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mparison of extended spectrum β-lactamasesproducing Escherichia coli with non-ESBLsproducing E.coli:drug-resistance and virulence 被引量:8
1
作者 Sha Li Yan Qu +1 位作者 Dan Hu Yong-xin Shi 《World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 CAS 2012年第3期208-212,共5页
The virulent factors of Escherichia coil (E.cofi)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pathopoiesis. The study aimed to compare drug-resistant genes and virulence genes between extended spectrum β-1actamases (... The virulent factors of Escherichia coil (E.cofi)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pathopoiesis. The study aimed to compare drug-resistant genes and virulence genes between extended spectrum β-1actamases (ESBLs)-producing E.coli and non-ESBLs-producing E.cofi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physicians in management of hospital infection. From October 2010 to August 2011,96 drug-resistant strains of E. coli isolated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specimens in Qingdao Municipal Hospital, Qingdao, China. These bacteria strains were divided into a ESBLs-producing group and a non-ESBLs-producing group. Drug sensitivity tests were performed using the Kirby-Bauer (K-B) method. Disinfectant gene, qacEAl-sull and 8 virulence genes (CNF2, hlyA, eaeA, VT1, est, bfpA, elt, and CNF1) were tested by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Among the 96 E.coli isolates, the ESBLs-producing E.coli comprised 46 (47.9%) strains and the non-ESBLs-producing E.cofi consisted of 50 (52.1%) strains. The detection rates of multiple drug-resistant strain, qacEAl-sull, CNF2, hlyA, eaeA,VT1, est, bfpA, elt, and CNF1 in 46 ESBLs-producing E.coli isolates were 89.1%, 76.1%, 6.5%, 69.6%, 69.6%, 89.1%, 10.9%, 26.1%, 8.7%, and 19.6%, respectively. In the non-ESBLs-producing E.cofi strains, the positive rates of multiple drug-resistant strain, qacEAl-sull, CNF2, hlyA, eaeA, VT1, est, bfpA, elt, and CNF1 were 62.0%, 80.0%, 16.0%, 28.0%, 64.0%, 38.0%, 6.0%, 34.0%, 10.0%, and 24.0%, respectively. The difference in the detection rates of multiple drug-resistant strain, hlyA and VT1 between the ESBLs-producing E.cofi strains and the non-ESBLs-producing E.cofi strain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positive rate of multiple drug-resistant strains is higher in the ESBLs-producing strains than in the non-ESBLs-producing strains. The expression of some virulence genes hlyA and VT1 varies between the ESBLs-producing strains and the non-ESBLs-producing strains. Increased awareness of clinicians and enhanced testing by laboratories are required to reduce treatment failures and prevent the spread of multiple drug-resistant strai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BLs-producing escherichia coli Non-ESBLs-producing E.coli Drug-resistant genes Virulence genes Multiple drug-resistant
