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2篇文章
< 1 2 6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rive and Control of Electromagnetic Drive Module on Reciprocally Rotating Disc Used for Micro-Gyroscope
1
作者 Nan-Chyuan Tsai Jiun-Sheng Liou +1 位作者 Chih-Che Lin Tuan Li 《Journal of Electromagnetic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s》 2010年第6期362-371,共10页
An innovative 3-phase AC (Alternative Current) drive circuit for the seismic disc in micro-gyroscopes is designed and verified by computer simulations and experiments. The in-plane dynamic model of the seismic disc wi... An innovative 3-phase AC (Alternative Current) drive circuit for the seismic disc in micro-gyroscopes is designed and verified by computer simulations and experiments. The in-plane dynamic model of the seismic disc with mass eccentricity and air gap against the centre bearing and the mathematic expression of two sinusoidal magnetic fields are developed respectively. In order to prevent the seismic disc from collision with the centre bearing and the EM (Electromagnetic) poles, an anti-collision controller is established by employing two Look-up tables which define the intensity of the applied current to the EM poles. Self-sensing technique is included to measure the real-time offset of the disc by two orthogonal pairs of EM poles, without any additional sensors. The drive circuit under SPWM (Sinusoidal Pulse Width Modulation) operation and the anti-collision strategy are verified by intensive computer simulations via commercial software, OrCAD 9, and experi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gyroscope ELECTROMAGNETIC POLE ANTI-COLLISION DRIVE CIRCUIT
下载PDF
Drivability of Large Diameter Steel Cylinders During Hammer-Group Vibratory Installation for the Hong Kong–Zhuhai–Macao Bridge
2
作者 W.J.Lu B.Li +3 位作者 J.F.Hou X.W.Xu H.F.Zou L.M.Zhang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1期180-191,共12页
The Hong Kong–Zhuhai–Macao Bridge(HZMB)involved the installation of 120 mega-cylinders with a diameter of 22 m,weights up to 513 t,and penetration depths up to 33 m using an eight-vibratory hammer group.Due to the l... The Hong Kong–Zhuhai–Macao Bridge(HZMB)involved the installation of 120 mega-cylinders with a diameter of 22 m,weights up to 513 t,and penetration depths up to 33 m using an eight-vibratory hammer group.Due to the lack of engineering experience on the drivability of large-diameter cylinders under multiple vibratory hammers,predicting the penetration rate and time of steel cylinders