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alysis of Translation on Conversations in A Dream in Red Mansions via the Perspective of Speech Act Theory
1
作者 唐再飞 《海外英语》 2019年第6期35-37,共3页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peech Act Theory, it aims to analyze the translation of a novel—A Dream in Red Mansions provided by Yang Xianyi. It analyzes and appraises some conversations via a simple evaluation model ba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peech Act Theory, it aims to analyze the translation of a novel—A Dream in Red Mansions provided by Yang Xianyi. It analyzes and appraises some conversations via a simple evaluation model based on the realization of three speech acts that the writer would like to let readers understand. It finally arrives at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quoted version of conversations is vivid and appropriate except for a few express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NSLaTION speech aCT Theory a dream in red mansions CONVERSaTION aNaLYSIS
下载PDF
基于语料库的《红楼梦》俄译本译语特征研究——以复合言语动词“笑道”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淼 《中国俄语教学》 2023年第1期39-49,共11页
《红楼梦》俄译本是汉俄翻译研究的重要对象,其中蕴藏了大量汉俄语言转换的机制和技巧。本文以《红楼梦》对话描写中的复合言语动词为切入点,在自建《红楼梦》汉俄平行语料库的基础上,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源语“笑道”在俄译本中的... 《红楼梦》俄译本是汉俄翻译研究的重要对象,其中蕴藏了大量汉俄语言转换的机制和技巧。本文以《红楼梦》对话描写中的复合言语动词为切入点,在自建《红楼梦》汉俄平行语料库的基础上,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源语“笑道”在俄译本中的译语特征进行了描写,对其背后的语义转换机制和译者行为进行了剖析。研究表明,“笑道”的语义在译文中呈现出强烈的多元化趋势,且转换模式丰富,源语和译语之间的语义非对称性特征突出。源语规范和译入语规范是影响译者选择的重要因素,译者始终在努力寻求两者之间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俄译本 译语特征 复合言语动词 语料库
下载PDF
言语行动理论与代词式人物换称——以《红楼梦》前八十回语料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田学军 张征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81-184,共4页
人物换称是发话方在众多指称方式中进行选择、动态使用人物指称的过程,是一种由名词或相当于名词的语词所体现的言语行动。代词式人物换称是《红楼梦》人物换称的一种主要形式,具体划分为两类:复数代词表单数和代词人称转换。代词式人... 人物换称是发话方在众多指称方式中进行选择、动态使用人物指称的过程,是一种由名词或相当于名词的语词所体现的言语行动。代词式人物换称是《红楼梦》人物换称的一种主要形式,具体划分为两类:复数代词表单数和代词人称转换。代词式人物换称是一种特殊的言语行动,它通过改变交际参与者之间的交际角色关系,拉近或疏远彼此之间的距离,从而实现诸多首要言语行动,其中最典型的当为舒缓语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言语行动 代词式人物换称 标记性 距离性
下载PDF
言语交际中的他者身份调用探析 被引量:9
4
作者 袁春波 陈新仁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47-153,共7页
作为语用身份的三种类型之一,他者身份尽管时常发挥重要作用,但鲜有学者对其进行细化研究。本文基于语用身份论,以《红楼梦》中的语料为例,探析在该文学语境中的他者身份调用情况,涉及其实质、动因和路径。研究显示,他者身份调用有时是... 作为语用身份的三种类型之一,他者身份尽管时常发挥重要作用,但鲜有学者对其进行细化研究。本文基于语用身份论,以《红楼梦》中的语料为例,探析在该文学语境中的他者身份调用情况,涉及其实质、动因和路径。研究显示,他者身份调用有时是发话人把他者身份当作交际资源的一种刻意行为;发话人调用他者身份的动因往往是维持语用平衡,以满足行事、面子和权势等需求;发话人常会通过身份借用、冒用或擅用等路径调用他者身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者身份 他者身份调用 言语交际 语用身份论 《红楼梦》