下载PDF
Molecular Identification of Shiga-Toxin Producing and Enteropathogenic <i>Escherichia coli</i>(STEC and EPEC) in Diarrheic and Healthy Young Alpacas
2
作者 Lorena Mori Rosa Perales +4 位作者 Jorge Rodríguez Carlos Shiva Ysabel Koga Geraldine Choquehuanca Cesar Palacios 《Advances in Microbiology》 2014年第7期360-364,共5页
Isolation and biochemical and molecular identification of 303 strains of Escherichia coli obtained from diarrheic and healthy young alpacas of Puno-Peru, were realized. PCR amplification for 7 virulence factor genes a... Isolation and biochemical and molecular identification of 303 strains of Escherichia coli obtained from diarrheic and healthy young alpacas of Puno-Peru, were realized. PCR amplification for 7 virulence factor genes associated with STEC, STEC O157:H7, EPEC: sxt1, sxt2, rfbO157, fliCH7, hlyA, eae y bfp were determined. A total of 39 strains (12.88%) showed amplification for one or more of these genes. Twenty three strains (59%) were classified as STEC and 16 strains (41%) as EPEC. An 88.18% (34/39) of STEC and EPEC strains were obtained from healthy alpacas and only 11.82% (5/39) from diarrheic alpacas considering this specie as potential zoonotic reservoir of STEC and EPE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iga Toxin producing escherichia coli Entero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 Diarrhea YOUNG ALPACAS
下载PDF
Occurrence of Escherichia coli virulence genes in feces of wild birds from Central Italy
3
作者 Fabrizio Bertelloni Errica Lunardo +2 位作者 Guido Rocchigiani Renato Ceccherelli Valentina Viginia Ebani 《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Tropical Medicine》 SCIE CAS 2019年第3期142-146,共5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otential role of wild birds as fecal spreaders of enteropathogenic,enterohemorrhagic and Shiga-toxins producing Escherichia coli(E. coli),enteropathogenic E. coli,enterohemorrhagic E. co...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otential role of wild birds as fecal spreaders of enteropathogenic,enterohemorrhagic and Shiga-toxins producing Escherichia coli(E. coli),enteropathogenic E. coli,enterohemorrhagic E. coli and Shiga toxin-producing E. coli strains. Methods: Fecal samples collected from 121 wild birds of different orders and species were submitted to molecular analyses. In particular,eaeA encoding intimin,hlyA encoding for hemolysin,stx1 and stx2 genes encoding Shiga-toxins 1 and 2,respectively,were investigated. Results: Overall,21(17.35%) fecal samples resulted positive for at least one of the investigated genes. In detail,12(9.91%) samples were positive for eaeA,10(8.26%) for stx1,4(3.31%) for hylA and 1(0.83%) for stx2. An owl(Athene noctua) positive for the four investigated genes suggesting that it harbored a STEC strain. However,virulence genes characterizing EPEC,and EHEC