is an open challenge that has a considerable impact on the construction control of the HZMB.In this study,the vibratory penetration of large-diameter steel cylinders in the HZMB is investigated based on geological surveys,field monitoring,and drivability analysis.The vibratory penetration rate,installation accuracy,and dynamic responses of the steel cylinders at both the eastern and western artificial islands are analyzed.The dynamic soil resistance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cylinder drivability.However,the current design methods for estimating the vibratory driving soil resistance are proven inaccurate without considering the scale effects.Therefore,a modified method with a normalized effective area ratio A_(r,eff)is proposed in this study to calculate the vibratory soil resistance for open-ended thin-wall cylinders under unplugged conditions.Considering the scale effects on the vibratory driving soil resistance,the proposed method leads to closer results to the measured data,providing a reference for future engineering pract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ng Kong-Zhuhai-Macao Bridge vibratory pile driving Wave equation analysis Large-diameter steel cylinder Artificial island offshore foundati ons
下载PDF
振动压路机的能量传递模型与作业参数优化研究
3
作者 惠记庄 骆伟 +2 位作者 张泽宇 张军 王杰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41-547,共7页
为提高振动压路机作业过程的压实质量,研究了振动压路机的能量传递模型与作业参数优化。首先基于U-K方程建立“碾轮-被压实材料”的系统振动动力学模型,结合能量守恒提出振动压路机能量传递模型;然后以振动频率和压实速度作为寻优工作参... 为提高振动压路机作业过程的压实质量,研究了振动压路机的能量传递模型与作业参数优化。首先基于U-K方程建立“碾轮-被压实材料”的系统振动动力学模型,结合能量守恒提出振动压路机能量传递模型;然后以振动频率和压实速度作为寻优工作参数,构建路面压实质量的优化模型;最后通过案例验证证明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结果表明:工作频率与被压实材料的固有频率比值保持在√2~2范围内,可避免共振带来的影响;初始阶段低速碾压,材料性能稳定后提高碾压速度可保证高效压实,得出振动频率在21.8~27 Hz、压实速度在2.36~2.91 km/s范围内,可达到最优的压实效果。所提的能量传递模型、作业参数优化模型为保障振动压路机压实质量奠定了基础,为提高振动压路机压实质量和效率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动力学 压实模型 最优作业参数 振动压路机
下载PDF
成型工艺对水泥稳定碎石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郝培文 齐梓超 李天洋 《中国科技论文》 CAS 2024年第4期468-474,共7页
为研究不同成型工艺对水泥稳定碎石宏观性能的影响,基于骨架密实和悬浮密实2种级配,分别采用强制搅拌静压成型、强制搅拌振动压实、振动搅拌静压成型、振动搅拌振动压实4种工艺制备了8种水泥稳定碎石,采用7 d无侧限抗压试验、28 d单轴... 为研究不同成型工艺对水泥稳定碎石宏观性能的影响,基于骨架密实和悬浮密实2种级配,分别采用强制搅拌静压成型、强制搅拌振动压实、振动搅拌静压成型、振动搅拌振动压实4种工艺制备了8种水泥稳定碎石,采用7 d无侧限抗压试验、28 d单轴贯入试验、7 d温缩试验和7 d干缩试验对水泥稳定碎石宏观性能进行了研究,同时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微观手段,分析了水泥稳定碎石宏观性能变化机理。结果表明:振动搅拌振动压实工艺下骨架密实级配的水泥稳定碎石力学性能最优,其7 d无侧限抗压强度和28 d单轴压缩模量较强制搅拌静压成型分别提升了169.5%、97.2%。采用振动搅拌振动压实工艺可以促使水泥水化产物生成量增多、结构完善,整体均匀性提高,进而改善水泥稳定碎石宏观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搅拌 振动压实 宏观性能 扫描电子显微镜 成型工艺
