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认知角度看“想起来”“想出来”和“想到”的语义内涵及其表述功能
1
作者 王棋 《国际中文教育(中英文)》 2024年第4期83-93,共11页
本文从认知角度出发,考察心理动词“想”后续趋向补语构成的“想起来”“想出来”和“想到”结构的语义内涵及其表述功能。由于三者在语义上有相通之处,使用时容易造成混淆,特别是对于汉语非母语的学习者来说,准确地把握其用法会有一定... 本文从认知角度出发,考察心理动词“想”后续趋向补语构成的“想起来”“想出来”和“想到”结构的语义内涵及其表述功能。由于三者在语义上有相通之处,使用时容易造成混淆,特别是对于汉语非母语的学习者来说,准确地把握其用法会有一定的难度。本文从趋向动词“起”“出”“到”“来”的语义特征入手,以语义分析法,通过分析各事件构成的异质性,说明“想起来”“想出来”和“想到”语义和用法上的差异与其认知模式密切相关。另外,通过汉日语言对比,进一步明确三者的异同,旨在为汉语教学提供更多的借鉴和参考,帮助学习者加深对汉语动趋结构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动词 趋向补语 有界事件 认识模式 汉日对照研究
下载PDF
现代汉语趋向补语虚化现象研究综述 被引量:2
2
作者 赵卫东 李开拓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5期15-20,共6页
由于对现代汉语语法体系中位于谓词性成分之后的趋向动词这类语法单位的性质、语义及功能的认识存在较大差异,近百年来,学者们通过大量研究提出了各自不同的主张。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趋向补语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趋向动词性质的界... 由于对现代汉语语法体系中位于谓词性成分之后的趋向动词这类语法单位的性质、语义及功能的认识存在较大差异,近百年来,学者们通过大量研究提出了各自不同的主张。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趋向补语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趋向动词性质的界定、趋向补语的语义研究、趋向补语句法结构研究。与前辈大师们把"趋向动词"进行整体性考察不同,近年来的研究多以单个或几个趋向动词为中心进行"散点式"研究,更大的问题是,对趋向补语的研究越来越走向人为的"复杂化"。原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第一,对外汉语教学研究对汉语本体研究的"负"牵引;第二,缺乏符合汉语实际的先进理论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趋向动词 趋向补语 虚化现象 认知语言学 语料库
下载PDF
现代汉语重动句补语语义指向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刘雪芹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11年第2期179-183,共5页
重动句补语的语义指向丰富,表现在三大类九小类。三大类为他指、自指和兼指,其中,以他指的情况最为常见。他指包括了七个小类,即补语指向主语、动词、动核结构、受事宾语、工具宾语、伴随宾语和旁及宾语;自指包括一个小类,即补语自身;... 重动句补语的语义指向丰富,表现在三大类九小类。三大类为他指、自指和兼指,其中,以他指的情况最为常见。他指包括了七个小类,即补语指向主语、动词、动核结构、受事宾语、工具宾语、伴随宾语和旁及宾语;自指包括一个小类,即补语自身;兼指包括一个小类,指补语既指向主语,也指向前一个动核结构。重动句补语的语义指向表现为多样性、层级性和宾语成分突出性三个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动句 补语 语义指向
下载PDF
古本《老乞大》的动补结构 被引量:3
4
作者 黄晓雪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75-78,共4页
古本《老乞大》里有四类补语:结果补语、状态补语、趋向补语和可能补语。充当状态补语的成分有三类: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动词或动词短语、主谓短语,《老乞大》里有不少单纯形容词构成"V+得+C"的例子,其中有些可以凭借形式标... 古本《老乞大》里有四类补语:结果补语、状态补语、趋向补语和可能补语。充当状态补语的成分有三类: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动词或动词短语、主谓短语,《老乞大》里有不少单纯形容词构成"V+得+C"的例子,其中有些可以凭借形式标记确认它们为状态补语;趋向补语既有粘合式(动+趋)的动补结构,又有组合式(动+将+趋,动+得+趋)的动补结构;可能补语有"V+得/不得"、"V+不+C"等几种格式,但这两种格式不专门用来表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乞大》 状态补语 趋向补语 动补结构 语法 结果补语 可能补语
