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5篇文章
< 1 2 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pecial Education”一词在美国诞生的历史溯源 被引量:1
1
作者 于松梅 杨雨卉 《绥化学院学报》 2022年第10期122-125,共4页
“Special Education”一词的确切起源是在20世纪初,诞生于美国全国教育协会内部,正值聋人教育领域口语教学法支持者与处于垄断地位的手语教学法聋教育者之间抗争博弈之时。亚历山大·贝尔及口语法支持者对“特殊教育”成为教育一... “Special Education”一词的确切起源是在20世纪初,诞生于美国全国教育协会内部,正值聋人教育领域口语教学法支持者与处于垄断地位的手语教学法聋教育者之间抗争博弈之时。亚历山大·贝尔及口语法支持者对“特殊教育”成为教育一个领域的概念构思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他们将当时处于分散独立的聋、盲、弱智三类教育统一成“特殊教育”的单一身份,并赋予这个“新”领域一个完全独立于任何特定专业领域的独特焦点,从而使“特殊教育”在美国教育体系中得到真正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ecial education 术语 起源
下载PDF
基础学科对教育强国的战略支撑及其实现路径 被引量:2
2
作者 钟秉林 苏原正 《重庆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9,共7页
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重中之重。学科是系统性的知识体系,也是大学的基层组织基础,是大学实施人才培养与科研活动的基本单元。基础学科作为以基础科学知识为研究内容的学科类别,是开展基础研究... 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重中之重。学科是系统性的知识体系,也是大学的基层组织基础,是大学实施人才培养与科研活动的基本单元。基础学科作为以基础科学知识为研究内容的学科类别,是开展基础研究并产生原始创新成果的重要土壤,通过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和科研创新等途径对建设教育强国发挥战略支撑作用。实现基础学科对教育强国的战略支撑,需要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加强高校有组织基础研究能力建设;鼓励学科交叉融合,强化基础学科跨域协同创新能力建设;提升学科管理效能,持续深化对基础学科建设规律的认识;加大资源投入,确保基础学科发展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基础学科 基础研究 原始创新
下载PDF
加快提升高校原始创新能力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3
作者 陈劲 肖轶群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19,共10页
作为我国自主创新体系中难度最大、要求最高的一类创新范式,原始创新在推动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从而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基础性和关键性作用。从基于科学、技术、工程分类的原始... 作为我国自主创新体系中难度最大、要求最高的一类创新范式,原始创新在推动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从而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基础性和关键性作用。从基于科学、技术、工程分类的原始创新概念理解出发,研究分析现阶段我国高校原始创新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高校发展同质化、科研组织体系和管理模式不完善、基础科学支持力度不足、评价激励机制不健全以及原始创新文化氛围不足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顶层设计的统筹协同、分类完善科研组织体系和管理模式、探索多元化投入与长周期支持机制、建立健全分类评价体系与激励机制以及强化创新教育和环境打造等五个方面的对策建议,以期提升我国高校原始创新能力,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原始创新能力 新质生产力 分类视角
下载PDF
兴趣教育理论的哲学基础和思想渊源
4
作者 郭戈 《现代教育论丛》 2024年第1期5-15,共11页
任何一种理论或学说都有自身的哲学基础和思想渊源。兴趣教育理论或兴趣学说是教育学和心理学交融而成的一个重要学说,也是对现代教育和学习产生很大影响的一种理论。关涉这个理论或学说的哲学基础和思想渊源较为复杂,有多种哲学和教育... 任何一种理论或学说都有自身的哲学基础和思想渊源。兴趣教育理论或兴趣学说是教育学和心理学交融而成的一个重要学说,也是对现代教育和学习产生很大影响的一种理论。关涉这个理论或学说的哲学基础和思想渊源较为复杂,有多种哲学和教育哲学流派以及哲学上一般兴趣说为其提供强力支撑。具体来说,在教育哲学上表现为自然主义,在伦理学上表现为幸福主义或快乐主义,在社会哲学上表现为民主主义,在人生哲学上表现为趣味主义。此外,哲学上的一般兴趣说,如康德的理性兴趣说、培里的价值兴趣说和哈贝马斯的认识兴趣说,也为兴趣教育理论或兴趣学说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趣教育理论 兴趣学说 哲学基础 理论渊源
下载PDF
美育思政语境下高校原创文化精品“生态化”传播探微
5
作者 郑萌 《中州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93-96,共4页