下载PDF
双体多向型激振装置参数研究
5
作者 魏娟 胡定贤 +3 位作者 李杰 任思敏 常嘉乾 杨广元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9-84,共6页
为提高果树振动采摘响应均匀性,同时提高果实采收效率、降低能耗、减少果树与果实的损伤,设计一种双体多向型激振装置,主要由偏心块、传动齿轮、传动轴、箱体等组成。建立振动装置-果树振动系统,并分析6种不同的偏心块转速比与偏心矩比... 为提高果树振动采摘响应均匀性,同时提高果实采收效率、降低能耗、减少果树与果实的损伤,设计一种双体多向型激振装置,主要由偏心块、传动齿轮、传动轴、箱体等组成。建立振动装置-果树振动系统,并分析6种不同的偏心块转速比与偏心矩比组合产生的非圆周载荷效果。首先,采用多视角三维重建技术获取果树三维模型;然后,运用ANSYS进行果树谐响应分析得到激振装置的最佳工作频率;最后,运用ADAMS建立果树动力学仿真模型,比较非圆周载荷、直线载荷、圆周载荷下的果树加速度响应。仿真结果表明:当两偏心块转速比为3∶1、偏心矩比为1∶1时,果树在非圆周载荷下的加速度响应均值为194.35 m/s^(2),高于直线载荷下的(186.28m/s^(2)),略低于圆周载荷下的(204.41 m/s^(2));非圆周载荷的加速度响应变异系数为0.575,低于直线载荷的(0.625)和圆周载荷的(0.622),说明非圆周载荷有更均匀的加速度响应。田间试验表明,该装置的采摘率为92.2%,果实损伤率为4.6%,优于单偏心激振装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体多向型激振装置 果实振动采摘 非圆周载荷 多视角重建 动力学仿真
下载PDF
贝类采捕机振动去泥装置设计与试验
6
作者 李陈 方军 +2 位作者 罗巍 吴康 李建平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2-76,105,共6页
为解决泥质滩涂贝类采捕过程中,去除淤泥,实现贝泥分离,设计一种基于机械振动的贝类去泥装置。对去泥过程的贝类进行受力分析,测量贝类的物理尺寸,明晰影响去泥性能的主要因素,通过预试验确定各因素的试验取值范围。以条形筛倾角、振动... 为解决泥质滩涂贝类采捕过程中,去除淤泥,实现贝泥分离,设计一种基于机械振动的贝类去泥装置。对去泥过程的贝类进行受力分析,测量贝类的物理尺寸,明晰影响去泥性能的主要因素,通过预试验确定各因素的试验取值范围。以条形筛倾角、振动电机转速和偏心块数量为试验因素,明贝率和完成时间为评价指标,以泥蛤为研究对象开展正交试验,分析各因素对去泥性能的影响,获得合理的参数组合,并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当条形筛倾角为12°,振动电机转速为2100 r/min和偏心块数量为16块时,去泥效果和效率较优,明贝率为74%,完成时间为28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类采捕 振动去泥装置 正交试验 参数优化 条形筛
下载PDF
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桩机姿态与工况监测系统
7
作者 徐杰 孙涛 +1 位作者 戴剑博 秦录芳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3-87,共5页
针对振动式打桩机操作人员视野受阻、桩体姿态监测困难、无法实时监控桩机运行工况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桩机姿态与工况监测系统。建立反映当前状态的桩体姿态偏摆预警模型,通过分析预警模型实现对桩体偏摆预警并做出调整... 针对振动式打桩机操作人员视野受阻、桩体姿态监测困难、无法实时监控桩机运行工况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桩机姿态与工况监测系统。建立反映当前状态的桩体姿态偏摆预警模型,通过分析预警模型实现对桩体偏摆预警并做出调整提示。同时监测系统还包括桩机工况监测模块、桩体姿态监测模块与虚拟模型驱动模块,实现对桩机运行数据的实时采集与传输,并建立三维动态界面,解决了传统沉桩视野受阻难题,提高了桩机的沉桩精度与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式打桩机 姿态 监测系统 数字孪生
下载PDF
气动振杆密实法加固湿陷性黄土的模型试验研究
8
作者 高常辉 刘松玉 +3 位作者 杜广印 庄仲旬 杨泳 何欢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5-334,共10页
气动振杆密实法是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的一项全新技术。采用自行研制的气动振杆密实模型试验装置,进行了单一激振力、气体射流协同激振力两种条件下的模型试验,评价了土体加固效果,研究了振杆贯入过程中土体水平向土压力、土颗粒垂直振... 气动振杆密实法是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的一项全新技术。采用自行研制的气动振杆密实模型试验装置,进行了单一激振力、气体射流协同激振力两种条件下的模型试验,评价了土体加固效果,研究了振杆贯入过程中土体水平向土压力、土颗粒垂直振动速度和土体中气体压力值的变化规律。试验发现,处理后各深度土层的密度均有明显提高,湿陷系数降低;增设气体射流后,100 mm深度以下土层密度进一步提高,水平向土压力最大提高20.4%,同时放大了振杆密实法引起的土体振动响应。研究揭示了气体射流在土体加固过程中的作用机理,探讨了气动振杆密实法加固湿陷性黄土机理,为推广气动振杆密实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技术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杆密实法 气体射流 湿陷性黄土 地基处理 循环剪切
