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根瘤农杆菌二组分体VirA/VirG介导的侵染性 被引量:1
1
作者 姚远 姚瑶 +1 位作者 莫日根 范丽菲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6-82,共7页
根瘤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是存在于土壤中的革兰氏阴性菌,可以侵染很多种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以及裸子植物的受伤部位,用位于其Ti质粒上vir基因产物来诱导植物产生冠瘿瘤,因此,根瘤农杆菌广泛用于植物基因工程研究,是... 根瘤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是存在于土壤中的革兰氏阴性菌,可以侵染很多种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以及裸子植物的受伤部位,用位于其Ti质粒上vir基因产物来诱导植物产生冠瘿瘤,因此,根瘤农杆菌广泛用于植物基因工程研究,是个农业工程菌。研究表明vir基因的表达受VirA/VirG二组分体的介导。回顾和总结了根瘤农杆菌的VirA/VirG二组分体的结构、作用机理、以及所感知的环境因子,和这些环境因子通过VirA/VirG二组分体对vir基因的表达调控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瘤农杆菌 vira VirG二组分体 vir基因表达 侵染
下载PDF
免疫缺陷相关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2
作者 王小树 李君娜 +2 位作者 于靖雯 马文梅 崔文丽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4年第9期830-833,共4页
目的 分析免疫缺陷相关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LPD)的临床和病理特点,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加深对其理解和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淋巴结及相关受累组织活检明确诊断的免疫缺陷相关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的形态学、病理诊断、间隔时间、主要治... 目的 分析免疫缺陷相关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LPD)的临床和病理特点,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加深对其理解和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淋巴结及相关受累组织活检明确诊断的免疫缺陷相关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的形态学、病理诊断、间隔时间、主要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 纳入病例10例,移植后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PTLD)8例,多形性免疫失调相关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1例、HIV感染相关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1例。PTLD有非破坏型、多形性、单形性和经典霍奇金型。免疫缺乏特异性,EBER阳性。结论 免疫缺陷相关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可累及淋巴结及结外器官,形态学是其诊断的重要方法,治疗主要在于提高免疫力、合理使用化疗药物、手术及抗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缺陷相关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 临床病理特征 移植后 EB病毒治疗
下载PDF
喜炎平注射液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3
作者 闫宗峰 《妇儿健康导刊》 2023年第8期113-115,共3页
目的探讨喜炎平注射液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枣庄市山亭区人民医院收治的74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奇偶数法分为参比组(37例)与研究组(37例)。参比组采用喜炎平注... 目的探讨喜炎平注射液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枣庄市山亭区人民医院收治的74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奇偶数法分为参比组(37例)与研究组(37例)。参比组采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研究组采用喜炎平注射液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比较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心肌酶谱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及心肌酶谱指标均优于参比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喜炎平注射液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疗效显著,且具有安全性,临床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炎平注射液 磷酸肌酸钠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 临床效果