高校原创文化精品,是创新性美育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由于种种原因,文化精品常常传播力度甚微,没有充分发挥应有的价值。在此运用符合自然生态规律的方法,构建科学的“生态化”传播路径,即严控原创文化精品“产出”的遴选标准,确保... 高校原创文化精品,是创新性美育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由于种种原因,文化精品常常传播力度甚微,没有充分发挥应有的价值。在此运用符合自然生态规律的方法,构建科学的“生态化”传播路径,即严控原创文化精品“产出”的遴选标准,确保作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优化原创文化精品的“存活”环境,为文化精品传播提供可循环、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通道;完善原创文化精品的“评价”体系,实施原创文化精品的“修复”机制,通过吸收、内化、改造,直至丰富和发展成果内容;开拓原创文化精品的“转化”模式,扩大成果效益,实现最大化的成果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育思政 原创文化精品 “生态化”
下载PDF
“中国教育治理”的三重内涵 被引量:1
6
作者 孙绵涛 何伟强 吴亭燕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29,共12页
“中国教育治理”是最近教育学界经常使用而涵义又不太明确的一个新概念,弄清这一概念的内涵,对进一步推进教育治理理论研究与实践改革十分必要。研究发现,“中国教育治理”包含治理的原意、教育治理的内容和国家治理的指导思想和政策... “中国教育治理”是最近教育学界经常使用而涵义又不太明确的一个新概念,弄清这一概念的内涵,对进一步推进教育治理理论研究与实践改革十分必要。研究发现,“中国教育治理”包含治理的原意、教育治理的内容和国家治理的指导思想和政策依据三重内涵。第一重内涵是从基点或原点上看,它植根于治理原意“管理”和“疏导”两个方面的意思。第二重内涵是从领域和范围来看,它包含教育治理中“管理”和“疏导”两方面的内容。第三重内涵是从价值引领来看,它关涉以《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进一步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等“管理”的一面,以及以人民为中心、处理好各方面关系、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共治共享等“疏导”的一面这两方面的精神和政策为依据。中国教育治理,就是要全面遵循这三重内涵做好教育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理愿意 教育治理 中国教育治理
下载PDF
原生家庭社会阶层如何影响教育的精神健康回报:资源补偿还是强化? 被引量:1
7
作者 常青松 胡景梁 刘子曦 《社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3-234,共22页
现在关于教育、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个人精神健康的研究已经十分丰富,但鲜有研究探讨教育对精神健康的影响在不同阶层出身的群体中是否有异质性。“资源补偿理论”和“资源强化理论”提供了一对竞争性假设:自致教育成就和先赋家庭阶层共... 现在关于教育、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个人精神健康的研究已经十分丰富,但鲜有研究探讨教育对精神健康的影响在不同阶层出身的群体中是否有异质性。“资源补偿理论”和“资源强化理论”提供了一对竞争性假设:自致教育成就和先赋家庭阶层共同作用于精神健康影响时,既可能产生互相补偿的效果,也可能呈现相互加强的趋势。为检验两种理论假说在中国的适用性,本文使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17年的数据(CGSS2017),以个人的教育程度为核心解释变量,以原生家庭社会阶层为调节变量,探究在不同家庭背景下教育对于精神健康的促进效果是否存在差异,以及原生家庭社会阶层的调节作用是否存在性别差异。研究发现,无论是在总人口中还是在性别组间对比中,“资源补偿理论”都得到支持:相较于出身阶层较高者,出身于劣势社会阶层的人能够从教育中获得更多的精神健康回报;相对于男性,面临双重劣势的女性能够从教育成就中获得更高的精神健康回报。本文对改善女性及先赋家庭资本劣势人口的精神健康提出了证据为本的价值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原生家庭社会阶层 精神健康 资源补偿理论 资源强化理论
下载PDF
行动的救赎之道:教育人性化的遮蔽与解蔽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江楠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17,共9页
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人性是人之为人的依据。行动是专属于人类能动的行为方式,是实现完满人性的重要途径。教育的过程是剔除遮蔽的过程。近代以来,随着理性主义的滥觞、技术主义的猖獗、实证主义的泛滥和本质主义的桎梏,教育理论、教育模... 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人性是人之为人的依据。行动是专属于人类能动的行为方式,是实现完满人性的重要途径。教育的过程是剔除遮蔽的过程。近代以来,随着理性主义的滥觞、技术主义的猖獗、实证主义的泛滥和本质主义的桎梏,教育理论、教育模式、教育评价和教育体制等内容不断被学科化、程式化、数量化和规范化,出现了教育对人性的“驯化”“物化”“无化”和“异化”等“非人性化”的现象,教育人性化的本真状态被遮蔽了。行动和教育具有同构性。为了唤醒教育对人性的本真关怀,教育急需返璞归真,彰显教育的行动品格;要密切教育与生活的联系,激活教育的内在生命力;丰富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往,彰显教育的人文气度;置身意向的教育情境,以辩证思维把握其“变”与“不变”;回归教育的原点,深度挖掘教育的探究性和反思性。我们应如此来观照人性的敞亮以及教育价值的彰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动 教育人性化 人性 教育原点