下载PDF
基于PFEM法的黄土地基振杆密实过程大变形分析
9
作者 高常辉 刘松玉 +2 位作者 杜广印 郁培阳 吴燕开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9-109,共11页
采用粒子有限元方法(PFEM)及结构性土的本构模型,对振杆密实法加固砂质黄土地基的大变形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振杆贯入过程中周围土体的位移场、应力场、速度场以及塑性体应变等分布规律,揭示了砂质黄土地基深层振动密实机理.... 采用粒子有限元方法(PFEM)及结构性土的本构模型,对振杆密实法加固砂质黄土地基的大变形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振杆贯入过程中周围土体的位移场、应力场、速度场以及塑性体应变等分布规律,揭示了砂质黄土地基深层振动密实机理.结果表明:现场实测和数值模拟获得的地面垂直振动速度峰值变化趋势较为一致,验证了粒子有限元方法的可靠性;垂直激振的振杆能够同时引起土体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位移场、应力场和速度场的变化;在距振源水平距离5R(R为振杆半径)范围内,土颗粒以半梭形向外扩展并趋于密实,同时水平应力大幅增加并产生预压效果;以塑性体应变作为加固范围的评价标准,结果表明土体径向加固范围随振杆贯入深度增加而略有增大,最大径向加固范围约为3.2R,且振杆底端以下1R~2R范围亦有密实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有限元 振杆密实法 大变形 数值模拟 砂质黄土 结构性土
下载PDF
基于粗颗粒嵌锁点高铁级配碎石振动压实质量控制新方法
10
作者 邓志兴 谢康 +3 位作者 李泰灃 王武斌 郝哲睿 李佳珅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35-1849,共15页
为解决基于干密度评估压实质量所存在的压实时间不定、评价指标单一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粗颗粒嵌锁点的高铁级配碎石(high-speed railway graded aggregate,简称HRGA)振动压实控制新方法。首先,结合力学指标动刚度Krb和修正地基系数K2... 为解决基于干密度评估压实质量所存在的压实时间不定、评价指标单一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粗颗粒嵌锁点的高铁级配碎石(high-speed railway graded aggregate,简称HRGA)振动压实控制新方法。首先,结合力学指标动刚度Krb和修正地基系数K20完善振动压实评估体系,进一步提出了压实控制嵌锁点Tlp指标,并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Tlp前后级配碎石的力学性能及适用性;其次,通过振动压实试验建立了Tlp与HRGA的各项性能指标之间的关系,并结合灰色关联度分析(grey relation analysis,简称GRA)算法分析了Tlp的主控特征;最后,基于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简称ML)方法提出了Tlp预测模型,结合三层次优选体系选择最佳Tlp预测模型,并利用SHapley Additive exPlanations(SHAP)可解释性方法对最佳ML模型进行了解释。结果表明:基于Tlp可确定最优振动时间,进而控制压实质量;基于GRA算法明确Tlp的主控特征为填料最大粒径dmax、级配参数b、级配参数m、扁平细长颗粒Qe和洛杉矶磨耗LAA;计算各Tlp预测模型的综合评价指标(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dex,简称CEI)依次为改进粒子群优化的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for improv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简称IPSO-ANN)模型>改进粒子群优化的支持向量回归(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 for improv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简称IPSO-SVR)模型>改进粒子群优化的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 for improv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简称IPSO-RF)模型,IPSO-ANN模型最佳;基于SHAP方法得到总体重要性值f 排序为dmax(17.31)>b(13.93)>m(6.59)>Qe(2.17)>LAA(1.54),该结果与GRA算法的结果相印证,表明SHAP方法可提升ML模型的可理解性。该研究成果可为振动压实的质量评估提供新思路,也为振动压实智能化控制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压实 高铁级配碎石 最优振动时间 主控特征 机器学习 可解释性
