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族志诗学的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48
1
作者 杨利慧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9-54,共6页
民族志诗学是 2 0世纪中后期以来在美国民俗学、人类学界兴起的一个重要理论流派。它在承认世界范围内的每一特定文化都有各自独特的诗歌 ,这些诗歌都有其独自的结构和美学特点的前提下 ,发展出了一整套关于在书写文化中进行口头艺术文... 民族志诗学是 2 0世纪中后期以来在美国民俗学、人类学界兴起的一个重要理论流派。它在承认世界范围内的每一特定文化都有各自独特的诗歌 ,这些诗歌都有其独自的结构和美学特点的前提下 ,发展出了一整套关于在书写文化中进行口头艺术文本录和翻译的观点和方法。这种方法 ,既极大地拓展了书写文化对口头传统的表现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志诗学 口头艺术 文本 适录
下载PDF
论伊安的口头文学表演实质和柏拉图的误断 被引量:5
2
作者 孙景尧 夏洁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74-79,共6页
本文以口头文学表演理论,并结合古希腊诵诗表演活动史实,论证了《伊安篇》中的诵诗实是一种口头文学表演艺术,而伊安既具备了集编、导、演于一身的口头文学表演艺人身份,又具有使用阐释性套架作口头文学表演的“技艺”特征。但柏拉图在... 本文以口头文学表演理论,并结合古希腊诵诗表演活动史实,论证了《伊安篇》中的诵诗实是一种口头文学表演艺术,而伊安既具备了集编、导、演于一身的口头文学表演艺人身份,又具有使用阐释性套架作口头文学表演的“技艺”特征。但柏拉图在《伊安篇》中,却采用了“代言体”戏剧的“整体诗学”观,使伊安在论辩中“被迫陷入可笑的窘境。”这是柏拉图基于其戏剧模仿说而对伊安口头文学表演作出的误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希腊 诵诗 技艺 口头文学表演
下载PDF
哈尼族丧礼中“哈巴惹”的戏剧特征探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曾静 郑宇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6-101,共6页
哈尼族丧礼中的"哈巴惹"具备诗、歌、观演、剧场等核心戏剧要素,在多重文化功能交织的剧场空间中,一方面,艺人创造性地综合运用模拟、扮演、程式技巧等,再现了史诗经典片段;另一方面,通过对现实人物的代言催生了激烈的竞技表... 哈尼族丧礼中的"哈巴惹"具备诗、歌、观演、剧场等核心戏剧要素,在多重文化功能交织的剧场空间中,一方面,艺人创造性地综合运用模拟、扮演、程式技巧等,再现了史诗经典片段;另一方面,通过对现实人物的代言催生了激烈的竞技表演,打破了静观戏剧的观演对立,体现了"哈巴惹"嵌入社会生活的独特实践性、互动性和趣味性。民族戏剧的挖掘和研究因而必须回到当地人的现实生活本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尼哈巴 口头艺术 戏剧 竞技 表演
下载PDF
文学语篇的语言艺术分析框架——《麦田守望者》的功能文体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王竹青 苗兴伟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6-111,共6页
Hasan(1985)提出的语言艺术研究的三层次理论框架为文学语篇的文体分析提供了一个语言学的理论模式。以哈桑的语言艺术分析框架作为理论基础,对小说《麦田守望者》的文体特征进行了分析。从语言结构描述入手,通过具体的语言分析,探讨语... Hasan(1985)提出的语言艺术研究的三层次理论框架为文学语篇的文体分析提供了一个语言学的理论模式。以哈桑的语言艺术分析框架作为理论基础,对小说《麦田守望者》的文体特征进行了分析。从语言结构描述入手,通过具体的语言分析,探讨语言表达如何服务于文学语篇的主题和意象表达,从而为文学语篇的解读提供功能文体学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艺术 分析框架 文学语篇 功能文体学 《麦田守望者》
下载PDF
作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口头传统 被引量:17
5
作者 朝戈金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21,共11页
口头传统作为古老而又常新的信息交流方式,一直未得到学界应有的重视。在人类媒介的发展历史中,语言、文字、印刷术、互联网分别代表着几个重要阶段。在人文学术领域,口头传统关涉人类认识世界和呈现世界的方式,是人类观念传承和知识传... 口头传统作为古老而又常新的信息交流方式,一直未得到学界应有的重视。在人类媒介的发展历史中,语言、文字、印刷术、互联网分别代表着几个重要阶段。在人文学术领域,口头传统关涉人类认识世界和呈现世界的方式,是人类观念传承和知识传递的过程和结果。探讨口头传统及其与人类活动最具广泛性和多样性的内在关联,不但具有认识论价值,而且具有方法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头传统 口头性 口语艺术 书写性 信息技术
下载PDF
图书馆员的隐性知识结构 被引量:8
6
作者 谭书新 《四川图书馆学报》 2004年第3期21-23,共3页
论述了隐性知识的概念及特征,以及图书馆员的隐性知识及其作用。
关键词 隐性知识 形象 语言艺术 记忆品质 适时服务 技巧
下载PDF
中国传统艺术的图文间性——以诗文书画的“渔隐”主题为例 被引量:3
7
作者 郭建平 顾明栋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0,共10页
"图文间性"是本文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性范畴,用以描绘在中国艺术领域,特别是诗文书画方面普遍存在的一种艺术创造现象。探讨中国诗文书画中的"渔隐"主题,可以有助于认识这一新概念。人们常以"诗画一律"和&q... "图文间性"是本文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性范畴,用以描绘在中国艺术领域,特别是诗文书画方面普遍存在的一种艺术创造现象。探讨中国诗文书画中的"渔隐"主题,可以有助于认识这一新概念。人们常以"诗画一律"和"图文并茂"对中国艺术的"渔隐"主题进行解读。但要完成对"渔隐"母题及其相关的传统绘画意象的"阅读",仅聚焦于图像学层面上的画面结构分析远远不够,还须对其中的来源广泛的隐喻进行探讨,关注题材和主题的象征涵义、传统典故,甚至"政治隐情"及心态史、接受史,还有文学上的诗文唱和等哲学与美学问题。而且,在中国传统绘画中,图像的价值不仅仅是被观看,其意义的彰显还涉及作者/观者与历史、人生、社会、自然的存在关系,只有从多元媒介的多元视角探讨才能深刻理解其哲学和美学意蕴。可以说,中国诗文书画中"渔隐"主题所体现的视觉语言与文字语言的相互作用就是一种图文间性,对此进行探讨有助于构建中国特色的图像学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隐” 图文间性 图像学 视觉隐喻 中国艺术
