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追累”句式的歧义新解 被引量:1
1
作者 周长银 周统权 《山东外语教学》 2016年第3期12-20,共9页
"追累"句式有宾语指向、主语指向和施受颠倒三种解读,是现代汉语多歧义句式的代表,也是近年来汉语研究的一个热点。通过梳理现有的研究思路和主要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事件结构分析的新方法,对"追累"句式的三种语义... "追累"句式有宾语指向、主语指向和施受颠倒三种解读,是现代汉语多歧义句式的代表,也是近年来汉语研究的一个热点。通过梳理现有的研究思路和主要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事件结构分析的新方法,对"追累"句式的三种语义分别解读为状态维度上的有界致使运动事件、时间维度上的有界自发运动事件和时间维度上的有界无意致使运动事件。这种分析方法不仅反映了汉语V-V复合词生成的语序特点及相关事件的深层语义关系,还能得到汉语体标记嵌入和相关句式转换关系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追累”句式 事件结构 歧义分析 动词复指
下载PDF
隐含因果动词对第三人称回指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李榕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8-35,共8页
关于回指,前人文献多提出隐含因果动词可能会影响第三人称回指倾向。本文通过离线心理学实验发现,在汉语语篇中隐含因果动词的影响必须和相关的语境(如因果连词"因为")相配合才会对回指产生影响。可见,整体语境才是影响第三... 关于回指,前人文献多提出隐含因果动词可能会影响第三人称回指倾向。本文通过离线心理学实验发现,在汉语语篇中隐含因果动词的影响必须和相关的语境(如因果连词"因为")相配合才会对回指产生影响。可见,整体语境才是影响第三人称回指倾向的主要原因,局部语境的作用并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含因果动词 第三人称回指 整体语境
下载PDF
汉、德语人称指称的语义及物性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吴建雄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10年第1期29-32,共4页
人称代词在曹禺剧作《日出》的汉原文和德译文本中的使用量差异很大,引起笔者注意,构成本文的诱因。首先,对这一词类进行了统计,然后选出使用量悬殊最大的第三人称代词"它"和"es"进行对比。在从两者的指代功能上消... 人称代词在曹禺剧作《日出》的汉原文和德译文本中的使用量差异很大,引起笔者注意,构成本文的诱因。首先,对这一词类进行了统计,然后选出使用量悬殊最大的第三人称代词"它"和"es"进行对比。在从两者的指代功能上消除差距以造成共同的对比基础以后,运用韩礼德功能语法中"过程的及物性"观察以"它"的"零形式"和"es"形式出现的参与者,然后以汉语学者对零回指的研究、德语学者对动词配价的研究为依据,对第四幕中的24个""和24个"es"出现的必然性予以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人称单数代词 人称指称 零回指 及物性 动词配价
下载PDF
英语动词省略句和指代句的习得研究
4
作者 彭惠玲 《韶关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124-127,共4页
英语和汉语中都存在动词省略句(VPE)和动词指代句(VPA),其先行分句的结构类型有主动、被动、名词、动词等八种形式,英汉的VPE和VPA有异同。对以汉语为母语的学习者习得英语VPE和VPA的研究发现:母语对二语习得有影响,基本差异假设是合理... 英语和汉语中都存在动词省略句(VPE)和动词指代句(VPA),其先行分句的结构类型有主动、被动、名词、动词等八种形式,英汉的VPE和VPA有异同。对以汉语为母语的学习者习得英语VPE和VPA的研究发现:母语对二语习得有影响,基本差异假设是合理的,二语的最终习得可能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词省略句 动词指代句 母语影响 基本差异假设 二语最终习得
下载PDF
“NP1的NP2+V+他(的)VP/AP/NP3”中“他”的句内回指
5
作者 邱明波 《沈阳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3期61-65,共5页
制约代词回指的因素有句法、语义、语用(篇)三个层次的内容。从语义-语句角度来研究回指问题,可以采用次范畴化的研究方法,将代词的中心语按[±独存]性标准分为领域与非领域两类,把主句动词按[±指向自身的领域][±指向... 制约代词回指的因素有句法、语义、语用(篇)三个层次的内容。从语义-语句角度来研究回指问题,可以采用次范畴化的研究方法,将代词的中心语按[±独存]性标准分为领域与非领域两类,把主句动词按[±指向自身的领域][±指向他身的领域][±指向自身的非领域][±指向他身的非领域]四个标准分为内向动词、双向动词、外向动词三大类若干小类,这些次范畴在"NP1的NP2+V+他(的)VP/AP/NP3"格式中对"他"的句内回指具有制约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人称代词 回指 领域 非领域 内向 外向 双向
