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遂炮制前后各部位刺激性和泻下作用研究 被引量:28
1
作者 耿婷 黄海燕 +1 位作者 丁安伟 张丽 《中南药学》 CAS 2008年第4期385-388,共4页
目的比较生甘遂和醋甘遂各极性部位的刺激性和泻下作用。方法以家兔皮肤刺激和眼刺激的评分标准为依据,观察各受试物组的刺激性。以黑色炭末为指示剂,以正常小鼠首次排黑便时间和数量为指标,观察各受试物组的泻下作用。结果与对照组相比... 目的比较生甘遂和醋甘遂各极性部位的刺激性和泻下作用。方法以家兔皮肤刺激和眼刺激的评分标准为依据,观察各受试物组的刺激性。以黑色炭末为指示剂,以正常小鼠首次排黑便时间和数量为指标,观察各受试物组的泻下作用。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生品乙酸乙酯部位和二萜部位具有明显刺激性,醋制后刺激性显著下降,生品石油醚部位有轻度刺激,醋制后稍有下降,正丁醇部位刺激性不明显。甘遂各部位组均能缩短小鼠第一次排黑便时间,使排黑便粒数增加。其中生品石油醚和二萜部位,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生品乙酸乙酯部位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醋制后各组作用皆有所降低。结论甘遂的刺激性成分主要集中在乙酸乙酯和二萜部位,泻下成分主要集中在石油醚和二萜部位,炮制后作用均显著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遂 醋甘遂 极性部位 刺激性 泻下作用
下载PDF
醋制甘遂减毒的血浆代谢组学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杨永霞 丁佳佳 +3 位作者 唐冰雯 王琳琳 毋福海 宋粉云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097-1103,共7页
目的比较甘遂醋制前后引起的大鼠血浆代谢组的变化,探讨甘遂醋制减毒可能的代谢调控机制。方法选取SD大鼠30只,适应1周后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甘遂低剂量组(7.875g/kg)、甘遂高剂量组(15.75g/kg)、醋制甘遂低剂量组(7.875g/kg)和醋制甘... 目的比较甘遂醋制前后引起的大鼠血浆代谢组的变化,探讨甘遂醋制减毒可能的代谢调控机制。方法选取SD大鼠30只,适应1周后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甘遂低剂量组(7.875g/kg)、甘遂高剂量组(15.75g/kg)、醋制甘遂低剂量组(7.875g/kg)和醋制甘遂高剂量组(15.75g/kg),每组6只,持续给予甘遂和醋制甘遂14d后,分别于给药前、给药14d和停药7d取各组大鼠血浆,后加入重水和PBS缓冲溶液制备血浆检测样品。收集各组血浆样品的1 HNMR谱,运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法(orthogonal partial least-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分析。结果与甘遂组相比,醋制甘遂组血浆中脂质、3-羟丁酸盐、葡萄糖是升高的,乳酸、肌酸/肌酸酐是降低的,且醋制甘遂组血浆代谢谱特征更靠近正常组。停药7d后,醋制甘遂组恢复较好。结论甘遂醋制后具有减毒作用,能够调控机体能量代谢、脂肪代谢,降低肝脏和肾脏的毒性损伤。这种基于核磁共振波谱和多变量分析的代谢组学方法能够从整体上阐明甘遂醋制减毒的代谢调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制甘遂 代谢组学 磁共振波谱学
下载PDF
甘遂和醋甘遂醇提物及其不同极性部位的药效和毒性研究 被引量:24
3
作者 黄海燕 束晓云 +1 位作者 丁安伟 张丽 《中国药业》 CAS 2008年第17期3-4,共2页
目的考察甘遂和醋甘遂乙醇提取物及其不同极性部位的泻下作用和毒性。方法采用炭末推进法进行肠推进试验,观察甘遂和醋甘遂醇提物及其石油醚部位、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和水部位对小鼠小肠推进和肠水分吸收的影响;急性毒性试验采用... 目的考察甘遂和醋甘遂乙醇提取物及其不同极性部位的泻下作用和毒性。方法采用炭末推进法进行肠推进试验,观察甘遂和醋甘遂醇提物及其石油醚部位、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和水部位对小鼠小肠推进和肠水分吸收的影响;急性毒性试验采用改良寇氏法测定其半数致死量(LD50)。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甘遂、醋甘遂醇提物、石油醚部位、乙酸乙酯部位可明显促进小肠推进运动。但与生品比较,醋制后各组墨汁推进率皆有所降低,泻下作用有所缓和;甘遂醋制后醇提物毒性下降4倍左右,石油醚部位毒性下降1倍左右,乙酸乙酯部位毒性下降4倍左右,而正丁醇部位和水部位无毒。结论甘遂醋制后泻下作用减弱,毒性显著降低。甘遂的石油醚部位和乙酸乙酯部位既是其药效学部位,又是其毒性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遂 醋甘遂 泻下作用 急性毒性
下载PDF
醋炙火候对甘遂毒性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曹艳 巴赛 +3 位作者 胡雪峰 周云云 方念伯 余尚工 《中国药师》 CAS 2010年第7期922-924,共3页