下载PDF
“现代汉语研究语料库”趋向补语统计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弓月亭 《河池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66-70,共5页
利用"现代汉语研究语料库系统"中动词和趋向补语的搭配数据,分析现代汉语动词和趋向补语的结合情况和结合方式等。研究发现:简单趋向补语和复合趋向补语均有多种类型,每种类型的具体使用情况不尽相同;能够带趋向补语的动词数... 利用"现代汉语研究语料库系统"中动词和趋向补语的搭配数据,分析现代汉语动词和趋向补语的结合情况和结合方式等。研究发现:简单趋向补语和复合趋向补语均有多种类型,每种类型的具体使用情况不尽相同;能够带趋向补语的动词数量并不多,这些动词带趋向补语的能力也有很大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词:趋向动词 趋向补语
下载PDF
动趋式粘合式结构与位移事件表达 被引量:1
6
作者 仝国斌 《殷都学刊》 2009年第2期128-135,共8页
动趋式结构可描述为位移事件结构,位移事件句存在着目标取景与过程取景方式的不同。动趋式粘合式结构的典型性与事物位移行为密切相关,位移事件结构映射位移行为方式,实际是位移行为方式固化表达的一种直接后果。
关键词 动趋式粘合式结构 位移事件 自动 致动 去范畴化
下载PDF
重动句的语义关系及补语的语义指向规律 被引量:7
7
作者 李咸菊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53-55,共3页
详尽考察了重动句的语义关系及补语的语义指向规律。细致描写解释了主语、动宾(V1O)、动补(V2P)等相互间的语义关系,并以补语为焦点从补语的性质、充当补语的词类等几方面探索补语的语义指向规律。
关键词 重动句 补语 语义指向 兼指
下载PDF
格助词“を”的语义功能再考 被引量:1
8
作者 杨海茹 《嘉兴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112-116,共5页
以日语最基本的格助词之一"を"为研究对象,对"を"的三种基本功能在不同的谓语动词状况下所具有的意义、特点及语感进行了论述,以便使母语为汉语的日语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日语的格助词。
关键词 自动词 他动词 移动补语 状况补语 直接宾语 间接宾语
下载PDF
“动+宾+动+补+了”句式初探
9
作者 胡斯可 《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96-99,共4页
在现代汉语口语和口语色彩较浓的现当代文学作品中,“动+宾+动+补+了”句式是一种使用频率较高的句式。作为重动句的一个小类,它除带有一般重动句的特点外,还兼备其它独特表现。文章从句法结构、语义特征和语用功能三个方面对这一句式... 在现代汉语口语和口语色彩较浓的现当代文学作品中,“动+宾+动+补+了”句式是一种使用频率较高的句式。作为重动句的一个小类,它除带有一般重动句的特点外,还兼备其它独特表现。文章从句法结构、语义特征和语用功能三个方面对这一句式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宾+动+补+了”句式 语义指向 否定形式 语用功能
下载PDF
趋向动词的语法化机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建校 曹梦 《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第3期185-189,共5页
现代汉语趋向动词是一个特殊的类 ,其特殊性在于它可以放在谓语动词后做补语 ,文章对趋向动词进行了考察 ,把它们分为两大类 ,三小类。认为 ,补语位置为趋向动词的语法化提供了一个优选位置 ,在这一位置上不同类型的趋向动词表现出不同... 现代汉语趋向动词是一个特殊的类 ,其特殊性在于它可以放在谓语动词后做补语 ,文章对趋向动词进行了考察 ,把它们分为两大类 ,三小类。认为 ,补语位置为趋向动词的语法化提供了一个优选位置 ,在这一位置上不同类型的趋向动词表现出不同的语法化进程。这一进程与谓语动词后体词性成分做为趋向动词论元载体有关。A类单音节趋向动词保存了较多的动词功能 ;双音节趋向动词的语法化进程因论元载体身份角色不同而有变化 ,表现出一定的条件性 ;B类双音节趋向动词在语法化进程中走得最快 ,与此相联系 ,我们根据动词与体词性成分语义联系的特点建立了体词性成分前移测试框架 ,使上述结论可以在形式方面得到更多的支持 ,更具可操作性 ,从而建立了趋向动词语的语法化系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趋向动词 补语 语法化 现代汉语 双音节 谓语动词