下载PDF
鼻咽“癌前阶段”免疫状态的研究——血清EB病毒IgA/VCA抗体阳性的健康人免疫状态的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蔡体育 李端 +1 位作者 陈爱珍 刘庆伦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399-401,共3页
EB病毒系人类普遍感染的条件性致病性病毒,为什么当中有少数人(5%)可测到较高滴度IgA/VCA抗体,而大多数人则否?本文作者发现EB病毒IgA/VCA阳性健康人的细胞免疫功能有所降低和T细胞亚群比例失衡。作者认为某些正常人群已存在着细胞免... EB病毒系人类普遍感染的条件性致病性病毒,为什么当中有少数人(5%)可测到较高滴度IgA/VCA抗体,而大多数人则否?本文作者发现EB病毒IgA/VCA阳性健康人的细胞免疫功能有所降低和T细胞亚群比例失衡。作者认为某些正常人群已存在着细胞免疫和调节功能失常,机体免疫监视功能低下,对潜在的EB病毒失控,异致病毒复制活跃,EB病毒相关抗体滴度升高。因此,研究机体免疫状态对癌前阶段的确立及免疫与鼻咽癌发生发展的关系颇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癌前阶段 EB病毒 免疫学
下载PDF
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丙型肝炎的新进展 被引量:5
5
作者 王新宇 尹有宽 张继明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16-119,共4页
慢性丙型肝炎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聚乙二醇干扰素作为一种最近进入临床应用的药物 ,由于其独特的药动学特点在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试验中显示出比普通干扰素更好的疗效。而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目前被证明是治... 慢性丙型肝炎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聚乙二醇干扰素作为一种最近进入临床应用的药物 ,由于其独特的药动学特点在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试验中显示出比普通干扰素更好的疗效。而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目前被证明是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最佳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丙型 慢性 药物疗法 干扰素类 聚乙烯二醇类 RNA 病毒 利巴韦林 基因型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DNA载量与PMBC分泌IFN-γ、IL-6水平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家秀 徐彬 +1 位作者 刘兴祥 李桂珍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510-512,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HBVDNA载量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经拉米夫定治疗前后外周血单核细胞(PM-BC)分泌IFN-γ、IL-6水平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血清HBVDNA载量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测定,PMBC分泌IL-6、IFN-γ水平采用双抗体夹... 目的探讨不同HBVDNA载量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经拉米夫定治疗前后外周血单核细胞(PM-BC)分泌IFN-γ、IL-6水平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血清HBVDNA载量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测定,PMBC分泌IL-6、IFN-γ水平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AS-ELISA)测定。结果治疗前CHB患者IFN-γ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IL-6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拉米夫定治疗后HBV高、中载量组IFN-γ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和P<0.05),IL-6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和P<0.05),治疗后中、低载量组IFN-γ水平仍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IL-6的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患者INFγ水平变化与HBVDNA载量呈负相关(r=0.89,P<0.001),IL-6水平变化与HBVDNA载量和ALT呈正相关(分别为:r=0.92,P<0.001;r=0.74,P<0.001)。结论不同HBVDNA载量CHB患者经拉米夫定治疗应答与IFN-γ、IL-6水平程度有关,IFN-γ和IL-6的含量能较好的反映TH1/TH2的水平,且可以作为CHB疗效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肝炎病毒 乙型 单核细胞 白细胞介素6 干扰素Γ 重组
下载PDF