下载PDF
直升机小速度前飞状态下的振动机理研究
11
作者 余瑾 李建伟 +1 位作者 金坤健 黄珺 《直升机技术》 2024年第2期5-13,21,共10页
针对直升机在小速度前飞状态下振动偏大问题展开机理研究。采用自由尾迹模型计算小速度前飞状态下的旋翼桨涡干扰气动特征;推导了桨叶4自由度桨叶挥舞动力学结构有限元模型,以进行模态分析和结构参数影响分析;采用预定气动载荷法,建立... 针对直升机在小速度前飞状态下振动偏大问题展开机理研究。采用自由尾迹模型计算小速度前飞状态下的旋翼桨涡干扰气动特征;推导了桨叶4自由度桨叶挥舞动力学结构有限元模型,以进行模态分析和结构参数影响分析;采用预定气动载荷法,建立桨叶挥舞动力学模型,分析桨叶结构动响应/载荷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小速度状态下,气动载荷中桨涡干扰所致的频率为五倍旋翼转速的谐波成分是其振动问题的“外部”气动力源头;旋翼展向上根部大分布质量引起的惯性载荷是其振动问题的“内部”根源;两者的综合作用使得通过频率的旋翼动载荷高于基准旋翼,引起机体的异常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载荷 集中质量 桨涡干扰 旋翼 直升机
下载PDF
分析震动排痰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
12
作者 张桂凤 雷丰丰 裴海丽 《世界复合医学》 2024年第1期119-122,共4页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期间应用震动排痰仪的影响。方法方便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10月甘肃中医药大学诊治的9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6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治疗,研究组...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期间应用震动排痰仪的影响。方法方便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10月甘肃中医药大学诊治的9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6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震动排痰仪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24 h排痰量多于对照组,研究组的咳嗽、咳痰、呼吸急促和肺啰音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肺功能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3、7 d经皮血氧饱和度为(94.54±2.17)%、(95.98±1.62)%,高于对照组的(90.84±3.23)%、(92.17±1.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48、12.741,P均<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期间,予以震动排痰仪的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阻肺 震动排痰仪 肺功能
下载PDF
直升机旋翼桨叶动力学/强度多学科优化设计
13
作者 余瑾 金坤健 +1 位作者 黄珺 陈艳红 《直升机技术》 2024年第1期1-6,共6页
为解决板梁构型桨叶设计方案结构超重和疲劳寿命不足的问题,以旋翼桨叶剖面特性展向分布为设计变量,以桨叶频率配置、气弹稳定性和转动惯量为设计约束,组织多学科优化设计,实现减小桨叶结构重量,提高桨叶疲劳寿命并降低桨叶剖面动载荷... 为解决板梁构型桨叶设计方案结构超重和疲劳寿命不足的问题,以旋翼桨叶剖面特性展向分布为设计变量,以桨叶频率配置、气弹稳定性和转动惯量为设计约束,组织多学科优化设计,实现减小桨叶结构重量,提高桨叶疲劳寿命并降低桨叶剖面动载荷的设计目标。取桨叶动载荷最大的高速前飞状态为设计点,采用文中构建的方法,成功实现了该桨叶的调频/减重/减振/提高疲劳寿命优化设计,优化后桨叶结构减重近10%,桨叶控制剖面的动应变降到许用值以下,满足了重量和疲劳寿命设计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重 减振 提寿 多学科优化 桨叶 直升机
下载PDF
智能化振杆密实法加固海陆交互相液化地基试验研究
14
作者 李亚霖 杜广印 +4 位作者 毛峥嵘 王传乐 高常辉 庄仲旬 杨泳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90-698,共9页
