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伤椎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急性脊柱创伤患者远期康复的影响
1
作者 邓智斌 《黑龙江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1053-1056,共4页
目的:经伤椎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急性脊柱创伤患者免疫功能及远期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取2021年10月—2024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脊柱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双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观察组... 目的:经伤椎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急性脊柱创伤患者免疫功能及远期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取2021年10月—2024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脊柱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双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观察组行经伤椎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两组患者手术效果、免疫功能、术后不良事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手术、卧床、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术后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椎体前缘高度压缩比、椎体后凸Cobb角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术后CD3^(+)、CD4^(+)、CD4^(+)/CD8^(+)等免疫功能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经伤椎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不仅可提升手术效果,而且对急性脊柱创伤患者免疫功能影响较小,更利于远期脊柱功能恢复,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伤椎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急性脊柱创伤 围术期指标 手术效果 免疫功能
下载PDF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伤椎置钉治疗对骨折患者骨代谢及创伤因子的影响
2
作者 姜春晓 占红建 李建辉 《浙江创伤外科》 2023年第6期1020-1023,共4页
目的探究两种入路的椎体螺钉内固定术分别联合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患者骨代谢标志物与创伤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72例,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A组(n=36)和B组(n=36)。A... 目的探究两种入路的椎体螺钉内固定术分别联合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患者骨代谢标志物与创伤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72例,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A组(n=36)和B组(n=36)。A组给予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伤椎置钉治疗,B组给予棘突旁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伤椎置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Cobb角、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AVHR)、疼痛程度、伤椎功能、骨代谢指标及创伤因子水平。结果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B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Cobb角、视觉模拟量表(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抗酒石酸酸性膦酸酶5b(TRACPsb)水平与术前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且A组显著低于B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AVHR、骨钙素(OC)、骨保护素(OPG)、乳酸脱氢酶(LDH)、肌红蛋白(Myo)、肌酸激酶(CK)水平与术前比较均显著升高(P<0.05),且A组AVHR、OC、OPG水平显著高于B组(P<0.05),LDH、Myo、CK水平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与棘突旁入路比较,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特征,并有益于缓解患者疼痛,改善患者伤椎功能及骨代谢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棘突旁入路 肌间隙入路 伤椎置钉 胸腰椎骨折 骨代谢 创伤因子
