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津地区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学分析 被引量:24
1
作者 孔梅 李晓燕 +2 位作者 苏旭 邹明 张桦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85-687,共3页
目的:分析天津地区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鼻咽分泌物病毒病原学分布状况。方法:采用多重RT-PCR法,对202例鼻咽分泌物样本同时检测腺病毒(ADV),副流感病毒(PIV)1、2、3,流感病毒(Flu)A、B,鼻病毒(Rhino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A、B,人偏... 目的:分析天津地区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鼻咽分泌物病毒病原学分布状况。方法:采用多重RT-PCR法,对202例鼻咽分泌物样本同时检测腺病毒(ADV),副流感病毒(PIV)1、2、3,流感病毒(Flu)A、B,鼻病毒(Rhino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A、B,人偏肺病毒(HMPV),冠状病毒(CoV)OC43/HKU1、229E/NL63共14种常见呼吸道病毒,以及PCR法检测人博卡病毒(HBoV)和WU多瘤病毒。结果:202份样本中检出致病性病毒阳性的有151份(74.8%),其中2种以上病毒混合感染54份(26.7%);RSV检出阳性率最高(42.1%),其次为PIV(20.8%)和RhinoV(19.8%);RSV在2008年12月—2009年3月检出率明显升高,PIV在2009年3月—5月检出率较高,CoV2种血清型均同时存在,HBoV混合感染率为64.3%;各年龄段病毒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U多瘤病毒在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检出阳性率高(19.8%)。结论:RSV为天津地区儿童急性下呼吸道病毒感染主要致病原,在呼吸道感染患儿中多瘤病毒阳性检出较高,应当引起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 急性病 肺炎 病毒性 病原 聚合酶链反应 儿童 天津
下载PDF
天津地区肺炎患儿肺炎支原体耐药检测及分析 被引量:15
2
作者 徐巧 林书祥 +3 位作者 郭伟 侯晓巨 王维 彭林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16-219,共4页
【摘要】目的了解天津地区住院肺炎患儿肺炎支原体(MP)耐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情况及主要的耐药机制。方法收集天津市儿童医院2010年10月一2011年12月确诊为肺炎患儿的肺泡灌洗液标本237份,提取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其进行... 【摘要】目的了解天津地区住院肺炎患儿肺炎支原体(MP)耐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情况及主要的耐药机制。方法收集天津市儿童医院2010年10月一2011年12月确诊为肺炎患儿的肺泡灌洗液标本237份,提取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其进行肺炎支原体病原检测,从检测阳性标本中按每月随机抽取3—5份共50份进行巢式PCR反应,电泳,在紫外灯下切胶纯化回收产物并测序,测序结果与NCBI已登录的MP标准株M12923SrRNA基因作对比,观察其有无耐药基因位点的突变。结果237份标本中MP阳性率为54.43%(129/237);50份测序结果显示,其中4份的测序结果与NCBI已登录的MP标准株M12923SrRNA基因序列一致,其余46份均出现2063位A—G突变,未见其他位点的突变,耐药率为92%(46/50)。结论天津地区MP耐大环内酯类药物现状严重,其主要的耐药机制为23srRNAV区产生A2063G点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支原体 RNA 核糖体 23S 大环内酯类 基因表达 聚合酶链反应 儿童 天津
下载PDF
粤东地区住院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学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欧少阳 林广裕 +3 位作者 吴扬 陆学东 林创兴 周仁彬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03-206,共4页
目的了解2007年粤东地区住院小儿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病毒病原现状并比较各个年龄组、不同季节、不同病种的病毒检出情况。方法选择因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治疗的小儿345例,取其鼻咽抽吸物采用多重PCR方法以筛查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 目的了解2007年粤东地区住院小儿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病毒病原现状并比较各个年龄组、不同季节、不同病种的病毒检出情况。方法选择因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治疗的小儿345例,取其鼻咽抽吸物采用多重PCR方法以筛查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A型、B型,副流感病毒1型、3型,鼻病毒,博卡病毒及人类偏肺病毒。结果①病毒总检出率为51.6%(178/345),其中呼吸道合胞病毒占首位,病毒检出率为19.3%(66/345),而人类偏肺病毒为3.2%(11/345),博卡病毒为3.2%(11/345)。②1~3月份(阳性率为61.9%)、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阳性率为72.6%)、1~6个月婴幼儿(阳性率为71.3%)病毒检出率较高,4~6月份(阳性率为40.2%)、3岁以上儿童(阳性率为19.0%)病毒检出率较低,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的总阳性率与性别无关。结论粤东地区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毒病原为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常见病毒,此外博卡病毒及人类偏肺病毒等也是重要的病原体;年龄越小,阳性率越高,不同季节的呼吸道病毒检出率不同,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病毒总检出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 呼吸道病毒 PCR 儿童