臭氧灭活水中微小隐孢子虫卵囊的效果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尚 王华然 +4 位作者 孙欣 王福玉 李迎凯 刘超 尹静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103-105,共3页
目的评价臭氧灭活水中微小隐孢子虫卵囊的效果,为研制饮用水中隐孢子虫的灭活措施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方法利用纯化后的微小隐孢子虫卵囊制成悬液,采用动态通入臭氧方式进行消毒试验。分别观察臭氧浓度、作用时间、水温、pH和色度对卵... 目的评价臭氧灭活水中微小隐孢子虫卵囊的效果,为研制饮用水中隐孢子虫的灭活措施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方法利用纯化后的微小隐孢子虫卵囊制成悬液,采用动态通入臭氧方式进行消毒试验。分别观察臭氧浓度、作用时间、水温、pH和色度对卵囊灭活效果的影响。利用DAPI和PI荧光活体染色方法进行活性评价,计算灭活率。结果提高臭氧浓度和作用时间均有利于隐孢子虫卵囊的灭活,0.3 mg/L臭氧消毒60 min,灭活率达到99.81%,3 mg/L臭氧消毒10 min,灭活率达到99.99%。水温、pH和色度均对臭氧灭活隐孢子虫卵囊有一定的影响。结论臭氧灭活微小隐孢子虫卵囊速度快、效果好,是灭活水中隐孢子虫卵囊较理想的消毒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隐孢子虫卵囊 臭氧 灭活 荧光活体染色
下载PDF
HBV基因在第20代HBV转基因小鼠中的复制和表达 被引量:3
8
作者 黄黎珍 刘光泽 +3 位作者 李秀梅 胡莲美 任向荣 顾为望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266-268,I0001,共4页
目的研究HBV基因在已传20代BALB/c-TgN(HBV D型1.3)SWS458小鼠中复制和表达情况。方法采用PCR荧光定量检测法、ELISA检测和免疫组化的方法研究HBV基因在转基因小鼠体内的复制和表达情况。结果F20代BALB/c-TgN(HBVD型1.3)SWB458... 目的研究HBV基因在已传20代BALB/c-TgN(HBV D型1.3)SWS458小鼠中复制和表达情况。方法采用PCR荧光定量检测法、ELISA检测和免疫组化的方法研究HBV基因在转基因小鼠体内的复制和表达情况。结果F20代BALB/c-TgN(HBVD型1.3)SWB458小鼠血清HBVDNA为(104—106)copy/mL,HBsAg表达量为(124.41±33.46)ng/mL,preS1和HBcAg的OD值分别为0.248±0.076和0.635±0.338。肝组织有HBsAg和HBcAg表达,且HBsAg为胞浆型,HBcAg为核型。结论经过筛选和培育,本转基因小鼠传至20代时HBV基因复制表达稳定,表明我们已经获得一个传代表达稳定的HBV转基因小鼠品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转基因小鼠
下载PDF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activity of ALT enzyme in patients with hepatitis C virus 被引量:2
9
作者 Onder Akkaya Murat Kiyici +2 位作者 Yusuf Yilmaz Engin Ulukaya Omer Yerci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41期5481-5485,共5页
AIM: To investigate serum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 levels in relation to the clinical,biochemical,ultrasonographic and hist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atients with hepatitis C virus. METHODS: Duration of diseas... AIM: To investigate serum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 levels in relation to the clinical,biochemical,ultrasonographic and hist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atients with hepatitis C virus. METHODS: Duration of disease,HCV-RNA,liver steatosis,and the hepatitis activity index (HAI) were correlated with serum ALT in 36 patients with HCV. ALT values were also investigated in 16 control subjects without any liver diseases. RESULTS: In bivariate analyses,ALT levels correlated with duration of HCV infection (P < 0.01),HCV-RNA (P < 0.05),and the HAI (P < 0.01). Among the components of the HAI,ALT concentrations were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periportal bridging/necrosis (P < 0.01) and fibrosis (P < 0.05). In multivariate analysis,periportal bridging/ necrosis (β = 0.508; P < 0.01),duration of HCV infection (β = 0.413; P < 0.01),and HCV-RNA (β = 0.253; P < 0.05) were independently associated with ALT activity. The normal ALT activity