strains were mainly found among seagulls,waterfowl and feral pigeons. Conclusions: Seagulls,waterfowl and feral pigeons,which frequently reach and contaminate rural,urban and peri-urban areas with their droppings,may be important sources of E. coli infection for other animals and huma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ld BIRDS Entero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 Enterohemorrhagic escherichia coli Shiga-toxins producing escherichia coli
下载PDF
4种常见食源性病原菌多重PCR检测技术研究
4
作者 王珊 王雁伟 +1 位作者 高辉明 艾鹏飞 《河北工业科技》 CAS 2024年第2期133-140,共8页
为了解决常规方法检测食源性病原菌存在操作繁琐、周期长的问题,基于4种常见食源性病原菌特异基因序列扩增提出了一种快速、高效的多重PCR(multiplex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MPCR)检测方法。根据单增李斯特菌iap基因、蜡样芽孢杆菌... 为了解决常规方法检测食源性病原菌存在操作繁琐、周期长的问题,基于4种常见食源性病原菌特异基因序列扩增提出了一种快速、高效的多重PCR(multiplex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MPCR)检测方法。根据单增李斯特菌iap基因、蜡样芽孢杆菌gyrB基因、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氏菌stxⅠ基因、肠炎沙门氏菌invA基因的特异序列分别设计引物后建立MPCR反应体系,测试其特异性、敏感性和可行性,并与国标培养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MPCR扩增出4个目标基因的特异性条带大小依次为371、221、432、171 bp;在58℃的退火温度下,MPCR扩增表现出良好的特异性,无非特异性扩增,4种病原菌最低检出限达到102CFU/mL;MPCR方法和国标培养法对多种食源性病原菌感染的牛奶样品的检测结果完全一致,检测周期由原来的5~7 d缩减到8~9 h。所建立的MPCR技术作为一种快速、高效的检测方法,可为食品安全生产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检验学 多重PCR(MPCR) 单增李斯特菌 蜡样芽孢杆菌 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氏菌 肠炎沙门氏菌
下载PDF
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氏菌活菌检测方法的应用现状及展望
5
作者 王梓晨 牛洪梅 +2 位作者 刘阳泰 王翔 董庆利 《工业微生物》 CAS 2024年第2期92-100,共9页
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氏菌作为一种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对其进行快速、准确的鉴定检测是预防和控制相关疾病的有效手段。基于此,文章对目前可用于检测活体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氏菌的方法进行综述,主要包括传统... 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氏菌作为一种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对其进行快速、准确的鉴定检测是预防和控制相关疾病的有效手段。基于此,文章对目前可用于检测活体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氏菌的方法进行综述,主要包括传统的细胞培养方法、免疫学检测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等,并对这些方法的应用和发展前景展开了深入探讨。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不同检测方法联合使用可以克服单一方法的缺陷,从而取得更高效、准确的检测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氏菌 活体 检测方法
下载PDF
某三甲医院细菌耐药健康及经济负担研究——以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为例
6
作者 薛天琴 李卓献 +2 位作者 唐玉清 陈西卓 李胤铭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9-198,共10页
目的 细菌耐药是全世界共同面对的公共健康难题,产生了严重的健康及经济威胁。本研究从医院视角进一步明确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感染导致的健康及经济负担,以期为细菌耐药相关政策干预的评估与优化提供实证依据。方法 ... 目的 细菌耐药是全世界共同面对的公共健康难题,产生了严重的健康及经济威胁。本研究从医院视角进一步明确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感染导致的健康及经济负担,以期为细菌耐药相关政策干预的评估与优化提供实证依据。方法 选取江西省某三甲医院出院时间在2018—2019年的170,819住院人次样本为研究对象,并设置了ESBLs阳性感染组、ESBLs阴性感染组和无感染及定植组。