下载PDF
颅脑损伤合并颈椎损伤的诊治 被引量:4
3
作者 柳浩然 张艺谋 +7 位作者 刘统成 杨长虹 徐利民 韩冬 辛续伟 张春艳 薄巍巍 方加胜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61-63,共3页
目的总结对颅脑损伤合并颈椎损伤病人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颅脑损伤合并颈椎损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生存42例,死亡4例。颈椎损伤病人早期漏诊5例,因未及时行颈椎X-线平片或CT检查,致死亡1例,截瘫1例。颅骨牵引继发硬膜... 目的总结对颅脑损伤合并颈椎损伤病人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颅脑损伤合并颈椎损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生存42例,死亡4例。颈椎损伤病人早期漏诊5例,因未及时行颈椎X-线平片或CT检查,致死亡1例,截瘫1例。颅骨牵引继发硬膜外血肿或原血肿加大者4例,新增血肿多在颅骨骨折处,而颅骨骨折多因入院未行CT骨窗扫描漏诊或被忽略,致死亡1例。吸取上述经验后,对5例颅颈复合伤病人一经确诊即与骨科同台早期手术。结论对颅颈复合伤病人,早期行颈椎CT、X-线平片检查及头颅CT骨窗扫描可减少颈椎损伤及颅骨骨折漏诊率。早期脑外科与骨科同台手术,可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颈椎损伤 牵引术
下载PDF
颈椎退变对外伤性颈髓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何伟 钱宇 +4 位作者 张军 徐国健 翁东 赵晓峰 谢明华 《中国骨伤》 CAS 2012年第9期737-742,共6页
目的:探讨颈椎退变因素对外伤性颈髓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月到2010年12月手术治疗的24例无明显骨折脱位的颈髓外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6例,女8例;年龄46~70岁,平均59.1岁。根据术前颈椎退变程度将其分为轻度退变组(6例)... 目的:探讨颈椎退变因素对外伤性颈髓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月到2010年12月手术治疗的24例无明显骨折脱位的颈髓外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6例,女8例;年龄46~70岁,平均59.1岁。根据术前颈椎退变程度将其分为轻度退变组(6例),中度退变组(10例),重度退变组(8例)。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比较患者术前神经功能损伤及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用SF-36量表测定及评价患者术前、术后生活质量。结果:24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4~16个月,平均12个月。轻、中、重度退变组术前JOA评分均值分别为12.1±1.5,10.3±1.8,7.3±1.0,术后3个月分别提高为16.3±1.0,15.3±1.4,13.0±2.3,JOA评分提示中远期神经功能改善率良好程度依次为轻度退变组(85.7%)>中度退变组(74.6%)>重度退变组(58.8%);SF-36量表8个维度测定提示术前生活质量良好程度依次轻度退变组>中度退变组>重度退变组,术后3个月生活质量良好程度依次为轻度退变组>中度退变组>重度退变组,两两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退变是外伤性颈髓损伤的重要病理基础和危险因素,退变的严重程度直接影响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及预后,两者关系在临床上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脊髓损伤 外伤 退行性疾病
下载PDF
胸椎创伤的磁共振诊断价值 被引量:1
5
作者 袁明远 肖湘生 贾连顺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76-77,F004,共3页
目的 :研究胸椎创伤的磁共振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30例胸椎损伤病人的 4 1幅 MRI图像。 19例为急性损伤 ,11例为慢性损伤。结果 :19例急性损伤的 MRI显示 :髓外软组织改变9例 ,占 4 7% ;髓内改变 13例 ,占 6 8% (包括挫伤... 目的 :研究胸椎创伤的磁共振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30例胸椎损伤病人的 4 1幅 MRI图像。 19例为急性损伤 ,11例为慢性损伤。结果 :19例急性损伤的 MRI显示 :髓外软组织改变9例 ,占 4 7% ;髓内改变 13例 ,占 6 8% (包括挫伤和硬膜外血肿 ) ;11例慢性期 MRI片 ,89%发现髓内异常 ,包括脊髓压迫、萎缩、软化或空洞。结论 :MRI对胸椎急性损伤可用来辨别造成髓内异常的原因和显示髓外软组织的异常 ;对慢性期创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 创伤 脊髓损伤 诊断 NMR 成像