for men and women was < 23 IU/L and < 22 IU/L,respectively. CONCLUSION: In patients with HCV,alterations in the liver tissue as reflected by ALT elevation are mainly associated with periportal bridging/necrosis,viral load and duration of disease. A cut-off value < 23 IU/L distinguished with high diagnostic accuracy healthy controls from patients with HC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patitis C virus Disease duration vira Load INFLAMMATION Normal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下载PDF
实验大鼠仙台病毒ELISA检测试剂盒的研制及其初步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佐民 贺爭鸣 +2 位作者 吴惠英 张然 卫礼 《北京实验动物科学》 1992年第2期4-7,共4页
报导实验大鼠仙台病毒血清抗体IgG ELISA检测试剂盒的研制过程及其初步应用。在ELISA反应条件及试剂盒的实用性方面进行了研究,首次进行了试剂盒的阴性对照血清的标化;并且同其它血清学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试剂盒的敏感性高、特... 报导实验大鼠仙台病毒血清抗体IgG ELISA检测试剂盒的研制过程及其初步应用。在ELISA反应条件及试剂盒的实用性方面进行了研究,首次进行了试剂盒的阴性对照血清的标化;并且同其它血清学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试剂盒的敏感性高、特异性强、重复性良好,操作简便,适用于常规检测。通过对京津地区六个单位的实验大鼠仙台病毒抗体检测发现,在普通大鼠中,阳性率高达81%:在清洁大鼠中,未发现仙台病毒的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大鼠 仙台病毒 ELISA 试剂盒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与HBV血清标志物同时检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1
作者 徐丹 张然蓉 +1 位作者 杨妙琳 程琼 《生物磁学》 2004年第4期7-8,共2页
目的 :了解前S1抗原与HBV血清标志物的关系。方法 :采用ELSIA方法同时检测 2 1 0 1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前S1抗原和HBV血清标志物。结果 :2 9例HBsAg( + )、HBeAg( + )标本中 ,有 2 8例前S1抗原阳性 ,阳性率 96.5 5 % ;784例HBsAg( + ... 目的 :了解前S1抗原与HBV血清标志物的关系。方法 :采用ELSIA方法同时检测 2 1 0 1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前S1抗原和HBV血清标志物。结果 :2 9例HBsAg( + )、HBeAg( + )标本中 ,有 2 8例前S1抗原阳性 ,阳性率 96.5 5 % ;784例HBsAg( + )、HBeAg( + )、抗HBc( + )标本中 ,有 679例前S1抗原阳性 ,阳性率 86.61 % ;2 76例HBsAg( + )、抗HBc( + )标本中 ,有 1 97例前S1抗原阳性 ,阳性率 71 .38% ;1 0 1 2例HBsAg( + )、抗Hbe( + )、抗HBc( + )标本中 ,有 468例前S1抗原阳性 ,阳性率 46.2 5 %。结论 :前S1抗原作为病毒复制的指标与HBeAg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又具有其独立的检测价值 ,可弥补HBV血清标志物检测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S1抗原 HBV血清标志物 阳性率 抗HBC 标本 同时检测 乙型肝炎病毒 指标 病毒复制
下载PDF
病毒性脑炎预后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薇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562-564,共3页
目的 探讨影响病毒性脑炎的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32例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资料,结果治愈组患者年龄比未治愈维年龄偏小;治愈组患者的意识障碍、发热、抽搐时间持续时间明显高于未治愈组;治愈组患者的血白细胞数明显高于未治愈组;治愈... 目的 探讨影响病毒性脑炎的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32例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资料,结果治愈组患者年龄比未治愈维年龄偏小;治愈组患者的意识障碍、发热、抽搐时间持续时间明显高于未治愈组;治愈组患者的血白细胞数明显高于未治愈组;治愈组患者的血清钠水平明显低于未治愈组;治愈组的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及蛋白量与未治愈组患者无显著差异;脑电图阳性率在不同顶后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MRI阳性率二者无显著差异.结论 病毒性脑炎预后差与年龄大小相关,与意识障碍持续时间、抽搐持续时间、血清钠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升高、脑电图异常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炎 病毒性 预后