采用倾向得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 PSM)对3个组进行1:1:100匹配,并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多状态模型分别测算ESBLs阳性感染组相对于两对照组的死亡风险比(hazard ratio, HR)和额外床日数,最终基于医院视角测算额外住院成本。结果 经匹配后纳入分析的ESBLs阳性感染组、ESBLs阴性感染组和无感染及定植组的样本分别为885、885和81,245住院人次。ESBLs阳性感染组的死亡风险是无感染及定植组的2.58倍(P<0.001),同ESBLs阴性感染者相比并未显著增大患者的死亡风险(P=0.25)。ESBLs阳性感染组相较于其无感染及定植组和ESBLs阴性感染组产生的额外床日数分别为每例3.69 d和1.92 d,对应的额外住院成本为每例6,570.12元和3,418.60元。结论 产ESBLs大肠埃希菌感染会增加患者死亡风险,延长住院时间并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应采取措施进行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 细菌耐药 健康负担 经济负担
下载PDF
Shiga toxin-producing Escherichia coli O104:H4: An emerging 0important pathogen in food safety 被引量:5
7
作者 CUI YuJun LI DongFang YANG RuiFu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13年第14期1625-1631,共7页
In 2011, Shiga toxin-producing Escherichia coli O104 : H4 resulted in a large outbreak of bloody diarrhea and hemolytic uremic syndrome (HUS) in Germany and 15 other countries in Europe and North America. This event r... In 2011, Shiga toxin-producing Escherichia coli O104 : H4 resulted in a large outbreak of bloody diarrhea and hemolytic uremic syndrome (HUS) in Germany and 15 other countries in Europe and North America. This event raised a serious public health crisis and caused more than two billion US dollars in economic losses. In this review, we describe the classification of E. coli, the Germany outbreak,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epidemical source-tracing of the causative agent. We also discuss the genomics analysis of the outbreak organism and propose an open-source genomics analysis as a new strategy in combating the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志贺毒素 病原体 食品安全 大肠埃希菌 公共卫生 经济损失 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发酵香肠中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存活和毒力基因表达变化 被引量:2
8
作者 张晨 余兰林 +5 位作者 张文栋 程宇 宓晓雨 王思亓 王龙凤 江芸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14-122,共9页
以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Shiga toxin-producing Escherichia coli,STEC)主要血清型O157:H7和O26:H11为实验菌,进行发酵香肠接种实验,研究发酵香肠生产过程中这两种菌的存活情况,并采用反转录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re... 以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Shiga toxin-producing Escherichia coli,STEC)主要血清型O157:H7和O26:H11为实验菌,进行发酵香肠接种实验,研究发酵香肠生产过程中这两种菌的存活情况,并采用反转录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real-time PCR)的绝对定量方法分析不同生产阶段菌体和产品中毒力基因表达变化。结果显示:STEC接种组与未接种组之间乳酸菌数、乳酸含量、pH值、a_(w)值在大多生产阶段无显著差异。香肠生产过程中大肠杆菌O157:H7和O26:H11存活菌数分别减少了1.51(lg(CFU/g))和1.39(lg(CFU/g)),均受到显著抑制(P<0.05),但两菌呈现出不一样的受抑制过程。采用RT-real-time PCR绝对定量,消除菌数差异后发现菌体毒力基因表达在生产后期均显著上调(P<0.05);单位质量香肠中大多毒力基因表达量在发酵初期显著增加(P<0.05),且所有毒力基因在生产末期终产品中仍有较高表达量。本研究表明:虽然发酵香肠生产过程中能有效抑制STEC,但却增强了菌体毒力基因的表达,且终产品中毒力基因存在较高表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香肠 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 存活 毒力基因表达
下载PDF
志贺毒素噬菌体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杨茜 刘倩 +1 位作者 白向宁 熊衍文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04-709,共6页
