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7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花黄色素注射液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的效果
1
作者 戚江丽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14期94-97,共4页
目的:观察红花黄色素注射液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VBIV)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12月该院收治的82例VBIV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氟... 目的:观察红花黄色素注射液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VBIV)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12月该院收治的82例VBIV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红花黄色素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动脉[左椎动脉(LVA)、右椎动脉(RVA)、基底动脉(BA)]血流速度、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PV)、纤维蛋白原(FIB)]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68%(38/41),高于对照组的75.60%(31/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眩晕、面色㿠白、肢麻体颤等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LVA、RVA、BA血流速度均大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V、FIB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花黄色素注射液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VBIV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加快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降低血液黏稠度,效果优于单纯盐酸氟桂利嗪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黄色素注射液 盐酸氟桂利嗪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 血液流变学 动脉血流速度 不良反应
下载PDF
镇肝熄风汤联合丁咯地尔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效果观察
2
作者 杨茜 孙文燕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11期33-36,共4页
目的研究镇肝熄风汤以及丁咯地尔联用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3年1月府谷县中医医院收治的84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采取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两组均使用镇静、氟桂利嗪和胞二磷胆碱等常规... 目的研究镇肝熄风汤以及丁咯地尔联用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3年1月府谷县中医医院收治的84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采取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两组均使用镇静、氟桂利嗪和胞二磷胆碱等常规的支持疗法。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静脉滴注剂量为0.2 g的丁咯地尔,1次/d;观察组联合服用镇肝熄风汤。比较两组基底动脉以及椎动脉的血管搏动指数、平均血流速度,评估眩晕障碍调查表以及眩晕评估量表评分,检测血液流变学。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基底动脉以及椎动脉的血管搏动指数明显降低(P<0.05),平均血流速度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基底动脉以及椎动脉的血管搏动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平均血流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眩晕障碍调查表以及眩晕评估量表评分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的眩晕障碍调查表以及眩晕评估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血细胞压积和全血黏度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的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血细胞压积和全血黏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镇肝熄风汤联合丁咯地尔对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具有较好效果,能明显增加血流速度,降低患者的血液黏度,改善椎基底动脉的血液循环障碍和眩晕症状,恢复脑部的供血,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肝熄风汤 丁咯地尔 血流动力学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
下载PDF
镇肝熄风汤加减辅助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的效果
3
作者 韦丽杏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7期78-80,共3页
目的:探讨镇肝熄风汤加减辅助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眩晕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5月玉林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VBI眩晕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接受长春西汀联合天... 目的:探讨镇肝熄风汤加减辅助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眩晕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5月玉林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VBI眩晕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接受长春西汀联合天麻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眩晕情况、血液流变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治疗后,观察组椎动脉、基底动脉的血管搏动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平均速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两组眩晕评估量表评分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纤维蛋白原、血细胞比容、全血黏度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镇肝熄风汤加减辅助治疗VBI眩晕,不仅能够改善眩晕症状及脑部血流情况,还可降低血液黏度,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眩晕 镇肝熄风汤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研究进展
4
作者 丁狼 《河南中医》 2024年第9期1441-1445,共5页