下载PDF
论歌词的口头艺术特征
8
作者 童龙超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5期28-34,共7页
歌词的口头艺术特征,体现了歌词较之一般诗歌和音乐的门类独特性,揭示了歌词在目前的各种视野中所不能发现的独特内涵。歌词作为一种口头艺术,其关键是口头性,一方面它包含口头的行为,是口头话语的行为艺术,蕴含了现实语境要素、口头言... 歌词的口头艺术特征,体现了歌词较之一般诗歌和音乐的门类独特性,揭示了歌词在目前的各种视野中所不能发现的独特内涵。歌词作为一种口头艺术,其关键是口头性,一方面它包含口头的行为,是口头话语的行为艺术,蕴含了现实语境要素、口头言说行为、话语形式的表演行为等内涵;另一方面它包含口头的文本,具有口头话语、声音表现、声乐形态等不同层次的文本特征,是在以语言创造音乐的过程中,以声乐形态存在的口头话语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歌词 口头艺术 口头 诗歌 音乐
下载PDF
秘书交际的语言艺术 被引量:1
9
作者 曾国全 《西昌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年第4期56-57,共2页
秘书在联系上下、沟通左右、协调内外的枢纽部门——秘书部门工作,必然要与各种人打交道,必须讲究交际的语言艺术,才能广结人缘,促进社交成功。恰当地使用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讲求有声语言的情感性、预设性和对象性,注重无声语言动态的... 秘书在联系上下、沟通左右、协调内外的枢纽部门——秘书部门工作,必然要与各种人打交道,必须讲究交际的语言艺术,才能广结人缘,促进社交成功。恰当地使用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讲求有声语言的情感性、预设性和对象性,注重无声语言动态的表情语和静态的服饰语的运用,方能收到上佳的表达效果,树立个人与组织良好的公关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秘书交际 语言艺术 有声语言 无声语言
下载PDF
《西江月·井冈山》的功能文体赏析
10
作者 覃玖英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9年第12期49-52,共4页
本文以韩礼德的功能文体理论、Martin的评价理论和Hasan的言语艺术分析理论为分析依据,结合功能语言学的语境理论,对毛泽东的诗词《西江月·井冈山》进行语言表达、意象表达和主题意义三个层次的分析,从而得出这首诗词的深层次意义... 本文以韩礼德的功能文体理论、Martin的评价理论和Hasan的言语艺术分析理论为分析依据,结合功能语言学的语境理论,对毛泽东的诗词《西江月·井冈山》进行语言表达、意象表达和主题意义三个层次的分析,从而得出这首诗词的深层次意义即主题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语艺术 功能文体 语境
下载PDF
基于ITIAS编码系统的大学英语课堂文理科师生言语互动研究
11
作者 张俊杰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3期139-141,共3页
采用ITIAS编码系统对大学英语课堂中文理科师生言语互动情况进行研究,发现文科班教师更加愿意使用可以体现间接影响的言语来进行课堂活动,且多采用开放式问题进行启发引导;理科班教师多使用产生直接影响的带有强制性的言语,且多采用封... 采用ITIAS编码系统对大学英语课堂中文理科师生言语互动情况进行研究,发现文科班教师更加愿意使用可以体现间接影响的言语来进行课堂活动,且多采用开放式问题进行启发引导;理科班教师多使用产生直接影响的带有强制性的言语,且多采用封闭式问题;同时存在的情况是非交流情况出现频率很高、教师喜欢提出即时问题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思考、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更愿意采用应答和与同伴讨论的言语方式,以及几乎所有学生都较排斥主动提问这一交流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TIAS 大学英语课堂 文理科 言语互动
下载PDF
Aspects of Indigenous Participation in Brazilian Literature
12
作者 Fabio Almeida de Carvalho 《Journal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Cultures》 2023年第2期25-38,共14页
The article both presents how,from the end of the 1980s onwards,native peoples have begun to occupy certain spaces of textual production and circulation that they had not previously occupied in the Brazilian cultural ... The article both presents how,from the end of the 1980s onwards,native peoples have begun to occupy certain spaces of textual production and circulation that they had not previously occupied in the Brazilian cultural scene(for social,linguistic,and cultural reasons,but also political and juridical)and discusses how this process has provoked a vigorous movement of dilation of traditional textual and discursive borders in Western culture.Texts deriving from indigenous peoples in the sphere of academic discourse are,in general,bilingual,and are