目的:探讨醋炙火候对甘遂毒性的影响。方法:将甘遂用醋浸润后,分别用文火和武火炒干,用改良蔻氏法测定甘遂及两种醋炙甘遂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以半数致死量为依据设计不同剂量给药,观察其提取物对小鼠肝脏的毒性。结果:武火炮制品较文... 目的:探讨醋炙火候对甘遂毒性的影响。方法:将甘遂用醋浸润后,分别用文火和武火炒干,用改良蔻氏法测定甘遂及两种醋炙甘遂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以半数致死量为依据设计不同剂量给药,观察其提取物对小鼠肝脏的毒性。结果:武火炮制品较文火对小鼠的肝脏毒性小。结论:醋炙火候对甘遂毒性有一定的影响,醋炙甘遂工艺中有必要明确对炮制火候的要求,以武火(280℃)10 min炒干为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遂醋炙 小鼠 半数致死量 炮制工艺
下载PDF
醋甘遂与炙甘草免煎颗粒配伍对CYP2E1、CYP3A4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王茜 韩雪 +1 位作者 王亚芬 刘宇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679-1683,I0005,共6页
目的:通过检测大鼠肝功能指标和肝组织CYP2E1、CYP3A4的基因、蛋白表达,初步观察醋甘遂与炙甘草配伍对肝脏的损伤以及对肝药酶2个亚型的诱导作用。方法:将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正常组、炙甘草组(免煎颗粒剂)、醋甘遂组(研末)、炙甘草-... 目的:通过检测大鼠肝功能指标和肝组织CYP2E1、CYP3A4的基因、蛋白表达,初步观察醋甘遂与炙甘草配伍对肝脏的损伤以及对肝药酶2个亚型的诱导作用。方法:将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正常组、炙甘草组(免煎颗粒剂)、醋甘遂组(研末)、炙甘草-醋甘遂组、甘遂半夏汤组。其中正常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其余各组给予相应药液灌胃,连续给药14天。实验结束时,腹主动脉取血分离血清和血浆检测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乳酸脱氢酶(LDH)含量;取肝组织一部分用福尔马林固定观察肝组织病理形态,一部分液氮冻存,采用RT-PCR和western-blot技术检测肝组织中CYP2E1、CYP3A4的基因、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相比,各给药组ALT含量各组变化不明显,无统计学差异(P>0.05),AST含量甘遂组以及醋甘遂-炙甘草配伍组、甘遂半夏汤组较正常组降低,其中甘遂半夏汤组降低显著,有统计学差异(P<0.05),LDH含量各给药组均较正常组显著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与空白组比较,炙甘草组、醋甘遂组、醋甘遂-炙甘草组和甘遂半夏汤组CYP2E1基金和蛋白表达均有所升高,CYP3A4的基因和蛋白表达则有所下降,二者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其中以醋甘遂-炙甘草组升高或降低最为明显;与醋甘遂-炙甘草组比较,甘遂半夏汤组下调CYP2E1基金和蛋白表达,上调CYP3A4的基因和蛋白表达。结论:本实验从分子机制上证实了醋甘遂和炙甘草配伍有增毒效应,以复方的形式使用则能降低毒性,但在生化指标方面未表现出明显增毒作用,可能还存在其他配伍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且需要配合病理状态的研究以确定是否有增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甘遂 炙甘草 十八反 CYP2E1 CYP3A4
下载PDF
不同产地甘遂和醋甘遂饮片的性状和显微鉴别比较 被引量:2
6
作者 束晓云 王媚 +2 位作者 王春根 张丽 丁安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34期12061-12064,共4页
[目的]探索甘遂和醋甘遂饮片的快速鉴定方法。[方法]采用性状及显微鉴别的方法对不同产地甘遂和醋甘遂的饮片性状与粉末显微特征进行了比较。[结果]山西产甘遂多为细长圆柱状,且纤维性较强,陕西产多为粗短连珠状;山西产甘遂乳汁管和纤... [目的]探索甘遂和醋甘遂饮片的快速鉴定方法。[方法]采用性状及显微鉴别的方法对不同产地甘遂和醋甘遂的饮片性状与粉末显微特征进行了比较。[结果]山西产甘遂多为细长圆柱状,且纤维性较强,陕西产多为粗短连珠状;山西产甘遂乳汁管和纤维较多,厚壁细胞壁微木化,而淀粉粒明显少于陕西产甘遂;醋甘遂饮片较生甘遂颜色深,可见焦斑;醋甘遂粉末中的木栓细胞、导管及纤维的颜色深于生品。[结论]该研究对于鉴别区分不同产地的甘遂和醋甘遂饮片具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遂 醋炙甘遂 性状 显微 鉴别
下载PDF