下载PDF
登革病毒抗原肽免疫小鼠诱导特异性CD4^+ T细胞反应
13
作者 段志良 孟锐峰 文金生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92-396,共5页
目的:探讨4条登革病毒抗原肽在不同遗传背景小鼠中的免疫原性。方法:4条登革病毒抗原肽(C45-57KLV-MAFIAFLRFL,E396-408SSIGKMFEATARG,NS323-35YRILQRGLLGRSQ和NS3141-155NREGKIVGLYGNGVV)中每条肽分别免疫BALB/c小鼠和C57BL/6小鼠;3周... 目的:探讨4条登革病毒抗原肽在不同遗传背景小鼠中的免疫原性。方法:4条登革病毒抗原肽(C45-57KLV-MAFIAFLRFL,E396-408SSIGKMFEATARG,NS323-35YRILQRGLLGRSQ和NS3141-155NREGKIVGLYGNGVV)中每条肽分别免疫BALB/c小鼠和C57BL/6小鼠;3周后,处死小鼠并制备脾细胞悬液;不刺激或同样抗原肽刺激脾细胞后,采用细胞内细胞因子染色流式细胞术(ICS)检测小鼠脾细胞CD4+ T细胞中肽特异性产生IFN-γ或IL-4的CD4+ T细胞的百分比。结果:肽C45-57可诱导BALB/c小鼠产生特异性的IFN-γ+ CD4+ T细胞(0.72%±0.04% vs 0.04%±0.02%,P<0.05)而肽E396-408则诱导产生特异性的IL-4+ CD4+ T细胞(0.09%±0.01%vs0.01%±0.01%,P<0.05);肽E396-408、NS323-35和NS3141-155均可诱导C57BL/6小鼠产生特异性的IFN-γ+ CD4+ T细胞(分别为0.31%±0.03%vs0.02%±0.01%,P<0.05;0.21%±0.03% vs 0.04%±0.01%,P<0.05;0.44%±0.04% vs 0.02%±0.01%,P<0.05),而肽C45-57可诱导产生特异性的IL-4+ CD4+ T细胞(0.45%±0.05% vs 0.02%±0.02%,P<0.05)。结论:肽C45-57和E396-408在BALB/c小鼠中具有免疫原性而肽C45-57、E396-408、NS323-35和NS3141-155在C57BL/6小鼠中具有免疫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病毒 ICS CD4+ T细胞
下载PDF
肝炎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及与体液免疫功能的关系
14
作者 陈友鹏 杨思齐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1997年第4期43-47,共5页
检测121例各型肝炎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以及大部分患者的体液免疫功能指标,并探讨两者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1)各型肝炎患者及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RBCC3bRR均明显低于正常人。急性肝炎急性期和中-重度慢性肝炎患者R... 检测121例各型肝炎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以及大部分患者的体液免疫功能指标,并探讨两者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1)各型肝炎患者及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RBCC3bRR均明显低于正常人。急性肝炎急性期和中-重度慢性肝炎患者RBC-ICR均明显高于正常人。中-重度慢性肝炎患者RBCC3bRR明显低于轻度患者,前者RBC-ICR明显高于后者;急性肝炎恢复期患者RBCC3bRR明显高于急性期患者,前者的RBC-ICR却明显低于后者;(2)急性和慢性肝炎患者血清CIC水平均明显升高,急性肝炎恢复期患者血清CIC水平较急性期降低。慢性肝炎患者血清IgM、IgG、IgA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中-重度慢性肝炎患者血清C3、C4水平均明显下降;(3)急性肝炎急性期和恢复期患者RBCC3bRR与血清CIC水平均呈负相关,而他们的RBC-ICR与之呈正相关。中-重度慢性肝炎患者RBCC3bRR与血清CIC水平呈负相关,与血清C3、C4水平呈正相关。相反,其RBC-ICR与血清CIC水平呈正相关,与C3、C4水平呈负相关。故临床上动态观察肝炎患者的红细胞免疫功能变化,有助于评估病情转归和病变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红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下载PDF
复合辅酶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68例
15
作者 李国军 宋建新 +3 位作者 王卫华 汪之沫 李洪涛 覃慧敏 《医药导报》 CAS 2004年第12期918-920,共3页
目的 :探讨复合辅酶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乙肝 )的疗效。方法 :慢性乙肝患者 13 4例分成治疗组 68例 ,对照组 66例。治疗组采用复合辅酶注射液 2支加入 10 %葡萄糖注射液 2 5 0mL ,静脉滴注 ,qd。对照组不加用复合辅酶。两组... 目的 :探讨复合辅酶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乙肝 )的疗效。方法 :慢性乙肝患者 13 4例分成治疗组 68例 ,对照组 66例。治疗组采用复合辅酶注射液 2支加入 10 %葡萄糖注射液 2 5 0mL ,静脉滴注 ,qd。对照组不加用复合辅酶。两组均给予保肝和综合支持疗法 ,疗程 6周。结果 :治疗 4周 ,治疗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较对照组明显下降 ;治疗 6周 ,治疗组血清总胆红素 (STB)、血清直接胆红素 (SDB)较对照组明显下降 ;治疗组总有效率 85 .3 % ,对照组总有效率 5 7.6% (P <0 .0 5 )。结论 :复合辅酶注射液能促进黄疸消退 ,对慢性乙肝肝功能ALT、A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辅酶注射液 肝炎 乙型病毒性 慢性 肝功能