下载PDF
语音修辞格视域下《红楼梦》回目翻译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王沛 郭红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11-14,共4页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章回小说的扛鼎之作,每一章节分"回"别"目",上下两句八字对仗,抑扬顿挫,婉转流畅,具有"音乐美"的特质。通过对《红楼梦》三个英译本的比较,分别从谐音双关、叠音、叠韵、双声、平仄...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章回小说的扛鼎之作,每一章节分"回"别"目",上下两句八字对仗,抑扬顿挫,婉转流畅,具有"音乐美"的特质。通过对《红楼梦》三个英译本的比较,分别从谐音双关、叠音、叠韵、双声、平仄等语音修辞的视角,分析三位译者是如何再现《红楼梦》原回目语言"音乐美"的艺术,剖析译者的翻译手法和翻译技巧,旨在探寻中国古典章回小说回目汉英翻译的可行性与翻译限度等问题,以期达到对中国古典章回小说回目翻译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回目 语音修辞格 翻译研究
下载PDF
情感态度与反讽识解——析《红楼梦》反讽交际之新视角 被引量:2
6
作者 赵虹 《山东外语教学》 2020年第2期10-19,共10页
反讽所传递的情感态度具有意向性,不仅影响反讽理解的最终关联性,而且在追求认知相关的驱动下产生多样的反讽意蕴。本文突显反讽交际中语境激活与情感态度的交互作用,兼顾交际双方情感互动,在明确界定“情感态度”概念基础上,较为系统... 反讽所传递的情感态度具有意向性,不仅影响反讽理解的最终关联性,而且在追求认知相关的驱动下产生多样的反讽意蕴。本文突显反讽交际中语境激活与情感态度的交互作用,兼顾交际双方情感互动,在明确界定“情感态度”概念基础上,较为系统地阐释其非命题性地位、语用识解过程及认知作用。对《红楼梦》经典反讽案例的分析充分表明:多源语境激活、回声-贬抑识解和情感态度评估在反讽加工中相互平行调整,贬抑态度与情感态度实现最佳相关的匹配。该研究路向不但证明探究反讽交际中情感态度的重要性和可行性,而且为剖析《红楼梦》反讽艺术提供了一条兼顾命题态度与情感态度、统合情感态度不同层面的认知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语反讽 情感态度 语境激活 相互平行调整 《红楼梦》
下载PDF
《红楼梦》的谐音双关 被引量:4
7
作者 孔昭琪 《泰山学院学报》 2004年第5期38-42,共5页
 谐音双关是《红楼梦》运用最多的辞格。大自作品的立意、构思、框架结构,小至人物的命运、个性、人品等都运用了大量精彩的谐音双关。谐音双关的成功运用,不仅加强了语言的含蓄性和幽默感,而且对作品的情节构建、艺术构思和主题表达...  谐音双关是《红楼梦》运用最多的辞格。大自作品的立意、构思、框架结构,小至人物的命运、个性、人品等都运用了大量精彩的谐音双关。谐音双关的成功运用,不仅加强了语言的含蓄性和幽默感,而且对作品的情节构建、艺术构思和主题表达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谐音双关多系人名构成,大都经"脂评"批注,而历来的研究者一般都遵循这些批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谐音双关 辞格 情节 主题 人物 曹雪芹 小说
下载PDF
《红楼梦》中劝说言语行为的顺应模式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安拴军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26-30,共5页
结合语言顺应论的动态语境观,可建立一套劝说言语行为顺应模式,这一模式认为,从劝说语用策略到语言形式的选择是说话人在顺应劝说目的和交际语境的前提下不断进行协商、选择的过程。在劝说言语行为中,交际语境包括心智世界(情感、观念)... 结合语言顺应论的动态语境观,可建立一套劝说言语行为顺应模式,这一模式认为,从劝说语用策略到语言形式的选择是说话人在顺应劝说目的和交际语境的前提下不断进行协商、选择的过程。在劝说言语行为中,交际语境包括心智世界(情感、观念)、社交世界(社会权势、社会距离)、物理世界(时间、场合)。交际语境的变化要求说话人不断地选择恰当的语用策略和语言形式,直至实现劝说意图。从《红楼梦》文本中收集到的劝说实例可验证这一模式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劝说 言语行为 顺应论
下载PDF
浅析《红楼梦》语言含蓄美的生成——基于修辞视角 被引量:1
9
作者 费云霞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20-23,共4页
含蓄是我国传统艺术比较显著的一个审美特征,也是我国文学创作的传统。作品文字不直接点明,而是让读者仔细体会、分析,运用自己的联想去品味其中的意蕴,文学作品语尽而意不穷,是含蓄。含蓄美,是《红楼梦》语言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文章... 含蓄是我国传统艺术比较显著的一个审美特征,也是我国文学创作的传统。作品文字不直接点明,而是让读者仔细体会、分析,运用自己的联想去品味其中的意蕴,文学作品语尽而意不穷,是含蓄。含蓄美,是《红楼梦》语言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文章拟从修辞学的角度,通过分析《红楼梦》中双关、映衬、婉转这三种辞格的使用情况,从修辞效果的生成谈含蓄美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语言艺术 含蓄美 修辞 修辞格