下载PDF
上颈椎不稳前路内固定方式的选择 被引量:2
6
作者 黄卫兵 蔡贤华 +3 位作者 陈庄洪 黄继锋 刘曦明 魏世隽 《中国骨伤》 CAS 2013年第7期572-577,共6页
目的:探讨上颈椎不稳前路内固定手术方式的选择及治疗效果。方法:自2000年3月至2010年9月,采用寰枢椎前路内固定手术治疗上颈椎不稳83例,男59例,女24例;年龄20~68岁,平均42岁。其中齿状突螺钉内固定36例,寰枢椎前路经关节螺钉内固定16... 目的:探讨上颈椎不稳前路内固定手术方式的选择及治疗效果。方法:自2000年3月至2010年9月,采用寰枢椎前路内固定手术治疗上颈椎不稳83例,男59例,女24例;年龄20~68岁,平均42岁。其中齿状突螺钉内固定36例,寰枢椎前路经关节螺钉内固定16例,C2,3前路钢板内固定23例,齿状突螺钉联合寰枢椎经关节螺钉内固定5例,齿状突螺钉联合C2,3钢板内固定2例,寰枢椎经关节螺钉联合C2,3钢板内固定1例。结果:1例颈脊髓完全损伤患者,行寰枢椎经关节螺钉内固定,术后1个月死于肺部感染。其余病例获得随访,时间8个月~3年,平均15个月。无椎动脉及脊髓损伤,所有病例寰枢椎获得稳定。36例齿状突螺钉内固定及5例齿状突联合寰枢椎经关节螺钉内固定者,未植骨,齿状突骨性愈合。寰枢椎经关节螺钉内固定病例:1例并发肺部感染死亡;1例齿状突ⅡC型粉碎性骨折并寰枢关节前脱位,齿状突及植骨未骨性愈合,但寰枢关节纤维连接无不稳定表现;1例寰枢椎陈旧性前脱位Ⅰ期前路寰枢椎经关节螺钉内固定,Ⅱ期后路Brooks钢丝内固定后路植骨,寰枢椎骨性融合。其他病例均植骨并获骨性融合。结论:上颈椎不稳患者,根据不同的骨折及不稳类型,选择相应的前路内固定,可取得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关节不稳定性 外伤 外科手术
下载PDF
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特点与治疗 被引量:6
7
作者 苗惊雷 张朝跃 彭智 《中国骨伤》 CAS 2012年第10期817-820,共4页
目的:总结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特点并探讨其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2002年6月至2009年6月,对收治的40例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男24例,女16例;年龄30~56岁,平均43.2岁。单节段椎间盘突出36例,双节段突出4例,共44个... 目的:总结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特点并探讨其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2002年6月至2009年6月,对收治的40例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男24例,女16例;年龄30~56岁,平均43.2岁。单节段椎间盘突出36例,双节段突出4例,共44个病变节段,其中C3,416个,C4,510个,C5,612个,C6,76个。18例患者伴有脊髓信号改变。5例患者伤后仅表现为颈肩部症状,8例患者同时合并根性症状,10例患者表现为脊髓压迫症状,另17例患者同时出现神经根刺激及脊髓压迫症状。对颈肩痛及合并根性症状的13例患者行保守治疗,5例因效果不佳在伤后6~48d改行手术,应用Odom标准评价手术疗效。合并脊髓压迫症状的27例患者在伤后1~27d接受手术,其中16例于伤后5d内接受手术(早期手术组,JOA评分11.3±2.8),11例于伤后5d以上接受手术(延迟手术组,JOA评分11.4±2.9),比较两组患者JOA评分恢复率。结果:5例由保守治疗中转手术患者末次随访时Odom标准评定:优4例,良2例;27例合并脊髓压迫症状患者中早期手术组术后1周JOA评分为(15.3±1.8)分,末次随访为(15.9±1.4)分;延迟手术组术后1周JOA评分为(14.0±2.6)分,末次随访为(15.3±1.5)分。两组患者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的JOA评分与术前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早期手术组患者术后1周JOA评分改善率为(74.6±16.8)%,末次随访为(85.6±13.6)%,延迟手术组患者术后1周JOA评分改善率为(50.9±17.5)%,末次随访为(68.2±21.5)%。两组间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JOA评分改善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症在发病节段、临床及影像学表现上有其特殊性;对合并脊髓功能受损的患者,早期手术干预可能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 颈椎 椎间盘移位 脊髓损伤
下载PDF
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特点和治疗 被引量:3
8
作者 陈鑫 高曙光 +2 位作者 雷光华 滕红林 陈雷 《中国骨伤》 CAS 2008年第12期924-925,共2页