structured in ways that combine aspects of intellectual production with those of artistic creation.Moreover,they are also structured around a rather complex conception of the notion of authorship(considering that they are written by an author but represent the voice of their people).As examples,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case of Os cantos tradicionais Ye'kwana[Traditional Ye'kwana Chants],by the indigenous teacher and researcher Fernando Ye'kwana Gimenes,winner of the 2020/2021 edition of the Dirce Cortes Riedel Masters Dissertation Award by the Brazilian Association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as a typical example of the cultural phenomenon discussed.The traditional Ye'kwana chants present significant transgressions in relation to the traditional notions of narrative logic and the dominant forms of narration in the fields of literature and history.The awarding of this academic prize to an indigenous inhabitant of the forest,on the border between Brazil and Venezuela,by the largest association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 in Latin America,in addition to being an important act in political terms,demonstrates how urgent it is to rethink processes of global literary dissemination beyond the restricted frameworks configured by the logic of hegemonic cultures,which are based on closed divisions and hierarchies.With this,we intend to contribute to the process of including Amerindian texts in the repertoire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nd World Litera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rld Literature indigenous verbal art criticism and literary circulation
原文传递
医患沟通的语言艺术 被引量:4
13
作者 杭付云 罗霞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6期71-73,共3页
语言艺术是医务工作者医德医风的重要体现,灵活运用语言艺术对引导病人走出心理困境,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消除医疗纠纷,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有很大帮助,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 医患沟通 语言艺术
下载PDF
高校办公室人员的非语言沟通能力 被引量:1
14
作者 丁晨 《南通职业大学学报》 2015年第4期38-40,共3页
高校办公室是学校联系内外、沟通四方的综合办事机构,非语言沟通在办公室沟通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章从高校办公室交际环境出发,结合非语言沟通的重要性,探讨了办公室人员应具备的非语言沟通能力及其培养途径。
关键词 高校办公室 非语言 沟通艺术
下载PDF
幼儿园艺术领域教学活动中师幼言语互动的静态—动态分析——基于改进型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舒涵 方建华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6期14-21,29,共9页
幼儿园艺术领域中良好的师幼互动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幼儿关键经验的掌握。本研究采取改进型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通过观看5节艺术领域课程录像进行课堂编码,采用矩阵分析、比率分析和绘制动态特征曲线图对集体教学活动中的师幼... 幼儿园艺术领域中良好的师幼互动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幼儿关键经验的掌握。本研究采取改进型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通过观看5节艺术领域课程录像进行课堂编码,采用矩阵分析、比率分析和绘制动态特征曲线图对集体教学活动中的师幼互动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从教师语言占比及问题类型判断,教师高控行为明显;从幼儿语言占比及活动中幼儿的艺术表现力判断,幼儿自主行为缺乏。由此针对教师提出以下建议:突破自我,注重艺术领域教育活动表现性特征;打破常规,凸显艺术领域教育活动发散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型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 艺术领域 师幼言语互动
下载PDF
羌族口头艺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3
16