下载PDF
宜宾方言中“起”字的用法 被引量:2
11
作者 吴杰 《宜宾学院学报》 2014年第9期114-118,共5页
宜宾方言中的"起"兼具实词和虚词的功能,既可用为实词作趋向补语表示动作的方向,作结果补语表示动作的结果,又可用为虚词作时态助词表示动作的开始、进行、持续、完成或行为状态的延续,还可以放在述补之间,起连接和加强语气... 宜宾方言中的"起"兼具实词和虚词的功能,既可用为实词作趋向补语表示动作的方向,作结果补语表示动作的结果,又可用为虚词作时态助词表示动作的开始、进行、持续、完成或行为状态的延续,还可以放在述补之间,起连接和加强语气的作用,并可以补足音节起垫音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趋向补语 结果补语 时态助词 连接述补 垫音
下载PDF
“得”字句动词和补语的语义指向 被引量:2
12
作者 陶瑞仁 《黄山学院学报》 2007年第6期123-126,共4页
对现代汉语中"得"字句的谓语动词从价数的不同和语义特征的不同两个方面进行定量研究,并结合"得"字句的补语指向进行分析,根据统计的数字,按进入"得"字句的可能性大小排序,动作动词和关系动词处于序列的... 对现代汉语中"得"字句的谓语动词从价数的不同和语义特征的不同两个方面进行定量研究,并结合"得"字句的补语指向进行分析,根据统计的数字,按进入"得"字句的可能性大小排序,动作动词和关系动词处于序列的最高级和最低级,性状动词和心理动词基本上接近。不同价的动词随着价量的升高,所带"得"字补语的能力越来越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词 语义特征 补语 语义指向
下载PDF
动趋结构词化倾向刍议
13
作者 严明 吴勇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52-56,共5页
动趋结构是否是“词” ,这在语言学界仍有争议。本文试图以公众词感为事实基础 ,通过对动趋结构的语音形式和语义内涵的分析 ,认为动趋势结构自身稳定 ,凝固的语义内涵使得这一结构更接近于短语词。
关键词 动趋结构 词化倾向 语言学 公众词感 语音形式 语义 短语词 语法 现代汉语
下载PDF
浅析《二刻拍案惊奇》中的“动+将”结构
14
作者 鲁彬楠 《安康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60-62,共3页
“动+将”式是近代汉语中一种极有特点的结构,它始于魏晋,晚唐五代统一为“动+将+趋向补语”这一形式,于元为盛,明中后期逐渐衰落,最终为“动+了+趋向补语”所取代。《二刻拍案惊奇》中“动+将”结构的两类,也大体统一为“动+将+趋向补... “动+将”式是近代汉语中一种极有特点的结构,它始于魏晋,晚唐五代统一为“动+将+趋向补语”这一形式,于元为盛,明中后期逐渐衰落,最终为“动+了+趋向补语”所取代。《二刻拍案惊奇》中“动+将”结构的两类,也大体统一为“动+将+趋向补语”形式,出现在多种句式之中。“动+了+趋向补语”结构亦在该书中频繁出现,并已开始了取代“动+将+趋向补语”结构的步伐,但尚未成为主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刻拍案惊奇》 动+将 动+了+趋向补语
下载PDF
现代汉语动词拷贝句分类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史玲玉 《陇东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26-29,共4页
在唐翠菊对动词拷贝句的致使性与非致使性^([1]80-86)区别的基础上继续向下划分小类:首先将致使性动词拷贝句分为简单致使性动词拷贝句和复杂致使性动词拷贝句,并分别探究它们各自在句式变化和语义指向上的区别;其次将非致使性动词拷贝... 在唐翠菊对动词拷贝句的致使性与非致使性^([1]80-86)区别的基础上继续向下划分小类:首先将致使性动词拷贝句分为简单致使性动词拷贝句和复杂致使性动词拷贝句,并分别探究它们各自在句式变化和语义指向上的区别;其次将非致使性动词拷贝句按照补语情况做了分类,并探讨每一类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词拷贝句 句式变换 语义指向 补语
下载PDF
《通制条格》中的动态助词“将”
16
作者 李杰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48-51,共4页