目的:回顾分析外伤后颈椎间盘突出症62例,旨在找出其特点及规律。方法:62例,男46例,女16例;年龄19~63岁,平均36.4岁。临床表现为四肢肌力下降、触痛觉减退,其中四肢对称性瘫痪30例,上肢运动瘫痪重于下肢19例,一侧瘫痪而对侧痛温觉障碍1... 目的:回顾分析外伤后颈椎间盘突出症62例,旨在找出其特点及规律。方法:62例,男46例,女16例;年龄19~63岁,平均36.4岁。临床表现为四肢肌力下降、触痛觉减退,其中四肢对称性瘫痪30例,上肢运动瘫痪重于下肢19例,一侧瘫痪而对侧痛温觉障碍13例。58例手术治疗,取髂骨植骨钢板内固定25例,钛网植骨内固定20例,未做内固定13例。4例行保守治疗。结果:58例切口均I期愈合。随访6~28个月,平均11个月,四肢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其中恢复到正常者24例,余34例肌力感觉明显恢复。JOA评分由术前的平均5.6分上升至平均12.7分。结论: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效果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 颈椎 椎间盘移位 脊髓损伤
下载PDF
胸腰椎爆裂骨折手术治疗的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15
9
作者 黄揆 孙明林 +1 位作者 李军 何志江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3期56-59,共4页
严重三柱不稳定型骨折即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患者逐渐增多,由于骨折生物力学的飞速发展,骨折的治疗效果随之提高。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常用的手术方式主要包括后路手术、前路手术、前后路联合手术等,但是国内外学者对于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 严重三柱不稳定型骨折即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患者逐渐增多,由于骨折生物力学的飞速发展,骨折的治疗效果随之提高。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常用的手术方式主要包括后路手术、前路手术、前后路联合手术等,但是国内外学者对于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采用哪种手术方式是最好的选择并无统一结论。本文对胸腰椎爆裂骨折手术治疗的现状与进展作一综述,为指导临床手术方案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腰椎骨折 手术治疗 脊柱创伤
下载PDF
动脉瘤破裂后经血管止血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明华 胡锦程 +2 位作者 英升 吴春根 李敏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1999年第4期223-225,共3页
目的 评价实验性动脉瘤破裂后经血管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在9 只犬颈动脉瘤破裂模型建立后,采用微导管技术施行游离钨弹簧圈动脉瘤腔栓塞。9 处动脉瘤共用16 枚弹簧圈。栓塞术后即刻行血管造影检查。栓塞后1 周、1 个月、6 个... 目的 评价实验性动脉瘤破裂后经血管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在9 只犬颈动脉瘤破裂模型建立后,采用微导管技术施行游离钨弹簧圈动脉瘤腔栓塞。9 处动脉瘤共用16 枚弹簧圈。栓塞术后即刻行血管造影检查。栓塞后1 周、1 个月、6 个月分别处死各3 只犬并作动脉瘤组织学检查,并在处死前作血管造影。结果 栓塞术后即刻血管造影示5 处动脉瘤完全闭塞,4 处动脉瘤部份( > 70 %) 闭塞。所有9 处动脉瘤栓塞后出血即刻停止。随访血管造影栓塞之动脉瘤未显示再开放。组织学检查显示不同时间动脉瘤腔内的血栓和纤维化形成。结论 血管内治疗技术对与血管内技术有关的动脉瘤破裂的处理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模型 出血 栓塞治疗
下载PDF
轻中型颅脑损伤合并颈椎骨折的临床诊治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志强 江普查 +1 位作者 袁先厚 郭国炳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8年第3期144-145,148,共3页
目的总结轻中型颅脑损伤合并颈椎骨折的临床诊治经验,提高对颅颈联合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方法对我科近两年收治的42例轻中型颅脑损伤合并颈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行颅脑CT检查显示,29例可见不同程度的脑挫裂伤、硬... 目的总结轻中型颅脑损伤合并颈椎骨折的临床诊治经验,提高对颅颈联合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方法对我科近两年收治的42例轻中型颅脑损伤合并颈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行颅脑CT检查显示,29例可见不同程度的脑挫裂伤、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脑内血肿或混合型血肿;颈椎CT和X线平片显示,单侧关节突骨折脱位14例,棘突骨折8例,单纯椎体楔形压缩性骨折8例,爆裂性骨折3例,齿突骨折7例,枢椎椎弓骨折2例;经CT血管造影或磁共振血管造影证实颈椎骨折合并椎动脉损伤7例。所有患者均未行开颅手术,针对颈椎骨折,采用颈托或颈围固定、枕颌带牵引等非手术治疗20例,另22例接受Crutchfield钳颅骨牵引、颈前路齿突骨折螺丝钉固定术或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出院时GOS分级5级24例,4级18例。结论颅颈联合伤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应高度重视对颅脑损伤患者的颈部检查和保护,早期应进行颈椎CT扫描并预防椎动脉等血管损伤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颈椎骨折 诊断