作者 焦虎三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20-29,共10页
羌族的口头艺术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相关论著也各抒己见,百家争鸣。从宗教人类学、历史人类学、文学人类学等7个方面对与羌族口头艺术相关的研究内容进行归纳和综述,可以让我们更加全面了解羌族口头艺术的全貌,促进羌族口头艺术研究的前... 羌族的口头艺术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相关论著也各抒己见,百家争鸣。从宗教人类学、历史人类学、文学人类学等7个方面对与羌族口头艺术相关的研究内容进行归纳和综述,可以让我们更加全面了解羌族口头艺术的全貌,促进羌族口头艺术研究的前进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羌族 口头艺术 研究综述
下载PDF
创新与语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Jonathan Webster 陈自力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8-19,共12页
一门语法,是对语言这个意义潜势系统进行多层次、多功能的描摹,为讨论人类在语言方面的无尽创造力提供了一个有效而实用的框架。语言的创新性源于生成意义的资源,该资源在各个语言层面运作。无论是语言艺术、语言游戏抑或修辞手段,语法... 一门语法,是对语言这个意义潜势系统进行多层次、多功能的描摹,为讨论人类在语言方面的无尽创造力提供了一个有效而实用的框架。语言的创新性源于生成意义的资源,该资源在各个语言层面运作。无论是语言艺术、语言游戏抑或修辞手段,语法都不可能对语言的创造性进行全面预测。正如对诗人Edwin Thumboo的《一个诗人在朗诵》一诗作出的语言学解读所示,一首诗歌的意义,是由它所有可能的解读来界定,这种解读可以来自作诗的诗人,也可以来自读者。《一个诗人在朗诵》既展示了语言的创造性,也喻示了我们将经验转换为意义的无限创造力的神圣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创造性 语法隐喻 语言艺术
下载PDF
语言沟通课程的“仿真”教学情境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军湘 《高等教育评论》 2013年第1期63-72,共10页
传统口才教学多是将学生训练成演讲、辩论型人才,很难满足其日常生活与未来职场生活中对沟通能力的需求。人类的语言沟通处在一定的社会活动情景之中,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视情境教学为教学设计的最主要内容之一。“应用语言艺术”教学构建... 传统口才教学多是将学生训练成演讲、辩论型人才,很难满足其日常生活与未来职场生活中对沟通能力的需求。人类的语言沟通处在一定的社会活动情景之中,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视情境教学为教学设计的最主要内容之一。“应用语言艺术”教学构建的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仿真”教学情境,以学生当下的生活、影视剧节选及普通职场沟通难题为场景,让学生在体验、解析中演习沟通知识,增强应对不同情境的口头表达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沟通 情境教学 应用语言艺术 仿真教学情境
下载PDF
多模态视角下艺术类高校教师非言语交际研究——以安徽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为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周静 《北京城市学院学报》 2020年第5期18-23,共6页
为了研究多模态视角下艺术类高校教师非言语行为使用情况,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对艺术类高校教师是否关注课堂非言语行为及对其功能的认识和应用现状展开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老师对非言语行为具有一定的了解,教授实践性很强... 为了研究多模态视角下艺术类高校教师非言语行为使用情况,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对艺术类高校教师是否关注课堂非言语行为及对其功能的认识和应用现状展开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老师对非言语行为具有一定的了解,教授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的老师更注重课堂非言语行为,并且非言语交际的运用是艺术生多模态课堂教学的需要也是必然趋势。研究给艺术类高校教师带来了几点启示:要加强对非言语交际理论的学习和培训,充分发挥非言语交际行为的功能在具有艺术特色和实践性强的课程中的作用,并且要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特点开展多模态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 非言语交际 艺术类高校教师 课堂教学
下载PDF
“土味情话”语言的修辞艺术解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焦晓霞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2021年第5期128-130,共3页
“土味情话”是特定人群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平台表情达意的言语交际行为,是运用语言艺术表达个人内心情感的一种语言形式,具有时效性和变异性的特点。“土味情话”在实际的表达过程中体现了对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修辞手段的充分运用,... “土味情话”是特定人群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平台表情达意的言语交际行为,是运用语言艺术表达个人内心情感的一种语言形式,具有时效性和变异性的特点。“土味情话”在实际的表达过程中体现了对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修辞手段的充分运用,交际双方通过借助修辞原则和语用惯例对“土味情话”进行解析,达到更好的交际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味情话 言语交际 修辞艺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