中医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主要包括中药汤剂、中成药、中药注射液等,这些药物具有养血、补肾、活血通络、平肝定眩、滋阴潜阳等功效。中医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作用机制为提高临床效果、改善血液流变、加快椎-... 中医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主要包括中药汤剂、中成药、中药注射液等,这些药物具有养血、补肾、活血通络、平肝定眩、滋阴潜阳等功效。中医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作用机制为提高临床效果、改善血液流变、加快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等。目前,研究存在以下不足:现有指标研究深度不够,缺乏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对照研究,缺乏远期随访,亦存在疗效判定标准不统一等问题。今后,应加强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研究,统一规范疗效判定标准,加大定量研究,延长随访时间,为中医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提供更多高质量的证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 中药汤剂 中成药 中药注射
下载PDF
中西药联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的Meta分析及中药处方用药规律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卓实 江川 +1 位作者 陈文玲 翁淑琴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3年第31期20-24,共5页
目的 系统性评价中西药联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VBIV)的疗效,并分析中药处方用药规律。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CNKI、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自建库至2021年9月1日发表的关于中西药联合治疗VBIV的临床研究,采用RevMan 5.3软... 目的 系统性评价中西药联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VBIV)的疗效,并分析中药处方用药规律。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CNKI、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自建库至2021年9月1日发表的关于中西药联合治疗VBIV的临床研究,采用RevMan 5.3软件对纳入研究进行Meta分析及序贯分析,采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分析中药处方用药规律。结果 纳入研究25项,涉及患者2 284例。试验组总有效率[OR=3.83,95%CI(2.92,5.02),P<0.01]、左侧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MD=4.95,95%CI(4.01,5.89),P<0.001]、右侧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MD=5.39,95%CI(4.26,6.51),P<0.001]、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MD=5.24,95%CI(4.17,6.31),P<0.01]高于对照组血浆黏度[MD=-0.26,95%CI(-0.33,-0.18),P<0.001]低于对照组。中药处方用药规律分析显示中药治疗VBIV以温、甘、归脾经为主,聚类分析显示核心处方为川芎、茯苓、天麻、制陈皮、甘草、白芍、丹参。结论 中西药联合治疗能明显提高VBIV的临床疗效。VBIV中药治疗以温、甘、归脾经药物为主,以天麻、茯苓、川芎及丹参组成核心处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 META分析 中西药联合 用药规律
下载PDF
归芪养血补气汤联合腹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气血亏虚证临床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杨文文 代景娜 彭书玲 《山西中医》 2023年第3期19-21,共3页
目的:观察归芪养血补气汤联合腹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VBI)眩晕气血亏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VBI眩晕患者68例,中医辨证均为气血亏虚证,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归芪养血补... 目的:观察归芪养血补气汤联合腹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VBI)眩晕气血亏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VBI眩晕患者68例,中医辨证均为气血亏虚证,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归芪养血补气汤联合腹针治疗。均连续治疗21天,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症状积分、眩晕程度、椎基底动脉血流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24%高于对照组的67.65%(P<0.05)。治疗组中医症状主症评分、次症评分及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DHI、DA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LVA、RVA、B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归芪养血补气汤联合腹针治疗VBI眩晕气血亏虚证的疗效确切,有助于改善患者中医症状,缓解眩晕程度,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气血亏虚 归芪养血补气汤 腹针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平曼 潘培炎 米东华 《中国卒中杂志》 2023年第12期1418-1428,共11页
目的系统评价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 vertigo,PCIV)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为自建库至2022年7月,纳... 目的系统评价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 vertigo,PCIV)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为自建库至2022年7月,纳入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PCIV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试验组为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对照组为临床常用抗眩晕药物。利用Cochrane协作网偏倚风险工具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使用RevMan5.4.3软件对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PCIV的临床总有效率、治疗后脑血流速度、血液黏度指标等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6项RCT,1545例患者(试验组785例,对照组760例)。meta分析表明,试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OR 4.03,95%CI 2.90~5.61,P<0.001)高于对照组;左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加权平均差(weighted mean difference,WMD)4.81,95%CI 2.91~6.71,P<0.001]、右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WMD 4.70,95%CI 2.80~6.60,P<0.001)、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WMD 5.05,95%CI 3.07~7.03,P<0.001)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能够改善PCIV的临床疗效,且能有效改善椎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 后循环缺血 眩晕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META分析
