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Nature论文的主流句及其特征 被引量:1
1
作者 郭世凤 刘兢 张欣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2-165,共4页
采用语料分析的方法,研究Nature论文的句子类型,结果发现:论文的主流句是简单句占51%,带一个从句的句子占36%;Nature论文语言存在三大语言特征:频繁出现动作性名词和动词派生的名词话语形态、非自然关系句和由V-ed或V-ing构成的话语形... 采用语料分析的方法,研究Nature论文的句子类型,结果发现:论文的主流句是简单句占51%,带一个从句的句子占36%;Nature论文语言存在三大语言特征:频繁出现动作性名词和动词派生的名词话语形态、非自然关系句和由V-ed或V-ing构成的话语形态。研究结果对科技英语语言研究和科技论文写作研究具有参考价值和使用价值,对向Nature投稿的科技论文作者有直接的指导作用,尤其是论文指出的五种V-ed、V-ing话语形态具有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流句 非自然关系句 动作性名词 动词派生的名词
下载PDF
认知语法视角下的名词动化 被引量:3
2
作者 吴新民 梁文青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72-582,共11页
文章以认知语法理论为视角,从句法和语义角度对名词动化的范畴化关系网络进行了描写和分析,并指出了名词动化的理据。名词动化需具备三个条件:有合适的即时语境;目标语言形式与潜在的可以允准它的范型构式有足够的重合;有足够高的使用... 文章以认知语法理论为视角,从句法和语义角度对名词动化的范畴化关系网络进行了描写和分析,并指出了名词动化的理据。名词动化需具备三个条件:有合适的即时语境;目标语言形式与潜在的可以允准它的范型构式有足够的重合;有足够高的使用频率。经济原则和表达压力是名词动化的一个主要动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词动化 认知语法 范畴化关系网络 理据
下载PDF
名动化搭配现象的认知语言学解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宗宏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1-36,共6页
语言搭配现象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形成则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认知过程。本文主要应用认知语言学的有关原理,对名动化搭配的语言认知过程进行了分析,认为从语言认知方面开展名动化搭配研究,既符合语言学习者学习和掌握语言的... 语言搭配现象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形成则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认知过程。本文主要应用认知语言学的有关原理,对名动化搭配的语言认知过程进行了分析,认为从语言认知方面开展名动化搭配研究,既符合语言学习者学习和掌握语言的心理认知过程,也有助于语言学习者对语言名动化搭配使用和理解的心理认知表征。名动化搭配的认知研究将会成为语言学研究的一个焦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搭配 认知语言学 名动化
下载PDF
论广州话谓词性的“形+名”组合 被引量:4
4
作者 彭小川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25-129,163,共5页
广州话有部分"形+名"组合是谓词性的,颇具特色。其句法性质比较复杂,最主要的功能是作谓语。这种组合的特点是:1.不具类推性。2.程度量级有趋大的倾向。3.一般不具有形容词的重叠功能。该现象并非当代广州话新兴的特点,其生... 广州话有部分"形+名"组合是谓词性的,颇具特色。其句法性质比较复杂,最主要的功能是作谓语。这种组合的特点是:1.不具类推性。2.程度量级有趋大的倾向。3.一般不具有形容词的重叠功能。该现象并非当代广州话新兴的特点,其生成的动因是,话语交际中言者先突出所要强调的焦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话 谓词性 “形+名”组合 生成机制
下载PDF
“上”、“下”动词性组合语义构成多样性考察 被引量:1
5
作者 杨子 彭兴旺 周东丽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197-200,共4页
现有关于"上"、"下"动词性组合及其不对称性的研究均集中在对"上"、"下"动词性义项的解释分析,鲜有学者以组合中名词词项为研究对象,从名词的语义格与动名搭配的语义构成入手,将"上"... 现有关于"上"、"下"动词性组合及其不对称性的研究均集中在对"上"、"下"动词性义项的解释分析,鲜有学者以组合中名词词项为研究对象,从名词的语义格与动名搭配的语义构成入手,将"上"、"下"动词性组合中名词所充当语义格分为七类,并揭示了这些名词与"上"、"下"作动作动词的用法结合的五种语义构成方式,进而丰富了对"上"、"下"动词性组合不对称性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下”动词性组合 不对称性 语义格 言语行为转喻
下载PDF
人体器官名词“足”的认知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夏素芬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109-113,共5页
在特定的语境下,名词通常会发生词类转变并产生意义转变。试图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突显理论,对古汉语中人体器官名词"足"在动化及意义转变方面进行认知分析,为"足"字的准确理解和正确运用提供认知依据。
关键词 突显观 名词动化 意义转变
下载PDF
试论动、名词性特征在动名词中的转化 被引量:1
7
作者 张瑄 《开封大学学报》 2003年第2期29-30,共2页