下载PDF
伴随语境和红楼言语研究
10
作者 王荔俪 吉牧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60-62,共3页
阐释了伴随语境的概念,依据《红楼梦》前八十回的言语例证,从情绪、关系、体态因素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论证,探讨其对红楼言语产生的影响,及其与言语之间不同寻常的关系,揭示了伴随语境等因素对言语交际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红楼梦》 伴随语境 情绪 红楼言语
下载PDF
从标记理论看《红楼梦》中王熙凤的言语符号和非言语符号特征
11
作者 姚吉刚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6期87-94,共8页
文章运用标记理论分析了《红楼梦》中王熙凤的言语符号特征和非言语符号特征发现王熙凤不仅使用了大量的无标记和有标记的称谓语、抱怨语、骂詈语、委婉语、威胁语、赞美语来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并维持其管家大奶奶的地位,而且还善于... 文章运用标记理论分析了《红楼梦》中王熙凤的言语符号特征和非言语符号特征发现王熙凤不仅使用了大量的无标记和有标记的称谓语、抱怨语、骂詈语、委婉语、威胁语、赞美语来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并维持其管家大奶奶的地位,而且还善于运用话语标记语来承上启下和加强语气;王熙凤的服饰、外貌、微笑等非言语符号也具有很强的标记性,与同时代的人差别很大,表现出强烈的对立和不对称性。标记理论不仅为分析王熙风这一有血有肉的形象提供了新的视角,而且必将会给人们的日常交际带来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王熙凤 符号 言语符号 非言语符号 标记 标记理论
下载PDF
囫囵之语 精绝奇绝——试论《红楼梦》中的信息差
12
作者 付义荣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64-67,共4页
该文从信息差的角度考察了《红楼梦》的语言艺术和写作技巧。在《红楼梦》中,既有说话人另有深意的信息差,也有听话人无意而成的信息差。信息差不仅可以体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思想情感,也可推动情节的发展。善用信息差可以说是《红楼梦... 该文从信息差的角度考察了《红楼梦》的语言艺术和写作技巧。在《红楼梦》中,既有说话人另有深意的信息差,也有听话人无意而成的信息差。信息差不仅可以体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思想情感,也可推动情节的发展。善用信息差可以说是《红楼梦》的重要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差 囫囵语 红楼梦
下载PDF
《红楼梦》中人物对话英译的言语行为分析
13
作者 吴扬 陈静 刘亚栋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344-345,共2页
言语行为理论是语言语用研究中的重要理论,为实现有效的语言翻译提供了理论支撑。从言语行为理论的观点出发来对人的语言行为进行解读,将言语本身定义为某种行为的实施,如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等。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中,言语行为... 言语行为理论是语言语用研究中的重要理论,为实现有效的语言翻译提供了理论支撑。从言语行为理论的观点出发来对人的语言行为进行解读,将言语本身定义为某种行为的实施,如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等。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中,言语行为理论的使用策略也不尽相同,只有通过结合具体的语言情境、说话者的语气、内容等多种要素,才能确保语言语用力量的有效传递。本文重点以《红楼梦》中人物对话英译为出发点来进行讨论,从言语行为理论的角度来对《红楼梦》中人物对话英译进行研究,从而来提升翻译信息的对称性,实现原意的有效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人物对话 英译 言语行为
下载PDF
从《红楼梦》中王熙凤和平儿的言谈看语言表达的得体性
14
作者 双建萍 《晋中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18-21,共4页
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交际总是在特定语境中进行的,只有切合语境的言语交际才是得体的。得体的言语交际才能达到交际的目的,所以得体性原则是语言交际的最高原则。《红楼梦》中的人物都非常善于根据语境选择不同的话语,王熙凤和平儿... 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交际总是在特定语境中进行的,只有切合语境的言语交际才是得体的。得体的言语交际才能达到交际的目的,所以得体性原则是语言交际的最高原则。《红楼梦》中的人物都非常善于根据语境选择不同的话语,王熙凤和平儿的言谈是其典型代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境 言语交际 得体性 《红楼梦》