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Shiga toxin-producing Escherichia coli,STEC)是一类重要的动物源性病原菌,其感染人体后可引起腹泻甚至致死性的溶血性尿毒综合症(hemolytic uremic syndrome,HUS)。志贺毒素(Shiga toxin,Stx)是STEC最重要的致... 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Shiga toxin-producing Escherichia coli,STEC)是一类重要的动物源性病原菌,其感染人体后可引起腹泻甚至致死性的溶血性尿毒综合症(hemolytic uremic syndrome,HUS)。志贺毒素(Shiga toxin,Stx)是STEC最重要的致病物质,由整合于宿主染色体特定位置的Stx前噬菌体(Stx-converting prophage)编码。在自发或理化因素诱导下,Stx前噬菌体进入裂解周期,噬菌体颗粒组装并在宿主菌裂解后释放,成为游离的Stx噬菌体(Stx phage)。Stx前噬菌体调控志贺毒素表达水平进而影响细菌毒力,而游离Stx噬菌体具有介导新的致病菌型或毒力增强的杂合型致病菌型产生的潜力。本文就Stx噬菌体的形态及基因组特征、诱导特性以及其作为可移动元件对菌株致病性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贺毒素 志贺毒素噬菌体 Λ噬菌体 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
下载PDF
大肠杆菌型奶牛乳房炎对产奶性状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彦霞 王晋鹏 +4 位作者 冯芬 包斌武 董益闻 王兴平 罗仍卓么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74-282,共9页
旨为从基因水平上探究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型乳房炎奶牛的产奶量和乳品质下降的原因。本实验利用脂多糖(LPS)诱导乳腺上皮细胞(bMECs)建立细胞炎症模型,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了奶牛产奶量与乳蛋白相关基因(CSN1S1、CSN2... 旨为从基因水平上探究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型乳房炎奶牛的产奶量和乳品质下降的原因。本实验利用脂多糖(LPS)诱导乳腺上皮细胞(bMECs)建立细胞炎症模型,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了奶牛产奶量与乳蛋白相关基因(CSN1S1、CSN2和LALBA)、乳脂调控相关基因(FABP3和LPL)以及炎症与产奶量相关基因MFGE8在奶牛乳腺组织和bMECs炎症反应中的表达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组(0 h)相比,上述6个基因在E.coli型乳房炎奶牛的乳腺组织中表达量均极显著下调(P<0.01)。此外,上述6个基因在LPS诱导bMECs产生炎症反应的3、6、12和24 h的bMECs中表达量也均极显著下调(P<0.01)。在E.coli型奶牛乳房炎发生或bMECs产生炎症后,上述6个基因的表达水平均受到抑制,解释了E.coli型乳房炎导致产奶量减少、乳蛋白率和乳脂率下降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cherichia coli 乳房炎 产奶性状 乳腺上皮细胞 基因表达
下载PDF
中药活性成分对产ESBLs大肠埃希菌增敏效应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威锋 霍思懿 +4 位作者 张彤 翟天翔 孙嘉琪 宋巧兮 云巾宴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5-9,共5页
为探究中药活性成分与抗菌药物联合对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体外抗菌效果及增敏效应,本研究分别对其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进行了测定,并在此基础上将倍比稀释的1/2MIC备选中药联合2MIC抗菌药物对产ESBLs大... 为探究中药活性成分与抗菌药物联合对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体外抗菌效果及增敏效应,本研究分别对其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进行了测定,并在此基础上将倍比稀释的1/2MIC备选中药联合2MIC抗菌药物对产ESBLs大肠埃希菌进行连续传代培养;通过对联合用药及单独抗菌药物MIC进行比较,来判断中西药联合对产ESBLs菌株的增敏作用效果。结果表明:6种中药提取物中,小檗碱的杀菌效果最佳(16μg/mL),丁香酚(64μg/mL)、黄芩苷(256μg/mL)和没食子酸(256μg/mL)其次,原儿茶酸和异甘草酸抑菌效果较差;在联合应用研究中发现,小檗碱与GEN、APR、MMP联用后其最小抑菌浓度分别降低至1.25、0.02、0.02μg/mL,没食子酸与GEN、APR、MMP联用后其最小抑菌浓度分别降低至1.25、2.50、0.01μg/mL。中药活性成分与抗菌药联合应用中,可提高抗菌药对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抗菌效果,增敏效应甚至提高200倍以上,且随着传代次数增加,抗菌药物的MIC逐代降低。该研究为临床上大肠杆菌病的中药防治以及开发新兴的中药抑菌剂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ESBLS大肠埃希菌 中药提取物 增敏效应研究 中西药联合
下载PDF