摒弃对英语动名词的传统研究,揭示了动名词的动态性质,即动、名词特征在动名词中的转化。认为在某种意义上,其名词性的加强导致动名词在动、名两个词类的边缘发挥作用。
关键词 英语动名词 动词性特征 名词性特征 辩证性 词类转化
下载PDF
浅谈离合词带补语的特点及其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吴海燕 《莱阳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98-100,共3页
离合词是现代汉语中比较特殊的一类语法成分 ,它们的功能相当于一个复合动词 ,由于它们的构成成分之间结合的不是很紧密 ,中间可以加进一些成分 ,语法界称这类动词为离合词。本文通过分析得出的结论是由于离合词已经词化 ,所以说补语总... 离合词是现代汉语中比较特殊的一类语法成分 ,它们的功能相当于一个复合动词 ,由于它们的构成成分之间结合的不是很紧密 ,中间可以加进一些成分 ,语法界称这类动词为离合词。本文通过分析得出的结论是由于离合词已经词化 ,所以说补语总是对离合词中的动词性语素变成的词作补充说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合词 补语 动词性语素 名词性语素
下载PDF
基于配价结构描写的二字汉语サ变动词自他研究——兼议词典的自他标注
9
作者 王志军 《东北亚外语研究》 2020年第3期47-55,共9页
依据词典的标注来确定动词的自他是非常普遍的做法,然而实际上词典之间的自他标注存在一定差异。本文以“单纯ヲ格共现标准”为理论依据,通过语料库调查和母语者调查,在描写主动态动词配价结构的基础上,确定了三部词典标注不一致的81个... 依据词典的标注来确定动词的自他是非常普遍的做法,然而实际上词典之间的自他标注存在一定差异。本文以“单纯ヲ格共现标准”为理论依据,通过语料库调查和母语者调查,在描写主动态动词配价结构的基础上,确定了三部词典标注不一致的81个二字汉语ヲ变动词的自他属性,并分析了本文同三部词典的自他认定的差异及原因。本文和三部词典的主要差异在于自他两用动词的认定,主要原因是配价观察是否充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字汉语サ变动词 自他 配价 差异 原因
下载PDF
论动词性成分与容器方位词的组合
10
作者 杨辉 徐红妍 《黄山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110-114,共5页
容器方位词由于自身的特点很少与动词性成分组合,但是还有许多动词性成分可以与"里、中"组合,这种组合更多的是一种语用现象;同为容器方位词的"内、外"却不与动词性成分组合,解释这些现象需要从认知心理的角度入手。
关键词 动词性成分 容器方位词 隐喻 组合
下载PDF
网络语言的特征及其规范化问题研究
11
作者 涂加胜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6年第7期133-135,共3页
网络语言是共同语的一种功能变体,它的发展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研究网络语言的特征,把握它的一般发展规律,从而更好地引导并规范它的发展是我们当前需要面对的问题。主要从网络语言所使用的符号本身,名词活用成动词以及其语用功能等方... 网络语言是共同语的一种功能变体,它的发展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研究网络语言的特征,把握它的一般发展规律,从而更好地引导并规范它的发展是我们当前需要面对的问题。主要从网络语言所使用的符号本身,名词活用成动词以及其语用功能等方面来探讨网络语言的特征,并对网络语言的规范化问题以及对其发展应持的态度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语言 语义泛化 名词动词化
下载PDF
英语动词名词化结构的语义探究
12
作者 陆志军 曾丹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4期78-80,共3页
英语动词的名词化具有三种不同形式 ,文章借助同现限制的关系 (Co -occurrenceRestrictions)探讨了三种名词结构各自内在的语义特点 ,以便在不同的语境 (context)中有选择地使用 。
关键词 动名词结构 名词化动名词结构 动词派生的名词结构同现限制关系
下载PDF
英语名词动词化动因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信波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160-163,共4页
从哲学基础、语义基础、语言经济原则基础、社会文化基础等方面探讨了英语名词动词化产生的动因。
关键词 名词动词化 语义 语言经济原则
下载PDF
存在方式的现象学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杜丹 王善江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12-117,127,160,共8页
存在是人类认知中最基本的概念范畴,中西方哲学及语言学对“存在”方式及词源的探索由来已久,无论在现实世界还是在可能世界,所有的事物都以不同的存在方式存在,人类世界的各语言也以不同的编码方式表达它们不同的存在方式。“存在”在... 存在是人类认知中最基本的概念范畴,中西方哲学及语言学对“存在”方式及词源的探索由来已久,无论在现实世界还是在可能世界,所有的事物都以不同的存在方式存在,人类世界的各语言也以不同的编码方式表达它们不同的存在方式。“存在”在现象学的呈现是复杂的,现象学为此提供了正确的概念、工具和方法来定义、识别和研究人类的存在。存在主义在现象学的基础上深化了最初的概念及认知方式,最重要的是确定了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及其真实本质。通过对跨语言中存在动词和存在方式的现象学分析,并以海德格尔“此在”观为视角,发现了其类型特征、语言共性、存在现象及其本质内涵的哲学理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在 现象学 动词存在论 名包动理论
下载PDF
