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阴茎疣状黄瘤合并睑黄瘤一例 被引量:1
1
作者 钟娇娇 苏晓红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3年第4期291-292,共2页
患者,男,63岁。阴茎、双侧上眼睑斑块20年。结合临床表现及组织病理学检查,诊断为疣状黄瘤合并睑黄瘤。本文首次报道了两者合并的病例,其发病是否有关联仍有待探讨。
关键词 疣状黄瘤 睑黄瘤 阴茎
下载PDF
外阴部、阴囊疣状黄瘤临床病理特点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8
2
作者 项晶晶 徐如君 +2 位作者 吴能定 周虹 陈珏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3-166,共4页
目的探讨外阴部、阴囊疣状黄瘤(verruciform xanthoma,VX)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发病机制。方法对1例阴囊VX、2例外阴VX进行光镜、免疫组化、特殊染色、HPV原位杂交观察并结合文献分析。结果VX表皮疣状增生,棘层增厚,钉突... 目的探讨外阴部、阴囊疣状黄瘤(verruciform xanthoma,VX)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发病机制。方法对1例阴囊VX、2例外阴VX进行光镜、免疫组化、特殊染色、HPV原位杂交观察并结合文献分析。结果VX表皮疣状增生,棘层增厚,钉突延长位于真皮同一水平;表面过度角化伴角化不全,内有中性粒细胞浸润;真皮乳头层内上皮钉突间见黄色瘤样细胞(泡沫细胞)浸润。免疫组化标记黄色瘤样细胞CD68、α1-AT、Mac387阳性,CK(AE1/AE3)弱阳性,S-100、Ki-67、HPV阴性。PAS阳性。原位杂交HPV6/11呈阴性。结论外阴部、阴囊VX与发生于口腔黏膜的VX临床病理学特征相似,黄色瘤样细胞来源于单核/巨噬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囊肿瘤 外阴肿瘤 疣状黄瘤 人乳头状瘤病毒
下载PDF
龟头疣状黄瘤1例 被引量:4
3
作者 季素珍 涂平 武玲慎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70-271,共2页
龟头疣状黄瘤是一种少见病。患者男 ,5 2岁。包皮疣状皮损 2 0年 ,并缓慢增大。住院手术切除 ,病理证实为疣状黄瘤。术后随访 1年皮损无复发。
关键词 龟头疣状黄瘤 病例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阴囊疣状黄瘤1例 被引量:3
4
作者 李清 钟萍 +7 位作者 陆原 何雯 胡梦衡 翁翊 徐丽红 柴宝 张念念 李家文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91-392,共2页
患者男,63岁。阴囊草莓状赘生物5年余,无自觉症状。予局部麻醉下手术切除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棘层肥厚,延伸的表皮突中央有角质形成细胞明显坏死和中性粒细胞浸润,乳头内有大量泡沫细胞。免疫组化示:泡沫细胞胞浆表... 患者男,63岁。阴囊草莓状赘生物5年余,无自觉症状。予局部麻醉下手术切除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棘层肥厚,延伸的表皮突中央有角质形成细胞明显坏死和中性粒细胞浸润,乳头内有大量泡沫细胞。免疫组化示:泡沫细胞胞浆表达CD-68,Vimentin和FⅧ因子(+),S-100(-)。诊断:疣状黄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瘤 疣状 阴囊
下载PDF
口腔黏膜疣状黄瘤的临床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胡济安 李怡宁 +1 位作者 李松英 应红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4期370-373,共4页
目的:分析3例口腔黏膜疣状黄瘤的临床病理资料,初步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对3例口腔黏膜疣状黄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CD68(KP1)、PCNA、CK(AE1/AE3)、Vimentin和S-100的表达,原位杂交检测HPV(6、11、16、18)m... 目的:分析3例口腔黏膜疣状黄瘤的临床病理资料,初步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对3例口腔黏膜疣状黄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CD68(KP1)、PCNA、CK(AE1/AE3)、Vimentin和S-100的表达,原位杂交检测HPV(6、11、16、18)mRNA和MMP-2、MMP-9RNA。结果:3例疣状黄瘤中泡沫细胞CD68(KP1)和Vimentin呈强阳性表达;CK、PCNA、S-100阴性表达;原位杂交检测显示HPV(6、11、16、18)均为阴性,MMP-2、MMP-9在黏膜上皮和间质的部分泡沫细胞呈阳性表达。结论:疣状黄瘤的发生可能与人类乳头状瘤病毒无关,其中的泡沫细胞可能由单核-巨噬系统分化而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疣状黄瘤 泡沫细胞 口腔黏膜
下载PDF
小阴唇疣状黄瘤 被引量:4
6
作者 曹雅晶 吴艳 涂平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9-30,共2页
报告1例小阴唇疣状黄瘤。患者女,58岁。外阴肿物4年余。患者4余年前偶然发现右侧小阴唇肿物,缓慢增大,无不适,未予治疗。患者既往有外阴慢性瘙痒史10余年,外院诊断为外阴白斑。皮肤科检查:两侧大阴唇苔藓样增厚,右侧小阴唇一枚粉色增生... 报告1例小阴唇疣状黄瘤。患者女,58岁。外阴肿物4年余。患者4余年前偶然发现右侧小阴唇肿物,缓慢增大,无不适,未予治疗。患者既往有外阴慢性瘙痒史10余年,外院诊断为外阴白斑。皮肤科检查:两侧大阴唇苔藓样增厚,右侧小阴唇一枚粉色增生性肿物,表面呈颗粒状增生。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乳头瘤样增生,真皮乳头可见丰富的泡沫细胞聚集。诊断:疣状黄瘤。予手术完整切除皮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疣状黄瘤 小阴唇