下载PDF
Z-形钛合金钢板前路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曹兴海 谢松卿 +1 位作者 梁向坚 柯雨洪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21-22,共2页
目的 观察Z-形钛合金钢板前路内固度定术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60例胸腰段脊柱爆裂性骨折患者进行前方减压、椎体间植骨、Z-形钛钢板内固定,术后卧床3周,3周后戴支架起床活动.结果 随访平均12.5个月,术后CT或MR显示... 目的 观察Z-形钛合金钢板前路内固度定术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60例胸腰段脊柱爆裂性骨折患者进行前方减压、椎体间植骨、Z-形钛钢板内固定,术后卧床3周,3周后戴支架起床活动.结果 随访平均12.5个月,术后CT或MR显示椎管内压迫去除,植骨愈合.脊柱后凸Cobb角较术前改善12.7°,无继发脊柱后凸畸形.神经功能较术前有1~2级以上的改善.结论 Z-形钛合金钢板前路内固定术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减压彻底,固定牢固,不破坏后稳定结构,并能一期重建脊柱系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钢板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脊髓神经损伤
下载PDF
脊柱胸椎段骨折截瘫合并胸外伤的临床合理治疗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一涛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第15期175-177,共3页
目的探讨脊柱胸椎段骨折截瘫合并胸外伤的临床合理治疗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2015年11月在我院胸外科治疗的25例脊柱胸椎段骨折截瘫合并胸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入院后立即行CT或MRI检查,根据影像学表现分析临床特点、决定治疗... 目的探讨脊柱胸椎段骨折截瘫合并胸外伤的临床合理治疗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2015年11月在我院胸外科治疗的25例脊柱胸椎段骨折截瘫合并胸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入院后立即行CT或MRI检查,根据影像学表现分析临床特点、决定治疗方案、近期随访结果,总结临床治疗体会。结果所有患者中,合并肋骨骨折19例(76%)、合并血气胸16例(64%)、合并严重脊髓伤17例(68%);19例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手术方法为后路椎管减压加经椎弓根系统复位内固定手术,6例患者行非手术内科保守治疗;胸外科处理包括气管切开10例、呼吸机辅助呼吸8例、膈肌修补4例、胸腔闭式引流11例;截瘫治疗情况中,痊愈6例、好转7例、无变化8例、死亡4例。结论及时正确的治疗和处理胸腰段骨折和严重胸外伤两者的关系,对于符合手术指征的患者早期手术解决截瘫和脊柱骨折,有利于脊柱稳定性的增强,改善临床症状并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胸椎段骨折 截瘫 胸外伤 临床合理治疗
下载PDF
创伤性颈椎损伤内固定置入相关临床试验注册项目分析
14
作者 南军 元虎 李康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22期4115-4122,共8页
背景:创伤性颈椎损伤不容忽视,如果不及时有效救治,伤及脊髓会产生瘫痪的风险。目的:通过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北美临床试验注册中心以及汤森路透Web of Science数据库进行相关检索,对创伤性颈椎相关临床试验注册项目及发表文献进行文... 背景:创伤性颈椎损伤不容忽视,如果不及时有效救治,伤及脊髓会产生瘫痪的风险。目的:通过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北美临床试验注册中心以及汤森路透Web of Science数据库进行相关检索,对创伤性颈椎相关临床试验注册项目及发表文献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①使用关键词"颈椎"在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进行临床试验项目检索,得到颈椎创伤相关临床试验项目。②使用关键词"Cervical vertebra","Trauma"或"cervical spine","Trauma"在北美临床试验注册中心进行临床试验项目检索,得到的注册项目有22项。③使用关键词"Neck vertebra","cervical vertebra","vertebrae cervicales","cervical spine","C-spine","Trauma"在汤森路透Web of Science数据库对创伤性颈椎损伤相关文献进行检索,时间范围2003至2012年。