长江三角洲地区广泛分布着海陆交互相液化地基,具有粉土、粉砂、淤泥质粉质黏土互层的工程地质特点。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快速发展,对此类海陆交互相液化地基的处理已迫在眉睫。本文依托洋通高速公路工程项目,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长江三角洲地区广泛分布着海陆交互相液化地基,具有粉土、粉砂、淤泥质粉质黏土互层的工程地质特点。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快速发展,对此类海陆交互相液化地基的处理已迫在眉睫。本文依托洋通高速公路工程项目,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化振杆密实法施工技术对海陆交互相液化地基进行了加固处理,通过室内试验、原位测试和填筑期沉降监测等方法,综合评价了该技术处理海陆相交互相液化地基的加固效果,并与碎石桩法的处理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智能化振杆密实法处理后,试验场地土体密度、内摩擦角、压缩模量等均得到明显提高,含水量和孔隙比明显降低;处理范围内土层的锥尖阻力、侧摩阻力和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较处理前提高了80%以上,测试波速则提升了15%,预测工后沉降为10.36 mm,满足了高速公路建设要求。振杆密实法工程费用相比碎石桩法可节约38.0%,且施工过程自动化、可视化程度高,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与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陆交互相液化地基 智能化施工 振杆密实法 碎石桩法 加固效果评价
下载PDF
非侵入性多感官刺激治疗在阿尔茨海默病认知功能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15
作者 陈晓 赵翠 +6 位作者 吕中月 周燕 付帆 励佳熠 赖国钢 杨凯霞 谢国民 《阿尔茨海默病及相关病杂志》 2024年第1期77-80,F0003,共5页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慢性中枢神经变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进行性的记忆力减退以及认知障碍,是导致痴呆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AD已经成为本世纪最昂贵,最致命的疾病之一,但目前尚缺乏有...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慢性中枢神经变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进行性的记忆力减退以及认知障碍,是导致痴呆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AD已经成为本世纪最昂贵,最致命的疾病之一,但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年来,多种生物物理刺激技术等非侵入性方法被开发应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其中包括超声、光、电和磁刺激等,为AD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在介绍针对AD的非侵入性多感官刺激治疗(non-invasive multisensory stimulation therapy,NIMST)方法的基础上,综述了这些方法对AD动物模型和AD患者认知功能相关行为表现的影响,以及对改善AD病理的神经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探讨了非侵入性多感官刺激治疗目前的局限性,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为今后治疗AD提供更有效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多感官刺激治疗 40 Hz声光联合刺激(GENUS) 40 Hz振动触觉刺激 Gamma振荡
下载PDF
考虑级配影响的透水性基床填料细观空隙特征研究
16
作者 于群丁 王萌 +3 位作者 肖源杰 华文俊 李文奇 王小明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8-170,共13页
大空隙级配碎石填料因其较好的渗透性能广泛应用于透(排)水性基床,然而级配对细观三维空隙特征的影响尚不明确。针对此不足,对3种代表性级配的透水性基床填料试样开展室内新型平板振动压实试验,并对压实后的试样进行高精度工业XCT扫描,... 大空隙级配碎石填料因其较好的渗透性能广泛应用于透(排)水性基床,然而级配对细观三维空隙特征的影响尚不明确。针对此不足,对3种代表性级配的透水性基床填料试样开展室内新型平板振动压实试验,并对压实后的试样进行高精度工业XCT扫描,重构其三维模型并获取其内部空隙,计算面空隙率、等效体积和三维形态等空隙结构特征指标,分析不同级配(颗粒堆积结构)对其三维形态及分布规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级配的试样其内部面空隙率沿高度方向总体呈对称分布,即两端大中部小,骨架密实型颗粒堆积结构试样其面空隙率处于最低水平且沿高度方向的差异性最小,骨架空隙型颗粒堆积结构试样其面空隙率最大且不均匀性也最大;随着颗粒堆积结构从悬浮密实型过渡至骨架密实型再至骨架空隙型,试样内部空隙总数量大幅减小,孤立微空隙和小空隙数量减小,连通性较好的中空隙与大空隙增多;空隙形态逐渐演化为不规则型和长条型,并从较为圆润丰满型过渡至边缘残缺型,具有更好的连通性,可提供水气运移的通道。优化颗粒堆积结构有利于形成连通空隙并提供渗流通道,进而提升基床填料的水−力特性。研究结果可为透水性级配碎石基床填料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水性基床 级配 振动压实 XCT扫描 三维重构 细观空隙