牛肉样品中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氏菌和肠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的分离鉴定
12
作者 朱应飞 聂翔 +3 位作者 熊丽霞 吴学平 占忠旭 匡佩琳 《食品安全导刊》 2023年第28期121-124,共4页
于2018年9月—2019年3月,每个月从超市和农贸市场中抽取20个样本,共抽取140个牛肉及制品样本,在qPCR初筛时stx阳性率为45.8%,eae的阳性率为52.2%。每月的stx初筛阳性率分别为65%、60%、80%、5%、25%、45%和40%;eae初筛阳性率分别为70%、... 于2018年9月—2019年3月,每个月从超市和农贸市场中抽取20个样本,共抽取140个牛肉及制品样本,在qPCR初筛时stx阳性率为45.8%,eae的阳性率为52.2%。每月的stx初筛阳性率分别为65%、60%、80%、5%、25%、45%和40%;eae初筛阳性率分别为70%、70%、65%、0%、40%、65%和55%。检出携带stx基因的产类志贺毒素大肠埃希氏菌样本4份,样本阳性菌株检出率为2.9%;检出携带eae基因的肠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样本12份,样本阳性菌株检出率为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氏菌 肠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 分离 鉴定
下载PDF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致尿路感染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13
作者 姜好 粟宏伟 罗小全 《当代医学》 2023年第22期1-7,共7页
目的评价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所致尿路感染(UTI)的危险因素。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中文科技期数据库(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及PubMed、Embase、WebofScience 2000... 目的评价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所致尿路感染(UTI)的危险因素。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中文科技期数据库(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及PubMed、Embase、WebofScience 2000年1月至2021年6月年发表的关于产ESBLs大肠埃希菌UTI的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通过对文献筛选、质量评价、数据提取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共纳入文献13篇,包含产ESBLs大肠埃希菌UTI患者1228例,非产ESBLs大肠埃希菌UTI患者4966例,从文献中提取与产ESBLs大肠埃希菌UTI相关的危险因素共21个。在21个危险因素中年龄≥65岁、住院史、入住ICU史、尿路感染史、反复尿路感染≥3次/年、手术史、泌尿外科手术史、留置尿管、肿瘤、激素使用史、免疫抑制剂使用史、抗生素使用史、使用头孢、使用三代头孢、使用氟喹诺酮、使用碳青霉烯的Meta分析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患者性别、糖尿病、化疗史、使用青霉素类、二代头孢与产ESBLs大肠埃希菌UTI未见明显关联。对纳入文献数目≥10篇的危险因素运用RevMan的漏斗图评估发表偏倚,其中抗生素使用史漏斗图不对称存在发表偏倚。结论年龄≥65岁、住院史、入住ICU史、尿路感染史、反复尿路感染≥3次/年、手术史、泌尿外科手术史、留置尿管、肿瘤,激素使用史、免疫抑制剂使用史、抗生素使用史、使用头孢、使用三代头孢、使用氟喹诺酮、使用碳青霉烯是产ESBLs大肠埃希菌所致UTI的危险因素,医务人员应针对以上危险因素予以重点关注,采取必要措施以减少产ESBLs大肠埃希菌UTI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感染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 危险因素 META分析
下载PDF
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的耐药性监测 被引量:83
14
作者 张亚莉 史占军 +3 位作者 李中齐 耿穗娜 李琼 汪能平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31-333,共3页
目的 了解医院临床分离出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 (ESBL s)的主要细菌 ,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 ESBL s菌株的构成比和耐药特征 ,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2 0 0 2年 1~ 12月从本院住院患者的各类临床标本 ,采用 Kirby-... 目的 了解医院临床分离出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 (ESBL s)的主要细菌 ,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 ESBL s菌株的构成比和耐药特征 ,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2 0 0 2年 1~ 12月从本院住院患者的各类临床标本 ,采用 Kirby- Bauer(K- B)琼脂扩散法和 ESBL s确证试验进行 ESBL s的检测。结果 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产 ESBL s菌株的检出率分别为 4 3.7%和 35 .3% ;产 ESBL s菌株较不产 ESBL s菌株表现为对抗菌药物明显高的耐药率 ,除个别抗菌药物外 ,两者差异具有显著性 P值 <0 .0 5 ,以及高多重耐药率 ;产 ESBL s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最低 ,分别是 4 .5 %和 2 .1% ,其次是阿米卡星、头孢哌酮 /舒巴坦 ,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 >70 %。结论 产 ESBL s菌株感染给临床治疗带来较大困难 ,遏制产 ESBL s菌株的产生 ,要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菌 肺炎克雷伯菌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 耐药