下载PDF
倍他司汀联合氟桂利嗪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症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李飞虎 李芳芳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12期1702-1706,共5页
目的:探讨倍他司汀片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症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108例VBI性眩晕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予以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观察组在... 目的:探讨倍他司汀片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症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108例VBI性眩晕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予以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倍他司汀片。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凝血功能、氧化应激、血液流变学、血管内皮功能、脑血流灌注量等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凝血功能指标、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基底节区血流速度(CBF)、脑血流量(CBV)均高于对照组,丙二醛(MDA)、血液流变学指标、内皮素-1(ET-1)、平均通过时间(MTT)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倍他司汀片与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VBI性眩晕症患者效果较佳,可显著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凝血功能、氧化应激指标、血管内皮功能及脑血流灌注情况,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倍他司汀片 盐酸氟桂利嗪胶囊 椎-基底动脉 供血不足性眩晕症 血流动力学 凝血功能 氧化应激指标
下载PDF
活血通络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的疗效 被引量:2
9
作者 廖德忠 张国旗 +1 位作者 郭敏 江多范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104-107,共4页
目的观察活血通络汤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VBIV)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流速度、血液流变学参数的影响。方法选取淮南新华医院2020年5月—2022年2月接收的100例VBIV患者,根据随机对照原则将入组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其中对... 目的观察活血通络汤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VBIV)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流速度、血液流变学参数的影响。方法选取淮南新华医院2020年5月—2022年2月接收的100例VBIV患者,根据随机对照原则将入组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阿司匹林+盐酸氟桂利嗪+盐酸川芎嗪),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活血通络汤,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记录两组治疗前后血流速度及血液流变学参数的变化,并对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客观性评价。结果治疗后两组基底动脉(BA)、左椎动脉(LVA)及右椎动脉(RVA)平均血流速度均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BA、LVA及RVA平均血流速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稠度及纤维蛋白原等血液流变学参数相比,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血液流变学参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通络汤联合西药治疗VBIV患者较常规西药而言,其疗效更显著,不仅能加快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还能降低血浆黏稠度,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通络汤 西药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 血流速度 血液流变学参数
下载PDF
后循环脑梗死临床误诊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邢海辉 高玉华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3年第4期22-26,共5页
目的分析后循环脑梗死的临床特点、鉴别诊断要点、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1月—2022年4月收治的初诊误诊为多种疾病的后循环脑梗死15例临床资料。结果15例均以头晕、眩晕为主诉就诊,4例因主要表现为头晕、共济失调、视... 目的分析后循环脑梗死的临床特点、鉴别诊断要点、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1月—2022年4月收治的初诊误诊为多种疾病的后循环脑梗死15例临床资料。结果15例均以头晕、眩晕为主诉就诊,4例因主要表现为头晕、共济失调、视力障碍、头痛,听诊有颈动脉血管杂音,行颈动脉超声发现椎基底动脉轻度狭窄,初诊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4例主要临床表现为眩晕、耳鸣、恶心呕吐、平衡障碍、听力减退及眼球震颤,初诊为梅尼埃病;7例因主要临床表现为眩晕、耳鸣、恶心呕吐,且眩晕与体位改变有一定关系,初诊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15例按误诊疾病予相应治疗后症状改善不明显,入我院后经详细询问病史,仔细神经系统查体,并予床旁头脉冲-眼震-眼偏斜试验及头颅MRI血管成像,确诊为后循环脑梗死,梗死部位:脑桥7例、枕叶4例、小脑3例、延髓1例。误诊时间2~5 d。确诊后予对症治疗后病情好转出院,随访3个月症状均消失,尚未发现后遗症。结论后循环解剖和生理结构复杂,导致后循环脑梗死症状体征具有复杂多样性,且早期影像学检查阴性率高,易误诊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梅尼埃病及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等多种疾病;接诊医生应加强对本病的认识,熟知头晕或眩晕性疾病的病因学诊断流程,详细询问病史,细致行神经系统查体,及时恰当地选择影像学检查项目,必要时可多次复查,以及早确诊并治疗,进而改善患者预后及降低本病早期误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误诊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梅尼埃病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颈动脉超声 MRI血管成像 鉴别诊断
下载PDF
定眩止晕汤联合针刺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观察