醋甘遂与炙甘草免煎颗粒配伍对大鼠肾功能及醛固酮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王茜 韩雪 +1 位作者 王亚芬 刘宇 《亚太传统医药》 2016年第15期7-10,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大鼠肾功能指标和血清醛固酮、钠钾离子的含量,初步观察醋甘遂与炙甘草免煎颗粒配伍对肾脏的损伤。方法:将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正常组、炙甘草组(免煎颗粒剂)、醋甘遂组(研末)、醋甘遂-炙甘草组、甘遂半夏汤组。其中正常组... 目的:通过检测大鼠肾功能指标和血清醛固酮、钠钾离子的含量,初步观察醋甘遂与炙甘草免煎颗粒配伍对肾脏的损伤。方法:将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正常组、炙甘草组(免煎颗粒剂)、醋甘遂组(研末)、醋甘遂-炙甘草组、甘遂半夏汤组。其中正常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其余各组给予相应药液灌胃,连续给药14天。实验结束时,腹主动脉取血分离血清和血浆检测肌酐(Cr)、尿素氮(BUN)、尿酸(UA)、乳酸脱氢酶(LDH)、醛固酮(ALD)的含量以及血清中Na+、K+含量;取一侧肾组织用福尔马林固定观察肾组织细胞病理形态。结果:与正常组相比,炙甘草组、醋甘遂组、醋甘遂-炙甘草组Cr含量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UN含量各组均有升高趋势,醋甘遂-炙甘草组升高显著,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且与醋甘遂组比较,亦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酸含量各组之间无明显变化,LDH含量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血清Na+、K+含量:与正常组比较,各给药组之间无显著性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醛固酮(ALD)含量:与正常组比较,各给药组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其中甘遂半夏汤组较醋甘遂-炙甘草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遂确实对肾脏造成了损伤,但醋甘遂与炙甘草配伍未表现出明显的毒性增强作用,说明二者配伍不存在增毒作用,是否有增效作用需要配合病理状态的研究来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 醛固酮 醋甘遂 炙甘草 十八反
下载PDF
甘遂醋炙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 被引量:4
8
作者 刘艳菊 夏艺 +1 位作者 李水清 干国平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72-374,共3页
目的:比较甘遂不同极性部位在炮制前后整体化学成分的变化,初步探讨甘遂醋炙减毒的物质基础。方法:将生甘遂和醋甘遂醇提物经萃取得到不同极性部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分析,比较其不同极性部位的HPLC图谱。结果:生甘遂经醋炮制后,... 目的:比较甘遂不同极性部位在炮制前后整体化学成分的变化,初步探讨甘遂醋炙减毒的物质基础。方法:将生甘遂和醋甘遂醇提物经萃取得到不同极性部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分析,比较其不同极性部位的HPLC图谱。结果:生甘遂经醋炮制后,原有成分含量发生变化。以氯仿和乙酸乙酯部位含量变化尤为明显。结论:甘遂炮制后有新成分产生,也有原成分消失,部分成分含量变化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甘遂 醋甘遂 炮制 高效液相色谱法
原文传递
醋甘遂不同提取物对斑马鱼幼鱼的毒性 被引量:9
9
作者 罗隽 梅雪 +6 位作者 夏青 冯娅茹 王雨彤 李二文 邹迪新 马志强 林瑞超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60-166,共7页
目的:研究非致死剂量醋甘遂对斑马鱼幼鱼的毒性及毒性可逆性,并验证斑马鱼模型用于中药毒性快速评价的可行性。方法:用索氏提取器以不同极性溶剂依次提取样品,制备不同提取物。将健康斑马鱼成鱼配对产卵,以正常发育受精后3 d的斑马鱼... 目的:研究非致死剂量醋甘遂对斑马鱼幼鱼的毒性及毒性可逆性,并验证斑马鱼模型用于中药毒性快速评价的可行性。方法:用索氏提取器以不同极性溶剂依次提取样品,制备不同提取物。将健康斑马鱼成鱼配对产卵,以正常发育受精后3 d的斑马鱼幼鱼为模型,用醋甘遂不同极性提取物处理斑马鱼幼鱼,统计给药72 h死亡率,对毒性最强的提取部位观察评价其对斑马鱼心血管系统、肝脏、神经系统、胃肠道系统、肾脏及其他脏器系统的毒性特征及可逆性。结果:醋甘遂不同溶剂提取物毒性顺序依次为石油醚提取物〉二氯甲烷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乙醇提取物,与空白组比较,石油醚提取部位处理后的幼鱼给药组肝区相对光强度随给药浓度的升高而降低,肝脏颜色变暗(P〈0.01);肝脏经苏木精-伊红染色后,在石油醚提取部位0.054 mg·L^-1给药组中有轻微的肝损伤,在恢复组中肝损伤明显好转。与空白组和石油醚提取部位0.004 mg·L^-1组比较,肠道尼罗红排泄实验显示残留率在石油醚提取部位0.012,0.036,0.054 mg·L^-1组中显著下降(P〈0.01),胃肠道被促进排空。其他系统毒性特征不明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醋甘遂的石油醚、二氯甲烷、乙酸乙酯和乙醇提取物中,石油醚提取物毒性最大,且主要毒性为肝毒性和胃肠道刺激性,肝毒性造成肝变性,具有可逆性。斑马鱼模型快速评价中药毒性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甘遂 斑马鱼幼鱼 毒性 可逆性 半数致死浓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