结果与结论:①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关于颈椎创伤的临床试验注册项目仅有5项,北美临床试验注册中心关于颈椎创伤的临床试验注册项目有22项。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明显少于北美临床试验注册项目。北美临床试验注册中心相关颈椎创伤的临床试验注册项目分布于3个州,17个国家。主要分布在美国。②创伤性颈椎临床试验注册项目多为干预性研究,干预措施多涉及内固定物。暂时没有诊断性试验研究进行临床试验注册。③2003至2012年在汤森路透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关于创伤性颈椎损伤已发表文献多达1597篇。美国发文量占总数比重最大,为46.84%。中国发文量占所有文章的1.94%。高被引文章主要分布于Journal of Trauma-Injury Infection and Critical Care(《创伤-损伤感染和危重护理学杂志》)杂志上。④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关于颈椎创伤相关临床试验注册单位2003至2012年在汤森路透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未发表文章。北美临床试验注册中心关于颈椎创伤相关临床试验注册最多的单位是Ottawa Hospital Research Institute(渥太华医院研究所)发表文章4篇;发文量最多的单位是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英国哥伦比亚大学)发表文章30篇,多集中在2009年和2012年。同时这两个单位合作的关于颈椎创伤的文章也进行了临床试验注册,注册号为NCT002908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植入物 骨与关节学术探讨 颈椎 创伤 创伤性颈椎疾病 置入物 脊柱 内固定 中国临床 试验注册 北美临床试验注册 Web of Science数据库 文献计量学分析
下载PDF
不同年龄组脑外伤后综合征的外伤史及影像学观察
15
作者 马奎云 王左生 李娟 《河南医学研究》 CAS 1999年第3期228-230,共3页
目的: 观察脑外伤后综合征(PCS) 患者不同年龄组的外伤史、临床表现与影像学改变有无差别。方法: 将观察病例随机分为少年、青年和大青3 组,进行上述3 方面的研究。结果:754 % 是在少年时受伤;头痛、头晕以少年与青... 目的: 观察脑外伤后综合征(PCS) 患者不同年龄组的外伤史、临床表现与影像学改变有无差别。方法: 将观察病例随机分为少年、青年和大青3 组,进行上述3 方面的研究。结果:754 % 是在少年时受伤;头痛、头晕以少年与青年组比例高,神经症群以大青组高( P< 001) ;颈椎压痛3 组无差别;枕神经压痛以青年和大青组高;臂丛压痛以大青组高( P< 001) ,每例均有此3 部5 处11 点中2 处或2 点以上的压痛;X 线:齿突侧方半脱位3组均为1000 % ,伴齿突后脱位及颈椎顺列不良少年组高,生理曲度消失青年组高,C3~4 与C5~6 孔缩小3 组无差异,C4~5 孔小大青组高( P< 001) ;经颅三维彩色多普勒(TCD) 示脑血管痉挛以少、青组高,椎基底动脉系血流缓慢大青组高( P< 001) 。结论: 头痛、头晕与脑血管痉挛有相关性,神经症群与椎基底动脉系血流缓慢有相关性;颈椎等3 部5 处11 点压痛试验有简便、高效、初步的诊断价值;X 线颈椎片至少需拍张口位等4 位片;预防PCS 需加强对少年的管教;PCS 的诊断应个体化,如颈椎性头痛、颈椎性头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痛 脑外伤后综合征 影像学诊断 外伤史年龄
下载PDF
再谈椎体成形术的适应证、禁忌证及并发症 被引量:15
16
作者 阮狄克 《中国骨伤》 CAS 2008年第6期403-404,共2页
自1984年法国医生Dera—mond首次应用经皮穿刺向椎体内注射充填骨水泥治疗颈椎侵袭性血管瘤以来,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已在临床广泛应用,以后又有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 自1984年法国医生Dera—mond首次应用经皮穿刺向椎体内注射充填骨水泥治疗颈椎侵袭性血管瘤以来,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已在临床广泛应用,以后又有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的发展与应用。我国在本世纪初应用PVP和PKP以来,亦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骨质疏松 经皮椎体成形术 手术后并发症 腰椎
下载PDF
MRI和X线平片对颈椎损伤诊断的对比分析
17
作者 陈晓红 王治民 《实用医技杂志》 2007年第36期4955-4957,共3页
目的:探讨MRI和X线平片在诊断颈椎损伤中的优点和缺陷。方法:将MRI和X线平片两种影像学检查诊断颈椎损伤的337病例进行对比分析,其中19例病例MRI C_2区局部轴位薄层无间隔扫描。结果:337例颈椎损伤病例,有骨折脱位的129例,其中19例Hungm... 目的:探讨MRI和X线平片在诊断颈椎损伤中的优点和缺陷。方法:将MRI和X线平片两种影像学检查诊断颈椎损伤的337病例进行对比分析,其中19例病例MRI C_2区局部轴位薄层无间隔扫描。结果:337例颈椎损伤病例,有骨折脱位的129例,其中19例Hungman(?)骨折,X线平片可得到明确诊断(14.7%),MRI不能获得直接阳性征象(P<0.01)。13例Jefferson(?)骨折,7例齿状突骨折,MRI可获得直接阳性征象(10.1%),X线平片则不能直接反映出骨折(P<0.01)。结论:颈椎损伤的诊断有赖于MRI和X线平片两种影像学检查手段的配合和互补.有部分颈椎骨折脱位不能依赖MRI来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损伤 X线平片 MRI
