差异化影响;根据不同用地状态与产业发展模式将村域划分为合理兼并型、适当缩聚型、特色保留型、复垦整治型4大更新类型.研究表明应当充分考虑地域分异与经济分化状况,实施差异化策略来实现农村居民点的有效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居民点更新 复合种群理论 梯度分析 景观格局 浙江省
下载PDF
基于长时间序列遥感数据的深圳景观连通性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唐文魁 俞露 +2 位作者 周伟奇 岳隽 周正 《自然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7-105,共9页
在过去30 a间深圳市的土地利用经历了从剧烈变化到近于饱和的过程。文章基于1988—2015年10期深圳市土地覆盖/利用数据,结合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orphological spatial pattern analysis,MSPA)和图论模型定量分析了深圳生态用地的景观... 在过去30 a间深圳市的土地利用经历了从剧烈变化到近于饱和的过程。文章基于1988—2015年10期深圳市土地覆盖/利用数据,结合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orphological spatial pattern analysis,MSPA)和图论模型定量分析了深圳生态用地的景观连通性。结果表明,生态用地中耕地在深圳城市化不同阶段均为城市用地扩张的主要土地来源,2005年后林地作为城市土地来源的比例显著提升。景观连通性方面,1988—2015年间深圳市生态用地等效连通面积(equivalent connected area,ECA)减少了1175.4 km^(2),网络连接度(degree of network connectivity,DOC)降低了43.51%。自深圳2005年划定基本生态控制线以来,城市生境退化趋势明显放缓,但生态用地ECA依然以每年11.9 km 2的速度被逐渐侵蚀。斑块重要性分析表明,阳台山和塘朗山等区域是目前维持深圳市现有景观连通性的关键枢纽节点,需加大保护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连通性 图论 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SPA) 土地覆盖/利用遥感影像 深圳市
下载PDF
基于“源-汇”理论的海口城市景观格局与热岛效应响应机制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李玉杰 马昊 +2 位作者 邓涛 张源 付晖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23-232,共10页
城市化引起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加剧了热环境恶化。以2000、2005、2010、2015年和2018年5期Landsat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选择热场变异指数、汇源景观贡献度和景观效应指数,分析海口陆域在城乡梯度上的源汇景观格局对城市热环境的贡献及其... 城市化引起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加剧了热环境恶化。以2000、2005、2010、2015年和2018年5期Landsat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选择热场变异指数、汇源景观贡献度和景观效应指数,分析海口陆域在城乡梯度上的源汇景观格局对城市热环境的贡献及其生态效应。结果表明:1)热岛梯度演变集中于西海岸、中心城区和江东新区等区域。2)不同汇源景观的平均热场变异指数不同,呈裸地>人工表面>源景观>灌木草地>农田>汇景观>林地>水体的规律。3)源、汇景观在中心城区对热岛贡献值最大,沿着梯度方向对热岛贡献度逐渐降低;随着城镇不断扩张,在城乡梯度方向汇区比例不断增大、源区比例不断减小,导致了热岛的空间转移与扩散。4)景观效应指数在中心城区段(T1~T7)沿城乡梯度快速递减且促进热岛比例大;在郊区段(T8~T21)波动上升且缓解热岛比例大。由此,提出基于区域景观系统理论的热岛缓解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格局 地表城市热岛 梯度分析 “源-汇”理论 海口
下载PDF
景观安全格局理论在山地型郊野公园设计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乐宁 高静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305-308,共4页
基于近年来我国山地型郊野公园建设迅速发展的需要,本文通过对近三十年相关研究文献的归纳整理,从对关键要素"地形"的关注度以及研究角度和研究方法三个方面进行分类统计,分析山地型郊野公园相关理论研究的进展、成果及趋势,... 基于近年来我国山地型郊野公园建设迅速发展的需要,本文通过对近三十年相关研究文献的归纳整理,从对关键要素"地形"的关注度以及研究角度和研究方法三个方面进行分类统计,分析山地型郊野公园相关理论研究的进展、成果及趋势,明晰当前建设目标与研究现状存在的矛盾,结合当前景观安全格局理论应用领域,探讨其在山地型郊野公园设计中应用的重要性与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型郊野公园 景观安全格局理论 文献 统计分析
下载PDF
人体下肢运动光纤带感知方法研究
14
作者 王海莲 张小栋 +1 位作者 孟亮 李华聪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15年第11期3804-3806,3809,共4页
为实现下肢外骨骼机器人与人体协调运动,实时的感知人体下肢的运动,对用于下肢外骨骼机器人控制的人体下肢运动光纤感知方法进行研究,在对人体下肢运动步态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光纤测量下肢关节角度、利用分形理论对测得的... 为实现下肢外骨骼机器人与人体协调运动,实时的感知人体下肢的运动,对用于下肢外骨骼机器人控制的人体下肢运动光纤感知方法进行研究,在对人体下肢运动步态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光纤测量下肢关节角度、利用分形理论对测得的下肢角度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并采用支持向量机对步态特征向量进行分类的识别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识别性能,能够分辨出人体行走、跑、上斜坡和下斜坡、下蹲和起立等6种运动模式,且当核半径为0.4,惩罚因子为45时,识别率可达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外骨骼机器人 步态分析 分形理论 支持向量机 模式识别