下载PDF
猪源大肠杆菌(ETEC、STEC、AEEC)毒力基因及其与O抗原型的关系 被引量:29
15
作者 陈祥 赵李祥 +3 位作者 高崧 苗晓青 焦新安 刘秀梵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857-862,共6页
【目的】揭示从我国部分地区仔猪腹泻或水肿病病猪体内分离到的300个大肠杆菌分离株所属病原型(pathotype)、毒力基因及其与O血清型的关系。【方法】O血清型采用常规的凝集试验进行测定,毒力基因采用PCR方法检测。【结果】通过对这300... 【目的】揭示从我国部分地区仔猪腹泻或水肿病病猪体内分离到的300个大肠杆菌分离株所属病原型(pathotype)、毒力基因及其与O血清型的关系。【方法】O血清型采用常规的凝集试验进行测定,毒力基因采用PCR方法检测。【结果】通过对这300个分离株的O血清型及其毒素、紧密素和黏附素基因进行鉴定,结果显示除50株未定型、17株自凝外,测定出233个分离株的血清型,这些分离株覆盖了45个血清型,其中以O149、O107、O139、O93和O91为主,共133株,占定型菌株的57.1%;拥有estⅠ、estⅡ、elt、stx2e和eaeA基因的菌株分别为102(34.0%)、190(63.3%)、81(27.0%)、57(19.0%)和54(18.0%)株;分离株中有51株K88基因阳性(其中菌毛表达率为100%),75株F18基因阳性(其中菌毛表达率为50.7%),在K88菌株中,O149血清型与estⅠ或estⅡ+elt密切相关,在F18菌株中,O107血清型与estⅠ或estⅡ、O139血清型与stx2e紧密相关。依其毒力特征可将这些分离株分为以下6种类型:ETEC、STEC、AEEC、ETEC/STEC、AEEC/ETEC和AEEC/ETEC/STEC,分别拥有190、24、36、32、17和1个菌株,占分离株的63.3%、8.0%、12.0%、10.7%、5.7%和0.3%。通过分析这些分离株的O血清型、毒素类型和黏附素型之间的相关性:猪源ETEC以O149、O107、O93和O98等血清型为主,O149:K88菌株主要与estⅡ或estⅡ+elt肠毒素相关,O107:F18菌株主要与estⅡ相关,O93和O98血清型菌株主要与estⅡ肠毒素相关;STEC菌株以O139:F18血清型为主,拥有stx2e;AEEC菌株拥有紧密素,无明显优势血清型;ETEC/STEC菌株以O107:F18和O116:F18血清型为主,主要与estⅠ+stx2e或estⅡ+stx2e密切相关,ETEC/AEEC菌株以O91和O107血清型为主,全部拥有肠毒素estⅠ和紧密素基因。【结论】我国至少存在6种病原型的猪肠道致病性大肠杆菌,其中ETEC为我国部分地区猪大肠杆菌病的主要病原,同时其病原型日益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仔猪 大肠杆菌 血清型 毒力基因 产肠毒素大肠杆菌 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 黏附与脱落性大肠杆菌
下载PDF
从长春地区牛肉和猪肉中检出产vero毒素大肠杆菌O157∶H7 被引量:13
16
作者 周志江 黄上缓 +6 位作者 郑明光 郑昊 孙伟斌 张让堂 汪力亚 王丽 李景云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52-155,共4页
用分离培养法、生化反应鉴定、胶乳凝集试验和聚合酶链式反应 ( PCR)对长春地区市售的 4 0份牛肉和 3 0份猪肉样品进行了调查 ,结果从 2份牛肉 ( 5%)和 1份猪肉 ( 3 .3 %)样品中检出了产 vero毒素大肠杆菌 O1 57∶
关键词 vero毒素 大肠杆菌 牛肉 猪肉 O157:H7 PCR
下载PDF
应用PCR检测产vero毒素大肠杆菌 被引量:6
17
作者 周志江 郑明光 +6 位作者 郑昊 孙伟斌 张让堂 黄上媛 汪力亚 王丽 李景云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42-345,共4页
根据产vero毒素大肠杆菌(VTEC)产生的vero毒素1(VT1)和vero毒素2(VT2)的基因序列,合成了2对寡核苷酸引物,建立了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方法。共对4株产vero毒素大肠杆菌和其他7个属的4... 根据产vero毒素大肠杆菌(VTEC)产生的vero毒素1(VT1)和vero毒素2(VT2)的基因序列,合成了2对寡核苷酸引物,建立了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方法。共对4株产vero毒素大肠杆菌和其他7个属的41株肠道致病菌中的VT基因进行了检测,结果仅从用传统组织培养方法确定为VT阳性的产vero毒素大肠杆菌和痢疾1型志贺氏菌提取的DNA中观察到了PCR扩增产物,而从其他肠道致病菌提取的模板DNA中未扩增出任何DNA片段。用这2对引物可以清楚地区分产VT1、VT2或VT1/VT2的大肠杆菌。PCR扩增方法的检测敏感性为320pg全细菌DNA,用vt1引物可以检测出低达32pg的全细菌D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R VT基因 产vero毒素大肠杆菌
下载PDF
食品动物源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杆菌的流行状况调查 被引量:15
18
