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词体革命:创作思路与理论建构 被引量:3
1
作者 倪春军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1-40,共10页
以梁启超等人为代表的"诗界革命"的发起者和参与者,没有进行词体革命,这不仅表现为创作的贫乏,更表现为理论的缺失。而梁启超前期以"雅化"的标准推尊词体,也许是他没有进行词体革命的内在因素。胡适提出"白话... 以梁启超等人为代表的"诗界革命"的发起者和参与者,没有进行词体革命,这不仅表现为创作的贫乏,更表现为理论的缺失。而梁启超前期以"雅化"的标准推尊词体,也许是他没有进行词体革命的内在因素。胡适提出"白话词"理论,应该为现代文学史上词体的第一次革命,但还只是文学革命的附庸。曾今可发起的"词的解放"运动,是"诗界革命"以来第一次以词为主体的革命,取得了理论和实践的双重丰收;但因为未能领会诗界革命"新意境"的内涵,从而脱离了时代。李冰若和卢冀野之"旧辞新境"的改革,取得了理论和创作的成功,是最接近梁启超"诗界革命"精神的一次词体革命。词体革命经历了四个阶段,经过了三代学人的传递,呈现出不同的词体定位意识,导致各家理论无法调和,很难创造出各种要素完美结合的新词体。但词体革命在语言、格律、意境、风格等方面的探索,对当代词坛具有重要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体革命 词体缺席 白话词 词的解放 旧辞新境
下载PDF
民国旧体词变革的两种尝试——以胡适的白话词和陈柱的自由词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梁艳青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01-105,共5页
民国词体革新风潮之中,胡适从语言变革入手,创作出白话词,并进一步演变成白话新诗。陈柱则在词为诗之变体的理论基础上对词进行变体式改造,提出自由词的词学理论和创作主张。胡适和陈柱代表了词体革新的两种不同方式,共同描绘着民国旧... 民国词体革新风潮之中,胡适从语言变革入手,创作出白话词,并进一步演变成白话新诗。陈柱则在词为诗之变体的理论基础上对词进行变体式改造,提出自由词的词学理论和创作主张。胡适和陈柱代表了词体革新的两种不同方式,共同描绘着民国旧体词革新的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适 陈柱 白话词 自由词
下载PDF
都市文化视阈中雅俗两种审美倾向的交汇与融合——以宋元话本中的词为例
3
作者 郑永晓 《长江学术》 2013年第4期40-48,共9页
本文以程毅中先生所辑《宋元小说家话本集》为依据,对现存比较可靠的宋元话本中的词进行分类排比,认为词之入"话(本)",类似于诗歌创作中的"以诗为词",有开拓境界、提升格调之功,在一定程度上而言是以雅入俗,以雅化... 本文以程毅中先生所辑《宋元小说家话本集》为依据,对现存比较可靠的宋元话本中的词进行分类排比,认为词之入"话(本)",类似于诗歌创作中的"以诗为词",有开拓境界、提升格调之功,在一定程度上而言是以雅入俗,以雅化俗。雅俗两种文化倾向在话本中的交汇与融合,正显示了包括士大夫在内的都市文化的多元形态,以及市民阶层对雅文化的崇拜与向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本词 以雅化俗 都市文化 宋元话本
下载PDF
一种传统建筑类型的“文明化”:近代外来文化影响下的湖南乡村祠堂 被引量:3
4
作者 李雨薇 柳肃 《建筑师》 2020年第5期86-93,共8页
自20世纪初,随着西风东渐深入中国内陆,外来文化的影响逐渐在乡土建筑上出现。湖南作为内陆最排外的省份,却同时又是维新运动的核心。在这样的二元性社会下,出现在湖南偏远乡村被当地人称为"文明建筑"的西洋风格祠堂成了一种... 自20世纪初,随着西风东渐深入中国内陆,外来文化的影响逐渐在乡土建筑上出现。湖南作为内陆最排外的省份,却同时又是维新运动的核心。在这样的二元性社会下,出现在湖南偏远乡村被当地人称为"文明建筑"的西洋风格祠堂成了一种具时代性的建筑文化现象。本文以这些祠堂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野调查结合文史资料研究,分析了驱动祠堂"文明化"的内外动因,并挖掘这些祠堂建筑的演变规律,试探寻除简单模仿之外,近代地方乡土建筑的"文明化"现象背后的设计思想及现代性甚至革命性,以期丰富中国乡土建筑和近代建筑的研究,也为研究中国建筑近代史中乡土建筑现代化转型的方法论提供一个新的角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乡土建筑 湖南近代建筑 湖南祠堂 文明化 文明建筑
下载PDF
江南传统住宅中的“堂前-坐起”布局——以浙东民居与明清文本中对住居的描述为例 被引量:6
5
作者 周易知 《建筑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1期30-34,共5页
传统住宅是乡愁记忆的重要载体,而传统住宅中的方言文化,则是乡愁记忆的直接体现。今天在浙东方言中,正房明间厅堂被称为"堂前",家庭的起居室被称为"坐起",而这正与明清江南地区的文献资料的记载相吻合。本文从建... 传统住宅是乡愁记忆的重要载体,而传统住宅中的方言文化,则是乡愁记忆的直接体现。今天在浙东方言中,正房明间厅堂被称为"堂前",家庭的起居室被称为"坐起",而这正与明清江南地区的文献资料的记载相吻合。本文从建筑学对空间的探讨出发,结合认知人类学的视角,以古代文献、人类学考察,与传统民居建筑遗存的调研相结合的研究方式,对浙东地区城市住宅建筑中的"堂前""坐起"两个空间进行研究。同时根据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的文献资料,力求还原出传统语境下浙东乃至江南地区传统住宅的平面空间构成与功能流线布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民居 认知人类学 平面 堂前 坐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