时间副词“曾经”与“已经” 被引量:4
15
作者 曹凤霞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28-34,共7页
一、"曾经"只表过去的已然态,时间一般不在最近,但与时间词共现时时间的远近不受限制,它只能与表示过去的时间词语或提示性时间短语共现。"已经"表过去的已然,时间在不久以前,但与时间词共现时时间的远近不受限制;... 一、"曾经"只表过去的已然态,时间一般不在最近,但与时间词共现时时间的远近不受限制,它只能与表示过去的时间词语或提示性时间短语共现。"已经"表过去的已然,时间在不久以前,但与时间词共现时时间的远近不受限制;也表现在的已然;并能与表示过去、现在、将来的时间短语或提示性时间短语共现,与特殊将来时间副词"将要、快要"共现时表未然态。二、"曾经"、"已经"与体态副词、助词的共现。三、"曾经"、"已经"与否定副词的共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曾经" "已经" 时间副词 已然态 未然态 名词性短语 动词性短语 形容词性短语 否定副词
下载PDF
论《乌古斯传》语言动词的双功能形式
16
作者 热比古丽·艾太木 《大观周刊》 2012年第11期14-15,共2页
《乌古斯传》(oguz-namau)是流传在古代维吾尔人民中间的一部散文体英雄史诗。它于13-14世纪在新疆吐鲁番地区用回鹘文(古代维吾尔文)写成。对其语言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篇论文主要研究《乌古斯传》文献语言动词双重功... 《乌古斯传》(oguz-namau)是流传在古代维吾尔人民中间的一部散文体英雄史诗。它于13-14世纪在新疆吐鲁番地区用回鹘文(古代维吾尔文)写成。对其语言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篇论文主要研究《乌古斯传》文献语言动词双重功能形式一动名词、形动词和副动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古斯传》 动名词 形动 词副动词
下载PDF
“名词意动用法”归属辨
17
作者 邱大存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2期32-35,共4页
“名词意动用法”与“形容词意动用法”有相异之处 ,因此有人名之为“处动用法” ,也有人名之为“介动用法” ,这值得商榷。可将“名词意动用法”中的相当一部分语法现象归入“使动用法”
关键词 名词意动用法 归属
下载PDF
“鸡娃”的新语义及语用分析
18
作者 魏铭若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第14期29-32,共4页
网络用语“鸡娃”的频繁使用,使得“鸡”字语义及语用功能产生泛化,句法功能由原来的名词转向动词及形容词,并衍生出一系列教育领域新词,如“自鸡”“家鸡”“素鸡”等。基于“鸡娃”的使用现状,该文结合其背后“打鸡血”事件,从认知方... 网络用语“鸡娃”的频繁使用,使得“鸡”字语义及语用功能产生泛化,句法功能由原来的名词转向动词及形容词,并衍生出一系列教育领域新词,如“自鸡”“家鸡”“素鸡”等。基于“鸡娃”的使用现状,该文结合其背后“打鸡血”事件,从认知方式分析其语义演变的过程,并通过现有语料,对“鸡娃”这一语言现象的语义及语用进行探析,以此推导该词流行的影响因素及衍生出的语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娃” 认知方式 名词动词化 语用
下载PDF
“名动词”的反思:问题和对策 被引量:86
19
作者 沈家煊 《世界汉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17,共15页
朱德熙先生建立的"名动词"类别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标准不好把握,范围难以确定;二是导致理论上矛盾,体系上不一致。标准可以进一步明确和改进,比较严重的问题是"名动词"的定位最终导致放弃"汉语动词做主宾语的... 朱德熙先生建立的"名动词"类别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标准不好把握,范围难以确定;二是导致理论上矛盾,体系上不一致。标准可以进一步明确和改进,比较严重的问题是"名动词"的定位最终导致放弃"汉语动词做主宾语的时候没有转化为名词"的立场,违背朱先生一贯看重和坚持的"简单性原则"。本文指出,"名动词"和英语的"V-ing形式"并不是对当的同类现象,英语所有的动词都有"V-ing形式",而"名动词"只是汉语动词中的小部分,汉语里跟英语的"V-ing形式"对当的不是"名动词"而是整个"动词"类。我们提出的解决问题的对策是两条:一,确立汉语"名动包含"的模式;二,首先用单音双音来区分动性强弱不同的动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动词 V-ING形式 名动包含 动名词
原文传递
名词动用与兼类词的界线 被引量:7
20
作者 胡安顺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6,共6页
名词动用和兼类词(名动式)的界线很容易混淆,本文试对二者的区分问题进行探讨,指出其差异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名词动用后的活用义是临时性的,使用频率低;兼类词的动词义是持久性的,使用频率高。(二)名词动用后的活用义稳定性弱;兼... 名词动用和兼类词(名动式)的界线很容易混淆,本文试对二者的区分问题进行探讨,指出其差异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名词动用后的活用义是临时性的,使用频率低;兼类词的动词义是持久性的,使用频率高。(二)名词动用后的活用义稳定性弱;兼类词的动词义稳定性强。(三)名词动用后的活用义有很大一部分不能带直接宾语,兼类词的动词义一般都可以带直接宾语。(四)名词动用后的活用义使用范围是特定的;兼类词的动词义使用范围是普遍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词动用 兼类词 区别特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