作者 郑红青 邓玉婷 +4 位作者 何良英 杨铜 姚琼芬 田伟 刘健华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63-166,共4页
本研究旨在了解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杆菌和CTX-M型耐药基因在食品动物的流行状况。对分离自养殖场的1273株大肠杆菌(健康动物源755株,患病动物源518株),采用双纸片协同试验筛选ESBLs阳性菌,并通过PCR法和基因测序鉴定阳性菌C... 本研究旨在了解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杆菌和CTX-M型耐药基因在食品动物的流行状况。对分离自养殖场的1273株大肠杆菌(健康动物源755株,患病动物源518株),采用双纸片协同试验筛选ESBLs阳性菌,并通过PCR法和基因测序鉴定阳性菌CTX-M型的基因型。1273株食品动物源大肠杆菌中筛选出产ESBLs阳性菌181株,阳性率为14.2%,其中患病动物阳性率比健康动物高,分别为19.9%和10.3%。151株(83.4%)产ESBLs大肠杆菌中检测到CTX-M型基因,占所有食品动物源大肠杆菌的11.8%,其中以CTX-M-9G为主,阳性率为79.5%(120/151),远高于CTX-M-1G的携带率25.8%(39/151),其中8株同时携带了CTX-M-1G和CTX-M-9G。产ESBLs的大肠杆菌在食品源动物中流行普遍,CTX-M是产ESBLs阳性菌中的主要流行基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动物 大肠杆菌 ESBLS
下载PDF
非O157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分离株的多位点序列分型研究 被引量:23
19
作者 白向宁 赵爱兰 +2 位作者 夏胜利 熊衍文 徐建国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44-548,560,共6页
目的对国内部分地区非O157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分离株进行分子分型分析,了解菌株间的遗传进化关系。方法根据mlst.ucc.ie数据库提供的大肠杆菌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方案,对来自我国河南、黑龙江2省的29株非O... 目的对国内部分地区非O157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分离株进行分子分型分析,了解菌株间的遗传进化关系。方法根据mlst.ucc.ie数据库提供的大肠杆菌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方案,对来自我国河南、黑龙江2省的29株非O157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分离株的7个管家基因进行PCR扩增并测序,通过序列比对确定其等位基因谱及菌株序列型(Sequence type,ST),使用MEGA、eBURST生物信息软件分析不同ST序列群及菌株间的进化关系。结果 29株非O157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呈现较大的遗传多态性,可分为13个ST型别,其中ST155为优势型别(34.48%)。同时研究发现2个新等位基因型(fumC376、recA214)和3个新序列型(ST2460、ST2467、ST2468)。结论 29株非O157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菌株之间具有分子多态性,与国际流行菌株具有一定的亲缘关系。加强我国对这一类菌株的检测和监测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O157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 多位点序列分型 序列型
下载PDF
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监测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0
20
作者 黄书明 吴玉兰 +1 位作者 赵建华 韩海霞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2年第19期2403-2404,2406,共3页
目的调查医院大肠埃希菌感染的临床分布、耐药性及患者感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ATB细菌鉴定仪对产ES-BLs菌进行检测,药敏试验用K-B纸片法,根据200... 目的调查医院大肠埃希菌感染的临床分布、耐药性及患者感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ATB细菌鉴定仪对产ES-BLs菌进行检测,药敏试验用K-B纸片法,根据2005年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标准判断结果,应用WHO-NET5软件对临床分离细菌的药敏结果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确证87株产ESBLs菌,产酶率为31.5%;不同标本种类中产ESBLs菌检出情况分别为尿液35株(40.2%),痰液23株(26.4%),血液7株(8.0%);各病区产ES-BLs菌的分离率以重症监护病房(ICU)最高(47.1%),其次为烧伤病房(40.0%),泌尿外科病房(34.2%);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大肠埃希菌;感染产ESBLs菌危险因素为长期使用三代头孢菌素、入住ICU患者。结论该院大肠埃希菌产ESBLs菌尚未有效控制,仍然处于较高水平;治疗大肠埃希菌感染时,需根据药敏结果及患者病情选用碳青霉烯类、氨基糖苷类、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 大肠埃希菌 耐药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