下载PDF
影响汉语反身代词“自己”长距离照应的动词语义因素 被引量:5
6
作者 郑众 刘振前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11年第1期35-42,共8页
现代汉语反身代词"自己"具有长距离照应的特点。20多年来,国内外研究者从句法、语义和语用等方面对"自己"长距离照应产生的条件进行了研究,并列举了许多例句来验证各自的理论和分析方法。本文通过分析这些例句后得出以下结论:动词... 现代汉语反身代词"自己"具有长距离照应的特点。20多年来,国内外研究者从句法、语义和语用等方面对"自己"长距离照应产生的条件进行了研究,并列举了许多例句来验证各自的理论和分析方法。本文通过分析这些例句后得出以下结论:动词语义指向应该是影响"自己"长距离照应的重要因素,并提出了用动词语义指向解释"自己"长距离照应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身代词 动词 语义指向 自己 长距离照应
下载PDF
动词语义与话题结构对汉语主从句间回指的影响
7
作者 张林楠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6-103,共8页
动词隐含因果关系作为影响指称加工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一直被语言学家与心理学家所重视。本文基于语料库,考察了当汉语外显因果不同时动词语义与句法结构对主从句间回指产生的影响。通过考察因果与转折主从句中,从句谓语为隐含结果... 动词隐含因果关系作为影响指称加工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一直被语言学家与心理学家所重视。本文基于语料库,考察了当汉语外显因果不同时动词语义与句法结构对主从句间回指产生的影响。通过考察因果与转折主从句中,从句谓语为隐含结果性动词时主从句间的回指,得到了以下结论:1.隐含结果性动词对回指的影响受外显因果关系的干扰,当外显因果关系较强时,不存在话题结构优先回指,动词语义指向对回指的影响大于话题结构;当外显因果关系较弱时,主从句话题总被优先回指;2.在语言的实际使用中,动词语义同样会影响人们对表达结构的选择,当从句谓语为主语偏向型动词时,人们优先选择话题结构进行表述,而当从句谓语为宾语偏向型动词时,人们优先选择非话题结构进行表述,即人们倾向于选择最能表现动词语义所指实体的结构进行表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词语义 隐含结果性动词 话题 回指
下载PDF
重动式同形回指假说
8
作者 高增霞 《世界汉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30-340,共11页
本文提出了重动式的“同形回指假说”:重动式是使用同形回指手段在线建立起来的具有篇章属性的小句复合体,前段为先行语,后段动词为照应语,截取前段部分而成并由前段赋值。与其他同类或同功能手段相比,重动式表达了“某事件过程-结果”... 本文提出了重动式的“同形回指假说”:重动式是使用同形回指手段在线建立起来的具有篇章属性的小句复合体,前段为先行语,后段动词为照应语,截取前段部分而成并由前段赋值。与其他同类或同功能手段相比,重动式表达了“某事件过程-结果”承继关系,相较其他同类同功能格式,其独特价值在于“增元”,描写过程对外部论元造成的结果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动式 同形回指 “过程-结果” 增元结构 同一系统 衍推系统
原文传递
现代汉语回指构式中单音节动词的名词化:认知语法视角 被引量:7
9
作者 高航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3-32,共10页
现代汉语词类研究中的一个共识是,单音节动词无法发生名词化。但是,这一认识并没有理论上的根据,也得不到语言事实的支持。本文基于大规模真实语料考察《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中的1,351个单音节动词,结果发现许多单音节动词在回指构式... 现代汉语词类研究中的一个共识是,单音节动词无法发生名词化。但是,这一认识并没有理论上的根据,也得不到语言事实的支持。本文基于大规模真实语料考察《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中的1,351个单音节动词,结果发现许多单音节动词在回指构式中可以发生名词化。这些主要是作为动词范畴典型成员的动作动词,其名词化的功能在于实现动作的指称。这一发现可以在认知语法框架中得到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汉语 回指 单音节动词 名词化 认知语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