下载PDF
牙龈疣状黄瘤病例报道1例 被引量:1
7
作者 王畅 曲星源 +5 位作者 刘悦 张茜 梁琛 史册 王雷 高东辉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096-1097,共2页
口腔疣状黄瘤(oral verruciform xanthoma,OVX)是一种罕见的口腔良性病变。本文的目的是报道我院近期的1例临床病例,并复习文献中报道的口腔疣状黄瘤病例,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关键词 口腔疣状黄瘤 鉴别诊断
下载PDF
三种罕见的皮肤粘膜良性肿瘤 被引量:1
8
作者 李英女 杨宁江 高洪艳 《吉林医学》 CAS 2001年第3期142-143,共2页
目的 :为加深对皮肤粘膜罕见良性肿瘤的认识。方法 :结合有关文献分析了近年来作者所遇多形性脂肪瘤、疣状黄瘤和皮样瘤等三种皮肤粘膜罕见良性肿瘤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它们各具临床病理特点 ,但多形性脂肪瘤易误诊为多形性脂肪肉瘤 ... 目的 :为加深对皮肤粘膜罕见良性肿瘤的认识。方法 :结合有关文献分析了近年来作者所遇多形性脂肪瘤、疣状黄瘤和皮样瘤等三种皮肤粘膜罕见良性肿瘤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它们各具临床病理特点 ,但多形性脂肪瘤易误诊为多形性脂肪肉瘤 ,疣状黄瘤易误诊为黄色肉芽肿。结论 :皮肤粘膜肿瘤虽然依据病理学检查较易诊断 ,但常误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形性脂肪瘤 疣状黄瘤 皮样瘤 皮肤粘膜肿瘤 诊断 误诊
下载PDF
阴囊疣状黄瘤一例 被引量:1
9
作者 朱小芳 王建修 +1 位作者 王玮 郑莉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20年第1期59-60,共2页
66岁男性患者,阴囊赘生物1年余。1年余前,左侧阴囊皮肤出现一绿豆大小粉红色疣状赘生物,逐渐增至2 cm×2 cm大小,表面光滑分叶状,基底有蒂,皮损局部触痛。组织病理示:表皮乳头瘤样增生,表皮突向下呈宽条状增生并相互融合,真皮乳头... 66岁男性患者,阴囊赘生物1年余。1年余前,左侧阴囊皮肤出现一绿豆大小粉红色疣状赘生物,逐渐增至2 cm×2 cm大小,表面光滑分叶状,基底有蒂,皮损局部触痛。组织病理示:表皮乳头瘤样增生,表皮突向下呈宽条状增生并相互融合,真皮乳头间大量泡沫样细胞和少量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浆细胞浸润,乳头间血管增生、扩张充血。诊断:疣状黄瘤。手术完整切除赘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瘤 疣状 阴囊
下载PDF
外阴部疣状黄瘤2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冯林 卢阳 +3 位作者 张琴 蒋有让 江阳 娄方璐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068-1069,共2页
例1男,61岁,阴茎斑块2月余,破溃1月;例2女,69岁,外阴赘生物3年余。两例均有类似组织病理: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表皮乳头瘤样增生;真皮乳头见广泛泡沫样细胞。病例1放弃治疗,失访;病例2手术切除,随访8个月未复发。
关键词 黄瘤 疣状 外阴
下载PDF
包皮疣状黄瘤1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苏飞 黄萌 +1 位作者 陈柳青 张良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5-76,共2页
患者男,34岁。包皮内侧疣状皮损10个月。皮损组织病理示:真皮乳头可见大量泡沫细胞,证实为疣状黄瘤。行包皮环切术治疗后,随访8个月未复发。
关键词 包皮 疣状黄瘤
下载PDF
口腔黏膜疣状黄瘤35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方琼 杨邵东 +1 位作者 蒋方艳 陈新明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5年第7期426-428,共3页
目的:总结口腔黏膜疣状黄瘤(Verruciform Xanthoma,VX)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发病机制。方法:收集35例口腔黏膜VX,复习临床资料,行光镜和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结果:35例VX中,男20例,女15例,年龄19-68岁,平均44.9岁。发生于牙龈15例... 目的:总结口腔黏膜疣状黄瘤(Verruciform Xanthoma,VX)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发病机制。方法:收集35例口腔黏膜VX,复习临床资料,行光镜和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结果:35例VX中,男20例,女15例,年龄19-68岁,平均44.9岁。发生于牙龈15例(42.9%)、舌7例(20.0%)、腭5例(14.3%)。镜下病变上皮可分为疣状型(48.6%)、乳头状型(34.3%)、平坦型(17.1%),上皮钉突间真皮乳头层内见大量的泡沫细胞聚集。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泡沫细胞CD68阳性,CK(AE1/AE3)和S-100阴性,提示为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来源。临床诊断易与乳头状瘤、白斑、疣状癌或鳞状细胞癌相混淆,35例病理确诊的VX病例中,临床上仅4例诊断为VX。结论:VX临床上易误诊,确诊主要依据组织病理学检查,认识其临床病理特点有利于正确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疣状黄瘤 口腔黏膜 临床病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