下载PDF
论生成式人工智能之于教育的命运共同体 被引量:4
9
作者 孙立会 沈万里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26,共7页
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因其强大的“生成”能力而备受教育领域广泛关注。然而,不断涌现的教育组织对ChatGPT的禁止与教育研究者对其振臂高呼形成了“卢德主义再兴起”与“技术决定复升温”的鲜明对比。无论逃避还是接纳,均需... 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因其强大的“生成”能力而备受教育领域广泛关注。然而,不断涌现的教育组织对ChatGPT的禁止与教育研究者对其振臂高呼形成了“卢德主义再兴起”与“技术决定复升温”的鲜明对比。无论逃避还是接纳,均需对生成式人工智能作为一种技术进行追本溯源。从辩证唯物主义视角讨论生成式人工智能之于教育的影响,不仅能助力教育者以“全景式”视角审视国家政策驱动的教育、科技、人才的三位一体,更能明晰生成式人工智能之于教育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对立统一。生成式人工智能之于教育的未来必将由“协同”走向“命运共同体”的“和谐”共生状态。教育观的轴心应向“人”之向度转变;技术观的人机之理应以“求同存异”谋求合作共赢;人才观的主体应“与时俱进”以更好凸显人之主体。教育观、技术观、人才观的三位一体共筑教育未来命运共同体,方能使生成式人工智能之于教育带来的“失衡”转向和谐“平衡”的未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辩证唯物主义 技术真相 教育本源 命运共同体
下载PDF
近30年中国融合教育发展研究——脉络、热点及发展趋向
10
作者 李勇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25-132,共8页
对近30年以来我国融合教育的现状进行梳理研究分析,厘清我国融合教育的发展理路,为融合教育体系构建积极提供理论支持。研究采用文本分析和可视化文献计量法,得出:目前融合教育领域研究尚未形成核心领导力,亟待增强研究核心领导力;研究... 对近30年以来我国融合教育的现状进行梳理研究分析,厘清我国融合教育的发展理路,为融合教育体系构建积极提供理论支持。研究采用文本分析和可视化文献计量法,得出:目前融合教育领域研究尚未形成核心领导力,亟待增强研究核心领导力;研究热点与趋势主要集中于融合教育诊断与分类研究等领域。因此,我国未来融合教育需要从强化本土研究,增强研究的原创性等方面加强融合教育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融合教育 发展脉络 研究热点 文献计量
下载PDF
孔氏南宗失爵与原儒精神的复归
11
作者 李文静 李明军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54-60,共7页
北宋末年孔氏南迁,定居衢州,建造家庙,不仅具有文化象征意义,而且孔氏族人积极参与文化教育和社会治理,对江南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促进了江南学术文化发展,同时也吸收了江南文化的因子,给传统儒学带来了新的因素,重视社会实践,崇尚礼让... 北宋末年孔氏南迁,定居衢州,建造家庙,不仅具有文化象征意义,而且孔氏族人积极参与文化教育和社会治理,对江南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促进了江南学术文化发展,同时也吸收了江南文化的因子,给传统儒学带来了新的因素,重视社会实践,崇尚礼让之风,由此形成了南宗孔氏文化。南宗让爵,作为一种历史叙事,实际上强调了礼让精神。失爵之后的南宗融入社会,大力投身文化教育,化民成俗,预示着原始儒家精神的复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宗文化 让爵叙事 文化教育 原儒精神
下载PDF
基于原始创新能力的特征培养新工科大学生的原创能力
12
作者 刘向远 吴兴举 +2 位作者 吴克跃 杨欢 王玉玲 《科教文汇》 2024年第5期53-57,共5页
原始创新对于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具有颠覆性价值。科学家和发明家具有很强的原始创新能力,这种原始创新能力具有的特征是:创新意识的独特性、创新思维的特异性和创新实践的敏锐性。用科学家和发明家的原创故事激发学生的原创热情;组建大... 原始创新对于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具有颠覆性价值。科学家和发明家具有很强的原始创新能力,这种原始创新能力具有的特征是:创新意识的独特性、创新思维的特异性和创新实践的敏锐性。用科学家和发明家的原创故事激发学生的原创热情;组建大学生原创团队,探索用原创的方法解决问题;把原创教育和学生研究性学习深度融合,提高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创新程度。以上做法对于培养新工科大学生原始创新能力具有积极意义。在教学改革方面,按照“两性一度”的标准创新教学模式;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把颠覆性的概念和奇思妙想引入课堂教学,实行学生过程性评价机制,有利于拔尖人才的创新能力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始创新能力 原创团队 深度融合 教学模式 教育理念
