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亚澳季风区水汽输送季节转换特征 被引量:28
1
作者 刘芸芸 何金海 +1 位作者 梁建茵 李春晖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38-146,共9页
利用NCEP/NCAR1957~2001年45年逐日的再分析资料,从地面开始积分计算整层的水汽输送通量,从气候平均的角度分析了亚澳季风区大尺度水汽输送的季节转换演变特征。分析发现,亚澳季风区水汽输送由冬季向夏季的季节转换的基本特征是:夏季... 利用NCEP/NCAR1957~2001年45年逐日的再分析资料,从地面开始积分计算整层的水汽输送通量,从气候平均的角度分析了亚澳季风区大尺度水汽输送的季节转换演变特征。分析发现,亚澳季风区水汽输送由冬季向夏季的季节转换的基本特征是:夏季大值输送带的建立及其自西向东伸展,伴随着斯里兰卡低涡活动、自南向北的越赤道输送和副高的东撤、南海夏季风建立等一系列天气气候事件;而冬季形势的建立则是副高南侧东风输送带的西伸,伴随夏季大值输送带的断裂、西撤,最后形成亚洲低纬东风输送带,进而形成由北向南的越赤道输送以及澳大利亚和南印度洋夏季风水汽输送。伴随着冬、夏季节转换,中南半岛以西和以东地区的西风水汽输送的经向移动表现出完全不一样的特征,表明印度季风和东亚-西太平洋季风的形成机制有很大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澳季风区 垂直积分的水汽输送 季节转换 中南半岛
下载PDF
2008年8月末湖北连续大暴雨的水汽输送特征 被引量:35
2
作者 张端禹 王明欢 陈波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8-53,共6页
2008年8月末湖北出现连续大暴雨,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自动气象站雨量资料、地基GPS可降水量资料与NCEP再分析资料探讨这次大暴雨过程水汽特征。结果发现:这次过程降雨经历了两次增强与两次减弱;GPS可降水量增加降雨加强,可降水量减... 2008年8月末湖北出现连续大暴雨,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自动气象站雨量资料、地基GPS可降水量资料与NCEP再分析资料探讨这次大暴雨过程水汽特征。结果发现:这次过程降雨经历了两次增强与两次减弱;GPS可降水量增加降雨加强,可降水量减小降雨减弱;暴雨发生时整层水汽输送方向是西南向,当其转变为西北向时湖北降雨减弱,整层水汽通量数值大降雨不一定就强;强降雨落区走向与整层水汽辐合中心位置走向对应较好,降雨强度变化趋势与整层水汽辐合数值变化趋势一致,但是两者尚不满足线性函数关系。对于连续大暴雨过程既要关注整层水汽辐合中心位置又要关注整层水汽辐合数值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大暴雨 GPS可降水量 整层水汽输送 整层水汽辐合
下载PDF
一种基于整层水汽通量的南海夏季风爆发指数 被引量:2
3
作者 任保华 郑建秋 杜建伟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03-514,共12页
利用1951~2000年的NCEP/NCAR逐日再分析风场、比湿和海平面气压资料,得到南海区域的整层水汽通量。根据南海夏季风爆发前后水汽通量的特征分析,定义了南海夏季风爆发指数IVIMT,并确定出1951~2000年南海夏季风的爆发日期。通过分析发现... 利用1951~2000年的NCEP/NCAR逐日再分析风场、比湿和海平面气压资料,得到南海区域的整层水汽通量。根据南海夏季风爆发前后水汽通量的特征分析,定义了南海夏季风爆发指数IVIMT,并确定出1951~2000年南海夏季风的爆发日期。通过分析发现,利用该指数可以合理地确定南海夏季风的爆发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汽通量 南海 夏季风 爆发日期
下载PDF
基于拉格朗日方法的中国东部雨季水汽输送垂直特征 被引量:4
4
作者 施逸 江志红 李肇新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80-392,共13页
利用基于拉格朗日轨迹追踪模式(HYSPLIT),结合区域源汇归属法,追踪1961~2010年中国东部地区雨带推进过程中各雨季后向轨迹,定量确定各雨季不同垂直层上的水汽输送路径与水汽贡献。结果表明在南海夏季风爆发前的华南前汛期,低层最主要水... 利用基于拉格朗日轨迹追踪模式(HYSPLIT),结合区域源汇归属法,追踪1961~2010年中国东部地区雨带推进过程中各雨季后向轨迹,定量确定各雨季不同垂直层上的水汽输送路径与水汽贡献。结果表明在南海夏季风爆发前的华南前汛期,低层最主要水汽通道为太平洋通道,轨迹占比达到52.3%,中高层最主要的水汽通道为印度洋通道,占比超过37%;水汽主要源自低层的西太平洋和中国东部地区,水汽贡献均在20%以上。南海季风爆发后的华南前汛期,低层到高层最强水汽通道均为印度洋通道,特别是中层,轨迹数量达到了65.6%;印度洋源地的贡献明显增加,中高层水汽主要源自印度洋,低层最主要的水汽源地为中国东部和南海。江淮梅雨时低层最主要通道为太平洋通道,中高层最主要通道为印度洋通道,相比华南前汛期,在中高层印度洋通道减弱,而西风通道增强。华北雨季中,低层最主要水汽通道为太平洋通道,而中高层最主要的水汽通道为欧亚大陆中纬西风通道。江淮梅雨和华北雨季中,最主要的源地为中低层的中国东部地区和西太平洋地区,特别是华北雨季中,来自中国东部局地低层的水汽达到了43.1%,表明低层局地蒸发对华北雨季降水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格朗日轨迹追踪 拉格朗日轨迹追踪模式(HYSPLIT) 水汽输送 垂直结构
下载PDF
浙江中西部两次梅雨暴雨过程发生发展机理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郑朝霞 刘学华 +1 位作者 方桃妮 周梅 《气象科技》 2019年第3期469-475,共7页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NCAR 1°×1°再分析资料和自动站加密资料,对2017年梅汛期6月21—22日和24—25日两次大暴雨过程进行对比分析,得到两次过程均为典型的梅雨暴雨,不同点如下:①前者700hPa为暖式切变线,梅雨锋坡度约...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NCAR 1°×1°再分析资料和自动站加密资料,对2017年梅汛期6月21—22日和24—25日两次大暴雨过程进行对比分析,得到两次过程均为典型的梅雨暴雨,不同点如下:①前者700hPa为暖式切变线,梅雨锋坡度约为45°;后者700hPa为静止锋切变线,梅雨锋坡度近乎90°,且后者低空急流和梅雨锋强度均明显强于前者。②前者水汽先来源于东海,后来源于南海,水汽来源单一;而后者水汽由南海和东海共同提供,整层水汽通量强度较强。③前者浙江中西部位于湿位涡零等值线附近,表明触发机制为低层冷空气活动;而后者浙江中西部湿位涡上正下负,中层冷空气叠加在低空西南暖湿气流上触发对流不稳定暴雨。④后者浙江中西部为E指数大值中心,且Δθ58指数均为负值,表明夏季风高能高湿气团积聚,有利于中小尺度对流系统发展;而前者Δθ58指数在浙江省大部分地区为正值,区域内上空位势层结较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雨锋坡度 整层水汽通量 湿位涡 E指数 Δθ58指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