11
作者 邓萍萍 林林雁 刘坤明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第14期58-60,共3页
目的 探究定眩止晕汤联合针刺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效果。方法 选择广东省龙川县中医院收治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抽样法为分组依据,分为研究1组(定眩止晕汤联合针刺治疗)与研究2组(定眩... 目的 探究定眩止晕汤联合针刺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效果。方法 选择广东省龙川县中医院收治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抽样法为分组依据,分为研究1组(定眩止晕汤联合针刺治疗)与研究2组(定眩止晕汤治疗)各50例,对干预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研究1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49/50),明显高于研究2组的84.00%(4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椎-基底动脉供血状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1组的收缩期峰值流速(Vp)、舒张末期流速(Vd)、平均流速(Vm)均高于研究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采取定眩止晕汤联合针刺治疗后,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改善椎基动脉供血状况,此方法值得应用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定眩止晕汤 针刺疗法
下载PDF
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配合注射用胞磷胆碱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致眩晕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2
作者 杨眉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3年第17期161-163,168,共4页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致眩晕患者实施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和注射用胞磷胆碱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12月山东省鄄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VBI致眩晕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化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致眩晕患者实施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和注射用胞磷胆碱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12月山东省鄄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VBI致眩晕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化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盐酸倍他司汀治疗,观察组联合应用盐酸倍他司汀与胞磷胆碱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左侧椎动脉、右侧椎动脉、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快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眩晕评定量表的评分系统、眩晕障碍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盐酸倍他司汀与胞磷胆碱治疗VBI致眩晕患者,可有效调节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减轻氧化应激反应水平,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眩晕 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 注射用胞磷胆碱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桂哌齐特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眩晕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8
13
作者 庄建华 赵忠新 +7 位作者 曾莉莉 刘建荣 董幼蓉 李威 耿直 孙晓江 刘明媛 丁素菊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观察桂哌齐特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ebral-basilar insufficiency,VBI)所导致眩晕的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72例VBI所致眩晕的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对照组36例,治疗组采用桂哌齐特注射液32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 目的观察桂哌齐特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ebral-basilar insufficiency,VBI)所导致眩晕的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72例VBI所致眩晕的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对照组36例,治疗组采用桂哌齐特注射液32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或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iv,gtt,qd×14 d;对照组予复方丹参注射液2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或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iv.gtt,qd×14 d,并口服倍他司汀片,每次1片,tid。观察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经颅多普勒超声、脑干诱发电位的变化。结果2组疗效经Ridit分析,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治疗组的痊愈率达到5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1%;颈性眩晕评分治疗组从3.6±s 1.1提高到12.7±2.3,对照组从4.2±1.5提高到11±3,2组治疗前后均具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经颅多普勒超声观察到2组治疗后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时间平均流速(TAV)、血管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均显著改善(P<0.05或P<0.01),2组治疗后差值未见显著差异(P>0.05)。脑干诱发电位观察到治疗组治疗后Ⅰ、Ⅲ、Ⅴ波PL,Ⅰ~Ⅲ、Ⅰ~Ⅴ波IPL均明显改善(P<0.05),Ⅲ~Ⅴ波IPL改变未见显著差异(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Ⅰ、Ⅲ波PL、Ⅰ~Ⅴ波IPL均明显改善(P<0.05),Ⅴ波PL、Ⅰ~Ⅲ、Ⅲ~Ⅴ波IPL未见显著改善(P>0.05)。2组比较显示治疗组Ⅴ波PL和Ⅰ~Ⅲ波IPL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桂哌齐特在改善循环的同时早期保护神经功能,是治疗VBI所致眩晕的有效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哌齐特 腺苷 椎底动脉供血不足 眩晕
下载PDF