下载PDF
基于MSPA的景观网络格局时空变化分析——以抚州市东乡区为例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子维 程朋根 喻晓娟 《江西科学》 2018年第1期79-86,134,共9页
以抚州市东乡区为研究区,基于ArcGIS、GuidosToolbox、Conefor等软件工具平台,对东乡区2006年、2015年2个时期的土地利用类型图采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与(MSPA)景观连通性的分析办法以及图谱理论,对东乡区的景观时空格局变化乃至网络连... 以抚州市东乡区为研究区,基于ArcGIS、GuidosToolbox、Conefor等软件工具平台,对东乡区2006年、2015年2个时期的土地利用类型图采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与(MSPA)景观连通性的分析办法以及图谱理论,对东乡区的景观时空格局变化乃至网络连通性变化实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2006-2015年,研究区绿色景观总面积在不断降低,部分大型核心区斑块被不断分割,小型孤岛斑块逐渐消失,穿孔面积日益减少,表明研究区建设用地在不断扩张,生态斑块逐渐被蚕食,景观破碎化程度逐渐加大,进而导致景观连通性有明显的降低;基于景观连通性指数的景观网络格局分析表明,研究区景观网络整体连通性、可能连通性持续降低,各乡镇单元生态斑块面积均有减少,但各乡镇内部景观连通性保持较好,物种生境还未遭到严重破坏;实例分析表明:MSPA、景观连通性、图谱理论的景观网络格局时空变化研究为城市景观网络格局优化提供参考和依据,对景观网络的规划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 景观连通性 图谱理论 东乡区
下载PDF
基于MSPA的郑州市城区绿地生态网络构建及优化 被引量:4
16
作者 宋利利 夏艺菲 《中国城市林业》 2022年第6期57-63,共7页
郑州是国家综合交通的重要节点,发达的交通网络给城区带来了景观破碎化等问题,构建绿地生态网络可以改善城市生态空间结构,提高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文章根据形态学空间分析法、dPC指数计算、最小费用距离模型和电路理论,对河南郑州... 郑州是国家综合交通的重要节点,发达的交通网络给城区带来了景观破碎化等问题,构建绿地生态网络可以改善城市生态空间结构,提高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文章根据形态学空间分析法、dPC指数计算、最小费用距离模型和电路理论,对河南郑州环城高速公路围合区进行绿地生态网络的构建及优化。结果表明:在研究区内识别出37个生态源地,模拟生态廊道58条(东北和西南部较为集中);优化后的绿地生态网络共有46个生态源地和78条生态廊道,增设脚踏石19个,修复生态断裂点60个,生态源地和潜在生态廊道基本覆盖整个研究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地生态网络 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 景观连通性 电路理论
下载PDF
基于ArcGIS的六盘水市钟山区景观格局指数分析与优化
17
作者 周萌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2年第7期53-55,共3页
文章以六盘水市钟山区为例,通过ArcGIS软件对2006年、2010年、2014年、2018年四个年份的地理信息矢量图形进行处理分析,得出相应的景观格局变化与景观格局指数量化分析,结合钟山区经济与发展情况,针对性提出该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参... 文章以六盘水市钟山区为例,通过ArcGIS软件对2006年、2010年、2014年、2018年四个年份的地理信息矢量图形进行处理分析,得出相应的景观格局变化与景观格局指数量化分析,结合钟山区经济与发展情况,针对性提出该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参考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矢量图 景观格局指数 景观格局分析 六盘水钟山区
下载PDF
不同等级道路对生态网络的影响——以福州市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贾丁一 郭荣朋 +3 位作者 丘伟国 巫志龙 林森 胡喜生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89-500,共12页
道路的扩张导致生态网络破碎化加剧及其景观连接度受阻,科学分析不同等级道路对景观连接度及生态网络的影响对指导道路规划和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福州市为研究区域,基于2020年道路网络、土地覆盖类型、数字高程模型等数据,... 道路的扩张导致生态网络破碎化加剧及其景观连接度受阻,科学分析不同等级道路对景观连接度及生态网络的影响对指导道路规划和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福州市为研究区域,基于2020年道路网络、土地覆盖类型、数字高程模型等数据,运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和电路理论在不同物种扩散距离(1、3、5、10 km)范围内进行生态网络构建,并在景观⁃斑块⁃廊道尺度分析不同等级道路(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对景观连接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景观尺度,整体景观连接度与物种扩散距离呈显著正相关,其中,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均在10 km物种扩散距离范围内导致整体景观连接度的下降率最低,分别为15.6%、5.3%、1.5%、5.2%;在斑块尺度,在不同等级道路的比较中,高速公路在1、5 km物种扩散距离范围内导致斑块连接度的下降率最大,一级公路在3、10 km物种扩散距离范围内导致斑块连接度的下降率最大;在廊道尺度,城市快速路在5 km物种扩散距离范围导致整体最低成本路径的成本加权距离、整体最低成本路径的成本加权距离与其长度之比、整体有效阻力和廊道总长度的上升率最高,分别为43.4%、33.2%、57.3%、7.3%。