下载PDF
EVI1阳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临床及预后分析
16
作者 甘茂周 姜涛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4年第1期65-67,共3页
目的分析EVI1(ectotropic vira lintegration site 1)基因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相对荧光定量PCR检测145例AML患者EVI1基因的表达,并观察其诱导缓解及生存情况。结果 28例AML患者表达EVI1基因,阳性表达率19.3... 目的分析EVI1(ectotropic vira lintegration site 1)基因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相对荧光定量PCR检测145例AML患者EVI1基因的表达,并观察其诱导缓解及生存情况。结果 28例AML患者表达EVI1基因,阳性表达率19.3%;AML各亚型间比较,M4、M5的EVI1基因阳性率高于M1、M2(χ2=16.47,P<0.05)。EVI1阳性与阴性患者年龄、外周血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骨髓原始幼稚细胞比例及完全缓解率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EVI1阳性患者的1年内病死率明显高于EVI1阴性患者(χ2=9.68,P<0.05)。结论 EVI1基因在AML的发病中起一定作用,可作为判断AML预后不良的一个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EVI1基因 预后分析
下载PDF
Factors Influencing Induction of 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Virulence Genes
17
作者 Zhi ZOU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 CAS 2012年第5期34-39,共6页
Agrobacterium species are routinely employed for plant genetic modification due to the relatively simple procedures, cost-competitiveness, low copy num- ber, independence to vector DNAs, and targeted integration into ... Agrobacterium species are routinely employed for plant genetic modification due to the relatively simple procedures, cost-competitiveness, low copy num- ber, independence to vector DNAs, and targeted integration into transcriptionally active regions of plant chromosomes with defined T-DNA. However, to date, there are still a great number of plant species reluctant to Agrobacterium-mediated transformation. Evidence suggests that the infection capability of Agrobacterium is deter- mined by virulence (vir) genes of Ti plasmid outside ofA. tumefaciens chromosome. Among all v/r genes, virA and virG are constitutively expressed, while the ex- pression of other vir genes is induced by phenolic compounds. In addition, carbohydrates can enhance vir induction mediated by phenolic compounds, while low phosphate and acidic pH conditions may also enhance the induction of vir genes. To improve Agrobacterium-mediated transformation efficiency for potential applica- tions in research and industry,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vir induction by factors such as phenolic compounds, carbohydrates, low phosphate, acidic pH and incuba- tion temperature are discussed in this revie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Virulence genes vira virG Induced expression
下载PDF
不同刮片方法在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PCR诊断中应用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蕾 虞卫 +1 位作者 周文璇 张幼丽 《护士进修杂志》 2013年第4期331-332,共2页