下载PDF
后路短节段固定与植髂骨融合治疗上颈椎损伤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淼 吴建煌 +3 位作者 张宏其 胡建中 梁颜 邓展生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85-290,共6页
目的:探讨后路短节段固定、植髂骨融合治疗上颈椎损伤的手术策略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05年6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上颈椎损伤患者334例,其中适合进行后路短节段固定、植髂骨融合的36例(包括交通事故伤23例,高处坠落6例,重物砸伤5... 目的:探讨后路短节段固定、植髂骨融合治疗上颈椎损伤的手术策略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05年6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上颈椎损伤患者334例,其中适合进行后路短节段固定、植髂骨融合的36例(包括交通事故伤23例,高处坠落6例,重物砸伤5例,他人殴打致伤2例),均行后路短节段固定、植髂骨融合治疗,根据头颈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评分、神经功能障碍JOA评分、植骨后骨质融合率来探讨手术策略及分析临床疗效。结果:术中无椎动脉、脊髓及神经根损伤发生,手术时间110~240 min。VAS评分术前与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JOA评分术前与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无内固定失败,融合节段在随访过程中均获得骨性融合。结论:根据每个上颈椎损伤患者不同的病情,选择个性化的后路短节段固定方法,同时取自体髂骨融合,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节段固定 上颈椎损伤 临床疗效
下载PDF
330例颈源性头痛临床特征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26
19
作者 李石良 韩峰 张辰宇 《中国骨伤》 CAS 2010年第3期208-211,共4页
目的:通过颈源性头痛患者临床特征的总结,进一步完善诊断标准。方法:对2008年10月至2009年6月以头痛为第一主诉的448例患者按照改进的颈源性头痛诊断标准进行筛选,符合诊断标准者399例,其中330例资料完整,男97例,女233例;年龄14~76岁,... 目的:通过颈源性头痛患者临床特征的总结,进一步完善诊断标准。方法:对2008年10月至2009年6月以头痛为第一主诉的448例患者按照改进的颈源性头痛诊断标准进行筛选,符合诊断标准者399例,其中330例资料完整,男97例,女233例;年龄14~76岁,平均46.1岁;病程0.33~50年,平均13.4年。详细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头痛特点,查找压痛点位置及出现放散痛的范围等,并进行分析归纳。结果:颈源性头痛占头痛患者的比例为89.1%(399/448);男女之比为1∶2.4;78.8%(260例)的患者年龄在21~60岁,尤以41~50岁居多;97.3%(321例)的患者头痛呈阵发性,只有2.7%(9例)的患者呈持续性。多数患者的头痛性质呈胀痛(181例,占54.8%)或跳痛(135例,占40.9%),这两种性质的疼痛可能并存,其他类型的疼痛均为少数。多数患者的头痛部位为枕部、头顶、颞部,约1/3可波及到前额、眼眶、或眼球,极少数波及到耳、鼻翼及鼻梁等处。76.4%(252例)的患者为全头痛或双侧头痛,只有12.1%(40例)为单侧头痛。几乎所有患者均有枕神经卡压表现,其中73.3%(242例)为枕大、小神经混合受累;82.7%(273例)的患者枕部受到按压时出现向头部的放散痛。结论:①颈源性头痛占头痛患者比例较高;②现有诊断标准尚不完善,有必要改进;③按压颈枕部特定位置出现放散痛是其重要的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痛 颈椎 诊断 疼痛测定
下载PDF
应用平卧位预防压疮措施对颈椎外伤早期呼吸困难发生率的影响与探讨 被引量:3
20
作者 殷秋菊 廖友芝 张姝华 《现代护理》 2007年第02Z期427-428,共2页
目的探讨通过减少翻身次数稳定颈椎,减少呼吸困难发生率。方法将56例颈椎外伤早期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取平卧位压疮预防护理,对照组行常规翻身护理。观察2组的病情变化及压疮预防效果。结果实验组呼吸困难发生率明显低... 目的探讨通过减少翻身次数稳定颈椎,减少呼吸困难发生率。方法将56例颈椎外伤早期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取平卧位压疮预防护理,对照组行常规翻身护理。观察2组的病情变化及压疮预防效果。结果实验组呼吸困难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压疮发生率均为零。结论在颈椎外伤早期尽量减少翻身次数,可相对稳定病情,同时可以做好预防压疮的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外伤早期 卧位更换 压疮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