随着物种扩散距离的增加,重要性高的斑块从北部、中部、西北部地区缩减至北部地区,导致物种的生存空间减少,而关键廊道从西北部和南部地区逐渐向中部地区延伸。研究结果可从整体角度指导福州市生态网络的构建与优化,为土地资源利用有限背景下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修复和道路网络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连接度 等级道路 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 电路理论 物种扩散距离
原文传递
基于MSPA-生境质量评估和电路理论的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网络优化研究——以深圳市为例
19
作者 刘瑞雪 林小龙 李云 《中国园林》 2024年第10期68-74,共7页
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对缓解生态环境问题、确保人居环境安全和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有重要作用。以深圳市域为研究区域,采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法(MSPA)和InVEST生境质量评估模型来识别生态源地,利用电路理论提取生态廊道并识别生态夹点和障... 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对缓解生态环境问题、确保人居环境安全和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有重要作用。以深圳市域为研究区域,采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法(MSPA)和InVEST生境质量评估模型来识别生态源地,利用电路理论提取生态廊道并识别生态夹点和障碍点,构建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网络并提出优化策略。深圳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网络由56个生态源地、79条生态廊道、面积约71.69 km^(2)的生态夹点和180.12 km^(2)的生态障碍点构成。生态源地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和中西部的山体、林地等生态质量较高的区域;生态廊道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和东北部等地区;生态源地间普遍存在生态夹点,主要分布在中西部、西南部及东北部;生态障碍点多位于生态源地的边缘或生态廊道内部,主要分布在西南部、中部及东北部。从生态源地、廊道和夹点的保护与质量提升,生态障碍点的修复,生态修复优先区的界定与分级三方面,提出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网络优化策略,为深圳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网络的构建与优化提供方法支撑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网络 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 生境质量评估 电路理论
下载PDF
基于MSPA的南京市绿色基础设施网络格局时空变化分析 被引量:90
20
作者 于亚平 尹海伟 +2 位作者 孔繁花 王晶晶 徐文彬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608-1616,共9页
以南京市为研究区,通过对1988、2000、2013年的TM/ETM遥感影像数据进行监督分类,获取了研究区3个时期的土地利用类型图,并采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SPA)方法,获取了研究区3个时期的绿色基础设施(GI)景观类型图,进而对其时空格局变化进... 以南京市为研究区,通过对1988、2000、2013年的TM/ETM遥感影像数据进行监督分类,获取了研究区3个时期的土地利用类型图,并采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SPA)方法,获取了研究区3个时期的绿色基础设施(GI)景观类型图,进而对其时空格局变化进行了定量分析;采用景观连通性指数和景观图谱理论,对研究区核心区的景观连通性格局变化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1988—2013年,研究区GI总面积以较慢的速度递增,表明南京市实施的一系列"绿色南京"战略性工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988—2013年,核心区、边缘面积有所增长,而桥接区、分支则持续减少,环岛区整体上有所减少,表明城市景观破碎化程度增加,景观连通性有所降低;基于景观连通性指数的GI网络分析结果表明,南京市GI网络整体连通性、可能连通性水平均先减后增,基于图谱理论的GI网络连接度水平先增后减,从总体上来看,研究区GI的连通性水平依然比较低;南京GI网络格局的案例分析结果表明,融合MSPA、景观连通性、图谱理论的GI格局变化研究为GI格局变化分析提供了新的框架。研究结果可为研究区GI网络的规划与优化提供参考,对其他地区GI网络的规划建设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SPA) 景观连通性 南京市 绿色基础设施 图谱理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