眩晕症状量表的汉化及信效度和反应度检验 被引量:30
14
作者 邓真 元唯安 +1 位作者 王辉昊 詹红生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8-144,共7页
目的:汉化眩晕症状量表( Vertigo Syndrome Scale 中文版, VSS-C 量表),并通过评估以眩晕为主要症状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对VSS-C量表进行信效度、反应度检验。方法:征得原量表作者同意后,按照相关指南及要求,将原量表汉化为VS... 目的:汉化眩晕症状量表( Vertigo Syndrome Scale 中文版, VSS-C 量表),并通过评估以眩晕为主要症状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对VSS-C量表进行信效度、反应度检验。方法:征得原量表作者同意后,按照相关指南及要求,将原量表汉化为VSS-C量表。将VSS-C量表应用于健康对照组(21名)和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52例),对照组在2周内独立完成VSS-C量表评定2次;患者组在3周内独立完成VSS-C评定3次(在第3次评定前接受为期1周的手法康复治疗),同时与SF-36健康调查量表评定结果对照。通过两次VSS-C量表的评定结果相关性分析来测试其重测信度,以科隆巴赫α系数来评定VSS-C 量表的内部一致性。将VSS-C量表的结果与 SF-36健康调查量表的各个维度进行相关性分析来评定VSS-C量表的效度。比较患者组第2次和第3次的VSS-C量表结果评定其对于手法康复治疗的反应度。结果:VSS-C 量表两次测验组内相关系数均大于0.9( P<0.05),两个子量表的科隆巴赫α系数均在0.7以上,总体VSS-C 量表的科隆巴赫α系数大于0.85。 VSS-C 量表各个项目与所属子量表之间相关系数值均大于0.5;VSS-C量表与SF3-6健康调查量表中相应的亚项目之间相关系数值均大于0.5;VSS-C量表经限定抽取公共因素法行因子分析,所抽取的2个公因子在各条目中所占比重与原版VSS量表中所属子量表大致相符。患者组和对照组VSS-C量表评分分别为22.9±9.2和10.6±10.2,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患者组手法治疗前后VSS-C量表评分分别为24.4±10.0和23.0±9.3,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VSS-C量表在评价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眩晕程度上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及可重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 椎底动脉供血不足 评价研究
下载PDF
恒清汤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作用的临床观察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22
15
作者 孟胜喜 霍清萍 +7 位作者 王兵 彭文波 王宇新 梁芳 黄侃 汪天湛 谈嘉路 李文涛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236-1239,共4页
目的:研究恒清汤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VBI)眩晕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方法:收集VBI眩晕的门诊及住院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69)及对照组(67)。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下,治疗组采用恒清汤治疗,对照组采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西比灵)治疗,疗... 目的:研究恒清汤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VBI)眩晕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方法:收集VBI眩晕的门诊及住院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69)及对照组(67)。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下,治疗组采用恒清汤治疗,对照组采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西比灵)治疗,疗程4周,共2个疗程。治疗前后,进行眩晕症状评分、欧洲眩晕量表及国际DHI眩晕障碍量表评分,经颅多普勒检测(TCD)及生化检查,计算动脉硬化指数(ASI)。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5.51%,对照组总有效率73.1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眩晕症状积分明显降低(P<0.01),治疗前后差值明显降低(P<0.01),EEV分值及DHI分值均明显降低(P均<0.05),两侧VA和BA的Vp、Vm均升高(P<0.05或P<0.01),两侧VA和BA的PI和RI均下降(P<0.05或P<0.01),治疗组的TC下降(P<0.05),HDL-C升高(P<0.05),ASI明显下降(P<0.01),全血高切、全血低切、血浆黏度、RBC聚集指标、纤维蛋白原均下降(P<0.05,或P<0.01)。结论:恒清汤对VBI眩晕患者有显著的疗效,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提高VA和BA血流速度,降低总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ASI,改善血流变指标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清汤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 作用观察
下载PDF
眼震电图诊断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意义 被引量:5
16
作者 孙永柱 孙安 +4 位作者 崔鹏程 陈文弦 李贵泽 阮炎艳 高鹏飞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51-452,共2页
目的 探讨老年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眼震电图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 6 0例老年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行眼震电图检测 ,观察视眼动系统反应、自发性眼震、冷热试验、位置性眼震 ,并以 4 0例正常健康老年人为对... 目的 探讨老年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眼震电图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 6 0例老年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行眼震电图检测 ,观察视眼动系统反应、自发性眼震、冷热试验、位置性眼震 ,并以 4 0例正常健康老年人为对照。结果 老年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组中有自发性眼震 11例 (18 3% ) ;引出位置性眼震 4 6例 (76 6 % ) ,位置性眼震强度 7 76± 6 0 5°/s,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 1)。视眼动系统检查共 4 8例 (80 % )出现 1项或多项异常 ,表现为扫视试验 37例(6 1 6 % )异常 ,视跟踪试验Ⅲ型改变 2 4例、Ⅳ型改变 2例共 2 6例(4 3 3% )异常 ,凝视试验有 9例 (15 % )出现凝视性眼震 ,视动眼震减弱或双侧不对称 18例 (30 % )。冷热试验双侧不对称比值异常 38例 (6 3 3% ) ,出现优势偏向者 2 3例 (38 3% )。患者总慢相速度为 34 6 8± 5 6 6°/s,对照组中总慢相速度为4 6 5 7± 6 34°/s(P <0 0 1)。结论 眼震电图检查对老年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底动脉供血不足 眼震电图描记术 眩晕 眼球震颤 老年人
下载PDF
电针改善VBI所致内耳微循环障碍及对VOR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郑重 宋开源 +5 位作者 胡晓梅 余芳 邓晓筑 张泉 温国伟 曹雪明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9-104,共6页