下载PDF
作为方法的“转型”:高等教育学知识体系建设的一种尝试
13
作者 黄巨臣 纪鹏鑫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4-212,共9页
当前,高等教育学如何加快构建以自主知识为内核的当代中国特色学科体系变得日益重要和迫切。从本质上看,高等教育学的发展过程本身是一个在“转型”中不断探索前进的过程,这使得“转型”成为一个新的视角切入点、一种蕴含方法论意义的... 当前,高等教育学如何加快构建以自主知识为内核的当代中国特色学科体系变得日益重要和迫切。从本质上看,高等教育学的发展过程本身是一个在“转型”中不断探索前进的过程,这使得“转型”成为一个新的视角切入点、一种蕴含方法论意义的“方法”。以“转型”为方法助力构建中国高等教育学知识体系,要阐释“转型”作为高等教育学方法的可能性,刻画高等教育学从表象到概念、从分散到整合以及从经验到科学的“转型”实践,进而分析高等教育学知识体系建设中存在的概念辨识、取向抉择、方法选用等困境。基于此,应在转型发展的整体视角中,通过创设学科概念、超越对立取向以及回归科学本质的策略来突破困境,形成当代高等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型 高等教育学 自主性 知识体系
下载PDF
回归“本源”的大学美育路径探析
14
作者 路亭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11,共4页
随着工具理性主义在美育研究中逐渐盛行,大学美育存在的教师思想固化、学生美育观念狭隘的现象愈发明显。其根源在于美育假设了美相关知识的既定性存在而忽视了这些知识产生的“本源”。基于发生现象学视角,美育并不是教会学生对知识简... 随着工具理性主义在美育研究中逐渐盛行,大学美育存在的教师思想固化、学生美育观念狭隘的现象愈发明显。其根源在于美育假设了美相关知识的既定性存在而忽视了这些知识产生的“本源”。基于发生现象学视角,美育并不是教会学生对知识简单的“占有”,而是要唤醒与激活学生心中对于“本源”的体验与理解。因此,我们应在反思中回问美的“本源”,将美理解为“我们如何与世界相处”的人生需要。把对“我们如何与世界相处”的体验贯穿在感受艺术生活、理解艺术本质、亲历艺术实践这条美育路径中,从而真正帮助学生养成“我们如何与世界相处”的意识与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育 “本源” 回问 发生现象学
下载PDF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课程思政的融入现状分析
15
作者 杨小亚 《黑龙江科学》 2024年第1期126-128,共3页
采用问卷调查法分析学前教育研究方法课程的思政融入现状。数据结果显示,课程思政融入现状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认知程度、实践程度与二级指标的均值均高于理论中值,说明学生对学前教育研究方法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持认可态度,但教师教学态... 采用问卷调查法分析学前教育研究方法课程的思政融入现状。数据结果显示,课程思政融入现状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认知程度、实践程度与二级指标的均值均高于理论中值,说明学生对学前教育研究方法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持认可态度,但教师教学态度方面还有待提升。课程思政融入情况、认知程度、实践程度、条件经验、教学态度、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评价在生源地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认知程度、条件经验、教学目标在年级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形教育 显性教育 生源地 年级
下载PDF
“制造”传统:早期中国胎教起源考
16
作者 李鹏举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86-94,共9页
晚清教育史学科建设以来,“胎教传统源于周王室”便作为经典知识确立下来,后来的研究皆循此说。但对支持这一“知识”的历史文献考证发现,西周王室胎教原型系贾谊取材小说《青史子》中的胎教故事改造而成的,乃托古拟造之说,而非历史真... 晚清教育史学科建设以来,“胎教传统源于周王室”便作为经典知识确立下来,后来的研究皆循此说。但对支持这一“知识”的历史文献考证发现,西周王室胎教原型系贾谊取材小说《青史子》中的胎教故事改造而成的,乃托古拟造之说,而非历史真实。胎教一说起源自秦汉时期稗官小吏收集的下层民众间流传的“街谈巷议”,本不为当时正统学术所重视。正是贾谊发现了其背后“礼”的价值并做了上层阶级的路径建设,将之回溯至西周王室,于“三代”历史中建立其天然的合法性,才使得胎教传统在以儒家思想独尊的汉代社会中被“制造”出来。胎教起源的考证过程显示了早期中国童蒙教育文献的复杂性,以及教育与历史思想之间广泛的内在关联性,这为当今蒙学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教溯源 古史辨伪 文献考证 蒙学研究
下载PDF
“壮族三月三”的育人意蕴与创新路向
17
作者 陈丹 《广西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4-121,共8页