下载PDF
认知心理背景语境和红楼言语研究
15
作者 王荔俪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1期61-62,共2页
认知心理语境对于动态言语交际有着重要意义。借助红楼言语例证的分析认知心理语境因素,揭示个人认知心理语境和社会认知心理语境对红楼言语产生的影响及其与言语得体之间不同寻常的关系。在动态言语交际中,既要关注交际对象的认知心理... 认知心理语境对于动态言语交际有着重要意义。借助红楼言语例证的分析认知心理语境因素,揭示个人认知心理语境和社会认知心理语境对红楼言语产生的影响及其与言语得体之间不同寻常的关系。在动态言语交际中,既要关注交际对象的认知心理,又要兼顾社会认知心理的语境,努力做到言语得体,顺利达成交际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认知心理语境 社会认知心理语境 红楼言语
下载PDF
大观园是女儿监
16
作者 季学源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53-58,共6页
从3个方面论证大观园并非"理想国"、"伊甸园",而是女儿监。第一从元妃省亲的全过程看,核心论据是:元妃哭诉父母"当日送我到那不得见人的去处(指内宫)"。第二从女儿们的人生结局看。在大观园里,她们不敢... 从3个方面论证大观园并非"理想国"、"伊甸园",而是女儿监。第一从元妃省亲的全过程看,核心论据是:元妃哭诉父母"当日送我到那不得见人的去处(指内宫)"。第二从女儿们的人生结局看。在大观园里,她们不敢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时时处处都有人坐监行探、密报,已有女儿直诉:这里是关人的"牢坑"、"笼子"。第三从意象象征层面上看。林黛玉的诗句"冷月葬花魂"便是所有红楼女儿悲剧的点睛之笔,她们如花如诗的青春、生命都在这里被埋葬了。大观园是泪园、血园、墓园,女儿们的祭奠园,《红楼梦》便是女儿们的长篇悼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观园 理想国 女儿监 《红楼梦》便是女儿们的长篇悼词.
下载PDF
詈骂——《红楼梦》人物塑造的一种特殊手段
17
作者 江结宝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87-90,共4页
詈骂是人们言语行为的一种特殊形式,它与文学创作有不解之缘。借助詈骂创造个性,是《红楼梦》塑造人物形象的一种特殊手段。这种手段包含两种方式:一是由骂辞反映个性,一是写詈骂区别个性。
关键词 詈骂 《红楼梦》 人物形象 评骂 叙骂
下载PDF
论语境对间接言语行为理解的决定程度——对《红楼梦》一则对话的分析
18
作者 陈安平 《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年第6期89-91,共3页
间接言语行为的推理依赖于语境。语境不是静态的、先前预设的 ,而是因人而异的 ,是随着听话人的信息量的增加、减少而不断变动、更新的。对《红楼梦》一则对话进行详细的语用推理表明 :由语境决定的最佳关联信息是语用推理最重要的环节 。
关键词 红楼梦 间接言语行为 主要施为用意 语境 语用推理
下载PDF
浅析人物对话言语行为分析对译者策略的影响——以《红楼梦》英译文本为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万年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45-47,共3页
《红楼梦》英文译本有很多种,但是在众多译本中以杨宪益与他的夫人戴乃迭合译、霍克斯和他的女婿闵福德合译的作品影响最大,最具代表性。本文摘取片段,运用言语行为的理论,从语用学的角度分析两种译本译者在翻译红楼梦人物对话时的语用... 《红楼梦》英文译本有很多种,但是在众多译本中以杨宪益与他的夫人戴乃迭合译、霍克斯和他的女婿闵福德合译的作品影响最大,最具代表性。本文摘取片段,运用言语行为的理论,从语用学的角度分析两种译本译者在翻译红楼梦人物对话时的语用策略,探讨从不同的视角解读人物语言对翻译作品带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人物对话 翻译 语用学 言语行为
下载PDF
《红楼梦》家人之间拒绝言语行为特征的语用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吴雁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319-322,共4页
以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和戈夫曼以及布朗、列文森的面子理论为基准,对《红楼梦》前六十回故事中家人之间拒绝言语行为特征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研究显示:家人之间所使用的拒绝言语行为既有犀利、自谦式直接拒绝言语行为,亦有自贬、规约... 以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和戈夫曼以及布朗、列文森的面子理论为基准,对《红楼梦》前六十回故事中家人之间拒绝言语行为特征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研究显示:家人之间所使用的拒绝言语行为既有犀利、自谦式直接拒绝言语行为,亦有自贬、规约式间接拒绝言语行为,其特征的复杂性无不彰显出那个时代的文化印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拒绝言语行为 特征 语用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