目的:对照电针和西比灵(盐酸氟桂利嗪)的效应,探讨电针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所致内耳微循环障碍的机理及电针对前庭-眼反射(VOR)的影响。方法:组织硬化剂—775注射液注射致家兔左侧颈椎横突软组织建立椎动脉型颈椎病(VCS)模型,... 目的:对照电针和西比灵(盐酸氟桂利嗪)的效应,探讨电针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所致内耳微循环障碍的机理及电针对前庭-眼反射(VOR)的影响。方法:组织硬化剂—775注射液注射致家兔左侧颈椎横突软组织建立椎动脉型颈椎病(VCS)模型,采用直线加速度(LA)和水平旋转(HR)诱发眼震电图(ENG)、经颅多谱勒(TCD)、激光多谱勒血流计(LDF)和血液流变学,检测VBI家兔NEG频率、基底动脉(BA)血流速度、内耳血流量(IEBF)、血液粘度和细胞流变性变化。结果:模型组ENG频率、BA血流速度和IEBF显著降低,全血中、低切变率粘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EDI)显著增高。西比灵可显著降低全血粘度和EDI,加快BA收缩期血流速度(Vs),但对舒张期血流速度(Vd)和平均血流速度(Vm)无明显作用。电针不能降低血液粘度和EDI无明显作用,但改善IEBF和LA诱发的ENG作用较西比灵显著,并有增快Vs、Vd和Vm的趋势,电针和西比灵对HR诱发的ENG均无改善作用。结论:VBI所致内耳微循环障碍可引起前庭和水平半规管功能障碍,电针可能通过神经-体液调节改善VBI,并可能主要通过增强内耳微循环局部调节改善内耳血供,恢复前庭囊斑对LA的敏感性。电针效应优于西比灵。VBI模型前庭器官内血流分配及前庭信号转导可能存在复杂的机制,有待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眩晕 前庭 眼震 血流速度 微循环 血液流变学 电针
下载PDF
碟脉灵注射液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被引量:10
18
作者 王延平 梁睿 +1 位作者 王剑威 杨少青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4-16,共3页
目的 :观察碟脉灵注射液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70例病人 ,随机分为 2组。碟脉灵组 36例 (男性 2 0例 ,女性 16例 ,年龄 6 0a±s13a)。用碟脉灵注射液 30mL(7.5mg)加入氯化钠注射液 2 5 0mL ,iv ,gtt ,qd。曲克芦丁组 34... 目的 :观察碟脉灵注射液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70例病人 ,随机分为 2组。碟脉灵组 36例 (男性 2 0例 ,女性 16例 ,年龄 6 0a±s13a)。用碟脉灵注射液 30mL(7.5mg)加入氯化钠注射液 2 5 0mL ,iv ,gtt ,qd。曲克芦丁组 34例 (男性 18例 ,女性 16例 ,年龄 6 3a± 13a) ,用曲克芦丁4 0 0mg加入氯化钠注射液 2 5 0mL ,iv ,gtt ,qd。均以 2wk为一个疗程。结果 :碟脉灵组总有效率 97% ,曲克芦丁组 76 % ,2组疗效比较经Ridit分析 ,P<0 .0 5。碟脉灵组全血粘度、凝血因子Ⅰ、血细胞比容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 (P <0 .0 1)。结论 :碟脉灵注射液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碟子 碟脉灵注射液 曲克芦丁 椎底动脉供血不足 颈椎病
下载PDF
化瘀通络灸法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疗效观察 被引量:16
19
作者 程红亮 胡培佳 +1 位作者 李飞 周婷 《上海针灸杂志》 2013年第3期170-172,共3页
目的观察化瘀通络灸法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3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3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采用化瘀通络灸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西药治疗。应用数字评分法(NRS)评价两组治疗前后眩晕及伴随症状... 目的观察化瘀通络灸法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3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3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采用化瘀通络灸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西药治疗。应用数字评分法(NRS)评价两组治疗前后眩晕及伴随症状的改善情况并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4%,对照组为74.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各项NRS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组治疗后各项NR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瘀通络灸法是一种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灸法 艾条灸 眩晕 椎底动脉供血不足
下载PDF
恒清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6
20
作者 孟胜喜 霍清萍 +4 位作者 王兵 彭文波 王宇新 梁芳 汪天湛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7年第1期17-20,共4页
目的研究恒清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及其效应机制。方法将126例VBI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64例)和对照组(62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西比灵),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恒清汤。... 目的研究恒清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及其效应机制。方法将126例VBI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64例)和对照组(62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西比灵),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恒清汤。两组均以14d为1个疗程,连续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治疗前后两组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分别检测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的收缩峰血流速度(Vp)、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并检测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4.38%、70.9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病人Vp、Vd和Vm较治疗前均显著提高(P<0.01),对照组治疗后病人仅Vd、Vm较治疗前有所提高(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Vp、Vd、Vm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治疗后较治疗前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恒清汤对VBI性眩晕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其效应机制可能与提高Vp、Vd和Vm,改善病人的血液流变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 恒清汤 盐酸氟桂利嗪胶囊 经颅多普勒超声 血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