原文传递
病毒性脑炎患儿脑脊液病毒核酸检测及临床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陈伟 刘晓静 +3 位作者 崔寰 夏俊保 陈敬贤 王明丽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279-283,共5页
目的了解合肥地区儿童病毒性脑炎的病原构成及不同年龄组患儿临床表现差异。方法将53例病毒性脑炎患儿根据年龄分为A组(<3岁)、B组(3岁~6岁)及C组(>6岁)3组。(1)采用PCR法检测脑脊液常见病毒核酸,包括肠道病毒(EV)、单纯疱疹病毒... 目的了解合肥地区儿童病毒性脑炎的病原构成及不同年龄组患儿临床表现差异。方法将53例病毒性脑炎患儿根据年龄分为A组(<3岁)、B组(3岁~6岁)及C组(>6岁)3组。(1)采用PCR法检测脑脊液常见病毒核酸,包括肠道病毒(EV)、单纯疱疹病毒(HSV)、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和人巨细胞病毒(HCMV)。(2)分析不同年龄组临床表现特点。结果(1)32例核酸检测阳性(60.38%),其中EV 23例(43.40%),HSV 8例(15.09%),HCMV 1例(1.89%),未检出VZV。(2)A、B两组中有惊厥者明显多于C组(P<0.01),C组以头痛为早期症状者23例(85.19%),而A、B两组分别只有1例和4例(P<0.01)。HSV脑炎惊厥发生明显多于其他病毒性脑炎。结论证实合肥地区儿童病毒性脑炎病原以EV和HSV为主,HSV脑炎临床症状较严重,提示临床应加强病毒性脑炎病原检测工作,而PCFR检测患儿脑脊液中特异性病毒核酸片段符合临床快速、特异诊断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炎 病毒性 儿童 聚合酶链反应
原文传递
上海地区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鼻病毒基因检测及临床特征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军 朱启镕 +1 位作者 俞蕙 顾新焕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740-744,共5页
目的建立套式RT-PCR检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LRTI)患儿临床样本鼻病毒(HRV)基因的方法,了解上海地区ALRTI患儿HRV感染的现状。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12月住院的342例确诊为ALRTI的患儿的深部鼻咽分泌物(NPS)标本。用套式RT-PCR方法... 目的建立套式RT-PCR检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LRTI)患儿临床样本鼻病毒(HRV)基因的方法,了解上海地区ALRTI患儿HRV感染的现状。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12月住院的342例确诊为ALRTI的患儿的深部鼻咽分泌物(NPS)标本。用套式RT-PCR方法检测NPS中的HRV基因,并进一步对扩增产物进行序列分析。对HRV在ALRTI患儿中所占比例、性别、年龄、季节分布及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在342例ALRTI息儿的NPS标本中,套式RT-PCR检测到46例HRV阳性,占13.5%;选取15份HRV阳性样本,用另一对引物扩增并测序,测得的核苷酸序列经BLAST比较,与基因库中已知HRV序列的同源性为83%~97%;15份样本序列之间核苷酸同源性在64.4%~98.4%,核苷酸变异在1.6%~48.3%;15份样本序列在进化树中聚类为两簇;15份样本序列变异度较大,可表现为核苷酸的点突变,也可是邻近几个碱基同时突变,甚至有单个或邻近几个碱基的核苷酸缺失及插入突变。46例阳性患儿中,男33例,女13例,男女之比为2.5:1。HRV阳性患儿中,3岁以下婴幼儿检出38例,占HRV总检出数的82.6%;1岁以下患儿检出27例,占58.7%。HRV所致ALRTI全年可见,在3~5月为最高峰。本组46例套式RT-PCR检测HRV阳性患儿中,诊断支气管肺炎45例,喘息性支气管炎1例;以中等度以下发热为主;39例患儿末梢血WBC〈10×10^9/L,占84.8%;37例中性粒细胞〈0.50,占80.4%;36例C反应蛋白〈8mg/L,占78.3%,均符合病毒性肺炎的特点。合并症较少,绝大部分病情较轻,所有患儿均治愈。结论套式RT-PCR检测HRV基因快速、简便。HRV基因组有高度变异的特点。HRV感染在本地区小儿ALRTI中占有一定比例。HRV所致ALRTI缺乏特异性,病情相对较轻且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 鼻病毒属 基因 病毒 免疫荧光技术 直接 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儿童
原文传递
病毒性脑炎的诊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6
作者 冯绵烨 娄燕 《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 2019年第1期66-70,共5页
病毒性脑炎是病毒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果,可涉及从儿童至老年的任何年龄组,而疾病的严重程度取决于病毒的种类和宿主的免疫系统。引起病毒性脑炎的病原体种类繁多,临床表现不尽相同,实验室检查、影像学和脑脊液分析对脑炎诊断起着至关... 病毒性脑炎是病毒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果,可涉及从儿童至老年的任何年龄组,而疾病的严重程度取决于病毒的种类和宿主的免疫系统。引起病毒性脑炎的病原体种类繁多,临床表现不尽相同,实验室检查、影像学和脑脊液分析对脑炎诊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过去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是诊断病毒性脑炎最常用的方法,但由于检测试剂种类少,价格昂贵,故大部分病毒性脑炎不能得到病原学诊断。随着聚合酶链反应等分子生物学技术不断改进并用于脑脊液病原体检测,其已成为诊断病毒性脑炎的利器。笔者主要从病毒性脑炎病原学、发病机制、诊断技术及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炎 病毒性 病原 发病机制 诊断 聚合酶链反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