发挥民族节日仪式的教化功能是中华文明历史演进中的文化传统。“壮族三月三”是广西历史最悠久、参与人数最多、传播面最广的全国性节日。其作为中华上巳节的现代传承,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个性表达,也是展示中国形象的独特视角。其具有以... 发挥民族节日仪式的教化功能是中华文明历史演进中的文化传统。“壮族三月三”是广西历史最悠久、参与人数最多、传播面最广的全国性节日。其作为中华上巳节的现代传承,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个性表达,也是展示中国形象的独特视角。其具有以文化认同增进民族团结、以文化习俗促进民族繁荣、以文化传承推进民族发展、以文化育人提升个体成长的育人意蕴。在新时代背景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政府社会学校共同参与、节日仪式融入生活常态、精神内核引领呈现方式、信息技术拓展传播领域等创新路向,对于维护壮族文化生态体系、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族三月三 文化渊源 育人意蕴 创新路向
下载PDF
习近平新时代青年观视域下的大学生党员初心教育
18
作者 沈锦华 江晓晖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4,共4页
大学生党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坚力量,加强大学生党员初心教育,有助于提高党性修养,筑牢理想信念;汲取精神源泉,激发奋斗动力;提升文化传承,赓续红色血脉。大学生党员初心具有多样性与差异性,存在入党动机不纯、初心意识淡薄、理论... 大学生党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坚力量,加强大学生党员初心教育,有助于提高党性修养,筑牢理想信念;汲取精神源泉,激发奋斗动力;提升文化传承,赓续红色血脉。大学生党员初心具有多样性与差异性,存在入党动机不纯、初心意识淡薄、理论素养不高、教育方式单一等问题,应以习近平新时代青年观为滋养,确立党员初心教育目标、注重党员初心教育内容、创设党员初心教育环境、拓宽党员初心教育载体,为实现中国梦奉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新时代青年观 大学生党员 初心教育
下载PDF
开展课程思政五问 探究课程思政核心内涵
19
作者 赵定柱 彭玉林 欧斌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第20期169-172,共4页
一切真、善、美的元素都可以是思政元素,只有从课程本身凝练出来的元素,才可以自然而然地融入教学。课程思政虽然是新理念,但教学的育人本质一直未曾改变,强调课程思政实际是回归教育本源。课程思政也并不仅仅是教师影响学生的单向过程... 一切真、善、美的元素都可以是思政元素,只有从课程本身凝练出来的元素,才可以自然而然地融入教学。课程思政虽然是新理念,但教学的育人本质一直未曾改变,强调课程思政实际是回归教育本源。课程思政也并不仅仅是教师影响学生的单向过程,而是学生也同时在影响教师的双向过程,在互相影响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朝着更美好的方向发展。一门课程要想有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必须调整思路,掌握方法,从课程自身入手,反复凝练课程自身蕴含的育人资源,才能潜移默化地发挥课程强大的育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真善美 核心内涵 教育本源 双向影响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渊源、历史脉络与现实引领
20
作者 莫天荣 邹懿蝶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6期1-8,16,共9页
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积累了丰富经验,为整体性推进新时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守正创新积蓄了力量。要以系统观溯源中国共产党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渊源,明确其中蕴含的思想基础、政治导向、文化根基、生态效应等是... 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积累了丰富经验,为整体性推进新时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守正创新积蓄了力量。要以系统观溯源中国共产党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渊源,明确其中蕴含的思想基础、政治导向、文化根基、生态效应等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继往开来、再创辉煌的理论渊源。以历史观厘清中国共产党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脉络,在中国共产党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源起探索、曲折发展、深刻转型和纵深推进中知悉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本质与发展趋势。以发展观展望中国共产党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引领,在以学生成长发展为中心的价值导向上把握青年主体思维特质,增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实际育人效果,在健全思政教育制度机制的基础上筑牢中国共产党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持续发展根基,为实现青年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最新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青年思想政治教育 理论渊源 历史脉络 现实引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