目的探讨裂隙灯显微镜下角膜刮片法在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PCR诊断中应用的意义。方法将临床上确诊为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患者56例(56眼)随机分成两组,一组采用裂隙灯显微镜下角膜刮片法取样,另一组采用传统常规肉眼下角膜刮片法取样... 目的探讨裂隙灯显微镜下角膜刮片法在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PCR诊断中应用的意义。方法将临床上确诊为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患者56例(56眼)随机分成两组,一组采用裂隙灯显微镜下角膜刮片法取样,另一组采用传统常规肉眼下角膜刮片法取样,两种方法均在表麻后用角膜异物刀在角膜病变部位刮取适量病变的上皮组织行PCR检测单纯疱疹病毒-1DNA,检测结果发现病毒DNA即为阳性,比较两者的阳性检测率。结果采用裂隙灯显微镜下角膜刮片行PCR检测共28例(28眼),检测结果发现病毒DNA者共16例,阳性率为57.14%。采用传统常规肉眼下角膜刮片行PCR检测共28例(28眼),检测结果发现病毒DNA者共8例,阳性率为28.57%。两组阳性检测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裂隙灯显微镜下角膜刮片法在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PCR诊断中检测阳性率较传统常规肉眼下角膜刮片法高,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PCR 裂隙灯显微镜 角膜刮片法
下载PDF
志贺菌6种毒力基因的多重PCR检测 被引量:1
19
作者 徐兰英 许汴利 马宏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18-1221,共4页
目的:建立志贺菌6种毒力基因[志贺菌肠毒素1基因(set1)、志贺菌肠毒素2基因(sen)、侵袭性质粒抗原H基因(ipaH)、侵袭相关蛋白基因(ial)、志贺毒素1基因(stx1)及调控基因(virA)]的多重PCR鉴定方法,实现多基因的同时检测。方法:选择志贺菌... 目的:建立志贺菌6种毒力基因[志贺菌肠毒素1基因(set1)、志贺菌肠毒素2基因(sen)、侵袭性质粒抗原H基因(ipaH)、侵袭相关蛋白基因(ial)、志贺毒素1基因(stx1)及调控基因(virA)]的多重PCR鉴定方法,实现多基因的同时检测。方法:选择志贺菌的6种毒力基因作为靶基因,以A群和C群4株标准及B群和D群4株临床分离株为模型,应用降落PCR方法在1个反应管中同时进行扩增,根据扩增片段大小定性判断结果。通过样本倍比稀释检验多重PCR的灵敏性,并在NCBI网站上用BLAST检索各引物的特异性。另选取河南省2001年至2007年115株志贺菌进行多重PCR检测,以验证多重PCR的可行性。结果:多重PCR能同时检测上述6种毒力基因,与单基因PCR分别检测6种毒力基因相比具有相近的灵敏度与特异性。应用多重PCR方法检测115株志贺菌,除stx1外,其余5种毒力基因的阳性率均在85%以上。结论:多重PCR鉴定志贺菌毒力基因具有简便、快速的特点,适用于毒力基因鉴定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贺菌 多重PCR 志贺菌肠毒素1基因 志贺菌肠毒素2基因 侵袭性质粒抗原H基因 侵袭相关蛋白基因 志贺毒素1基因 调控基因
下载PDF
HPV检测独立应用于宫颈癌筛查长期预测价值的Meta分析 被引量:12
20
作者 胡诗淇 杨雨静 赵霞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71-376,共6页
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比较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与细胞学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长期预测价值。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及Web of Science数据库,纳入HPV及细胞学检测方法进行宫颈癌筛查且随访时间超过3年的临床研究。应用合并... 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比较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与细胞学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长期预测价值。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及Web of Science数据库,纳入HPV及细胞学检测方法进行宫颈癌筛查且随访时间超过3年的临床研究。应用合并累积发生率及合并比值比(OR)评估在长期随访过程中不同筛查结果人群间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级及以上(CINⅡ^+)、CINⅢ级及以上(CINⅢ^+)和宫颈癌发生风险的差异。结果:纳入26篇临床研究文献。HPV检测阴性的人群在随访3年内发生CINⅡ^+、CINⅢ^+及宫颈癌的风险均低于细胞学筛查阴性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INⅡ^+:OR=0.500,P<0.001;CINⅢ^+:OR=0.377,P<0.001;宫颈癌:OR=0.546,P<0.001)。而HPV阴性组在随访第5年CINⅡ^+、CINⅢ^+及宫颈癌的累积发生率仍要低于细胞学阴性组随访第3年的累积发生率,虽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INⅡ^+:0.47%vs 0.60%;CINⅢ^+:0.15%vs 0.20%;宫颈癌:0.016%vs 0.020%),但各OR值均小于1。结论:单独采用HPV检测是一种可行的宫颈癌筛查方法,对于HPV检测结果为阴性的人群,其筛查间期相较细胞学筛查可适当延长至5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人乳头瘤病毒检测 细胞学筛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