以《通制条格》为考察对象,探讨助词"将"字的语法意义和功能,以及与"了"的兴替关系,发现助词"将"字在《通制条格》中主要表动态,在公文的常用语组合中叙述已经发生过的事件,在一些"动+将+趋"... 以《通制条格》为考察对象,探讨助词"将"字的语法意义和功能,以及与"了"的兴替关系,发现助词"将"字在《通制条格》中主要表动态,在公文的常用语组合中叙述已经发生过的事件,在一些"动+将+趋"结构中已经出现了"动+了+趋"的兴替,助词"将"字在元代的发展没有停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制条格》 动+将+趋 助词 动向 动+了+趋
下载PDF
现代汉语动趋式的组合范畴语法研究
17
作者 朱乐亚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46-55,共10页
如何以组合性的方式导出汉语动趋式所包含的语法关系或整体义是计算机处理自然语言的难关。组合范畴语法作为一种语法理论,其目的是使语法和语义尽可能简单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且使这种联系与真实的语言现象保持一致。本研究依据组合... 如何以组合性的方式导出汉语动趋式所包含的语法关系或整体义是计算机处理自然语言的难关。组合范畴语法作为一种语法理论,其目的是使语法和语义尽可能简单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且使这种联系与真实的语言现象保持一致。本研究依据组合性原则推演出汉语动趋式,进而归纳出两类汉语动趋式的差异,以验证汉语动趋式是否总是遵守组合类型透明原则以及“焦点居尾”原则,这为汉语动趋式的有效处理提供了理想的逻辑分析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范畴语法 组合性原则 汉语动趋式 焦点
下载PDF
“V到—上来”结构的主观趋向性
18
作者 权文兰 《现代语文》 2019年第2期50-56,共7页
"V到—上来"和"V到—上去"结构的出现频率不对称:"来"的出现频率要高于"去"。处所义部分多表示意念上的处所或目标,它和前面的主要动词V之间一般都不能直接结合,主要动词的动作性减退,大多表... "V到—上来"和"V到—上去"结构的出现频率不对称:"来"的出现频率要高于"去"。处所义部分多表示意念上的处所或目标,它和前面的主要动词V之间一般都不能直接结合,主要动词的动作性减退,大多表示一种抽象行为。"V到—上来"结构多用来表示话者的主观趋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到—上来” 主观趋向 趋向补语 不对称 主观性
下载PDF
晋语介休方言趋向补语述补衔接模式研究
19
作者 郭若男 《现代语文》 2023年第11期19-25,共7页
在晋语介休方言中,趋向补语结构呈现出不同于普通话的衔接模式与松紧差别。典型的普通话粘合式述趋式,在介休话中能够以组合式的形式存在,即述语与补语之间通常要有标记词“将”来连接。介休话述趋式中的宾论元实现模式,也与普通话存在... 在晋语介休方言中,趋向补语结构呈现出不同于普通话的衔接模式与松紧差别。典型的普通话粘合式述趋式,在介休话中能够以组合式的形式存在,即述语与补语之间通常要有标记词“将”来连接。介休话述趋式中的宾论元实现模式,也与普通话存在差异,它通常实现为宾语内置型。个别情况下,则可以受整个短语支配,实现为宾语外置型。不过,此时动词的语义类型、宾论元的语义角色与所实现的句类模式都会受到一定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休方言 趋向补语 组合式 “V将来/的去” 述补衔接模式 宾论元实现模式
下载PDF
江西信丰客家话“去”的语义及语法功能
20
作者 徐燕 《海外文摘》 2017年第17期9-11,共3页
汉语及汉语方言里表示趋向意义的“去”语义丰富,语法功能众多,常由趋向意义引申出其他语义,并且语义出现虚化的现象,语法功能也逐渐虚化。信丰客家话“去”首先是趋向动词,其基本语义是“去往”,并在此基础之上,发展出趋向补语、介词... 汉语及汉语方言里表示趋向意义的“去”语义丰富,语法功能众多,常由趋向意义引申出其他语义,并且语义出现虚化的现象,语法功能也逐渐虚化。信丰客家话“去”首先是趋向动词,其基本语义是“去往”,并在此基础之上,发展出趋向补语、介词和助词等语法功能。文章结合汉语及其他方言“去”的演变,探讨信丰客家话“去”的演变情况。文章认为信丰客家话“去”的语法化路径可能有两条:趋向动词>趋向补语>与事介词;趋向动词>趋向补语>事态助词>语气助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 语法化 趋向动词 趋向补语 信丰客家话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