下载PDF
海南滨海粉细砂路基压实工艺与质量控制
17
作者 马吉倩 宋常军 +2 位作者 刘鹏飞 周正茂 国佳 《路基工程》 2024年第2期71-76,共6页
海南滨海粉细砂路基的压实及质量检测是施工中的技术难题。结合海南环岛旅游公路项目,提出滨海粉细砂路基的压实质量检测方法,铺筑试验路段,研究滨海粉细砂路基的压实工艺及压实质量。结果表明:滨海粉细砂地基压实适宜采用在碎石土垫层... 海南滨海粉细砂路基的压实及质量检测是施工中的技术难题。结合海南环岛旅游公路项目,提出滨海粉细砂路基的压实质量检测方法,铺筑试验路段,研究滨海粉细砂路基的压实工艺及压实质量。结果表明:滨海粉细砂地基压实适宜采用在碎石土垫层上进行冲压和振压相结合的方式;粉细砂路堤可随挖随填、快速填筑,采用双钢轮压路机压实,压实厚度不宜超过20 cm,振动碾压遍数不宜小于4;压实质量可采用预埋土样盒的检测方法,压实度控制标准为不宜小于88%。试验路段的工程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地区 粉细砂路基 封闭包盖 快速填筑 冲压和振压 压实监测 质量控制
下载PDF
高速铁路级配碎石填料振动压实劣化机制研究
18
作者 肖宪普 谢康 +3 位作者 李新志 郝哲睿 李泰灃 邓志兴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01-1713,共13页
揭示振动荷载下高速铁路路基级配碎石填料压实劣化的影响机制对提高路基服役性能具有重要意义。首先,采用智能振动压实仪开展级配碎石填料振动压实试验,探究级配碎石填料物理指标干密度ρd、力学指标动刚度K与振动压实劣化的相关性;其次... 揭示振动荷载下高速铁路路基级配碎石填料压实劣化的影响机制对提高路基服役性能具有重要意义。首先,采用智能振动压实仪开展级配碎石填料振动压实试验,探究级配碎石填料物理指标干密度ρd、力学指标动刚度K与振动压实劣化的相关性;其次,对不同振动压实阶段的级配碎石填料进行X-CT(X-ray Computed Tomography)扫描试验,揭示级配碎石填料振动压实劣化的主控因素;最后,基于劣化主控因素建立不同劣化程度的高精度三维振动压实离散元模型,探究级配碎石填料压实劣化与主控因素的内在联系,进而深入揭示级配碎石填料振动压实劣化的细观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振动压实过程中,可通过动刚度K曲线的“拐点”表征级配碎石填料振动压实劣化状态;通过X-CT试验明确级配碎石填料振动压实劣化的主控因素为粗颗粒研磨破碎,进一步提出研磨度DF指标量化级配碎石填料的压实劣化程度;振动压实离散元模型中级配碎石填料的细观结构演化特征表明,随着DF的增加,填料各向异性、力学配位数、粗颗粒接触力均逐渐减小,从而使级配碎石填料的内部结构稳定性和动刚度K减小,且当DF≥0.68时,各向异性、力学配位数、粗颗粒接触力链与动刚度K减小速率均降低。研究结果对高速铁路路基级配碎石填料的振动压实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路基 级配碎石 振动压实劣化 粗颗粒研磨 X-CT 离散元
下载PDF
大型发动机缸体振击除芯工艺应用
19
作者 刘跃 王宝全 +3 位作者 谢广义 李金桥 王文明 王晓丽 《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 CAS 2024年第1期27-30,共4页
描述了大缸径发动机振击除芯设备应用柔性设计、精益生产、绿色制造等理念的设计过程,实现一机多用、高效生产、绿色制造的过程。振击除芯设备实际应用过程中工装设计采用瓦口进行定位,通过2K全因子实验、响应曲面法确定振击除芯参数。... 描述了大缸径发动机振击除芯设备应用柔性设计、精益生产、绿色制造等理念的设计过程,实现一机多用、高效生产、绿色制造的过程。振击除芯设备实际应用过程中工装设计采用瓦口进行定位,通过2K全因子实验、响应曲面法确定振击除芯参数。铸件经振击除芯后铸件外表面及缸孔内部铸砂明显脱落,振击除芯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击除芯 2K全因子实验 响应曲面法
下载PDF
基于振动时效的岔管焊接应力消除技术应用
20
作者 王梓任 乔桂鑫 陈乐 《中国水能及电气化》 2024年第3期21-25,共5页
钢岔管大型构件焊接会产生较大的残余应力,从而影响钢构件的使用寿命。文章以南水北调大兴支线工程钢岔管为试验构件,采用VSR-80型多功能便携式振动消应系统对岔管进行了振动时效处理。结果表明,该技术操作简便,具有节能高效、环保便捷... 钢岔管大型构件焊接会产生较大的残余应力,从而影响钢构件的使用寿命。文章以南水北调大兴支线工程钢岔管为试验构件,采用VSR-80型多功能便携式振动消应系统对岔管进行了振动时效处理。结果表明,该技术操作简便,具有节能高效、环保便捷的特点,岔管振动时效处理后残余应力平均降低率达35.7%。该技术为水利工程中大型钢结构焊接残余应力消除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指导,有助于提高工程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构件 振动时效 残余应力 应力消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